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春天拉肚子怎么办 苹果泥 1、材料: 苹果,盐。 2、制作方法: 苹果切块,捣成果泥后食用。每天食苹果泥2—3次,每次30—60克。也可取苹果一个洗净切碎,加盐0.8—0.9克,糖5克,水250毫升共煎汤,分2—3次饮用。 3、功效: 适用于6月龄以上小儿。苹果含有果酸,能吸附毒素,并含有鞣酸,具有收敛作用,适宜于小儿腹泻症。 宝宝春天拉肚子怎么办 姜茶饮 1、材料: 干姜丝、绿茶各3克。 2、制作方法: 上材加水150毫升煮开后随意饮用。或姜粥:生姜5克,大米30克加水适量煮粥,再调一点糖和盐食用,每天两次。 3、功效: 此茶饮具有祛寒止泻作用。 宝宝春天
宝宝春天拉肚子的原因一 患感冒 1、原因: 专家说,宝宝拉肚子可能是因为感冒了,在宝宝患感冒时常伴有拉肚子症状。 2、建议: 只要从根本上把造成拉肚子的罪魁祸首--感冒治好,拉肚子也就自然而然地痊愈了。如果担心宝宝会出现脱水症状,应适当给予口服补液。 宝宝春天拉肚子的原因二 胃肠炎 1、原因: 胃肠炎(也称为肠胃感冒)是胃和肠道的一种炎症,可以引起宝宝、儿童和成人的腹泻。胃肠炎很常见,可以由很多不同的病毒引起。最常见的病原是轮状病毒,由于腹泻住院的小朋友中有一半是感染了这种病毒,好发于秋末冬初。如果你的宝宝拉肚子,并伴有胃痉挛、呕吐、低烧,那很可能是胃肠炎。 2、建议: 小儿胃肠炎的治疗主要是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就是说,急性胃
宝宝春天发烧用药要注意什么 注意用药计量 1、原因: 1岁之前的宝宝,最好用滴剂,因为滴剂药物浓度小、刺激性小。在滴剂的用量上则要按体重选择。 2、建议: 一般6~11个月的婴儿,对应体重为5.5~8公斤,用1滴管的退烧药。12~23个月的宝宝,体重在8.1~12公斤左右,吃1.5滴管。2岁以上宝宝,最好服用口服液的退烧药。再大一点的宝宝可用片剂,这种像饼干一样的水果味咀嚼片,宝宝不会拒绝服用。 3、提醒: 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退烧药,对宝宝刺激性和副反应较大,吲哚美辛(消炎痛)类药,对胃部刺激较大,不建议使用。 宝宝春天发烧用药要注意什么 抗生素不要随便用 1、原因: 感冒大多为病毒感染,抗生素对病毒无效。 2、常用的药物
宝宝春天发烧怎么办 冰敷 1、原因: 主要通过放在全身大血管处的冰与流动的血液进行热交换传导。同时它可以降低脑细胞耗氧量,延缓脑细胞损伤,并且有利于躯体微循环。 2、具体做法: 在塑料袋内装入刚从冰箱取出的自制冰块,扎紧,套2~3层,防止漏出,然后在外面包上毛巾即可。将冰袋敷在后枕部、前额部或者腋窝下、颈部,腹股沟等大血管经过的地方。3.5~10分钟换一次,直至高热有所下降为止。 3、提醒: 冰袋外需裹一层布,以防局部皮肤冻伤。如果宝宝出现哆嗦、发凉、脸色发青或者局部皮肤发紫,要马上停止使用。男宝宝要特别注意,避免将冰袋碰到阴囊部位。 宝宝春天发烧怎么办 温湿敷 1、原因: 用温水敷也能帮助散热,操作起来很简单。 2
宝宝春天发烧的原因一 睡眠不足 1、原因: 充足的睡眠是宝宝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经常睡眠不足,宝宝的免疫力就会下降,这时若遇上流感病菌,就特别容易“中招”,诱发感冒发烧。 2、具体分析: 贪睡总比睡不够要好。有些家长生活作息不健康,常常熬夜,无形中也影响了宝宝的作息。有些宝宝常常晚上11、12点才入睡,第二天7点左右就要起床上幼儿园,长期的睡眠不足不但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导致身高跟不上“大部队”,更重要的是会导致免疫力下降。 3、建议: 足够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质量对宝宝而言很重要。爸爸妈妈应该注意培养宝宝早睡的习惯,一般而言,1-3岁的宝宝每天至少要有12小时的睡眠时间,而3-6岁的宝宝睡眠时间也应保证在10个小时以上,并且应该在10前进入深度睡眠状态,因为人的生长激素在晚上
