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孩子应对社交挑战?孩子友谊的发展阶段,家长该如何引导?现在家长越来越重视发展孩子的社交,了解儿童友谊的发展变化,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孩子的社交行为,下面来看看有什么办法帮助孩子应对社交挑战? 心理学家罗伯特塞尔曼提出儿童友谊的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3-6岁。此时,“朋友”就像“暂时的玩伴”。在这阶段,孩子认为和谁在一起玩谁就是朋友,分开玩了就不是朋友;他会认为他人与自己的想法理所应当是一致的,当发现玩伴持有不同意见时,他会感到生气。 第二阶段:5-9岁。此时,“朋友”就是“能够帮到自己的人”,孩子还不会考虑自己能为对方做些什么。在这阶段,孩子会很在意友谊,只要能有朋友就行,哪怕对方其实并不友好;他还会把友谊当成谈判筹码,比如说“如果你这样做,我就当你的朋友”或者“如果你那样做,我就不当你的朋友了”。 第三阶段:6-12
对于管教孩子来说,几乎是没有一个特定的理论,每个年段的孩子教育方法是 不一样的,家长也要注意这点,并不能对每个年龄段的孩子用同一种管教方法,家长要根据每个年龄段孩子的不同特点和表现,进行教育和引导,才是最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 【1-2岁】 2岁前后的孩子最突出的表现包括:“不”字当头、打滚撒赖、一意孤行、占有欲强、自私霸道。其实,孩子的这些行为都只是因为,孩子开始有了自我的意识、意愿、意图。但他们不懂得表达,甚至他们自己也不明白他们自己的意图。他们一点儿也不坏,一点儿也没有折磨妈妈、蛮不讲理的意思。 对待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书上提供的管教技巧主要以疏导、绕道为主。 安全第一:不要告诉孩子不许玩不许碰。你自己把该锁起来的锁起来,该扣好盖子的扣好盖子。 生活规律:饿了、渴了、累了、困了、闷了,孩子就容易发脾气。你应该摸索孩子的生活规
宝宝何时可以开始学规矩了?每个孩子都必须学规矩吗?孩子学规矩对未来成长有什么帮助和影响吗?接下来看看孩子如何学规矩? 冰冰1岁半,在妈妈眼里,冰冰就是个不懂规矩的孩子。家里来了客人,妈妈要陪客人聊天,让她关掉电视去一边玩,她说什么也不行;妈妈说了一天只能吃一颗巧克力,她偏要吃个够才罢休;妈妈给她准备了小勺子,可是她就是要用手抓着吃饭……妈妈强调了好几遍,她就是改不了。 妈妈觉得,这个孩子很不懂规矩,不知道怎么改变才好?宝宝2岁前,不适宜学规矩。 妈妈们希望自己的宝宝有规矩是正确的。有规矩的宝宝,不但有教养、利于社交,将来走上社会后也能自我保护,适应社会的能力较强。但是,制定规矩不能太急,否则会影响宝宝主动性的发展。 李军今年23岁,正是激情澎湃的年龄,可是谈了几个女朋友都分手了,人家女孩嫌他太没主意、心眼死板、没闯劲。原来,从婴儿时期妈
现在社会有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年轻的夫妻生完宝宝就出去工作了,孩子都是交给爷爷奶奶带,给带教育难免会遇到很多不可避免的问题,那么孩子在生活中孩子出现哪些表现需要及时管教?一起来看看吧! 有了孩子后,父母们恨不得把所有最好的都给孩子。孩子想吃什么、孩子想玩什么、孩子想去哪里,只要父母能够做到,都会尽力的满足孩子,甚至不惜为此牺牲自己的正常需要,比如有些父母给孩子买的衣服都是名牌,自己穿的却是地摊货。 可怜天下父母心,猫爸也是一位父亲,也很体谅父母的这种做法,不过我却并不建议父母们这样做。因为父母这样牺牲自己来满足孩子,孩子就会越来越随心所欲,变得一点也不体谅父母,长大后也不会孝顺。特别是有下面这四种表现的孩子,父母一定要及时管教: 1、打长辈的孩子 这是一种最不孝顺的表现,试想一下孩子这么小就会打父母,那长大了会变成什么样。但
