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急着长大,保有「空白」时光 孩子童年应该是无忧无虑才对,不要着急让孩子快点长大,《英国:创造力的学习》一书,介绍了英国最大的华德福学校如何滋养学童的创造力。学校裡一位老师提到:「这裡的小孩最幸福的一件事,就是他们不必赶着长大,他们被准许当个小孩,而且可以当很久。」 不论晴雨,幼儿园的孩子每天都要出去玩,因为那是童年最重要的工作;而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电脑技能,华德福的学生却等到十叁岁才开始学。 臺湾的《商业周刊》记者团,曾实地走访丹麦小学,当地一位受访记者说:「丹麦的孩子,有作为孩子的自由, 他们被允许有时间、空间玩耍,接近大自然、爬树、跌倒等等, 而不是从小就逼迫他们学习技巧。」 带着孩子旅居欧洲五年的作者沈佳慧,在《没有边界的教室》书裡探讨了德国父母的教养思维。她指出,德国的孩子拥有许多「空白」时光,家长不送孩子上补习班学才艺,他们希望
大约在上个月中旬的时候,有个妈妈问:为什么感觉你带孩子很轻松呢?我说,可能我比较了解孩子吧。后来,仔细回想,才发现真正的原因是我不仅阅读了很多相关的书,而且还把书中的很多方法去践行了。 于是,今天给大家推荐10本在2016年对我影响最深刻的10本书,也希望能帮助到爱学习的你。 第1本:《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这本书,我不仅在我自己的闺蜜圈推荐,也公开推荐过很多次。有个同学看了我的推荐,她特意去买来仔细研读了一番。她给出的评价是,每一个当妈的都应该仔细阅读这本书。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她把这本书里讲的方法应用到生活中后,慢慢发现她那经常无理取闹的孩子变了,变得很乐意配合她了,而且她说她已经连续3个月没有对孩子发脾气了。其实,我想说的是,孩子并没有变,变化的是妈妈。再次强烈推荐这本书! 第2本:《全脑教养法》 这本书和《如何说,孩子
全球第一和“倒数第一” 香港家长普遍反映说孩子不喜欢看书,孩子尤其不喜欢看中文书,而是沉溺于电子游戏、看动画片……如何撰写和出版能够吸引孩子来阅读的书籍,如何想方设法引导孩子主动阅读,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大课题。 根据2012年12月12日“全球学生阅读能力进展研究”发布会上公布的资料,香港有132所小学的共4122名小四学生和3600名家长获邀参加有关研究,测试中文阅读理解试卷两篇,一篇为信息类文章(说明、指引、数据和图表等),一篇为文艺类文章(故事、诗篇和寓言等)。香港学生的得分全球排第一! 鼓舞人心吧,我们香港的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竟这么高! 可是,再看看研究报告的其他内容吧:香港小学生在其他四项指标方面,在45个参与国家和地区中,排名都接近榜尾:“阅读兴趣”排名39、“阅读动机”排名45、“阅读信心”排名44、“对阅读课堂的投入”排名42。 研究团队最后总结:大部分香
因不满涨价太凶,想找幼儿园园长讨说法,家长被园长推出幼儿园大门!4月19日接到投诉赶到时,记者在南昌市东湖区福州路天乐幼儿园目睹如此一幕。被推出校门的家长吴女士说,天乐幼儿园乱涨价令人忍无可忍,她只是希望交费能交个明明白白。东湖区物价局表示,天乐幼儿园的收费许可早在去年6月就已到期。 “去年下半年每学期才2700多元,这个学期就涨到了3200多元,私立幼儿园涨价就可以有恃无恐吗?”吴女士向记者诉苦,她儿子从2010年9月进入天乐幼儿园读书。据吴女士提供的收费收据显示,该幼儿园过去四个学期的收费标准分别是2489元、2569元、2779元和3269元,今年春季涨得最凶。 吴女士说,2月初她带孩子来幼儿园报名前,未接到涨价书面通知,开学时也没有公布物价部门的批文,临时给孩子转学也来不及,她只好让孩子先入学,提出幼儿园提供涨价的政府批文和收费发票,就立即缴
