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都比较贪玩,尤其是在放假期间。好不容易等来了假期,很多家长带着小孩各地旅游,或者孩子天天在家看电视等,玩的过头了,到了开学季,就犯了开学综合症。不想去学校,这时候父母就是最关键的角色,做好了这5点,孩子也会乖乖的安心上学了。 1、勤沟通 如果孩子还没收回心,还处在玩的尽兴中,父母要逐渐开始与孩子沟通,做一些与学习有关的事情。慢慢给孩子制定学习计划,陪孩子看看书,听听舒缓的音乐等。 2、假期作业要检查 放假玩归玩,不过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家长在带孩子玩的时候,也不要忘了检查作业。很多小孩都是等到假期要结束了,才开始疯狂赶作业。所以,父母要有计划的检查孩子的作业。 3、调整作息时间 放假了,第二天不用早起上课。所以,晚上多玩会,多看会电视等,都入睡的很晚。到了开学的时候,很不适应。父母要提前调整孩子
在街上遇到熟人,作为父母,你希望孩子懂礼貌、嘴巴甜,催促孩子跟叔叔阿姨打招呼,可是小家伙却缩到你的背后,任凭你怎么说,就是要躲着人家。“这么没礼貌,可怎么行啊?”你心里暗暗着急。为什么孩子这么怕跟别人打招呼呢? 孩子非常怕跟人打招呼,每次要ta跟人打招呼,就抿着嘴、一边往后缩,一边勾着眼睛看爸爸妈妈,不说就是不说。你站在一旁,害怕得罪了对方,觉得尴尬极了,觉得自己没把孩子教好,你忍不住开始责备ta:“小孩子不可以这么没有礼貌……” 你觉得郁闷极了:“真是不公平,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就那么活泼,自来熟,讨人喜欢,自己家的孩子就这么不开窍呢?” 爱不爱打招呼,是天生的,也是父母后天影响的 发展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性格既有先天遗传,也有后天的环境作用,两者难说孰轻孰重。但笔者认为,对于幼小的孩子,也许先天的成分更多一些,因为比起成年人,他们
01 孩子熟睡就躺在我的身边,已经好久不曾仔细凝望他的小脸,竟然多了几分“长大”的味道,而此刻这张小脸正在经受病痛的深度洗礼。有碎发不停地划过他的脸颊,帮他打理时不经意间碰到灼热的小脸,我试着用额头去触碰他滚烫的额头。小眼睛忽然睁开了,忽闪着长长的睫毛,盯着我看了半天。 是的,从孩子上学开始,我和他之间的最亲密距离就是辅导功课时的距离,平时的拥抱也会被他强行挣脱, 而这一次的“额碰额”却没让他这么抵触,小手不自觉地圈在了我的脖颈上,无力地又一次闭上眼睛,眼睑还时不时地微张,直到嘴里呼出均匀的热气,才料定已睡熟,再敢动弹,生怕吵到他…… 看着身边再次入睡的小病号,身为母亲,我的心一抽一抽地生疼生疼地。平时,我对他的注意力多半集中在学业、特长和其他所谓“修养”的提升上,总是自以为是地觉得随着年岁的增长,学识的增加,身份的变换来界定他已然是个大孩子了,并
孩子性早熟的原因:饮食不当 首先就是现在饮食方面不当所导致,现如今因为各种洋快餐的出现,这些快餐当中有着较多的激素,当孩子吃洋快餐过多时就会摄取过多的激素,这样就会让孩子出现性早熟的症状,所以孩子的饮食一定要多注意。 孩子性早熟的原因:营养过剩 现在很多的家长为了能够让孩子的身体健康,所以都会购买一些营养品和补品来给孩子补充营养,但是因为这些营养品中营养不容易被孩子吸收,会造成营养过剩,这样就会导致孩子出现性早熟的症状,所以家长在平时需要注意。 孩子性早熟的原因:社会环境污染 另外生活中的一些金属,或者是一些废旧物品分解后造成的污染,就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影响,想要避免孩子性早熟情况的出现,那么在平时就需要在孩子的饮食方面多加注意,最好让孩子的饮食清淡一些,某些疾病也会导致性早熟,所以孩子性
