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我们的孩子来到我们生活中的时候,是不是很像那个流浪汉?他们没有能力,他们弱小,他们需要我们施舍,需要我们帮助… 我们应该怎样帮助他们呢? 一个流浪汉来到我家门前,他想向母亲要点吃的。 这个流浪汉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个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衣袖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我以为母亲一定会慷慨施舍的,可是母亲指着门前的一堆砖对流浪汉说:“请你帮我先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可以吗?” 流浪汉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要我搬砖?如果你不能帮助我,我不会怪罪,何必刁难我呢?” 母亲不生气,她对流浪汉笑一笑,然后俯身用一只手抓起了两块砖。当搬过一趟回来时,她温和地对流浪汉说:“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 流浪汉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母亲,尖尖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滚动两下,终于伏下身子,
隔代教育有利有弊,很多年轻父母因为工作忙的问题把自己的小孩子放在父母家里养,虽然隔代教育存在很多的问题,但是与其抗拒隔代教育,不如好好谈谈! 孩子的年龄越小,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的比例就越高。谈论到隔代教育这个话题时,我们往往也会走向偏激,认为非此即彼。 不过,所谓的隔代教育,到底是把孩子完全交给老人养育,包括晚上孩子和他们一起睡;还是只是白天交给老人,由老人接送放学,晚上和周末由父母看管。这需要在时间上和程度上做个简单的区分。 现在更多的年轻父母选择白天由老人带,晚上自己带。 有人会问,为什么不全职在家带孩子? 要知道照顾孩子是一项劳心劳力的事情。 全职在家带孩子,要将自己所有的时间和精力耗在孩子身上,没有一点休闲娱乐的时间,也使得全职照顾者的精神紧绷,不利于全职照顾者的身心健康。 同样,父母一方
很多父母会抱怨孩子不听话,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却无法沟通。孩子也经常会觉得和父母没有共同语言,聊天就像是被审问,完全无话可说。父母和孩子之间的鸿沟,源自于彼此之间的不了解,而不了解恰恰是因为没有进行很好的沟通。很多家庭往往会陷入这样的死循环中,久而久之出现一些错误的沟通模式,使得孩子离父母越来越远。 命令、控制、威胁、恐吓 “闭嘴、别说话,再哭就把你关小黑屋!” “再不听话会被警察叔叔抓走。” “我警告你再哭就要打你了,不许哭了!” 说教、唠叨、自以为是给方法 “你不应该那样,你应该这么做才对。” “你要听老师的话,不要和老师顶嘴!” “按照我说的去做肯定没有问题。” 评价、指责、否定、贴标签 “你真是个不听话的孩子。” “你看看你,做点什么事都丟三落四
爸爸妈妈们都知道音乐可以调动孩子的社交天赋;妈妈们在孩子婴儿时期就开始培养宝宝音乐方面的才艺,以下5招建议让你轻松让宝宝爱上音乐。 1. 风吹铃儿铃儿响 在宝宝的摇篮的各种色彩艳丽的挂饰中增加一个风铃。风儿一吹或宝宝一动,风铃就会左右的摇晃起来,发出好听的声音。宝宝就会专注的寻找目标,判断声音的来源。父母可以在与宝宝一起玩的时候,轻轻的拨弄一下风铃,让宝宝听听是什么声音。 2. 拨浪鼓咚咚敲 用一个拨浪鼓来吸引宝宝的注意,在宝宝的身边摇几下,让宝宝感受到声音的刺激,并追随着声音的来源转头,寻找声音是从哪里发出来的。当宝宝逐渐大一点的时候,可以让宝宝自己拿着拨浪鼓,妈妈帮着宝宝运动手腕,来听咚咚的声音。 除了拨浪鼓,还可以给宝宝准备好几种可以敲打的玩具。逐渐长大的小宝宝虽然没有节奏感,但他还是喜欢听咚咚,锵锵的声音。一开始他只
