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和两个当了妈的朋友一块儿吃饭,就在饭桌上,两个孩子为了几块点心争了起来。她们俩都感觉不好意思,Sandy抢先一步,搬出了“孔融让梨”的故事,让儿子淘淘让着小自己几个月的琳琳,谁知淘淘立马反驳,“凭什么要我让着她!”Sandy气得说淘淘自私,淘淘委屈地大哭,过了好久才平息下来。 在大人眼中,孩子的霸道行为往往就是自私自利,但这是从成人的道德来讲,而孩子的“小气”更多的是以自我为中心,受限于他们的心理、思维发展水平,把“自私”放在一个孩子身上有些过于沉重了。那么,怎么来理解孩子的这种自私,又如何引导呢? 孩子的“自私”始于儿童的自我中心思维特点,可以从皮亚杰的“三山实验”说起。 三山实验:孩子能看到别人的立场吗? 桌上放着三座山的模型,这三座山在高地、位置、大小上有明显的差异。 实验者让一个三岁的孩子坐在山的右边,自己坐在山左边。
教孩子识字需提前做什么?多大的孩子开始识字?女儿三岁多了,身边有不少“好心人”总劝该教孩子认数字了……但我觉得还是过早。孩子识字的过程有自己的发展规律,现阶段多看绘本多听故事,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才是重要的。 有不少妈妈担心,孩子没有早点认字,会不会赶不上其他人的进步。其实,不必操之过急,孩子有“识字敏感期”,但了阶段自然开始认字,甚至不需要父母催促,孩子就自己要求。 孩子什么时候可以认字? 孩子要不要在读小学前认识 500 个字? 怎么给孩子认字? 这几个问题,经常有妈妈问鱼爸。 关于认字,有一种观点认为,小孩子不应该过早认字识数,因为过早认识文字会失去对图像的领悟力,会阻碍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还有一种观点却认为,孩子识字越早越好,因为错过了那个识字期,孩子将来再去识字就太晚了,要花上十倍的努力才
怎么帮助孩子学习英语?如何让孩子的英语水平得到提高?如何让孩子有一口流利的英语?帮助孩子学习英语,父母只需要掌握3种方法。 英语启蒙,从宝宝7岁前开始最佳。 因为这个时候宝宝的意识里没有母语和英语之分,0-7岁的宝宝的大脑是有可以直接学英语的能力的。 7周岁之前是容易学的阶段。 随着年龄的增长,汉语已经在大脑里根深蒂固,所以,宝宝越小,学外语就越容易。 不可中英混讲 如果你的目的是让孩子像外国人一样拥有一口流利的英语,就不要中文英语一块教了,学好英语的关键就在于一开始就有英语思维。 说英语时不夹杂汉语,让孩子习惯纯英语表达。 接触新事物时,比如看到盐,你就跟他说,It’s a salt,他会像记汉语一样记的深刻,不自觉的就把物品和英语联系在一起,这是英语启蒙里的一个关键点。 很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要知道这3类母亲轻易的就能毁了孩子的一生,你知道吗?家庭氛围很重要,别说你的一巴掌,就是你不经意的一个咳嗽可能都会对孩子产生一些微妙的影响。 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你的孩子对你充满厌恶,或者好好的一张王牌,为什么被打惨。 一、暴脾气妈妈。 属性:火 性格:强势 特点:嗓门大;不分场合;情绪难以控制 后果:孩子被吓破胆 分析:脾气火爆的妈妈,说话像争吵,孩子小小年纪在这种“高压”环境中成长,70%会成为内性、怯懦、令人心疼的“乖宝宝”,这就意味着,孩子会缺少勇气、决断与信心。 孩子会繁衍出“讨好型人格”,没有自我,遇事第一反应是屈服,只要对方的强势劲类似自己的母亲,那孩子就会瞬间小绵阳,更为严重的是,这种类型的宝宝还有“偏激型人格”,这对于宝宝的
