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无处不在,即使让宝宝在家里也要注意安全,宝宝对安全意识很薄弱,所以需要家长们的保护,下面看看伤娃“凶器”黑名单,家长们要小心了。 家里多了一个小朋友,乐趣自然少不了,每天都会因为小宝宝掌握了新技能而带来无限惊喜。但是,随着宝宝的降临,家里也变得非常危险! 宝宝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随时都可能跑到家里危险的地方,又或者乱吃、乱拿什么东西放在嘴里,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小心再小心。 纽扣电池被宝宝吃进肚子的新闻屡见不鲜,纽扣电池进入人体后会迅速发生化学作用,在数秒内就能对人体产生电化学腐蚀烧伤。而且,这种损伤是持续性的,并不会因为取出了纽扣电池就立即停止发展。 纽扣电池一旦进入食道,宝宝要经历短则半年,长则2-3年的痛苦治疗,效果还不一定很好。 如果纽扣电池进入人体时间较长的话,电池就会从越来越大的穿孔中掉进胸腔,腐蚀心脏
很多家庭基本上都有一辆车了,然后崇尚“说走就走的旅行“的爸妈即使有了孩子,也拴不住那颗自由的心。于是,带着爱宝一起上路那是再经常不过的事,于是,车子就成了宝爸宝妈与孩子在一起的重要场所载体。 但作为爱宝的爸妈,还是要有儿童安全乘车的认识的,以下问题都是不可忽视的哟! 即使车座再软,孩子也要轻拿轻放,温柔稳妥的放在车里是吧! 2. 即使孩子再柔软,也不要随意安置孩子,错误的安置方式会影响孩子的骨骼发育。 3. 1岁以上14岁以下的孩子乘车一定要坐安全座椅,因为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婴儿因乘车事故遇难的死亡率可以减少70%。同时,安全带是给成人设计的,不要给儿童使用,否则,事故发生时,安全带会勒住孩子的脖子,可能造成窒息。 4.十分珍惜自己的爱车的宝爸宝妈们注意以下小技巧。
又到了暑期,很多孩子都爱在游乐场里玩耍。的确,游乐场是孩子们户外玩耍的好地方,孩子们在这里开心嬉戏,也能够锻炼身体。不过,很多意外事故都是在游乐场里发生。 根据澳大利亚的一项统计显示,仅仅在2012-2013年中,有超过6,300名儿童因为从游乐设备上跌落受伤入院。因此,只有在游乐场给予孩子恰当的监督保护,才能够确保安全,并且防止户外伤害。 一般来说,在游乐场里面发生的伤害往往会是轻微的割伤或者擦伤,但是有时候孩子也会因为从游戏器材上摔下来而受伤。 很多孩子会从“猴架”(游乐场中常见的小型攀爬架,见下图)上因为错误地判断了横栏的高度而摔伤,也有些孩子会从滑梯、秋千、蹦床或者爬架上摔下来而受伤,严重的时候可能会出现骨折或者脱臼的情况。 学龄前的儿童是最容易受伤的人群,这是因为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肌肉发育尚不
可乐爆炸男孩脸上缝38针 最近在上海发生了这样一起事故,一位小男孩从冰箱取出一罐可乐,打开的时候可乐却爆炸了。由于气体冲力比较强,易拉罐的拉环划伤了小男孩的脸。小男孩被送去医院就诊,外缝了三十一针,內缝七针,总共缝了三十八针! 看到这样的新闻,很多人都感到震惊,没想到可乐也会发生爆炸。其实,碳酸饮料如果放在零摄氏度或者以下环境中太久的话,就会有爆炸的可能。因为碳酸饮料是密封在易拉罐中,液体结冰的话会膨胀。由于二氧化碳在冰中不易溶解,所以就会被释放出来,导致易拉罐因为体积膨胀而变形甚至会爆炸。 所以,在罐装的碳酸饮料或者啤酒上都会标注不可冷冻。但很多家长忽略了这点,大家一定要注意。 冰箱里的这五种食物 不要给孩子吃 其实,除了罐装的碳酸饮料和啤酒不可以冷冻以外,还有一些食物也最好不要放在冰箱里,否则可能会造成
