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又称“情绪智商”,是美国心理学家相对于“智商”提出的一种心理能力。情商主要包括自制力、热忱、毅力、自我激励能力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等。在某种意义上,它比智商更能决定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与家庭的幸福。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这一点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为。 ”众所周知,影响儿童成长及至成熟的两大心理因素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是一个智能操作系统,它是儿童在生活中解决各种问题时进行感知、注意、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言语活动能力的总和。而非智力因素是一个动力系统,它在儿童活动中起着定向、引导、维持、强化等作用。它包括需要、欲望、动机、兴趣、情绪和情感、意志、自信心、性格、气质、习惯等。广义的非智力因素甚至包括身体素质等生理因素。由此看来,非智力因素中就包括着“情商”。 在儿
每个儿童的学习能力是各不相同的,有人擅长言语学习,有人擅长空间图形的学习,有人则擅长动作的学习。由于各项学习能力发展的不平衡,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他们大都主要利用自己的强项来接受外界的信息,进行学习。一旦某一项或多项学习能力落后于实际年龄的发展,就可能造成儿童的学习障碍。 例如,一个10岁的儿童,智商分数为100,知觉-动作能力相当于9岁,数学推理能力相当于11岁,感觉动作能力相当于10岁,而阅读能力只相当于5岁儿童的发展水平,如图2-1。这样一个学习能力发展不平衡的儿童,要学习三年级的课业,就会遇到阅读上的困难。这一困难会妨碍他上课专心听讲,妨碍他对数学应用题的理解,并会导致他对学习的厌烦和对写作业的消极态度。 一旦我们通过补救训练,改进他的眼球运动的速度,改变他的逐字阅读的不良习惯,或提高他对生字的记忆能力,扩大他的词汇量,使他
专家提醒,如果孩子出现注意力分散、多动、易冲动;对网络或某种癖好成瘾、类似吸毒;多门主课不及格、阅读计算困难;精神紧张、焦虑不安、无事自烦;孤独自卑、忧郁苦闷、懒于交往、情绪低落;不易入眠、多梦易醒等症状,不要以为“说不定明天情况自己就好了”,或者去找非专科医生。要知道,非专科医生对常见精神问题的识别率到不了10%。 全国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近13%全球儿童和青少年抑郁症:达2.5%和8.3% 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率先对全国22个省市的2万余名4~16岁的儿童和青少年通过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的筛查发现行为问题的发生率近13%。 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缺陷多动障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期间常见的行为问题,主要特征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学龄期儿童患病率约为3%~5%,男孩明显多于女孩。 注意
爱上阅读 布奇金秋读书季全面启动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源泉 阅读,是滋养心灵的沃土 阅读,是开启世界的钥匙 宝贝,让我们爱上阅读吧! 一本好书能拥有改变人生的力量,从小培养孩子热爱阅读的习惯自然是意义深远。外研社儿童发展中心旗下的《布奇乐乐园》于9月1日开始携手搜狐母婴、新浪圈子等四家网站,全面展开“宝贝,让我们爱上阅读——布奇金秋读书季”系列活动。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来提倡亲子阅读、快乐阅读等健康的阅读理念,并提供丰富的奖品,有兴趣的妈妈可以登录亲子共读,
