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数学不开窍怎么办?为什么学数学对有些孩子那么困难?如何帮助孩子学数学困难户?下面看看关于如何对孩子进行数学思维启蒙的清单。 你有没有为孩子的数学感到焦虑过? 很多父母会为孩子准备教具,送孩子上培训班等,如果你知道数学背后的关键能力是什么后,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锻炼孩子的数学能力,进行数学思维启蒙。 以下这份清单就是黄扬名老师送给孩子们的礼物,希望你的孩子早点拥有数学思维。 1. 数学不止是算术,学数学关键在于数感和逻辑思考能力的培养。 数感 ( number sense) 就是对数字的感觉,指的是一个人对数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包括能否灵活处理数字、拆解问题,并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能够帮助孩子在未来从容面对并解决各类问题,成为未来世界所需要的人。 2. 学龄前儿童的数学启蒙包含六大块:数量
自己的孩子被别的小朋友欺负了,当家长的难免会心疼,今天去幼儿园接OK的时候,老师跟我说,你家小家伙这一年改变很大哎,别看他依旧还是文文气气的,但现在有人霸道点要欺负他,他一点也不害怕。下面来看看儿子被欺负,我找到了比“教他还回去”更有效的方法。 “就比如今天他在看一本书,有个小朋友走过去硬要抢他的书看,他也不肯,死拽着书,很大声地说,这是我的书,你要看得征询我的同意。那个抢书的小朋友继续拽,你家儿子说,我可以借你,但你这样没礼貌是不对的,请你好好和我说!” 回家路上,我问儿子,你当时生气吗。儿子说,当然生气啊,因为他太没有礼貌了,但我其实是愿意借给他书看的,但他抢,我就想让他好好和我说。 我这个两年前时常被打,永远都只有被欺负的份的儿子现在已经变得如此充满力量感,我内心很欣慰。 所以今天我特别想先回答很多妈妈的疑问——孩子从小弱以后会不
如今在电视上,有些频道甚至一天都是动画片。这可以说是为了迎合孩子而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动画片都不适合宝宝。相反多数动画片都会对宝宝的身心造成伤害。下面就让小编盘点一下动画片对儿童的恶劣影响吧。 影响一: 有专家表示,动画片的鲜亮色彩和变幻的画面会严重影响正在发育的宝宝的视神经和视力。如果长时间的观看,还会对宝宝的而身体和视力造成不良影响。然后就是频繁的跳动画面会引起宝宝的视觉疲劳。有些宝宝在看了一些动画片后,会出现呕吐、抽筋、头疼等症状。因为这些快速的画面超出了宝宝的视觉承受能力。 影响二: 转换的情节会伤害宝宝的记忆力。有专家表示,多数宝宝普遍爱看的海绵宝宝,由于每十一秒就会变幻一次情节,而影响孩子集中精力,影响宝宝的短期记忆力。对于低龄儿童来说,画面变幻频繁,会令宝宝无法将前后场景联系在一起,使其心理狂躁。 影响三: 动画片的质量良莠不齐,有些消
陪孩子阅读不是那么简单的,如果家长们带着教育的目的陪孩子阅读,会错过阅读的真正乐趣,有些家长会这样“我家宝宝脾气暴躁/不爱吃饭还挑食/胆子小不合群/胆子太大爱打人……有什么合适的绘本推荐?”下面看看家长陪阅读的正确方式吧。 很多家长给孩子选书时,多少都会抱着让他看了书就学好的想法,所以会挑一些功能性较强的绘本。如果书读了还是没有解决孩子的行为问题,麻麻可能会有一种“救命稻草打水漂”的感觉,而且还要小心提防着孩子模仿书中的“错误示范”。不可否认这是一种阅读的方式,但我觉得,如果我们只带着教育的目的陪孩子阅读,会错过阅读的真正乐趣。 所以今天,我打算给大家提供一个“反面教材”,不用盼着他学好,说说我怎么陪涵哥读一些纵容他“学坏”的绘本,陪他体验阅读真正的爽。 不过在讲述前要先说明一下,我下面说的只是我和涵哥的个例,而陪读的方式需要以孩子的性格、感受来调
