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错后如何有效进行教育?犯错后只教孩子说“对不起”是最无用的教育,家长明白吗?接下来看看这篇文。 生活里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个孩子不小心犯了错,父母见状立刻板着脸催他道歉。 “快说对不起啊,我之前怎么教你的?” “你做错了事,怎么还不道歉!” 孩子做错事,表达歉意很重要。但如果我们只关注孩子的口头表现,当着众人的面不停地去催促孩子道歉,只会引起孩子的畏惧心理。 对孩子来说,那句“对不起”可能就只是平息父母怒火的工具而已,并不会起到让孩子知错就改的极佳效果。 久而久之,孩子学会了“道歉”,却不懂认错。 教育专家尹建莉讲过一件事情: 一个5岁的孩子想要抱起小表弟,结果力气不够,不小心摔了一跤,弟弟头上磕出了个包。 孩子的妈妈和姥姥见孩子闯了祸,立即沉下脸让
家长学会倾听有多么重要?怎样理解叛逆期的孩子?家长对孩子最好的示爱方式就是理解孩子,但理解往往是亲子关系中最难、也最为缺乏的方面,特别是对待叛逆的孩子更是这样。父母总是认为自己对孩子付出了许许多多的爱,孩子却感受不到,原因就在于父母并没有真正理解孩子。 学会倾听孩子是理解孩子的一个关键步骤,倾听孩子的心声,重视孩子的意见,会让家长和孩子的沟通过程顺畅自如。 但是很多家长不会很好地倾听孩子,其实,倾听孩子并不等于告诉孩子一个什么建议,或是告诉他如何改掉一个错误、扭转一个局面。家长首先需要学会如何倾听孩子的想法,全心全意关注孩子的问题所在,不带私心杂念地倾听,不急于对孩子下定论。 那么,如何做到真正倾听孩子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保持目光接触。当家长倾听孩子时,要让眼睛派上用场,这与使用耳朵同样重要。你是否对孩子所
天越来越冷,宝宝到户外玩耍的时间也逐渐变少。室内亲子游戏玩什么好?今天就给大家推荐一些适合家长和宝宝在家玩的小游戏类型,玩法简单、益智,还能增进亲子感情。 0~6月龄亲子游戏 0~6月龄的宝宝行动受限,看、听、触等感官发育还不完善,家长可进行外部的游戏刺激。 1、触觉类游戏 抚摸宝宝或拿不同的物品接触宝宝的皮肤,可以让宝宝更好的感受对方的身体语言——无声的语言。 洗完澡后对宝宝轻柔的抚触按摩;将玩具放在宝宝的手边或脚边,让宝宝推开或踢开;或准备不同质地的物品(丝巾、棉布、海绵、塑料等),让宝宝用手抓,感受不同的质地与触感。 2、听觉类游戏 听觉游戏让宝宝听到不同的声音,感受世界。 宝宝清醒的时候,唱歌给他/她听;拿出不同的发声玩具,模仿玩具的声音;或者拿出动物卡片,模仿不同动物的叫声等。
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哪些事情是父母不能当着孩子面做的?特别是这两种行为只会让大人害羞、小孩尴尬,你记住了吗? 周末接到表妹邀请,说许久未见分外想念、想跟慢妈聊聊天,慢妈立刻知道小丫头是遇上事情了。要知道,这位从来都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类型。 于是慢妈匆匆忙忙赶到她家,被拉着寒暄了好一阵,表妹才说出今天的主题,原来是她前几天半夜跟老公进行夫妻活动,谁知道把孩子给惊醒了,夫妻俩闹了个大红脸,所以今天想问问该怎么补救。 慢妈听到后很无奈,补救方法虽然有,但更主要的是,作为家长也该注意了。要知道,这两种行为只会让大人害羞、小孩尴尬,家长别再当着孩子面做了! 夫妻生活 虽然说,夫妻生活是必不可少的,但还是不要当着孩子面前做比较好。原因有二:一是孩子不懂事,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就很容