朋友的女儿在十多年前考上了麻省理工学院,当时在周围中国人圈子里轰动一时。结业后她到硅谷开展,一边作业一边又修了个MBA学位,如今在一个国际尖端的IT公司里作业,亲朋好友都觉得她很精干。每逢中国人家长当着她的面表明要让自家孩子以她为典范时,她都显露哭笑不得的表情,一再说自己很一般,就是个高级打工仔罢了,千万不要向她学。 如今她自己的女儿也快到了上学的年纪,回来看望爸爸母亲时,咱们见到她就半开玩地问她,今后要把孩子培育进哪所常春藤大学,她却很坚决地摆手说:“我不培育,她能上哪儿就上哪儿。”据她母亲讲她真的不论孩子的学习,在家里啥也不教,也不送孩子去任何特长班,她妈一提起来就愁,说她对待个人孩子像是放羊相同,极端不负责任。 有一次过节集会,当咱们的论题又转到孩子的教诲上时,她讲了她个人关于子女教诲的一些反思。 她说从小学到高中,无论在中国仍是在美国,
在后台收到了一位妈妈的留言:最近我怀孕了,儿子也很期待,但有一天他对我说:妈妈,你知道我最怕什么吗? 我最怕你生宝宝死了。我一惊,以为他说宝宝死了,我就说他瞎说,还有点严厉,然后儿子想了想说:我是怕你生完宝宝后又生病,然后爸爸还没有保护好你。 原来儿子是在担心我,我感动的对他说要相信爸爸和妈妈,妈妈生他不也是好好的吗,再说还有他也可以保护妈妈! 看完真的被暖哭了,我们总以为父母很爱孩子,其实小小的孩子也在以他们的方式来向父母表达独有的爱,如果你家孩子从小就有这些特征,那么孩子长大后一定特别心疼妈妈。 1、和妈妈统一战线 孩子在生活中无论什么时候都坚定的和妈妈站在一起,看到爸爸欺负妈妈,会毫不犹豫的替妈妈讨回公道, 还会和妈妈一起捉弄、欺负爸爸。会觉得
我从事幼教工作有些年头了,见过各式各样的孩子,有些切身体会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也是我作为一个80后妈妈的反思。 孩子A第一天入学,家长就格外叮嘱老师,不要给孩子吃任何点心,包括任何包子、糕点,饮品除指定配方奶(亲友从国外邮寄回来的奶粉)和水以外,包括酸奶、豆浆等点心中经常会出现的食物都不要给孩子吃。 问其原因,家长觉得那些都不健康,对孩子身体不太好,从小到大他们家未曾给孩子吃过任何外面的食物,让老师也务必杜绝此类食物给到孩子。 孩子B入学第一天是外婆带来的,印象非常深刻的是,那天外婆和孩子一人嘴里叼着一根棒棒糖手牵手走进来的,书包里还带着一堆准备随时享用的零食。 说到这里,我作为一个孩子的母亲,其实能理解孩子A的家长,虽不至于像其家长那样极端,但是出于对国内食品安全的顾虑以及我们这代人对科学喂养的认知,我
自从二胎政策开放后,很多家庭都步入到生二胎的行列之中,那么生二胎是为了现在吗?并不是,也许等老了我们就更能体会了。 住在同一栋楼的一户人家,女人去年刚生了孩子,经常能够看到他们家的男人,抱着孩子逗着玩,同楼很多熟悉的人都说:怎么没见孩子妈妈带孩子,都是男人来带。后来才知道,原来孩子的妈妈有工作,就去上班了,男人平时做小生意,为了照顾孩子,就暂时停了。 然而就在前几天,又一次碰到那个男人,慌里慌张手里提着饭盒,问了才知道:原来是给孩子妈妈送饭,二胎又出生了。小区里有些人知道他们的情况就笑着说:没人帮着照顾孩子,还生二胎,不怕压力大吗? 事实上,生二胎是辛苦,但不是为了现在,而是二十年后!到时候,或许你就明白了! 二胎压力大,已经是众所周知。既然已经放开二胎,就说明二胎有一定的必要性。当初,没有放开二胎之前,很多人想要生二胎,