突然想起儿子小时候,大概五六岁吧,有一次我让他把大腿抬起来,一边说一边在他腿上拍了拍。他一下就笑了:“哦,原来这个就是大腿!我以前学游泳的时候,教练让把大腿抬起来,我就一直想‘哪个腿是大腿?’我就不明白,到底是左腿大,还是右腿大,又不敢问,就跟着别人瞎比划。” 哈哈哈,天下竟有这等事,我差点笑岔气。 你看,就是这样一个我们以为人人都懂的常识,孩子其实是不懂的。你以为他懂了,他其实只是在瞎比划。很多事情都是这样,我们其实都是凭着想当然,按自己的方式教育他,还埋怨他为什么听不懂!为什么不认真听!为什么达不到我想要的效果! 好的老师和好的家长都会去观察孩子,和孩子互动,通过他的神态、动作、练习效果等等反馈,来知道他到底懂没有,懂了多少,他的困难是什么,他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我们去解释和补充,帮助他弄懂。 现在的老师都是经过正规师范专
很多家长可能都会遇到这样的难题:孩子写作业太慢,老是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这个问题非常令人头疼,拖拖拉拉,磨磨唧唧,没完没了。可是,即使你坐在他旁边,盯着孩子写,一笔一划指导他写,孩子未必能改变写作业磨蹭的毛病。 这是怎么回事? 这是因为很多家长没有找到孩子写作业慢的真实原因: 孩子写作业慢,有可能是因为他条理性差——学习无方法; 也有可能是学习基础差——学习没有兴趣; 学习有困难,还有可能是时间观念差——不会管理时间。 家长一定要找到原因,对症下药,才能改变孩子写作业磨蹭的毛病。 问题 父母该怎么办 条理性差做题没顺序,总是在乱找东西 一会找找橡皮,一会找找铅笔,本来是一个小时就能做完的作业,他就要花两个小时甚至更多。而且一会写几道语文题,一会再去做做数学题,不
该不该给孩子好好打扮?这大概一直是萦绕在许多父母心中的一个困惑。 我们一边赞叹欣赏着各种明星亲子节目或是影视剧中穿着打扮时尚精致的小小人儿,一边又沉溺于“孩子喜欢上打扮了会不会就没心思学习了”的焦虑假设。 究竟要不要花大力气给孩子打扮得好看? 然而抛开这一切的矛盾心理,作为父母的我们应该要知道,审美是会影响人一生的重要能力。 1 甜馨Style还是诗龄Style? 前些天贾乃亮转发了一则老婆李小璐带女儿甜馨去日本旅游的微博,并感叹孩子没了爸爸带,就被亲妈给打扮成了“黑灰”版蚌仙儿。 虽然网友纷纷出言为甜馨“鸣不平”,直称我们馨爷“白着呢”,但从照片中还是能看出,甜馨站在肤白貌美又时尚的妈妈身边,看着确实难掩淡淡的“土气”,说是个小柴火妞儿也不为过。
拖延症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不仅仅在中学生这个群体中,包括稍在大学生中甚至成年人的工作和生活中,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拖延行为。而提高一个人的自制力,从根本上说是努力的必要条件。 什么是拖延症? 拖延症,是指自我控制的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要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 比如说中学生平时会遇到的需要去写作业,然后去考试,然后假期的时候还要完成相应的假期作业。 但是往往现实生活中,可能要熬到深夜,才能去写作业,临近考试的时候,才开始复习,一直要拖到开学前,才能去做假期作业。 总得总结起来,就好像,每一天晚上都会雄心壮志,希望自己第二天早晨起来,可以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但是白天往往会呼呼大睡,拖延整个一天的时间,一直到临近临界点的时候,才真正的开始去做。 拖延症的影响因素? 1. 拖
最近来我们办公室“取经”家长明显多了起来,他们有的说孩子不爱做作业,一写作业就看电视,吃东西;还有的干脆肚子疼,进了厕所半天不出来... 今天早上,有一个妈妈又说了自己的孩子很厌恶学习,作业虽然都做了,但是英语完成得不好,我一提醒他,他就发火。 这些孩子的问题都可以一句话概括:学习没有积极性! 没有学习积极性很可怕,有的孩子表现为学习的时候容易做其他事情(看电视,吃零食)学习效率低的可怜。有的孩子直接说不想上学,容易逃学 。 这些都是家长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的难题啊,然而大多数家长却把错误都归咎到老师上课枯燥,还有其他不务正业的学生影响,唯独是忽视了家庭的教育。 父母的言行才是大多数孩子没有学习积极性的根源啊,尤其是下面这3句话,你是否对孩子说过? 01 写作业这么磨蹭,今天下午不许玩了!