什么样的父亲不适合带孩子?父亲这个角色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如果父亲不合格,比如这几种爸爸“有毒”,孩子交给他不如自己带,太不靠谱了,你家那位是吗? 前几天,一个未婚的朋友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爸爸带娃不好吗?为什么我身边的朋友都不放心把孩子交给他爸带?也难怪有人这么问。 毕竟孩子也是他爸亲生的啊,为啥带娃就不让妈妈放心的。其实好爸爸也是有的,不过这几种爸爸“有毒”,孩子交给他不如自己带,太不靠谱了。 玩心大的爸爸 一位妈妈分享把女儿交给老公带的经历:记得一天我有事需要出门,正好孩子的爸爸下午没事,我就让他带半天孩子,平时孩子都是我自己带。没想到当天下午孩子就送去医院了。 听孩子爸爸做检讨,才知道他想逗女儿玩,就拿家里的花生米做游戏。向女儿展示用嘴巴
孩子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很重要,而想要做好并非是一件容易事。那么培养孩子时家长需要注意什么?带着疑问,一起来看看吧。 现在,基本上每个孩子刚一出生,就被希望能够快人一步。家长希望孩子比其他孩子聪明、比其他孩子更健康、比其他孩子更漂亮......人生就像是一场长跑,只有最快到达目的地的人才能享受到赞美和掌声。而最早攀上人生顶峰的人,也会被人当成人生赢家追捧。 前段时间,一位朋友感慨她的堂哥,还不到30岁就有房有车、有媳妇有孩子,前一段时间还全家一起出去旅行。日子过得舒心顺意,真的是位人生赢家。我很八卦地问了一下,是不是因为她的伯伯很有出息,她堂哥是因为子承父业才过的这么好,朋友说不是。 她堂哥能有今天,完全是靠他自己的努力。当然还有小时候受到了好的教育。听了朋友对她堂哥人生的描述,才知道想要孩子成为人生赢家,在培养孩子上,家长不能在这几件事上偷懒。
原标题:孩子有这些表现说明已经被宠坏了, 家长别放任不管, 早晚会吃亏 现在的孩子,父母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宠溺,但时宠溺也要有一个度,不然会被宠坏。那么被宠坏的孩子的表现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前几天在网上买的护肤品,送来的时候我没在家,就放快递柜了,晚上取的时候里面是空的。第二天早上我和快递小哥都给快递柜管理员打电话,管理员查看监控是被一个8、9岁的小男孩拿走了,(正好放我东西的快递柜是坏的)关键是查看监控的时候发现那个小男孩事先是有预谋的。后来报了警,在警察的干涉下,那个男孩承认了,我当时还没在现场,他父母赔的钱由快递小哥转交给我而结束,我全程没参与,具体情况都是从别处得知。不知道他父母是什么样的人。但我想的是这孩子的教育很失败,已经被家长宠的无法无天,家长当的很不合格。孩子有这些表现说明已经被宠坏了,家长别放任不管,早晚会吃亏。
为什么孩子不愿学习?常常收到这样的提问:我应该怎么鼓励孩子学习?我应该怎样让孩子建立学习的信心? 曾有一妈妈说,她家孩子四年级之前成绩都不错,五六年级之后就越来越差,尤其是数学。现在初二,根本就学不下去,跟不上班级进度,老师建议他留级。 这个妈妈很无奈,她说她和孩子爸爸没有少鼓励他,经常告诉他要对自己有信心,可是孩子还是不肯学习。 我问她:你家孩子怎么看待自己学习不好这件事?他觉得自己有能力学好吗? 这个妈妈说:他觉得自己比别人笨,不是学习的料。 我问她,当发现孩子学习越来越不好的时候他们做了什么吗? 她说,最开始和孩子爸爸批评过他,六年级第一次考试数学不及格孩子爸爸打过他一次,后来再没打过。之后孩子成绩大概在班上中间,不好也不坏,他们也渐渐接受了这种情况,想着反正才小学,以后努力也不是没时间。 初中
0~6岁幼儿养育关键要点是什么?养育孩子需要讲究方法,每个孩子和家庭情的具体况都各不相同,但是孩子的成长都基本遵循同样的大规律。在这里给大家总结、概括一下0-6岁各个年龄段的养育要点。 10至一岁 与养育者建立依恋关系。安全型的依恋关系的建立,关系到孩子对他人和世界的基本信任,是孩子一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此阶段家长除了成长养育以外,要体察孩子的心理需求,与孩子有高回应的同步互动。 2一至三岁 孩子先天的个性开始显现出来;身体的发育和动作的逐渐发展,让孩子渴望自己做事、渴望体验自主感,因此家长要把控好“鼓励——控制”的尺度,给孩子提供合适的条件和环境,保证在安全的范围内,鼓励孩子大胆尝试。 