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热是秋季时节常见的疾病,患儿常会出现咽痛、大便干硬、舌尖红、口唇发红等症状,严重威胁小儿的健康。肺热咳嗽的主要病因是肺内有热毒,应避免吃会生热的东西,要给孩子吃清淡但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小儿肺热吃什么好?如菜粥、片汤、面汤之类等。以下食疗方对小儿肺热有很好的疗效。 1、丝瓜花蜜饮 做法:丝瓜花10克,蜂蜜20克。丝瓜花用沸水冲泡5分钟,再调入蜂蜜即成。每日3次,趁热饮用。 功效:清热泻火,止咳化痰。主治小儿肺热、痰热咳嗽,喘急气促等症。《滇南木草》谓丝瓜花能“清肺热,消痰下气,止咳,止咽喉疼,消烦渴,泻相火”,再配以蜂蜜,可增强其润肺止咳之效。 2、荸荠莲藕汁 做法:取荸荠150克,鲜藕150克,分别削皮,洗净切碎,放入榨汁机中榨成汁,频频饮汁即可。 功效:荸荠配以莲藕榨汁共饮,具有清热生津、化湿祛痰、凉血解毒等功效,治疗热病伤津、口燥
小儿麦粒肿的原因 由于小儿免疫机能差,对感染的抵抗力不强,加上本性好动,经常用脏手揉眼等,细菌就会乘虚而入。引起麦粒肿多为化脓性炎症。 1、起病早期眼睑沉重微痛,1~2天内疼痛加重并出现眼睑红肿,轻轻触摸发现有硬结,形如麦粒,触之甚痛; 2、4~5天后眼皮里可见白色、黄白色脓肿形成; 3、7天左右可自行穿破皮肤,脓液流出,红肿消失;有的也可不经穿破皮肤排脓或因排脓不畅自行吸收消退。 小儿麦粒肿怎么消除 1. 局部有效的抗生素眼液频点; 2.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用眼,注意卫生; 3. 如果病情比较重,需要加用全身抗生素辅助治疗; 4. 充足的抗炎治疗的同时,可辅助局部热敷; 5. 脓头脓腔已经形成的时候,可在医院切开引流,加速病情恢复。 需
启脾丸 [药物组成]人参、白术(炒)、茯苓、甘草、陈皮、山药、莲子(炒)、山楂(炒)、六神曲(炒)、麦芽(炒)、泽泻。 [功能主治]健脾和胃。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便稀。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3次。3岁以内小儿酌减。 [注意事项]湿热泄泻、虚寒冷泻不宜单独使用;不宜与藜芦、五灵脂、皂角及其制剂同服;忌茶和白萝卜;忌食辛辣、生冷、油腻食物;养成良好饮食习惯,不偏食。 小儿健脾贴膏 [药物组成]丁香、吴茱萸、五倍子、磁石、冰片、麝香。 [功能主治]疏通经络,温中健脾。用于小儿消化不良。 [用法用星]穴位帖敷。取穴足三里、天枢、中脘、关元、久泄者加贴脾俞穴,一日1次。 [注意事项]本品为外用帖剂,不可内服;湿热泻泄者不宜用;要辨证循经
海姆立克急救法 1、作用原理: 这是一种利用儿童肺部残留气体形成气流冲出异物的急救方法。 2、操作方法: 救护者站在患儿身后,从背后抱住其腹部,双臂围环其腰腹部,一手握拳,拳心向内按压于患儿的肚脐和肋骨之间的部位;另一手捂按在拳头之上,双手急速用力向里向上挤压,反复实施,直至阻塞物吐出。 推压腹部法 1、作用原理: 推压腹部法以增加腹腔和胸腔内压力,反复多次,可使异物咳出。 2、操作方法: 让患儿仰卧于桌子上,抢救者用一只手放在其腹部脐与剑突之间,紧贴腹部向上适当加压;另一只手柔和地放在胸壁上,向上和向胸腔内适当加压。 拍打背法 1、作用原理: 连续、急促而有力的拍击利于异物的排出。