引导孩子说出发生的事;孩子,为什么说谎?就是晴晴和小希发生了一点小争执,上课突然听到两人的争执声,询问后,原来是因为一条绑头发的橡皮筋。 晴晴对发饰有自己的坚持!老师问是谁的?晴晴说是小希把她头发弄乱拔下来的,小希回:“家里拿来的”。老师再度追问,请晴晴说出“事情的发生经过”。 晴晴这时候跟老师说:“是小希拿来的。” 老师告诉晴晴:“你刚刚有把发生的事情说出来,老师觉得你很棒”。 而且老师教导晴晴,如果想要别人的东西,必须先问过别人,而且别人同意后才能拿,如果想要什么东西,也可以问过大人(老师),像是你想要橡皮筋,可以跑来问老师:“老师,我也想要橡皮筋绑头发,可不可以?”此时我又追问:“那孩子需求大人帮忙,是否都要有求必应呢?” 老师告诉我:“不用!我们要视是否需要而定。”像是这个事件,晴晴希望用橡皮筋绑头法,
假如你的孩子亲眼目睹暴力事件,作为家长要如何跟孩子解释?游乐园家长互殴的事件,就因为孩子被撞到,双方家长当着孩子的面大打出手,如果你的孩子看到了要怎么做呢? 其中一方的家长孤军奋战,衣服都被对方扯烂了,露出了内衣。 更离谱的是,人多一方的爸爸,看着对方衣服被扯烂了都不罢休, 还要冲上前去打这位妈妈,也就是3女+1男打一个女的。 我真想问,你们为人父母,不觉得羞耻吗? 让游乐园的所有孩子看到这一幕,不觉得丢人吗? 那个被扯烂衣服的妈妈的孩子,这一幕会给他留下怎样的心理阴影? 那个看到自己父母上去殴打对方的孩子,这一幕会给他以后带来怎样的行为影响? 最无辜的就是那些被迫看到这一幕的孩子和父母, 他们的孩子会有怎样的阴影?他们的父母该如何解释孩子看到的一切? 另外一个让
有教养的孩子应该是什么样子?有教养的孩子要如何教?家长们要怎么教育孩子,才能让孩子成为一个非常有教养的孩子呢?你眼中有教养的孩子应该是什么样子呢? 教养,也许在大多数人的眼里,它是这样的: 1、 言行举止不要惹人生厌 2、 去别人家做客要客随主便 3、 去陌生的地方学着入乡随俗 4、 对不了解的人和事别随便议论 5、 别恶意揣测,多约束反省自己 即便以上5点看起来十分简单,但让一个人完全做到却很难。 他是一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第一次从偏僻遥远的小山村辗转几次坐上火车去大城市上大学。他对面前几排的位置上坐着一对母子。小孩闹着要喝可乐,母亲说刚喝过很多水,不能再喝可乐了。作者用手摸着蛇皮袋,摸着袋子里父母为自己买的奢侈品,一罐可乐,心
▼ 就像天生对于沙子和水的喜爱一样,孩子天生对于画画就有一种天然的兴趣,我们很少见到一个不爱画画的孩子,只要有画笔和颜料,不管是在纸上,墙上,地上,还是沙堆都可以成为他们作画的场所。 绘画给孩子带来的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在随意涂抹的过程中摆动手臂在纸上留下的独特的痕迹,这是一个愉快的“自我发现”的愉快经历,瞬间让孩子产生浓厚的兴趣冲动。 绘画是孩子不教自为的一种自然发现,也是兴趣的自然展示,我几乎很少看到一个孩子是被强行去涂鸦画画的,除非他当时心情不好,这份绘画的内在动力是天生就有的。 而日后的发展正是顺应和展示这一兴趣,这是儿童的一个自然发展阶段。 看一个孩子画画,你会发现他们很少有计划性,他们编故事,画热闹场面,没有人教过,就凭自己的想象画,也谈不上大小比例,透视构图了。尤其是在涂鸦初期,画得一团乱麻,龙飞凤