当孩子出现“闹独立”的时候,家长应该持有积极的态度,因为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件好事,让孩子在劳动中有所发现。 几个月前,2岁多的朝朝开始主动要求自己穿衣、洗脸、吃饭,晚上洗完澡还要自己洗袜子。 朝朝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让妈妈很开心,但是由于年纪太小,衣服很长时间也穿不好,洗脸经常弄得衣服全湿了,吃饭吃得满脸满身全是饭菜……这也让妈妈很烦恼。 随着时间的推移,朝朝的要求越来越多,他要自己扫地、擦桌子,甚至还要刷碗,在被妈妈拒绝以后,朝朝坐在地上哭闹起来。 孩子的这种行为相信很多家长都遇到过。1~3岁是幼儿的自我意识萌芽并快速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幼儿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爱做事”和“闹独立”,他们喜欢模仿成人做事情,并且会拒绝成人的帮助要求独立完成。但是由于年龄小、能力不足等原因,他们常常会把事情搞砸,这可能招致家长的埋怨。 如
教育孩子,很多父母非常容易陷入一个误区,那就是:发起火来,啥都不顾了,吼的孩子都抬不起来头。 虽然教育孩子非常不容易,按一位网友的说法就是拖着蜗牛去散步,但是简单粗暴的方式也不见得很好,比较很多叛逆的孩子,就是父母“惯”出来的! 教育孩子本来就不是一个容易事,父母大多抱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态度,对于孩子的错误容忍度比较低,但是不能因为这样就放任自流,打骂解决。要相信冷静下来,也许还有别的办法也说不定。 下面几种情况,尽量不要出现: 否定孩子,戳孩子的痛点 很多家长都会有些“恨铁不成钢”的心情,孩子怕黑,怕陌生人,怕打招呼,这些事情都是能够理解的。不能以大人的心态来看到孩子的行为,多一点宽容,说不定就不会动不动生孩子的气了。 还有些父母喜欢一生气就开始戳孩子的痛处,比如孩子口吃说不清楚话,父母可
很多家长们希望孩子能够学会坚强,然后独立的面对生活的风吹雨打,但是你知道吗?孩子需要你的爱,请给你的孩子撑腰,不要把他独自丢在丛林! 年前的时候,曾经写过一篇《说好的会用生命保护孩子,为什么要在熊亲戚面前认怂?》,里面说到,如果有大孩子来抢果果的东西,在对方孩子父母不管的情况下,我会亲自出马帮果果要回来。 这个做法遭到了一些质疑,认为我不应该干涉小孩子们之间发生的事情,这是一种过度保护,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确实,我也读过一些文章,主张父母不要过度保护,小孩子之间的小打小闹小矛盾,让他们自己解决,在玩耍中发生冲突和解决冲突,是孩子们锻炼社交能力的一个过程,不宜干预。 作为一个倡导自由主义放养的妈妈,以上观点我是非常非常赞同的,但是,这个观点的成立,有两个个前提: 1,这里的“孩子们”,都有顺畅表达自己的想法的能力
成人对儿童的伤害,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不能用干净的眼光看待孩子。 尊敬的尹老师 您好: 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一位七岁孩子的妈妈,刚刚在医院的电梯里遇到一件尴尬的事。 我和儿子旁边站了位女士。那女士突然说:孩子摸她臀部了,说孩子思想不纯洁。 我听了这话就问孩子,孩子没说话。孩子当时看着可不好意思。 尹老师你懂儿童心理学,就这件事有何看法呢? 一位孩子的妈妈 这位孩子的妈妈: 依孩子当时不好意思的样子来推测,他应该是摸过那位女士。 7岁的孩子对异性有好感,甚至是性的萌动,这都是正常的,情不自禁地摸一下也非常正常。那位女士的反应也可以理解,但那样说话非常不妥。 成人对儿童的伤害,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不能用干净的眼光看待孩子。 我们都知道