和1岁大的宝宝交流是一件复杂事情,虽然你又是解释,又是比划,可他好像根本没听懂,照样我行我素。这不是你的表达能力出了问题,很可能是你没有选择那些小宝宝容易理解的词汇。 昨天我亲眼目睹尧尧把我新买的牙刷扔到马桶里,我生气的对她说“你不能这么做。”。谁想到今天我又把新的牙刷买回来,而它的下场和昨天那支完全一样。我又生气又沮丧,觉得自己没法和女儿沟通,和她说什么都好像听不懂,难道是我的表达有问题? 相信很多一岁宝宝的妈妈都面临着和我相似的问题:如何让宝宝听懂我们的话?其实,别看宝宝已经1岁了,其实他还不会使
孩子用具有实际意义的词语进行清楚的表达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而且每个孩子的学习方式都不是完全一样的。你的孩子在快满周岁时可能会很快从呀呀学语阶段向开口说话阶段转变;或许你的孩子是在快满两周岁时才能够清楚地用语言交流。这两种方式都是使孩子成为语言交流者的正常合适的途径。无论孩子的学习方式如何,有一种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学习开口说话,那就是说出孩子每天常接触到的物品的名称。这样做,即使孩子是显得不太注意,但要相信他是都接受的。只要孩子没有任何语言发展延缓症状出现。那你就坚持已见,继续说。孩子很快会应答的。 “语言绝对是发展智力和社交能力的核心因素” ——生育问题专家 伯顿·L.怀特 说话得不到对方的反应?对有的父母来说,对婴儿说话是世界上最天经地义的事情。他们会漫无边际地说着邻居头上戴着的帽子和冰淇淋货车上播放着的歌曲。而对于有的父母而言,
模仿思维 小孩子学习东西主要在于模仿。他们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但只是简单地模仿。比如在课堂上,如果一个孩子说要去厕所,你最好确信他真的有这种需要,否则你班里的小孩子有很多都会提出这种要求。 单向思维 如果你教给孩子1+1=2,但你千万别认为他已经懂得2-1=1,因为他只能从左边推到右边,不能从右边推到左边。又如,两只同样矮而宽的杯子装着同样多的水,其中一只杯子中的水被倒入另一只高而窄的杯子里,那么让学生比较哪个杯子里的水比较多时,可能就会出现高而窄的杯子里水多的答案,因为这时儿童利用的只是他们仅有的直观经验。 形象思维 你在孩子简单运算的时候,知道1+1为何等于2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如果您说一支铅笔加上一支铅笔等于两支铅笔;一个苹果加上一个苹果等于两个苹果,他知道了1+1=2的道理,但以后他在算
0-3岁是宝宝身体生长发育最为迅速的阶段之一,同时在这一时期,宝宝的智力水平急剧提高。可以说,0-3岁是宝宝智商发育的“机会之窗”。在这个阶段父母应该营造一种轻松但是不失刺激性的气氛,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刺激孩子的智商发展。 与宝宝对视 宝宝长到2个月大时,就能够看清大约20厘米以内的事物,这相当于父母怀抱宝宝时看他脸蛋的距离。多与宝宝对视,能够帮助宝宝把大脑中相关的联系形成一种认知模式,多看一次,这种模式就能强化一次,有助于宝宝更加清晰地认识、分辨周围的环境。而认识和分辨正是宝宝日后学习必不可少的两项技能。 多对宝宝说话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让宝宝学会掌握语言很重要,因为语言对于促进智能十分有帮助。父母在孩子出生后的第2年里和孩子说话的数量,对于孩子词汇量的多寡有重要的影响。父母是宝宝最重要的语言信息来源,所以要多和宝宝说话,讲故事、唱
判断自己的孩子是否属于学习障碍,不可凭借主观印象。我们知道,学习落后与学习障碍并非一回事。导致一个人学习成绩落后的原因有许多,如某一儿童非常不喜欢听一位老师的课,会导致该生成绩不良;再如当某儿童患有抑郁症或神经衰弱时,也会导致学习成绩不佳。所以,判断学习障碍的一个主要方法是排除法。 我们首先要排除的是智力落后,也就是说,有条件时,应给孩子做一个智力测验。所谓智商是衡量某一儿童的智力水平是否与自己实际年龄相当的一个指标,它等于智力年龄除以实际年龄,然后乘以100。所谓智力年龄的水平主要由儿童的一系列智力操作来加以确定。因此,智商=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 一般而言,智商分数在70以下可以看做是智力落后,70~90则处于落后的边缘,90~110可被认为是正常的范围,而120以上则可被认为是智力出众的。当你排除了自己的孩子并非智力落后之后,方可
