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学龄前健康学龄前营养学龄前教育学龄前疾病
  • 当孩子提出打耳洞时怎么办
    当孩子提出打耳洞时怎么办

    当7岁的女儿对你说出要打耳洞时,家长该如何回应,能拒绝吗?孩子为什么想打耳洞?当孩子提出打耳洞时,父母应该怎么办? 周末,邻居琪琪妈邀请我们去她家给琪琪庆祝7岁的生日。在生日会上,琪琪说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愿望。她说,我想打耳洞。琪琪爸是个很传统的人,可能是被琪琪突如其来的要求震惊到了,琪琪刚说完,他马上就斩钉截铁地反对,“你才多大,打什么耳洞?!” 爸爸的重语气让琪琪委屈得嘴一瘪,眼泪就开始在眼眶中打转。随即放下还没开吃的蛋糕,离开了餐桌,躲到自己的房间去了,重重地摔上了门。 哎,生日会不欢而散。 我知道琪琪爸担心什么,琪琪想打耳洞,是不是学坏了?是不是叛逆了?才刚上小学的孩子,今天提出打耳洞,那明天是不是就要染头发,后天就要纹身呢?任由她去,还不反了天了? 琪琪一直是个乖宝宝,而且我注意到她提出这个要求的时候也是小心翼翼的

  • 如何让孩子好好地和你说话
    如何让孩子好好地和你说话

    如何让孩子好好地和你说话?面对“孩子不愿意和我说话”的情况,家长知道是什么原因吗?又该如何应付呢? 前几天,朋友读初中的儿子在校和同桌打架,她被班主任叫到学校好好地“教育”了一顿。 儿子也被责令在家思过一个星期不许上学。 在家的一个星期,孩子总是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只有吃饭的时候,才会出来。 朋友有些哽咽地对我说,她不知道孩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自从三年级开始,儿子有什么事情与心理话就很少和她说。 有几次,朋友想和他好好地聊聊,儿子却很不奈烦,说没什么好聊的。 当听到这句话的一刹那,她说她突然有种想哭的感觉。 她觉着她和儿子之间好像有那么一睹墙,怎么也跨不进去,只能远远地望着。 她不明白,原来那个聪明可爱、承欢膝下的儿子怎么就不能好好地和她说说话,关系坏到了这种地步呢? 我问她,

  • 想要让宝宝承认错误该怎么办
    想要让宝宝承认错误该怎么办

    宝宝的成长教育中,不少宝爸宝妈发现,宝宝在犯了错误后不愿意承认。那么想要让宝宝承认错误该怎么办?一起来看看吧。 我家孩子有个臭毛病,就是打死不认错!每次犯错要不就找借口,要不就逃避,怎么才能让他乖乖承认错误呀? 被家长批评或惩罚时,大多数宝宝存在负面情绪,这时的宝宝油盐不进,那家长该怎么办? ● 高情商的家长,用共情鼓励宝宝认错 ① 看到、接纳宝宝的情绪 犯错会惶恐,被批评会埋怨……所有人都一样。 宝宝的语言能力有限,一旦有了负面情绪,只能通过发脾气、哭闹等方式表达。 只有负面情绪被看到、被理解、被接纳时,宝宝才能从情绪中走出来,才能正视自己犯的错误。 ② 用共情鼓励宝宝认错 家长需要教宝宝认错,而不是逼宝宝认错。 宝宝犯错后嘴硬、不认错,多数情况是

  • 宝妈的负面情绪对孩子的影响有哪些
    宝妈的负面情绪对孩子的影响有哪些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管是宝爸还是宝妈,都需要注意自己的情绪。那么宝妈的负面情绪对孩子的影响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会因为工作,婚姻,生活中的一些琐事,而让自己充满着负面情绪,笔者想问正在看这篇文章的爸爸妈妈们,你们是不是这部分人群中的一份子呢? 前些天,听我一位老师朋友的分享,是她自己班级里的一位小朋友,放学的时候,这位小朋友拉着老师的衣角,然后说了一句很不可思议的话:“老师,你可以当我的真妈妈吗?我的妈妈每天都生气,而你却每天这么的高兴。。。” 还有一位小朋友,在他6岁那年,一大早起床很高兴的跑进爸妈房间叫他们起床,可是当妈妈转头的那一瞬间,那脸沉的,那眉毛皱的,真是的非常的可怕。虽然那天一家人去沙滩玩了,可是小朋友却感觉不到一丝的快乐。 另外,一个小朋友和爸爸在游乐场玩了大半天,玩的精疲力尽后高高兴

