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鲁传》好句摘抄 1、红彤彤的天上飘着几朵白云。 2、皮皮鲁心想:我永远不欺负他们了。 3、每逢过春节,女孩子就不敢出门,都怕皮皮鲁这个“炮兵司令”。 4、他拿着芭蕉叶走到云彩的边上,双手举起芭蕉叶,跳了下去。芭蕉叶像一十降落伞,带着皮皮鲁往下飘。 5、皮皮鲁惊讶地发现,有许多人不是朝前走,而是倒着走。有的侧着身子走,像螃蟹似的。还有的边走边翻筋斗。 6、皮皮鲁最爱当着女孩子的面放炮,看到她们捂着耳朵乱叫的那副样子,他总是把鼻子往上一皱:“哼,胆小鬼!” 7、皮皮鲁睁开眼睛一看,啊!原来是落在那朵云彩里。四周飘浮着迷雾般的彩色水珠,两脚就像踩在弹簧床上一样软绵绵的。 8、“你要是学习成绩高过70分,我把这月的工资都给你买奖品!”老师气呼呼地说。他相信太阳就是打西边出来了,
《皮皮鲁传》好句摘抄 1、皮皮鲁心想:我永远不欺负他们了。 2、他刚生下来时,就把医生吓了一跳!医生用x光给小皮皮鲁透视,发现他的胆特别大,像个大馒头似的。后来医生仔细一看,皮皮鲁是个男孩子,他才不那么大惊小怪了。男孩子嘛,胆总要比女孩子的大一些,要不,怎么叫男孩子呢。 3、皮皮鲁还有一个双胞胎的妹妹,叫鲁西西,她的胆子挺小,小得都看不见。医生同皮皮鲁的爸爸和妈妈商量了一下,把皮皮鲁的胆给了鲁西西一点儿。皮皮鲁和鲁西西一点儿都不知道,要不然,皮皮鲁更该笑话妹妹了。 4、爸爸给皮皮鲁买了许多鞭炮和花炮。皮皮鲁简直成了院里的放炮英雄。他连闪光炮都敢拿着放。别说女孩子,就是男孩子也用吃惊的眼光望着皮皮鲁手里点着了捻的煎炮。 5、皮皮鲁最爱当着女孩子的面放炮,看到她们捂着耳朵乱叫的那副样子,他总是把鼻子往上一皱:“哼,
《皮皮鲁传》基本介绍 皮皮鲁是一个中国式的童话人物:他学习成绩不高,不是学校老师喜欢的那种乖孩子,但他心地善良、天真活泼、顽皮又可爱,身上有故事。皮皮鲁还是一个爱发明喜欢创造的小男孩。 简介 皮皮鲁和鲁西西是中国童话大王郑渊洁笔下的一对双胞胎兄妹,他们在中国的孩子中是几乎无人不晓的传奇人物。皮皮鲁和鲁西西有许多好玩的经历,都收集在30卷《郑渊洁童话全集》里. 皮皮鲁之红塔乐园:皮皮鲁还是一个爱玩的孩子,他在同学家搭了一座座小房子,还拿了神奇的缩小喷雾气,把自己给变小了,进入小房子玩了个痛快。 皮皮鲁之牙膏奇遇记:某人买了一支皮皮鲁牌的牙膏.这只牙膏能把一个晚上的所有电视变成国产的动画片;能帮人打败不良少年;能点石成金。 皮皮鲁之蛇王淘金:蛇王为了体验人类是怎样生活的,投胎到了人胎。阿奔虽然是个小男孩
红楼梦好句好段摘抄 1、须臾茶毕,早已设下杯盘,那美酒佳肴自不必说。二人归坐,先是款酌慢饮,渐次谈至兴浓,不觉飞觥献起来。当时街坊上家家箫管,户户笙歌,当头一轮明月,飞彩凝辉。二人愈添豪兴,酒到杯干。雨村此时已有七八分酒意,狂兴不禁,乃对月寓怀,口占一绝云。 2、通灵宝玉反面那顽石亦曾记下他这幻相并癞僧所镌篆文,今亦按图画于后面。但其真体最小,方从胎中小儿口中衔下,今若按式画出,恐字迹过于微细,使观者大废眼光,亦非畅事,所以略展放些,以便灯下醉中可阅。今注明此故,方不至以胎中之儿口有多大、怎得衔此狼蠢大之物为诮。 3、黛玉两眼直瞪瞪的瞅了他半天,气的“嗳”了一声,说不出话来。见宝玉别的脸上紫涨,便咬着牙,用指头狠命的在他额上戳了一下子,“哼”了一声,说道:“你这个——”刚说了三个字,便又叹了一口气,仍拿起绢子来擦眼泪。宝玉心里原有无限的心事,又兼说
红楼梦中的好段摘抄 1、士隐意欲也跟着过去,方举步时,忽听一声霹雳若山崩地陷,士隐大叫一声,定睛看时,只见烈日炎炎,芭蕉冉冉,梦中之事便忘了一半。又见奶母抱了英莲走来。士隐见女儿越发生得粉装玉琢,乖觉可喜,便伸手接来抱在怀中斗他玩耍一回;又带至街前,看那过会的热闹。方欲进来时,只见从那边来了一僧一道。那僧癞头跣足,那道跛足蓬头,疯疯癫癫,挥霍谈笑而至。 2、真是闲处光阴易过,倏忽又是元宵佳节。士隐令家人霍启抱了英莲,去看社火花灯。半夜中霍启因要小解,便将英莲放在一家门槛上坐着。待他小解完了来抱时,那有英莲的踪影?急的霍启直寻了半夜。至天明不见,那霍启也不敢回来见主人,便逃往他乡去了。那士隐夫妇见女儿一夜不归,便知有些不好;再使几人去找寻,回来皆云影响全无。夫妻二人半世只生此女,一旦失去,何等烦恼,因此昼夜啼哭,几乎不顾性命。 3、通灵宝玉反面那顽石
