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个月的宝宝对鲜艳的色彩、强烈的黑白对比感兴趣。色彩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宝宝而言,可以说是有一种难以抗拒的吸引力。 颜色视觉是对光谱上不同波长的光线的辨别能力。据相关研究发现:新生儿在出生两周内就能分辨红圆和灰圆,说明新生儿具有颜色辨别能力了。3个月的婴儿已具有三色视觉,4个月的婴儿已能在光谱上辨认各种颜色,即4个月的宝宝,他的色彩视觉发展已接近成人的水平了。 教孩子认识色彩,不单纯是让孩子能准确说出正确的色彩名称,更是通过各种方式刺激孩子的颜色视觉的识辨能力,增强对色彩世界的兴趣和想象,丰富孩子的想象力。 尽管4个月的宝宝,他的色彩视觉能力就已经接近成人的水平,但真正的色彩认知学习约在孩子1岁半前后进行比较适宜。色彩学习比较于“香蕉、苹果”等形象事物学习要难得多,色彩的学习过程要更抽象、更难识记,容易引起混淆。所以,当您教宝宝认识第一个色彩概
东汉天文学家张衡的故事 在东汉时期,中国出现了一位创制天球仪、候风仪、地霆仪的天文学家张衡。 张衡于公元78年出生在河南南阳,家境贫苦。但他自幼喜欢读书,成年后曾在南阳郡做了 几年文官、后来辞职回乡、潜心天文研究。中国汉朝先后出现了三种关于天体运动和宇宙结构 的学说,这就是“盖天说 "浑天说”和“宣夜说 "盖天说认为天在上,地在下,天像一个半圆 形的罩子,大地像一个倒着的盘子。浑天说”主张天是浑圆的,曰月星辰会转入地下,早朗的 浑天说认为大地是平的,改进的浑天说认为大地是球形的。宣夜说H人为天没有一定形状,而 是无边无际的充满气体的空间,曰、月、星辰都飘浮在气体中。张衡根据自己对天体运行的认 识和实际观察,认为"诨天说'比较符合观测实际。他还制作了一个能够精确演示浑天思想的1军 天仪' 张衡的另一发明是制作了水运浑象,它是世界上
肥肉绝对不能吃吗 有些人担心吃肥肉会引发高血压、高血脂、 冠心病、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对肥肉避而远之。 特别是一些年轻女性,害怕吃肥 肉会使身体发胖,而且嫌肥肉太过油腻,所以从来都不敢吃。其实,一点不吃肥肉对人体健康也不利。 脂肪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人体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脂肪是人体热能的重要来源,正常人每天需要摄入30?40克脂肪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而对于体力劳动者来说,对脂肪的需求量将会更高。 动物脂肪中含有-种叫做髙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的物质,它非但不会引起动脉硬化,反而可预防心血管疾病。而且,人体所必需的一些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E、维生素K等,只有溶解在脂肪中才能被人体所吸收。 肥肉绝对不能吃吗点评 大脑发育所必不可少的脑瞵脂和卵
南极人迹罕至为什么会被污染的科学故事 冰雪覆盖、人迹罕至的南极被称为地球上最后的净土,可是有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污染物已经染指这片净土。譬如,科学家从南极大气的气溶胶中发现了炭黑的存在,炭黑与人类的燃烧活动密切相关,来源于其他大陆的森林大火、化石燃料的燃烧。来自于无冰区沉积物中的海豹毛遗存更是将近2000年以来的人类活动一一记录在案,包括中国汉朝、古罗马帝国、中国隋唐、玛雅时代、印加文明与基督王国时期、殖民新大陆、现代工业时期等,这些时期文明兴盛、冶金业发达,在海豹毛中均体现出金属汞含量的急剧升高。在南极半岛,科学家在土壤和苔藓植被中发现有滴滴涕与六六六等有机氯农药的存在;巢居的黄蹼海燕体内同样含有滴滴涕;即使憨态可掬的南极企鹅也未能幸免,无论在其体内还是其排泄物中均检测到了高含量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尤其是滴滴涕和六六六,另外阻燃剂多溴二苯醚和用作绝缘油、润滑油的多氯联苯
