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幼儿健康幼儿营养幼儿教育幼儿疾病
  • 家长必知!你这不是夸孩子,是害
    家长必知!你这不是夸孩子,是害

    很多家长都知道要多夸孩子,所谓“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理念当然没错,但在具体的操作中,夸什么、怎么夸其实是一个非常具体的问题,如果运用不得法,甚至有可能起到反作用。 孩子不要这样夸! 经常听到很多家长动不动就夸孩子“真聪明、真漂亮、真帅!”,这样夸真的合适吗? 有位到北欧某国做访问学者的人就曾经历过这样一件事:她到当地一位教授家做客,一进门就看到了教授5岁的小女儿,小女孩长得非常漂亮。当她把从中国带去的礼物送给小女孩的时候,小女孩微笑着向她道谢。她禁不住夸奖道:“你长得这么漂亮,真是可爱极了!” 这种夸奖是中国父母最喜欢的,但是,那位北欧教授却并不领情。在小女孩离开后,教授的脸色一下子就阴沉下来,并对学者说:“你伤害了我的女儿,你要向她道歉。”学者非常惊奇:“我只是夸奖了你女儿,并没有伤害她呀?” 教授坚决地摇了

  • 3大中国式礼貌正在伤害孩子,爸爸妈妈你知道吗?
    3大中国式礼貌正在伤害孩子,爸爸妈妈你知道吗?

    中国是个礼仪之邦。但有一些常见的中国式礼貌,对孩子的成长却是有害的。 今天分享的这4种中国式礼貌,可谓历史悠久。观察发现,随着年轻父母的成长,不少已有改观。但是仍然会有部分父母,会不自觉的犯“礼貌性”的错误。以下这些以礼貌为名义的伤害,是不是也曾经发生在你或者身边人的身上呢? NO1让大的让小的:伤害孩子的物权观和自我认同感 4岁的哥哥在玩自己的玩具时,2岁的妹妹来捣乱。俩人争抢起来时候,妈妈看到了,抱起妹妹,安慰她的同时以责备的口吻对哥哥说:妹妹还小,你要多让着她!哥哥情绪爆发了,一边大哭,一边嚷着:不让,就是不让! 大的让小的,大的要承担更多的责任,这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几千年来我们一代一代都是这种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但是希望6岁前的小孩子就严格遵守这个传统,去背负这么沉重的道德包袱,未免苛刻了。 谦让的传统本

  • 别让你的面子,毁了你的孩子!(深度好文)
    别让你的面子,毁了你的孩子!(深度好文)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错在我们生活中再常见不过了,当别人指出我们的错误时,我们应该欣然接受并表示感激,因为这会避免我们以后犯更多的错。 然而,这样简单的道理,3岁的孩子知道,30岁的大人却做不到。特别是当指出你错误的人就是你年幼的孩子。 我家楼上有个小孩叫峰峰,是个学习很踏实的男孩子。那天,峰峰在学校里学了新的知识点,不过有些地方还没弄清楚,就去找爸爸给他讲一讲。 峰峰爸爸一看,儿子问的是一个数学问题,他看了看书,就打开草稿纸,一边列公式一边给孩子讲解起来。 爸爸讲得很带劲,毕竟给孩子讲题,很能满足爸爸身为父亲的满足感和自豪感,然而爸爸正讲得起劲时,峰峰突然说了一句,“爸爸,你这个等式列错了。” 爸爸被突然打断本来就有些不高兴,听儿子这么说,脸上就有些挂不住了,“你到底有没有认真听?不是你问的我吗?居然还给我挑起错来