《红楼梦》古代名人评价 清代王希廉《护花主人总评》:《石头记》也是说梦,而立意作法,另开生面。前后两大梦,皆游太虚幻境。而一是真梦,虽阅册听歌,茫然不解;一是神游,因缘定数,了然记得。且有甄士隐梦得一半幻境,绛芸轩梦语含糊,甄宝玉一梦而顿改前非,林黛玉一梦而情痴愈痼。又有柳湘莲梦醒出家,香菱梦里作诗,宝玉梦与甄宝玉相合,妙玉走魔恶梦,小红私情痴梦,尤二姐梦妹劝斩妒妇,凤姐梦人强夺锦匹,宝玉梦至阴司,袭人梦见宝玉,秦氏、元妃等托梦,及宝玉想梦无梦等事,穿插其中。与别部小说传奇说梦不同。文人心思,不可思议。一部书中,翰墨则诗词歌赋,制艺尺牍,爰书戏曲,以及对联匾额,酒令灯谜,说书笑话,无不精善;技艺则琴棋书画,医卜星相,及匠作构造,栽种花果,畜养禽鸟,针黹烹调,巨细无遗;人物则方正阴邪,贞淫顽善,节烈豪侠,刚强懦弱,及前代女将,外洋诗人,仙佛鬼怪,尼僧女道,倡伎优伶,黠奴豪仆
红楼梦的主要人物 贾宝玉——荣国府衔玉而诞的公子,前世真身为赤霞宫神瑛侍者,现世贾政与王夫人之次子。他作为荣国府的嫡派子孙,出身不凡,聪明灵秀,阖府捧为掌上明珠,对他寄予厚望,他却走上了叛逆之路,痛恨八股文,批判程朱理学,给那些读书做官的人起名“国贼禄蠹”。他不喜欢“正经书”,却偏爱《牡丹亭》《西厢记》之类的“杂书”。他终日与家里的女孩们厮混,爱她们美丽纯洁,伤悼她们的薄命悲剧。贾宝玉是意象化的小说人物,是作家的心灵的映像。 林黛玉——金陵十二钗之冠。林如海与贾敏之女,宝玉的姑表妹,寄居荣国府。她生性孤傲,不善处世,不屑种种流行的为人处事之道,多愁善感,才思敏捷。她与宝玉真心相爱,是宝玉反抗封建礼教的同盟,是自由恋爱的坚定追求者。她是书中一位富有诗意美和理想色彩的悲剧形象。 她美得让人由衷地心疼和爱怜,更具艺术魅力的是她无与伦比的丰富
红色经典故事 王二小的故事 1943年的一天,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 鬼子扫荡来了,八路军和干部们组织乡亲们转移。二小和乡亲们一起转移到长城脚下。吴连长带着队伍去山那边,说要做个包围圈等鬼子来钻。 鬼子来了。二小看到鬼子向乡亲们转移的方向走去,心里着急,就唱着放牛歌走了出来。鬼子看到了山坡上的二小,要二小为他们带路。二小牵着一头壮牛,就带着鬼子走了。二小领着鬼子在山里转圈,狡猾的鬼子起了疑心,鬼子头拔出战刀威胁二小。 二小心里很镇定,却装出害怕的样子,对鬼子说,那边有条路,穿过去就能找到八路。鬼子说:“你撒谎,你想骗皇军。”二小说:“那就算了,反正我也不想去。”鬼子相信了二小,就跟着他走了。 到了八路军埋伏的山沟,二小机灵地从沟边往山上跑。吴连长一边高喊要二小快跑,一边开枪打死了向二小瞄准的鬼子。可是鬼子小
红色文化代表故事 刘胡兰的故事 1946年的一个秋天,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 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1946年12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其处死。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悄悄地把奶奶给的银戒指、八路军连长送的手绢和作为入党信物的万金油盒这三件宝贵的纪念品交给继母后,被气势汹汹的敌人带走。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铡刀前眼见匪军连铡了几个人,怒问一声:“我咋个死法?”匪军喝叫“一个样”后,她自己
中国的红色文化 中国人的红色情结与生俱来,它流动在民族的血脉里,遗传在民族基因中。 华夏民族都是炎黄子孙。炎帝又称赤帝,是中国的太阳神。古时候,中原人称南方为炎方,称炎帝的国土为炎土,称炎帝的子民为炎人,炎帝的下属神是祝融,祝融是火神。黄帝的“黄”字,是太阳初出之色。“黄”与“皇”字可以通假,在古书上,黄帝也经常称作皇帝。甲古文中的“皇”字,上面是光芒四射的太阳,下面是一个王字,因此,黄帝氏族也是崇拜太阳神、火神和鸾凤的民族。 炎黄二帝的传说,表明中华民族在立族之初就有着强烈的“红色崇拜”。而将这种“红色崇拜”转化到我们祖先的生活之中,应该是从“过年”开始。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每到腊月三十夜,就要闯进我们祖先居住的村落,伤害人畜。为了免遭“年”的攻击,祖先们只好在这一夜逃离村庄,躲进山林。有一年的腊月三十日下午,正当祖先们扶老携幼大撤