3三至六岁 努力尝试各种能胜任和不能胜任的活动,家长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平衡好主动性和遵守界限之间的关系,一方面继续鼓励孩子自发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父母们会适当的给孩子一些零花钱。不过父母们给零花钱的方式也有不少错误,下面就一起来看看相关介绍吧。 前几天,朋友向我炫耀,说她们家的孩子最近总和她抢着做家务。我一听就有问题,几岁的孩子还能有这觉悟?不捣乱就万幸了。问过之后才知道,原来她们家最近改变了给儿子零花钱的方式。 之前是每个星期给一次,钱的数量是固定的。现在每个星期给孩子的零花钱是不固定的。孩子要想获得零花钱,必须做家务。做的家务越多,拿到的零花钱也就越多。 朋友还说,孩子干家务活的积极性提高了,这种方法不错。我赶紧让朋友停止这种给孩子零花钱的方式。做家长的心不能太大,小心孩子将来败家。 孩子长大后,会缺乏家庭责任感 虽然,在家长看来用零花钱激励孩子做家务非常管用。但是,还是不建议家长这样做。家长试想一下,现在孩子为家里扫一回地、擦一
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需要不同的教育方法,作为家长要根据孩子各个年龄段不同的特点来对待孩子,接下来看看这篇文吧。 在日常生活中,不同的孩子是不同的外貌,也会有不同的性格,而且每个年龄段也会有很大的不同。 如果家长一直以来都用一种教育方式去教育孩子,很多时候只会起到与之相反的效果,因为我们讲究的是因材施教。 但是家长经常站在一个教育者的地位,对于孩子的教育都是灌输式的,也不管孩子愿不愿意,就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让孩子的成长轨迹按照自己设想的来是最好不过的。 这样很容易导致孩子经常会跟你对着干,而你只会采用强势镇压的方式只会导致孩子更加不听话。 其实啊,我们开根据孩子各个年龄段不同的特点来对待孩子。 (一)0-6岁,爱等于陪伴 1、智力的塑造:0-6岁智力发育最快的,50%的智力在4岁前形成,聪明不是脑细胞有多少
家长怎么给孩子布置游戏场所?我们都知道当有了孩子后,房间基本会很乱的比较难以收拾,但游戏房8个应该有的小地方,家长一定要做好。 当玩具、书本从一个两个,慢慢越来越多,如果空间足够,不妨设计一个游戏房给宝贝吧!这个区域不只是玩玩具的地方,更是宝贝上学前培养兴趣和自我的地方呢。游戏房是宝贝最喜爱的房间,它不只是间游戏房,更是孩子学习、互动的小天地! 看起来好像有点凌乱?没错,既然是游戏房,就该尽情地玩。在这空间收纳许多宝贝玩具、书本,必须常常使用,是一个探索的空间,因此不需要总是收拾的干干净净。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游戏房包含哪些区域吧! 1、小玩具收纳区 各种玩具、积木、小汽车、小火车等等等零碎的小玩具特别多,不如用收纳盒将它们分类摆放。 2、书籍区 可以让孩子挑选
现在父母们父母们越来越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但正因为这样,在教育过程中会出现许多误区。那么父母在教育孩子时的误区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你通常会有所疑惑吧,都是在一个班级,也是同一个老师教的,孩子为什么会相差那么大,有的孩子学习成绩就很好,有的孩子则学习成绩则很差。其实,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的影响占到了三分二的程度,但是即使这样很多家长却完全不知道该用怎样的方式去教育孩子。 相信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健康的体格还有良好的性格,但是除了外貌意外的其他方面,比如性格、智商是真的能靠后天培养的吗? 孩子的智商究竟是父母遗传的,还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呢? 科学研究曾说明,一个人是否聪明,取决于脑神经所发育出的树枝状的树凸,这些树突然后又通过突触相互连接。一个人脑神经中突触越多,他的发育能力就越好,大脑就越发达,智商也会更高