孩子戏水安全为先,对于孩子来说在泳池里玩水是件很开心的事情,但是对家长来说安全最重要,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些安全小常识,作为家长一定要知道。 不论是地面游泳池、地上游泳池、室内游泳池甚至是涉水池、按摩浴缸、热水浴缸以及温泉,我们在放手让孩子去玩耍之前,都需要对这些设施的安全配套进行详细的检查。 首先,这些设施需要有一个合格的安全围栏,这样孩子们才不会轻而易举地、在没有家长陪伴的情况下进入水中。 对于这些安全围栏,建议如下: 这些围墙、围栏至少有1.2m高,且是坚固、安全的; 围栏最好有一个自闭、自锁、儿童抵抗门,而且门锁必须高于1.5m; 安全围栏的结构方面,竖着的栏杆之间的距离不能超过10cm;横着的栏杆之间的距离不能小于90cm。 与此同时,泳池周边的环境也是安全的: 在泳池周边的
居家安全守则 居家安全是避免让宝宝发生意外的最好方法,而维护居家安全的原则首要的3点是: 营造安全的环境 不论宝宝活动或是睡觉的空间,都必须确保是无危险性的。宝宝睡觉的床沿及地板上应摆放软垫或毯子,避免宝宝跌落到床下;有宝宝活动的地方都必须铺上塑料软垫,即使宝宝摔到或跌落床下,也能将降低伤害;不要让宝宝单独进入浴室、有水的浴缸或洗衣机正在运作的空间。注意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宝宝的安全性也就提高了。 用宝宝的眼光看世界 在宝宝的眼中甚么都是新鲜且有趣的,触手可及的物品对宝宝可能就是一项致命的危机。妈妈们将热汤放在桌上时,要先确认宝宝是否能够够得到;宝宝的玩具要收拾好,桌上的硬币或小文具也要放好……世界上没有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层出不穷的意外总是出乎人的想象,为了宝宝的安全,绝不能大意。 别让宝宝离开大人的视线
作为一个儿童神经外科医生,每次我出急诊时,总会接到几个在车祸中脑部受伤甚至死亡的孩子。常常是,车上其他成人都安然无恙,而孩子却因为脑部的猛烈撞击,失去了幼小的生命。而这些孩子受伤案例的背后,大多数都有一个共同的现象——孩子坐车时没有使用安全座椅。 安全座椅的重要性我们就不用啰嗦了吧。数据统计表明,使用儿童汽车安全座椅可以在车祸中将0-3岁婴儿的死亡率降低71%、3-6岁幼儿的死亡率降低54%以上。 为什么不用安全座椅呢?我曾问过不少家长。 ——孩子不愿意坐啊。 ——嫌麻烦就没有用。 ——我以为城市里开车那么慢,没什么危险的。 ——有大人抱着呢,紧紧抱住不就行了。 ——用安全带不就可以吗? ——有安全气囊的保护就行了吧。 回答千奇百怪,但核心只有一条——没有认识到安
面对拥堵的交通,很多父母选择地铁作为出行工具。,乘坐地铁难免要坐扶梯上上下下,开门关门更是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但是,在带着宝宝乘坐地铁的时候家长需要格外注意。近日,广州地铁员工一小时内“捡”到3个娃,其中一个家长当工作人员联系上她的时候,还一直以为孩子跟在后面,根本没发现孩子走失了。在人多的场合,家长更应留神看管好孩子,以防走失,带宝宝乘坐地铁的安全手册家长需要人手一份! 安检时要注意看好宝宝 安检的时候,父母一定要看好孩子,不能让小朋友触碰传送带,传送带有道不足1厘米的缝隙,小孩子的手指头碰到很容易发生危险。爸爸妈妈可不要只顾盯着自己安检的包包,忘了身边的孩子。 候车时,要站在黄线内,不可以让孩子追逐打闹。地铁开进站时要抱好或拉好自己的宝宝,以免发生危险。 家长带着家里比较小的宝宝乘地铁时,随身物品不要带太多,尽量只带必需品,以免大包小
