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是否注意过一个现象:有的父母看似从来不关心孩子的学习,孩子的成绩反而很优秀,而越是紧张孩子学习成绩的家长,他们的孩子成绩往往很不理想。 研究表明,很多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因为一些原因产生对学习的无能感,越学越差,越学越没劲。 其实,孩子越学越差和父母平时的教育有着极大的关联! 1 家长的4种教育雷区 通常来说,当孩子成绩不好的时候,家长的心情也会跟着糟糕起来,就会做出一些令孩子讨厌的行为,无意中刺激了孩子对学习的逆反心理。 唠叨催促 “玩够了就去做作业!”“该做作业了,别看电视了!”,只要孩子不动,妈妈会无休止的一遍遍唠叨催促,反复和孩子强调一件事。 最终导致了孩子这样想:我是想学好的,你念个没完,我就不想学了。没想到,家长这样做孩子的逆反心理反而越来越重。
做父母,需要自己的孩子怕自己吗?虽说做父母需要一定的威信,但是要不要让孩子怕自己呢? 带宁宁在小区游逛,路过物管中心,我还没来得及反应,小妞径直跑进了别人工作的大门。 屋子里传来一个低沉的男声:“小朋友,这里不准进来哦!” 我赶紧想跑去把宁宁拉出来,她却一个箭步扑进我的怀里,小声嘟囔说:“妈妈,我怕。” 应该是被这陌生蜀黍吓倒了,我抱起她来:“哦,宁宁有点害怕,那我们赶紧走吧。” 回到家,和阿姨闲聊起来说起这事儿,阿姨竟哈哈大笑:“小莉你看,小孩有个怕的人多好使,以前我不让她进去,她偏要进去,可保安一句话,抵得上我十句话。” 我有些惊讶,原来宁宁想进物管中心不只一次了,于是问阿姨:“那宁宁为什么要进去啊?” 阿姨愣了一下,似乎有点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也不知道,小孩子哪讲那么多为什么。”
“人生就像写作业一样有难有易,唯有坚持” 暑期是孩子休息的时间,但休息不等于放纵,不等于可以把学习完全抛开玩个痛快。 很多家长也知道,如果不管孩子,任由他撒欢儿,新学期开始学习一定会跟不上,所以劳逸结合才是一个正确度过暑假之道。那么首当其冲的就要数暑假作业了,到底应该怎样督促孩子完成作业,是每个家长最头疼的问题。 今天菠菜老师就跟大家说说,孩子在写暑假写作业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家长又应该如何应对呢? 1 孩子写暑假作业常见的现象 作业拖拉 很多孩子平时写作业的时候就喜欢拖,每次都要磨蹭到晚上8点半,甚至是9点以后才开始写,上学尚是如此,假期就更加更加喜欢拖了。 经常会说明天再写吧,等到了明天,又不想写再推迟,直到开学前几天,才开始夜以继日的赶。 原因
2020年端午节法定假日是几天 2020年端午节放假时间为6月25日至27日放假调休,共3天。6月28日(星期日)上班。 节假日放假注意事项 1、放假前需确保门窗和落锁、关闭电源及双龙头等,做好防火防盗的预防措施,确保安全,消除隐患; 2、提前安排好工作生活,注意安全,减少外出,外出必须佩戴口罩,做好防护,避免聚集; 3、节假日期间为事故多发期,假期间返乡的员工要注意旅途人身、财产安全,假期结束后按时返回公司。 中国法定节假日有哪些 我国11个法定节假日是:新年、春节、清明、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妇女节、青年节、儿童节、建军节。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二条: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让孩子与一个小伙伴同行去学校 帮助孩子找他一个同班又住得较近的同学作朋友,这样,以后去上学时就不会感到孤独,也有安全感了。 另外,当你和孩子分手时,要尽量表现平静、自然的样子。 亲自送孩子去学校 当孩子大哭大闹地不去上学,喊着说身体不舒服,或者说昨天和同学吵架了,老师不喜欢他,作业难写了……你应该对孩子表示理解,同时说:“我小时候也碰过这种事,但不去学校不是办法,让我们想一下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你先去学校,放学回来再一起讨论。” 与孩子共同讨论 当孩子放学归来时,你不要忘了接着与他讨论早晨的问题,问清楚原因。 如果孩子不能解释为什么不愿去上学,或者所提的借口有些牵强附会,你不防婉转地问他,这样可能会启发他毫无保留地与你交谈。 例如,这样问:“今天在学校给你印象最深