孩子经常对父母不友好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这样?孩子出现哪些行为需要及时纠正?你家孩子有以下这些行为吗? 百善孝为先,古人从小时候就学习《三字经》、《弟子规》。孩子对父母,老师都是毕恭毕敬,唯恐有一丝懈怠。当然孝道自古以来就是传统美德这不会变,改变的只是现在这个时代。 现在家里基本上都只有一两个孩子,甚至有的是独苗,这就被家里的长辈宠上天了,从小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公主小皇帝,一个不高兴还要全家人来哄,这与其说是宠爱一个孩子还不如说是毁掉一个孩子。 最近好友就向我说起她的儿子,爷爷奶奶都当做掌上明珠一样,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但是最近她发现孩子最近说话非常不友好,还好她发现的及时,不然按照这样发展,这孩子以后怕是要上天了! 刚开始孩子的爷爷奶奶还不以为然,觉得童言无忌,孙子只是闹着玩的,后来是越来越过分了。接下来我们来看下孩子
生两个孩子的父母该如何做到一碗水端平?偏心的父母对孩子的成长有影响吗?偏心的父母,现在家庭都如何了?孩子们关系都怎样了? 小丽的父母有非常严重的重男轻女的思想,在小丽还是独生女时,就没怎么享有父母的爱,不管做什么,父母好像都对她很不满意。直到她弟弟出生后,父母对她的不满就更加严重,不仅弟弟要她带,家务活要她做。 而且有时候弟弟不听话,自己只是口头教训了一下,父母就打了小丽,这严重的不公对待让小丽对父母产生了不少怨恨。 在弟弟长大后,父母更是要求小丽事事都要让着弟弟,不管是不是弟弟做错,在父母眼里都是小丽这个姐姐没当好。父母长期这么不公对待小丽,导致小丽长大后不仅对弟弟形如陌生人,与父母关系更是脆弱不堪。 所以生两个孩子的父母,最难的就是做到一缸子水端平,手心手背都是肉,不管缺了哪一边,手都不是完整的,但必须做好这两点:
培养孩子的自律性,首先得看家长做的怎么样?孩子其实就像是一张白纸,而父母就像画笔,父母给白纸上画什么,孩子就很有可能成为什么,当然这只是一个不够切贴的比喻。下面来看看培养自律孩子的方法。 事实上,我们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成长,长大后他们所拥有的性格,为人处事的方式都与父母的教育、行为举止有很大的关系,那么为了孩子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前景,父母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格。 现在有太多的孩子只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父母已经安排好了一切。这其实是教育中的一大禁忌。家长应该为孩子做长远的打算,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家长们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小事来引导孩子,比如做卫生的时候,让孩子动手收拾自己的玩具,把鞋子摆整齐等。这些小事慢慢会让孩子形成一种潜在意识,即自己的事情要自己
