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教育热点开心娱乐节日大全
  • 成功的父母,都会把孩子当为“千里马”!
    成功的父母,都会把孩子当为“千里马”!

    生活中,很多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可是要培养出一个“佼佼者”的孩子,家长们就得把他们当为“千里马”来培养。 同事王丽是一位望子成龙心切的母亲。 她有一儿一女,女儿在家乖巧,在校好学,学习成绩一直优秀,是家长和老师都喜欢的好孩子。 可是儿子却与姐姐完全相反,顽劣,淘气,一刻都停不下来,上二年级了,成绩在班级垫底,还常因破坏了学校和同学的物品或者打哭了同学被老师找家长。 王丽为儿子伤透了脑筋。 听人建议,带着儿子去找一个专业测评机构做了测评,测评专家根据测评报告指出了孩子很多不足,说孩子存在神经发育不良的缺陷,基本可以判定是多动症。 王丽当时如雷轰顶,归来寝食难安,开始担心孩子以后的生活,惶惶不可终日。 这个周末,王丽应朋友的邀请,带着儿子去参加了一个小型线下家庭教育公益沙龙活动。

  • 想在孩子眼里成为好爸爸,这些你都做到了吗?
    想在孩子眼里成为好爸爸,这些你都做到了吗?

    越来越多家长认识到一个状况:教育孩子,不仅仅是妈妈一个人的事。所以越来越多爸爸逐渐参与到对孩子的教育中。 但是,想要成为一个好爸爸,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首先,以下的几件事,你都做到了几件? 1好爸爸,应该是一个爱玩的爸爸 孩子天生就爱玩,除了喜欢和小伙伴们一起玩以外,也希望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玩。 玩,不仅能让孩子从中锻炼动手能力、习得人际交往的经验,还可以促进孩子的创造性和提高孩子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在玩的过程中,孩子还能提高自己的情绪调节能力。 如果你问孩子:你最记得与爸爸在一起的时候是什么时候? 大部分孩子会回答你:玩…(某件事情)的时候。 因为玩能使孩子产生愉快的情绪,而这样积极的情绪容易被人们记住。 2好爸爸,应该是一个爱阅读的爸爸

  • 2022年退税什么时候到账
    2022年退税什么时候到账

    2022年退税什么时候到账? 申请成功之后10个工作日内到账。但是由于特殊时期,最长可以延长至30个工作日内到账。 2022年个人所得税退税程序如何操作? 个人所得税退税申请需要安装在线APP,实名注册登录进入综合收入年度汇算界面,进行退税申报审查。提交退税申请后,系统将自动计算出上一年必须缴纳的税收额度。如果您支付了多少,则可以提交退税申请。 为了方便申报,建议大家选择,税务机关已按照某些规则预填了部分申请数据,每个人都只需要确认即可。 确认预填的收入和扣除信息是错误的,您可以直接单击。 3月1日至3月15日,需要纳税的纳税人可以每天早上6点至22:00登录手机税收APP预约办理时间。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按税率快速扣除,以减免税率-速算。 需要纳税的员工,如果他们必须退还部分个人所得

    标签:其它资讯
  • 快过年了,会有哪些民俗呢?
    快过年了,会有哪些民俗呢?

    快过年了,孩子们是最开心的,可以吃的好,玩的好,还能收到不少压岁钱,那么过年的时候会有哪些习俗呢?小朋友们都知道吗? 春节是中国隆重的传统节日,各地还有许多特色的民间习俗。不过你有没有觉得,现在的过年氛围越来越淡了,相比我们小时候,少了很多仪式感,也少了很多幸福感。 可能是因为现在很多人忙于工作、忙于赚钱、忙于新娱乐而忽略了民俗文化的传承。其实有很多传统习俗,是应该保留下去的,不说名族文化这些大道理,至少给我们的下一代,多一些生活的仪式感吧! 办年货 过年,会有一个比较长的假期,这个期间,一般不买东西,很多商店都不开门,因此我们需要在过年前采购过年所需的物品,例如食品、礼物、衣服、装饰品的过程,称为办年货。 在置办年货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告知宝宝这个习俗的意义。大一点的宝宝可以参与进来。孩子通过这个活动接触社会,认识各种东西

