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面瘫的治疗方法一 保守治疗 1、适应症: 对于面神经炎引起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2、建议: 如为病毒感染可用抗病毒、营养神经、糖皮质激素、B族维生素等药物。另外就是保护暴露的角膜及预防结膜炎,可用眼罩,滴眼药水、眼药膏等。 小儿面瘫的治疗方法二 物理治疗 1、适应症: 大多数面瘫患者都能适用。 2、建议: 常用的有超短波、低中频电疗、激光、药物导入等。还能通过按摩,患者自己对镜子用手按摩面瘫面肌,每日数次,每次5~10分钟,适当针灸治疗也有一定的效果。 小儿面瘫的治疗方法三 手术治疗 1、适应症: 在保守治疗3个月后面神经麻痹仍未恢复,测定面神经传导速度及面肌肌电图检查均无反应即电位活动者。
小儿面瘫针灸治疗方法一 体针法 1、操作前准备: 每次选常用穴4-5穴,备用穴1穴。 2、操作方法: 面部穴可用透刺法。可根据透刺二穴间距离选针,经常用作透穴的穴位为地仓透四白、太阳透丝竹空等。对于治疗面瘫需要迅速进针,缓慢送针,不可提插捻转,针身与皮肤成10~15度交角。如透穴,以针尖到达上穴后再刺入0.3寸左右为宜。翳风穴斜向上刺,以面部出现针感为宜,睛明穴用5分长毫针浅刺0.1~0.2寸。 小儿面瘫针灸治疗方法二 电针法 1、操作前准备: 每次选2-3个常用穴,备用六一般选1~2个。针刺前,先用左手指腹或手掌在患侧面部由轻到重向耳根方向椎拿数次。 2、操作方法: 额纹消失或变浅宜针阳白向下透刺至眉毛中部,迎香向上刺全眶下;鼻唇沟变浅。口角歪斜。这对
小儿面瘫的后遗症一 性格自卑,性情自闭 1、后遗症表现: 患面瘫、面瘫后遗症、面肌痉挛,性格会变得自卑,不愿与任何人交往,我行我素、自作主张,遗憾终生。 2、治疗方法: 平常也要增强小朋友的自信心,多去户外运动运动。和别的小朋友接触接触。久而久之,这样也有利于小朋友的身心发展。不能老是让他呆在家里,会被闷坏的。 小儿面瘫的后遗症二 精神萎靡,情绪低落 1、后遗症表现: 面瘫、面瘫后遗症、面肌痉挛患者会产生精神萎靡、情绪低落,甚至对任何事情毫无兴趣,对人生失去信心。 2、治疗方法: 还可以进行按摩,按摩能让脸部血液循环更快,改善面瘫病情。这个也是宝宝比较喜欢的,家长应多于宝宝多一点身体接触。
小儿面瘫的原因一 疲劳 1、原因分析: 宝宝天生爱玩,部分患儿病前有过疲劳史,免疫力相对下降。 2、防治方法: 充足的睡眠对于疾病的预防是比较重要的,同时应该避免一些光污染,面瘫预防和治疗期间都应注意休息,保证睡眠充足,避免各种精神刺激和过度劳累,以利于疾病的康复。 小儿面瘫的原因二 病毒 1、原因分析: 细菌性病毒也可引起面瘫,少部分患者发病前后有病毒感染迹象,普遍患有感冒、耳炎等症状。 2、防治方法: 适宜运动,增强体质,避免病毒感染。多进行面肌功能锻炼,如抬眉、双目紧闭、鼓腮、努嘴等。每天用热水泡脚并加以按摩,每天睡前热敷面部。 小儿面瘫的原因三 中风 1、原因分析:
小儿面瘫的护理措施一 热敷护理 1、原因: 注意适当休息,避风寒,外出需戴口罩,注意面部保暖。 2、做法: 用毛巾浸热水后湿敷患侧颜面,每d5~6次,每次10min,也可用热水袋热敷面部,每次20~30min注意防止烫伤。还可用红外线照射,灯距30cm每次照射15min,每d1~2次照射后用手轻揉面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效果更佳。 小儿面瘫的护理措施二 心理护理 1、原因: 情志舒畅气血调达流畅,有利于疾病恢复。 2、做法: 分散患病宝宝的注意力,使患病宝宝密切配合各种治疗,解除紧张情绪,对于稍大的患病宝宝常因突然面容的改变,而感到恐惧、担心,使患病宝宝驱心病,除忧虑,树立康复的信心。 小儿面瘫的护