小婉是我的女儿糖小姐的同班同学, 两个小家伙非常有缘分,幼儿园也是读的同一个。 在我的印象中,小婉的性格开朗活泼, 爱说话,也非常懂礼貌。 直到母亲节那天女儿班级举办活动, 我却见到了小婉在妈妈面前的另一番表现。 那天参加活动的人多,孩子们非常地开心、兴奋, 尖叫、嬉闹的声音比平时要拔高几度。 于是一些家长开始不停地约束或是训斥孩子, 其中声音最大的,就是小婉的妈妈。 她不断地大声警告和批评小婉不要打闹, 然而小婉完全无视妈妈的话。 我劝小婉妈妈不要斥责孩子, 孩子们难得这样放纵的玩。 小婉妈妈叹了口气, 开始跟我诉说小婉的性格是如何倔强, 孩子对外婆是如何地不够尊重等。
孩子这些拖拉瞬间,别人30分钟完成的作业,他需要2个小时!这么拖延,就在开学前夜,发现写都写不完,最后只能硬着头皮边哭边补作业。 可见,不是所有孩子拖到最后一刻,都能好好完成任务,更多的还是被时间逼急的痛苦。 这份痛苦,也只能由孩子的眼泪和爸妈操碎的心来收场! 对于这种拖拉磨蹭,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过: “拖延,就是不能管理时间,之后便什么也不能管理,会一事无成。” 所以,孩子拖延的背后,其实是缺乏时间观念,做事没有计划的表现,而且孩子年龄越大越难改变。 不早点纠正,不仅影响孩子当下的学习生活,还将影响一生的发展! 那么,我们该怎么纠正孩子的拖延呢? 独家游戏训练法 不吼不叫 就能解决孩子拖拉问题 只
3~4岁的宝宝正是顽皮捣蛋的时候,有时候难免捅点小漏子.己初步有了自己的主见和自尊,因此 父母批评宝宝时,如果能巧妙地运用下面这些方法,宝宝就容易接受批评。 1.只谈眼前,不翻旧账。宝宝以前做错的事已经挨过批评了,就应该“结案“了,不要老是记着宝宝以前做得不好的地方。宝宝正处在学习做人的时期,动辄翻老账很容易伤宝宝的心,由此也会带来些负面 影啊。 2.不能只注意宝宝的错处。任何人都既有缺点,也有优点,宝宝也是。批评宝宝时,应先对宝宝做得好的方面给予肯定,然后再指出他做得不对的地方。要让宝宝知道,父母并不是光把眼睛盯着宝宝的错处,宝宝做得好的地方,父母也同样看得见。 3.增加身体接触.批评宝宝时,可以按着宝宝的肩膀说话,或拉着宝宝的手给他讲道理.对于听不得 一句重话的宝宝,会非常排斥所有指责的话。所以
大多数父母都会和孩子产生冲突,当冲突发生时,很多父母都会头疼,并对于该如何积极地解决冲突感到困惑,如何处理和孩子之间的冲突? 随着孩子青春期的到来,他们似乎变得更加的叛逆,和父母的冲突也越来越剧烈。其实,孩子反叛的是父母的权力,而非父母本人。尤其是当父母依赖于自身的权力来解决冲突时,这种反叛就会越来越厉害。 对于大多数父母来说,解决和孩子的冲突时,无非两种结果:父母赢或孩子赢。第一种的父母很严格,在冲突中不会让步,最终以孩子屈服于父母的权力而告终。第二种的父母很宽容,在冲突中经常让步,满足孩子的愿望。长此以往,第一种情况下的孩子会变得叛逆、敌对、具有攻击性、顺从、退缩等,第二种情况下的孩子会变得冲动任性、无法管教、以自我为中心等。 父母运用他们的权力来指导、训练和控制孩子,来使孩子达到自己的要求。在大多数父母心中,这都是必然和必要的,而且,也能找到类似“孩子需要我
北京 想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当然要去一趟北京了!北京历史悠久,文化深远,其建筑最是值得参观,不管是壮观的故宫还是宏伟的长城,不管是美丽的园林,还是各色的小吃,这里都有着吸引我们的理由。 来西单逛一逛街,去南锣鼓巷吃一次老北京的美食,或者去天安门看一次升旗,这个可不要错过,让小朋友们也感受一下祖国的伟大。 北京免费景点: 天安门广场、毛主席纪念堂、前门大街、王府井、后海、三里屯、胡同、798艺术区、798艺术区、潘家园等。 广州 要说好玩,那当属广州了,广州全面覆盖广州长隆水上乐园、长隆欢乐世界、长隆野生动物世界、珠海长隆海洋王国……其中最著名的要说这里的长隆野生动物园了。 可以看看很多可爱的动物,还有着很多主题乐园,不管是游玩项目,还是看景色都很适合。 而且广州这里交通也
- 01- 你们小时候没那么多讲究 现在不是好好的? 大树老师身边有个朋友,她跟婆婆相处的关系是蛮好的,婆婆人也不错。就是一家人的生活习惯属于老一辈那种,不太讲究,特别节省。 吃的食物都是很简单很简单的素菜,少有荤肉,觉得生活将就凑合一下就好了,不注重营养均衡。 一次朋友在家,准备吃饭前带孩子去洗手,婆婆来一句:“饭菜都好了,赶紧吃吧,还洗什么手,这么麻烦!” 朋友觉得饭前洗手是个讲卫生的好习惯,而且生活品质就是从一个一个好的习惯开始的。对婆婆说:“饭前洗手是很必要的,孩子注意卫生不容易生病。” 婆婆说:“你们小时候没那么多讲究,现在不是好好的?” 还有一次,是婆婆从亲戚那里拿来很多小孩子穿的衣服,随手就要给孩子套上。那些衣服上还有些污渍没有洗干净。 朋友看见后,