怀疑孩子流感了,家长们怎么办让孩子最安全舒适?要去香港打4价的疫苗吗? 最近流感确实高发,不分南北,各地医院儿科天天爆满,根据国家卫计委发布的消息,目前我国已进入流感冬季流行高峰季节,流感样病例比例高于过去3年同期水平。根据北京市卫计委发布的2017年第51周(2017年12月18日至24日)流感统计数据中,咱们可以看到近1个月,流感发病人数呈直线上升,仅仅这7天,上报人数就有5298例。 红线最高点是第51周数据,可见这几周发病人数均是倍增,并且远远超过去年水平和近3年平均水平 孩子们最容易感染流感,本来冬季孩子们看病就不容易,这流感一爆发,导致各地儿科医疗系统更加不堪重负,最难受的还是孩子,各种孩子在医院里等6,7个小时才能看上病,在医院大厅哭闹的图片更是充斥网络。 那在这个流感季节,怎么保护好孩子,预防流感,怎么评价孩子现在有没
开裆裤要怎么穿? 虽然说穿开裆裤对宝宝可能有不好的影响,但是婴儿期的孩子大小便次数多,而且自己不能控制,一不小心就会弄脏裤子,所以完全抛弃并不现实。那么,宝宝的开裆裤要怎么穿呢? 宝宝会爬后不宜穿开裆裤 宝宝大概在七八个月的时候就开始学爬行了。当宝宝开始有自己的行动能力,能自由爬行特别是能自由走动之后就不再适宜穿开裆裤了。因为这时宝宝的活动范围比较难受大人的控制,宝宝容易屁股直接与地面接触,引起细菌的感染。万一要穿,也尽量只在干净的家里穿。 不同时间不同穿法 婴儿还不会爬行之前,可以穿开裆裤并给宝宝垫上尿布;宝宝学会爬行之后,就要换成满裆裤了。当然,考虑到宝宝的大小便,在冬天可以在开裆裤外面罩一条满裆裤,在夏天可以让宝宝尝试穿小内裤。这样既卫生美观,又方便宝宝大小便时穿脱。 只在家时穿开裆裤
宝宝春天过敏的危害一 湿疹 1、原因: 湿疹是由内、外因素引起的皮肤炎症反应,会反复发作。婴儿期的湿疹叫婴儿湿疹,一般出现在出生后1个月—2岁期间;儿童期湿疹大多是由婴儿湿疹延续而来。 2、表现: 湿疹主要表现为皮肤表面长出很多红斑或者小丘疹,有明显渗出,如果用手挠抓,会使皮肤表面溃烂,皮肤溃烂处会流出黄色液体而结痂。湿疹常发于头部和面部,比如额部、双颊、头顶部等,也有可能蔓延全身。得了湿疹的宝宝会感到患处刺痒,因而会焦躁不安、哭闹不止,影响到宝宝的睡眠。如果护理不当,极有可能使患处皮肤感染化脓,形成脓疱疹。 3、建议: (1)经常给宝宝剪指甲,不要让宝宝用手抠湿疹,以免皮肤溃烂造成感染。给宝宝穿全棉的内衣,在保暖的同时,不要给宝宝穿得过多,因为过热会让湿疹加重。 (2)内衣要宽大
宝宝口腔疾病最常见的就是宝宝喉咙发炎?那么你知道宝宝喉咙发炎有什么症状? 小孩喉咙发炎吃什么好吗?一起来看看吧! 小孩喉咙发炎看似不是严重的疾病,但是喉咙发炎的“蝴蝶效应”可不小。小孩喉咙发炎会刺激食道、降低食欲,影响声带和口腔发育,长期喉咙发炎还会形成慢性咽喉炎。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宝宝喉咙发炎吃什么好? 一、宝宝喉咙发炎有哪些症状? 第一,声嘶。 声嘶。婴儿喉咙干燥,瘙痒,有异物,吞之不下,吐之不出,久而久之,他们会出现声音嘶哑的症状。婴儿哭声发生变化时,家长们就要多加注意,采取预防措施及尽早带儿童去医院看病,免得影响婴儿的健康成长。 第二,不吃奶。 婴儿年龄过小,本来父母就只能喂给他们奶喝。患病后,婴儿喉咙会出现炎症并且咽喉红肿,因此他们一般会感到不舒服,拒绝吃东西。 第三,呕吐。