红色文化的界定 ①红色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与自由的历史进程中和新中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整合、重组、吸收、优化古今中外的先进文化成果基础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而生成的革命文化。 ②红色文化应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广义的红色文化是指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进程中人们的物质和精神力量所达到的程度、方式和成果,狭义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的解放与自由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中国的历史实践过程中凝结而成的观念意识形式。 ③红色文化作为一种重要资源,包括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其中,物质资源表现为遗物、遗址等革命历史遗存与纪念场所;非物质资源表现为包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红色革命精神。 ④红色资源是以红色革命道路、红色革命文化和红色革命精神为主线的集物态、
植树造林宣传标语 1、保树盖荒山,不愁吃和穿。 2、栽好树、管好树、护好树是公民的光荣职责。 3、愿君莫伸折枝手,鲜花亦自有泪滴。 4、处处造林林似海,家家植树树成荫。 5、我为你美丽的心灵绽放。 6、植树造林,功在千秋。 7、涝梨旱枣水栗子,不涝不干宜柿个。 8、若要地增产,山山撑绿伞。 9、植树造林是生态工程,是生存工程。 10、水是生命之源,树是水的卫士。 11、森林是氧气的制造工厂。 12、正月尾,好栽桂。 13、植树节,你也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地球长出美丽的头发来! 14、植树就是植富,造林就是造福。 15、山上没有树,庄稼保不住。 16、清明时节雨纷纷,植树造林正当
植树造林的宣传语 1、树木拥有绿色,地球才有脉搏。 2、除了相片,什么都不要带走;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 3、地球是我家,绿化靠大家。 4、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 5、来时给你一阵芳香,走时还我一身洁净。 6、小草有生命,足下多留“青”。 7、小草对您微微笑,请您把路绕一绕。 8、欲揽春色入自家,无可奈何成落花。 9、我是一只小小小鸟,总是飞呀飞不高。 10、1 + 1 = 2,一棵树 + 一棵树 = 一片树林 11、绿色是地球的本色 12、地球是我家,绿化靠大家 13、保护树木,就是保护自己 14、芬芳来自鲜花,美丽需要您的呵护 15、花开堪赏直须赏,莫要折花空赏枝。
植树造林的意义 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然而把12这个数字前后颠倒一下,就是国外一些国家的植树节。3月21日是世界林业节。这个节日是西班牙在欧洲农业联盟1971年召开的特内里弗岛大会倡议并得到会议一致通过的。同年1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予以确认,因而不少国家把这一天定为本国植树节或植树日。 国外曾有学者对树的生态价值进行过计算:一棵50年树龄的树,累计创值约196000美元。这一计算是否精确姑且不论,就树木的实用价值而言,确是显而易见的。 一棵树可以生产200公斤纸浆,而这些纸浆如果要生产卫生纸,则至少有重为100克的卫生纸750卷。 在城市,一棵树一年可以贮存一辆汽车行驶16公里所排放的污染物。很多树木可以吸收有害气体,如1公顷柳杉林每天可以吸收二氧化硫60千克,其他如臭椿、夹竹桃、银杏、梧桐等都有吸收二氧化硫的功能。当城市绿化面积
植树造林的好处 据统计,一亩树林一年可以吸收灰尘2万~6万千克,每天能吸收67千克二氧化碳,释放出48千克氧气;一个月可以吸收有毒气体二氧化硫4千克,一亩松柏林两昼夜能分泌2千克杀菌素,可杀死肺结核、伤寒、白喉、痢疾等病菌。 自动的调温器 夏日树荫下气温比空地上低10℃左右,冬季又高2-3℃。 天然除尘器 树叶上长着许多细小的茸毛和黏液,能吸附烟尘中的碳、硫化物等有害微粒,还有病菌、病毒等有害物质,还可以大量减少和降低空气中的尘埃,一公顷草坪每年可吸收烟尘30吨以上。因此,人们把绿色植物称为“天然除尘器”。 氧气制造厂 树叶在阳光下能吸收二氧化碳,并制造人体所需的氧气。据测定,一公顷阔叶林每天约吸收一吨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700公斤。因此,人们把绿色植物称为“氧气制造厂”。