2014年9月,烟台一名4岁的小女孩,在玩耍泡泡水时,不慎将泡泡水洒在了脸上。第二天出现嘴角溃烂肿胀、全身脱皮的现象,医生诊断为接触性皮炎。家人描述更是让人触目惊心,孩子嘴角烂得张不开嘴,身上开始爆皮,咯吱窝开始逐步发展到手和脚。 那么,问题来了:孩子玩吹泡泡游戏用的泡泡水真的安全吗?孩子接触或者误服有危险吗?该如何确保泡泡水的安全? 三无泡泡水我们一直在给孩子买! 我们可以在很多地方给孩子买到泡泡水,小商店、玩具店,甚至一些小摊位上也有,价格基本在5~10元不等,公园、商场或娱乐场所的价格会更高。 最常见的是下面这种,说是泡泡水,但产品的外包装却写着英文,既没有生产厂家也没有产品成分等信息。▼ 一部分泡泡水的瓶身上会有标签写着“安全无毒,不能饮用”、“不适合36个月及以下儿童”等字样,虽有注明厂家,但没有任何成分标示。▼
寒假期间,孩子的安全教育需要引起重视,文章当中10条安全提示值得家长们学习,做到有备无患。 NO.1关注天气 注意保暖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寒假在“冰上走”中开始,北方已经达到了全年最低温,而南方居然也遭遇了强冷空气纷纷出现了难得的雪景。 寒假里,对窝不住想要出去撒欢的孩子,家长尤其需要注意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物,为自己和孩子做好防寒保暖。冬天室内外温差大,屋里暖初春,屋外冷呵呵,家长们还需要注意孩子外出回家衣物脱换的问题,风寒感冒和流感要注意,热伤风也得预防好!(儿科医生教你最佳穿衣公式!) NO.2遵守交规 安全出行 正值冬季,冰冻、雨雪等天气多发,给出行带来了更多的隐患。在冰雪路面行走和驾驶,稍不留神就容易造成意外,在此提醒大家,如遇恶劣天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出行。 那么日常出
智能手机时代,加上互联网科技的快速发展,“刷屏爸爸”“刷屏妈妈”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我们的家庭教育、亲子关系也在逐渐受到影响,更严重的甚至危及到到孩子生命安全。 一周前,一篇“妈妈玩手机,孩子手夹电梯里了”的新闻刷爆了朋友圈,又把这个话题推上了风口浪尖。所以,今天我特地编写了这篇文章,希望能引起家长们的重视。 01▼一位妈妈带着女儿乘电梯的时候,忙滑手机。 ▼妈妈根本没有注意到,孩子把手放到了电梯的门缝里面。 ▼结果电梯门打开瞬间,连带着将小女孩的手夹了进去,妈妈见状就赶紧拉孩子的手,使劲按开关门键,但电梯门是有感应的,有物体挡在中间,电梯门是不会关上的。 视频中孩子们的回答非常统一:“爸爸妈妈忙吗?”“忙!”“爸爸妈妈玩手机时间多,还是陪你时间多?”“玩手机时间多。”孩
孩子的安全教育该如何教?“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就能保护好自己的孩子?教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这是最没用的儿童安全教育,不要再这样教孩子了。 这是我邻居和我分享的一件在美国发生的真人真事,一个11岁的男孩,在参加“童子军”野外露营活动时不慎与同伴走失。因为这个孩子从小就被父母反复强调,“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于是每当有救援人员路过,他就会刻意躲起来,错过了无数次获救的机会。直到第4天,已经奄奄一息的他才被获救。 这个故事对我触动很大的,我从小父母对我进行的安全教育中,说的最多的就是“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自己当了母亲后,我对小D的安全教育很重视,但是我一直在反思,作为安全教育的这句话到底对不对呢? “陌生人是危险的”迷思 这句话到底有什么问题呢?首先,大部分年龄小的孩子是不具备我们大人对于“陌生人”的成熟理解。“陌生人”这个概念对于孩子来说是