  • 如何正确的表扬自己的孩子
    如何正确的表扬自己的孩子

    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做到赏罚分明,让孩子认识到有规矩。所以孩子也是需要得到夸奖的,那么如何正确的表扬自己的孩子?一起来看看吧。 大多数父母都知道“赏识教育”这一概念。可是他们在实施这种教育方式时,有的人却出现了偏差。 他们以为赏识教育就是无条件地夸孩子,不管孩子做了什么事,都是“孩子,你真棒!”,“孩子,你真聪明!”。 可是有研究表明,父母总是拿这些话老夸孩子,并不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赏识教育的真正含义是这样的 它不是表扬加鼓励 而是指赏识孩子的行为结果 以强化孩子的行为 如果父母用错误的方法来夸孩子 慢慢地孩子会变得偏执 不能接受任何纠正和批评 有了错误说不得 更别提改正错误了 有的孩子变得胆怯 没有把握的

  • 孩子不想让你去上班怎么办
    孩子不想让你去上班怎么办

    生了宝宝后,许多宝爸宝妈都在照顾宝宝喝上班之间徘徊,有时候孩子都不想让宝爸宝妈们去上班。那么碰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一起来看看吧。 有娃的职场女性,除了累,还有难,“累”可以休息,而“难”需要你的冷静,还需要你的智慧。比如早起上班这件事,眼看快迟到了,孩子哭着闹着不让你出门,真的难死人。 我刚开始上班时,乐乐也一样,孩子一般都醒的早,想趁着他睡觉之际溜,根本不现实。后来听从一些过来人经验,在尝试中也踩了不少坑,但终究总结出来一些效果佳且好用的办法。 最低级的招数 前面说了,趁孩子睡觉时上班一般不现实,大多数孩子都醒的很早。起初的时候,都是婆婆拉着儿子在视线外玩,我静悄悄的开门溜走。我是挺轻松的,但弊端是孩子发现妈妈不在后,开始大哭大闹,把家里老人折腾死,每天都在哄孩子。 而更大的弊端是在下班后,糊弄了儿子几次后

  • 面对孩子可怕的语言诅咒期怎么办
    面对孩子可怕的语言诅咒期怎么办

    前几天,一位妈妈跟我讲过这样一个案例:她的儿子多多今年 3 岁,平时最喜欢看《小猪佩奇》,经常一看就是 1 个小时。有一次,奶奶担心看太多电视会影响视力,叫多多关掉电视机。但是多多不肯,双方僵持不下,奶奶只得强硬关掉电视。面对此情况,有更好的方法吗? 这时候多多「爆发」了,冲着奶奶大叫: 「坏奶奶!你走开!」 这让奶奶很伤心,自己默默地回到屋里抹眼泪。 爸爸听见了马上跑了进来,严厉地批评了多多: 「你怎么这么不听话,一点都不尊重奶奶!」 多多听了之后很委屈,一气之下也哭了起来。 其实这种情况很常见,孩子到了 3 岁后,都会出现一段让家长很纠结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孩子的语言很暴力,总是说「我打死你」「臭爸爸」「臭妈妈」之类的话,甚至还会爆粗口。 一旦发生这种情况,

  • 想要让孩子真正听话该怎么办
    想要让孩子真正听话该怎么办

    不同家庭的孩子所受的教育也各不同,有些家长为了能让孩子听话可以说是费劲了心思。那么想要让孩子真正听话该怎么办?一起来看看吧。 相信很多家长,都对孩子有很大的期待,有时甚至将自己年轻时的遗憾,强加在孩子的身上。 而这样的家长往往会说,“我这是为你好”,来给孩子施加更大的压力。 仿佛不按照父母的意愿做,就是不好的事一样。 这种“侵入式关怀”,完全不会顾及对方的感受。 而是将自己的想法,以为对方好的名义,强加在对方的身上。 而,真正爱孩子的父母,绝对不会逼着孩子做这2件事。 1、不强迫孩子 在综艺节目《妈妈是超人3》霍思燕的教育方式就能体现出这一点。 有一期节目,霍思燕劝导嗯哼把自己的玩具捐给生病的小朋友,但霍思燕劝导嗯哼的过程并不是很顺利。 “我们留下你