刚刚出生的宝贝,每天只能躺在床里。随着一天天成长,宝贝在不知不觉中坐起来了,站起来了,跑起来了……这些动作是怎样逐渐发展起来的?有什么顺序和规律?请看以下发展进程—— 1.抬头动作的发展进程 1个月 刚出生的宝贝俯卧位时,头会偏向一侧,膝屈曲在腹下,骨盆抬高。随着生长发育,骨盆位置越来越低,膝能够逐渐伸直,俯卧位时下颌能短时间地离开床面。如果逗引抬头,有时宝贝的面部能离开床面少许距离。 促进训练: * 促进俯卧抬头 出生半个月后,每天安排在两次喂奶间隙让宝贝俯卧一会儿,并用玩具逗引抬头,每天1次即可,不要时间太长,以免宝贝太累。另外,床面也不要太硬,以免使宝贝感到不适。 * 促进俯腹抬头 每次喂奶或换尿布后,让宝贝自然俯卧于大人的腹部,大人用双手按摩宝贝背部,并逗引他抬头,以锻炼宝贝的颈背部肌肉,促
一位老师曾在一个小学语文教育网站上,看到其他老师在“读书会”栏目里推荐学生阅读文学作品《飘》,推荐的热门书中还包括《简·爱》、《巴黎圣母院》等名著,他坦言,这些作品虽然都是经典,但却不适合儿童阅读。 《蒲公英的种子》是收入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的一首诗:“微风轻轻一吹,/我离开了亲爱的妈妈。/飞呀,飞呀,/飞到哪儿,/哪儿就是我的家。”一年级学生难免会感到纳闷:既然“离开了亲爱的妈妈”,怎么还会“飞到哪儿,哪儿就是我的家”呢?这首诗所表现的内涵,与一年级儿童的情感产生一些背离。 在最近举行的“首届上海儿童阅读论坛”上,与会儿童文学作家、儿童教育专家、教师纷纷提出,倡导儿童阅读,首先要解决成人世界如何引导儿童学会阅读的问题,在他们看来,读懂儿童,是引导儿童阅读的必要前提。
一个玩具能给小宝宝带来快乐吗?它能让宝宝玩多久?它有助于宝宝的学习和成长吗?考虑了这些因素,你给宝宝选择玩具的范围也就缩小了好多。 新生婴儿玩具清单:拨浪鼓 一、必备玩具 (1)人脸 没满月的婴儿还顾不上玩耍,这个时期的婴儿需要的是睡眠、乳汁和爸妈的搂抱。满月后,玩耍才会成为他真正的节目。这个时候,“人脸”是他首当其冲的第一件玩具。 你就用你想得到的各种方法,对宝宝咂嘴、挤眉、弄眼吧,宝宝们天生喜爱看人的脸。当然,能满足这个要求的玩具,除了你之外,还有相册、画片、娃娃之类的。 (2)宝宝镜 宝宝镜应放置于婴儿床上离宝宝头部约15-25cm的地方,镜面朝下,倾斜成10°角,这样宝宝更容易从镜中看到自己,这样他会慢慢认识自己。 TIPS: &bull
对零至一岁宝宝进行智慧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供视觉刺激 家长可以在宝宝摇篮的四周贴些图片,并经常更换,来促进孩子的用眼兴趣。当他能自如地用手抓握时,就会拉扯这些图片,好像他能把图片上的人、景物拉出来似的。也可以将小床的围栏油漆得鲜艳些,或者买一些纯白或光亮的栏杆,用剪成小块的毡制品、彩色广告纸装饰一下,再把小床围起来。 宝宝对人类脸部的注意最多,所以,不妨把纸片剪成图形,画上人脸的大概特点,宝宝就会长时间地注视着这些图案。 二、提供听觉刺激 宝宝的听觉很好,父母、最好经常与他聊聊、哼哼歌。也许你还记得幼时妈妈哼的催眠曲。如有兴趣不妨将这些轻柔、宁静的曲子记录下来在照料孩子时你就可以经常随口哼哼。 声音、音调、节奏的变换是转移烦躁不安的宝宝的绝妙
时间:2005年11月2日 13:59—14:12 提问:guest 回答:王文革(上海中小学实验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儿童教育心理专家) guest:请问宝宝的潜力是怎么开发出来的? 王文革:宝宝就是婴幼儿了,涉及到肢体能力的潜能是开发不出来的,虽然训练有一点效果,但主要还是依赖孩子心智逐渐成熟。涉及心理能力的潜能是可以开发,但能不能“出来”或什么时候“出来”是没有定数的,因为任何刺激(积极的和消极的),婴幼儿都会有反应。后者需要父母细心观察,对效果进行可操作性定义。有些是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比如学语言(外语),4个月之前,孩子不会有太明显的反应,但以后就可以表现出来。 还有一些是天生的能力,表达了,但大人看不出来。比如对情绪的识别,4周后就可以,但谁会注意这事情。如果我这时候说,可以进行情绪识别的潜能开发,指标是可以对父母的不同情
