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父母,我们本该成为孩子们的守护神,可是有些父母,却成为了孩子们的噩梦! 这几天无意中看到“丢妈妈的手机男孩被打死”的新闻: 可怜的孩子安息吧,但愿天堂没有恐惧和疼痛! 看似不太可能发生的事,但事实上却绝不是少数。在许多不为人知的角落,这样的虐童事件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 究竟,这样可怕的罪行是怎么发生的? 最应该成为守护者的亲人,却成为孩子的噩梦,孩子的内心是怎样的绝望。 有哪个父母认为自己会成为虐待孩子的人?但事情就那么发生了。 成为施虐者的罪魁祸首里,有我们骨子里的“父权”思维因素,有自我的情绪控制问题,还有对儿童发展规律的不了解,对孩子抱有不恰当期望…… 不把孩子作为一个值得尊重的生命看待 即便我们这一代已经有明确的意识,打孩子是不好的,也知道老底子所谓的”棍棒底下出孝子“都是在当
婆婆到底有没有义务帮忙带宝宝?虽然理智告诉我婆婆是没有这个义务的,但是亲口听到她说出不能帮我们带宝宝的时候,心里还是有点不高兴。 其实我们之间远没有达到激烈矛盾的地步,反而我们平时相处的十分融洽。 我跟老公恋爱时,婆婆就已经对我关爱有加,每次去商场都会大包小包的给我买衣服,那时候我很感激婆婆,倒不是因为几件衣服收买了我的心,而是婆婆真心实意想着我的心,很难不让我感动。 一年后我和老公结婚了,虽然房子是婚前财产,也没有房贷可还,可是婆婆还是很明确的说这就是我的家。我本来也想计较一下是不是应该在房产证上加我的名字,但站在婆婆和老公的角度去想,思虑再三就没有提。婆婆也不会在我家以女主人的姿态居高临下颐指气使地指使我。 虽然我婆婆还没有好到去帮我整理屋子打扫卫生什么的,但也不会把我家就当做她家一样,嫌弃我这里没有整理好,那里不干净有灰尘,或者不
几乎每个小朋友都会问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那么面对孩子这样的问题,宝妈们应该怎么回答呢?给孩子做性教育,中国家长极易中招的4个误区! 几乎每个孩子都会问出这句话。有些妈妈们回答「宝贝,你是从妈妈肚子里来的」,有些妈妈们则回答「你是我们捡来的」。 后者的回答也许是一句玩笑话,却可能会伤害到孩子的心灵,让孩子从小缺乏安全感。 当孩子问出这类问题时,意味着他已经有了浅显的性认识。这时候,就需要家长们给孩子进行性教育了。 在给孩子做性教育的时候,家长们最常进入以下 4 个误区。 误区 1 性教育太早没有用 有些家长会说:我的孩子还小,没有必要讲这些。 永远不要嫌性教育太早,坏人不会嫌你家孩子太小。 其实,孩子从一出生开始,就有了性别意识。 性别教育也是性教育的一部分。
别以为生完孩子之后就没事了,要知道养娃路上坑特别多,能跨过N个神坑,坚强的活到现在,本宝宝心里苦! 历经十月怀胎,娃,终于呱呱坠地!哈哈哈~ 哈什么哈? 知不知道真正苦逼的日子才刚刚开始? 不是姐吓唬你,因为接下来多的是……坑,等着你! 婴儿枕/定型枕 人人必备之—闷脸神器。 偏头头型没有矫正过来不说,小宝宝真能将脸埋进枕头里。稍不留神,很可能会被闷到窒息。 宝宝1岁之前不需要枕头,3个月后勤给宝宝换睡觉姿势。 想要给本宝宝睡成大平头?长大了我哭给你们看! 给娃用学步车 祖传罗圈腿,谁用谁知道! 美国儿科协会2001年已禁止学步车生产销售。可是在咱们大天朝,学步车的生意还是一片欣欣向荣。 长期使用学步车不仅会影响宝宝骨头发育