  • 蓝可儿行为:女子喝同事的水失忆 行为诡异似蓝可儿
    蓝可儿行为:女子喝同事的水失忆 行为诡异似蓝可儿

      一女子随同事进入宾馆,在近4分钟的时间里,一直在空空荡荡的走廊里徘徊,行为怪异,和当年蓝可儿极其相似,我们称之为“蓝可儿行为”。在宾馆的10多个小时,她只记得喝了同事买的一瓶水,之后发生了什么,她一点印象也没有。家人怀疑该女子遭到了性侵。 蓝可儿行为:女子喝同事的水失忆 行为诡异似蓝可儿

  • 孩子不愿意和家长交流,该怎么办呢?
    孩子不愿意和家长交流,该怎么办呢?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会发现一个问题,还自己和自己的交流越来越少了,遇到事情或者有什么心事都不愿意和家长过多的聊到,这是问什么呢? 也越难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很多孩子不愿意跟父母说心里话,犯了错误、有了情绪、遇到问题都不愿意跟父母沟通,更不愿意说出内心真实的想法。孩子为什么会这样?父母该怎么办?根据我多年的育儿及工作经验,我总结了以下四方面方法供大家参考。 Part1 制造亲子谈心机会 要建立起家人时常沟通的习惯,规定一周至少有一天关掉电视,一家人一起来谈“令我烦心的事”。注意,不是让孩子一个人谈,那样会造成“审讯”式的紧张空气,而是每个人都谈,通过平等、互助式的交流,告诉孩子,任何遭遇都不会遭致家人的讪笑,你的背后有我们,家长可以选择让孩子轻松快乐的环境,比如某个街心公园,更容易诱导孩子说出心里话。作为回报,父母不仅应当为其

  • 2020秋分放假吗
    2020秋分放假吗

    2020秋分放假吗 秋分不是法定节假日,因此2020年秋分不放假。 在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中,只有清明是唯一的法定假日。2018年6月,国务院同意自今年起将每年的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但秋分并非国家法定节假日。 秋分(autumnal equinox),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一是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秋分点),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与晨昏蒙影)。秋分过后,太阳直射点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开始昼短夜长,即一天之内白昼开始短于黑夜;南半球相反。故秋分也称降分。 秋分节气吃什么传统食物 1、桂花酒 秋分的时候,桂花都已经开了,正是丹桂飘香的节气,秋分前,勤劳

  • 孩子的尊严不容践踏,别再对他们“语言暴力”了!
    孩子的尊严不容践踏,别再对他们“语言暴力”了!

    孩子心思细腻、敏感,很多你视为无所谓的事情可能在无意之中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你将你与孩子之间的秘密公之于众,他对你的信任会瞬间消失,造成他们更加敏感叛逆,对他以后的为人处世产生不可磨灭的负面影响。 最近有个传的很火的视频,视频中是一个小男孩因为和同学打架被批评,在这三分钟的视频里,小男孩誓死捍卫自己尊严的决心表现的淋漓尽致。 原来是小男孩因为理了个光头,被别人嘲笑是光头强,他觉得尊严受损,就打了那些学生,结果被老师批评。 一个十岁的小男孩宁愿被打得很惨也要维护自己的尊严,宁愿罚站挨批评也不愿意让别人嘲笑他。可见,尊严并不是成人的专属品,对一个孩子来说,同样的重要。但实际生活中,多少个孩子在受到嘲笑和欺负的时候选择了忍气吞声,独自落泪。 我们自然不能倡导孩子在受到尊严受损的时候使用暴力解决问题,但老师绝不能说你一个小孩有什么尊严

  • 高情商的父母,怎样教孩子处理个人情绪?
    高情商的父母,怎样教孩子处理个人情绪?