想要提高宝宝的注意力吗?很多父母用尽方法,都没有得到比较好的效果,小编建议用镜子帮助宝宝提高注意力吧。 宝宝在出世的第一个月里,就会观察周围人的手和脸,视线也能跟着父母的移动,听到声音的时候也会把头转过去看向发声源的地方。妈妈可以在宝宝睡醒安静的时候多跟宝宝说说话或唱歌,也可以在宝宝面前晃动下玩具,吸引他的注意。 到宝宝三个月的时候,他已经能够区别物品的颜色,而且注视亮色的东西时间也比较长,还喜欢把物品都放到口里去吸吮,用口腔触觉来区别物品的不同,听到声音也能把头和身子都转过去。爸妈可以多带宝宝出去外面散步,让他认识更多的事物,扩大他对事物的注意范围和增强观察力。 当宝宝差不多到周岁的时候,宝宝的注意力就更强了,他能很认真的听父母讲话超过1分钟而不被其他声音打扰,看到感兴趣的东西,也会伸手去抓。这个时候的宝宝可能对镜子会感兴趣,但他对镜子里面的自我
1个月:盯着看 宝宝视力还处于发育期,最喜欢盯着人看。你可以在宝宝醒后,把他抱到眼前大约20—38厘米的位置,他会笑个不停。 2个月:鼓掌 鼓掌和唱歌有助于手和视觉的发育。开始时,他会试着模仿你的动作和声音,然后模仿表情。试着把孩子抱近些,给他个大大的笑容。 3个月:敲东西 孩子开始玩自己的手了,还会敲东西。你可以拿颜色鲜艳的摇铃让宝宝抓,促进手眼协调能力。此外,准备一面镜子让他凝视,这将激发他抬头。 4个月:挠痒痒 交流、动作和语言技能在此阶段开始发育,发痒反射也于14周左右发育。可以试着挠挠孩子,看看他哪里怕痒。 5个月:读词 眼睛和耳朵在这段时间开始工作了,他会经常发出含糊的声音。试着和他用简单的词对话。没事时,还可以找些认识读本,给孩子边读边指。 6个月:抓食东西 宝宝能坐起和活动后,特别喜欢抓食东西
为什么冬天白天短夏天白天长 因为连接地球的地轴是略微倾斜的,它是决定白天长度的主要因素。 在太阳系中,地球和其他行星一样绕着太阳公转。除此以外,地球还自己绕着自己旋转——自转。 地轴 让我们这样来解释吧。假设地球绕着一根想象出来的轴旋转,这根轴连接着地球的南极和北极,我们把它叫做地轴。 那么,地球的自传以及地轴是如何影响夏天的日长的呢?倾斜的地轴让地球在一年四季接收到数量不同的阳光。 夏至 当地球的半轴(北半轴或南半轴)开始向着太阳倾斜的时候被称为夏至。 北半球夏至 北半球夏至也叫做六月夏至,发生日期是6月21号左右,大多数时候北半球夏至是6月20或21号,6月22号的夏至比较少见。下一次6月22日的夏至将发生在2203年。 南半球夏至 南半球的夏至是每
常温水是温水还是凉水 常温水是温水,不是凉水。 常温水指的是维持在常温下的水,一般温度在25℃左右,而凉水的区间在5-12℃左右,温度有一定区别。常温水包括饮用水和矿物质水,也是人们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水,它更贴近人的体温,喝下去对身体有益。 与常温水对比,沸水当然制冷后,水密度、电导率等物理化学特性都是有一定的改变,其微生物的特异性要比当然水高于4-5倍。 与活细胞质里的水类似,因而易根据细胞质被身体消化吸收,推动基础代谢,提升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浓度成分,改进免疫功能。 若常常食用凉开水,还能够预防流感、扁桃体炎和一些皮肤病。自然凉白开水的水资源务必是高品质的水资源。 而自来水消毒主要是自来水消毒、漂白液开展消毒杀菌,非常容易造成钛酸异丙酯危害的副产品,氢气对身体有严重威胁,它会刺激性眼、鼻、喉及其呼吸道,对皮肤的损