小儿面瘫的症状一 嘴歪眼斜 1、症状表现: 面瘫患病宝宝病侧面部表情肌完全瘫痪者,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向健侧偏歪。 2、注意事项: 注意休息,避风寒,外出需戴口罩,注意面部保暖。 小儿面瘫的症状二 面部僵硬 1、症状表现: 患病宝宝往往于清晨洗脸、漱口时突然发现一侧面颊动作不灵,甚至是连正常的表情控制都无法完成。所以有时候笑的会比较僵硬,也会成为别人眼中的“扑克脸”。 2、注意事项: 有时间的话可以用下面的理疗办法来促进恢复,用毛巾浸热水后(能耐受为度,不要烫伤)湿敷患侧面部,每天5~6次,每次10分钟,也可用热水袋热敷面部,每次20~30分钟,注意在热敷时垫上手巾,防止烫伤。
预防小儿肠胃炎的方法一 勤洗手 1、原因分析: 研究发现,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个人的一些方法(比如洗手),都至少能使肠胃炎的发生率或者患病率降低30%。 2、预防方法: 家长们要从小培养起宝宝的卫生观念,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另外,家长朋友也要常常洗手,给宝宝换尿布以后要洗手,在接触宝宝泌物后亦要洗手,以免细菌传染给宝宝。 预防小儿肠胃炎的方法二 餐具消毒 1、原因分析: 餐饮具、奶具不洁也是引起小儿肠胃炎的一个常见原因。有些家长不注意碗筷、奶瓶、奶头的及时清洗消毒,不讲究生、熟案板、刀具、容器的区别使用,容易导致细菌污染,引发宝宝腹泻。 2、预防方法: 要养成饭后、奶后立即洗刷餐具、奶具的习惯,并且要生、熟炊具、容器分开
小儿肠胃炎的按摩方法一 按揉太溪 1、取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2、方法:用双手手指指腹端,按揉足部的太溪约1分钟。 3、功效: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小儿肠胃炎的按摩方法二 推拿天枢 1、取穴:位于中腹部,肚脐向左右2寸处。 2、方法:用拇指指腹端,推拿腹部的天枢2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 3、功效:行气解郁,和胃降逆。 小儿肠胃炎的按摩方法三 按揉大巨 1、取穴:位于下腹部,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四等分,从肚脐往下四分之三点的左右2寸处。 2、方法:用手指指腹端,按揉腹部的大巨约2分钟。 3、功效:消食化滞,健脾理气。 小儿肠胃炎的按摩方
小儿肠胃炎发烧的治疗方法一 补充液体 1、原因分析: 如果体温超过38度一定要使用退烧药物,而且患病宝宝烧时一定要多喝水,保证充足的水分,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体温。 2、建议: 应尽可能的饮水,以糖盐水最佳,重度患者应补充含有电解质的液体,如生理盐水、糖盐水、氯化钾等。 小儿肠胃炎发烧的治疗方法二 合理膳食 1、原因分析: 患病宝宝在日常生活中应掌握一些基本的应对措施,才能减轻患病宝宝的不适,早日康复。 2、建议: 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应以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还要注意饮食卫生,规律生活。 小儿肠胃炎发烧的治疗方法三 对症治疗 1、原因分析: 小儿肠胃炎患病宝宝要根据自身病情选择合
小儿肠胃炎的治疗方法一 注意补液 1、原因分析: 注意补液,是为了避免宝宝退水的现象。 2、建议做法: (1)宝宝是否有小便减少(换尿布次数减少),干哭没有眼泪,皮肤干无弹性,宝宝之前囟门凹陷等现象。无论有无接受点滴注射,都可购买拉肚子专用之电解质水给宝宝当开水喝。 (2)当宝宝意识水平下降或者脱水相当严重时,静脉注射是十分必要的。但口服补液疗法依然是一种很好的补液方法。富含单糖的饮料,例如汽水,果汁等,不推荐给5岁以下的宝宝使用,因为它们可能会加重腹泻。如果没有特效的口服补液剂或者味道较差,白开水也是可以使用的。 3、提醒: 新生儿,或有明显呕吐、腹胀、休克、心肾功能不全或其他严重并发症患儿不宜采用口服补液盐。 小儿肠胃炎的治疗方法二 饮食调整 1、原因分析:
