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学龄前健康学龄前营养学龄前教育学龄前疾病
  • 教会宝宝防范陌生人
    教会宝宝防范陌生人

      教会宝宝防范陌生人   宝宝的安全教育包括很多,包括宝宝的环境安全游戏安全等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来自陌生人给宝宝带来的不安全因素,所以要教会宝宝防范陌生人。   宝宝八九个月具备独立的攀爬能力,到他1岁多脱离父母的怀抱嚷嚷着要“自己走”开始,可能的危险就如影随形,宝宝可能受到陌生人的骚扰,可能因为贪看玩具、花灯或风景与父母走散;也可能因为忽略了安全标识遭遇意外伤害。   宝宝的安全教育应当进行到哪一步,才既不会让宝宝误认为这个社会上都是坏人,都是危险的事物,想安全必须一刻也不离爸爸妈妈,又不要让他在走近危险区域的时候毫无警觉,一点自我防范的意识也没有?   有陌生来电   怎样在电话里得体地应答,才能既听上去有礼貌,又避免透露宝宝是一个人在家或与保姆在家的情况?   一般来说,我们不赞成宝宝接到陌生电话时告诉他人家里的信息。不要说“我爸

    标签:安全意识
  • 暑假学生安全防范知识
    暑假学生安全防范知识

    暑假学生安全防范知识 一、用电安全性 1要在父母的辅导下逐渐学好应用家用电器。 2不必乱跑、乱接电线、灯口、电源插座等。 3不要在标志“高压危险”的地区玩乐。 二、用火安全性 1不作死,不带上火源,发现火灾不可逞能向前救火,要立即汇报成年人或警报。 2父母不在家时,不应用液化气、液化气灶具等。 3燃放烟花爆竹时一定要确保安全,最好是保证没放或在父母的辅导下燃放烟花。 三、饮食安全性 1主动培养优良的本人生活习惯,饭前饭后便后讲究卫生,避免传染性疾病的产生。 2选购有打包的食品类时,要认清商标logo、生产制造日期、保存期等,“三无”食品类、三无食品一定不必选购服用。 3直接生吃蔬菜要留意洗干净后才可食,不要吃烂掉、霉变的瓜果蔬菜,不暴食暴饮。

  • 如何让孩子学会坦然面对输赢
    如何让孩子学会坦然面对输赢

      学龄前时期的孩子,已经懂得输赢,也有争强好胜的心。但是很多父母都曾有过孩子哭闹输不起的经历,父母应该如何开导孩子,让孩子坦然面对输赢呢?   “输不起”本是天性   “输不起”是每个宝宝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的一种正常现象。无论什么事情,宝宝总是希望自己能做到更好,比别人强,获得周围人的认可。   可是,因为宝宝年龄还很小,各方面能力还不完善,他们还不明白每个人都会有长有短,因此尤其是同龄人进行的集体活动,宝宝一旦输给了别人,自然会表现出不开心,甚至哭闹。   宝宝的“输不起”,实际上是对挫折、失败的一种错误解决方式,一旦输了,他们或是成为回避型宝宝,逃避困难,表示以后再也不接触了;或是成为焦躁型宝宝,大发脾气,哭闹着向父母示意。   1、“输不起”的回避型宝宝   场景回放  

  • 孩子好奇心强怎么引导
    孩子好奇心强怎么引导

    孩子好奇心强怎么引导 1.让孩子成为破坏者 一些家长称喜欢拆卸物品的孩子为拆卸工匠和破坏者。事实上,这也是孩子好奇心的主要表现之一。父母应该允许他们的孩子成为破坏者,这与从事危险行动的恐怖分子大不相同。 有这样一个好奇心很强的中小学生。他想找出以前从未见过的一切,养成了看到什么就拆掉的坏习惯。 有一次,他对家里的时钟产生了兴趣,所以他把它都拆了,但他装不下。 如果你是一个父母,你可能真的会责骂你的孩子。幸运的是,父母经常阅读亲子教育书籍,以理解他们对孩子的好奇心应该得到维护。他们认为,只要孩子不做任何代码的事情,他们就不需要太控制他们。 在这种概念的指导下,父母完全掌握了孩子探索的整个过程。一方面,他们激情地鼓励他再次探索;另一方面,他故意买了很多智力玩具来引导他在拆卸游戏中感到很多快乐。 孩子们的好