  • 孩子比较内向遇到陌生人不爱打招呼怎么办
    孩子比较内向遇到陌生人不爱打招呼怎么办

    带孩子的时候,我们时常会带着孩子出去走街串巷。不过有些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非常内向,见到邻居阿姨叔叔啥的都不打招呼。那么这该怎么办?一起来看看吧。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活泼开朗,待人热情有礼貌,但每一位孩子性格都有其自身独特的魅力。很多小孩子遇到陌生人会害羞,不敢打招呼,这可能是孩子太内向的性格导致。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家长就会当面指责训斥孩子没礼貌,这样很可能导致本来就内向的孩子不愿走出不自信。 我们家长要根据孩子的情况,如果过于内向,就会缺乏自信心,从而变得懦弱,胆小等,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加以引导并鼓励孩子能够自己突破自己的内心束缚。 我们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能和别人相处融洽,克服内向的性格,因此我们就需要适当的引导孩子,促使他们的身心能更好的发展。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引导孩子走出“胆小内向”呢? 一,

  • 孩子为什么张嘴就说不?家长如何引导很重要
    孩子为什么张嘴就说不?家长如何引导很重要

    孩子张嘴就说不到底是因为什么呢?还是孩子的反抗期到了?孩子一天天长大,会说的话越来越多。可渐渐地,家长发现原本聪明乖巧的孩子,突然间一张嘴就是「不!」「我不要!」「我就不!」孩子张嘴就说不,还啥啥也听不进去,这将来还得了?今天为啥孩子总说不,家长又该怎么引导详细说说! 孩子张嘴就说不到底是因为啥? 孩子愿意说不,大多跟叛逆无关,多数是发育特定阶段的结果,这说明孩子还是长大了,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是件好事儿呢。 1. 自我意识萌发 15 个月之后,宝宝逐渐认识到自己是独立存在的,产生了自我意识。他们发现说了不之后,家长会重新审视提出的需求,这让他们更有存在感。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他们会更加反复地说不,来确定这一点。 2. 宣誓主权 等孩子的自我能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他们会有主权的概念。一些自己的事情,由其

  • 孩子交了坏朋友怎么办
    孩子交了坏朋友怎么办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也就逐渐的形成了自己的社交圈。那么问题来了,孩子交了坏朋友怎么办?带着疑问,一起来看看相关介绍吧。 昨晚饭后溜娃时,遇到了一件事:一位奶奶小跑向孙子,一把搂过来,轻声说在孙子耳边说:“别跟那个捡破烂家的孩子玩,你看他脏兮兮的。”奶奶听力估计不太好了,所以——其实她的声音还不小,隔四五米听得清清的。孩子心不在焉地点着头,转过身又追着那孩子玩一块去了。 那孩子是来小区收废品的父亲带过来的,确实比较邋遢,经常拖条长鼻涕满地打滚,不少家长都不愿意孩子跟他玩,怕不干净,怕被带坏了。 古语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孩子未定性,就像一块有超强吸收力的海绵,无时无刻不在模仿、学习,为今后人生的发展打下基础。周围其他小朋友的言行,的确会影响到他。 那么,家长是不是应该替他把把关,以免他交错朋友,跟人学坏呢? 要

  • 别把你的孩子养成白眼狼
    别把你的孩子养成白眼狼

    孩子小时候的教育很重要,因为很有可能会影响孩子以后的性情。那么孩子长大后变成白眼狼的原因是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 宝爸宝妈们是否想过,为什么当初乖巧可爱的孩子,越长大似乎越来越叛逆。有一部分家长将其归为叛逆期,之后便理所当然地接受自己给自己找的这一借口。实际上,大家是否想过,为什么其他孩子的叛逆期极短,甚至没有什么表现,仍是一如既往的乖巧? 其实,这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与父母的养育方式有关,如果父母养育孩子的方式不当,尤其是采取了下面这几种方法,孩子长大以后准是个白眼狼! 1、对孩子有乞求行为 部分家长在用尽招数以后,认为实在是对孩子没办法了,这时他们便会想到用“乞求”招数。在他们看来,这种办法还是挺有效的,至少孩子会给他们一点面子。 当然,也有部分家长是出于过于溺爱孩子,舍不得用强硬的方式对待孩子,所以只好选