肝胆湿热 病因:肝胆疏泄不利,湿热内生,蕴结不散,熏蒸肝胆。 症状:腹痛发热,口苦,舌红,黄疸,尿黄,便结,苔黄腻,脉滑数。 治则:清热化湿,疏肝利胆。 处方:大柴胡汤,常用药物有:柴胡、黄芩、大黄、山栀、蒲公英、半夏、川朴等。 {insc m="8" i="1081811"} 热毒内结 病因:肝胆湿热不散,热从火化,火毒内生,即可腐肉成脓,耗气动血,甚至阴阳离决。 症状: 高热不退,口干唇燥,面目红赤,或全身深黄;腹痛拒按,持续不解,腹肌强直;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燥黄或灰黑,脉细数。 热陷心包者:神志昏迷,或谵妄狂躁。 热入营血者:皮肤瘀斑,齿龈出血等。 伤阴损阳,阴阳离决者:四肢厥冷,大汗淋漓等。
白喉的传播途径 1、主要传播途径: 主要由飞沫传染,亦可经玩具、衣服、用具等间接传播。 2、其他传播途径: 通过污染的牛奶和食物引起暴发流行,偶然可经破损的皮肤或粘膜而污染。手术(如扁桃本摘除)后,尤易感染本病。 白喉的传播途径 传染源 病人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传染源。潜伏期末即有传染性,不典型、轻症、鼻白喉以及皮肤白喉患者,在白喉传佈中具有重要意义。 1、带菌者: 可分为恢复期带菌者和健康带菌者。恢复期带菌者带菌时间的长短与以下因素有关。①治疗:单用抗毒素治疗时,可有3%的病人成为长期(3个月以上)带菌者,并用抗毒素和抗生素者绝大多数(90%)在4天内细菌消失,余在12天内消失,偶有3个月后仍带菌者。②疾病类型:咽白喉比鼻白喉消失快。③伴有链球菌感染
发生年龄不同 水痘大多见于1~10岁的儿童 幼儿急疹多发生于2岁内的婴儿,尤以1岁以内最多 发生部位不同 水痘先见于躯干、头部、延及面部及四肢 幼儿急疹先于颈部、躯干,渐蔓延至臂及下肢,而颈、肘、膝等部位及掌跖部多无皮疹。 症状不同 水痘常伴有发热、头痛等症状。同时可出现疹子,疹子一开始为红色斑点,后又丘疹,而后发展为水疱,大小不等,伴瘙痒。这时传染性最强,最后结痂脱落。自起病到痂皮脱落 幼儿急疹,突然发生高热,伴食欲不振,少数患儿还可出现嗜睡、恶心、呕吐、咳嗽,枕后和颈部淋巴结肿大。3~5天后体温开始下降,约24小时内降至正常。热退时出现玫瑰色斑丘疹,起病初在患儿悬雍垂两侧见有小结节状隆起,周围充血,成晕状粘膜斑 传染性不同
宝宝湿疹发作要涂什么?宝宝湿疹发作是怎么回事?如何做好预防宝宝得湿疹,面对宝宝湿疹发作,应该涂什么? 每到换季,就容易出现皮肤问题,很多湿疹宝宝总是逃不掉。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瘙痒剧烈的一种皮肤炎症反应。 西医认为湿疹的实质是过敏,中医认为湿疹的实质是湿气重。 对于湿疹宝宝,有一个坏消息,也有个好消息。 坏消息是:目前湿疹尚无根治方法。 好消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50%孩子会自愈。 但在自愈之前,湿疹非常容易反复发作,孩子会很难受。 我们做的是尽量控制它发作,通过护理来延长她下一次复发的时间,慢慢地达到自愈的目的。 护理的主要工作是对宝宝皮肤的护理。 护理的时候,最关键的是平日的防护、养护、以及发作时的涂药,这3个方面。 一、怎样