如何指导孩子检查作业?指导孩子检查作业困难吗?有方法吗?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会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的提醒孩子要检查作业,但孩子几乎总是检查不出什么来,接下来看看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检查作业? 有的孩子似乎也是一道题一道题地看了,一页一页地翻了,可在所谓“没问题”的作业里,依然会有很明显的错误。孩子会觉得很委屈:自己确实是看了的,可为什么就是看不出来错呢。家长会更加生气,认为孩子在糊弄自己,应付差事,根本就没有认真检查。 其实孩子的确没有说谎,他确实是检查了作业,但是孩子们意识中的“检查作业”不过就是“看一遍”罢了,再确切些说,大部分孩子可能根本就不知道检查作业应该检查什么,所以只能简单地看一遍了事。因为孩子并不知道需要检查的内容,也就不知道该注意看哪里,只能是笼统地看一遍,找不到重点,也找不到需要注意的细节,当然也就检查不出什么来了。所以,家长不能只是催促孩子“你
每个父母都有自己教育的孩子一套方法,父母的育儿的过程中相信应该都听说过正面管教这个词,那么那么,“正面管教”到底是什么?如何对孩子进行“正面管教”呢?一起来看看吧! “正面管教”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和鲁道夫·德雷克斯的个体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由心理学家尼尔森发展、完善。 从字面上来看,“管教”二字容易让人产生误解,但事实上,此“管教”非彼管教。 通常人们认为,管教是指在严格的条件限制下实施的一种赏罚严明的教育;而“正面管教”中的“管教”则是以和善、尊重、温和的态度与孩子进行沟通,赢得孩子的理解与合作,进而让孩子形成某些价值观念或获得某项技能。 “正面管教”的对象应该拥有自主意识,通常为年龄在1岁以上的孩子。今天向大家分享一下“正面管教”的10个基本原则: 1.在帮助孩子纠正错误之前要先与孩子建立情感联结,即一种充
作为家长都想把最好的东西给自己的孩子,相信每个家长都是同样的想法,甚至还有的家长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有种破罐子破摔的感觉。其中,影响孩子心理的3件小事,很多家长就经常忽视,很心酸。 爸妈在孩子面前吵架 夫妻之间吵架是一件在所难免的事情,但是也要分时间和地点,有很多家长的暴脾气一上来之后,当着孩子的面也经常吵架,并自以为不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但其实当孩子看到爸妈在吵架或者动手的时候,会感到非常的无助和恐惧,久而久之就会非常缺乏安全感。 有的孩子为了缓和爸妈之间的关系,还会故意伤害自己,以此来引起父母的注意,好打破他们之间的冷战或者僵局。如果家长经常在孩子面前吵架,给孩子的心理还会造成另外一个影响,就是会导致孩子对婚姻产生恐惧。 爸妈总是否定自己的孩子 有很多家长在教
老人带娃到底是好还是坏?隔代抚养有弊有利,你会让老人家帮忙带孩子吗?对于已经有孩子的父母来说,孩子由谁来带成了头等大事,现在社会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年轻的家长会把孩子给自己的父母带,这也就是所谓的隔代养育,这种养育方式到底好不好呢? 隔代抚养的利 根据中国老龄中心的调查,我国帮助子女照顾孙子孙女的老年人比例达66.47%。 2岁半以前的儿童,主要由爷爷奶奶照顾的占总数的60%-70%,其中有30%的儿童甚至是被放在爷爷奶奶家里抚养照顾。 3岁以后,大部分儿童上幼儿园,爷爷奶奶直接抚养的比例会下降至40%左右。 老年人已真正成为带娃“主力军”。 老人有丰富的经验和足够耐心 老一辈的人生阅历、修养对于下一代的成长教育都是有一定的好处。 他们有足够的耐心去教孩子,给