宝宝到了三岁以后,对数字的敏感度会增加,但是对数字的概念依然比较模糊。如何让宝宝提起学习数字的兴趣,为学习数学打下基础呢? 在生活中与宝贝学数学的好方法: 方法1引导宝贝手口一致点数实物 吃饭前让宝贝负责分发餐具,要求他数清楚家里有几个人,需要多少餐具等等。也可以让宝贝给大家分水果,问问他:“如果妈咪拿走一个,盘子里还剩几个?”“盘子里有一个苹果,妈咪又放进来一个,现在有几个?”这样的游戏可以帮助他理解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 方法2利用实物或图片进行游戏 日常生活中可以收集一些小药盒、图片、数字棍等,和宝贝一起摆,互相提出要求“像我一样多”,边摆边数,数与物对应,帮宝贝从具体到抽象地理解数的含义。把小东西放进口袋或盒子里,让宝贝一边用手摸、一边唱数拿出的东西。 方法3让宝贝玩手指游戏 鼓励宝贝数
人参为什么会跑原因 人参会跑只是美丽的传说。因为: 1、人参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每年到秋季,都会枯萎冬眠,行内称之为“假死”。旧时采参人往往前几天看到一株人参,隔几天再来就找不到了,如果在秋冬季,多半是枯萎不见了。 2、有时候第一年发现了一颗野山参,第二年发现他不见了,而第三年发现他又出来了。有人会觉得人参会跑,其实是第二年的气候环境不适合人参生长,休眠了一年。其实人生的生命力很顽强,只剩一个芦头,也会长成主体;但是也很脆弱,遇到不好的环境,就会休眠一年。 3、野山人参都生存在大山里,如长白山。山林里野兽比较多,人参主体又很脆,有时候会被鸟兽损坏,或者被践踏。这样就会发生蹲芦的现象,也叫吞芦。一般情况下,第二年又会继续发芽成长。 综上,人参会跑就是芽苞出现了问题。比如:自然环境突然变化、被鸟兽踩到、被树上的树枝砸到等等一些客
算命为什么不值得信赖的科学故事 算命术正式确立于唐朝,起关键作用的人叫李虚中。此人自称能根据一个人出生时间的天干地支,来推算他一生的吉凶祸福、贵贱寿夭。由于韩愈等人的极力推崇,李虚中死后被奉为命理学的鼻祖。 李虚中的推测方法被称为“四柱法”。“四柱”即为出生的年、月、日、时,每一柱取天干(甲、乙、丙、丁等共10个)、地支(子、丑、寅、卯等共12个)各一字,加起来的总字数便是八字。然后再按八个字中所含的阴阳五行,进行复杂演算,推测被算者一生的大致情况。这种方法后在五代十国和北宋时期经进一步发展,趋于成熟,明朝的刘伯温对此也做了补充。 后来,有人认为,“八字”无非是代数里普通的排列组合问题,认为八字共有40 320种(8!=8×7×6×5×4×3×2×1=40 320)。也有人认为答案是60的4次方960 000种(因为10与12的最小公
为什么说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的科学故事 青藏高原位于中国西南部,跨青海与西藏的全部和四川的西部;面积25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总面积的l/4,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高原上耸立着一列列冰峰连绵的山脉,山脉多为东西走向,自北向南大致可分为:阿尔泰山——祁连山;昆仑山——巴颜喀拉山,横空出世的昆仑山脉,号称“亚洲脊柱”;喀喇昆仑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南部是世界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位于山脉中段中国和尼泊尔边境Il勺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1994年8月公布),为世界第一高峰。青藏高原地域之广,地势之高,是世界上其他高原无法比拟的,故有“世界屋脊”之称。青藏高原上的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垂悬。冰雪融水,是长江、黄河、澜沧江、怒江、恒河、印度河的重要水源。高原上还分布着众多的湖泊,是最高的高原湖区。 青藏高原区,按纬度位