宝宝春天便秘怎么办 香蕉粥 1、材料: 香蕉2个,大米50克,白糖适量。 2、制作方法: 将香蕉去皮,捣泥备用。取大米淘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熟时调入香蕉、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连续3~5天。 3、功效: 可清热润肠,润肺止咳。适用于大便燥结,肺虚、肺燥咳嗽等。 宝宝春天便秘怎么办 银菊粥 1、材料: 金银花、杭菊花各10克,大米50克,白沙糖适量。 2、制作方法: 将金银花、杭菊花择净,水煎取汁,纳入淘净的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沙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连续5天。 3、功效: 可养血润燥。适用于热结便秘。 宝宝春天便秘怎么办 猪肺粥
宝宝春天便秘的原因一 憋便 1、原因: 宝宝外出游玩时,人为地抑制便意或玩耍时精神高度集中而不能感觉到便意,致使大便在肠内停留时间过长。另外,有些宝宝平时没有清晨大便的习惯,在学校时也因为各种原因而憋住大便,从而造成便秘。 2、建议: 家长要训练宝宝大小便,爸爸妈妈态度应和善而自然,不要过于严格,可以采用渐进式的训练。可以利用宝宝善于模仿的天性。 宝宝春天便秘的原因二 过量补钙 1、原因: 春天,人的生长速度较快,为了宝宝能长大高个,有家长在给宝宝吃奶粉时额外补钙,使得过多的钙和蛋白质里的磷、酪蛋白结合,形成称为“钙皂”的硬块,大量形成导致宝宝大便干燥甚至便秘。 2、建议: 一般,如果是轻微补钙过量,只要停止补钙,副作用基本就会慢慢消失。如
小儿肾病综合征饮食:补充蛋白质 为了维持生长发育和补充丢失的蛋白质的需要,小儿肾病综合症饮食中的蛋白质的摄入应该按每天每公斤体重3-5克,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的比例应该是1:1,脂肪应该从麦淇淋、菜油等植物类食物中吸取。 小贴士: 高蛋白质的食物,一类是奶、畜肉、禽肉、蛋类、鱼、虾等动物蛋白;另一类是大豆,黄豆、大青豆和黑豆等豆类,动物性蛋白质比植物性蛋白质营养价值高。 小儿肾病综合征饮食:补充维生素 1、小儿肾病的饮食供给足够维生素,多用新鲜的绿叶蔬菜及水果。 2、恢复期可多供给山药、红枣、桂圆、莲子、银耳等有滋补作用的食物。 3、b族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c和叶酸、铁等营养素,均有利于肾功能恢复及预防贫血,应足量补充。 小儿肾病综
小儿肾病综合征复发率 小儿肾病综合征的复发率目前可高达80%,这与擅自停药或减少激素用量、感染、劳累等有很大关系。 而反复、频复发的患儿占30%~50%不等。所谓的频复发是指得病后半年内复发两次或两次以上,一年内复发三次或三次以上。 小儿肾病综合征复发的原因 1、擅自停药 国内外专家普遍认为,治疗肾病综合征应至少服用6个月以上的激素,这期间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减少用量。家长切不可擅自停药,否则将会功亏一篑。 2、感染 特别是在秋末冬初季节变化的时候,是各种感染高发的季节,复发的概率要高一些。 3、劳累 剧烈运动和劳累,这两方面会使患儿的抵抗力下降、免疫系统紊乱,可能会导致肾病综合征复发。比如跑、跳、考试、旅游等,生活规律和环境的改变都会让孩子感到疲劳,容易复发。
小儿肾病综合征可以治好吗 小儿肾病综合征大多数是可以有效控制并痊愈的。 但具体到某个人能否根治会因人而异,不能完全预知,需在治疗过程中逐步探知。其实,肾病综合征是一个“同病不同命”的病,同是“肾病综合征”,有的很容易痊愈、从不复发!很遗憾,有幸属于这一拨的患儿很少。 小儿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受什么影响 1、首先要看患者的身体本身素质如何,身体状况良好的话当然更有助于病情的治疗恢复。 2、其次,还要看患者的病情状态如何,每个病人的病情发展程度都不一样,所以决定怎样用药如何治疗时要先充分确诊。 3、最后,医生确诊用药治疗期间,有的病人见效慢,结果就情绪低落甚至丧失治疗的信息,导致无法治愈甚至死亡。 注意:一定要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增大治愈的几率。 小儿肾病综合征
