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爸妈盒子
带孩子出门,我们最害怕的就是孩子受伤。
尤其是年幼的宝宝,最常见的就是烫伤,在家吃饭还好,碗筷和餐具都是家长很熟悉的,但在外面餐厅吃饭可就不一样了。
有些时候家长没注意留心到的危险细节,就有可能酿成大祸。
前阵子广州一个妈妈带着7个月大的儿子在餐厅吃饭,结果孩子被热水烫伤了大腿,当场嗷嗷大哭起来。
妈妈看着儿子的腿上的伤,愤怒地向餐厅追责索要赔偿,怒斥:“她直接把热水放在宝宝面前,给水的时候也没告诉我们是开水。”
但对于孩子妈妈的说法,服务员有自己的态度:“开水是家长自己向餐厅索要的,上水的时候也做了提示,受伤后店里也非常主动、及时地帮助家长处理了孩子的伤情。”
双方僵持不下,妈妈觉得甚是服务员服务有漏洞,店家认为是家长没有监护好孩子,而且已经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最后,双方还是没有达成共识。
带孩子出门,孩子意外受伤,其实这类事件已经屡见不鲜了。
孩子还小,身体协调能力不足,加上认知不够,家长稍不留神就可能忽略孩子身边的危险,很多时候,店家也没办法预料到。
去年杭州一位妈妈带着2岁的女儿在杭州一家亲子餐厅吃饭,女孩在餐厅中央玩起了玩具小车,不料当场摔倒,眼角严重磕伤。
结果家长跟餐厅负责人也是争得不可开交。
餐厅是孩子受伤的高发地点,烫伤、摔伤、撞伤等等,原因各种各样,但是总的来说,主要的因素还是两个:
家长的疏忽:
孩子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有时候是非常跳跃的,他们想做的事情家长也很难能预料到。
就像前面说的,服务员把水壶放在几个月大的孩子面前,不管是热水还是凉水,孩子的手随时都会有碰倒的可能,但家长却没有想到这一点。
外人对育儿的不了解:
而餐厅服务员却对孩子完全不了解,很多地方的服务员都非常年轻,没有带过孩子的经验,所以一些细节上的小事情难免会有疏忽。
在这样的大前提之下,就更需要家长的监护了,孩子是自己的,外人本就没有事事照顾的义务。
去年网上就有一件这样的事情,引起了网友们的激烈讨论:
父母带着孩子去火锅店吃饭,点完菜后孩子在店里玩耍,在过道上乱跑乱跳了起来。
没想到到处乱跑的孩子撞到了端着火锅的服务员,服务员躲闪不及也摔倒了,整锅汤底都浇到了孩子的身上,导致三级伤残。
带孩子出门,这些细节家长要注意
要想防止孩子在外头发生意外,这些容易忽视的细节,我们一定要盯仔细了。
①乱跑乱跳
孩子天性活泼好动,从刚学会走路到10岁左右是孩子最喜欢乱跑乱跳的阶段,男孩子这种情况更甚。
孩子活泼是好事,但是家长应该尽早让孩子知道什么样的场合不能跑跳,比如餐厅、图书馆、超市、商店、马路边等等,这些地方要禁止孩子跑跳,只能步行。
②防止孩子乱摸
孩子的好奇心很重,看到什么新奇的东西总想着摸一摸,这种小动作如果家长不及时制止,很可能会变成坏习惯。
9月湖南就有这样一个男孩,跟着妈妈去超市,出于好奇心理,把超市里的桃子全都戳了一个洞,最后妈妈只好全部买下,估计孩子天天在家吃桃子都要吃吐了。
其实,孩子喜欢伸手乱摸乱碰的坏习惯,是可以从小就纠正的。
之前看到过一个机智的宝妈,她发现每次带着宝宝去逛超市,孩子都喜欢伸手到处摸摸、捏捏,不管是软熟的西红柿,还是硬邦邦的冬瓜,都喜欢碰一碰,最后宝妈推着孩子径直走到榴莲边上,再让孩子伸手摸摸。
结果孩子被扎得哇哇大哭,后来出门看到新鲜的玩意儿,再也不会毫无顾忌地伸手就摸了。
③教孩子学会抬头观察大人
孩子受到身高的限制,很多时候他们平视时,是看不到大人在做什么的,正因为这样,才会出现孩子乱跑撞到端着火锅的服务员这种危险情况——孩子的视角里,根本没看到大人手上端着东西。
在孩子懂事后,家长就应该尽快教育孩子出门在外要学会观察身边大人的情况,走路做事都不要莽撞,注意好安全。
❤盒子寄语
准备到年底了,各种聚会也将到来,不少宝妈都有更多机会带着孩子出去玩,放松归放松,孩子的安全教育还是要时刻抓紧了。
不要因为一时的疏忽,让孩子留下伤痛。
今日互动话题:孩子在餐厅被妈妈点的开水烫伤,家长责备服务员把开水放孩子面前,你认为主要责任在谁身上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