  • 给孩子一个好性格!很多家长后悔太晚读到它
    给孩子一个好性格!很多家长后悔太晚读到它

    家长们,为什么总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呢?孩子快速成长真的是一件好事吗?这篇文章就在告诉我们,什么才是对孩子好的教育方式。 很多父母渴望自己的孩子快速的成长,总是充满了无数的焦虑心情,孩子写作业太慢,孩子在学校上课不专心,孩子喜欢玩游戏,孩子喜欢......这些心病一直困扰中国的很多父母。 今天为大家再一次分享这篇文章,其中一位家长曾说:这篇文章改变了我的很多观念,我只后悔太晚读到它。 孩子,你慢慢来。你独一无二,与众不同,你有权以自己的思想主宰成长。孩子,你慢慢来。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成熟需要时间。小神童和小超人的人生,并不样样领先。 01 允许孩子慢慢成长,这恐怕是当前最着急,最不能慢慢来的事。 人生不是短跑,也不是中长跑,是一场马拉松——马拉松从来没人抢跑,因为绝不会“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孩子,你一定要慢慢来!

  • 做父母,最高的境界就是孩子拿你当朋友
    做父母,最高的境界就是孩子拿你当朋友

    孩子的未来能够被我们决定吗?恐怕不能。那我们捧给孩子的学区房、私家车究竟有什么意义? 我们决定不了孩子的未来。有的父母认定自己的孩子天生如星、光芒四射,却不知星星也有恒星与流星之分。有的父母认定自己的孩子平凡如沙、前途渺茫,殊不知哪怕他即使是一粒沙,若蚌能够用心守护,最终捧出的却将是珍珠。 所以,周国平老师告诉我们,与其给孩子太多物质上的爱,不如将有品格的爱送给他们。 有人问过周国平老师,说周老师你有很多的身份:学者、哲学家、作家,你最喜欢哪个身份?他说,我最在乎的就是“爸爸”这个身份。其实,并不是说孩子什么都不懂,什么都要让你去教。父母的态度就是要去欣赏。因为孩子是很聪明的,但是孩子的聪明需要聪明的大人来欣赏。那么怎样才能做好一个聪明的父母呢?下面我们来听听周国平老师分享的家庭教育经验,从中找到做父母最高境界的答案。 为人父母

  • 深度好文:让孩子在遭遇中学会成长
    深度好文:让孩子在遭遇中学会成长

    任何一件事情发生了,就都是过去式了。但事情过去了,对事情的反思和价值探讨才刚刚开始。家长所要做的是,努力跟踪事态,从孩子的遭遇中发掘出亮点,争取让孩子在遭遇中成长。 曾经读过怀沙的《坎特公爵的秘密教材》,那个伟大的父亲给我很多启发。 那一年坎特8岁,因为贪玩,他点燃了兹丹叔叔家的麦垛。当大火熊熊烧起来时,坎特从麦垛底部飞快地抱走了一捆麦子,然后飞奔回家。 当天下午,坎特被爷爷和3个叔叔暴打了一顿,救出的麦子落在地上,他的嘴角流出了鲜血,但是坎特没有哭。 坎特知道,两垛麦子是兹丹叔叔一家一冬的粮食,今年冬天只剩下一垛了。入夜后,坎特偷偷走到农场,借着月光,将白天落在地上的一捆自己家的麦子抬起来,悄悄地走到兹丹叔叔家,将这微不足道的一点,压在了剩下的那个麦垛上。 在坎特做完这一切,走进自己家院子的时候,一个黑影站在了门口,是父亲

  • 整天想着“划算不划算”的家长,你的教育已经走错道了……
    整天想着“划算不划算”的家长,你的教育已经走错道了……

    看到一对父母带着一老一小在吃餐。 孩子大约五六岁,自己挑选了白切鸡、红烧排骨等。 孩子妈妈看到了,立刻开始“教育”孩子:“你傻呀?这么贵的自助,还吃家里天天能吃到的,快去拿三文鱼、基围虾,不然亏大嘞。” 一旁的孩子奶奶觉得很有道理,顺手把孩子的盘子放到旁边的空桌上,又去端回来满满一大盘“高级货”。 看着孩子和孩子奶奶皱着眉头,努力往嘴里塞“高级货”,周围人憋到内伤。 真是心疼这个吃着三文鱼和基围虾的孩子。 像自助餐上这样的小事情,生活里还有很多: 玩游乐园,全玩一遍才不亏; 吃个水果,得挑“有档次的”才“识货”…… 把这些零碎的小事堆在一起一看,突然觉得,我们是不是活得太“计较”了? 把什么都拿来估个价,评判标准只有一个:金钱第一。 但是美

