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教育热点开心娱乐节日大全
  • 山东省即将出台的异地高考新政策对考生有多大影响?
    山东省即将出台的异地高考新政策对考生有多大影响?

      山东省即将出台异地高考方案,这一消息已经公布,引起了不少考生和家长等人士的关注,此次出台的异地高考新政策会给考生带了多大影响呢?听听以下记者从山东省教育厅了解到的消息。   有学籍外省高中生1.5万人   省教育厅学生处有关负责人透露,据测算,高中阶段2011级在籍(学籍)的外省生源一共有1.5万人左右,在各市分布不平衡。   “山东最早考虑推出异地高考政策,主要是认为百姓有需求,同时又有可行性。”省教育厅副厅长宋承祥说,外地随迁的孩子在山东学习,因为户籍不在山东就要回去高考,因山东最早进行课程改革又实行高考自主命题,学生回去高考,学的东西、考的东西都不一样,这对他们不公平,毕竟他们的父母也对山东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开放异地高考,让在山东的外地学生接受与本地学生同等的待遇,有同等的机会,这是更大范围、更大意义上的公平。”

  • 要加快异地高考改革 绝不能动摇异地高考政策
    要加快异地高考改革 绝不能动摇异地高考政策

      继黑龙江、安徽等地放开高考户籍限制之后,江苏、山东等地先后表明异地高考方案出台时间。但是,备受关注的北上广仍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不可否认,这些地区的改革操作涉及异常复杂因素,同时,观念上也存在严重分歧。最近,“非户籍”女孩占海特在微博上与人争议异地高考,却被部分沪籍人士斥为“蝗虫”,要求其“滚开”。   人有自由迁徙的权利,绑缚在人身上的资源待遇自然应随之一起流动。以高考来讲,户籍限制要松动,教育资源要公平配置,考试招录要消除区域差别。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一起呼吁放开异地高考,并视之为教育公平的起点之一。   当然,道理都会讲,权利、公平没有人直接否认,但利益阻碍一旦多了,改革面对的因素就越复杂,改还是不改,哪些地方可以先改,哪些地方可以暂缓,观念上又有了分歧。分歧也从观点争辩转变为直接的谩骂,以至于讨论异地高考

  • 社会合力才能解决京沪粤异地高考问题
    社会合力才能解决京沪粤异地高考问题

      近日,异地高考的话题一再升温,而一些消息显示,外来人口较多的北京、上海和广东,推进异地高考的态度显得较为谨慎,引起大家热议。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平稳推进异地高考,受到学生家长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关注。   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民表示,考虑到地方财政的投入力度是否能与放开后的教育规模相匹配,是迟迟不能出台细则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程方平则认为,对于“北上广”流动人口较多、情况较为复杂的地区来说,这不仅是教育部门的事情,更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依靠资源投入、社会保障、监管制度等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才能更好地推进。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异地高考“北上广”推行难度较大,主要原因是这些大城市人口趋近饱和,如何平衡当地居民的利益,也是政策制定者必须考虑的。政策制定不够规范,城市将为此超出自身承载能力,对

  • 全国18省区市异地高考方案将于年底如期出台
    全国18省区市异地高考方案将于年底如期出台

      记者从人民网获悉,全国18省区市的异地高考方案将于年底如期出台。社会对异地高考问题的关注逐渐升温,异地高考最终会出台什么样的新政策呢?   随着教育部给出的原则限期的临近,社会对于各地异地高考政策何时出台的关注持续升温。据人民网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仅黑龙江、安徽、山东、江西四省已明确异地高考具体标准,均对于考生学籍及在该省就读时间有所限制。此外,江苏、湖南、湖北、云南、吉林、海南、浙江、天津、上海、广东、辽宁、陕西、广西、福建等地教育部门也表示,方案将于年底前对外公布。   专家观点:异地高考不是教育部一家就可以解决异地高考各地压力不同,如何啃下硬骨头?异地高考大势所趋部分人应做适当牺牲   官方声音:教育部将督查京沪异地高考方案袁贵仁:将指导各地尽快出台异地高考方案教育部:随迁子女异地高考方案年底前出台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话题:开放异地高考还有多远?