孩子在上课时候,显的非常的胆小,特别是老师提问的时候。当老师点名回答问题的时候,声音只有自己才能听到,这是什么愿意呢?该怎么正确引导呢? 孩子上课不愿意主动举手回答问题怎么办? 经常听到有家长抱怨说:“老师反馈我家孩子不爱举手回答问题,有时候老师点名字叫他回答问题,他显得不够自信,发出的声音像蚊子。这可怎么办啊? “相信很多家长都有同感,都在为孩子不爱举手回答问题而烦恼。那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Part1 家长要从培养孩子性格人手,让孩子变得外向一点、胆大一点。 比如,家长可以给孩子提问,让孩子在家人面前回答。当孩子回答正确、表达从容时,大家应给孩子掌声和赞扬。家长带孩子到亲朋好友家玩,也可以鼓励孩子发言,这样有利于孩子变得更外向、更胆大。慢慢地,再引导孩子在课堂上大胆发言。 Part
慵懒邋遢的父母,会不会养出不邋遢的孩子?这是有可能的,但是慵懒邋遢的父母,很难养出有幸福人生的孩子。 女友悠悠小的时候,家里总是很乱。 茶几上散落着父亲的烟、打火机,母亲买的水果、饼干,还有近段时间用过的各种日用品,偶尔还散落着好多天以前的果皮,上面长着绿色的长毛…… 父亲脾气不好,总是找不到自己的东西,每次都是边找东西,边骂人。 这个时候,她总是躲得远远的,因为怕父亲问她:有没有拿我的某某东西?一不小心,火气就会殃及到她。 母亲放下手中的活,边责骂父亲没有记性,边到处帮忙寻找。 这样的画面,似乎成为一种定格,镶嵌在悠悠的记忆中。 悠悠说:无论家里多乱,父亲眼里永远没有“收拾”。 对物品如此,对家庭关系亦如此。 悠悠就像父亲遗忘在角落的某个物品,常常被遗忘,开不开心快不快乐,都
根据网络上流传的班会费开支明细表显示,从9月3日至10月12日,一共有27笔不同种类的开支,总金额为13861元。除了“铅笔”“资料夹”“课外书”等部分与学习相关的开支外,还出现“专家讲座”、“打扫卫生、擦桌子”、“班级广告制作”、“橱窗、柜子”等令人匪夷所思的内容。另外,一些开销的金额数目过大也引起网友质疑。 家长解释:“与学校无关,是我们自己收的钱” 24日上午,记者来到瓯海区实验小学南瓯校区,该校正好召集了4位家长代表了解此事。该校校长赵成木表示,目前正在就此事进行调查,根据初步调查,是一年级班的家长委员会私自向40位家长收取班费来购买相关物品,学校并没有操纵以及参与此事。他表
美国没有政治课只有历史课,美国也没有国庆日阅兵只有国庆民众欢乐游行。他们的爱国教育深深渗透入生活,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到全社会。 美国小学到底有什么样的爱国教育? 来看看我家蛮蛮,刚来那段时间,是怎么在短短时间内从一个光荣的少先队员转变成“效忠美国”的“小卖国贼”的。 无处不在的爱国宣誓 美国的很多小学,每间教室都会有国旗。而且,都是以全体背诵爱国誓言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活。 大约8点过5分,学校喇叭就会提示大家,下面要进行爱国宣誓。这时候不管你是在哪里,都会马上站起身来,右手抚心脏部位,一起念: “I pledge allegiance to the Flag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o the Republic for which it stands,
