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绘本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睡前故事成语故事书籍
  • 乌鸦和羊的故事
    乌鸦和羊的故事

    乌鸦和羊的故事 一只讨厌的乌鸦站在羊背上。羊很不情愿地载着他前前后后走了很久,然后说:“你如这样子去对待狗,他早就会用锐利的牙齿来报答你了。”听完这话,乌鸦回答说:“我轻视弱者,服从强者。我知道能欺侮谁,应该奉承谁。我就是这样延长生命一直到老。” 轻视:指小看,不重视。 欺侮:欺负,用蛮横无理的手段侵犯、压迫或侮辱。 奉承:巴结拍马,说恭维人的话,向人讨好 乌鸦和羊的故事点评 乌鸦和羊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做唯利是图欺弱怕强的小人,做什么事情要心怀感恩,受人恩惠要知道报答,而不是以怨报德。

  • 兔子与乌鸦的故事
    兔子与乌鸦的故事

    兔子与乌鸦的故事 乌鸦站在高大的树枝上,整天无所事事,悠哉游哉好不快活。一只小兔子看见了,心中非常羡慕,就问乌鸦:乌鸦大哥,你这么自在逍遥,真好呀,我能不能跟你一样,也整天呆着不做事?乌鸦回答:当然行,为什么不呢?兔子闻言,立即松懈下来,躺在大树底下睡起觉 兔子闻言,立即松懈下来,躺在大树底下睡起觉来。过了一会儿,一只狐狸突然扑过来,把兔子叼进嘴里。 兔子与乌鸦的故事点评 兔子与乌鸦的故事告诉我们,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偷懒,除非你自己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不然千万别偷懒。还有想要丰衣足食而又无所事事,你的位置必须非常的高!

  • 麻雀排队的故事
    麻雀排队的故事

    麻雀排队的故事 一群麻雀站在枝头上,看见天空飞过的大雁,排成整整齐齐的长队,羡慕极了。 一只麻雀提议:“让我们也来排队飞行好吗?” “好!好!”大家一致同意。 说干就干,他们都飞起来了。 可是有的飞得高,有的飞得低;有的飞得快,有的飞得慢。排来排去,总排不成队。 乱了一阵以后,他们纷纷歇落在枝头上,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我们为什么排不好队?” 一只麻雀说:“排队得有一个队长来指挥才行。” 大家说:“对,对!要有一个队长来指挥。” 于是你要做队长,他也要做队长,又乱哄哄地吵了起来,争执不下。 结果,大家商定,由一只年纪最大的麻雀来做队长。 队长发令了:“一二三,起飞!” 大家都争先恐后地飞向天空。 仍旧

  • 元宵节吃汤圆的故事
    元宵节吃汤圆的故事

    元宵节吃汤圆的故事 相传,远古时候玉皇大帝为了一统天下,特派灶神菩萨长驻人间了解民情,每月逢三上天回禀。有年夏历冬月二十三日,灶神菩萨向玉帝回禀道:“人间百姓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吃的是粗茶淡饭。每日辛勤劳动,从不歇息,长此下去,我担心庶民们会因过度疲劳累坏身体,不能生产,必将影响贡献。” 玉帝闻奏即命群臣共商良策。太白金星奏道:“大王可命衲陀祖师下凡,给百姓们吃些药,叫他们慢慢地发起病来,自然就会休息。”玉帝准奏,使命衲陀祖师下凡照此办理。 夏历腊月初八早上,衲陀祖师就偷偷在百姓们的饭锅里丢下了疯人药,药一下锅就变成大豆、豌豆、蒜苗、豆腐和肉颗颗,百姓们吃了,果真慢慢地“疯”了起来:女的缝新衣、绣花鞋,男的杀猪、宰羊,都不想下地干活。 过了腊月二十四日,疯人药性大发。人们就东家请人吃饭,西家邀客喝酒。到了腊月三十日中午,百姓们都拿出各种好吃的食物,围在桌旁,全家人大吃大喝起

  • 清明节的故事
    清明节的故事

    清明节的故事 古有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之说,相传起于春秋时期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饥”一事,后逐渐清明寒食合二为一。唐代扫墓日期一般在绵山景区景点之一:母子石像寒食节,宋后移到清明。传说中“寒食节”的起源地就在山西中部介休,介休一名的来历即是为纪念介子推“割股充饥”而不图为报,最终在此被大火烧山而亡,绵山所在地原叫“定阳”,被晋文公更名为“介休”,意为介子推休息之地。现绵山已由当地人民开发为著名旅游景区,其中一重要景点就是高大的介子推母子石像,介子推成为当地人民效忠两全的人物的代表。 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历代承袭成为习惯。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节流行扫墓,其实扫墓乃清明节前一天寒