眼前着期末就要来了,尽管童话爸爸为辅导作业的家长支了招,但还是有家长在后台留言表示:不行了,心态崩了,现在的孩子太难教了,都不爱学习。 其实,没有孩子是天生不爱学习的,反之,为了在这个世界上好好的生存,每个人生来都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对学习跃跃欲试。但是随着年纪的增长,如果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没有得到培养和引导,就会在学会了基本的生存技能后慢慢消失殆尽,成为家长眼中不爱学习的孩子。 所以,想要培养爱学习的孩子,家长们得先学会这三条法则。 让孩子学习他想学的 而不是你想让他学的 孩子爱学习的模样,你一定还记得。 不到一个月的时候他就努力学习抬头看看天是什么样的,三个月的时候就努力学习翻身,七月爬八月坐,小家伙比你更着急掌握这些技能,到了走路的时候,步子还没走稳,就妄图跑着去探索世界。等到会说话了,一天能问十万个为什么……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狼族超强的生存能力被现代人不断解剖,其合作、交流、忠诚和坚韧的品格也时常被用在了人才的培养上。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用“狼道精神”、“狼性法则”来培养孩子,也成为越来越多家庭教育中的参考。 那么,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首要向狼族学习的是哪个品质呢?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其实比学习狼的合作、韧性等更重要的是,是要先学习“狼的好奇心”!时刻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才是培养一个优秀孩子的基础关键点。 孩子的好奇心去哪了? 狼是世界上好奇心最强的动物之一,它们总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也是它们能够不断寻找到食物,了解险境,顽强生存下来的一个主要原因。好奇心促使了狼群去进一步观察,继而学习,专注于思考。好奇心,增强了狼的学习力、竞争力和生存力,这成为狼群的生存智慧。 孩子不缺乏好奇心,世界万物对于他们来说,
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有一件很重要的事,那就是家长们可以在宝宝1岁前做好“专注力训练”,那样新手父母轻松养育,就能省一半力气了。 儿童的潜在能力是遵循“递减法则”的,如果从一出生就对他进行教育,那么他就可以成为具备100度能力的成人;如果从5岁开始教育,即便教育得出色,也只能具备80度能力的成人…… 每个孩子的出生,都寄寓了父母美好的希冀,希望他健康快乐成长,成为一个聪明的宝宝。 孩子出生之后,一岁之前,该对他做一些什么训练为以后的成长打好基础呢?这是让很多新手父母感觉茫然的一个问题。 与此同时,我们也经常听见学龄阶段的父母在抱怨:孩子注意力分散,什么事都做不好,怎么办? 其实,新手父母和学龄阶段的父母所面临的同一个问题,就是——孩子的“专注力训练”! 孩子长大后,很多的学习问题都出在“注意力不集中”,以致于现在很多
做为父母,相信没有哪个家长希望自己养出一个“一无是处”的孩子。最怕的是家长一直在努力,最后却输在了孩子身上。 刷微博,看了一个剪切的视频《明星到我家》,内容是秋瓷炫说自己童年。 她说:我的童年很苦的! 她是单亲家庭,很小的时候,妹妹淹死,这件事对妈妈伤害很大,所以妈妈在生气的时候,会骂她:“你怎么不替她去死。” 爸爸另娶,有了新家庭,现在过得挺幸福的。 她说:奶奶有七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有儿子,唯独爸爸没有,所以奶奶会骂妈妈,说妈妈生不出儿子。奶奶也不喜欢我,因为我是女儿! 可以想象,一个要在重男轻女家庭,去成长的女孩,童年要遭受多少压制! 现在,她挣钱了,会给钱给爸爸,爸爸会把她给的钱,给奶奶,然后奶奶现在很想见她。 但是她不能去,原因不是自己恨奶奶,而是: “为什么我不能去呢