孩子看动画片爱模仿,管还是不管?最近一位宝妈发帖称自己孩子在看了动画片《小猪佩奇》之后,对里面的人物动作各种模仿,整天不是到处跳就是学猪叫,妈妈很抓狂! 帖子一出,就引起了很多家长的共鸣,说孩子不仅喜欢学猪叫,而且还爱四脚朝天蹬脚笑,甚至直接管自己的爸爸叫“猪爸爸”,自己的妈妈叫“猪妈妈”,“中毒”之深。 其实Mommy家的妹子也超级喜欢看《小猪佩奇》,无论走到哪儿,只要一看到猪小妹,就会兴奋地大喊“佩奇、佩奇、佩奇”。 平日里也喜欢学着《小猪佩奇》里面来上两声“hong hong”的猪叫,但也会学着佩奇一样跟人礼貌说“谢谢”、“再见”。 孩子模仿,管不管? 孩子爱模仿动画片里面的动作、故事、情节,父母对此真是又爱又恨,一方面觉得动画片里面的弘扬的真、善、美和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对孩子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还没来美国之前,就听说这里的小孩的数学很差,考试成绩经常被同班的亚洲移民孩子甩几条街。后来发现确实如此,很多初中生做的数学题,我们小学三年级就学过了。但美国学校里举办机器人大赛这类创新活动时,你会发现那些思维缜密,动手能力超强,创意爆棚,研究出逆天黑科技的,很多都是“数学差”的美国孩子。 再看近几十年,用户体验接近完美的苹果手机,强大精确的谷歌搜索引擎,都是在美国本土孕育的,美国出了那么多科技精英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科学思维才是核心竞争力 接触了很多美国孩子和老师,才逐渐意识到,美国学校强调因材施教,在基础教育中,对数理化水平的要求不及中国。但科学是广义的,运算能力只是数学能力的一方面,会做题和考试,并不代表拥有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美国出了那么多科技大牛,他们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从小培养孩子们科学思维。方法比知识重要。
前些天,女大学生怒踹4岁女童的新闻:女童在餐馆大叫,妈妈手指训斥不管用,邻桌女大学生心生怒意,转身上前踢了孩子一脚,接着女童妈和女大学发生肢体冲突…… 随着事件真相一天天的浮现,网上言论几乎是“两边倒”,一边认为:现在的女大学生没素质,缺乏自控力,另一边则觉得:女童家长对孩子管教不当,还要当众撒泼打回去,太过分。 而事实上,这件事是没有孰是孰非的,要永远相信:一个巴掌拍不响。 *“公共意识”的树立 首先,父母和孩子都没有树立好“公共意识”。“孩子小”真的不是借口,从心理学来说:孩子3岁起,就有自我把控和自律的意识了,这个只要靠我们家长适当地引导和规范,是可以培养的。 如果你在公共场合,对孩子的不当行为没有加以制止,或者说制止了也没有效果的话,那就可能是你的问题了:要么孩子根本不把你放眼里,要么你平时就没有重视对孩子的教育
很多家长在和孩子相处中总是喜欢发脾气,习惯于把每次发脾气归咎为孩子不听话,或孩子某种行为太不像话,认为自己发脾气是不得已而为之,是为了教育孩子。事实是,脾气不但没有教育功能,却是反教育的。脾气越大,教育效果越差。坏脾气不仅像一把乱挥的锤子,破坏当下的一时一事,甚至造成不必要的人生悲剧;更像弥散的有毒气体,形成深远而广泛的损害。 ——尹建莉 01 周六接到琪妈的电话,急慌慌地找孩子,我问出了什么事。 “还不是跟他爸赌气!”琪妈痛诉原委: 周六琪爸带小琪上培训班,说好上完课就陪孩子去公园划船,结果路上堵车,琪爸就取消了划船项目,小琪一路上跟爸爸闹别扭,当汽车被堵在一个路口时,琪爸忍不住大吼:“你再不服气就给我滚下车!自己走回家!” 小琪就直接打开车门,下车了。 琪爸大脑空白,又不方便停车,便