  • 家长如何用“追踪法”戒除吼叫
    家长如何用“追踪法”戒除吼叫

    所谓“追踪法”,就是家长在一段时间内记录引发自己吼叫的触发事件和自己的反应,通过记录的方式来觉察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增进对自己习惯和反应模式的觉知与接纳,继而做出改变戒除吼叫。 家长朋友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记录: 1、客观记录事件。简短的把惹恼你的行为记录下来,这是了解你和其他家庭成员行为模式的关键。记录的内容应该包括日期、时间、地点和事件本身。 通过一段时间的记录,家长们也许会发现在某些特定的日子自己会面临更多挑战,尝试找出这一天与其他日子有什么不同,或者这天的前一晚发生了什么事。 比如,你有可能周二工作到很晚,周三早上多睡了会儿,导致你得赶时间,脾气比平常暴躁,这时候孩子稍有行为不当就会引发你的吼叫。或者你会发现自己周一更焦躁,因为那天你的工作负担更重,而孩子的家庭作业也更多。 有的家长还会发现自己在某些特定时段里更容易发

  • 孩子犯了错,惩罚过程中的3个不可以
    孩子犯了错,惩罚过程中的3个不可以

    孩子犯了错,适当的惩罚对孩子成长有帮助,面对孩子犯了错,已经接受惩罚后,或者正在接受惩罚的时候,父母一定要管住嘴。孩子在惩罚角中这短短的几分钟时间,不是用来挨训、挨批的,如果父母还是会唠叨不休、训斥不停,这就让惩罚角失去了它的教育意义。 尤其是下面这些话 一定不要当着孩子面说 不可以讽刺、挖苦孩子 惩罚归惩罚,不要讽刺挖苦孩子,说贬低孩子的话,比如“比猪还笨”,或再训孩子的时候带脏话,这不仅教会了孩子可以“恶语中伤”他人,更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惩罚孩子的目的是让孩子认识到错误,并改正错误,但有时却成了家长自己宣泄愤怒情绪的出口,这就本末倒置了。 彼此能看到,是为了确保孩子的安全,同时也让孩子有“并不是被爸爸妈妈抛弃”的感觉,同时避免了了孩子被独自关在一个空间里会害怕,或者自己玩起来、睡着了的无效惩

  • 上小学后,家长有些事情学会偷懒只会让孩子变得优秀
    上小学后,家长有些事情学会偷懒只会让孩子变得优秀

    孩子上小学后,家长该如何引导教育?哪些事情需要适当的偷懒?孩子上小学后,和之前幼儿园阶段不一样了。幼儿园注重孩子生活能力的培养,孩子上小学后又承担起学习的压力。而且小学这个年龄段,又迎来了孩子人生中的新一个叛逆期,想孩子越来越优秀,家长有些事情不能太勤快了。 1、懒于迷恋手机,尤其在孩子面前 迷恋手机已经成了很多家庭中的通病,父母被手机抢走了已经成了很多孩子的心声。但是如果细细统计下,那些学习成绩优异,生活能力强的孩子,生活环境中,父母多是懒于迷恋手机的。 父母不迷恋手机,自然就多了些时间可以用在孩子身上,孩子缺少了迷恋手机的家庭榜样,自身也不容易迷恋手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榜样的力量大于一切的言语,你用心做到了吗? 2、懒于包揽一切家务,给孩子参与的机会 父母太过于勤快,包揽家庭中的一切,看似像在为了爱孩子而选择自己多

  • 孩子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就哭闹怎么办
    孩子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就哭闹怎么办

    大部分孩子都会有一个通病,那就是喜欢用哭闹来威胁父母。那么问题来了,孩子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就哭闹怎么办?一起来看看吧。 相信大部分宝妈都会遇见孩子哭闹的时候,哭的原因通常是自己的小欲望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 然而,很多家长面对孩子的哭闹会忍不住勃然大怒,完全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事后又偷偷地后悔。 哭闹是孩子发泄情绪还有表达不满的方式,并不像父母想象的是孩子的无理取闹。 聪明的父母不仅能冷静处理孩子的哭闹,还能利用孩子哭闹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所以让我们来看一下让孩子停止哭闹并养成良好习惯的正确打开方式。 说清要求 孩子的要求不能总是拒绝和满足,必须跟孩子说清楚你的要求,比如出去逛街只能买一个玩具