水火无情,冬季干燥容易发生火灾,最近各地火灾频发,面临火灾的一些求生知道,你都教会孩子了吗?所谓安全防范知识是必须要知道的。 前两天帮妈看到一个新闻,说是韩国一居民楼起火,造成26人死亡,而且死亡人数还在上升。现在是冬季,天气比较干燥,属于易起火的季节。而且最近临近新年,一些烟花爆竹商贩还是售卖产品,无意间提高了火灾发生的机率。今天帮妈就跟大家分享一些火灾知识,除了各位爸爸妈妈要了解之外,更应该告诉自己的孩子,让他们掌握一定的逃亡知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避免火灾的发生呢? 1、告诉孩子不要玩火,比如火柴、打火机等。要让他们知道这些是危险物品,而不是玩具; 2、告诉孩子不要随意抠弄家里的电器、煤气、等开关。让他们明白家用电器、燃气都是造成火灾的火源,应该在大人的监护下使用; 3、告诉孩子在燃放烟花爆竹的时候,尽量要有
我觉得吃鱼是个技术活,会不会吐鱼刺有遗传的倾向,婆婆家很少吃鱼,因为包括公公、婆婆、老公都有被鱼刺卡到的经历。记得刚结婚不久,有次去婆婆家吃饭,吃到一半老公说被鱼刺卡到了,于是全家总动员,打手电的,拿镊子的,折腾半天,无果,我只能饿着肚子和他去了急诊,到那医生轻松就把鱼刺取了出来,我当时都惊呆了,这么大个人居然被鱼刺卡到,真是理解不了。不过从那之后,婆婆家吃鱼的次数更少了,我也跟着遭殃了。 佑佑能吃辅食之后我每周都要做一两次鱼给孩子,当然一开始尽量选择没有刺的鱼,后来慢慢大了,就什么鱼都吃了,摘刺当然是我的事,不指望佑爸,他自己不出乱子就行了。去年暑假的一天我特别忙,奶奶上午做了鱼,午饭的时候我还在忙工作,奶奶就给佑佑摘鱼刺,等我忙完刚坐下,佑佑哭丧着脸说,妈妈,我被鱼刺卡到了。我赶紧让她停止吃饭,又让她确认了一下,她坚持说被卡到了,得,我一口饭没吃,去医院
一年的节日有那么多,很多父母都喜欢挑选毛绒玩具给宝宝作为礼物。但是毛绒玩具对宝宝存在安全隐患,应该如何挑选毛绒玩具,杜绝这些安全隐患呢? 一、根据毛绒玩具的造型 1、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来选择毛绒玩具的造型 3~6岁 对于3~6周岁处于幼儿期的儿童,所挑选玩具的造型应以逼真为主,以便于孩子识别,增长知识。在选择动物玩具时最好要特征化,便于孩子加深印象。如选择熊猫玩具就应当黑白分明,让孩子知道这就是熊猫的特色。虽然有一种狗熊也有黑白相间的颜色,但不宜挑选给幼儿,以免使他们产生错觉。最好常带小孩子到动物园去观看真实的动物,以使他们对长毛绒玩具增加兴趣。对这时期的儿童当然可以挑选一些夸张型动物,但这种夸张必须以无法与真实动物相混淆为前提。 毛绒玩具的造型 6岁以上 对小女孩子来说,还可选择一些女性化的长毛绒动
每个孩子最信任、崇拜的人就是父母,他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与行为规范,最初都来源于父母。因此,如果父母对自身严格要求,熟悉道路安全知识与规则,并严格遵守,这就是给孩子最好的安全教育。 一个经常闯红灯的父母,没有资格,也没有能力教育孩子要遵守规则。所以,做好自己,是我们给予孩子无声但最有力的教育。 做好自己,从以下开始! 开车系好安全带(主动提醒后座系好安全带) 要求孩子坐上安全座椅的你,开车时必须养成系好安全带的习惯,这是对你和孩子的安全保障,也是为孩子做了很好的行为示范。 驾驶过程中不做低头族 回忆一下自己曾经是否在驾驶汽车的时候发微信、打电话?这种“解放双手”、低头开车的行为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记得,开车要专心、专注! 荷兰式开门 很多父母可能
