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孩子上学,我们总是耳提面命,千交代、万交代就怕孩子有些闪失,调皮捣蛋出了错,上课分心老是错。然而,左一句,「记得要听老师的话」,右一句,「上课专心认真一点」。却很容易让孩子视上学为畏途,好生压力。怎么样才能让小孩子乖乖听老师的话? 送孩子上学,爸妈可以怎么说呢?适合说什么呢?就让我们仔细来思考,吸引孩子愿意上学的诱因会是什么?试着和孩子分享、讨论这些关键因素。 1.让孩子分享好玩、特别的事 例如「哥哥,今天学校如果有些好玩的事情,记得回来跟妈妈分享喔!」 没错,好玩、有趣,最是容易让孩子有所期待。 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去注意学校哪些活动、哪些事情、上课内容好玩有趣。让孩子把注意力转移在寻求校园里,对自己来说新鲜、期待、好玩、有趣的事情。 别担心,这并不会影响孩子上课的专注力。 「姐姐,今天
如何让孩子从小学会坚强?怎样让孩子从小拥有“情感韧性”呢?如何培养孩子顽强的毅力?做家长的,别太“如此”心疼孩子! 前几天看微博热搜,因为爸爸拒绝买运动鞋,小男孩爬出五楼窗户还拒绝救援,看的我这老心脏也差点漏了拍。 屡屡看到娃们的心里承受能力变差,就忍不住怀疑,我们在保护孩子情绪方面是不是有点过分溺爱了呢? 孩子总有一天会离开我们,我们不能时时刻刻关照孩子的情绪,不能满足他所有的要求。 我想所谓的高心理承受能力之一,就是,在他感到不舒服的场合下如何能够保持良好心态,不走极端。 心理学上称之为“情感韧性”。 所以,怎样让孩子从小拥有“情感韧性”呢? 不轻易给他任何他想要的东西 对孩子来说,我们要让他们意识到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并不总是那么容易。 当孩子又看上一个新的玩具,当孩子看上
1.做减法 在很多孩子还只是孩子的时候,爸妈就给他们报了形形色色林林总总的课外班。语文速成班、数学火箭班、英语狂飙班、小提琴重点班、健美操实验班等等等等。弄的孩子没有一点点自己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下去有何兴趣可言呢?所以家长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让孩子完成自己年少时的梦想,而是应该做减法,给孩子自由的时间让他自由地做自己和自己喜欢的事,哪怕真的是研究盗墓,也许将来这孩子就是祖国的考古专家呢。 2.因材施教 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会有自己的一些爱好,咱们家长可以鼓励孩子把自己的爱好和某一科目的文化知识结合起来。我以前高中有个同学特别喜欢小动物,经常去弄一些蟑螂啊乌龟啊啥的。但是自己的文化水平有限,乌龟那么长寿的动物都被他养死了。孩子爸爸于是跟着孩子一起去逮捕小动物,打晕了拿回家养,
寒假期间,父母如何利用过年期间的时候高效陪伴孩子?父母高效陪伴该怎么做?要怎样才能给孩子高效的陪伴,让他们度过一个美好又有意义的寒假呢? 皮皮妈:假期带孩子去旅游,增长见识。 甜甜妈:不能浪费寒假的宝贵时间,所以帮女儿报了两个培训班。 桃子妈:孩子放假了我还没放假,作为职场妈妈只能让爷爷奶奶陪伴了。 冬雨妈:在家做家务,陪孩子看电影,带孩子去新华书店看书,抽空带孩子开车兜风。 这么多的陪伴方式,到底哪一种才是最可取最有效的呢? 今天就来和大家说说“高质量陪娃的那些事儿”。 常见的几种陪伴方式 说起寒假陪伴,无外乎三大类型:温情型、便捷型、充实型。 温情型: 陪孩子来一次旅行 薇薇妈很喜欢利用假期时间去一趟长途旅行,现在孩子也放假了,薇薇妈便计划带上孩子到
4岁半的家家,可是个小大人了,说话做事有模有样,很是讨人喜欢,但是天天性格上比较野蛮,这也让我做个做妈的,有时候很尴尬。孩子性格野蛮怎么教育呢?在全家人的共同努力下,孩子急躁野蛮的性格,终于有所收敛了。 1、孩子野蛮,你更要兴平气和。 家家第一次动手打人,是在1岁9个月的时候,最喜欢打爸爸,后来渐渐长大了,动手的频率越发频繁,于是开始给家家制定规范,当家家要打人的时候,我和家爸都会第一时间制止,然后很心平气和的告诉家家,打人是不对的,如果你态度很强硬,家家会打的更凶。 2、真正理解孩子的坏情绪 家家撒泼一般都是在要求没有满足或者被家爸爷爷奶奶说了之后,这时候我都会过去抱抱家家,然后表示非常理解他的心情,家家找到一个理解自己懂自己的人心情就会好很多,然后再给他讲道理,就很容易接受了。 3、多鼓励少打骂 很多家长,孩子一不听话,稍一任性,就开始训斥孩子,