为什么会出现流星雨的现象 因为宇宙中有许多行星,它们没有一定的轨道,在宇宙中随意行走。当它们穿过或者擦着地球的大气层飞行时,就会擦出强烈的火花,我们在地球上看就是流星了。 流星,太阳系内除了太阳、八大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外,在行星际空间还存在着大量的尘埃微粒和微小的固体块,它们也绕着太阳运动。 在接近地球时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会使其轨道发生改变,这样就有可能穿过地球大气层。或者,当地球穿越它们的轨道时也有可能进入地球大气层。由于这些微粒与地球相对运动速度很高(11-72公里/秒),与大气分子发生剧烈摩擦而燃烧发光,在夜间天空中表现为一条光迹,这种现象就叫流星,一般发生在距地面高度为80-120公里的高空中。 流星中特别明亮的又称为火流星。造成流星现象的微粒称为流星体,所以流星和流星体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流星
为什么沙漠里会有绿洲的故事 在干旱少雨的光秃秃的大沙漠里,也可找到水草丛生、绿树成荫,一派生机勃勃的绿洲。这绿洲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高山上的冰雪到了夏天,就会融化,顺着山坡流淌形成河流。河水流经沙漠,便渗入沙子里变成地下水。地下水沿着不透水的岩层流至沙漠低洼地带后,即涌出地面。另外,远处的雨水渗入地下,也可与地下水汇合流到沙漠的低洼地带。或者由于地壳变动,造成不透水的岩层断裂,使地下水沿着裂隙流至低洼的沙漠地带冲出地面。低洼地带有了水,各种生物就应运而生、发育、繁衍,于是形成了绿洲。沙漠里的绿洲,水源丰富,土壤肥沃,适合农作物和其他植物生长。绿洲往往形成奇特的秀丽风光。 为什么沙漠里会有绿洲的故事点评 沙漠,主要是指地面完全被沙所覆盖、植物非常稀少、雨水稀少、空气干燥的荒芜地区。沙漠亦作“ 沙幕 ”,干旱缺水,植物稀少的地区。沙
哪几类人群可以打加强针 1、专家分析认为,目前我国疫情防控形势很好,重点是外防输入,对输入风险高的,比如海关、边检、航空、隔离点、定点医疗机构等工作人员,在完成免疫程序6个月后,可以开展加强接种。 2、另外,在常规接种当中我们也发现,免疫功能相对较低的人群,以及60岁以上的人群,他们接种后产生的免疫效果没有18-59岁的好,但是这类人群又恰恰是感染后的高危人群。他们感染后出现重症、危重症、死亡的风险要高于其他人群。因此专家也建议,对这类人群,在接种后6个月,可以开展一剂加强针。 3、另外专家还建议,我们国家由于工作、学习、交流的需要,还有一部分人群要去到境外的疫情高风险地区或者国家,专家也建议对这类人群在接种满6个月后,可以开展加强免疫。但是否目前现阶段要对全人群开展接种6个月后的加强免疫,专家建议还待进一步研究,并且
恢复孩子视力的有效方法 1、黑枸杞 黑枸杞清肝明目的疗效大家早已知道,因为它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他命A、B1、B2、C,钙、铁等,是健康眼睛的必需营养。野生黑枸杞味甘、性平,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游离氨基酸、有机酸、矿物质、微量元素、生物碱、维生素C、B1、 B2等各种营养成分。与红枸杞相比,其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含量更丰富,尤其含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功能的天然的花色甙素,药用,保健价值远远高于普通红枸杞,被誉为“软黄金”。 2、维生素A 不用多说,素有“护眼之必需”之称的维他命A,是预防眼干、视力衰退、夜盲症的良方,以胡萝卜及绿、黄的蔬菜及红枣含量最多。 3、维他命B 维他命B是视觉神经的营养来源之一,维他命B1不足,眼睛容易疲劳;维他命B2不足,容易引起角膜炎。可以多吃些芝麻、大豆、鲜奶、小麦胚