    每个父母几乎都遇到过自己的孩子生气发脾气,有的孩子有时还会大喊大叫,大声哭闹甚至无理取闹以示愤怒。但是这样的做法并不是合理的。 著名哲学家奥托.魏宁格是这样描述的:当小孩子生气哭闹的时候,如果家长用驱赶和制止的方式来企图控制孩子愤怒的情绪,那么只会使消极的情绪与日俱增,长期弥漫。因为孩子一切哭闹的行为都只是为了证明一个想法,“我是对的。” 来看国外的一个爸爸是怎么劝解发怒的女儿的,简直太温暖了: 01、接纳愤怒,孩子有愤怒的权利 对很多父母来说,孩子愤怒就意味着无理取闹,但是,人类本就有喜怒哀乐等复杂的情绪,孩子又怎么能没有呢。父母首先需要做的是,提醒自己要接纳孩子的愤怒,孩子有愤怒的权利。深呼吸,父母平静的反应可以帮助孩子进行积极的情绪调节,帮助自己冷静下来。 02、让孩子选择适当的方式宣泄愤怒

  • 读懂了这个故事,你就能读懂家庭教育了
    读懂了这个故事,你就能读懂家庭教育了

    前段时间,我在看一本书的时候,看到一个有趣的调查研究,或者说是一个有趣的“故事”。 那个是关于两个家族后代的对比研究结果: 马克思·杜克斯(生于1700),两百多年前住在纽约,他以冷酷无情著称,并和一个“作风开放的”女人结了婚。 在他的1200多个后裔中,130个进过监狱(7个是因为谋杀,平均刑期为13年),310个是流浪汉,190个是妓女,60个是惯偷,还有680个是酗酒者。 约翰逊·爱德华(生于1703),一名清教传教士,也住在纽约。 在他的929个后裔中,430人成为了传教士、牧师或神学家,100位律师,60位法官,60位医生,60位优秀作家,100位大学教授,14位大学校长,3位市长,3位州长,1位美国财政部长,7位入选美国国会,2位入选美国参议院,1位曾任美国副总统。 大家看完这个调查,有什么想法吗?

  • 看节目也是亲子互动的机会,看你怎么把握!
    看节目也是亲子互动的机会,看你怎么把握!

    在这个电子时代,要让孩子完全和视频节目隔绝是不可能的。最重要的是,父母必须保证自己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在给孩子看视频节目的时候,尽量在电子产品与亲子互动之间找到平衡。 看视频节目可以成为亲子互动的机会,看你怎么安排 具体我有以下几个建议: 01、监管看视频的时间 2岁以前的婴儿尽量不看视频节目,爸爸妈妈真人陪玩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如果实在没办法要看,尽量在15分钟以下。 2岁到3岁的孩子每天看视频的时间也最好不超过30分钟。 3岁以上,和孩子商量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时间。 美国的很多教育性的节目挺好,象探险朵拉,米奇妙妙屋等等,一般30分钟左右。我们可以和孩子商量,每天看一集。我通常会让孩子把一集看完,而不是硬性规定几分钟。 另外我要提醒一点,家里所有的手机,电脑,ipad,都设上密码。这样,

  • 孩子犯错,你应该这样批评,那才叫有效!!!
    孩子犯错,你应该这样批评,那才叫有效!!!

    对于幼小的孩子,父母总有些时候需要指出他的错误,告诉孩子不能那样做,这是教育者的责任。可是,很多时候这种批评教育并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结果令父母烦恼,孩子无措。 说话的内容固然重要,但相同内容的话,用不同的方式说出来,会有完全不同的效果。即使成年人也会有这种感觉,更何况年幼的孩子,他根本没有能力分析父母说话的良苦用心,他只是直接从说话的方式上感知成人。 父母如果对自己的语言方式作些讲究,可能教育的效果就会大不一样。下面结合一些父母的常见误区,说说“批评”孩子的三种语言策略。 1准确表达 确保有效沟通 我曾听说这样的事例: 爸爸和儿子一起走,儿子不想自己走了,张着两只手说:“爸爸抱抱,爸爸抱抱!” 爸爸说:“你的腿呢?” 儿子低下头,看看自己的腿,然后又抬头张着两只手说:“爸爸抱抱,爸爸抱抱

  • 年迈父亲状告14岁儿子,原因究竟为何?
    年迈父亲状告14岁儿子,原因究竟为何?