  • 格兰仕滚筒洗衣机暴利 为什么可以卖如此高价?你还买吗?
    格兰仕滚筒洗衣机暴利 为什么可以卖如此高价?你还买吗?

      日前,记者从研究数据公司中了解到,格兰仕滚筒洗衣机暴利,出口平均价为600多人民币的滚筒洗衣机在国内市场上高达3000元人民币。为什么滚筒洗衣机可以卖这么高价?价格是谁制定的?没人管吗?你还会买滚筒洗衣机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郭荣村 发自佛山   “部分企业一味维持滚筒洗衣机的虚高价格,让消费者误以为滚筒就是高端,贵的才好。”昨日(12月3日),被称为家电市场“价格屠夫”的格兰仕对市场上的滚筒洗衣机价格提出质疑。   记者从第三方市场研究公司奥维咨询了解到的数据是,目前滚筒洗衣机的出口平均价格只有100美元(约合623元人民币),但国内市场零售均价则达到3000元人民币以上。   “滚筒洗衣机确实还有降价空间。”奥维咨询副总经理韩昱说。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认为,格兰仕指责滚筒价格虚高的目的是为

  • 江苏爱妮宝贝亲子园:2岁女童午睡后死亡!
    江苏爱妮宝贝亲子园:2岁女童午睡后死亡!

      近日在江苏连云港爱妮宝贝亲子园里,发生一起让人悲痛的事件,2岁女孩午睡后竟然死亡,出事后园长和老师都找不到了。   “我怎么都想不到,我上午9点送进去的是一个活蹦乱跳的女儿,下午3点却是阴阳相隔……”昨天上午,家住连云港东海县牛山镇瓯龙小区的骆先生流着泪告诉扬子晚报记者,自己1岁7个月大的女儿安安(化名)在牛山镇瓯龙名品街的“爱妮宝贝亲子园”内突然死亡,对于女儿的死因,园方称孩子午休后起床翻白眼,送医院后不治身亡。   A 抢救了50分钟,孩子还是没了   病历显示:孩子入院时已“无呼吸、无心跳”   昨天上午9时许,记者在东海县人民医院抢救室内,看到安安还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她的姥姥抹着眼泪守护在一旁。   骆先生告诉记者,他和妻子吕恒娇在东海县人民医院对面一家超市上班,平时

  • 北京广东异地高考未实现 外地户籍考生明年不能就地报考
    北京广东异地高考未实现 外地户籍考生明年不能就地报考

      日前,开放异地高考的只有黑龙江和安徽等省,而北京广东等热门城市和省份迟迟未出新政策,2013年外地户籍考生还是不能就地报名高考。异地高考,路在何方?详情请见下文。   继黑龙江、安徽等地打破户籍限制开放异地高考后,北京、广东最新出台的政策则显示,外地户籍考生暂不能在当地报名参加高考。   备受关注的异地高考,该如何寻找教育公平的平衡点?各地情况不一,如何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推进,成为考验改革政策制定者的一道艰难考题。   “试水”:京粤外地户籍考生暂不就地报名   和众多家长期待的政策不同,北京教育考试院21日出台的政策规定,明年高考报名须具有本市正式户口。虽然异地高考方案并未出台,但这已表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中的非京籍考生暂不能参加北京高考。   按照国家关于异地高考政策出台的时间表,31个省区市年底前要因地制宜出台异地高考政策,解决符合条件的随迁

  • 异地高考方案只有两省出台 北京上海广东纹风不动
    异地高考方案只有两省出台 北京上海广东纹风不动

      年底将至,各省说好的异地高考方案并没有及时出台,黑龙江省率先公布异地高考政策,而一线城市北京上海以及广东省都没有表态,异地高考政策也就悬而未决。   日前,北京、广东等地陆续发布2013年高考报名通知,其中并未提及非户籍人员报考事项,异地高考政策明年能否顺利施行引发猜测。官方要求“年底前出台异地高考具体政策”,现在也只剩1个多月时间,各地政策能否在大限之内出台,成为关注的焦点。   仅两省出台具体方案 京沪粤动向未明   教育部日前公布的《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共1260.97万人。为保障这部分人受教育的权利,今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四部委《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年底前出台异地高考具体政策,福建、江苏、湖北等十几