宝宝学游泳的最佳年龄 4至8岁是学习游泳的最佳年龄。 学习游泳是最好的年纪,这时候年纪比较大,心肺功能比较好,一般也不会发生意外的情况。 4至8岁的儿童,无论从身体的状况、学习的能力、学习的兴趣上都有较大的进步,屏气的本能还未全部忘却,一经提醒容易学会。而且在学习时间上也较有保证。 4岁以下为什么不能学游泳 4岁以下儿童不宜过早地开始学习游泳。 因为这一年龄段儿童的身体发育情况不能够很好地适合接受游泳训练。等到宝宝在4岁以后,才能更快的学会游泳的技巧。 正当生长充实期,肌肉重量与体重的比例增加极速,臂与腿肌肉粗壮,组织结实,精力过剩,有应用力量与控制力量的愿望,对运动的理解与技巧性增加。结果证明:4至8岁是学习游泳的最佳年龄。 宝宝学游泳的步骤 1、
积极乐观优秀的孩子是怎么养出来的?想要一个乐观积极优秀的孩子,家长怎么做?每个孩子,都会接收到来自于父母传递的能量,而这些能量,直接决定着孩子建立起怎样对待世界的方式。一个长期生活在乐观的家庭环境中的孩子,长大后会更加乐观,而悲观的家庭氛围,孩子也会悲观。 要让孩子保持积极的心态,家长们应该怎样做呢? 上行下效从自己做起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旗帜。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家长能从自身做好,保持一颗开朗的乐观的心,这样的家庭氛围也是积极向上的,孩子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正能量满满,即便遇到挫折也会更容易化解。 不要一味否定孩子 当孩子做错事、做不好事的时候,不少家长会第一时间否定孩子。比如,孩子成绩考砸了,骂他不够聪明;比如孩子打翻了东西,骂孩子笨手笨脚的。每当孩子遇到挫折,得不到父母的帮助,甚至责备,必定会影响孩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对孩子的表扬和批评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做为家长,你真的会表扬孩子吗? 写下这个话题,相信有些家长会不由自主撇撇嘴:切,这还要你来教?表扬多简单啊,不就是你真聪明,你好棒吗!至于批评嘛,那简直就是我的拿手好戏,你怎么这么笨啊!你看你干的好事!你看人家小胖,比你强多了! 以上是表扬与批评的经典句型。 在与儿子的相处过程中,情绪激动时,我也会用到经典句型——尽管我很清楚,这样的批评与表扬对孩子来说,毫无益处,甚至会引发冲突、反抗、自卑、怨恨,但依然会忍不住这样说。 关键是,并没有认真思考过,怎样的表扬与批评才是真正对孩子有益且有效的。 尤其是表扬。表扬孩子难道还有错吗?是的,不恰当的表扬也是错。(唉......当妈真难,我可以辞职么......) 有一天,我在书上看到这样一句话:赞扬是一种评价,