      近日,一则父亲状告14岁儿子讨要数百万房产,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何父亲状告14岁儿子?年迈父亲状告14岁儿子,原因究竟为何?   小凌11岁 父母协议离婚了 把数百万的财产给了他   小凌14岁 父亲突然反悔了 状告儿子要求撤销赠与   从家庭美满的幸福孩子,到手握数百万的富翁,再到法庭之上的被告,14岁的小凌(化名)这些年所有的经历,全部源于父母当初的一个决定。3年前,父母离婚时,把家里的财产都给了他。3年后,父亲反悔了,把14岁的小凌告上法庭,要求撤销对儿子的赠与。于是,年幼的孩子成了被告。   共同财产全给儿子   小凌原本有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他的父母于上世纪90年代初结婚,婚后第7年生下了他。2009年初,小凌11岁时,父母因为感情不和,协议离婚。   “考虑到娃儿以后的生活,为了保证他健康成长,我们约定把夫妻的共同财产都给儿子。”小凌的母

  • 教育部发表声明,将深入治理幼儿园乱收费
    教育部发表声明,将深入治理幼儿园乱收费

      2012年,教育部将攻坚克难,深入治理教育乱收费,切实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中小学教辅材料散滥、幼儿园收费混乱等群众切实关心的问题。   以下为刘利民发言实录:   教育部始终把治理教育乱收费、规范教育收费作为重大的政治责任全力推进,既注重从源头上治理教育乱收费,又注重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这次会议将治理教育乱收费作为纠风工作专项治理的重点进行部署,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2012年,我部将积极会同有关部门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着力破解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难题。在进一步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上,2012年2月,我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审计署联合下发了《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的八条措施》,下一步将重点抓好这一文件的贯彻落实:一是制定实施细则。督促各省(区、市)在5月底前制定出台治理择校乱收费的细化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师

  • 想教育孩子更省心,你得先掌握这些育儿经!
    想教育孩子更省心,你得先掌握这些育儿经!

    你知道吗?在小孩3岁以前,每年智力开发空间约19%,4~6岁在幼儿园里,每年智力开发空间约8%,在小学里,每年则是3%。再往上,就越少了。 所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早期教育的内容以感觉运动训练为主,很多事情,家长自己就能做。 如果你是孩子家长,或者是准爸准妈,下面这些钱志亮老师的建议你可要注意了! 1. 孩子到底几岁才不同父母睡? 顺产的孩子4岁可以分床了,现在很多孩子是剖腹产,剖腹产的女孩要亲子同床到7周岁,男孩要到8周岁再分床。 这是因为尽管剖腹产让孩子出来得快,但对于孩子来说,就像平时我们正在打盹儿,被人猛地敲醒,带来的是惊慌,甚至不愉快。 这样的“不愉快”将持续生命的一个周期,也就是女孩到7周岁,男孩到8周岁。你欠孩子的,你就陪孩子睡吧。 2. 喂奶时被孩子咬怎么办? 孩子

  • 懂艺术的孩子究竟赢在哪里?
    懂艺术的孩子究竟赢在哪里?

    艺术是一种表达能力。但它首先是一种感受能力,不然无从表达。但是,艺术感受和表达的又是什么? 艺术表达的是你的心和这个世界之间的关系。而这种关系随着时间、空间、身边的或远或近的人的动作,不断发生着或微妙或天翻地覆的变化。 我们做的所有“有用”的事往往都会有那么一个标准答案,唯独艺术二字永远没个精准。而越模糊越混沌的表达,往往越接近真实。 所以佛曰:“说不得。” 艺术就有这么一种魔力,它说的就是——“说不得”。 我有时觉得很多同胞对于艺术有一种心底里的胆怯。总觉得与那种阳春白雪隔得太远,那是一种不属于自己的生活。就算是把年假全都花费在卢浮宫,也未必真的敢回来说出个一二三。 一开始,我以为这大概和我们从小对艺术教育的缺乏有关。可现在充斥在网络和街头的儿童艺术培训多得齁死个人,真的就能解决问题了?未必。那些培训大多也是换个方式求个