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约补200~400次。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天河水 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时横纹呈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约推100~500次。 主治:发热,烦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疮,惊风等一切热证。 大椎 位置: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棘突之间。 操作:以中指端按揉,或用拇指与食、中、无名等指作对称用力,捏挤大椎。按揉约100~300次,捏挤10~15次。 主治:治疗风疹、痤疮、咳嗽、落枕等。 肩井 位置:在大椎与肩峰连线
小儿急性肠胃炎反复发烧怎么办 1、小儿急性肠胃炎反复发烧可能由于饮食不当,病毒以及药物或者细菌等刺激,都会诱发此病。患者在发病期间应该注意饮食健康,最好采用定量进餐,同时细嚼慢咽,也应该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情,吃饭后注意休息,这样做可以促进小孩急性肠胃炎反复发烧康复。 2、小儿急性肠胃炎反复发烧可能是患者身体虚弱,抵抗力差,所以我们应该注意饮食卫生,最好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不要吃生冷和坚硬的食物,还应该注意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争取尽早治愈疾病。 4、注意及时退烧,因为感染加重会持续性发烧,治疗期间应该经常给患儿测量体温,也可以口服诺氟沙星胶囊,结合消旋山莨菪碱片,这两种药物结合一起可以快速退烧和抗感染。 小儿肠胃炎发烧几天能好 小儿肠炎引起发烧,几天能够恢复正常状态,这个要看感染的程度和性质,没有一个具体
观察或化验宝宝大便,确定腹泻原因 宝宝1岁1个月拉肚子怎么办啊?若宝宝大便每天约3~10次,黄色或绿色,稀糊状或蛋花汤样,常见白色或黄白色奶瓣或泡沫,有酸味,偶尔有恶心、呕吐。这主要是因为进食不当、着凉引起的非细菌感染,属于轻度腹泻; 宝宝排便频繁,每日便便十次至数十次。便中水分增多,偶有粘液,呈黄或黄绿色,有腥臭味。食欲低下,常伴呕吐。多有不规则低热,重者高热。这时应该应速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千万不可以自行用药。治疗掌握四原则:让胃肠适当休息、控制感染、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良好的护理。 暂时停止吃配方奶 宝宝1岁1个月拉肚子怎么办啊?1岁1个月宝宝拉肚子,可能是因为给宝宝转奶太快,这样很容易出现一下几种“转奶不适”的表现:拉肚子、呕吐、便秘、哭闹、过敏等。其中“拉肚子”最为严重,而“过敏”则表现为皮肤痒,出红
中医治疗方法一 1、组成: 防风、荆芥、蝉蜕各10克,地肤子、赤芍、生地、黄芩、苦参、白茅根、牛蒡子各15克,生石膏(先煎)20克,生甘草6克。 2、用法: 常规水煎服,每日一剂,日服两次。 3、适应症: 适用于温热性荨麻疹,遇热加剧,遇冷减轻者。 中医治疗方法二 1、组成: 麻黄、陈皮各6克,桂枝、蚕砂各10克,白芍、泽兰、白鲜皮、地肤子各15克,黄芪20克。 2、用法: 常规水煎服,每日一剂,日服两次。 3、适应症: 适用于寒冷性荨麻疹,遇冷或吹风加剧,得暖可缓解者。 中医治疗方法三 1、组成: 薄荷(后下)、生大黄(后下)各6克,防风、荆芥、蝉