幼小衔接怎么做 幼小衔接是什么概念 幼小衔接是学前教育阶段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并且实质性衔接并不是单纯知识的衔接!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从离开幼儿园,到走进学校做一年级的小学生,虽然只有两个月时间的差别,但是,却从心理和生理上有着本质的不同。 据调查显示:50%~60%的孩子在刚刚进入小学后,不能立即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也就是有一半以上的孩子存在不适应。 例如:学习环境、作息时间、被动学习、人际关系、集体意识、教师授课方式等等。此类现象如不能及时解决,持续下去会衍生到心理上产生紧张、退缩、厌学、孤僻、焦虑或羡妒及攻击性行为等偏差。 幼小衔接怎么做 学习方面 “怎样去学习”这件事也是需要学习的。对即将入小学的孩子而言,主要任务是培养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抓住重点
孩子有好奇心、爱模仿到底是不是好事?我们都知道小孩子好奇心很重,但是家长要小心,孩子有好奇心、爱模仿是好事,但这类小孩也容易被骗。 这个世界上最单纯无暇的就是孩子的心灵,因为孩子们没有一个明确的是非观念并且孩子还不懂这个世界的善恶美丑,心术不正的人就会利用孩子的这些特点来行骗,这是所有的家长所深恶痛绝的,而家长们又不能一直陪伴在孩子身边做孩子的保护伞,那么家长就一定要教育好孩子,把孩子被骗的几率降到最低。 1、好奇心重的孩子 孩子不管到几岁,对这个世界都充满着好奇,不安好心的坏人就会利用孩子的好奇心来行骗。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家长朋友们就一定要尽全力解答孩子对未知事物的疑惑,孩子知道的越少好奇心就越重,不要给孩子培养出对万事万物都充满好奇心的习惯。 建议:喜爱冒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对于未知的探索能让孩子更加的兴奋,所
男孩点火烧卧室 因手机被没收 近日,在九龙坡区金凤镇,因家长收走了手机,一名11岁的男孩竟点火烧掉卧室。据了解,九龙坡区警方此前曾多次接到手机引发的类似警情。对此,该局专家蜀黍特意教你如何防治儿童手机依赖症。 3月5日14时29分,家住九龙坡金凤镇的骆女士因与11岁的儿子闹矛盾,儿子随即离家出走。骆女士于是报警求助。金凤派出所民警接警后,立即赶到位于虎峰村钟家院子的骆女士家中了解情况。原来,骆女士的儿子李某,现年11岁,为了玩手机,学习成绩直线下降。骆女士多次教育少玩手机,可儿子就是不听。3月4日晚,骆女士喊儿子吃饭,可儿子为了玩手机连饭都不吃。骆女士一气之下,就将儿子的手机没收了。为此,儿子和她大吵了一架,便关上了房门。 第二日,骆女士一早便下地干农活去了,12点回到家中发现,儿子竟点火烧了家中的房子。灭完火后,骆女士
幼儿园面试家长一般会问什么问题 可能问到的问题有: 1. 用三个词形容概括你家小孩 2. 为什么选择这所幼儿园? 3. 在家里如何教育孩子? 4. 孩子在家由谁带? 5. 晚上宝宝跟谁睡觉? 6. 父母是否经常带孩子出去玩? 无论是面孩子还是面家长,老师想知道的是以下几点: ● 认知能力 要小朋友说出颜色,说自己的名字以及去拿支笔回来,都是为了考察这个阶段的智力能力。现在摆放各种认颜色和数字卡片的幼儿园不多了,老师们会利用房间里已有的东西,来考察孩子的智力水平。智商测试?这是绝对不被允许的。 ● 是否能适应集体生活 这是面试的主要目的。如果孩子3岁入园时还不会说完整的句子,建议家长在家再训练孩子一段时间再入园。如果老师提问时孩子在做其他事情,