大家好,我是Alice,用轻松的心态,传递科学母婴。相信即使大家对政事不感冒,也熟悉特朗普的存在。他在美国大选中就在中国爆红,而我们今天不讲特朗普,聊一聊他的千金伊万卡。 伊万卡·特朗普是世界超级名模、特朗普地产集团副总裁、白宫顾问等等,“百变娇娃”伊万卡给我们展示了女性的风采,虽出生豪门,但是努力坚持,十分惊艳! 1、百变娇娃伊万卡:从商初期不入家族企业 美国“第一千金”伊万卡跟着爸爸在地产行业可谓风生水起,但是女儿刚开始并没有选择继承父业,而且去别家打拼。 虽然父亲有着庞大的房地产集团,但是伊万卡刚刚毕业的时候,选择去福里斯特城合伙公司,担任零售拓展部的一名项目经理。她表示:“我想要去别的房地产公司,先从基层做起。因为我不想一辈子只有在特朗普集团工作的经验,而是想先看看别的公司的经验,了解房地产业各个环节的工作。”
你真的相信,有一种招数能让宝宝1秒钟变乖吗?那可能只有魔法才能做到。这里要介绍的这些策略并不是魔法,不可能用一次就能解决孩子的所有行为问题。但只要你通过反复练习,在摸熟孩子的行为特点后,你一定能看到孩子的变化。 你只需要随时问自己这 4 个问题。 准备:你真的了解孩子吗? 对孩子的期望值适度 了解孩子的能力及其限度是很重要的。你对孩子的期望太高或太低,就可能会引起双方的行为或情绪问题。 例如,你带着孩子与朋友外出用餐,点菜之后30分钟过去了,还没有上菜。两岁半的小怡变得不耐烦——她把正在涂画的蜡笔扔到地上,要求离开儿童椅到地上玩。对于小怡这样的捣乱,与其生气责骂,不如干脆带她走一圈,让她和饭桌上的其他人松一口气。 预估孩子的行为并做好准备 试着预计孩子在各种场合、情况下可能需要或可能干什么。确保提前计
每个父母都想活跃在孩子的一辈子的生活中,而且所有父母都是这么做的。所有的父母都在为孩子的未来成功而努力。但是我们的孩子需要自己的空间。 所以我们的父母如果能够理解和任何一个年龄段的孩子之间都应该有适度的边界(哪怕这边界只是很细小很细小的一条小缝隙)。 我们的孩子才真的能够获得健康、快乐和更为自由的自己。 太多对孩子的希望和约束真的会降低孩子的自信心和他们的创造力。 但是我们知道,这个尺度真的太难把握了,所以我们有这样一些基础性的建议。 请放弃告诉孩子他们应该做什么 孩子需要得到知道,因为他们还不能够更好的更多的了解周围的世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需要被细节控告知每一个细节。 他们有权力选择自己的行动方式,有权力选择和别人相处的方式(很小的时候孩子就开始为选择穿什么样的衣服和父母斗争)。
孩子书读得太多,不太合群,我该怎么引导? 认为,孩子爱读书或读书多少,与孩子合群与否,没有太直接的联系。孩子不合群,其实和孩子天生的气质类型有一些关系。 气质的趋避性,是指孩子初次面对一项新刺激的反应强弱程度。趋避性高的孩子,一旦出现新的人、事、物、情况和环境,会有心跳加快,肾上腺素增加等心理上的反应。 这是一种很紧张的状态,会导致孩子出现不愿意跟陌生人打招呼、不愿意交新朋友等一系列看上去内向、不合群的表现。 气质本身是没有好坏之分的,这和孩子先天的遗传因素有很大的关系。不同的气质类型的孩子,也各有优缺点,所以不必过于焦虑。 如果孩子内心喜欢平静,喜欢独处,也不用故意打破这种局面。爱看书本身就是个很好的习惯。 但是如果担心孩子过于孤僻,影响心理的健康发展,家长就要做一些引导了。 例如,寻找孩子的兴趣点
父母给孩子一个快乐童年,孩子会受益一生。父母给孩子一个快乐童年,孩子会受益一生,参加了一个线下读书会,小时候妈妈总说她没用,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在妈妈的打压教育中长大,很自卑,也很叛逆。 一次,被同学推到了河里,她很希望妈妈为她说话,却不想妈妈觉得同学间打闹很正常。 彻底心寒,当坐月子最需要照顾时,她却不让妈妈照顾了。 现在谈及这些,脸上依旧很伤心。 原生家庭的伤害在心底里扎下了根,就再也难铲除。 另一位书友恰恰相反,她从小被爸妈欣赏、支持。 爸妈从不会因她犯错误就否定她,总是指出她的优点予以鼓励。 爸妈一直告诉她,遇到欺负了要大声说不,必要时要勇敢反击。 虽然在班里个头最小,但气势强大,从来没有人敢欺负她。 一次,亲戚带小朋友过来玩。 临