成绩 小学是孩子各种习惯形成的关键期,所以,家长们不能紧盯着成绩看,而更应该想一想下面这些更重要的事情! 1、有一个可以被接纳的环境 从心理需求角度来说,安全感的满足与归属感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需要,也是最重要的。 有一个被接纳的环境可以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被欢迎的,被接纳的、被认可的,这样就会增加他们的安全感,让他们有归属感。 而这个环境中,孩子最需要的是家庭环境的接纳,其次,才是外界集体的接纳。 2、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非学校群体 为什么是非学校群体?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在学校的评价标准是单一的。 而非学校群体的评价标准和学校是有区别的,假设一个孩子的成绩并不出色,但他的团队合作能力非常强,那孩子在这个群体里会得到认可。 而拥有属于自己的非学校群体,也可以避免让孩子在单一评价环境里长大,孩子
父母给孩子讲故事有哪些好处?给孩子讲故事要注意点什么吗?给孩子讲故事,家长们可一定不能马虎! 随着社会的发展,宝妈宝爸们越来越重视亲子互动了,其中给孩子讲故事就是最好的方法之一。 家长给孩子讲故事,不仅仅能提高宝宝的思维能力,还可以促进宝宝的表达能力,当然最重要的是可以促进孩子与父母的亲自关系,将来长大了孩子或许会和父母变成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不过给孩子讲故事也是有说道的,如今很多父母就忽略了以下几点: 首先是,故事的题材! 很多父母都忽略了这一点,某些个别家长,一张嘴就是大灰狼来啦!这些没有营养的故事不但对孩子没有好处,反而会事得其反,所以在选题材方面尤为重要。 那么我们到底要为孩子选择什么样题材的故事呢? 1 有一定则理性的故事 2 有一定知识性的故事 3 对孩子身心健康的故事 那么问
六年前,大S和汪小菲闪电结婚的消息震惊了所有人。如今,大S生了一儿一女,教育孩子也是有自己的一套理念,深得婆婆张兰的欢心。 近日,大S接受时尚杂志专访,说道女儿很喜欢拿口红到处乱画。别的家长也许会崩溃喝令制止孩子这么做,但是她却放任女儿这么做,她说:“因为你不知道她当下正在创造什么。”这话一出,引来很多网友的点赞。 可能你不理解大S为什么这么做,她的想法是这样的。她说自己在家从来不扮黑脸,是个“超级白脸”。女儿一天到晚拿口红到处涂鸦,她不但不发脾气,还会冷静地和女儿说:“宝贝画完没?画完妈妈要把它收起来咯!” 大S坦言,其实自己看到也很想昏倒,想要发脾气。可是她考虑到也许这会影响小孩的创意发挥,她不想要用大人的想法去限制女儿的行为,这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是一个很好的保护。这样另辟蹊径的教育思维,微微妈不自觉想要
某天,思量着把长发剪短,以便再挤出些洗头和梳头的时间。于是在照镜子时自言自语:“我想把头发剪得很短很短。”这句话本来是说给诺曦爸爸听的,谁知正主没吭声,身边3岁多的小诺却反应激烈,大声说:“妈妈不要把头发剪得很短很短!” 我随口问她:“为什么呀?” 她想了一会儿,回答我:“不好看。” “我觉得短发也好看啊。”我一边走动一边漫不经心地说着。 小诺却非常固执:“妈妈不要剪头发!”并一直跟在我身边,随着我走来走去,反复重申自己的请求,到最后连说话都带着哭腔。 我终于发现,“短发不好看”这个简单的理由,绝不会导致小诺这么强烈的反应。于是我蹲下来,拉着她的手,直视她的眼睛,放低声音问她:“为什么不希望妈妈剪短头发呢?” 她张了张嘴,似乎在想怎么措辞,然后说:“我不想要两个爸爸,没有妈妈”! 我的脑子停顿了一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每次想起都很感动。一个父亲加班到很晚,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的时候,儿子跑到他面前问:爸爸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 父亲说:你问吧。 儿子说:你一个小时挣多少钱? 这和你有什么关系?父亲有点不高兴了。 儿子恳求道:告诉我嘛,求你了。 父亲想了想说:大概20美元吧。 儿子似乎有点沮丧,独自回到了房间。 过了一会儿,儿子又来到父亲身边,问父亲:爸爸,我能借你十块钱吗? 父亲正在烦恼工作上的一件事情,听儿子这么说更恼了。 对儿子没好气地说:你又想买什么玩具吗?给你买的玩具还少吗?爸爸每天很辛苦的工作,你也要体谅一下,不能什么东西想买就买! 儿子一言不发,悻悻地离开了。 快要睡觉的时候,父亲想起自己对孩子发脾气的事情,有些懊悔。 走到孩
某天,听一位男士骄傲地说自己如何疼爱女儿,其中就有一条从不叫20岁的女儿做家务。当场有女同胞反问他:“那你们家都谁做家务?你吗?”他高兴地说:“才不,我老婆做啊!” 真想问一句,你老婆不也曾经是别人家的女儿吗? 我认识他爱人,年轻时很漂亮,现在每天顶着一张菜色的脸,眉头紧锁穿行在菜场、幼儿园(他第二个孩子刚刚上幼儿园)、家与单位之间,行色匆匆间看起来比同龄人老了许多。 俗话说,相由心生,一个整天被家务、孩子、工作缠身的女人,所有的付出被认为理所当然,不老才怪呢? 小V是圈子里公认的幸福女人。 两口子都是机关单位的业务骨干,却从没有因为工作影响家庭,相反感情一直很好。 小V说,自己幸福是因为老公参与亲密关系。 有人问:何谓亲密关系啊? 她说:做家务啊!本来上一天班够累了,如