  • 介子推割肉的故事
    介子推割肉的故事

    介子推割肉的故事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

  • 元宵节彩灯的童话故事
    元宵节彩灯的童话故事

    元宵节彩灯的童话故事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打它们,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 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就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 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心中大快。 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

  • 舞狮的传说故事
    舞狮的传说故事

    舞狮的传说故事 早在西汉时期,武帝派张骞打通了西域,制服了匈奴。从那以后,西域许多国家都年年给汉朝进贡,岁岁来朝。 东汉章帝时,西域大月氏国给汉朝进贡一头猛兽,头大如筛,口大如盆,眼似银铃,满身金毛。这只猛兽十分凶猛,关在铁笼里时常张着血盆大口,发出惊天动地的叫声,好像要吞吃活人。进贡的贡使对章帝说:“这是我们大月氏国独有的一种猛兽,因为长有一身金黄的毛,所以在我们那里被称为‘金毛雄狮子’,它十分凶猛,有‘兽中之王’之称”。章帝认为西域进贡此兽,是祝汉朝兴旺、吉祥如意,于是传下圣旨,叫人把金狮收入后宫,精心喂养。 谁知,大月氏国并不是这个意思,贡使对章帝说:“出发之前,我们的国王有话,说我们进贡金毛狮子,是想让贵国驯服它。如果来年驯服了,大月氏国就年年进贡,岁岁来朝,永远归顺你们。如果驯不服它,就从此断绝往来。”汉章帝听完之后,哈哈大笑,说:“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人才万千,

  • 猜灯谜的故事
    猜灯谜的故事

    猜灯谜的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有个财主,人称笑面虎。他见了衣着体面的人,就拼命巴结;见了粗衣烂衫的穷人,就吹胡子瞪眼。有个叫王少的青年,曾因衣服穿得破烂,一次去借粮时,被他赶出大门。王少回去后越想越气。于元宵之夜,扎了一顶大花灯,来到笑面虎家门前。这大花灯上题着一首诗。笑面虎上前观看,只见上面写着: 头尖身细白如银。 称称没有半毫分; 眼睛长到屁股上, 光认衣裳不认人。 笑面虎看罢,气得面红耳赤,暴跳如雷,嚷道:"好小子,胆敢来骂老爷。"便命家丁去抢花灯,王少忙挑起花灯,笑嘻嘻地说:"哎,老爷莫犯猜疑,我这四句诗是个谜,谜底就是'针',你想想是不是。这'针'怎么是对你的呢?莫非是'针'对你说的,不然你又怎么知道说的是你呢?" 笑面虎一想,可不是,只好气得干瞪眼,灰溜溜走了,周围的人都乐得哈哈大笑。这事传开后,越传越远。第二年元宵,

  • ​东方朔与元宵姑娘的故事
    ​东方朔与元宵姑娘的故事

    东方朔与元宵姑娘的故事 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有一年冬天,下了几天大雪 ,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 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 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五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

  • 春联的故事
    春联的故事

    春联的故事 北宋年间,河南洛阳有个书吕蒙正。他从孩童时起便才名远播,但家道却十分贫寒,住在破旧的草房里,穿的是破衣烂衫,吃的是粗糠野菜,有时甚至饥一顿饱一顿。虽然生活相当清苦,但终日手不离书,好学不倦。相传一年春节之际,家家欢喜过年,户户张贴春联,吕蒙正一时兴起,也在自己的破屋门上,贴上了这样一副春联:“二三四五;六七八九。”还在门楣上大书横批:“南北。”字写得龙飞凤舞,不少好奇者前来观看,但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只有一位老者看后,竖起大拇指,连声说:“好对!好对,此人日后必成大器。”  原来这是一副“歇后对”,即是像歇后语那样,话到口边留三分,字面上不明说,而是言外寓意,弦外有音,别具一番情趣。上联只写“二三四五”,单缺“一”;下联“六七八九”,偏缺“十’。一谐音为衣;十谐音为食,上下联的意思是缺一少食,横批便是没有东西,连起来就是:缺一少食,没有东西。短短一副10

