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手抄报作文古诗大全科学常识安全教育
  • 宝爸宝妈必知的万圣节安全指南
    宝爸宝妈必知的万圣节安全指南

    我们特在此介绍一下美国儿科学会2016年最新的万圣节安全指南小贴士,祝你和孩子可以过一个即开心又安全的万圣节。 万圣节扮装 尽量选择颜色明亮和光反射效果较好的衣服和装扮;给孩子选择合脚的鞋子;衣服以及披风一类的饰物不要太长,以免增加孩子绊倒、衣物缠绕以及接触火源着火的风险。 为夜间出门孩子的衣服或背包上多增加一些反光的装饰。 由于面罩会阻挡孩子的视线,增加不安全的风险,所以推荐使用安全无毒的化妆品或者使用帽子来代替面具进行装扮。 购买服装、配饰及假发等时,仔细阅读标签,尽量选择那些含有不易燃或难燃材料的产品。如果给孩子的扮装中计划配有宝剑或手杖等玩具,请注意玩具的长度和锋利度,以免孩子误伤自己或他人。 不要使用非眼科医生推荐的非专业的隐形眼睛。尽管市面上推销的万圣节扮装隐形眼镜有的标有“不需要处方”

  • 地震来势汹汹,告诉宝宝地震来了应该怎么办?
    地震来势汹汹,告诉宝宝地震来了应该怎么办?

    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了7.0级地震;8月9日7时27分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发生了6.6级地震。天灾无情,人有情!震区灾情牵动着所有人的心,云南妇女儿童医院全体医护人员为四川、新疆灾区祈福,愿灾区一切安好! 那么,当地震来袭时,我们应该如何自救呢? 地震逃生技巧及常识: 一、地震时在家里。 首先要做的是保持镇定,就地躲藏,静观其变。住在平房,且离门很近的住户,则可以在12秒钟内冲出门外。 来不及跑时可躲在桌下、床下及坚固的家具旁;楼房的居民,应选择开间小的空间避震,远离外墙、门窗和阳台,根据各国专家总结的经验,选择桌边、床边、墙角等“生命三角区”的安全性最高,外墙、门窗和阳台是最危险的。 同时要关掉煤气和电源,不要使用电梯,不要跳楼,不要跑出屋内。许多震例表明,强

  • 儿童自救常识 家长要重视
    儿童自救常识 家长要重视

    目录: 1.儿童如何应付突发事件和威胁呢 2.儿童应该掌握的自救常识 3.儿童自救常识 儿童如何应付突发事件和威胁呢 一、 注意获取感觉 在紧要关头,应该相信直觉。家长不仅要告诫孩子留神从接触的人或事中获取不安的感觉,还要注意倾听,鼓励孩子讲出他感觉不安的人和事。 二、 学会识别诱惑 平时,家长应告诉孩子,对于陌生人问路或请求协助寻找丢失的宠物之类的事应保持警惕,这是犯罪分子诱拐儿童的两种普遍策略。如:有的罪犯装作认识你,叫出你的名字(其实他可能是看到了绣在孩子衣服上的名字或跟踪你时听到有人这么称呼过);有的罪犯自称是消防人员;编造你家房子着火的紧急情况,等等。家长应告

  • 家长带孩子要长点心!坐直梯也有安全隐患
    家长带孩子要长点心!坐直梯也有安全隐患

    家长带孩子要长点心!网上爆出过不少带孩子坐扶梯发生危险的视频,相关的安全知识也普及过好几轮了。相比之下,带孩子坐直梯安全性更高些。不过,因为孩子全身上下都小小的,所以在成人尺度的世界里,还是有一些不易觉察的安全隐患。 我自己就亲身经历过。 我遇到的,就是下图的情况,要是能早点看到这张图,也许就不会发生了。电梯门开启时,那个缝隙很小,成年人的手很难被卷进去,但对孩子却不一样。 本来这件事已经过去很久了,但上个月的时候我在朋友圈里看到一次,前几天又看到一次相同的事故。 因为爸爸的疏忽,刚满20个月的丽贝被电梯夹住了小手。好在我处理还算得当,没有造成太大的伤害,但也足以警醒我很久了。 今天是个很凉爽的阴天,但正在叛逆期的丽贝整个下午都不愿出去玩。于是就讲她喜爱的佐佐木洋子“噼里啪啦”系列