提到巨婴,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到家长的极尽宠爱,事事包办,养出来的一个巨婴孩子。 2016年12月21日,深夜。知名女星何洁被曝与老公离婚。但这次明星离婚,和“出轨”无关,和“渣男”也无关。 这是一个关于巨婴老公和产后抑郁的故事。 这是一个快速成长、快速进入角色的“新妈妈”,和一个原地不动,毫无角色感一脸懵逼的“巨婴爸爸”之间的矛盾。 心理学家瑞敏感叹:“产后抑郁和巨婴男,是祸害现代女性的两大杀手。” 何洁在接受安徽卫视《非常静距离》栏目采访时表示,她在产后那一段时间,情绪波动极大。何洁说:“我觉得我自己就是一个完全没用的人,被抛弃的人。”而且因为身材走样,何洁的生活节奏完全也是乱的。“看着泄掉的肚皮,再看看自己的状态,真的我都想自杀的感觉。” 而与此同时,与何洁结婚三年的赫子铭,却完全没在状态,他不工作,家庭收入主
一个家庭里,最可怕的是有一个郁闷的家长了,因为你过的这么郁闷,孩子又怎么敢开心呢? 敏是我多年的老同学,老乡。十多年前,在外地读书,“同在异乡为异客”拉近了我们之前的距离。 毕业几年后,我们陆续离开了最初工作的小县城,来到苏州。不约而同,再一次“同在异乡为异客”,关系更近了几分。 工作都忙,见面的机会并不多。但是,我们是这个城市可以随意向对方借钱的人。 最初都住在城区,一年还能见上一两面。后来我搬家了,就再也没见过。偶尔微信电话联系,总是不在一个频道。她觉得我“不务实”,我觉得她“太实在”。 那天,约好来我家。 她对我的房子做了一番评价。总结如下:1.地板太暗2.床垫太硬3.不该用饮水机4.压力锅该淘汰了5.阳台上花太多6.家里东西太多7.洗手池加高不好…… 我对她只有一句评价:这么多年,你还是没变。
每个人都渴望光明,渴望爱,但黑暗永远存在,伤害永远存在。那么,在家庭教育中,我们怎么给孩子灌输善与爱? 社会依靠法律保护受到伤害的人,声张正义。但是人性阴暗面的根源又在哪里呢? 我们的孩子要怎么长大?要怎样教育才能不受这样的伤害?等等一系列的问题,焦灼着父母,拷问着家庭教育。 其实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妨参考珍稀动物的保护——从源头上进行保护,提出“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的倡议。所以在家庭教育这个源头上,我们该从何入手呢?是教会孩子如何识别坏人,如何保护自己不被侵害吗? 抑或我们可以换一种角度,换一种思路,来审视一下“恃强凌弱”的一方又是如何酿成今天的大错的呢?他们童年可能接受了怎样的家庭教育?家长又该反思亲子沟通中的哪些问题呢? 作为父母,我们对孩子的最后一道守护,就是要防止孩子成为我们憎恶的人!那么在亲子沟通的
当孩子犯了错或是不懂事的时候,家长都会选择先发一通脾气,然而这样教育孩子并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你的坏脾气是教育孩子最大的克星! 因为,发脾气真的有效吗,孩子会就此改正吗,会立刻变得懂事吗?答案往往是否定的。 如果你用发脾气的方式去对待孩子、去处理矛盾,孩子从你身上又能学到什么呢?父母脾气越大,教育的效果反而越差。 闪闪的父母也因自己的火爆脾气而烦恼不已。最近闪闪不爱学习,在做作业的时候三心二意,这时妈妈总会说他几句,但是闪闪完全不听。这时妈妈的火气瞬间变大,就开始大声呵斥孩子:“为什么你就不能安心写作业呢?为什么一定要动来动去?” 最后闪闪妈妈还是拿笔敲了一下闪闪的手,闪闪便一言不发,低头开始写作业。虽然闪闪开始写作业了,但是闪闪妈妈的方法真的有用吗?她的脾气真的震慑住孩子了吗?答案是否定的,父母的坏脾气是教育孩子最大的克星,百害而无一
