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言自语
3岁以后的孩子常常边玩边嘀咕,一个人絮絮叨叨地不知在说些什么,这种自言自语的现象,心理学上称为独白。人的语言有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之分,3岁前的宝宝以学习外部语言为主,随年龄的增长其内部语言才逐渐形成。宝宝的自言自语正是从外部语言向内部语言的一种过渡。
这种语言现象有时是在孩子游戏过程中出现的。如:一个孩子在画画,一面画,一面嘀咕:“这是山,山前有个亭子,屋前有条小河。啊,冬天河冻了,小朋友在上面滑冰,小红也在滑……”这种自言自语可能会一直持续到把这张画画完为止。这是一种游戏语言,也是行动的伴奏。另一种情况是在遇到困难时发生独白。如:孩子在拼图时遇到困难,就说:“这个放在那里?不对。这是个什么?唉!这应该放这儿。噢!对了,对了。”这时,孩子说话比较简短、零碎,旁人听了难以理解。这就是问题语言,是孩子在碰到困难时,常常在自言自语中寻找解决办法的一种语言。
孩子的自言自语,不仅是孩子活动的一部分,而且伴随并加速了孩子的活动。它也是一种语言的自我调节机能,能调节孩子的行为,帮助孩子驱除孤独。因此,这种自言自语是正常的,不必加以阻止,因为它有助于孩子语言的发展。自言自语是宝宝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是学习语言的必经过程。
2~3岁正是宝宝语言发展从外部语言过渡到内部语言的关键阶段,自言自语其实正是宝宝将外部语言转为内部语言的一种表现。2~3岁的宝宝是具体形象思维,他们需要用具体的语言来帮助自己思考,慢慢地理顺思路,便出现了“自言自语”的现象。如搭积木时,宝宝往往对自己说:“把这个放在哪里呢?……不对,应该这样……这是什么?……”不要小看宝宝的自言自语,它是宝宝的思维工具,是思维的有声表现。这种自言自语在3岁后达到最高峰,一般在8~9岁完全消失。
心理学研究表明:宝宝的自言自语实际上是一种创造性的说话游戏,这类游戏是宝宝发展语言能力的主要途径。宝宝自言自语时往往先要把自己想象成某种角色然后按照这个角色的行为说话。比如,在玩玩具熊的过程中,宝宝可能会把自己想象成小白兔,和玩具熊说个不停。宝宝游戏中的语言可能是爸爸妈妈平时说过的话,也可能是他听过的故事中的对话,可能是语言经验的综合和创造。
宝宝的自言自语现象在3~5岁比较常见,到6~7岁时,大部分孩子都能像成人一样进行不出声的沉默思考。宝宝的自言自语现象是他们社会经历积累的体现。那些已经上了幼儿园的,或者经常与小伙伴玩耍的宝宝,自言自语现象会更多。国外有学者发现,最富社会性的孩子自言自语最多,聪明的孩子在独立解决问题时比其他孩子更早出现自言自语现象。所以作为家长我们不必太紧张。父母要多与孩子说说话,随时随地告诉她一些常识: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干什么用的,为什么这样做;给孩子提一些她力所能及的简单的问题,让她自己思考并作出回答;讲故事可以增强孩子思维的连贯性和逻辑性,也是训练语言的好途径。讲完故事要让孩子谈谈自己的想法,可以请她来给故事设计不同的结局。
有的孩子自言自语较多,这恰恰说明他们肯动脑筋。从这些话题中,我们能够了解孩子的思考内容及方向,能够发挥孩子的想象力,为进一步引导孩子发展智力打下良好基础。所以,当孩子自言自语时,家长不要急于打断或者要求宝宝“自己想就行了,别嘟嘟囔囔的”,而要琢磨他们的话,要注意对孩子的不解、疑惑给予一定的启发;当孩子能独立战胜困难时,还要给予鼓励,这样才能使他们更好地向内部语言发展,为学会独立思维创设更有利的条件。
孩子在语言启蒙上被动等待,是要付出代价的!孩子有的说话早,有的说话晚,说话晚的宝宝一定要注意了,并没有什么贵人语迟,在语言启蒙上被动等待,是要付出代价的!
学龄前孩子不爱说话?父母知道是为什么吗?有些孩子有点沉默寡言,不太爱说话,这是为什么呢?家长们还是希望孩子能够活泼一点,学龄前孩子不爱说话?可能是父母忽略了这9个问题!
怎么陪孩子玩并教他说话?帮助孩子语言发展的几个小办法怎么陪孩子玩并教他说话?以前总觉得国内的孩子,因为人多啊,不愁说话的事情。最近正好有几个妈妈来问孩子说话的事情,下面看看这篇文章吧。
孩子语言启蒙期,家长该怎样引导?你家孩子是多大的时候说话呢?当你知道孩子进入语言启蒙期的时候,家长该如何正确引导?家长这样“刺激”孩子,说话可甩其他孩子几条街。
我的孩子说话比别人晚,怎么办?我的宝宝1岁8个月了,只会说简单的两个字,抱抱、不要、睡觉。有时候干脆不说,直接用手指,或用哭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孩子说话比别人晚是怎么了,父母该怎么办?
宝宝多大才能说一整句话呢?宝宝什么时候才能说一整句话呢?这是很多爸爸妈妈们关心的问题,等到会说话了,就会是一个“小话痨”。
孩子说话晚?说不清?很可能因为你没有这样做!为人父母,最幸福的事就是听孩子第一次喊爸爸、妈妈。打开了语言之门,有的孩子掌握词汇很快,说话特别溜。好比上周,米粒姥姥在公园碰上一个小女孩。
三个月龄的宝宝会叫妈?正常吗三个多月就会喊妈妈,相信很多人会感叹这娃难道是天赋异禀吗?其实不然。在语言发展中,所有的学者都认为语言获得分为语言前期和语言期两个阶段。而孩子在三四个月大的时候会有mama的发音就属于“语言前期”阶段,而非平常人口中的“神童”。三个月龄的宝宝会叫妈?正常吗?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