为什么一山不容二虎的科学故事 老虎是独居动物,只有在交配期才会与异性接触。每只虎都有自己的领地,也叫栖息地。这块栖息地有一定的范围。老虎常常将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涂在栖息地边界的树上,来提醒或警告其他老虎:这是我的地盘。任何对手越过界线,就会遭到打击。这些液体,是由老虎身上特殊的腺体分泌的。 老虎是猛兽。在自然界里,在它栖息的地方,很少有其他动物能敌得过它。虎有敏锐的嗅觉和听觉,能识别猎物的蛛丝马迹;它的足底有柔软厚实的肉垫,能无声无息地接近猎物;它还有强有力的利爪,能让到手的猎物难以逃脱。独居生活的老虎,拥有的是一个较大的领地,也意味着拥有领地里的全部食物。 一山不容二虎有其典型的生态学意义。因为一只虎的领地要足够大,才能容纳足够多的猎物及猎物所需的食物,包括小型食肉动物、食草动物和各种植物。当然不是十分严格的一座山只能有一只老虎存在
大象与众不同的生存之道的故事 大象在个体较小的时候,没有采取快速奔跑的方法来躲避食肉类动物的追杀,因为大象要采取快速奔跑的方法来躲避食肉类动物的追杀,其身材就不可能进化的如此庞大。 根据现在的大象群体对付危险的表现分析可知,古代的大象在其身材较小的时期,是采取团结对敌的战术来应对食肉类动物的攻击的。例如,当亚洲象的象群中的某只大象由于伤、病等原因倒下时,象群中的其它成员会长时间地呆在它的身边对其加以保护。由于整个大象群体的团结、互助性极强,远远超出了其它种类的食草类动物,面对食肉类动物的凶猛攻击,每个大象都不怕牺牲,奋起反击,抗击到底,造成曾经捕食大象的食肉类动物很难得手,甚至在大象的拼死反击下伤亡惨重,久而久之,远古时代的食肉类动物自然也就不敢去攻击处于成群状态的大象了,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危险。事实上,对于弱小的动物来讲,团结对敌是一种非常科学的生存知识
口渴的小蚂蚁的故事 严寒的冬天终于过去了,小鸡可高兴啦!因为它的好朋友小蚂蚁不再冬眠,终于有人和它一起玩儿啦! 小鸡蹦蹦跳跳来到小蚂蚁的家,小蚂蚁正好睁开了眼睛。 小鸡刚要说:“小蚂蚁我们去玩儿吧!”小蚂蚁着急的说:“好渴呀好渴呀!我想喝水!” 小鸡有些不开心,它说:“你怎么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喝水,一点儿也不想我!哼!” 小蚂蚁听了,连忙解释道:“不是的不是的!你误会了,只是我们在冬眠之前因为要把体重增加到较高的水平,我们才能进入冬眠的状态,但是体内的水会影响我们冬眠,所以我们就在冬眠之前把大部分水排出去,而且冬眠期间还会消耗,所以我们在冬眠之后会非常非常口渴,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喝水了。” 小鸡听了,不好意思的挠挠头说:“对不起,是我误会你啦!” 口渴的小蚂蚁的故事点评 口渴的小
蛇为什么老吐舌头的故事 听说狗经常把舌头伸在外面是因为它的汗腺长在舌头上,所以它要通过吐舌头来排汗。我在电视上经常看到蛇不论热不热都把舌头吐来吐去,这是为什么呢 你观察得很仔细哦!蛇老吐舌头是因为它的视觉很差,要靠嗅觉来寻求猎物和辨别环境。它的嗅觉器官并不是鼻子,而是那条又细又长、顶端分叉的舌头。空气中细微的气味粒子就被沾到舌头上,然后它把舌头缩回到喉咙附近,那里是蛇的“气味分析室”,再清淡的气味也逃不过“检查”哦!现在,你知道了吗? 糖是怎样生产出来的故事点评 狗伸舌头是为了排汗,而蛇吐舌头不是排热也不是为了排汗,蛇的视觉很差,要靠嗅觉来寻求猎物和辨别环境。它的嗅觉器官并不是鼻子,而是那条又细又长、顶端分叉的舌头。空气中细微的气味粒子就被沾到舌头上,然后它把舌头缩回到喉咙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