小儿肠胃炎中医调理方法一 车前子粥 1、材料: 车前子30g,水500ml, 2、做法: 取车前子,纱布包,加水500ml,煎余300ml,去渣,加粳米50g煮粥,分2次温服。 3、适应症: 适用于1岁以上感染性胃肠炎的宝宝。 小儿肠胃炎中医调理方法二 胡椒花椒散 1、材料: 胡椒50克,花椒25克, 2、做法: 胡椒、花椒共研细末,置瓶中密封备用。将胡椒花椒散置于肚脐上,药用1-3克左右,用手按压脐部,直至肚脐发热,约10分钟即可见效。 3、功效: 此方对急性肠胃炎以疼痛为主者,具有明显治疗作用。 小儿肠胃炎中医调理方法三 石榴乌梅汤 1、材料:
宝宝肠胃炎的护理措施一 及时消毒 1、原因分析: 因为宝宝还小,本来各方面体质、免疫力都弱,皮肤也嫩,很容易感染。所以说宝宝用过的东西要及时清洗,并消毒。 2、建议做法: (1)避免交叉传染。宝宝的玩具也应该经常清洗消毒。 (2)对宝宝吃饭、喝水用的勺子,奶瓶和碗筷是最重要的,每次用完必须清洗并消毒。最好每次使用之前用开水煮一下。 宝宝肠胃炎的护理措施二 腹部保暖 1、原因分析: 在气温降低的时候,宝宝很容易腹泻,在腹泻的时候肠蠕动本来就比较快,这时如果腹部在受凉,则肠蠕动会更快,所以腹泻才会加重。 2、建议做法: (1)家长应该适当的给宝宝腹部加温,用热水袋,暖宝宝之类的东西。 (2)同时帮宝宝揉肚子来缓解疼痛
治疗小儿肠胃炎的偏方一 龙眼核 1、材料: 龙眼核(即桂圆核适量)。 2、做法: 将龙眼核焙干研成细粉。每次25克,每日2次,白开水送服。 3、功效: 补脾和胃。治急性胃肠炎。 治疗小儿肠胃炎的偏方二 豆蔻粥 1、材料: 豆蔻5g,生姜2片,粳米50g。 2、做法: 将豆蔻捣碎研末将粳米加水煮沸后加生姜及豆蔻末煮成粥食用。 3、适应症: 有温胃、消食作用,适用于1岁以上有腹冷、呕吐、虚泻的宝宝。 治疗小儿肠胃炎的偏方三 橘饼茶 1、材料: 橘饼2个。 2、做法: 将橘饼切成薄片,放入茶壶中,用沸水冲泡,约15分钟可饮
小儿肠胃炎的原因一 传染 1、原因分析: 传染会通过饮用被污染的水,或者共同使用一些私人物品而发生。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没有正确消毒的奶瓶喂奶也可使宝宝发生感染。 2、预防方法: 避免食物和水的污染。父母们一定要注意,宝宝使用的餐具一定要消毒、清洗干净。 小儿肠胃炎的原因二 病毒感染 1、原因分析: 经常导致肠胃炎的病毒包括轮状病毒、诺瓦克病毒、腺病毒和星状病毒。轮状病毒是导致小儿肠胃炎的主要原因,而且遍及全球,不分贫富。70%小儿肠胃炎都是因为受到病毒侵袭,但大部份成年人则因为曾经接触过轮状病毒,所以有免疫能力。 2、预防方法: 由于无法藉由卫生环境的改善或勤洗手等来预防,因此对抗轮状病毒最有效的预防方式便是疫苗。至于因疫苗所引发的不良
小儿肠胃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一 腹泻 1、症状表现: 起病急,恶心、呕吐频繁,剧烈腹痛,频繁腹泻,多为水样便,可含有未消化食物,少量粘液,甚至血液等。 2、治疗方法: 当宝宝腹泻的次数太多的时候,要及时补充电解质,发烧的话要及时退烧,如果出现了重度症状,那么要及时送医治疗。 小儿肠胃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二 发烧 1、症状表现: 常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及程度不同的中毒症状。 2、治疗方法: 发高烧时,采用物理或药物降温。 小儿肠胃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三 恶心呕吐 1、症状表现: 呕吐、腹泻严重者,可有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等。 2、治疗方法: 当宝宝呕吐的次数太多的