想要养育一个聪明的宝宝,就要为他打造一个发达的大脑。 我们要挖掘婴幼儿的潜能,就要了解大脑的发育过程: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它决定了一切。 大脑发育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怀孕到婴儿出生。 这个阶段我们称为大脑长数量的阶段。当婴儿出生时,大脑已经有大约100~180亿个脑细胞,接近成人。也就是说婴儿从怀孕到出生,大脑细胞的数量就已经长好了。 第二个阶段,宝宝出生以后,大脑就进入了长质量的时期,脑细胞的体积和其他很多东西还会长起来。出生之后,由神经细胞连接的“突触”开始形成,突触在三个月的时候数量达到高峰,到三个月时灰质脂肪沉积
由于不受时空关系的束缚和客观情理的限制,孩子在视觉空间智能方面往往表现出成人难以想象的才能和潜质量。例如,他们在美术活动中对自己的意愿和希望的表达,对自己思想感情的流露,随性而自由自在,虽然无甚技巧,可想象力和创造力大胆、无拘无束得总是令大人们所自愧不如。 要培养和发展孩子的视觉空间智能,就应对孩子在绘画时所特具的随意性和自由性加以鼓励,让孩子的创造性在随意中得到发展。父母对孩子视觉空间智能培养方式,不应拘泥于约定俗成的技巧和条条框框的束缚,而应采取一些能使孩子感兴趣从而自发自愿的手法。比如,视觉空间智能强的孩子往往喜欢想象,可想象游戏和视觉游戏来提高孩子的视觉空间智能。下面推荐一个小游戏:飞舞的萤火虫适合年龄:9个月~1岁准备材料:纸板、
家长看待儿童智商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家长了解儿童的智商是必要的。通过了解儿童的智商可以了解自己孩子的智能发育情况,并针对其不足,进行有效的训练。 ②智商代表儿童的智力潜能。他是一个人的综合能力。目前有许多家长对自己子女智力情况评估是错误的,只有15%的家长对自己子女智力情况的评估是正确的,符合心理测验的客观结果。而有许多家长对自己孩子的主观评价远远高于孩子的实际水平。而有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智力潜能认识不足。了解孩子的智力潜能,可以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依照其优势进行发展,这种训练直接影响着家长的期望在孩子身上实现的程度。 ③了解孩子智商分数,可对其智力充分利用。孩子的智商分数是一个总的分数,他代表着一个人的综合智力,而每个人的智力发展在不同的方面是不平衡的。所以,家长还应了解孩子在语言方面,算术方面的概括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了解这些方面的优势和不足,
1岁3个月的栋栋已经会叫爸爸妈妈了。栋栋看见桌上的牛奶瓶,发出含糊的呼唤:“呃…呃…”妈妈听见了,“妈妈晓得了,你要喝牛奶啦!”玲玲和栋栋差不多大。她看见奶瓶,会发出清楚的呼唤,“奶……奶。”爸爸马上冲好牛奶,来喂玲玲。不想,小玲玲扭转脸,不要喝。怎么回事?妈妈换了盛有苹果汁的奶瓶给小玲玲,小玲玲“咕嘟,咕嘟”喝了起来。爸爸给闹糊涂了。 这2个实例说明了宝宝“单词话语”的特点。这正是这一阶段宝宝语言发展的特点。 *1~2岁是孩子语言学习的第一个关键期 语言发展的规律告诉我们,1~1.5岁的婴幼儿正处在语言发展的“单词句”阶段,1.5~2岁是他们语言发展的双词句阶段。1~2岁阶段是婴幼儿学习、掌握和运用简单的、常用的词语词汇的第一个关键期。 1岁 开始有意识模仿成人的发音,开口学说话的积极性很高。此时,他们往往是用一个单词来表达自己
有关霍华德·加得纳如何概括多元智能理论方面的内容在我以前的文章中有过介绍,现将这些智能的概念以及相关训练活动列于下表以供参考。多元智能理论适用的活动: 智能种类 智能特征  
宝宝一出生,就用他的眼睛、耳朵、嘴巴、皮肤甚至身体来感受这个世界。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学习者,对什么事情都有兴趣。路边的影子、远处的狗吠声、电话里的说话声、积木的碰撞、玩具铃铛的摇摆,这些对幼儿来说都是挺奇妙的事物。父母所要做的,就是善用孩子的好奇心。父母要是能够分享和了解孩子的好奇心和欢乐,孩子就能感觉到他们的观察和反应获得了肯定,获得了成年人的注意。 婴儿初生时只有先天的反射,只有脑干功能是完备的。神经细胞发达起来后,才会完全地传递大脑的命令,才会许多复杂的肌肉控制技巧,这样当大脑命令右手去搔鼻子,才不会变成踢左脚。因此儿童的运动对于锻炼神经系统和肌肉控制是非常必要的。经常带孩子外出运动,并准备各种积木插片等小玩具,可锻炼大运动和精细运动能力。 孩子学说话的过程实际上从娘肚子里就开始了,有的家长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