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饮食文化>中国饮食>广东饮食文化误区多 饮早茶不利肠胃健康

广东饮食文化误区多 饮早茶不利肠胃健康

2012年09月26日 13:45阅读次数:1321
广东人的饮食文化比较特别,喜欢煲汤,喜欢和早餐,饮食讲究特别多,但是其实广东人这样的饮食习惯跟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这些疾病在广东患病特别多有关,因此广东人的饮食存在一定的误区。

  老火靓汤,只剩下味道

  老火靓汤,即把做汤料的猪骨、鸡、鸭、等加水熬两小时以上,甚至十几小时,使熬出来的汤汁浓厚,味道确属上乘,故称为老火靓汤。这是广州人,尤其是广州家庭主妇们所津津乐道的话题。每当病人或其家属向医生询问饮食上的问题时,也是开口闭口“煲什么汤好呢”。但这种熬很长时间的汤虽味美却不利于健康。尽管汤味浓厚,但大部分蛋白质仍然在汤料上,而这时的汤料已是嚼之无味,不得已而弃之,影响了人体对蛋白质的摄入,而且维生素在长时间的高温下也被破坏了。

  早茶,喝得胃肠闹“罢工”

  饮早茶,这几乎是珠三角地区特有的一种饮食方式。外地的朋友不要以为饮早茶仅是单纯字面意义上的早上喝茶,而是喝茶并吃早点之意。请人饮茶,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指请喝茶,而是指请吃点心或便餐(当然包括同时喝茶,早茶还衍生出午茶、夜茶)。这种饮食方式不大科学:一是茶为碱性,会中和胃酸,影响胃对食物的消化。二是进餐时大量茶水稀释了胃液,同样影响消化,易导致胃病。三是茶中的鞣酸等与食物中的钙、铁等矿物质结合成不易消化吸收的结合物,阻碍了人体对矿物质的吸收,易引起缺铁性贫血和加重贫血患者的病情,对孕妇或月经过多的妇女也很不适宜。一般情况下,应在进餐一小时后再喝茶。

虾饺

  爽滑肉食,不知不觉患上病

  肉食要爽滑,这是与老火靓汤相反的另一极端。即为了肉食嫩滑,将肉、内脏等烹调得七八成熟。未熟透的肉食至少存在着以下几个弊端:①欠熟的肉虽然有的可能口感爽滑些,但味道绝对没有熟透者鲜美。②难以消化和吸收,易引起消化不良等胃肠病,人类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已基本上不适应消化吸收生肉了。 ③未熟透的蛋白质给过敏体质者增加了食物过敏的可能性。④未能杀死肉食内可能携带的寄生虫等病原体,有染病的危险。

  镬气易致癌

  讲求“镬气”,即认为把炒锅和油烧得越热越好,甚至把炒锅烧得通红,油烧得冒出火。食用油的沸点较高,当被烧至冒出青烟时,其温度已达280摄氏度。超高温使食用油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产生过氧化物、脂肪杂环化合物等可致癌物质。本来蔬菜是应该旺火快炒以缩短烹调时间,从而减少维生素的损失的,但是焯过的蔬菜,其维生素已丧失了,再怎样讲究“镬气”也是白费功夫。而食物中的其他营养成分如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在超高温状态下会变性和产生强烈的致癌物质(如苯并芘等)。另外,烹调时超高温产生的油烟也是环境污染中不容忽视的污染源之一。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