宝宝病毒性发烧会传染吗 宝宝出现病毒性发烧,是有传染的可能,所以在病毒性发烧期间,要做好与别人的隔离工作。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通过带口罩的方法,能够有效地避免相互传染。在日常生活中,发烧是一种很普遍的疾病现象,如果是由于病毒引起的发烧,往往具有传染性,应该做好与患者的隔离工作。 病毒性发烧多久能好 宝宝病毒性发烧一般在七天左右是可以好的,但是需要结合宝宝的抵抗能力,身体恢复能力进行判断,家长需要使用温度计给宝宝量体温,如果体温在38.5之内是无需担心的,如果体温太高需要及早药物来治疗,这样宝宝的病情才不会更加严重。 宝宝病毒性发烧护理注意事项 宝宝发烧之后首先是可以通过物理方式进行身体降温是很有效的,温水擦拭身体、贴退烧贴、等都是可以有效降低体温的,然后需要带宝宝去医院确诊,确定是病毒性发烧,让
协助咳嗽 1、原因: 协助宝宝咳嗽有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同时也避免分泌物的咳呛。 2、做法: 宝宝清醒时如咳嗽,可把他抱起来,抚摸背部,轻轻拍打。入睡时咳个不停,可抬高上半身侧躺,用垫子或枕头垫在宝宝的肩背部,让宝宝左右侧睡交替进行。咳嗽的宝宝喂奶后不要立马躺下睡觉,防止因咳嗽而吐奶,引起误吸。如果已经误吸咳呛,应该立即改头低位,拍背、鼓励其咳嗽,将吸入物排出。 热敷后背 1、原因: 宝宝背部靠近肺的位置,这个方法可以加速驱寒,对伤风感冒早期出现的咳嗽症状尤为灵验。 2、做法: 用热水袋敷背可以缓解咳嗽的症状,热水袋中灌满40℃左右的热水,外面用薄毛巾包好,然后敷于宝宝背部。 热饮止咳 1、
专家提醒,小儿长期接触电子产品、擤鼻涕方式不正确也可引发头痛 当孩子出现头痛症状时,父母往往很担心,不知道这种头痛是否会对孩子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年龄稍大的孩子可能会清楚地将他的不适告诉家长,但对于一些还不会表达的幼儿来说,家长应该怎么应对呢?小儿头痛的原因有哪些?是不是都需要看医生呢?专家表示,引起孩子头痛的原因有多种,如发热、炎症、不良生活习惯等都能诱发,这些头痛更大程度上需要家长做好居家护理。此外,有部分头痛可能提示有脑炎、脑瘤等脑部疾病,如小儿头痛出现的频率较大、持续时间较长,同时伴有高烧、喷射性呕吐、颈项强直、畏光、神志不清等症状,建议立即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小婴儿和稍大一点的幼儿虽然还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不适,但是细心的父母还是可以通过孩子的表情和举止传递的信号来了解孩子的身体状况。”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副主任医师郭素华介绍,一般来说,小婴儿
当孩子发烧时,家长首先要做的是什么呢?如何区分孩子发烧情况呢?宝宝发烧估计是每个家庭最怕面对的情况之一了,基本上属于“一人发烧,全家不睡”的状态。 因为婴幼儿的体温调节系统不太完善,0到5岁的儿童发烧的频率非常高,感冒、长牙、打疫苗、感染多种情况都可能引起婴幼儿发烧。 新手家庭一般都会手忙脚乱。关于宝宝发烧,妈妈有无数问题要问: 多少度算发烧? 用什么测?测什么地方的温度更准一点? 烧到多少度吃退烧药? …… 今天我们系统性回答宝宝发烧的相关的问题。 对于婴幼儿来说,发热划分为几个级别: 37.3℃~38℃为低热 38.1℃~39℃为中度发热 39℃~40℃为高热 超过40℃为超高热 了解了基础体温和发热级别,下面我们再来说一说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