小儿肠胃炎用药一 脾可欣 1、适应症: 健脾,消食,止泻。用于婴儿非感染性腹泻,属脾虚挟滞证候者,证见: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气臭,含有未化之物,面色不华,乳食少进,腹胀腹痛,睡眠不宁等。 2、用法用量: 口服。1岁以下一次1g,1岁至3岁一次4g,4岁至7岁一次8g,一日2次。 3、注意事项: 使用请注意除外感染性腹泻,尤其是烈性传染病所致腹泻。腹泻严重,有较明显脱水表现者,需注意配合其它治疗措施。 小儿肠胃炎用药二 妈咪爱 1、适应症: 适用于因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腹泻、便秘、胀气、消化不良等。 2、用法用量: 本品为儿童专用药品,2岁以下宝宝,一次1袋,一日1~2次;2岁以上宝宝,一次1~2袋,一
宝宝冬季上幼儿园腹泻的原因1:腹部受凉 1、原因分析: 宝宝拉肚子也可能与保暖不当,腹部受凉有关。当腹部受凉的时候,使肠道蠕动增强,引起肠胃不适,出现拉肚子。所以家长要十分注意温度变化,不能让宝宝的腹部受凉。 2、针对方法: (1)晚上睡觉的时候一定不要让宝宝踢被子,防止宝宝再次受凉。宝宝被子薄厚的选择很重要,如果特别厚,宝宝觉得热自然就会踢被子,如果薄宝宝肯定会着凉。 (2)冬季夜晚开始有些寒冷,无论白天晚上最好都穿一个小背心、肚兜,这样可以保护肚脐不受凉,也就减少了因为着凉而腹泻的几率。 宝宝冬季上幼儿园腹泻的原因2:肠道感染 1、原因分析: 宝宝拉肚子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肠道感染。当宝宝身体抵抗力和免疫力降低时,许多病毒和细菌容易趁虚而入。消化
宝宝冬季上幼儿园腹泻的处理方法1:焦米糊 1、原因: 焦米糊易于消化,它的碳化结构能吸附肠腔内的腐败物质,有去毒、止泻的功效。焦米糊营养丰富,还能止泻,是腹泻宝宝的理想食物之一。 2、做法: 小米适量,研末后置锅内,用文火炒至焦黄,加适量水煮成糊状,凉至温后服下,每日2~3次。 宝宝冬季上幼儿园腹泻的处理方法2:蒸苹果泥 1、原因: 未经加热的生果胶可软化大便,起到通便的作用。而蒸熟了的苹果具有很好的收敛止泻作用,这是因为苹果中含有果胶、鞣酸。此外,果胶还具有吸收细菌和毒素的作用。 2、做法: 将苹果洗净,带皮切成小片,放入小碗中,隔水蒸5分钟即可,稍稍冷却后,用勺捣成泥状即可食用,平均每天吃2~3次。 宝宝冬
宝宝冬季上幼儿园流鼻血的原因1:鼻腔异物 1、原因分析: 这种情况的鼻出血常见于小儿,多为单侧鼻出血,因鼻腔异物长期存留于鼻腔内,可致鼻腔黏膜糜烂出血。动物性鼻腔异物,如水蛭等,可引起反复大量鼻出血。 2、建议做法: 最好入院检查取出异物,结合病史、辅助检查不难诊断。如异物存留过久,鼻内有肉芽组织形成,须用探针辅助检查。 宝宝冬季上幼儿园流鼻血的原因2:鼻部畸形 1、原因分析: 鼻中隔偏曲多发生在骨嵴或骨棘(矩状突)附近或鼻中隔偏曲的凸面,该处黏膜较薄,空气气流的流向在此处发生改变,故黏膜变得干燥,以致血管破裂出血。存在鼻中隔穿孔的患者,由于穿孔边缘的黏膜干燥、糜烂及干痴脱落,可引起反复性鼻子出血。 2、建议做法: 可根据鼻部的不同情况
宝宝冬季上幼儿园流鼻血的处理方法1:敷冰块 1、原因: 敷冰块可以通过降低局部温度引起血管收缩,达到止血效果。 2、做法: 可以用碎冰或冰毛巾冷敷鼻子、颈部及脸颊。 宝宝冬季上幼儿园流鼻血的处理方法2:勾中指 1、原因: 用手指压在出血动脉近心端的邻近骨头上,阻断血运来源,以达到止血目的。 2、做法: 在发生鼻出血时,患者可将自己两只手的中指互相勾住,即可在数十秒内快速止血。宝宝不会用双手中指互勾,大人可用自己两中指勾住宝宝的左右中指。 宝宝冬季上幼儿园流鼻血的处理方法3:手夹鼻子 1、原因: 这样应可收到止血功效。 2、做法: 在遇到鼻出血时,患者应将头部保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