  • 怎么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
    怎么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

    父母的榜样作用 艾尔伯特·班杜拉认为,人具有替代性学习的能力,对儿童的亲社会倾向产生最普遍而深刻的影响是他人的行为,也就是儿童所接触的榜样。《社会性和个性发展》一文中指出,儿童通过对榜样行为的观察,可以学到共情能力及利他行为。而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看到,孩子的性格、行为与其父母有很高的同步性,因此,培养孩子共情能力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在孩子面前展示成为的共情能力和行为,对其进行正向引导。 父母的强化作用 除了要做好孩子的榜样,父母还应该经常向儿童做出有关利他行为的进行表扬,并在孩子面前赞赏那些共情能力高,又表现出亲社会行为的人。从而引导孩子将这些奖赏产生的积极影响与亲社会的行为联系起来,鼓励他们多进行共情的利他行为。而儿童也往往会力求实现由自己所尊重的成人制定的目标。久而久之,共情能力就成为一种自我的强化。然而事实上,我们经常看到的是家长斥

  • 高考填志愿是分数出来了填吗
    高考填志愿是分数出来了填吗

    高考填志愿是分数出来了填吗 现在一般都是高考分数出来以后填报志愿。这样比较靠谱准确,大家不仅可以明确知道自己的分数,也可以知道自己在全省的排名,这样的话,可以根据招生计划的人数,确定自己报考的学校,这种稳定性就会越来愈好。而且,对于填报失误性越来越少。 分数出来再填报志愿的好处 第一、增强录取的几率。 知道分数填报支援,可以让学生知道自己想报考的学校大概属于什么层次、往年报考难度如何,大致就可以估算出来有没有机会被录取。 第二、缓解高校招生压力。 知道分数以后填报,无论从报考还是招生来说,都可以基于客观的数据,实现互相的匹配。如果是估分填报,如果报的学生人数很少,即使报考的学生成绩很差,也只能录取。这样以来,可能就会出现名校招生招不够、或者招不到对应层次的学生。 分

  • 如何培养孩子的“异想天开”
    如何培养孩子的“异想天开”

    在培养孩子“异想天开”思维的同时,也要注意对思维变通性的培养,思维的变通性即思维的灵活性。对幼儿进行灵活性的培养,家长和教师责无旁贷。你可以向孩子提问:“什么可以吃?”一般回答:冬瓜、茄子、芹菜、圆白菜等。这些回答虽对,但都属于疏菜这一类别。你可以引导孩子做出不同类别的回答:西瓜、苹果、芹菜、蛋糕、鸡蛋、香肠等等。这样一来,可以吃的东西可以分为水果类、蔬菜类、糕点类、蛋类和肠类共5类。长期用这些问题来引导孩子,就可以促进孩子思维变通性和灵活性的发展。 “异想天开”并不是漫无边际的想象,而是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独创性。而思维的独创性能够产生非凡、新颖、独特的观念和想法。孩子在“异想天开”的过程中,会产生出不同的凡响、独特的想法和作品,这均属于独创性。在培养孩子独创性方面,家长可以有以下几种做法: 一、培养孩子的独创性 家长和老师可以经常给孩子提出一些假设

  • 如何解决孩子说谎的问题
    如何解决孩子说谎的问题

    孩子说谎,是人生中的必经过程。一般孩子大概四岁会开始说谎,他会说谎,表示他的心智理论能力开始在发展了!可是,人际互动困难的孩子,还有两种状况。 第一,现实与想象分不清楚。一般孩子进入小学,大概就没问题了。可是,有些孩子,差不多要到小二,才能慢慢区分清楚现实与想象的差异。甚至,我认识一个聪明伶俐的孩子,现在小四了,还常活在幻想里面。所以,他不是说谎,他只是还活在幻想里面。 第二,语言与情境理解弱。常常不知道发生什么事,可是,不断被逼问,为了给大人一个交代,只好开始胡诌乱盖。或是想当然尔,天马行空,煞有其事地讲一个故事。所以,他不是说谎,他根本搞不清楚状况。 即使是一般孩子说谎,也不是马上就要处罚。而是听听他说什么,重新把事件的全貌再还原、强调一次,等他认知清楚之后,再谈处罚。孩子开始说谎时,该怎么引导他说实话呢? 在一般的情况下,孩子说实