  • 内心强大的孩子,背后都有这样的父母
    内心强大的孩子,背后都有这样的父母

    01 前几天一位妈妈发了一封邮件求助。说最近孩子总是问自己,“妈妈,你真的爱我吗?” 每天要问好几遍,每次告诉孩子说爱。但好像一点用都没有。 原来这位妈妈因为工作的原因,常年在外出差,有时候还会带队出国。一年有一半的时间在路上,孩子就放家里给老人带。 在孩子出现这个情况的前几天,家里来了一位客人。孩子的一个姨奶奶,人特别爱说笑。所以看到孩子之后就逗孩子。 “你喜欢你妈妈一些还是喜欢你爸爸一些呀?”三岁的女儿一愣,不知道怎么回答。 旁边的奶奶赶紧暗示说,“都喜欢,都喜欢”。孩子就顺着说了一句“都喜欢!“ 那个姨奶奶兴致盎然,不甘心地继续说:“你妈妈是不是不要你了,经常不在家。是不是给你偷偷生了一个弟弟在外边?” 这时候孩子就马上停下了手中的玩具,看了看奶奶。奶奶赶紧说“没有呢,姨奶奶逗你玩儿的。”

  • 怎么树立孩子的是非标准
    怎么树立孩子的是非标准

    孩子的是非观该怎么树立起来?家长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首要的就是要让孩子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给孩子树立是非标准,家长要用对爱的方式。 孩子的这种是非观念,也正是源于父母的言传身教,对此,父母首先要做到以下几个充分必要条件: 1.父母自身要有明确的是非观念; 2.能准确的毫无异意的向孩子传递是非观念; 3.用温和坚定的态度阻止孩子不当的行为。 陶姐最近在餐厅吃饭时,看到了一件这样的事情,一个看上去大约2岁多的小男孩,一直在玩门口的垂帘,垂帘是塑料和金属的材质,通过拉扯碰撞会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孩子玩的很兴奋。 妈妈提高了声音说:“宝宝,不玩这个。”孩子继续玩……妈妈指着店老板继续说“宝宝这个不能玩,叔叔会骂的。” 孩子继续玩…爷爷过来笑着说“哎呦呦,不玩了等下划破手

  • 最好的教养,是忘却父母的不完美......
    最好的教养,是忘却父母的不完美......

    一个阿姨,跟女儿关系不好,前几天过生日,侄女外甥来了一大帮,唯独女儿不到场。 而且人家借口都懒得找,就仨字:不想去。 阿姨挺伤心苦闷,来找我咨询。说以前家里穷,煮鸡蛋就煮一个,她和老公都舍不得吃,给女儿。 后来日子好过点,他们年年带孩子出国旅行。 前段时间女儿要换手机,她二话不说给买了个六千多的,自己用女儿淘汰下来的。 可是这么心肝宝贝地疼着的独生女,却跟她不亲。 结婚后住得远远的,很少回家来,生了儿子也不让她带,她一年也见不着几回外孙。 我跟阿姨聊了半天,感觉是个通情达理有素养的妈妈,决定跟她女儿聊聊。 第二天,女儿的电话来了。 她说:我妈欠我一个道歉。 因为在她初一时,有次因为小事顶撞了姥爷,她妈当时就狠狠甩了她一耳光。 那一耳光的疼,以及比疼更难忍

  • 如何拯救负疚感妈妈
    如何拯救负疚感妈妈

    如何拯救负疚感妈妈?妈妈的这些负疚感是怎么来的?谁都是第一次当妈妈过来的,“离开孩子一会儿我就受不了!”“天哪,我的宝宝在哭!”妈妈们因为爱之深,不能容忍宝贝受一丁点苦,于是只要自己有一分没做好,都会心存万分的内疚。这挥之不去的内疚感,究竟该怎样从容面对? 为人父母以后,我们总会免不了各种担心,担心对孩子照顾不周,担心自己的某些言行举止对孩子造成影响或伤害,担心有失好妈妈的美名,担心……种种担心都会成为心中的那一丝负疚感,让妈妈们不知所措。 “我做得对吗?”“我这么做可以吗?”无数妈妈们都在育儿领域里困惑、反思、焦虑。让我们一起盘点妈妈们的负疚感,看看育儿路上,我们都有着怎样的相似点。 妈妈口述 一没法给孩子最好的,我就很难受 “我很好强,从上学开始就拔尖,到了工作单位也是凡事都要求完美。有了女儿青青以后,看到别人用什么高级

相关问答

更多>

教育资讯热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