给孩子挑选玩需要讲究哪些学问?每个月龄的宝宝适合玩什么玩具?给孩子挑选玩具需要讲究哪些原则?下面看看0-3岁宝宝选择玩具攻略。 ? 挑选玩具需要遵从5大原则 大家都知道宝宝的大脑在出生后并没有发育完全,需要在出生后最初几个月或几年中,随着经历和外界刺激才能逐渐发育好。 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你脑子没长好吧?”宝宝们可以淡定的说,“嗯,我脑子就是没长好啊!” 这时外界任何的声音、景物、身体活动等,只要是新的,就会使宝宝大脑中某些神经元的树突和轴突生长,与其他神经元连接,构成新的网络。 当宝宝学习某新事物时,神经元就会重新布线连接,不断地发生改变 宝宝从0岁~2岁发展的技能,可以分为五大类:感知觉、精细动作、粗大动作、认知技能、语言技能、以及社交技能等。 在宝宝成长不同发育阶段,给宝宝买适合宝宝身体发育的玩
好习惯要从小培养,一个好的习惯对孩子一生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好处,因此如果发现宝宝有不好习惯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纠正,以免对宝宝以后的成长有所影响。当孩子出现下面这几种情况时,家长就需要注意了,及时帮助孩子纠正。 1、爱吃手指,随手捡到东西就拿到嘴里吃 当宝宝几个月大的时候,经常出现爱吃手指并且会随手捡到身边的东西放到嘴巴里尝一尝,这是宝宝处在口腔的敏感时期,这时妈妈要这么来纠正,宝宝爱吃手指,为了防止宝宝手指甲将宝宝嘴刮伤,最好将宝宝指甲修剪好,手洗干净。宝宝爱捡东西吃,就可以把宝宝身边的物品清洗干净,最好不要刻意的阻止宝宝不让宝宝吃,这样就阻碍了宝宝对外面世界的探索,影响宝宝成长。 2、宝宝随处乱爬 宝宝通过爬行可以锻炼他的感觉系统和小脑的平衡,让宝宝更快的认识和接触事物,一般宝宝6个月就开始学着爬行了。这时家长要这样做,为宝宝买一些比
什么才是真正的富养?富养孩子家长需要做什么?最近,很多考上大学的孩子即将去学校报到,这原本是一件欢天喜地的事,却不时上演着几家欢乐几家愁的戏码。C的女儿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过几天就要过19岁生日,可谓双喜临门。下面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富养? 准备入学的装备时,C跑遍了小城,按女儿的喜好买来最好的用品。甚至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当天,就带着女儿坐车去省城买了一个iPhone7p回来,花了6000多块钱,是C两个多月的工资。 C和老公都在小城普通的私企工作,两个人一个月的工资加起来不超过5000块钱,除去一家三口的家用、女儿上学和课外辅导班的费用,每个月能攒下的钱非常有限。但因为女儿只有一个,衣食住行方面,C总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孩子提供最好的。 自己一年到头舍不得添新衣服,换季时一定给女儿买两三套;自己从来不舍得去电影院,女儿每周都要和同学一起去电影院看最