小儿弱视的注意事项一 盖眼问题 1、原因: 弱视治疗要经过遮盖期,这是传统遮盖疗法成败的关键所在,遮盖主眼必须严格和彻底。 2、建议: 要注意避免患儿们会从镜框上边或从镜框与皮肤之间的空隙中,尤其是鼻侧,偷看,或者有些宝宝在无人时去除眼镜。 小儿弱视的注意事项二 弱视复发 1、原因: 弱视治疗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巩固疗效和防止复发。引起复发的主要原因是患者未遵守医嘱按时复诊,所获得的正常视力尚未巩固即自行打开主眼。 2、建议: 为了维持疗效,在弱视治疗过程中,应每月复诊一次。所有治愈者都应有随访观察一直到视觉成熟期,弱视患者也应像肿瘤一样有5年治愈率的观察。弱视治愈的随访观察应以3年为宜。 小儿弱视的注意事项三
怎样预防小儿弱视 优生优育 1、原因: 杜绝近亲结婚,减少常染色体异常造成的斜视、色盲、先天性白内障等。 2、建议: 孕期预防传染病,分娩时慎用产钳;提高孕期保健水平,降低对婴幼儿脑与视觉器官的损伤。 怎样预防小儿弱视 及时治疗眼病 1、原因: 尽早发现可引起弱视的疾病。对斜视、屈光不正、屈光参差、先天白内障、上睑下垂、眼睑血管瘤等及时治疗,避免引发弱视。 2、建议: 避免长时间遮盖眼睛,影响宝宝眼睛发育,引发弱视。 怎样预防小儿弱视 补充营养促进发育 1、原因: 5岁以前是宝宝视力发育时期,营养补充很重要。 2、建议: 应该补充钙、锌、维生素B2
小儿弱视能治好吗 小儿弱视是能够治好的。 1、原因: 因为治疗弱视年龄越小越好,一般3-6岁的治疗效果最好,而超过12岁之后效果就不明显了。消除抑制,提高视力,矫正眼位,训练黄斑固视和融合功能,就可以达到恢复两眼视功能。 2、提醒: 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的治疗效果与年龄及固视性质有关,5~6岁较佳,8岁后较差;中心固视较佳,旁中心固视较差。 小儿弱视怎么才能治好 1、遮盖疗法: 遮盖疗法是古老而有效的弱视治疗方法,它是治疗儿童弱视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1)单眼严格遮盖法:适用于屈光参差性弱视和斜视性弱视患儿。这类患儿往往一眼视力较好,而另一眼因抑制较深,视力较差。方法为:用黑布眼罩严密遮盖视力比较好的眼,强迫弱视眼看东西
小儿弱视的中医治疗方法一 肝肾不足 1、适应症: 眼目干涩昏花,头晕耳鸣,腰酸乏力,健忘多梦,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2、建议药方: 治以补益肝肾、滋阴养血,方选四物五子汤:熟地、当归、川芎、白芍、枸杞子、女贞子、车前子、菟丝子、五味子等。 小儿弱视的中医治疗方法二 气血亏损 1、适应症: 视物昏朦,眼位偏斜,头晕神疲,少气乏力,食纳不佳,面色淡白,舌嫩苔薄白,脉沉细弱。 2、建议药方: 治以补益气血,方选八珍汤:熟地、当归、川芎、白芍、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焦三仙等。 小儿弱视的中医治疗方法三 脾胃虚弱 1、适应症: 视物不清或举睑无力,面色微黄无华,肌肉消瘦,食欲不振
小儿脑积水治疗费用多少 小儿脑积水通常是梗阻性的,轻度可以不用治疗,即是0元。一般小儿脑积水的治疗费用是1万—3万,3万—5万。 1、原因: 小儿脑积水治疗费用由所用材料不同决定,材料分为不可调压分流管,可调压分流管。 2、提醒: 部分病人可在大医院行脑室镜手术,不过只适用于部分梗阻性脑积水,要看病人病情决定。 小儿脑积水治疗费用多少 治疗介绍 1、非手术治疗: 适用于早期或病情较轻,发展缓慢者,目的在于减少脑脊液的分泌或增加机体的水分排出,其方法有: (1)应用利尿剂,如乙酰唑胺、双氢克尿塞、速尿、甘露醇等。 (2)经前囟或腰椎反复穿刺放液。 2、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适用于脑室内压力较高(