你大概从没想过,6岁前孩子劳动将收获什么与众不同的东西。很多人问我,如果只能选择一种,你最想给孩子培养的是什么品格,我选择勤劳。然后很多人又问我,如何让孩子勤劳,我说让孩子从小习惯劳动,尤其是孩子6岁前,因为6岁是一个孩子习性的分水岭。 勤劳赢取好感 记得我曾去过一个山区,山区里有一户人家,两个孩子,一位7岁的小女孩和一位8岁的小男孩。父母外出打工,除了两个孩子,家里只有一个双目失明的奶奶。那是一个夏日的中午,小女孩冒着烈日,在屋外砍柴,脚上穿着窄小的儿童拖鞋,未及时修剪的脚指甲塞满泥巴,清秀的小脸蛋被汗水浸得湿漉漉的。小男孩则在门前不远处的大树下翘着二郎腿躺着。 本能地,我对小女孩产生了喜爱之情,多么勤劳的孩子! 我有个表妹当幼儿园老师,常常跟我说她最喜欢的一个孩子。那是个小眼睛的憨憨的小男孩,长相一点也不出色,但是因为一件小事给了老师们非常深
01 小树宝贝2岁多了,前些日子因为反复发烧, 我和树爸带他去医院检查。 经过了简单的门诊检查之后, 医生说小树需要采血进行化验, 我们又带着小树来到了采血室。 小树以前化验过指尖血,而这一次是抽静脉血, 对于他来说还是第一次。 坐在采血室的椅子上,我对小树说: “宝贝,这一次我们要扎小胳膊了哦。” 小树看着穿着白大褂的护士阿姨拿出了小细针, 立马害怕得大哭起来,嘴里喊着: “我不扎胳膊,我不扎胳膊。” 说着,还挣扎着想要从椅子上爬下来。 我把他拥在怀里,等他稍微平静下来,告诉他: “宝贝,扎针的时候会有一点疼, 但会帮助你快点好起来,我们尝试一下, 护士阿姨会轻轻地扎哦,爸爸妈妈会
无论家长们多么爱自己的孩子,如果经常向孩子提出“听话”的要求,并总是要求孩子服从自己,他骨子里就是个权威主义者。这样的人几乎从不怀疑自己对孩子提出要求的正确性和不容否定性,他潜意识中从未和孩子真正平等过,但在孩子眼中,他们只不过是些“不听话”的家长。 1 橙子快9岁了,这半年多来,有一个字眼越来越多地从他的嘴里蹦出来:“不”——我不!就不!不行!不要!NO!NO!NO! 我明白,说“不”,意味着橙子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大,以及越来越清晰的界限感——这是我的事,我的选择,我可以不听从你的意见。 带着几分欣慰,几分纠结,几分坚定,我也在尽力做好属于我的功课——练习说“好”。 带橙子去买衣服,说好让他自己挑选。结果他挑了一条接近宝蓝色的裤子。 我说:“这个颜色不太好搭配,你确定要买这条吗?”