周末全家出门,菲菲抱着她心爱的薯片上了车。行驶在高速上,车里传来菲菲咔吱咔吱吃薯片的声音。我坐在菲菲和蛮蛮中间的位置,隔着我,蛮蛮:“给我几片吧?”菲菲:“NO!” 过了一会,蛮蛮:“给我几片?”菲菲:“NO WAY!” 我忍住笑,对蛮蛮说,你再等会吧,她正处于最享受的初级阶段,吃吃就会松懈下来。又转头对菲菲说,哥哥也想吃,你待会愿意的话可以分点给哥哥。 蛮蛮有点不高兴,鼓起了嘴,这时菲菲递过来自己吃剩下一小丢丢薯片。 蛮蛮想拒绝,我对他使使眼色,他接过来放进嘴里。 过了一会,又递过来一小片,蛮蛮照单收进嘴巴。 如此几次之后,蛮蛮提出要求,“哥哥想要一片大的,可以吗?” 这次递过来的是一整片,后来还有两片三片叠在一起的。 今天早上,全家吃早餐。 蛮蛮自己冲调好了一杯巧克力奶, 津津有味地
记得很小的时候曾经被父母“胁迫”着去上各种各样的兴趣班,但当时的自己每次都是心不甘、情不愿地过去“敷衍”一阵就迅速撤退;上大学的时候,学校举办文艺汇演,看着那些在聚光灯下散发光彩的同学,心里涌起的除了羡慕,还是羡慕。就想,如果当初听爸妈的话好好练习,或者爸妈管教再严一点,也许现在自己也是台上一颗耀眼的星星吧!不过那样的话,会不会少了很多童年的自由自在呢?对孩子拔苗助长或放任自流,总是各有利弊,让人难以取舍。 正方观点 发展孩子兴趣点 家长必须要指导 “连周杰伦的歌都是这么唱的!”做公务员的杨女士坚决站在“引导”一方,她说:“你一定听过《听妈妈的话》这首歌吧?‘为什么别人在那看漫画我却在学画画,别人在玩游戏我却靠在墙壁背我的ABC&hellip
有才出息的人总是相似,无才平凡之人却各有各的原因。我们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也不是空口无凭信口雌黄的,是根据孩子在小时候展现出来的某些特征来预言的。有些孩子小时候的一些特征,或者说家长眼中的一些“毛病”,有时候确实很烦人,但未必见得是坏事,恰恰说明咱家孩子有可能是个人才。 爱缠着你东问西问 孩子有求知欲望是好事,孩子偶尔问家长一些幼稚的问题时,大多数父母也是很开心解答的。可一旦问题多了,脑洞大了,在你屁股后面追问个不停,就没几个人不烦了,有的恨不得直接打断孩子。但是切莫大动肝火,这是孩子一个优点的表现,好奇心强、求知欲重、想象力丰富、善于发现问题又能思考问题。所以对于孩子的问题,家长要好好的对待的,切莫敷衍。 话痨 孩子说话软绵绵的,让人感觉萌萌哒,有时逗孩子说话是件很愉悦的事,但是孩子一旦话痨起来,好像可爱
你知道吗? 1-14孩子的成长是有规律的 耶鲁大学对此做了40多年的研究 相信会帮助你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 其实,我们并不真正了解自家的孩子。 为什么不如以前听话了? 为什么不如以前活泼了? 为什么开始说谎话了? 为什么学习成绩变差了? 。。。。。 这些孩子成长中的“为什么”,我们经常搞不懂。。。 耶鲁大学格赛尔儿童发展研究所跟踪孩子们40多年,研究1-14岁儿童行为的变化与发展。相信这些成果能够帮助咱们做爸妈的真正了解自家的孩子。 1岁半到2岁半 反复穿梭于“和顺期”与“执拗期” 大约在1岁半到2岁半,孩子会反复地穿梭于“和顺期”与“执拗期”之间。因为孩子这时候成长迅速,这些周期也相对短一些。 2岁孩子
很多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聪明的宝宝,作为一个崇尚科学又理智的妈妈,我也不例外,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些聪明宝宝的特征,快看看你家宝宝有没有。 宝宝智商高的特征1:眼睛灵活 我们经常用“目光呆滞”形容一个人反应迟钝,不灵活,反之,如果一个人眼睛灵活,那就看起来聪明伶俐的。 也有资料表明,人的视觉运动可反映人的智力水平,智商高者视觉加工速度快,质量高,智商低着则视觉反映迟钝。 因此,家长要注意保护好孩子的视力,让其多观察提高视觉的灵敏度,可促进智力发展。 宝宝智商高的特征2:爱好音乐 美国专家一份资料表明,选修音乐专业的学生,大学入学考试中语言和数学考试成绩比一般学生成绩高20~40分。在中学时代参加过学校乐队或交响乐团的学生,进入大学的可能性也要高50%。这可能是音乐开发了右脑潜能,调整左右脑使其功能趋