《论语》中的经典名句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巧言令色,鲜亦仁! 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 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6、《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1、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2、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论语经典名句 1、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4、子谓——《韶》:“尽善矣,尽美矣。”——《论语·八佾》(尽善尽美)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6、过而不改,是谓过已。——《论语·卫灵公》 7、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9、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10、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1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关于《论语》的评价 西汉刘向《别录》:“《鲁论语》二十篇,皆孔子弟子记诸善言也。” 西汉匡衡:“臣闻六经,者圣人所以统天地之心,著善恶之归,明吉凶之分,通人道之正,使不悖于其本性者也。故审六艺之旨,则人天之理可得而和,草木昆虫可得而育,此永永不易之道也。及《论语》、《孝经》圣人言行之要宜究其意。” 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东汉王充《论衡·正说篇》:“初,孔子孙孔安国以教鲁人扶卿,官至荆州刺史,始曰《论语》。” 东汉赵岐《孟子章句题辞》:“论语者,五经之錧鎋,六艺之喉衿也。” 东汉刘熙《释名·释典艺》:“《论语》,记孔子与弟子所语之言也。论,伦也,有伦理也。语,叙也,叙
《论语》的成书过程 《论语》是孔门弟子集体智慧的结晶。其编纂者主要是仲弓、子游、子夏、子贡,他们忧虑师道失传,首先商量起草以纪念老师。然后和少数留在鲁国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完成。 清代学者崔述则对《论语》的成书提出不同看法,他注意到今本《论语》前后十篇在文体和称谓上存在差异,前十篇记孔子答定公、哀公之问,皆变文称“孔子对曰”,以表示尊君。答大夫之问则称“子曰”,表示有别于君,“以辨上下而定民志”。而后十篇中的《先进》《颜渊》等篇,答大夫之问也皆作“孔子对曰”,故怀疑“前十篇皆有子、曾子门人所记,去圣未远,礼制方明;后十篇则后人所续记,其时卿位益尊,卿权益重,盖有习于当世所称而未尝详考其体例者,故不能无异同也”。又如,前十篇中孔子一般称“子”不称“孔子”,门人问学也不作“问于孔子”。而后十篇中的《季氏》《微子》多称孔子,《阳货》篇子张问仁,《尧曰》篇子张问政,皆称“
《繁星春水》好词好句摘抄 1、繁星闪烁着—— 深蓝的太空, 何曾听得见他们对语? 沉默中, 微光里, 他们深深的互相颂赞了。 2、童年呵! 是梦中的真, 是真中的梦, 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3、人类呵! 相爱罢, 我们都是长行的旅客, 向着同一的归宿。 4、我的心, 孤舟似的, 穿过起伏不定的时间的海。 5、生离—— 是朦胧的月日, 死别—— 是憔悴的落花。 6、心灵的灯, 在寂静中光明, 在热闹中熄灭。 7、青年人呵! 为着未来的回忆,
手抄报
作文
古诗大全
科学常识
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