有些孩子可能会有这么一问题,就是玩游戏输不起。只要输了,就会说话不算数。那么,家长该如何纠正孩子的“输不起”性格呢? 四岁的佩佩和小朋友玩猜拳游戏,石头、剪子、布。只要佩佩赢,就会继续玩下去。但要是她输了,就会吵着说"不算数",或是阻止别人赢她。其他的小朋友都不高兴了,纷纷跑开,不愿再和他玩。眼见大家都跑开,各玩各的,佩佩跑 到妈妈身边,忍不住大哭说:"他们都不跟我玩。" 其实,妈妈早就看到佩佩和小朋友吵架的那一幕,明知理亏又霸道的是佩佩,但看到宝贝女儿伤心难过的样子,又是很心疼。妈妈真不知道如何对佩佩做出适当的反应。 佩佩的年龄正处于自儿为中心的阶段,她的行为也是可以理解的。孩子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有时要让她自己去摸索,有时要给她引导,如果两者搭配得当,孩子则会成为身心健康,为大家所接受的快乐小孩。对待佩佩这样的孩子
想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爸妈该怎么做?培养孩子独立性要从小做起,比如自己学会穿衣服穿鞋,下面看看孩子的独立性养成从“穿衣服”这件小事做起。 一位宝妈的求助,说自己的孩子太黏人了,走到哪儿就跟到哪儿。而且都快四岁了,还一副生活不能自理的样子,饭得追着喂、衣服得哄着穿。宝妈直呼“好累!” 经过仔细询问,发现这位宝妈可真是实力宠孩子。从孩子出生后,就一直坚持亲力亲为,像个袋鼠妈妈一样把孩子时刻搂在怀里!可是现在,又因为太累,想要宝宝一秒变独立! 这个问题估计好多爸妈都遇到过,但是让孩子学会独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你不能上一秒还把孩子捧在手心、下一秒就要求孩子自己闯世界吧! 那么要怎么培养孩子独立性呢?蒙台梭利说过:借由帮助孩子,让孩子自己来把事情完成的这种方法,就是一个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最好的方法。也就是说,培养孩子独立性得先让
建立孩子安全感的最佳时间段是什么时候?你对自己孩子说过这样的话吗?“你再这么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这句话是不是听起来很耳熟?孩子的安全感建立何时开始?想要帮助孩子健康成功,安全感的建立很重要~ 在我们小的时候,就经常被父母这样“恐吓”,直至长大成人做了父母,遇到孩子闹情绪、不乖的时候,我们也会自然而然地祭出这一招。 虽然表面上制止了孩子的胡闹行为,却不想从此将孩子带入「缺乏安全感」的泥沼,他/她或许将用尽一生的力气去挣脱逃离... ... 有太多孩子因为父母“不爱你,不要你”的言论,时刻处于“失去父母的爱,被遗弃”的恐惧中,努力隐藏自己的需求去讨好父母。甚至于成人之后依然习惯性的看重他人眼光,多过于关注自我内心的真实需求。自卑、懦弱、较低的抗挫力都让人生显得更加艰难。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提出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据香港中通社报道,香港一名15岁男学生12日在新界马鞍山坠楼自杀身亡,这是8天内第4宗学生坠楼寻死事件。香港大学防止自杀研究中心总监叶兆辉表示,近日学生寻死的情况与去年相似,学生的学习压力是其中一个因素,学生需在假期后重新适应学校生活和应付考试,而且有关学生可能患有情绪病、人际关系不好。 “不想开学!不想上课!”每到开学季,心理门诊都多了一些咨询情绪问题和身体问题的孩子,“对年纪比较低的学生和幼儿园的孩子来说,这种不适应可能表现为 分离焦虑 ,而对于大学生,则可称之为 适应障碍 。”北京回龙观医院副主任医师宋崇升说,年纪小的孩子独立生活能力较差,开学后可能会感到孤独和不安全,这种感受引发了他们的焦虑;而大学生面对离家的独立生活也会产生轻微的焦虑和抑郁,但完全不会上升到疾病层面。 这种焦虑可能还会有一些身体表现,常见的是失眠、肚子疼、没食欲