  • 过年放鞭炮的故事
    过年放鞭炮的故事

    过年放鞭炮的故事 古时候,人们途经深山露宿,晚上要点篝火,一为煮食取暖,二为防止野兽侵袭。 然山中有一种动物既不怕人又不怕火,经常趁人不备偷食东西。 人们为了对付这种动物,就想起在火中燃爆竹,用竹子的爆裂声使其远遁的办法。这里所说的动物,名叫“山臊”。古人说其可令人寒热,是使人得寒热病的鬼魅,吓跑山臊,即驱逐瘟邪,才可得吉利平安。 到了唐初,瘟疫四起,有个叫李田的人,把硝石装在竹筒里,点燃后使其发出更大的声响和更浓烈的烟雾,结果驱散了山岚瘴气,制止了疫病流行。 这便是装硝爆竹的最早雏形。以后火药出现,人们将硝石、硫黄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燃烧,产生了“爆仗”。 到了宋代,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 “编炮”(即鞭炮)。关于爆竹的演变过程,《通俗编排优》记载道:“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诗亦称爆竿。后人卷纸为之。称曰“爆竹”。 随着

  • 压岁钱的由来的故事
    压岁钱的由来的故事

    压岁钱的由来的故事 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最早的压岁钱也叫厌胜钱,或叫大压胜钱,这种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是为了佩带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 这种钱币形式的佩带物品最早是在汉代出现的,有的正面铸有钱币上的文字和各种吉祥语,如“千秋万岁”、“天下太平”、“去殃除凶”等;背面铸有各种图案,如龙凤、龟蛇、双鱼、斗剑、星斗等。 唐代,宫廷里春日散钱之风盛行。当时春节是“立春日”,是宫内相互朝拜的日子,民间并没有这一习俗。 《资治通鉴》第二十六卷记载了杨贵妃生子,“玄宗亲往视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之事。这里说的洗儿钱除了贺喜外,更重要的意义是长辈给新生儿的避邪去魔的护身符。 宋元以后,正月初一取代立春日,称为春节。不少原来属于立春日的风俗也移到了春节。 春日散钱的风俗就演变成为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是这样记载压岁钱的:“以彩绳穿钱

  • 倒贴福字的传说故事
    倒贴福字的传说故事

    倒贴福字的传说故事 明太祖朱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 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 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 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漳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 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 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倒贴福字的传说故事点评 倒贴福字的传说故事给小宝贝们讲了福字倒贴的民间故事,也告诉了小宝贝们知识,小宝贝们以后可以跟身边的小伙伴解答疑惑了,是不是很棒呢!

  • 新年礼物的故事
    新年礼物的故事

    新年礼物的故事 新年到了,邮递员熊伯伯特别忙,忙着把新年礼物送到小动物家里去。 熊伯伯背着绿色的大邮袋,来到了一棵高高的大松树下。他仰头喊:“小松鼠!小松鼠!” 小松鼠从树上跳下来,接过熊伯伯递给他的礼物,打开来一看,原来是松鼠外婆织的一顶小绒帽。 小松鼠高兴得跳了起来:“太好了!天冷了,我正缺帽子戴呢!熊伯伯,谢谢您。” 熊伯伯笑着说:“不用谢。小松鼠,再见,我还得去送新年礼物呢!” 熊伯伯背起大邮袋,“嘿哟嘿哟”又上路了。他来到一条小河边,把一件新年礼物送给了小白鹅。 小白鹅打开来一看,哇!是一双漂亮的溜冰鞋。 她高兴极了,对熊伯伯说:“天冷了,小河结冰了,我正愁不能游泳呢!有了这双溜冰鞋,我就可以学溜冰了。熊伯伯,谢谢您。” 熊伯伯笑着说:“不用谢。小白鹅,再见,我还得去送新年礼物呢!” 熊伯伯背着大邮袋,又急急忙忙上路了。他给小鹿送去了温暖的棉手套,给

  • 大年和小年的传说故事
    大年和小年的传说故事

    大年和小年的传说故事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两个神仙。大神仙叫大年,小神仙叫小年。 大年心眼好,爱惜人。每到五谷不长的寒冷季节,大年怕饿坏人,就把天上的白面撒下来让人们吃。小年虽说是大年的亲兄弟,心眼却坏透了。他用邪术把大年撒给人的白面变成雪籽,吃下去不治饿还冻坏肚子。等到把人们病倒了,他再变成巨齿獠牙的猛兽下来吃人。他吃人吃饱了肚皮,就躺下睡觉,一觉能睡三百六十天,醒过来还吃人。人们虽说知道它三百六十天下来一回,可是藏到哪儿也躲不过去。只好烧香磕头,请求大年给作主。 大年正为白面变雪、人烟稀少的事胡猜乱想哩,一听人间祷告,才知道是小年作的恶。他气恨恨地去找小年,小年却满不在乎地说:“你行你的好,我吃我的人,碍你啥事啦?” 大年看他不讲理,气得抬手去打他。谁知小年心恶劲大,竟反手把大年打倒在地,还恶狠狠地说:“不念一母同胞,我连你也吃了!” 大年打不赢小年,只得亲自