  • 带孩子去这些地方玩,要看好孩子,免得后悔终生!
    带孩子去这些地方玩,要看好孩子,免得后悔终生!

    昨天张妈妈带着自己三岁的小宝去超市买东西,由于习惯了支付宝付款,张妈妈还是像以前那样直接用滴滴打车叫车。可是就在自己低头叫车的一会,小宝看到后面公园里面有个小孩拿着一个电动玩具在玩,于是一溜烟的就跑过去了。等到张妈妈反应过来,小宝已经不见了。 张妈妈在附近找了半天竟找不到人,最后急的哭了起来。最终在路人的帮助下报了警,警察调来了公园监控,才在公园另一个出口找到了小宝,此时的小宝也是找不到妈妈在一个劲的掉眼泪呢! 观点分析: 其实不少父母带着孩子外出的时候,可能在某个瞬间忘记了拉上自己的孩子,而也就是这个小小的举动,有可能孩子就会偷偷的溜走。有的孩子最后找到了,而有的就因为父母的疏忽大意而再也没有找到,成为父母心中永远的痛。 那么生活中在哪些地方需要更加看好自己的宝宝呢? 1、超市 超市

  • 哪类妈妈带的孩子容易被人贩子盯上?
    哪类妈妈带的孩子容易被人贩子盯上?

    相信没有一个宝爸宝妈不痛恨人贩子,同时也恐惧人贩子,自己亲密无间的孩子如果被人贩子拐走,被卖到不知道什么地方去,再也见不到孩子,甚至连孩子的消息都无从得知,这是一件多么可怕、多么令人痛苦、绝望的事! 也因此,大多数家长如果需要带孩子出去,都是小心翼翼甚至草木皆兵,生怕自己一时不察而终生后悔。 但尽管如此,还是难免有家长被万恶的人贩子钻了空子。 前不久,梁女士就遭遇了这样的不幸。 梁女士带着自己一岁的宝宝出门逛街,由于婆婆感冒,所以只有梁女士一个人带着孩子。 在商场一家服装店,梁女士看中一件衣服,就把孩子放在服装店椅子上休息自己进了试衣间,谁知道就这么大点功夫,梁女士出来就找不见自己的孩子了。 人贩子在梁女士自己抱着孩子走进商场时就盯上她们了,梁女士走进试衣间后,人贩子大大方方、堂而皇之地走过去把孩

  • 湖南一天内8名儿童溺水身亡!儿童溺水该如何急救
    湖南一天内8名儿童溺水身亡!儿童溺水该如何急救

    湖南一天内8名儿童溺水身亡,这让儿童溺水再次引起关注。据了解,儿童溺水是儿童暑假安全的头号杀手,那么儿童溺水怎么办呢? 事件:湖南一天内8名儿童溺水身亡 记者11日从湖南省桃江县、岳阳县了解到,11日下午,两地先后发生两起儿童溺水事故,造成8名儿童不幸遇难。 记者从湖南省桃江县宣传部证实,7月11日下午3时40分左右,在桃江县城沿江风光带桃花江二桥上游200米处,3名9至12岁儿童在游泳时不幸溺亡。 此外,记者11日晚从湖南省岳阳县委宣传部证实,11日下午,岳阳县城关镇兰塘村二组与新墙镇搭界的一山塘发生一起儿童意外溺水事故,5名儿童溺亡。据介绍,岳阳县公安局指挥中心下午5时26分接到报警,立即组织警力赶赴现场处置。溺亡的5名儿童包括3名男童2名女童,最大的11岁、最小的9岁,其中有4名是亲戚关系。 目前,桃江县、岳阳县均已