  • 女儿在幼儿园被小朋友从秋千上推下来,聪明妈妈这么做
    女儿在幼儿园被小朋友从秋千上推下来,聪明妈妈这么做

    一天下午,4岁的苗苗从幼儿园回了家,膝盖上带着擦伤,原来是好朋友琪琪把她从秋千上推了下来。妈妈十分心疼,本能反应是给幼儿园打电话投诉。幸运的是,妈妈很快冷静下来,决定换一种处理方式,教给女儿一项人生新技能。 1、建立感情链接。 她用一种舒服的方式,让女儿坐在自己的腿上。 2、启发式问题,了解事情经过。 问:“宝贝,你能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琪琪从秋千上下来,我就坐了上去,”苗苗回答,想了一下,又补充道,“她已经不玩了。” “你知道琪琪为什么从秋千上下来吗?” “去洗手间了。”苗苗回答。接下来的事情就很简单了,当琪琪回来时,发现苗苗坐在“她的”秋千上,于是就把苗苗推了下来。 3、认可孩子的感受 妈妈轻轻的抱着苗苗,“我敢打赌,当琪琪推你时,你肯定很难过,

  • 当有人这样"逗"孩子时,爸妈一定要说“NO”!
    当有人这样"逗"孩子时,爸妈一定要说“NO”!

    经常看到大人逗孩子,这种“逗”实际是一种戏弄。他们把孩子逗得出错或者惊慌、害怕甚至哭泣,大人们便笑了。逗孩子的那些成人并没有恶意,甚至还是出于对孩子的喜爱,但对孩子来说,这真是一种残忍的行为,因为孩子不懂大人们的玩笑,他们会当真。成人的“逗”往往会让他们感到愤怒、惊恐、不安、被欺骗、不被尊重,让他们的心灵受到伤害。 案例一 一次在餐馆吃饭,看到一群大人逗一个孩子。 首先是孩子爸爸指着他的一位朋友(大约30多岁)笑着对孩子说:“儿子,叫哥哥!” 爸爸的朋友则笑着对孩子说:“不能叫哥哥,叫伯伯!” 孩子爸爸继续逗孩子:“叫哥哥!” 在这一声声“叫哥哥”、“叫伯伯”中,孩子茫然不知所措。 爸爸的朋友掏出一个红包在孩子眼前晃了晃说:“叫声伯伯,这个红包便给你。” 孩子不知道到底该叫眼

  • 宝宝的0-3岁为何无比重要?家长们都好好看看!
    宝宝的0-3岁为何无比重要?家长们都好好看看!

    一、在3岁前,孩子需要的是一个稳定的建立依附关系的人,而不是培养适应能力。 每个母亲,初为人母时,都是惴惴不安甚至是惶恐的。不仅仅是出于对这个小孩的爱,更出于对我们人类发展的不了解。自己的生命开始和另外一个生命捆绑在一起,还没弄明白自己是怎么回事,就要去对另一个生命负责,这是一种压力。有些妈妈在这样的黑暗中看到成长的那缕曙光,看到自己要去的那个方向。可也有妈妈开始退缩,开始放弃母亲的权利和职责。 我见到很多让老人主导或者阿姨带孩子的妈妈,她们推诿的原因各色各样。无非经济、家庭矛盾、自身的身体等等原因。我尊重这些妈妈的选择,也理解个中的不易。只是面对这些孩子时,我的心情会很难过。金子般重要的三年啊。佛家说因果,“凡人怕果,菩萨畏因”,等孩子到某一年龄的时候,你想改变那个果,是很难很难的,需要种下更多的善因,才能结出善果。 3岁前的孩子,从另一个世界来

  • 高考状元都具备的5种能力,竟源自爸妈从小培养!
    高考状元都具备的5种能力,竟源自爸妈从小培养!