父母的所有付出,几乎都是为了孩子。为了能让自己宝宝智商情商都超过同龄孩子,父母下血本给宝宝买学区、各种补课。凡是益于宝宝智商、情商的,父母是一个也不愿放过,深怕错失后影响宝宝的未来发展。 “愿女成凤,愿子成龙”是每位家长所追求的。能做到这4点的家长,孩子智商情商都会轻松超过同龄人哦。 带孩子见世面 见过世面是种什么体验?知乎上一个答友:会讲究,也能将就。 带孩子见世面,主要是让孩子开阔眼界,保持对精神世界有无限的渴求。 可能你会说,我们很多父母没有那么多时间,也不那么有钱,眼巴巴的过着日子,要怎么让孩子见世面呢? “见世面是不是富人的专属产品,穷人的海市蜃楼”? 其实我想说,孩子的世面,很多时候不是由金钱决定的!而是父母的格局、眼界和情商! 一份调查显示,那些特别优秀的孩子,他们的父母有企
如何让孩子高效又轻松地完成作业?陪娃写作业这事儿,在近年来,被网友们推崇为高危工作,只要一提及,深有体会的家长们个个苦不堪言,接下来看看陪娃写作业有什么方法? 妈妈们的河东狮吼功日渐见涨,孩子按着自己的节奏对外界的声音无动于衷。无奈且无奈,爸爸实在看不下去,淡定地接过陪作业的光荣任务,几次败阵下来落荒而逃。有的爸爸平时温文理性,自从陪孩子写作业后,一切平和心态逐渐崩溃,甚至被气到管儿子叫“大哥、大爷”。不知道为何,犯“作业焦虑综合症”的家长越来越多,一说到陪作业的苦,那简直罄竹难书。是家长太焦虑还是孩子越来越不好教呢? 通常需要陪作业的是小学生,尤其刚开始上小学的低年级孩子。他们从懵懵懂懂的幼儿园放养式生活,过度到每天至少6节课、每节课40分钟、并且放学后还有作业的高负荷生活,这个阶段的孩子容易吗?怎么也要一个渐渐适应的过程吧!为什么会出现陪娃写作业情绪失控的
孩子犯错到底要不要惩罚?孩子犯错如何教育很关键,今天,小编想和大家聊聊,孩子犯错时要不要惩罚他这个话题。相信很多家长对这个问题都有自己的答案,接下来看看下文吧。 相信很多家长对这个问题都有自己的答案。 “当然要惩罚啦,不然孩子怎么会改?” “我们家孩子惩罚了都没用,不惩罚的话,岂不是要上天?” 我身边的大部分家长,都是非常支持惩罚孩子的。 小样妈很能理解这种心情。每次看到孩子捣蛋、不听话、乱发脾气,我们一方面很心烦,想着以前乖巧的宝贝,现在怎么成了这样。 另一方面,我们也怀着深深的担忧,“孩子一直这样下去,以后上了学、进了社会可怎么办呀。” 惩罚,似乎成了我们管教孩子唯一的办法。可是孩子犯错,真的只是他一个人的错吗?我们有没有在无意中,给孩子火上浇油呢?有一个4岁的男孩小马,他在妈妈和姥
孩子“窝里横、外面怂”的性格跟父亲离不开关系吗?孩子与父亲的关系是否亲密有何影响?下面小编想告诉大家的是,孩子“窝里横、外面怂”的性格,与爸爸密不可分,现在改还来得及。 有的孩子的表现特别有趣,孩子在家里就特别的活泼,甚至叫都叫不住,父母干扰了他玩耍,让他停下里,他还故意变本加厉。也许是孩子天生好动,也许是孩子特别好强。但出了门了,就总爱躲着家长的身后,不肯出来,遇到小伙伴了也没有那么放得开。 在外面和在家里,孩子表现判若两人,甚至被别人欺负了,也只知道哭,怂得不得了。妈妈疑惑很大,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窝里横、外面怂,其实这是缺少了父爱的表现,更多的责任在于父亲。 1、父亲没有树立威信 现在条件好了,父母都不舍打骂孩子,甚至不会大声对孩子说话,明显比较宠孩子。而孩子就会容易自私,就会容易霸道,目中只有自