教育孩子的时候,很多家长会采取吼叫的方式。那么问题来了,家长总是会对孩子吼叫是什么原因?带着疑问,一起来看看吧。 为什么家长总是会对孩子吼叫? 几乎所有的家长朋友都知道不应该吼叫孩子,应该要理解自己的孩子,但当孩子表现出叛逆行为时,当孩子拒绝做家庭作业时,当家长都说了四五次孩子依然不去照做时,家长就很难再做到淡定,会提高声音开始对孩子吼叫。 但吼叫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反而会加剧孩子的叛逆行为。想要戒除吼叫,家长就必须先要了解自己对孩子吼叫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吼叫孩子是家长遭受强烈挫折的一种应激反应。作为父母,我们面临着许多冲突、压力、要求和挫折。 当孩子不断地对家长做出挑衅行为时,家长就不可避免会对其吼叫。但家长们要记住,吼叫只会让家里的紧张气氛升级,制造更多更为叛逆的问题,而不会让问题得到解决。
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介入到了生活当中,尤其是现在比较普及的电视,很多家长都喜欢看电视,从而导致了自己的孩子也喜欢看电视,从而不喜欢学习,但是聪明的妈妈就会和孩子有三个约定,一起来看看吧。 约定一:固定好看电视的时间段。 尽量固定好每天每周看电视的时间,让孩子明白什么时候可以看电视什么时候不可以看电视。比如,吃饭、做作业的时候是一定不可以看电视的。(除非网络或电脑是孩子完成功课必须用到的工具)当然看电视时间段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略作调整,但每次调整都会相应减少看电视次数。 约定二:看多久。 幼儿动画片长度一般在20分钟左右,甚至更短,这是科学合理的时间。年龄较大的孩子,可适当延长至30分钟左右。但一定不能超过1小时不间断的盯着电视屏幕。 每次时间一到,如果孩子遵守约定主动关掉电视时,父母家人应该给与孩子正
孩子不主动说话该怎么办?如何训练自闭症的表达能力?孩子会说话但从来不说该怎么办?很多家长有这样的困扰,自己的孩子明明会说话,但是从来不会主动表达自己的需求,至少是不愿意用语言表现出来,最多时用手拉拉你的衣服,怎么才能提升孩子的主动表达能力? 1、训练孩子主动表达需求之前,家长可以先训练孩子的回答问题的能力。 比如,妈妈拿着一个香蕉站在明明(化名)面前问:“你要什么?”如果孩子有语言应答能力,就会说“香蕉”!这时候,妈妈就可以立刻将手上的香蕉奖励给孩子,并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熟悉了一种提问方式之后,家长可以变换不同的方式来对孩子进行提问,拓宽他们的思维。 2、有了语言应答能力,就可以慢慢引导孩子主动提出要求。 孩子有了应答能力,当孩子看到想要的东西,但是不提出自己的要求时,父母就可以有意引导他们主动提出自己的需求! 比如:当明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暑假就过去四分之一了,您家孩子开始做暑假作业了吗?做作业这种事最好是定时定量,每天花半个小时,规定让孩子写完一部分,养成做作业的良好习惯。 但是有些孩子却一点也不急着做,好不容易开始写作业,还拖拖拉拉、磨磨唧唧。因此,怎么督促孩子完成暑假作业,成了很多家长头疼的难题。今天,小慧就和家长们聊聊关于“暑假作业”那些事儿! 01 孩子写作业慢有7种原因, 你家孩子属于哪种? 总是乱找东西,做题没顺序(条理性差) 一会找找橡皮,一会找找铅笔,本来是一个小时就能做完的作业量,他就要花两个小时甚至更多。而且一会写几道语文题,一会再去做做数学题,不按照顺序来。 老是喜欢使用橡皮(过于追求完美) 有的孩子,什么都好,寒假作业做得也很工整,但是有一个毛病,写作业特别慢,
动画片是孩子成长中不可缺少的娱乐节目,教育意义强的动画片有利于塑造积极向上的孩子。我们一起来看看6岁以下的儿童适合看什么动画片呢? 卡通片原本是属于儿童的天地中,可是逐渐被成人世界中暴力、色情等精神垃圾所玷污。因此不是所有的卡通片都适合孩子,作为父母也肩负着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帮助宝宝鉴别哪些是适合宝宝的“健康精神食粮”。 6岁以下孩子看什么样的动画片比较好? 动画片思想积极向上 动画片的思想积极向上主要是指卡通片的中心思想是表达的是真诚、友谊、善良、爱国等精神和品质,虽然大多数的动画片都能做的到但是还是要注意以下两点: 1、避免过于成人化的思想。很多日本的卡通片人物的思想比较复杂,如事物的悖论、人的两面性、人心的险恶、世事的无奈……这些成人都很难理解的东西,孩子更是难以琢磨透。 2、避免卡通片中的情