    高考分数一出,所有的焦点都集中在分数上,是否榜上有名?家长的心情比孩子更加激动,但是孩子的优秀,不由考试成绩决定。但在各种采访中,我们惊讶地发现高考状元的优秀与父母的培养息息相关—— 北京高考文科状元,父母是外交官,对自我认识非常清楚,学有余力; 陕西高考文科状元,受父母的影响,热爱运动,热衷健身,英语说得溜; 天津高考文科状元,父母注重培养他的自我规划能力; 那么,针对0-3岁的宝宝,新手爸妈究竟该注重培养哪五种能力,才能让孩子受益一生呢?也有很多爸妈很疑惑,究竟如何评估并挖掘宝宝的能力呢?今天文末有福利,会帮助新手爸妈更好地评估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从而发展和培养孩子的能力。 以“培养孩子终生都会使用的能力”为目标的教育 运动能力  运动不仅给孩子健康成长,还能提高反应能力。

  • 孩子被打,别盲目鼓励“打回去”或“不打回去”了,这才是最正确应对
    孩子被打,别盲目鼓励“打回去”或“不打回去”了,这才是最正确应对

    孩子被别的小朋友打了,父母该鼓励孩子打回去吗?鼓励孩子打回去会不会让孩子变得暴力?不打回去会不会导致懦弱? 有位妈妈最近留言,说她的儿子(下面称小D)在小区玩耍时,被一个粗野的小男孩抢玩具,在小D护着玩具时被对方用玩具枪往头上砸了一下,小D当场就哭了,随后脑门还隆起一个肿包。没多久小男孩觉得小D的玩具太无趣,不仅没有还给他,还扔地上让小D捡。小D捡起玩具委屈地回家。小D爸爸一听火冒三丈,呵斥小D立即出门跟小男孩打一架;小D妈妈阻挠,认为教孩子打回去是错误的教育。两夫妻各自在网上找了支持自己观点的文章,还因此闹起了矛盾。 相信大家对这个问题一定不陌生。有些文章建议应该还击,否则会造成孩子软弱;有些文章建议不应该还击,否则会造成孩子暴力和好斗,这些文章都说得头头是道,到底该相信谁呢? 有心理学家真的专门做了研究。 ?“儿童攻击

  • 如果你的孩子还没有13岁,家长一定要做这几件事,孩子会变聪明!
    如果你的孩子还没有13岁,家长一定要做这几件事,孩子会变聪明!

    每个孩子自出生的那一刻,都是一张白纸,是家长几年如一日的添彩加墨,才使白纸成了画。当然了,要想这幅画升级成国画,少不了家长的参与和配合。 下面所讲的22件事,父母若是经常和孩子一起做,孩子将会变得越来越聪明,对他们的成长也是帮助极大。 ▼ 爱与陪伴是最美 1、陪孩子看次日出:世间最美好的风景,就是看着橘红的太阳冉冉升起,如果带上孩子爱人,幸福更是妙不可言。 2、带孩子一起钓鱼:在荷塘边,和孩子静享亲子时光,让孩子明白要想得到某样东西,首先就得有耐心。 3、和孩子聊聊未来:孩子的梦想很多也很简单,尊重他们的思想,保护纯真。 4、给孩子一个拥抱:当孩子哭的泣不成声,不要吝啬拥抱,请给孩子一点安慰和安全感。 5、与孩子一起踏青:万物复苏的春天,请一定带孩子出去走走,告诉孩子大自然的美好。

  • 99%父母都在对孩子施加冷暴力!
    99%父母都在对孩子施加冷暴力!