  • 小年的故事
    小年的故事

    小年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皇帝,嘴馋极了,走到哪儿,吃到哪儿,只要没吃过的都要尝尝。 这一天,他闲逛到村子里,遇见了一个漂亮姑娘。姑娘提着个篮子。 “装的什么呀?”皇帝好奇地问。 姑娘打开篮子,哇,好大的枣糕呀! 皇帝吃过很多好东西,可就没吃过枣糕。他对姑娘说:“给我吃点儿吧,我是皇帝!” 姑娘微微一笑,把篮子递了过去。 皇帝狼吞虎咽,三口五口就把枣糕吃光了。吃完后打了个嗝儿:“啊呃,真好吃!” 接着,皇帝打起了坏主意:“我要把这姑娘带回皇宫,让她天天给我做枣糕吃!” 他对姑娘说:“你马上再给我做七七四十九块枣糕。做不出来,我就把你带走!” 姑娘听了,不慌不忙地说:“好!” 她拔下头上的金簪,冲着篮子一划。咦?热气腾腾,不多不少,正好七七四十九块枣糕。太神奇了! 皇帝还没明白过来。他见难不住姑娘,就耍赖让姑娘喂他吃。姑娘转过脸去不搭理他! 皇

  • 谁喜欢吃臭老鼠的故事
    谁喜欢吃臭老鼠的故事

    谁喜欢吃臭老鼠的故事 战国时代,庄子和惠施是好朋友。两人常一起辩论对任何事的看法。 有一次,惠施做了魏国的宰相。庄子知道了,就想到魏国去拜访这位老朋友。 魏国一些爱进谗言的小人就对惠施说: “庄子这次来我们魏国,可能别有企图。或许是要来谋取您的相位,您可千万要小心啊!” “嗯!他们说得蛮有道理的。”惠施心想。于是他就派了许多士兵,到魏国各地搜查庄子的住处。 士兵们找了三天三夜都没有找到庄子,然而庄子却在第四天早上亲自登门拜访惠施。 “老朋友,你知道南方有一只鸟叫吗?这是一种很珍贵奇异的鸟,它由南海出发飞向北海。在途中,若不是梧桐树,它绝不停在上面休息;除了竹结的果实外,它绝不吃到别的东西;不是甜美的泉水,它也不喝。当它正悠然自在地飞翔时,地上正好有一只猫头鹰,刚抓了一只臭老鼠,猫头鹰以为要来抢夺

  • 会吃金子的老鼠的故事
    会吃金子的老鼠的故事

    会吃金子的老鼠的故事 张三和李四是邻居。 一天,张三对李四说:“我要出门做生意了,你要看好我家的金子。”李四爽快的答应了。 过了几天,张三回来了。对李四说;“我的金子呢?”李四低下头说:“你的金子被老鼠吃了。”张三什么话也没说,就转身走了。 夜里,张三把李四的马偷来了。 第二天早上,李四对张三说:“我的马被偷了。”张三笑着说:“昨晚,我看见一只猫头鹰驮着一匹马飞走了。” 李四说:“不可能,猫头鹰怎么能驮得起一匹马?”张三笑着说:“老鼠能吃金子,猫头鹰难道不能驮一匹马吗?” 李四听了,羞愧极了。 第二天,李四把金子还给了张三,张三也把马还给了李四。 会吃金子的老鼠的故事点评 会吃金子的老鼠的故事中的李四是一个不诚信的人,在偷了张三家的金子后,谎编是

  • 象鼻子牛的故事
    象鼻子牛的故事

    象鼻子牛的故事 橡皮牛到这个世界上来,只有一天时间,可他已经觉得太长了。橡皮牛原来是一块黄颜色的橡皮泥。小主人用这块橡皮泥捏了一头牛,像火柴盒那么大。本来一切都很好,橡皮牛全身上下和真正的牛一模一样。没想到小主人手里还多了一点儿橡皮泥。用这点儿橡皮泥干什么呢?小主人眼珠一转,给橡皮牛安上了一个大象的长鼻子。 就是这个象鼻子,叫橡皮牛不高兴。咱们从橡皮牛出现的时候讲起吧。小主人把橡皮牛放在桌子上,他跑出去玩了。“快来看,又来了个新朋友。”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一眨眼,十几个小玩具把橡皮牛团团围祝橡皮牛看见有这么多朋友,特别高兴。 “哟,你是。……牛。……吧?”塑料鸭子问,她还没见过长着象鼻子的牛。橡皮牛点点头,他清清楚楚地听见小主人管他叫橡皮牛。“你不是牛!”木头牛摇摇头说。 “我是牛。”橡皮牛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