  • 2022年劳动节学生补课时间
    2022年劳动节学生补课时间

    2022年劳动节学生补课时间 学生补课具体时间是:2022年4月24日星期日补5月3日星期二的课,5月7日星期六补5月4日星期三的课。 2022年劳动节学生放假时间安排:按照国家教育局规定,2022年劳动节放假五天,从4月30日放到5月4日。 劳动节补课、调休是为了假期更好的安排,这样的话假期就会长一些,这样对于有出行安排的家庭或者个人都是有较多的时间做别的事情,但现在由于现在疫情不够稳定,大家还是尽量配合好当地的防疫规定,少出门聚集为好,即使出门也要戴好口罩,勤洗手,多消毒。 2022年国家法定节假日安排 一、元旦 2022年元旦放假安排:1月1日至3日放假,共3天。 2022年元旦拼假建议:1月4日至7日请4天假,与1月8日、9日,1月1日至3日相连,即可获得9天假期。 二、春节 2

  • 为什么很多人不建议孩子去封闭式管理的私立学校
    为什么很多人不建议孩子去封闭式管理的私立学校

    为什么很多人不建议孩子去封闭式管理的私立学校 不建议孩子去私立学校主要是因为其封闭式的管理对孩子的成长弊大于利。私立学校封闭的环境使孩子远离父母,缺少父母的关心与陪伴,也远离了社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心理上可能会产生一些问题。而且除了封闭化的管理,私立学校跟公立学校比起来还是有很多区别的,如果有条件的话还是尽量选择公立学校。 一些家长都会纠结孩子们读私立学校还是公立学校好,但目前大部分家长还是更愿意让孩子读公立学校的,原因是私立学校有以下缺点: 1、管理严格:一些学校为取得好成绩对学生的管理过分严苛,学生非常累,还限制了孩子在其他方面的发展; 2、师资力量不好:大多数私立学校福利方面不如公立学校,不能吸引优秀教师,学生再怎么努力也会事倍功半; 3、质量参差不齐:私立贵族学校比较好,当然花费也比较高,还有一些教学质量很差的私立学

  • 如何让孩子学会尊重别人
    如何让孩子学会尊重别人

    不要和孩子讨价还价 父母首先要让孩子知道自己是孩子的长辈而不是朋友。如果要求孩子做什么事,应简单地发指令给孩子。例如对3岁的孩子说:“把玩具放到一边去,现在该吃饭了。”不需要罗列各种理由,也不要和孩子讨价还价。 如果孩子不愿意服从指示,父母应坚持自己的立场,因为多数孩子一旦发现争吵没有作用,他们就会自我约束了。 要让孩子学习尊重家里的人 有时,一句“照我说的去做”显得简单而又生硬,虽然这是父母想要表达的中心意思,不妨采用一些既能明确表达出父母的威严,又对孩子尊重和爱的话语,例如“如果我让你不穿外套出门的话,我就没有尽到做妈妈的职责。” 在生活中应不断用明确的语言进行正面强化,让孩子在家里就学会尊重自己的爸爸妈妈。 让孩子学会用尊重的语气说话 有的父母认为,自我表达意识强是一

  • 培养宝宝阅读好习惯的6个方法
    培养宝宝阅读好习惯的6个方法

      宝宝喜欢读书热爱读书,是每个家长都想看到的,但是偏偏有些孩子,却对书本不感兴趣,家长怎样培养宝宝的阅读习惯与爱好呢?小编总结了以下6点,希望能帮到大家!   1、在亲子阅读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贵在坚持。   在我儿子很小的时候我就给她买各种图书,心情好的时候能陪着他阅读,但是总不能持之以恒!多些时间给孩子,少些时间给电脑和电视,少些时间做家务。我们家长每日要为工作奔波劳累,所以不会有太多的时间给予我们的孩子!其实孩子们也不会剥夺我们太多的时间,每天只要陪着他阅读15至30分钟就已经足够了!   2、顺应孩子的心理特点,选好孩子“爱看”的第一批书,使孩子对书产生好感。   孩子爱不爱看书,与父母的培养技巧很有关系。在孩子学习阅读的初期,父母一定要对提供给孩子的书刊进行精心的挑选,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些印刷美观漂亮、内容丰富有趣、情节发展符合儿童想象和思维特点的图