爱顶嘴的孩子好不好?爱顶嘴的孩子长大后有没有出息呢?爱顶嘴的孩子有哪些优点?很多时候,大人们更喜欢听自己指挥的孩子,而那些顶撞父母的孩子则是不会这么喜欢,而且觉得那样的孩子没有礼貌。而那样的孩子还爱跟父母唱反调,责备了他,他还能说出一大推理由,让你哭笑不得。 有人说那样的孩子长大后没有孝心,只会为自己考虑。然而多嘴、在顶撞的孩子,尤其是在被责备后,还能说出一大推理由的孩子,他的思维是很活跃的,是有条不絮的,在成长和学习中有更大的潜力。 相比,温顺的孩子,大多按到父母的意思做事,按照章程做事,他们在受到责备时,只会默默的听着,以免被打骂。爱顶嘴的孩子,虽然很多时候都会把父母气得半死,但孩子的聪明表现,你不得不服。 不应该觉得他任性调皮或者是大逆不道,也许换个角度看待问题,他似乎还很懂事,遇到事情,他会进行多方面的思考,探索哪个更好。爱顶
如何让孩子学会讲礼貌?孩子的礼貌教育该如何教好?想要拥有一个讲礼貌的孩子,这3招就够了,接下来看看这篇文如何教孩子讲礼貌吧。 说礼貌用语其实是一种会成为习惯的行为,而及时地使用礼貌用语会让人感受到那份真诚,孩子从小接受礼貌的环境,人也会变得谦和,如果我们的下一代都是礼貌的孩子,那么现今那些丑陋的社会现象,那些让人望而生却的帮人事件还会是一个问题吗? 最后,请所有的父母亲都记住一点,教育孩子礼貌的时候,要用心来教导,要让孩子用心来讲礼貌! 自从嫁了一个老美老公,我也被潜移默化了,别的优缺点我们也就不说了,就说在这个礼貌用语方面,你还不得不乖乖的学习来。在美国,我们总是称“please”为magic word,意思是“请”这个字一个神奇的魔术词,如果你想要从别人处得到一件东西,那么你就必须要说please。 其实老美都有这个习惯,这差不多成了他们的口头禅,你很少会
为何男孩总是胆小懦弱?原因出在家长身上,父母们一定要注意! 孩子的成长会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而宝妈宝爸们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所起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学校的时候学生向师性,在家庭中也是同样的道理,家长的一举一动都会孩子有着很大的影响。很多人都认为,男孩子肯定是外向的,但是为何男孩总是胆小懦弱?原因出在家长身上,父母们一定要注意! 家长保护伞,让孩子失去独立能力 如今生活条件好了,而且对于孩子都是惯着养,不舍得打骂,自身也没有好的教育孩子的方法,所以在很多时候,对孩子采取一种放任的手段,这就造成了孩子的懦弱。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些挫折和困苦,但是如今孩子们一直出于父母的保护伞下,没有机会得到锻炼,在家中被宠成少爷,什么事情都依着。但是一旦遇到问题的时候,总是父母们出面,什么事情都不让孩子们去插手。 这样待结果就是孩子缺少交际
如何帮孩子克服分离焦虑?帮孩子克服分离焦虑应该从早期教育开始吗?孩子分离焦虑的表现有哪些,相信很多家长深有体会吧。 “妈妈,抱抱,抱抱,哇,我不要去上学,不要去上学。”又到开学季,几乎每一所幼儿园门口都会发生这样的一幕,孩子紧紧地抱着妈妈,不愿撒手,不管老师怎么做,怎么说,他都不愿跟老师走。而妈妈也站在一旁,眼角含着泪水,手足无措的样子,矛盾不已,既不忍心转身离去,又不敢伸手去抱孩子。 在儿童心理学中,把孩子与妈妈这种行为称为“分离焦虑”的表现。什么是分离焦虑?所谓分离焦虑就是当孩子跟父母分开时,产生的一种焦虑、不安情绪。现在很多观点都认为,孩子三岁上幼儿园大哭大闹,才迎来了分离焦虑期。其实不然,分离焦虑是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凡是在见不到妈妈时,他们或多或少都会有些焦虑。 只是在孩子三岁以前,大多数父母对分离焦虑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且不同孩子表现