  • 暑假出游戏水,做好安全措施防意外
    暑假出游戏水,做好安全措施防意外

    小心河水与溪水暴涨 几乎每年都会听到有学生因为戏水身亡的案件,虽然暑假去玩水是很好的休閒活动,但是安全措施一定要注意,而且千万不要恶作剧;尤其是山中河水与溪水,一旦发觉天色开始有点阴暗,就要立即离开水边,因为往往变化很快,水位一下子就会涨高,这时即使是很会游泳,都可能难逃灭顶。 溺水脑缺氧会有后遗症 若是要去海边戏水,也要注意海水涨煺潮的时间,而且戏水时也不可超越安全区域;吴宗侔医师指出,就有人去海边戏水,跑到安全区域之外后溺水,虽然被救生员救回来,但是却因为脑缺氧,而有后遗症,甚至有人就因此而变成植物人。 在家中注意小小孩误食 另外,吴宗侔医师并提醒,若是读幼儿园的小小孩放假在家,家长一定要特别小心小小孩的安全;例如药物不可放在小小孩拿得到的地方,以及钮扣、电池要收好,以免小小孩误食,或是插座应该用安全罩盖住

  • 7岁男孩惨被仿真气枪射伤!孩子玩的这些玩具,危害竟然这么大?
    7岁男孩惨被仿真气枪射伤!孩子玩的这些玩具,危害竟然这么大?

    继不久前的牙签弩事件后,儿童玩具又闯了大祸。上周五,浙江一位7岁男孩在和伙伴玩仿真气枪时突然被钢珠子弹射中。医生说,子弹深入3厘米,差一点就造成了气胸,影响呼吸。如果再往上打两三厘米,就会危及心脏。 难以想象,一个小小的玩具,险些让孩子丧了命。然而,市面上仍然有不少玩具并不适合孩子玩,有些甚至能成为伤害孩子的利器! 哪些玩具很危险? 1弹射玩具 危险指数:★★★★★ 代表玩具:玩具枪、弹弓、飞镖、气弹枪、牙签弩、后羿弓 一般的弹射玩具都是通过外力作用进行弹射,做抛物线运动或直接击中目标。 很多孩子都追求这种刺激感,但是这种玩具的杀伤力很大,一不小心就可能扎入孩子的身体,致使孩子受伤。 试想一下,如果熊孩子们对着伙伴的眼睛、头部或是胸口射击,后果将会是多么严重! 2带绳子的玩具

  • 寒假带孩子去游乐场,这些安全隐患不得不防!
    寒假带孩子去游乐场,这些安全隐患不得不防!

    寒假来临,各大游乐场进入高峰期,儿童娱乐设施花样翻新、层出不穷,但是以下设施存在安全隐患,还请家长为了孩子的安全考虑,务必警惕! 蹦床类 近日,据武汉晚报报道,10岁黄陂男孩晨晨系着安全腰带玩弹簧蹦床,连玩三把之后松掉腰带时,腿部瘫软无力,怎么也站不起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骨一科主任陶海鹰教授看到男孩的影像资料时,发现胸髓已严重损伤,双腿失去知觉,很可能难以恢复。专家表示,蹦极虽然好玩但安全隐患大,尤其是到了最低点向上弹起,人处于超重状态,冲击力大,容易导致“挥鞭性损伤”。 另外,玩蹦蹦床导致骨折的事故也时有发生。孩子的平衡能力较差,在玩耍的时候并不能每次都垂直地承受重力,一旦重心出现偏差,孩子就可能摔倒,并且损伤到脊椎骨、关节、韧带等。 万一孩子要玩,要把握孩子的玩乐时间,避免蹦跳时间过长。同时,要随时观察孩子的情况,发现孩子身体出现不适,要及时

  • 安全观念教育要从小抓起吗?当然要!!!
    安全观念教育要从小抓起吗?当然要!!!