阅读,并不是让孩子能懂得书中的内容,只是在孩子小的时候,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宝妈们可以开始准备了。 孩子那么小,给Ta读书有用么?激发阅读兴趣,从图画还是文字入手?为什么不能用多媒体来取代阅读?阅读和脑神经有什么关系?如何通过脑科学知识来提高阅读的质量与效率? 曾经有家长在我的讲座上问我:“为什么新加坡要求父母在孩子18个月的时候,就念书给孩子听,他们又听不懂,念了不是白念么?”很多父母脸上也有同样困惑的表情。 关于阅读,大家都曾听说过它的重要性,今天我就想从脑神经科学方面来与大家来聊一聊儿童阅读。 1、说话是本能,阅读靠培养 人类开始两脚直立行走时,站起来的力量将喉头拉下来一些,增加了共鸣腔的长度后,人就开始说话了。但是文字的发明才五千年,对人类发展的历史来说还太短,短到来不及录入到我们的基因上,因此说
人生总有一段是辛苦的,一段是甜的,你可以选择先苦后甜,也可以选择先甜后苦,作为家长,更多的希望孩子先努力,对于以后才会有选择的权利。 01、我曾到一个非常富裕的家庭,给一个念高中的男生做家庭教师,对一件事情,印象深刻。 这个家庭不仅富裕,还非常有影响力,所以这个家庭的每一个人,眼睛都是长在头顶的。但是那天,家里来了一个客人,一名只有20岁的大学生,家里的每一个人都突然变得卑微,如临大敌。 孩子的父亲,原本应该不在家,在公司的,回来了...... 孩子的母亲则一早催促家里的阿姨准备水果和拖鞋,平常,这些事情,孩子的母亲是不会亲自过问的....... 我十分好奇,想一会儿来的,是什么样的人呢?这样大的能量,是不是三头六臂? 终于等到了。 全是失望。以我的目光看,外表就是一个普通的年轻人。不普通的,是他刚刚
游戏不仅仅是游戏,孩子在游戏中能学到很多的东西,开发孩子的大脑,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爸爸妈妈们还在等什么呢?赶紧来看看吧! 哈佛大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哈佛早期教育项目”, 意在弄清楚到底“什么样的早期教育经历能让孩子在以后的学校学习中取得成功”。 四十年来,这个项目组通过调查特别聪明、适应力强、非常有能力的学生,仔细考察他们早期的各种经历,找到他们的共同点,最终得出:通过有益于发展的适当玩耍来学会学习,是获得最佳教育成果的关键。 果然,会玩才会学。 玩耍是孩童学习、了解世界的最佳方法。玩耍更让孩子保有最原始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今天,就来和大家分享如何为不同月龄的宝宝选择的玩具或游戏。(注:月龄划分参考了《从出生到3岁》一书中的方法) 出生——3个半月 刚刚来到人类星球的小奶娃,做的最多的事情便是吃!吃!睡!睡!这个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在学习上有很大的影响,对未来的发展也是有影响的,当发现孩子存在有这些问题的时候,应当及时改正。接下来一起来看看这个故事吧! 浩浩是一名9岁的孩子,也是爸妈和老师眼中的“问题”孩子,经常上课不专心听讲、课下一做作业什么也不会,遇到期末考试,做的小测试经常只有四五十分……为此,班主任经常不是微信提醒家长,就是课下找家长谈话。 浩浩爸妈也很苦恼,打也打过,骂也骂过,就是没什么效果。一边是繁忙的工作,一边是注意力不集中,老出状况的孩子,浩浩爸妈因此患上严重的焦虑症。 像浩浩的情况并非个例,作为一名孩子家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你想必也有过这样的苦恼。 家长苦恼 “我的孩子在幼儿园做游戏时不好好做游戏,学唱歌时不好好唱歌,坐不住,乱跑乱跳!” “我的儿子做作业,