什么样的教育方式,造就什么样的孩子?你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作为父母该如何统一战线拒绝过分宠溺,接下来看看吧。 相信不少父母正养育着一个在家‘小皇帝’、在外‘小怂包’性格的孩子,说到底,都是父母的过分宠溺所致。 但很多父母认为,孩子在家里发脾气,总比对外人撒脾气来得好,如果孩子在外是个火爆脾气,指不定会惹出什么麻烦事,还可能会带来极严重的后果,基于这一情况,倒不如让孩子把脾气留在家里。 要知道,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偶尔且恰当的妥协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利的,但如果是在某些必要的事情上不恰当地选择妥协,最终带来的结果却是家长不能够承受的!那到底要怎么改变孩子的这一行为呢?其实并不难,父母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统一战线 家庭中往往会出现这样一种局面:年轻父母想要管教孩子的时候,老人总会出来插一手,不论错在不在孩子。
你家孩子有学霸的潜质吗?学霸孩子都有哪些特征?想要孩子成为学霸吗?这些特性家长们一定要加强培养呀,说不定学霸的行列就一直有你家孩子呢。 孩子们上学后,家长们最关心的就是成绩,成绩的起伏影响着家长们的心情,同时成绩也是在沟通交流中常常存在的话题。 每当考试成绩出来后,家长们都会问孩子考了多少、同伴考几分等问题。在家长们闲聊时,如果知道自家的孩子成绩好,家长一定会格外自豪。 那么,在孩子未入学前,怎么知道自家的孩子是不是有学霸的潜质呢?假如孩子有以下几种表现特征,那么将来成为学霸的可能性就比较高了。 一、独立自主 小孩子的独立指的是有自理能力,会自己吃饭、穿衣服、上厕所、整理自己的房间等等,也就是能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会过分依赖父母,有独立的动手能力。 可能这些在大人眼中是常事,但实际上这些对于孩子来讲是具有挑战
孩子经常问“为什么,家长该如何应付?孩子经常问“为什么,这是好事吗?下面来看看经常爱问问题的孩子有哪些潜能? 小明从小就比较聪明,所以学习成绩一直都比较优异,所以小明的姐姐就给他取了一个外号叫张啥,原因就是因为小明小时候老是喜欢问为什么,成天的就围着姐姐问“为什么“,姐姐就干脆给小明取了一个外号叫张啥,这个外号被全家人一直叫到现在。 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有一部分的孩子总是喜欢问为什么,有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常常会把家长问到不知道该怎样去回答他。对于爱问为什么的孩子,家长千万不要不耐烦不重视,你家有可能出了一个小天才呢! 一、为什么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 在小明还小的时候,姐姐就经常带着她去公园里散步,小明经常会捡很多很多的树叶带回家。 可是把树叶都摊开在桌面上的时候,小明问了姐姐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么多的树叶没有一
如何培养3岁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哪些自理能力是必须要教会3岁孩子的?下面小编要说的是,孩子3岁前学会这四个自理能力受益一生。 前不久,有这样一通电话打来,电话另一头的宝妈在抱怨自己儿子所在的幼儿园。她说儿子在幼儿园时,老师都不让他上厕所,每天儿子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要上厕所,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两周多的时间。 听到这里,常人都觉得这幼儿园老师就是在虐童啊,怎么可以不让小孩子上厕所。后来细听,原来老师不是不让上厕所,而是幼儿园学生实在太多了,老师忙不过来。 而这位宝妈的儿子从小就被宠着,连基本的上厕所的自理能力都没有学会,去幼儿园连厕所都不会去,还要老师帮忙差屁股,无奈之下,老师只能让孩子憋着。 仔细想想,这不能全怪老师,老师不让学生上厕所的确是错的,但是最大的过错是家长自己没有教好孩子,一个上幼儿园的孩子连厕所都不会上,实在是说不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