不少爸妈总喜欢在饭桌上询问孩子的成绩,斥责孩子的过错,对孩子絮叨一堆道理,结果就破坏了大家的好食欲和温馨和谐的氛围,既起不到教育效果,还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也不利于孩子的身体成长。 饭桌上训孩子的危害 1. 消化不良 孩子被训心情糟糕时,往往为了逃避压抑的饭桌环境,草草吃几口就离开了。这种情况下,孩子不能像平时那样细嚼慢咽,甚至连口汤都不喝,肯定会影响正常消化。 有时候,家长训斥地太严厉,直接就把孩子训哭了。孩子一边哭泣、抽噎着,一边吃饭,会有被饭粒儿、小骨头卡住的风险。 2.情绪压抑,食欲不振 很多家长平时工作都很忙,也没有太多时间陪孩子,一天中也就吃饭的时候全家能聚在一起。家长们的本意是好的,想着能抽点时间中教育一下孩子,可是,聊天的内容动不动就是“这次考多少分” “人家孩子怎么那么听话” “你怎
“有约束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不知不觉,暑假已经过去一个礼拜了。你家孩子是否已经开启了“早上睡懒觉,起床玩手机,晚上睡不着”的模式?看来制定并实施假期计划势在必行了。 可是很多大人对暑假的认知却不全面,下面这2条家长最容易犯的误区,你中招了没? 1 误区一:放松就是放任孩子 孩子平时上学确实挺辛苦的,每天都被学习安排的满满当当的,好不容易等来了长假,放纵一下也情有可原。可有的孩子,干脆整天待在空调屋里,玩电脑游戏或者看电视,连吃饭眼睛都不离开手机。 放松,我向来不反对。你可以趁着放假前两周带孩子去乡下去一趟,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更容易缓解孩子压力,而绝不是让他在家肆无忌惮的玩乐,除了吃喝就是睡。 因为这样,两个月时间弹指一挥间,什么都没学到,而且快开学的时候,孩子会充满愧疚心。放松的前提,是每天都有进步。
近日,在太原市全民终身学习大讲堂演讲现场,提起曾经目睹的一幕,主讲人、太原市教育局局长马兆兴提起曾经目睹的一幕感慨良多:“世间百业,父母这一职业是最需要训练却最缺乏训练的。曾在省城新建路边见到一位父亲正在愤怒地斥骂不愿上学的儿子。 围观者猜想,这肯定是个成绩垫底、不爱学习的孩子。细问之下,情况出人意料。孩子是某重点中学全班排名前三的好学生。只因老师一句叮嘱‘让孩子不要光琢磨难题,这对中考很不利’,这位父亲就着急上火,头晚将孩子训斥了两个多小时,却没给孩子辩解一句的机会。 那位家长毕业于省内一流高校,文化素质并不低,但教育孩子的能力却极为有限。所以说,家长自身素质的高低与教育孩子方面的素质高低是两回事,要教好孩子,家长首先要提升自己的教育素养。” 家长和老师“踢皮球”。许多家长一发现孩子有这样那样的
家长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其实我想说,同一个班级,同一个老师,造成孩子之间差异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学习习惯。习惯是一件很强大的事情,日积月累的坚持,就能把良好的学习习惯转化成一种坚实的力量。越到学习的关键阶段,这种力量的作用就越强大。 培养这种力量,需要父母从孩子的小学阶段就做出正确的引导和付出巨大的努力。确切的说,在孩子10岁之前,要着重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于10岁前 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家长要心中有数 成人的世界有个很奇妙的定律:你周围最好的十个朋友的平均薪资,大概就是你的薪资。说白了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孩子的世界没有这么泾渭分明,但是也是分梯队分朋友圈的。 优秀的孩子更喜欢跟优秀的孩子成为朋友,而经常逃课打架,脏话连篇的孩子周围往往聚集了一批调皮捣蛋的孩子。人生是一场马拉松
现在的教育专家喜欢鼓吹自由,父母也万事都先考虑孩子是否喜欢,是否高兴。父母对孩子无私的爱应该值得赞赏,但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6岁以前孩子还处于发育期,这时候父母应该给孩子制定一些规矩约束他,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才会成长为有教养的人。 那么,我们应该给孩子立下什么样的规矩呢?立下这些规矩后又该怎么让孩子乖乖执行呢?今天,萌妈就跟大家讲一讲,6岁以前的孩子,应该要给他立下哪些规矩? 01▼粗野、粗俗的行为不能有 萌萌开始懂事的时候起,我就告诉他不能打其他小朋友,更不能说脏话。孩子间打打闹闹虽然是小事,但是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会习惯用暴力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如果孩子犯了这样的错误,父母应该如何去做呢? 首先,我们应该很认真严肃的告诉孩子,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以后不能再犯了,不然是要受到惩罚的。 然后再让孩子自己去思考,下次遇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