  • 高考公平是本质问题 异地高考系伪问题
    高考公平是本质问题 异地高考系伪问题

      异地高考新政策原则上应在2012年12月也就是年底出台,年底渐渐逼近,异地高考政策却迟迟未出。知名评论员舒圣祥称,高考公平才是本质问题 异地高考只是伪问题。   舒圣祥   国务院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随迁子女升学考试的方案原则上应于2012年年底出台。与其他地方大大方方很快推出方案相比,作为现行高考政策既得利益者的北京、上海、广州,却一直扭扭捏捏不肯拿出文件。北京市教委日前终于表示,北京异地高考方案已初步制定完成,正在提交北京市委市政府审定。(12月3日《人民日报》)   虽然我们不知道北京市的异地高考方案,是否借鉴了上海市的积分制,抑或限制得更加严格;但身为北京市教委,其维护本地利益的立场决定了这一异地高考方案的含金量不可能很高。结果就是,京籍家长与非京籍家长、沪籍家长与非沪籍家长之间的辩论或曰骂战,随着异地高考升温而愈演愈烈。   北京家长反对异地高考,称放开后红利

  • 专家:异地高考问题政府充当调停者的角色
    专家:异地高考问题政府充当调停者的角色

      一条微博催化了民众对异地高考的热切关注,15岁非沪籍女生占海特辍学在家,呼吁还我中考权利。异地高考问题悬在人们心里已久,听听王烽怎么说。   日前,一条微博引起了大家对异地高考的又一轮热议。”12月4日上午,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体制改革研究室主任王烽做客人民网教育频道时对此事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人民网北京12月4日电 (记者许博 林露)日前,一条微博引起了大家对异地高考的又一轮热议。15岁江西九江女孩占海特,今年5月初中毕业前夕,因非上海户籍无法参加中考辍学在家。6月,她开通微博,并和父亲占全喜以多种方式高调争取异地高考权利,在获得众多类似遭遇者支持的同时,也被部分沪籍人士斥为“蝗虫”。占海特说,“如果教育不是填平鸿沟而是扩大鸿沟,那就是不公平中的不公平。”12月4日上午,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体制改革研究室主任

  • 异地高考当然是好事 却不是件容易的事
    异地高考当然是好事 却不是件容易的事

      解决异地高考的重要性不容分说,当然开放异地高考是件好事,不过也是一件难事,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都需要得到平衡调节。中国教育科学院研究员储朝晖也有自己的看法。   据媒体报道,各界不仅清醒意识到解决异地高考问题的重要性,而且正在设法解决它,这是好事却非易事。异地高考这一根源于社会发展不均衡、关涉各方面改革与利益重新分配的重大问题,不仅需要相当长的时期来逐步解决,而且也无法达到绝对地公平。对于高考这种牵涉面广、规模巨大的高利害考试,怎麽改都可能会让部分群体认为不公平。   此前也有相关专家提出,异地高考无非是给考生提供受教育的均等机会,要想从根本解决这个问题,改革招生体制可能是解决义教均衡的根源所在。   12月4日上午,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体制改革研究室主任王烽在做客人民网教育频道,谈到这一观点时,也表示十分认同这样的说法。他说,对此问题也做过调研,理想的情况,包括教育规划纲要已经

  • 环球时报社评:异地高考需要改革与发展并进
    环球时报社评:异地高考需要改革与发展并进

      怎样才能解决异地高考问题?有没有有效的法子?环球时报社会评论称,异地高考需要改革和发展并进,具体怎么说呢?   几名非京籍考生参加了北京地区2013年高考的网上报名,北京教育考试院昨天回应称,这不代表这些考生已取得高考报名资格。随着2013年高考报名的开始,围绕异地高考出现往年少见的激烈意见摩擦,一名未能获得上海中考资格的外地籍女生与沪籍人士激辩时被骂“蝗虫”,尤其引来众议纷纷。   异地高考牵扯到北上广等大城市的教育资源再分配,是外地考生同当地户籍考生利益层面的问题。国家没有立竿见影的解决之道,只能在各种意见之间,以及在改革的大方向和现实之间做艰苦的平衡。   从方向上看,实现所有考生的权利平等应是大趋势,北上广等大城市的教育资源应属于全国人民。但如果此事操之过急,一方面大城市的教育资源很难承受,同时也会遭到户籍考生及其家长的强烈反弹。   目前推动异