孩子受人喜欢和招人讨厌对未来有影响吗?孩子性格怎样对成长的影响大吗?有的孩子从小就长得可爱,所以很讨人喜欢,但是有些孩子又熊又皮,不少大人都觉得反感,接下来看看受人喜欢和招人讨厌的孩子。 我们常说“三岁看大”,其实在这方面同样如此,小时候就讨人喜欢的孩子,长大后依旧讨人喜欢;小时候讨人厌的孩子长大后很难被别人认可,而且这两种孩子的人生往往相反。 讨人喜欢的孩子人生比较顺利,因为总有人愿意去帮助孩子。孩子讨人喜欢,是因为孩子身上有讨人喜欢的地方,而不仅仅是因为孩子长得可爱,虽然有些孩子长得好看,但是脾气不好,或者不尊重别人,长得再可爱依旧没人喜欢。 讨人喜欢的孩子大都有个特点,那就是嘴甜。孩子嘴甜说明情商高,而且语言组织能力强、反应迅速。也正是因为孩子的这些特点,所以才会有人去喜欢他。 情商对一个人未来成就影响非常大,一个情商高的人在生活
“你再调皮,妈妈就不要你了!”这是很多家长在教育不懂事的孩子时经常说的一句话,甚至有的家长还故意藏起来,直到孩子停止了某种行为后,妈妈才出现在孩子面前。然而,这个被很多家长惯用的招数,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有很大伤害,甚至不亚于对孩子体罚。 心理学家认为,家长假装遗弃孩子的做法,大大破坏了孩子的安全感。发展心理学认为,儿童在很小的时候,会强烈地依恋父母或其他的养育者,这种依恋关系会让儿童的心理得到安全保障,他们在探索外部世界时,会有一种安全感做支持。同时,当他们遇到危险,感觉到恐惧的时候,父母的怀抱又会带给他们抚慰和保护,为他们再一次去探索外部世界提供支持。良好的依恋关系,是孩子在与父母或抚养者的接触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如果假装遗弃孩子,那孩子会认为,最值得信赖的人都不要自己了,保护自己的人没有了,这对他们幼小的心灵是很大的伤害。心理学大量研究表明,依恋关系遭到破
家庭教育中,父亲参与得越多,孩子在学校就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在社会上也容易成功。为什么会这样呢?男女的性别差异大,父亲参与的越多,越能与母亲互补,弥补女性教育的偏颇。 母亲以女性特有的感情细腻、做事认真仔细、性格温柔去影响孩子,通过讲故事、教唱歌、玩玩具等给了孩子很多的关怀与呵护,这是功不可没的。 然而,缺乏男性教育往往会使孩子表现出多愁善感、性格懦弱、胆小怕事以及性格孤僻、自卑等特点。男性教育恰恰弥补了这些不足。男性的特点往往是坚韧、大胆、果断、 自信、豪爽、独立,这些对于女性来说略显薄弱,这就显示出了男性教育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爸爸带孩子,好处是什么呢? 首先,在怎么教育孩子这件事上,爸爸心里比妈妈更“有谱”。 大多数母亲对孩子都是有较高期望的,但在实际教育中,母亲往往显得无计划。但那些宁愿在家里照顾孩子的父亲,在教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这就是说,习惯可以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童年时期是一个人人生的起步阶段,同时也是各种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因此,父母应该重视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和熏陶,包括生活习惯、待人习惯、学习习惯等。 孩子上初中之前,家长一定要帮助他养成这6种习惯!看看你家孩子具备了几种?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一定要培养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从小事开始,自己的袜子自己穿,自己选择上学时穿的衣服,自己检查作业的完成情况。遇到事情让孩子按照自己的判断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孩子从小就有自
前段时间有人发给我一个视频,我看了好久没缓过劲儿来。视频里一个中年妇女蹲在马路牙子上,手里握着一块纸,捂着脸,洁白的卫生纸上全都是鲜红鲜红的血。家长可以注意了,千万别让那个被你亲手惯大的孩子,终于会打你了。 她的身边围了很多人,有人给她递纸,也有人给她拿水,也有人安慰。 而离他们不远处的另一边,也有一群人围着,在大声地吵吵嚷嚷,一个穿保安服的男人,一边推搡,一边教训一个小伙子。 我以为是一起路人之间骑车的碰撞,撞人的不讲礼,被人遇见不平,开始指责。 然而,事情并不是这样的。 原来,中年妇女是那位小伙子的妈妈,而妈妈脸上的伤正是被亲生儿子,打的。 穿保安服的男人,目睹了现场,推搡着小伙子去给妈妈道歉,可是那孩子非常拧,梗着死不服输的头,警告那人不要多管闲事。 穿保安服的男人,也是中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