8月8日21时09分,四川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共造成23人死亡,175人受伤,其中28人重伤。 8月9日7时27分,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发生6.6级地震,无人员伤亡。 短短一夜,天灾降临,人们不知道所措,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来的更快一些。或许我们无法避免灾难的发生,但是面对这些灾难,我们众志成城,团结一心。为灾区祈福,更要学会在地震中自救和保护的正确办法。 地震不是没有征兆的 当自然界即将发生大灾害时,并没不是没有征兆的。了解一些灾难前的征兆很有必要,或许就可以帮助你避开一劫。因为地震是地壳运动产生的岩体运动,所以一定会引发到地下水,生物,天气等异常。了解这些异常,在意外来临前你就有充分的逃生准备。 地下水异常 地震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地震前岩体的运动会导致地下水产生反应。所以当你看到
家具还能夺命,而且是孩子的性命,不禁让大人不解和恐慌。原来,此次肇事的柜子,由于重心过高,当孩子拉出抽屉往上爬时,重心偏离支撑面,于是造成了倾倒。因此,有家具经销商建议,如果家中有小孩,并且买了此品牌的柜子,一定要做墙固定! 但是,买了其他品牌的柜子就安全了吗?2012年,我国曾出台儿童家具的国家标准《儿童家具通用技术条件》,此标准明确规定:所有高度大于60厘米的柜类产品,应提供固定产品于建筑物上的连接件。 因此,家具的选择,不仅仅局限在美观和环保方面,安全性也越来越重要。如何选购一款安全的柜子呢?原则一:无抽屉优于有抽屉 抽屉柜是各类家具中非常适用于家庭的一款收纳家具,它占地面积不大,轻巧而灵活,柜体由一层或几层排列,用推拉的方式打开或收起。 带抽屉的柜子收纳能力超强,但弊端在于抽屉在拉开时重心改变,如果柜体未做墙体固定,容易造成
近日记者接到滑雪爱好者爆料称,一个十岁左右的北京小男孩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太舞滑雪场道外被巡逻发现受重伤,送到医院时已不治身亡。 这是继1月16日北大信息科技技术学院一女生崇礼万龙滑雪场滑雪时意外身亡的又一场滑雪事故,不禁让人心情沉痛,并对儿童滑雪安全产生担心。 滑雪本是一项很好的运动,属于有氧运动,冬季滑雪,能在无形中锻炼心血管缩张的能力,增强心肺功能。不仅如此,滑雪还能缓解“冬季抑郁症”。有的人到了冬天,就会变得忧郁、沮丧、易疲劳,而经常在冬季进行室外运动可以缓解和消除这种症状。 对于儿童来说,滑雪也是一项不错的选择。冬季带孩子去室外滑雪,不仅可以锻炼孩子胆量,也会对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有提升。 但是, 滑雪虽然有趣, 安全却是时时刻刻都不能忘的。 尤其是带着
手扶电梯 新闻上关于手扶电梯的事故是层出不穷,手扶电梯有三个危险的地方,上下梯时,以及电梯上行下行时那些缝隙中,出事的孩子大都是在上下梯逗留导致的,此外就是在自己坐电梯时不安分,动动这摸摸那导致手指或脚被夹住,因此孩子年龄小的,最好抱着他坐手扶电梯。 旋转门 对很多孩子来说,旋转门是比较好玩的东西,每当看到旋转门时,总是跟着它不断的转动,虽然好玩,但危险性不小,有的孩子淘气,尤其爱把手伸到一些缝隙中,门一转动自然会被夹手的,因此过旋转门时,孩子年龄小,最好抱着他过,以免贪玩造成伤害。 直升电梯 有次乘坐直升电梯时,有个宝妈带着孩子,电梯人多,一下就把宝妈和孩子冲散了,孩子又小,就被淹没在一群大腿中,还真不好找,后来电梯拥挤不堪,谁也没注意到孩子,不小心就踩到了孩子,只听哇哇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