    冷暴力,顾名思义是一种用冷漠,冷淡的方式对人施以精神暴力的一种行为。在婚姻关系中,冷暴力的危害逐渐引起社会的重视,有人说冷暴力比一般暴力对人的伤害还要大。 其实冷暴力不仅仅存在于婚姻关系,在亲子关系中也常常存在,很多时候家长情不自禁的行为,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不择不扣的冷暴力,今天让我们来看看哪些常见的家长行为可以算作冷暴力: 1、你很忙,当孩子呼唤你的时候,顾不上孩子 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家长比较忙,或者自己正沉浸在自己的事情的时候,无意的忽视孩子的呼唤,有的干脆就是对孩子不耐烦,故意装作不存在。 不良后果: 孩子受到忽视,会采用粘人,淘气和破坏性行为吸引家长的注意,或者放弃获得父母的关注,亲子关系走向疏远。 正确做法: 当你很忙,或者已经不耐烦的时候,孩子呼唤你,也请你做出及时响应,哪怕是

  • 爱笑的宝宝更聪明健康?这是有科学依据的
    爱笑的宝宝更聪明健康?这是有科学依据的

    对于宝宝的笑,鲍秀兰说:“爱笑的宝宝长大后多性格开朗,有乐观稳定的情绪,这非常有利于其发展人际交往能力,使其更乐于探索,好奇心比较强,这样会使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就更有利于孩子的智力发展。宝宝爱笑情绪好,生长激素分泌好,健康少生病,更有利于体格的生长发育,更加健康。笑不仅是开启宝宝智力之门的一把‘金钥匙’,也是一种极佳的体育锻炼方式,对促进全身各个系统、各个器官均衡地发展大有裨益。” 从宝宝的发育进程看,一般到3个月左右时宝宝就会出现发笑反应,只要醒着,一看到家人熟悉的面孔或新奇的画片与玩具时,就会高兴地笑起来,嘴里“呵呵”地叫着,又抡胳膊又蹬腿,可谓手舞足蹈。另外,当他吃饱睡足,精神状态良好时,尽管无外界刺激,也会自动发出微笑。前一种笑被称为“天真快乐效应”,后一种则被称为“无人自笑”。 笑是宝宝智慧的曙光 研究表明,“天真快乐效应”是宝宝

  • 育儿教育九大定律,好妈妈都知道!
    育儿教育九大定律,好妈妈都知道!

    一、手表定律: 每个人都不能有两种不同的行为标准,家庭中父母观点要一致,幼儿园里主配班老师要一致。如果不一致会让孩子养成双重人格,降低了父母和老师的威信,不利于孩子正确世界观的养成,影响孩子心理健康。 二、皮格马利翁效应: 谎言也能成真。有时候人的信念就是一个谎言,但你坚持下去的时候,这个谎言就成了无价之宝,是成功的基石。父母和老师都不要过多的干预孩子。 三、鲇鱼效应: 有竞争才能有动力。强者不是宠出来的,而是在逆境中成长,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不要过于溺爱孩子。石头哥哥在上课时就发现,如果有位小朋友摔倒了,园长或老师就赶紧跑过去把孩子扶起来,什么事都没有把自己吓得脸都白了,笑容也都没了,这样的老师其实是在培养温室花朵,当孩子会走路那刻起你就该告诉他从哪跌倒从哪爬起来。 四、德西效应: 内在兴趣比物质奖励更

  • 孩子做作业磨蹭怎么办?学会这一招,一治一个准!
    孩子做作业磨蹭怎么办?学会这一招,一治一个准!