    安全观念非常重要 育龄段:3-4岁 从小向孩子传递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注意安全的观念非常重要。 安全观念要融入日常规则中 反复说教式的安全观教育,孩子非但听不进,反而会认为这是一种道德思想上的约束和批判。例如:做这个是好孩子,做那个不是好孩子。问题在于:家长没有把安全观念融入日常规则。当家长为孩子建立好日常规则,孩子也就会逐步养成好习惯,也能慢慢理解安全到底是什么。 提供安全有序的环境 我们要为孩子提供尽量安全有序的环境,电源插座要按在墙上不能随意丢弃于地上。锋利的刀具放于孩子够不着的位置。当孩子学习使用危险用具时,家长应告知使用规则,并为孩子挑选适合孩子使用的刀具。由于孩子本能中带有适应社会的能力,所以大多数的孩子不会排斥规则。 在可控的风险中有限的尝试 由于孩子长大后也需要

  • 8岁女孩掉入水塘被抽水口吸走丧命,家长带孩子外出时该如何保护孩子?
    8岁女孩掉入水塘被抽水口吸走丧命,家长带孩子外出时该如何保护孩子?

    昨天下午,杭州发生了一个不幸的悲剧,一名8岁左右的小女孩和家长到环城北路环城东路交叉口的公园玩,小女孩在河边不慎踩空,掉入了被绿植掩映的一处河道,目击者本想赶紧拿竹竿救人,但是小女孩被水流冲到闸口,一下子被抽水口的水吸走了。等到消防人员到场营救一个多小时后,女孩被从另一闸口冲了出来,虽然送医抢救,最终仍然溺亡。 据目击者称事发时,女孩家的两个大人在不远处玩手机,女孩和其他两名孩子在河边玩耍,由于河面上树叶的遮挡,小女孩站在旁边以为可以踩过去,结果不慎踏空跌入河里。 近年来,有关儿童出现安全事故的新闻屡见不鲜,既有父母看顾不利的原因也有外部原因。 4月初,广东湛江一名5岁男孩在自家玩耍时不慎跌倒,刚好被一支铅笔直插心脏,铅笔随心脏跳动。医生说如果偏离0.5厘米,可能划破上腔静脉大出血死在家里,所幸最终经过手术孩子平安。 “ 4月9日上午

  • 外科医生提醒:警惕浴室、厨房、餐厅里这6个烫伤高发区
    外科医生提醒:警惕浴室、厨房、餐厅里这6个烫伤高发区

    预防胜于治疗。联合国健康组织曾发表过挪威实行“儿童烫伤预防教育”前后的调查结果,发现普及教育7年后,挪威宝宝烫伤率减少至一半以下,烫伤程度也减轻。 在宝宝会走路之前,父母完全可以避免烫伤的发生。而宝宝会走路之后,采取一些措施,也能有效预防和减少宝宝烫伤意外的发生。 希望父母能认真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先行一步,让宝宝在安全的环境中成长。 给宝宝洗澡先倒冷水再加热水 婴儿烫伤的案例中,洗澡水导致的意外最多。有研究数据显示,48℃的热水,5分钟可以引致三度烧伤;52℃的热水,1分钟便导致同样的烧伤;而62℃的热水,1秒钟便可以引致三度烧伤。 为此,一些国家已经立法,新建房屋的一切热水供应,最高温度都不能高于50℃。 所以在给宝宝准备洗澡水时,应先倒凉水再对热水。大一点的宝宝洗澡时,父母还

  • 4岁被拐女童机智脱险,这些防拐招数一定要告诉孩子!
    4岁被拐女童机智脱险,这些防拐招数一定要告诉孩子!