  • 专家:解决异地高考问题乐观估计仍需10-20年
    专家:解决异地高考问题乐观估计仍需10-20年

      异地高考方案提了这么多年,改了这么多年,依然不见什么有效方案,为什么教育部推动不了异地高考?专家称,解决异地高考问题乐观估计仍需10-20年。详情请见下文。   异地高考根本就不是教育部一家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异地”的基础教育资源承载力、相应配套的医疗设施、财政拨款、甚至当地交通等等,都是异地高考背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工作。   于灵   呼吁了多年的异地高考,何时才能在“北上广”这样的热点地区真正实行?着急的不光是家长,教育部一样很着急。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近期,教育部将会同发改委、公安部和人社部,对各省(区、市)开展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方案落实的专项督查,还要分赴京沪粤等地督促指导落实方案。   今年8月,教育部等四部委出台文件,明确要求各地年底前出台有关随迁子女升学考试的方案。现在

  • 异地高考是为了方便外地考生 并非高考移民
    异地高考是为了方便外地考生 并非高考移民

      “山东录取分这么高,谁来考?”这是许多人对于山东实施异地高考的第一反应。采访中,不少高中老师认为,异地高考的初衷是便利外地考生高考,而不是鼓励高考移民。   调查   回乡办手续来回花了3000元   济南七中每年700多名高三学生中,有近百名学生到外地报名来年的高考。济南一中2012年到外地参加高考的学生有60多人,预计2013年也有60-70名学生回乡高考。   为了给户口在河南老家的孩子报名高考,济南七中高三学生家长崔先生已经在两地奔波了多趟。崔先生说,第一次回河南报名,不知道要带证明高中学习经历的“学籍卡”,崔先生只能又坐长途车返回济南。怕错过高考报名,他又连夜坐长途车返回了河南。“路费、住宿费等加起来,来回花了近3000元。”   济南七中分管学籍工作的一位老师说,各地高考报名条件不完全一样,比

  • 专家:异地高考问题单凭教育部是不能解决的
    专家:异地高考问题单凭教育部是不能解决的

      异地高考问题牵涉的面非常广,医疗、财政、资源等等。有专家称,解决异地高考问题仅仅依赖教育部一家是行不通的。详情请见下文。   “异地”的基础教育资源承载力、相应配套的医疗设施、财政拨款、甚至当地交通等等,都是异地高考背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工作。   呼吁了多年的异地高考,何时才能在“北上广”这样的热点地区真正实行?著急的不光是家长,教育部一样很著急。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近期,教育部将会同发改委、公安部和人社部,对各省(区、市)开展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方案落实的专项督查,还要分赴京沪粤等地督促指导落实方案。   今年8月,教育部等四部委出台文件,明确要求各地年底前出台有关随迁子女升学考试的方案。现在离年底隻有一个多月时间,除青海、黑龙江等省份已初步明确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条件外,多数省

  • 解决异地高考难题应该从打破分省录取制度入手
    解决异地高考难题应该从打破分省录取制度入手

      年底将至,异地高考政策日渐升温,大家都在猜测月底出台的异地高考政策会是怎样的。如何才能解决异地高考问题呢?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称,解决异地高考难题应该从打破分省录取制度入手。   文章详情:   如果打破分省按计划集中录取制度,全国重点高校不再把招生计划配置到各省,而是在全国范围内招生,高考按户籍报名的制度也就失去存在的土壤,异地高考这一问题也就不存在了。   近年来,异地高考问题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本地户籍人口和外来人员,对开放异地高考持有迥异的立场,尤其在流入人口多的北京、上海、广东地区,更是如此。   发生这种情况是在情理之中的。这种立场差异,是由我国当前的高考制度确定的,在分省按计划的集中录取制度之下,追求高考公平,对本地户籍人口和外来人员来说,成了“零和游戏”:在本地户籍人口看来,开放异地高考,外来人员将侵占本地人的高考利益。   我国

  • 重情小狗被主人丢弃苦等一年!
    重情小狗被主人丢弃苦等一年!