很多妈妈在听到“丧偶式教育”的时候都觉得形容非常贴切,可能我们乍一看会觉得有点可怕,这么说是不是严重了点?但对比一下就能发现:周围的爸爸们回家能主动带孩子的实在是太少了,基本不是在我们碎碎念的唠叨中不得不去管一会儿,就是理所应当地认为”男主外、女主内“,好像孩子就是妈妈的私有财产,吃喝拉撒都该是我们一手包办,为什么会这样呢? “不管事”爸爸+焦虑妈妈,是如何形成的? 前阵子有个台湾的网站报道了这样一个故事:《家庭主妇重度抑郁,丈夫:没有压力怎么会?》,简略来讲就是当一个很普通的全职妈妈最后患上严重的产后抑郁症,心理医生在和她的丈夫的谈话中,找到了症结所在。丈夫说:她又不用早起上班,所以家庭上这些琐碎的事情肯定都是她完成啊,我回家后干什么?我在银行忙了一天都累惨了。 现在都是21世纪了,竟然依然还有大把大把的男人们认为:带娃是女人的活,
从3岁起,也就是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之后,宝宝就开始不断地跟别人比较:是第一名还是最后一名,是赢还是输,每个游戏都成了一较高下的比赛.尤其在幼儿园的门口,总能听到宝宝们叽叽喳喳地对他们的父母表达自己的进步,争取得到表扬:“妈妈!今天我跑步得了第一名!”“今天老师夸奖我的被子叠得最整齐。”“爸爸,今天在班上我的积木堆得最高”等。 科学家经过研究得出这样的结果:3~4岁的时候,宝宝的竞争意识日益强大起来,不断地和他人参照,不断地更改“参照系数”、评判标准,不断地用比较来评价别人和自己。宝宝的竞争有时显得赤裸裸,甚至有点“残酷”,但是这个年纪的竞争是本能的,也是不可或缺的。宝宝在竞争中受益匪浅:学会评价自己和别人的能力:学会与他人相处:学会面对压力:学会自信:学会应付夫败和成功:学会自我展现等. 宝宝们的竞争标准是奇特的,与成人世界的竞争并不相同:他们会比赛绕着椅子转
暑假将至,在孩子的暑期,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能有老人帮忙带,把孩子暑期全部时间,安排在托管班和学习班,似乎也有些残忍,总有一些时间我们的孩子需要,在家里独自待上一段时间(如果孩子足够大的话,最起码要上小学二三年级之后,在此之前的请不要考虑把孩子一个人单独留在家里)。 把孩子留在家里之前, 有几个问题是你要认真考虑的: 01. 你的孩子是否足够自觉、足够对自己负责? 他们能否独立完成家庭作业 而不需要随时被提醒? 他们是不是容易或者喜欢冒险的性格? 02. 他们在面对意外和突发状况的时候 会如何做出反应? 是否能够保持冷静和清醒? 03. 他们是否知道在紧急状态下要怎么办? 这些问题其实不是问孩子的, 而是让我们
“作业做完了吗?”几乎是每个家长下班回到家里的第一句话。而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没有一个孩子天生是喜欢做作业的,家长们严厉的督促和指责反而会让孩子们更加厌烦做作业,他们嘴上不说,但行动上磨磨蹭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怒在口里,家庭关系变得更加紧张,问题非但没有解决,反而增添了更多烦恼,一不小心还有可能升级为星球大战。 ● 培养好习惯,端正学习态度 家长必须帮助孩子提高对家庭作业的责任感,要让孩子明白,每天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作业是他必须要做到的,是他作为一个学生应尽的职责,就像爸爸妈妈每天上班时都要尽心尽职地完成本职工作一样,没有任何可以讨价还价的余地;家长还必须帮助孩子提高对家庭作业的重要性的认识,要让孩子明白做作业是掌握好知识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学习的延续和拓展,是巩固知识和提高学习成绩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并不是可有可无的。
6岁前的孩子必须要懂哪些规矩?你认为不懂这些规矩的孩子,会有教养吗?有教养的孩子都是什么样的,家长知道吗? 昨天表姐给我打电话,让我下午5点半的时候帮忙接一下她家孩子,等她把手头上的事情忙完了再来我家把孩子带走。 刚开始我还以为表姐家的孩子会有点拘谨,没想到表姐家的孩子刚上车就开始乱翻东西,还问我为什么没有给他买零食。我对表姐家孩子说:“前边路口有一个超市,阿姨待会儿就带你去买”。 没想到表姐家的孩子到了超市,这个也要、那个也要。还没等到结完账就开始吃,当时我就赶紧给收银员解释:“这是我表姐家的孩子”。到家之后把车里搞得到处都是垃圾,真的让我很无语。 如果表姐的孩子还小可能就是不懂事,可表姐的孩子都已经上小学一年级了,真是太没有教养了。做妈妈的一定要在孩子6岁之前,让孩子懂得这些规矩,不然孩子真的会变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