    近日,很多爸妈的朋友圈都被这样一则新闻刷屏了:一名在路边独自玩耍的4岁女童,被一陌生男子强行抱上网约车离开,所幸该女童一路哭叫与机警应答,引起了司机的怀疑,最后脱离了“虎口”。 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走丢、被拐的儿童,平均高达30万,平均每天就有8个孩子被拐卖! 为何孩子被拐的悲剧总是重演?为何被拐的高危场所中“家门口”位居榜首?为了防止意外的发生,建议爸妈们花几分钟时间读完此文! 看紧孩子!人贩子最爱这5大场所! 据统计,在五大常见的儿童被拐高危场所中,“家门口”竟然位居榜首。这一结果让很多爸妈感到意外,但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这一点值得所有父母深思。 NO.1 家门口 家长自认为家门口属于自己的地盘,孩子发生危险的几率太小,从而对家门口放松了警惕。“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对于人贩

  • 家长须知,如何预防家庭环境中儿童的意外伤害?
    家长须知,如何预防家庭环境中儿童的意外伤害?

    家长要如何预防家庭环境中儿童的意外伤害?最近小编在网上又看到一个1岁7个月的孩子,因患儿举着筷子边吃边玩边跑不小心摔倒,不锈钢筷子插进了眼睛,进入了颅脑,经过医生处理,孩子目前情况稳定。这是家长不小心,还是意外伤害?下面我们看看家庭环境中儿童的意外伤害如何预防? 前段时间在一位耳鼻喉科医生的朋友圈中见到了这样一则消息,而医生们的回复告诉我们,这些事件的发生也绝非少数。 我国2014年全国意外伤害监测系统的数据显示,4岁以下儿童的头外伤60-80%是发生在家中,除了上面2个病例警示我们需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外,我们在家中照顾孩子还需要注意什么,还有哪些安全隐患呢? 为了避免孩子在家中发生意外,接下来我们来一一排查一下吧!以下几条,爸爸妈妈们,你们做到了吗? 预防意外伤害 1. 不可以

  • 8岁男孩遇坏人,机智喊出一句话救了自己
    8岁男孩遇坏人,机智喊出一句话救了自己

    男子见轩轩的喊叫引起了一些路人的注视,就装作轩轩的家长,对孩子又打又骂,“你这个兔崽子,放学后不马上回家,还在外面瞎玩,不打你不长记性!”路人见状都漠然地离开了。 随后,轩轩见到一名男士路过,急中生智,大喊“爸爸”,企图带走轩轩的男子以为真遇到了轩轩的爸爸,赶紧放下孩子逃走了。 为轩轩的行为点赞,真是太聪明机智了! 其实,这还是由于轩轩的父母平时非常重视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从小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 ◆ ◆ ◆ ◆ ◆ 每个孩子都是爸妈的心头宝,任何家长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遭受到一点儿伤害。但是有些父母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方式未必是对的…… 有位宝妈带着女儿逛商场,她对5岁的女儿说:“如果你在商场里不紧跟着妈妈,坏人就可能会绑架你!”结果那天晚上,女儿做了个噩梦,梦见有个怪叔叔在追她。她这才意识到把孩子给吓着了。

  • 99%的宝妈都会忽视的安全隐患,绝对不能忍!
    99%的宝妈都会忽视的安全隐患,绝对不能忍!

    当然不可以! 这些安全隐患等你火速去排除↓↓↓ 1.抽屉柜 宜家马尔姆系列抽屉柜事件还历历在目啊……围观群众们别好了伤疤忘了疼,掉以轻心可万万使不得。孩子攀爬柜子导致被柜子砸倒的意外事故也不是一件两件了。除了柜子翻倒致死致伤,爬进抽屉也是很危险,一不小心就会摔倒或者刮伤。 所以家里的柜子一定要固定在墙上,不要让宝宝随便爬。除了柜子翻倒的危险,爬进抽屉也是很危险,一不小心就会摔倒或者刮伤。有锁的抽屉就尽量锁上,没锁的就别让宝宝靠近攀爬。 2.桌布 乍一看你可能会说桌布能够成什么威胁呀!但你想象一下,当你的桌上摆了满满一桌菜或者玻璃杯、玻璃瓶,宝宝因为好奇使劲扯桌布,会是什么样的后果?是不是细思极恐啊…… 如果你一定要坚持用桌布的话呢,请将桌布垂下来的部分剪短,用胶布粘在桌子底部。 3

  • 父母不经意的坏习惯,却给宝宝安全带来极大隐患!
    父母不经意的坏习惯,却给宝宝安全带来极大隐患!