  • 2019年春节幼儿园、中小学放假安排
    2019年春节幼儿园、中小学放假安排

    2019年春节幼儿园、中小学放假安排 2019年春节是2月5日,星期二。 春节假期放假时间是从除夕到初六。即:2月4日至2月10日,共7天。 其中,2月5日、2月6日、2月7日是法定假日。 2月2日(星期六)、2月3日(星期日)上班。 2019寒假时间表 小学、初中(中职)的寒假 小学初中(中职)于2019年1月21日学期结束,寒假从2019年1月21日至2月18日。 普通高中寒假 高中于2019年1月26日学期结束,寒假从2019年1月26日至2月24日。 (以上时间仅供参考,具体安排以学校通知为准) 2019年过年习俗大全 快过年了,春节对中国人来说是个很重要的节日,民间百姓一般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为过年做准备,一直要热闹到正月十五,这个“年”才

  • 如何提高孩子对其他个体的注意力
    如何提高孩子对其他个体的注意力

    孩子“恋人而不恋物”是怎么回事?如何转移孩子注意力?如何提高孩子对其他个体的注意力?大多数婴幼儿都很喜欢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物,他们通过观察周围的生活环境去认识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学会了预测人们的行为举止,对意外发生的事件也会以吃惊或兴趣表现出适度的关注。 自闭症儿童的表现则不大一样。他们不仅对周围的环境缺乏兴趣,对人们在社会性交往中的面部表情、语言、声音和手势等沟通方式也缺乏必要的认识。在社会性交往中,即便相同的事情人们也可以不同的方式因应。我们的语音语调、手势和面部表情也总是随着对象和环境不断的变换而改变。 加之,环境中的某些感官因素的刺激可能使他们难以忍受。相对于人们之间充满了变数的社会交往行为,物体对自闭症儿童来说则相对简单,更易预测,而且其结果总能以同样的方式不断重复,所以他们往往表现出对物体更有趣,而非随时变动且难以理解的个体。 那

  • 家长如何应对孩子的失控大闹
    家长如何应对孩子的失控大闹

    面对孩子的失控大闹,你是不是束手无策呢?怎么应对孩子的失控大闹?如果有一个问题,生活中非常困扰自闭症孩子父母,但他们很可能无能为力的话,自闭症孩子情绪爆发很可能是其中之一。 面对一个坐在地上大声尖叫、撞头、厮打父母或者四处乱跑并且失控大哭的孩子,尤其当他是一个自闭症谱系的孩子,因为语言能力有限,我们无法跟他好好沟通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给大家描述一个场景,大家可能并不陌生。 孩子在地上大哭大闹,歇斯底里,父母试了几秒钟想要安抚孩子,可是因为刚刚下班,又饿又累,心力交瘁,所以他们也跟着失控了。失去耐心的爸爸开始也冲着儿子吼叫,妈妈看到爸爸只是在让问题变得更糟糕,也开始对爸爸大吼,家里其他孩子看到家中的每一个人都在大吼大叫,也吓坏了,开始大哭。这时候,我们就看到四个情绪失控的人。 听起来有些荒唐,却是很常见的现象。这其

  • 孩子“窝里横,外面怂”如何纠正
    孩子“窝里横,外面怂”如何纠正

    面对孩子“窝里横,外面怂”,家长该如何处理?如果家里有个“窝里横,外面怂”的孩子,家长该怎么做才能纠正? 妞妞是家里的独生女,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围着她转,也让这个“小公主”在家中天不怕地不怕,谁让她不满意了,她就会大声哭闹,甚至出现扔东西的行为。在很多家庭中,我们也总能见到这样的场景,“哼,你不给我买,我就生气了”,“我要告诉我爸爸”这个霸道的小主人就是孩子,但这种脾气的孩子到外面游玩的时候,却出现做事情唯唯诺诺,扭手扭脚的行为,甚至在幼儿园里也是不敢表现自己。如果你们的孩子也出现在家里霸道,在外边胆怯的话,家长要从这些方面入手帮助孩子纠正。 一、坚守原则 现在的孩子很聪明,在和父母的相处中,会摸清父母脾气,知道自己通过哭闹、发脾气会让父母让步,对他妥协。就是家长对孩子一次次的忍让,让孩子出现了不断挑战父母底线的行为。所以对于孩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