隔代养育的矛盾是因为什么?现在很多孩子的家长忙于工作赚钱养家,没时间照顾孩子,就需要老人帮忙照顾孩子,但同时,又对老人的养育方式不太认同,怎样避免「隔代教养」带来的缺点? 老人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的确有一些传统信念和方式,未必符合最科学的育儿规律。 但隔代养育的矛盾和冲突,真的是因为老人不懂“科学养育”吗? 某次课程中,一位女士焦虑地向幸福双翼的老师请教了一个困扰她很久的问题。 原来,孩子姥姥一直帮她带孩子,但有些不好的习惯,怎么说都不改。为此,她经常和妈妈冲突,彼此都不开心。 老师请这位女士说更具体一些,这位妈妈说起其中最让她头疼的一件事:老人总喜欢给孩子喂饭。 老人每次吃饭,都坚持给孩子喂饭,孩子已经不愿意吃了,老人也一定坚持多喂一口饭。 老师问:
家长们都会给孩子们读绘本吗?好多妈妈读绘本,只会按照绘本里写好的字念,有几个字,念几个字,一遇到没有字的绘本就傻眼了,其实读绘本的学问可大着呢,讲一个好故事,胜过给宝宝十本书,一本书读三周,我竟然可以这样做! 给宝宝讲绘本没有所谓的正确或错误的方法!在这里,小编想给妈妈们推荐一个我自己的方法,拿到一个新绘本,我不会第一次就把大量信息都灌输给宝宝 我会分三周来读,让她每周都有新发现,每周都有成就感,并且一直对同一本书充满兴趣,更有助于培养宝宝对事情的坚持和探究事物的持久性 第一周,图上有什么 ? 以下图为例,翻到这一页,第一周你可以给宝宝讲: 图上有个小哥哥,有一只碗,碗里有汤,小哥哥在喝汤 注意:不要只描述这些主要内容,一些细节也不能放过,越小的东西
我喜欢给孩子买“活的玩具”,就是能够让孩子自主能动,通过玩具探索世界,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的。然而,有一类玩具虽然并不是天马行空,而是有规则可循,但同样是我说的“活玩具”——就是拼图。 我家的拼图玩具比积木还要多。一方面许多拼图体积不大,方便存放;一方面拼图也在随着女儿成长更新迭代,给孩子更多新鲜感和挑战。从女儿6个月开始,我就给她玩儿拼图了。 什么,6个月?!这么小的孩子能玩儿拼图吗?—有的家长对拼图的理解,还停留在一个纸盒子里面装1000块小纸片的概念。那么,今天我要介绍的这些玩具,可能会颠覆你的印象哦! 先说说,给孩子玩儿拼图,都有哪些好处呢? 还记得咱们小时候的拼图吗…… 1、有效促进孩子视觉发育 大部分拼图都有着色彩鲜艳的画面,能够吸引孩子的目光。宝宝的五感中,视力是发育最迟的,在出生后仍需要适当的
安徽一名少女因为被妈妈没收了手机而跳河自杀,瞬间网络上满是“现在孩子为什么这么玻璃心”的疑问。 自从当了妈妈,最烦躁的是孩子哭,特别影响家庭和谐! 娃一哭,姥姥马上就说:“你快给他啊!别让孩子哭!”堂爸反倒说:“不行!孩子不能惯!” 今天小堂想聊的是延时满足和及时满足,延时满足专治孩子玻璃心。 关于延时满足和及时满足,很多宝爸妈存在疑问:延时满足会影响孩子的安全感吗?及时满足会娇惯孩子吗? 延时满足≠单纯等待 延时满足这个词来源于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个心理学实验。 实验者将一群4~8岁的孩子面前分别放了一颗棉花糖,同时告诉孩子:“我现在要出去,等我回来的时候,如果你没有吃棉花糖我将会再给你一颗糖,如果我回来后棉花糖没有了,你将什么都得不到了。” 结果,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可以禁得住诱惑,等待实