小孩子天真无邪,许多事情分不清对错,这时候就离不开家长们的教育了。不能一味的纵容孩子的行为,一些坏行为家长需要及时制止,然后加以引导。尤其是下面这三天,一旦出现在孩子身上,那么很容易不受外人欢迎。 一、 在别人家大喊大叫的孩子 有的孩子在家里任性惯了,稍微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大喊大叫。如果家长领着孩子串门时,孩子在大人正聊天时大喊大叫,这种行为会很让对方头疼。 家长这时候千万不要认为孩子还小,就可以对这种行为不管不顾了。如果家长不当场管教孩子或在平时让孩子摒弃大喊大叫的习惯,那么下次再领着孩子去对方家串门时,对方很容易对孩子的到来皱起眉头。 二、 在别人家欺负对方孩子 每个孩子在家长眼中都是宝,孩子在家中逞强好胜和以自我为中心都不是好习惯。如果在去别人家做客时,仍然不懂的改掉这不好的习惯,在和对方家的孩子玩耍时
谦谦是个很乖巧懂事的孩子,性格也很开朗,小朋友都喜欢和他玩。但是最近谦谦越来越不听话,不好好吃饭,话也不多说,不高兴的时还会以“离家出走”要挟父母。 为什么呢? 因为谦谦父母的感情最近亮起了红灯,爸爸甚至很少回家,妈妈心情也很糟糕,两人一见面就吵架,并没有顾及谦谦的感受。 一段时间过后,谦谦变化很大,上课走神、分心、不想写作业,对老师的批评也置若罔闻,甚至有暴力倾向。成为老师眼中的“问题孩子”。 所以,父母不好的相处模式直接造成了孩子不良性格的发展。 当一个家庭生了病,一定会有一个或多个成员,把家庭的病症表现出来。 而这个人往往会是家庭中敏感度较高的,年龄较小无力自我保护的那一个—我们的孩子。 当孩子因承受不了压力,而把自己变成“问题儿童”,可能唤醒父母反观家庭的问题。 家庭需要一对关系良
孩子说谎了该怎么处理?孩子说谎是好事?有句话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所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如果撒谎,很多家长就会很紧张。孩子很早就撒谎不一定就是坏事。 国外有个研究发现,如果孩子越早说出让人相信的谎言,那他可能会在同龄人中表现更优秀。因为想说一个让人相信的谎言,需要这么两个条件: 一是孩子要理解别人的想法。 因为大部分孩子在三岁之前,都不会换位思考,觉得自己的想法和别人的想法是一样的。举个例子,两个三岁的小孩在玩玩具车,一个小孩趁另一个不注意,把玩具车藏沙发底下了,他不知道这样对方就找不到玩具车了,而是认为自己把玩具车藏起来了,对方也应该知道玩具车藏哪了。很多小孩子因为找不到玩具吵起来,就是因为这种思考方式。所以如果三岁小孩有换位思考的能力,智商肯定很高。 另一个是他要把自己真实的想法缓存起来。 这种大脑的缓存能力可不是所
用镊子夹豆子 这是许多幼儿园都会教给孩子的一项小游戏。别看夹豆子的动作很简单,其实是一件非常锻炼手部的事,对孩子手部发力以及手指的精细动作要求很高,是很不错的一个游戏。 另外,3~4岁的孩子可以玩一玩串珠子、撕纸这两个小游戏;4~6岁的孩子可以试试剪纸、折纸、翻绳子等游戏,对于锻炼手指的协调性和灵动性会十分有益。 自己穿衣服 看到这里宝爸宝妈应该会心中起疑:穿衣服跟写字有什么关系?其实关系大着呢,因为它们都需要依赖手部的力量和手指的精细动作来完成。当孩子学会系扣子、拉拉链、穿衣服的时候,手部也会得到很好的锻炼。 不过孩子学会独立穿衣服,可能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通常孩子学会这些技能的期限是这样的:25天学会穿上衣+外套,36天学会穿鞋、解纽扣,48天学会拉拉链、系鞋带。 学会用筷子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