    忽视使用儿童安全插座 儿童安全插座,是一种防止儿童触电的插座,专为保护儿童用电安全而设计。防止孩子把手指或物品插入插座,就有触电或短路的危险。儿童的用电安全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家长们一定要重视。 未安装安全挡门器 孩子手指被门夹住是婴幼儿最常见意外之一,就算爸爸妈妈们再怎样小心避免,有时还是会马虎大意,说不定一次的疏忽就会给孩子带来伤害,所以,为了保险起见,也可安装安全挡门器。 衣柜内放樟脑丸 樟脑丸总会让孩子不经意间找到,孩子好奇心重,很容易被误食发生危险。如果已经使用了樟脑丸等储存的衣物,给孩子穿衣时,最好清洗一下,还要在太阳下晒一晒,因为含樟脑丸气味的衣物需在阳光下晒上几小时,才能使蒸发掉。 柜子用完不锁 孩子们最喜欢翻箱倒柜像寻宝一样,而且

  • 妈妈买菜把娃弄丢不自知,回家淡定做饭
    妈妈买菜把娃弄丢不自知,回家淡定做饭

    我们常说妈妈对孩子来说是“万能”的,大概是因为大多数妈妈们总是会将无限的精力放在照顾和关爱孩子身上,但是你听说过这样一种妈妈吗?她们虽然也很爱自己的孩子,但似乎天生就马大哈心太大: 据电视新闻报导 在江苏省,一名妈妈在带着两个孩子出门买菜时,将婴儿车和小儿子遗忘在了菜市场自己回了家,其后在街坊和民警的寻找下,这名妈妈才匆匆赶到,原来她回到家后做饭做一半,才想起来小儿子丢了…… 被妈妈忘在菜市场旁的小婴儿乖乖地躺在婴儿车内,他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妈妈给忘在菜店了。 民警接到报警后赶到菜市场,据发现婴儿的卖菜师傅讲,孩子已经被忘在店内超过半小时了。 最终婴儿妈妈张女士匆匆赶来领走孩子,顺便感叹了一句“下次还是要抱着,放在车里我要忘。” 小编只能感叹一句,这位妈妈真是心太大了

  • 儿童乐园安全问题:儿童乐园里存在的安全隐患
    儿童乐园安全问题:儿童乐园里存在的安全隐患

    “室内儿童乐园的决明子沙坑非常坑人!很容易造成耳道、鼻腔异物。而且植物异物必须全麻取出。”最近,一则“别再让孩子玩决明子沙坑啦”的帖子在家长圈中被迅速转发。决明子是否会比普通沙子给孩子带来更大危险?除了决明子沙坑外,儿童乐园里还存在哪些安全隐患? 决明子沙坑受热捧 近日,上述警告家长的提示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迅速传播。家住南城的郑女士常带儿子去决明子沙坑玩。她告诉记者,不光是一些公共场所的儿童乐园,也有一些家长购买“决明子沙池”作为家庭游乐设施。记者通过淘宝网搜索发现,很多店家都出售散装的决明子。还有店家专门针对孩童推出了买充气泳池、沙滩玩具送“决明子沙”的套装,价格从三四十元到200余元不等。 决明子沙坑未必更干净 有网友提出质疑,“决明子不是泡水喝的吗,怎么能这么玩?我还是真心支持真沙子做的沙坑。”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