管教熊孩子难吗?家里有个熊孩子真是糟心,很多家长面对熊孩子真是没辙,其实管教熊孩子也不是那么的难,只要方式妥当。 多少父母抱怨孩子调皮、不听话,很难管教。可你知道怎样陪伴孩子吗?当亲子关系紧张时,你能否找到和孩子沟通的方法? 其实,只要方式妥当,管教“熊孩子”可以变得很简单!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当孩子不想上床睡觉 这样说:还有10分钟就到睡觉时间了,先洗漱还是先讲个故事? 绝不这样说:还不回你的房间去,这么晚了,别玩了,赶紧!我都说了几遍了! 孩子的心声:爸爸妈妈,也许我想看电视,也许想做有趣的事儿。只要你们规定睡觉时间,让我遵守它,也就把我身体的生物钟定好了,我会逐渐养成按时睡觉的习惯。当你对我“这样说”,我会选择我喜欢的做,然后顺理成章地睡觉去了。 当孩子做事磨蹭 这
爱发脾气的父母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爱发脾气的父母能教育好孩子吗?要知道爱发脾气的父母,难以养出幸福感满格的孩子。 一年前,我和大多数宝爸妈一样,与孩子事事斗争,每天进行着“殊死搏斗”。 如今,我女儿养成了自己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会把玩具分享给其他小朋友,做游戏时懂得排队轮流玩,可以自己安静地读绘本而不需要陪伴,主动要求刷牙、洗脸、睡觉,有时还纠正家长犯不经意间的小错误…… 有人说,孩子的成长是一瞬间的事。我倒认为,孩子的成长不单单是表面的进步,其实孩子在带着家长一起成长。 在教育孩子、陪伴孩子的同时,我的观念也在悄悄发生改变,一些不良行为和心态也逐步被感染,朝着更光明的方向靠拢,这就是双向教育吧。 我曾经是个控制欲极强、脾气暴躁的人,做了妈妈后我发现,很多事情不像家长想得那么简单,越是打压,孩子抗争得越厉害。 拉
男宝几岁上幼儿园合适 男宝一般三岁上幼儿园比较合适,这个时候的男宝宝已经基本掌握独立生活的能力。 不过宝宝上幼儿园的年龄并不一定是绝对的,因为有的孩子成长比较快,即便不到三岁也已经能够较好地适应周围的环境和事物,而且生活自理能力也相对较好。 所以,如果孩子确实已经达到了这些方面的要求,即便没有满3岁,也是可以上幼儿园的。 怎么让宝宝适应幼儿园 1、宝宝刚上幼儿园都需要一个适应阶段,性格外向的宝宝适应期就短一点,遇到生人不爱说话的宝宝这个时间就长一点,平时多带宝宝出去玩,尽量找同龄宝宝多的地方,培养宝宝与新朋友互动的兴趣,做家长的多鼓励孩子和新朋友玩。 2、和幼儿园的老师多沟通,逐一一些细节,比如上课不知道该怎么回答问题,不会上厕所、睡觉的床不舒服,或者某节课上本来他想回答的问题,被其他小朋友抢答了,
在中国古代,没有哪个孩子敢和父母顶嘴。不过现在的社会中,孩子和父母顶嘴的现象很多。那么小孩子爱顶嘴怎么办?一起来看看吧。 在中国式的传统教育下,孩子们违背长辈的意愿或者在被训斥时还口,就会被视为忤逆或者不孝。 的确,从父母长辈的角度来看,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而他们居然不领情,还反过来和他们吵架,这种行为的确让人恼火。 不过杏妈提醒各位,如果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的话,爱顶嘴不一定就是没有好处的。为什么不让顶嘴 大多数父母都有一种家庭地位高于孩子的潜意识,经常抱着这种想法“我生你养你,为了你做了那么多事情,你就得什么都听我的。” 父母觉得对孩子而言,自己有绝对的权威,于是当孩子顶嘴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冒犯,少不得要揍孩子一顿,长此以往下去,亲子关系被闹得越来越僵。 爱顶嘴的原因
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很重要,而且方法同样重要。那么问题来了,教育孩子时需要遵守的规矩有哪些?带着疑问,一起来看看吧。 家庭教育一直是教育系统很重要的一部分,它关系着孩子的性格,孩子的未来。 爸爸妈妈是家庭教育的实施者,而孩子是受教育者,可见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多么重要。古人说得好:无规矩不以成方圆。 这句话小朋友也能倒背如流,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却很少。现在有很多家长对孩子十分宠爱,在孩子面前没有原则,也不树立原则,最终害的是自己的孩子。 如果爸爸妈妈能够在家里立下这些规矩,孩子长大后会更懂事,更优秀。 一、不可以抢别人的东西,更不可以偷东西 在一岁多的时候,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发展,他们会觉得见到的所有物品都是自己的,常常会把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 家长不要觉得孩子还小就放任不管,而应抓紧时机,