筷子是我国的传统餐具,对孩子来说,学习使用筷子不仅是传承,更有利于身心健康。那么,怎么教会孩子用筷子呢? 人们在使用筷子时,五个手指能很好地配合,带动手腕、手掌、胳膊和肩膀的关节和肌肉活动,并可有效锻炼大脑。训练幼儿使用筷子,不但有助于精细动作,还能增进智力。 建议3岁左右开始训练,先学习夹爆米花。家长先示范,然后让孩子将爆米花从一个碗夹入另一个空碗,适当指导、辅助完成。孩子能熟练操作后,改为夹黄豆,虽然速度较慢、成功率较低,但不要让孩子轻言放弃,家长可鼓励孩子尝试。每次训练约20分钟。经过训练,可以试着让孩子用筷子吃饭。 家长还可以选一些儿童练习筷子作辅助,和普通防滑筷子交替使用,只要反复耐心教导,孩子就能学得很好。另外,为孩子选择一双合适的筷子很重要。建议选择材质为纯天然的毛竹筷子或儿童筷子,无毒无害,上端最好为四方形,下端为圆形
与几位年轻妈咪交流过这个话题,妈咪们的反应大抵是以下几种: “嗨,不就是个氢气球嘛, 我都不知道给孩子买过多少个了, 也没整出啥大新闻哪!” “我之前倒是有听说氢气球不好, 但是孩子吵着要玩,我也没办法。” “就算不想买氢气球, 我也不知道小贩手里拿的究竟是什么气球啊...” “氢气球便宜,孩子也爱玩。 再说小贩拿那么多氢气球也没出啥事儿...” ... ... 但事实上,氢气球虽便宜好看,却有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1氢气堪称小炸弹 让我们先来看看如下这些新闻: “河北省邯郸一商场氢气球爆炸,8人不同程度受伤” “广东湛江亲子活动现场氢气球爆炸,致16人受伤”“西安广告氢气球瞬间爆炸,两名儿童烧伤住院”..
很多家长们都很想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但是又不知道从哪些方面下手,其实这些表现说明宝宝在幼儿园不开心!你知道吗? 近来,频频曝光的多起幼儿园虐童事件让家长们感到愤怒和恐慌。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好孩子们呢?首先大家必须得及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过得如何,这样一旦有问题才能及时发现并处理。这里有一些自行判断的方法,快学起来! 六个细节判断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 在很多时候,由于一些原因,孩子不会主动告诉家长他在幼儿园是否受到不公平待遇。大家不妨通过以下细节来判断孩子在幼儿园过得好不好。 1.宝宝是否愿意在幼儿园大便 对于三岁左右的宝宝而言,大便是一件让他感到很害羞的事。假如不能适应幼儿园环境,宝宝往往不愿意在幼儿园大便,宁可憋回家解决。 所以说,宝宝愿意在幼儿园大便的话,最起码可以看出他在幼儿园内心有
学会赢,也学会输;学会去领导,也学会被领导;学会做积极的自己,也学会做团队的一员;学会何时去竞争,也学会何时去承认失败;这些,都是我们成为一个人所要学习的内容。——美国一所学校校训 运动习惯和兴趣的培养对孩子十分重要,这俨然是西方精英教育中一个普遍被认同的价值观。每位重视孩子成长教育的家长都会将培养孩子运动习惯和兴趣作为自己孩子成长规划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从1995年到2005年,我国青少年在身体形态方面较以前出现明显增长趋势 ,但横向比较来看仍与日本、韩国存在差距。在身体素质方面,我国青少年明显落后于日本,和韩国不相上下,但有些项目不如韩国。 (数据来源:中国数据源自中国教育部2005年《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日本数据源自日本文部科学省《2005年平成17年度体力、运动能力调查报告书》,韩国数据源自韩国文化观光部《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