母亲对孩子的吼叫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会让孩子走极端,要么非常叛逆,要么非常懦弱。心平气和的谈话才能达到最终的目的。 父母自我修行,与吼叫说再见;正确管理情绪,给孩子做好榜样;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平和养育,培养好性格孩子;父母自我修行,与吼叫说再见。 养育孩子就是一场自我修行。孩子的世界是一张白纸,我们在不断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时候,在不断去了解孩子的时候,就是一个不断净化心灵的过程,这就是一种自我修行。 导致各种悲剧的就是妈妈的情绪问题。孩子是一个独立个体,每一个父母都没有权利去决定他的生死权。 如何做到情绪平和去面对孩子,面对孩子的各种行为如何平和的和孩子交流? 一、我们要及时发觉自我情绪 当我们处于一种极度愤怒的情绪的时候,我们的情绪就变得不可遏止了。在失控的情况下,我们没办法去预料行为发生后产生什么
孩子成长只有一次机会,我们不要错过,放下手中的手机,多陪陪孩子,你会有不一样的发现,手机带给我们的只有暂时的,而孩子就不一样了。接下来我们一切来看看这个故事吧! 再不陪孩子,孩子就长大了! ——娇妈 原来,爸妈平时要上班,只有周末才有时间陪孩子玩。 周末的时候,爸爸答应她吃完晚饭后会陪她玩。 可是,吃完晚饭后,爸爸却和平常一样,一直盯着手机,完全忽略她的存在。 她在旁边说了半天,爸爸仍然无动于衷。 最后,无奈的欢欢只能把自己的小闹钟拿出来。 她录下了自己的声音,然后放在爸爸的身边。打开闹钟后,就跑回了自己的房间。 而闹钟不断的重复播放着“爸爸,请你不要再看手机啦”“爸爸,请你不要再看手机啦”。 不知道孩子爸爸听到孩子这句来自灵魂深处的呼唤是什么感受? 反
没有不犯错的孩子。当孩子犯了错误时,家长会怎样教育孩子呢?很多时候孩子已经意识到自己做错了,接下来面对的就是家长的一顿责骂,让原本自责的心情变得更加难过....... 最近发生的一件事,让我们有机会来反思我们的教育方式...... 1、近几天,知乎被一个提问刷了屏: 如何看待近日网络广传的小女孩歇斯底里呐喊“我想静一静怎么样”与父母对质的视频? 点开一看,是一个小女孩犯了错,被妈妈一个劲要求认错、改正,“好笑”的地方是,女孩非常认真地用哭腔说“我想静一静又怎么样”。 女孩的妈妈没有答应,不依不饶地问她“承不承认错误”。 开始看,觉得女孩说话的语气很好笑,但是越看到后面,笑容逐渐消失,甚至有点难受。 2、知乎的答主纷纷陷入了对童年经受的相似记忆的回忆及控诉,最高票的回答直接论证这件事的性质为:
思想家卢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世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法就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然而这三种方法,却是当下许多家长和教师最常常使用的。 为孩子做出表率,不仅是你在外人面前是什么样子,更重要的是你和孩子相处时是什么面貌——这是最直接有效的教材,你教给孩子的,全写在这里面了。 无论都市或乡村,贫穷或富有,高官或平民,你都可以把最好的教育送给孩子——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亲自做出良好的表率——这是每位父母都有能力送给孩子的财富,也是孩子生命中得到的最美馈赠。 例子: 小时候听过一个“手端银碗讨饭吃”的故事:有三位父亲经常到庙里为儿子祈福,天长日久感动了菩萨。有一天他们同时被菩萨请去,允许他们从众多的宝物中每人挑一样,回去送给儿子。 第一位父亲挑了一只镶嵌着宝石的银碗,第二位父亲挑了一辆包满黄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