  • 父母处理情绪怎么做
    父母处理情绪怎么做

    父母处理情绪怎么做比较好?父母是孩子的学习榜样,同样也是孩子的教育引导者,下面来看看父母处理情绪的这四个能力,决定孩子的情商。 晨跑时,碰见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跟妈妈一起走着,孩子大概累了,跟妈妈发脾气说:“我不要走了,太累了!”边说边跺脚。 妈妈一听,有些不高兴,“你说要跟我来的,现在不走,别指望我背你!” 孩子仍然跺脚表示不走了,妈妈很快变得烦躁起来,上去揪起孩子的耳朵开始吼:“叫你不要来你非要来,走,今天就是累死了你也要走!” 孩子一边哇哇大哭地想办法挣脱妈妈的手,一边非常暴躁地踢着旁边的垃圾桶。 这样的场景,让我感到很熟悉。很多时候,因为一些小事,父母和孩子的情绪难以平复,彼此的矛盾就会升级。 而面对事情时,父母如果能及时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给孩子做好榜样,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01.父母处理情绪的样

  • 孩子一发脾气就打人怎么回事
    孩子一发脾气就打人怎么回事

    孩子发泄情绪 有些孩子会通过比较激烈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如果他曾经这样做,家长满足了他,他就会认为这样的方式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一而再再而三地做。 有些孩子与小朋友交往的技能很差,想要个东西人家不给,他又不会正确地表达“要”,于是就打人。 孩子不会表达 对于两岁左右的宝宝来说,口和手是他们探索世界的方式,你觉得他们是在咬人、打人,但他们却意识不到自身行为出了错。 就像宝宝在学说话时,很喜欢把能抓到的器材放到口中,固然也包括其他小朋友的胳膊或手,这仅仅是他感知事物的一种方式。 而且把自己的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对两岁以下的孩子来说是件很困难的事。也正因为如此,孩子没法和他人确立有效的沟通,于是他选择咬人或打人来宣泄自己的不满。 有时在孩子做好事时往往得不到足够的关注,而他又很希望被注

  • 怎样教育好孩子才是优秀家长 做好这八点
    怎样教育好孩子才是优秀家长 做好这八点

    怎样教育好孩子才是优秀家长 1、对待孩子有耐心 父母对子女进行教育时,请不要对他们施加太大的压力。对于孩子的教育,不要太刻意,要有耐心,让孩子正常的成长,然后慢慢的教育让孩子逐渐成长。 2、不打骂孩子 孩子难免,但是在孩子犯错之后,父母不要总是一味的去责罚孩子。 成年人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父母不要总在孩子面前表现太多自己的负面情绪,这会影响孩子个性的成长。父母不要经常打骂孩子,不然孩子从小到这样的环境中长大,会对他们的人生造成不小的影响。 3、懂得尊重孩子 只有父母先尊重孩子,那么孩子才会懂得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先尊重孩子。在某种程度上,自己并不只是孩子的父母,也可以是孩子老师,孩子的朋友。当然也可以制定一些规则,来让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4、懂得

  • 小孩嫉妒心强该如何引导
    小孩嫉妒心强该如何引导

    学会倾听幼儿的感受,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 不少家长在孩子出现嫉妒心理和行为后,一味地进行指责,而忽略他们的感受。孩子被批评后,可能会更加讨厌嫉妒对象。家长首先需要倾听幼儿的感受,帮助孩子把内心的嫉妒感表达出来。多数孩子产生嫉妒心理都是因为自己的物品或能力不如别人。这时家长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告诉他们“并不是什么东西都需要和别人比,有的时候别人有的你可能没有,但你有的别人未必会有。”等类似的思考方式。 同时让孩子认识到竞争是靠自己的努力去超越别人,而不是通过破坏行为拉别人后腿,或带着一种排斥仇视的眼光看待别人所拥有的,从而让孩子学会欣赏别人,悦纳自己。 帮助孩子提高能力,增强自信转化嫉妒心 孩子产生嫉妒心理很多时候是因为自己能力不足,却又渴望成为关注的焦点,得到赞扬。出现这种情况时,家长要告诉孩子,只有通过自己