      看过电影《忠犬八公》的朋友,一定会被八公感动的稀里哗啦,人与狗之间的深情,狗狗对主人的真情,无疑让很多人落泪。电影里的一幕竟在西北师大公寓上演,一只重情的小狗被主人抛弃后,竟然在主人公寓门口苦等一年!   一只被丢弃的小狗,天天蹲在公寓旁,苦等主人长达一年,也就是说,小狗从主人毕业离开校园丢弃至今,它一直在等待自己的主人,而幸运的是,它被几名好心人发现,从去年11月至今,几名老师每天坚持喂养它。   寒冷雪夜 狗狗被遗弃在路边   这只狗狗叫“大黄”,也有人叫它“大头”。昨日下午2时许,记者在西北师大学生公寓见到了这只流浪狗狗“大黄”。和平日一样,三位爱心人士也来到了公寓楼下,提着从宠物超市买来的狗粮,来给大黄喂吃的。   陈老师告诉记者,她是兰州交通大学的退休老师,和其他几名老师,一起喂养这只狗狗已经有

  • 落实异地高考政策的“拦路虎”——“蝗虫论”者
    落实异地高考政策的“拦路虎”——“蝗虫论”者

      12月3日多家媒体报道,15岁的“非沪籍”生占海特,为了争取异地高考权力,网上约辩沪籍青年,结果被斥“上海不需外地蝗虫”。占海特说,享受公平教育是她作为公民的权利,而推动教育公平则是她作为公民的义务。“如果教育不是填平鸿沟而是扩大鸿沟,那就是不公平中的不公平。”   蝗虫,是大自然的害虫。大灾害年代,漫天盖地的蝗虫一过,可以将地里的庄稼全部吃光。这是一个歧视色彩非常强的说法。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贬义词。 落实异地高考政策的“拦路虎”——“蝗虫论”者   可现在,上海人却用它来称呼外地务工子女的孩子,实在令人震惊。他们是“害虫”吗?温家宝总理曾说过,“农民工是当代中国产业工人的主力军,我们的社会财富、高楼

  • 怀孕初期医院建卡怎么建?
    怀孕初期医院建卡怎么建?

      怀孕了,准妈妈要去医院建卡了,然后医生会给你做一次详细的检查。去医院建卡需要哪些步骤呢?一起来了解一下!   第一步:建“小卡”   怀孕12周以内,持身份证、户口本和结婚证,至女方户口所在地居委办理一张写有预产期的生育证明,并盖章;携此证明至女方户口所在地的街道医院登记信息并做常规检查(一般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白带等,有些医院会做B超检查);领取体检报告后,街道医院会发放《上海市孕产妇健康手册》(也就是俗称的“小卡”)。   第二步:建“大卡”   选择一家你将来准备生产的医院,怀孕12周左右,带好《上海市孕产妇健康手册》去这家医院登记,并做初次检查。   温馨提示:如果打算早上挂号建卡,不妨空腹,可以完成验血,不用再去一次。各家医院建大卡程序略有不同,很多医院需要现金支付建卡费用,需事先了解,省去麻烦

  • 北京上海广东“异地高考”的难言之隐
    北京上海广东“异地高考”的难言之隐

      异地高考问题时刻牵动着家长的心,北京上海广东的异地高考问题没有解决,就等于全国的异地高考问题没解决。那么北上广异地高考究竟有什么难言之隐呢?   新闻链接:   人民网北京12月4日电 (记者 许博)近日,异地高考的话题一再升温,而一些消息显示,外来人口较多的北京、上海和广东,推进异地高考的态度显得较為谨慎,引起大家热议。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平稳推进异地高考,受到学生家长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关注。   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民表示,考虑到地方财政的投入力度是否能与放开后的教育规模相匹配,是迟迟不能出台细则重要因素之一。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程方平则认為,对於北上广流动人口较多,情况较為復杂的地区来说,这不仅是教育部门的事情,更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依靠资源投入、社会保障、监管制度等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才能更好地推进。   随著12月1日北京市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