小儿脑积水的危害一 智能障碍 1、常见表现: 可仅有轻度记忆力及计算力减退,常伴有迟钝、淡漠、缄默等。重者可呈痴呆。 2、少数情况: 少数可有激动、易怒、哭笑无常、幻觉、谵妄等。 3、预防方法: 加强产前早期诊断,及早终止妊娠。产前早期诊断是预防先天性脑积水的重要途径。明显的脑积水患儿可在孕12—18周通过B超查出。一旦查出应及早终止妊娠,预防脑积水患儿的出生。 小儿脑积水的危害二 行动障碍 1、常见表现: 常在精神症状出现后逐渐开始,有起步困难,行走缓慢不稳。肌张力和腱反射常增高,反射阳性。 2、少数情况: 有时呈现轻偏瘫。 3、预防方法: 安全分娩,避免感染。分娩时避免胎
什么是小儿脑积水 基本信息 脑积水系指脑室系统内脑脊液积聚过多并引起脑室内压力增高。 1、又称: 胎儿脑积水,儿童脑积水。 2、就诊科室: 儿科。 3、常见症状: 烦躁,发育迟缓,头痛呕吐,嗜睡,癫痫,头围增大,囟门张力高,上视困难,视乳头水肿,外展神经麻痹等。 4、传染性: 无。 什么是小儿脑积水 病因 1、脑脊液产生过多: 除脑室系统内脉络丛乳头状瘤以外,脉络丛的弥漫性绒毛状增生是引起脑脊液产生过多的极为少见的原因。 2、脑脊液吸收障碍: 颅内出血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患儿,出血颅底蛛网膜下腔粘连,导致蛛网膜颗粒对脑脊液吸收的减少,绝大多数脑积水是脑脊液吸收障碍所致。
小儿脑积水会影响智力吗 原因分析 1、小儿脑积水会影响到智力。 原因:小儿脑积水出现后,因为其脑部的结构被破坏,会对智力有所影响,而且宝宝在成长发育过程中,行为也受到了限制,无法自由行动,也会让脑部受外界的刺激减少,从而导致脑部发育迟缓,或者是向身体传播命令的能力下降等。这些过程,全是会破坏或者是影响了小儿的智力发育的一些因素。所以,在生活中,如果发现不适,及时治愈,这样对其智力恢复有很好的作用。 2、小儿脑积水不会影响到智力。 原因:如能早期发现、及时处理,智力尚能恢复正常。 小儿脑积水会影响智力吗 预防方法 1、仔细观察: 作为宝宝的父母,要仔细观察,如发现小儿有上述症状,应及时请医生做B超或CT查可帮助确诊,以争取早期治疗。 2、注意预防:
小儿脑积水中药偏方一 解颅饮 1、辩证:先天不足,脾肾两虚。 2、治法:补脾益肾。 3、组成:党参9克,白术9克,甘草3克,陈皮5克,黄精9克,何首乌15克,龟板15克,生地9克(或用生地炭9克)。 4、用法:先熬龟板1小时,后下余药,煎三沸、去渣、混合后稍浓缩。分6次服,日服3次。 5、出处:白世泽方。 小儿脑积水中药偏方二 参苓地黄汤 1、辩证:肾气虚弱,精血不足。 2、治法:滋肾养肝,调补脾胃。 3、组成:党参9-12克,熟地9-12克,茯苓6克,山药9克,炒白术9克,覆盆子12克,玉竹9克,破故子6克,狗脊12克,甘草3克,红枣5枚。 4、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5、出处:李健人方。
预防小儿脑积水的方法一 加强产前早期诊断,及早终止妊娠 1、原因: 脑积水儿的产前早期诊断是预防脑积水儿出生的重要途径。可以预防脑积水儿的出生。 2、建议: 由于明显的脑积水,在孕12-18周即可通过B超查出,所以要加强B超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及早终止妊娠,预防脑积水儿的出生,降低先天性脑积水的出生率。 预防小儿脑积水的方法二 安全分娩,避免感染 1、原因: 先天性脑积水早期对智力没有影响,晚期病例可出现表情呆滞、智力迟钝、视力减退、肢体瘫痪甚至导致死亡等,是危害很大的,所以说积极的预防很重要。 2、建议: 分娩时避免胎儿窒息,防止产伤;在产后保健期,早产儿要有早产监护,足月后要进行足月处理,避免感染。这些均是预防脑积水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