    教育孩子总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一个问题天天唠叨、甚至打骂,结果明天还是老样子!有时候会很崩溃地想:这孩子是不是没救了?! 其实,需要救救的不是孩子,是爸爸妈妈们。看看这篇文章,学会一句话解决问题,彻底告别唠唠叨叨的日子! 1、孩子正在写作业时,您在干什么? 错误做法:一边看电视一边监督孩子,嘴里不停叨叨:“写快点。”“别磨蹭。”“不准看电视,好好学习。” 结果:孩子不高兴:“凭啥你就能看电视,我就不能看,真不公平。” 正确做法:大人也看书,不打扰孩子,营造浓厚的家庭学习气氛。 结果:孩子心态平和,心思都在学习上。 2、孩子写作业磨蹭、拖拉、不专心,该睡觉了,作业却没写完。您会怎么做? 错误做法:训斥孩子:“你气死我了,怎么又没写完,我一会儿不看着都不行,快

  • 父母的修养,决定了孩子的素养
    父母的修养,决定了孩子的素养

    最近,地铁上的一个小男孩刷爆了朋友圈: 在成都地铁2号线上,一个小男孩和妈妈一起坐地铁,中途一位阿姨带着小宝宝上车,小男孩主动让了座,然后在妈妈休息时,用手为妈妈垫着头,还帮妈妈背包。 一张照片,温暖了无数人。 有网友留言说: @蟲訫睐菓O_o: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的,爸爸肯定也这么对妈妈的,在充满爱的家庭里成长都孩子都会有爱和暖心。 @鱼摆摆要吸猫:所以说有些父母别再为自己孩子熊而找借口,这根本不是年龄问题,这时家长教育的问题,教育好了哪有什么熊孩子?看看这个有教养的宝宝! 只要家长教得好 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熊孩子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孩子。 他们可能乱扔垃圾,随地吐痰; 他们可能乱翻别人的包包,抢走你心爱的漫画玩偶; 他们可能把你的家搞得一团

  • 孩子完全相信我们,我却一直错了!
    孩子完全相信我们,我却一直错了!

    为人父母,请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蹲下来,站在跟孩子齐平的高度,用心感受他们的感受,并且保护好孩子内心的真实感受。 电影《怦然心动》里,有一些故事打动了我。 比如女主角朱莉安娜的爸爸对她的爱。 她的爸爸很尊重朱莉的想法,也让朱莉一直保持着单纯、独特的个性。 小镇上有一颗茂盛的梧桐树,茱莉从小就喜欢跟着哥哥爬上爬下, 茱莉喜欢坐在院子里看爸爸画画,爸爸会跟她讲一些自己的经历, 茱莉觉得很有趣,这样的时光很幸福。 一天,爸爸告诉她,不要仅仅关注某一个细节,要从整体去看待每个人每件事。 起初茱莉对爸爸的一番话一知半解,直到有一天,为了去捡挂在梧桐树上的风筝, 她爬到高处,看到了前所未有的美景, 眼前美得令人窒息的风景让她逐渐体会到了爸爸说的”整体大于部分

  • 想改善和孩子的关系,就这样整理他的东西
    想改善和孩子的关系,就这样整理他的东西

    今天读了一篇奥修的演讲,他说出了教育的惊天真相——无论你想孩子变成什么样,你要先这样。今天要说的这个真相有点残酷,但是一旦你开始做,找到教育的根。我们读过看过无数如何教育孩子、如何与孩子沟通的文章,心理学上的治疗技术也是种类繁多,但都不及父母自己变化一丢丢。 我们试着去改变沟通方式,改变孩子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当然这些累计的点滴不可置否,可如果你问有什么根本的办法,那只有,父母先成为一个独立的人,为自己负责的人。 希望孩子独立,先做个独立的父母 为什么童年的经验对人长大之后的影响这么大?到底什么是独立? 所谓的独立,也就是从过去的自我概念中解放出来。在自我意识还没有完全破土之前,很大程度上就是父母的翻版,国外学者还专门以脑成像技术研究了这种“印记”。 昨天读的一篇文章,讲的是东西方对母亲认知和依恋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