为什么孩子厌恶学习?孩子厌恶学习究竟是对学习不感兴趣,还是因为学不好?探索和学习是孩子的天性,孩子生来就有好奇心和进取心。很多家长好奇孩子为啥不爱学习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但面对今天激烈的竞争压力,同时,背负着家长厚重而殷切的期望,使很多孩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尤其父母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常常有意无意的一句话,本意为激励孩子认真学习,但实际上却阻碍了孩子的学习热情,反而令孩子因此讨厌学习。 下面这4句话家长千万不要说出口。它们句句带刺,一不小心就给孩子的心理带来不可磨灭的伤害! 1.你看看你们班的XX,这回又考了第一! 很多父母喜欢以别人家的孩子激励孩子成长,因此,天天在孩子耳边吹捧别人家的孩子。尤其是当父母总是去比较成绩时,假如你的孩子名次在全班第20名,而和孩子比较的对象是全班
很多家长面对熊孩子就很头疼,有轻松管教熊孩子的方法吗?今天小编就来分享教你如何轻松对付熊孩子,以下就是轻松管教熊孩子的方法。 说到底还是教育方法的问题,教育方式很多种,但不一定是适合每一个小朋友的,所以启蒙君建议还是多方位尝试,对孩子的教育一定不要轻易放弃,总有一个办法可以让孩子回归正道,不再捣蛋叛逆的。 一、画画 如果孩子总喜欢咬人、打人、踢人,甚至在你教育他的时候还在反抗打人,这种行为一定要制止。如果说教起不到作用,那可以专门设置一个小桌子,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就让孩子在画册上将发生的事情给画下来,并记录好时间。这样做既可以让家长了解到孩子的想法,还不伤到孩子的自尊心。但是要注意,不要在饭桌、书桌、茶几等作为孩子的惩罚地区,避免孩子产生恐惧心理。 二、罚站 如果孩子喜欢上串下跳,老是做一些危险的动作,除了说教
让纸立起来 “小朋友们,你们见过雕塑吗?”“见过!” “在哪儿见过呀?”“公园里!”“在小区里!” “那我们这个屋里有没有雕塑呢?”孩子们七嘴八舌:“有!”“没有!”“再想想,看看我们屋里有什么雕塑?”孩子们发现了:一个木雕的小人、他们以前做过的泥塑…… 我们来看看,雕塑都是什么样的呀?在老师的启发下,孩子们边想边回答:“是立起来的!”“是各种形状的!”“是有好多面的,从这边看和从那边看都不一样!” 好了,孩子们大致了解了雕塑。老师让他们去挑一张
小男孩“恋母情结”的是与非 很多妈咪都为儿子对自己的依恋而自豪,她们一直带着宝贝睡觉,一直到宝贝七八岁甚至十几岁,宝贝很喜欢赖在妈咪身边,甚至要抚摸妈咪的乳房才能入睡。妈咪们在骄傲自己和宝贝的亲密关系的时候,却忽略了自己可能在助长宝贝的恋母情结,恋母或恋父情结几乎是每个宝贝在成长过程中的一种经历。虽然大部分宝贝都能顺利的度过这个阶段,但是,如果妈咪无意间助长的话,宝贝可能会把恋母情结一直带到成年,造成不利的心理影响。 “恋母情结”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 恋母或恋父情结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也是最早发生的人际关系,长大以后的各种人际关系都不同程度地受它的影响。可以说,后来的各种人际关系都是这种情结的变形。3-6岁,宝贝会出现恋母情结,进入青
教育孩子是很有学问的,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喜欢灌输讲道理来教育孩子,其实孩子什么都听得懂,只是有时会撒撒娇而已,看看下面小编分享例子吧! 以前大家总觉得,如果你尝试过和孩子讲道理,你会知道受挫是种什么样的体验。成人总是希望通过“讲道理”的方式,改变别人的行为和想法,你觉得他好像听懂了,但是同样的情况发生,他仍然会“重蹈覆辙”。 事实上果真如此吗?NO NO NO。 不是跟孩子讲道理是愚蠢错误的,其实孩子比大人还要讲道理。那些觉得跟孩子讲道理讲不通,讲到头疼也不管用的,是你没有用对方法。 1.因为太部分父母讲道理,是居高临下的 回想一下,父母给孩子讲道理时,流露出来的是:“我的经验比你足,我吃的盐比你走的路都多,所以你得听我的,我给你做的选择才是对的”。 美国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的《非暴力沟通》一书中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