有位家长在留言中说,说她有个13岁的儿子,读书不好,做事也不好,怎么教他都不听,自己说的话他也很反感。现在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不知道怎么样和他相处,不知道怎么教?百师君相信,很多孩子都听不进父母的话。我们不妨先来听听下面这个故事。 美国的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的感人肺腑,准备多捐点钱。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不耐烦了,决定只捐点零钱。又过了10分钟,还是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演讲,开始向听众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不捐钱,还从盘子里拿走了2元钱。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超限效应”:如果外来的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就会使人感觉不耐烦,甚至产生心理逆反。 不管是教育孩子还是跟成人沟通,都要恰到好处。唠叨就是一种反复、单调的刺激,无异于“疲劳轰炸”,往往会引起孩子心理极不耐烦
陪伴宝宝成长的,总是少不了故事,不管是童话故事还是成语故事,妈妈们千万不要小看故事的选择,其实宝宝故事选择也是有要求的,因为太难以理解的故事,宝宝可能会看不懂。一些积极向上的故事,对宝宝形成一个良好的人格是很重要。下面小编就简单给妈妈们推荐2个成语故事,希望我们的宝宝会喜欢哦。 故事一:闻鸡起舞 中国的古代分为很多朝代,在晋代就有叫祖逖的小朋友,是一个特别调皮的小朋友,他特别不喜欢读书。然后童年的时候,就只有玩耍了,而没有好好认真学习。但是等他长大以后,渐渐发现自己学习的知识实在是太少了。然后就开始阅读,以后他读了很多书籍,认真刻苦学习。 后来有人推荐他去做官,但是他并没有同意,而是还是坚持学习,后来他与好朋友刘琨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的关系很好,两个人是一起吃饭,一起睡觉,又一次早上他听见了鸡叫声,就把刘琨从床上踢醒,对刘琨说我们起来练剑吧,后来他们就有了
“我的孩子非常聪明、可爱,但非常缺乏条理性。她总是忘记她的作业本、课本和其它的小零碎。我对此非常担忧,害怕她不能成为独立、成熟的人。她的房间就像垃圾堆一样乱。我怎样才能让她学会整理呢?” 太多家长在这样担忧,而让孩子变得有条理的秘诀在于逐渐培养习惯,而不是每时每刻都跟在孩子后面替他们收拾。每次解决一个问题,并且将这些好习惯固化到日常生活中,不妨按照下面这5步来试试看 第一步:停止帮孩子收拾 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往往是最困难的,但也是最重要的。如果你真的希望你的孩子能够变得更加有条理,你必须停止不停地帮他收拾。只有孩子自己开始管理自己的各种事物,才能开始自己学会对自己负责。我认为,这一步越早开始越好。 第二步:创造独立空间 你下一步需要做的是给孩子一个独立空间以放置他自己的东西,这样孩子能够自主决定
昨天,我给孩子退了一门兴趣班。我反复想着要不让孩子缓一缓,孩子的状况已经不是畏难心态,而是厌恶和害怕,我跟大家谈谈我在这个过程中一直在思考的两个问题。 最开始报班的决定是正确的吗? 为了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我利用了“地板时间”(Floor Time)的方式,跟孩子一对一交谈过。地板时间是指提供私密的对话空间,或采用游戏或者对话交流的方式,引导孩子把深层次想法表达出来的一种心理学引导方式。它强调的是轻松的氛围,以平等的身份沟通,不让孩子产生敌对和反感的情绪。 那天晚上我把抱在怀里,选了他最喜欢的阅读区的小沙发,一边轻轻地摇晃一边问他“你不喜欢戏剧课,对吗”?我给的是肯定句,轻轻地点点头。他告诉我他讨厌戏剧课里震耳欲聋的音乐,不喜欢老师强行拉着他去参与游戏。这份对环境的不适感,是让他最后害怕去上戏剧课最大的原因。 我继续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