每个孩子的性格、脾气都不相同,相对而言,性格急躁的孩子更容易出现粗心马虎的现象。这一类的孩子写作业或者答试卷时的速度会非常快,自己也经常感觉良好,可结果却是错误连连,考试成绩也并不那么理想。有的家长觉得,这就是孩子的脾气,是天生的,很难改变。其实不然,如果仔细观察一下,这一类的孩子也并不是时刻都那么急躁,只是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才表现出急躁来。如果再向根源去发掘一下,孩子之所以会形成急躁的性格,除了遗传所导致之外,他的生活环境、家长的教育方式等因素都会对孩子的性格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要纠正孩子因为急躁的性格而导致的粗心,家长也要找对切入点。 首先,家长要接受孩子性格急躁这个事实。如果孩子天生是急性子,家长首先要理解孩子,不要抱怨,因为这是天生的,或者说是从父母那里遗传而来的,抱怨根本就无济于事。如果家长因此也变得急躁起来的话,孩子就会更加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了。因此,对于
孩子为什么会粗心马虎?面对孩子的粗心马虎,家长该采取什么样的办法呢?接下来看看下文,看看怎样应对孩子的粗心马虎? 今天我们先来和大家一起看一个案例:有一位11岁上五年级的女孩,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但是最近的两次考试,老师却发现了她的一些异样表现。女孩的两次考试成绩都很不理想,但第一次考试的时候,老师发现女孩一直面带微笑地答题,还时不时地摇摇头,然后快速地写下答案,一副信心满满的样子。可是这次考试女孩却因为粗心,好几个不该出错的地方犯了错,导致白丢了十几分。而第二次考试的时候,老师发现女孩的表情与上一次截然相反,自始至终都眉头紧锁,本来不热的天气,她还会有汗珠从额头冒出来,整个答题过程都死死盯着试卷,没有一丝放松的意思。 可最后成绩出来,竟然比上一次还差,因为女孩这次干脆就忘记了做卷子背面的最后一道题,整道大题都没有分数。考试结束后,老师的结论是:女孩这两次
做完作业或者试卷后反复检查,这本来应该是一个顺理成章的动作,可对于很多孩子来说,让他们认真检查却是很难做到的一件事。 尤其是在检查作业这件事上,很多孩子奉行“作业写完就完事”的原则,只要写完最后一个字,就立刻把书和本子装进书包,一副万事大吉的样子。很多孩子都不喜欢检查作业,有时候,让孩子检查反倒会比让他写作业更难。很多家庭中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情景,家长问已经在收拾书包的孩子:“作业检査了吗?”孩子要么是敷衍着说:“查了,没错!”要么就摆着手不耐烦地回应:“别管了!”还有的则干脆就不理会妈妈的问话,然后找机会开溜。 很多家长对孩子的这种态度十分困惑,就是不明白为什么让孩子检查个作业就那么难。若要想让孩子养成检查作业的好习惯,我们就要先了解一下孩子到底因为什么而拒绝检查作业。 第一,孩子认为检查作业太浪费时间了。有很大一部分孩子会有这样一种想法:“写作
很多家长觉得最头疼的一件事就是孩子的粗心马虎已经成为一种习惯,用一位家长的话来说:“孩子身上的粗心,就像是一种魔咒,每天检查作业,一定会出现因为粗心导致的错误。”另一位家长说:“每次孩子拿回老师批改后的作业,我几乎都不用翻,里面肯定会有写错的字、有抄错的题、有少写的标点符号、有写错的数学符号……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实在不知道该说他什么好了。” 可是对于这种习惯性的粗心马虎,很多孩子却不以为然,他们认为:“不就是马虎吗?又不是什么大错。那些知识我都会,反正是作业,错了也无所谓,考试的时候我不错不就行了?” 但其实粗心马虎并不是小错,尤其是习惯性的粗心马虎,甚至比某些知识点没有学会还要可怕,会给孩子未来的所有学习和工作埋下无法估量的隐患。如果家长和孩子不以为意,不能正视这个问题,那么粗心马虎将会在孩子的身体里扎根,也绝对不会像孩子所期待的那样“到考试的时候就不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