您的位置:首页>早教>教育资讯>当孩子遭遇消极情绪时,家长有一种做法,其实是错误的。。。

当孩子遭遇消极情绪时,家长有一种做法,其实是错误的。。。

2016年11月18日 14:35出处:小乖乖的幸福屋作者:小乖乖的幸福屋阅读次数:491
随着各种情绪绘本的出现和推文,情绪管理在我们的育儿话题中越来越流行。我们用各种可爱易懂的办法,让孩子认识各种情绪,理解遇到这些情绪在生活中是多么正常。。。
最近读到心理学家苏珊.大卫,在纽约时报上发表的一篇有关孩子情绪管理的文章,其观点让我有所感悟,突然发觉有一种做法,在我们处理孩子的情绪管理问题中,都做错了。

一个2岁的小女孩,拿着气球在草坪上跑,不小心摔了一跤,气球啪一声,破了。

小女孩哭了,很伤心。。。

妈妈跑过来,“宝贝,别哭,我们再去买一个!”

拿着新买的气球,小女孩破涕为笑。

类似场景在日常生活中家家都常上演。


去年的复活节,菲菲排队得到做好的气球(上图小丑奶奶手中的那个),转身不出一分钟,掉在草地上扎破了,那个伤心啊。。。要不是再排一次队伍太长,我的确打算马上再给她弄一个。

孩子伤心了、发怒了、委屈了。。。家长本能的反应是如何马上让孩子重新快乐起来,仿佛这是我们养育孩子过程中一个重要责任。

“太多父母犯这样的错。”苏珊.大卫说。

“立刻帮助孩子重新快乐起来,对家长对孩子,都是一种立竿见影的短期解脱,然而,从长远来看,对孩子没有什么益处。”

“孩子们如何定位自己的情感世界是终身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她说。

我们都知道,每个人从出生到最终踏入竞争的社会,每个阶段都有着情绪管理的启蒙和方法,从家长、老师到自我管理,循循渐进,而且,很可能是终身的。

研究数据显示:

  • 当老师帮助学龄期的孩子在教室里学习管理自己的情绪,这些孩子会在面对情绪问题时,更好地处理问题,并具有更强的学习能力。

  • 在青少年时期,具有较强辨别和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将来会更能适应压力环境,具有更强大的自尊。

然而大卫的观点是:现在很多常见的育儿策略,会把指导方向放在减少负面情绪和潜在问题的发生,或急于事后补救,而这些方法,其实都不能真正让孩子学习如何帮助自己。

这就是我有所感悟的地方,换句话说,大家对各种情绪的看法是不平等的,重视正面情绪,轻视负面情绪,尽可能避免负面情绪的发生,并在负面情绪产生后立即补偿以正面情绪来赶走负面情绪。

那当孩子遇到消极情绪问题,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呢?

大卫提出了四个步骤,指引我们来帮助孩子们穿过而不是绕过消极负面的情绪,并继续前行。

感受它

是的,很多家庭把解决重点放在“推开负面情绪”上。家长们会说“不要伤心、不要生气、不要嫉妒、不要自私。。。”

“我们没有走入孩子的真实感情世界”,她说,“我们应该看到和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有着生动感情世界的有血有肉的人。”

展示它

当出现了负面情绪,很多家庭的解决办法,倾向“绕开,不表现出来”,不管是可以接受的,还是一些觉得必须隐藏的表现。

例如“男孩子不应该哭”、“我们不应该在在这件事上生气”。。

“我们很用心很小心处理这些情绪,但我们其实是在教孩子一点,这些情绪是可怕的。”她说。

识别它

识别情绪,是儿童学习处理情绪的一项关键技能。

即使很年幼的儿童,也能进行思考:自己是生气还是伤心,是愤怒、焦虑还是害怕。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可以跟孩子更多地谈论情感的复杂性,例如,人可以同时兴奋、焦虑和沮丧,并且,我们还需要对他人的情绪进行判别。

让它离去

无论多强烈的情绪,都不会永远持续下去。

大卫建议我们,帮助孩子认识到“悲伤、愤怒、沮丧。。这些负面情绪,都是有价值的,都会过去,都是暂时的,我们比他们强大。”

悲伤的感觉是什么样的,经历悲伤后的感觉是什么样的,我怎么做能帮助让悲伤离开。。。这是某种情绪的完整体验。

我认为,上面的四点,是基于各种情绪处于公平地位,被公平对待的基础上的。负面情绪同样需要体验、经历和体会整个过程,才会在以后某次的同样经历中,自然而然被正面情绪替代。

  • 孩子的气球破了,伤心哭,我们可以先陪同,让其彻底感受伤心;

  • 展示伤心,不绕过伤心,告诉孩子“很多草坚韧而且有尖尖,气球掉上去是很容易破”,这是原因,我们来面对它。

  • 帮宝宝识别情绪,是的,是伤心。“现在气球破了,宝宝很伤心吧。。”

  • 等待,孩子总会有停止哭泣或者不那么强烈伤心的时候,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已经让一场消极情绪离去了,“宝宝现在已经不那么伤心了吧,看,你让伤心溜走啦。。。”

这样的处理,很可能是下次或者下下次,孩子更小心呵护气球,而遇到同样的情景,孩子的反应很可能是伤心减少,甚至是用正面情绪来替代“气球破了!我没照顾好它,下次我会更小心!”

走到这一步,就算给孩子再买一个气球也跟补救无关啦。

相比孩子大哭时,“马上买一个气球让孩子开心”的急于补救方式,这时候的开心,并没有太大的帮助意义。因为当孩子下次遇到同样情况,很可能要求再买一个才能止住伤心。

家长甚至可以设计场景,帮助孩子再次遇到同样的情绪。当孩子开始从中学习,会觉得更强大。

用大卫博士的话,就是:“不是他们感受到了什么,而是最终他们学习对这些感受如何反应,这才是最重要的。”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