  • 溺爱孩子的父母超七成
    溺爱孩子的父母超七成

      上海市约有23.1%的家庭存在对孩子关爱不足的现象,其中七成父母不知怎样去爱孩子。最近,上海12355青少年公共服务平台和上海社科院社会调查中心发布调研报告显示,越来越多的父母需要补节“爱的教育”课。   溺爱比失爱更严重   调研数据显示:在上海,约有23.1%的家庭存在关爱不足现象,而29.6%的家庭存在关爱过度现象。这表明,不仅超过半数的家庭对孩子投入的爱有偏差,且关爱过度的比例更大于关爱不足。   项目组负责人、社科院的刘波解释说,关爱不足一般分三类:对孩子态度不好、因为经济原因无法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以及没时间与孩子共度。“经 济不好的家长容易对孩子百依百顺,缺乏相处时间的家长往往用金钱弥补对孩子的亏欠,这样就走向另一个极端——— ——关爱过度。”   调研还

    标签:溺爱孩子
  • 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丰富孩子的知识 孩子的知识越丰富,思维也就会越活跃,因为丰富的知识也经验可以使孩子产生广泛的联想和想象等,使逻辑思维灵活而敏捷。如果孩子的阅读能力有限,家长可以多给孩子买一些动画书、卡片、通俗易懂的故事书,还可以和孩子一起找一些动脑筋的故事书籍,如寓言故事、科普性读物等,常常拿出来和孩子一起讨论,这样就能提高活跃孩子的思维,提高他们进行积极的逻辑思维的兴趣。 需要指出的是,家长在向孩子传授知识的时候,应该立足于让孩子对这些知识充分理解,这是提高孩子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前提。因为孩子不理解的东西,是很难去进行积极的思考的。所以,有目的的扩大孩子的眼界,丰富孩子的知识也是提高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只有见多识广,孩子的思维能力才能够在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更加积极地开展起来。 利用想象打开思路 想象力是智力活动的翅膀,它能为

  • 国庆节学生放假几天2020
    国庆节学生放假几天2020

    国庆节学生放假几天2020 2020年国庆节学校一般都会放假,但是大学放假几天得根据当地学校通知。 2020下半年学校教学安排如下: 9月:学校1月1日正式开始,这个月主要是调整学校的开始状态并进入学校模式。 9月上课23天,放假7天; 10月:10月中秋国庆假期,连续8天休息。 10月上课17天,节假日14天; 11月:本月将进行期中考试。期望在中期,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地复习并为中期做准备! 11月的21天课程,9天的假期; 12月:学校本月没有特殊安排,正常的教学计划是主要的。十二月有23天的课程,而8天是休息! 2020年国庆节大学生让回家吗 这取决于学校的规定,每个学校的规定都不同。根据每所学校的安排,低风险地区应该可以回家,而高风险地区则不能回家。 教

  • 如何引导幼儿认识蔬菜
    如何引导幼儿认识蔬菜

    看图开始识蔬菜 妈妈可以先买蔬菜识图的挂图给宝辨认。比如白菜和菠菜、萝卜和西红柿。先是把颜色和形状都做一个比较,然后再做具体介绍认识对象的特点,比较其区别,或对宝宝所讲的进行纠正或补充。平面图画练习让宝宝可以认识更多的品种,有更多的颜色和形状的对比。 日常生活蔬菜实物认识 妈妈每天买来蔬菜后,都让宝宝触摸一下,让他区分不同蔬菜之间的触感,然后提示宝宝通过颜色和形状加以辨认。如果每天都能让宝宝重复的辨认,那就能加深宝宝的记忆力,强化他的辨别能力。 超市大搜查记忆中的蔬菜 带宝宝去超市,在蔬菜摊前停住,让宝宝搜寻他认识的蔬菜。这能让他学会对事物进行探寻,同时主动学习新的陌生的事物。推此及彼,宝宝可以用这个办法学习所有的日常用品和食品。 识烹调前后的蔬菜。 先让宝宝观察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