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的营养要注意品种多样,儿童的膳食品种应当多样化,既有动物性食物,也有植物性食物,即儿童膳食是由谷、豆、肉、蛋、奶、蔬菜、水果类、油脂类以及糖等各种调味品组合而成的混合食物;幼儿的营养要注意比例适当: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量应当有一定的比例。由于摄入量人体内的各种营养素之间存在着相互配合与相互制约的关系,如果摄入某种营养素超量,非但对人体无益,甚至还有害;幼儿的营养要注意饮食定量:各种膳食营养素的摄入量应选定在合理范围内,幼儿的营养要注意调配得当。 儿童膳食的最佳搭配, 一定要注意到肉食和菜食的有效搭配;并且在菜桌上每餐,要将素菜和荤菜进行搭配,就是每餐有荤菜,有素素,荤素平衡;而且每天一日三餐中,既要粗粮,也要有细粮,要搭配得当;每餐既要有干粮,如米饭、馒头、窝头等,也要有汤、粥、稀饭。除了进食咸食之外,儿童也要吃些甜食,但甜食还是要少吃的。 搭配好饮食后,一定还要注意
众多家长总是认为身体健康是幼儿的健康,而不考虑到精神因素。凡是儿童期精神发病,均属于入儿童精神疾病。儿童精神不健康表现的有: 幼儿的精神病,指的是幼儿时期严重的精神障碍,常见的有婴儿痴呆、儿童精神分裂症、婴儿孤独症、反应性精神病等;幼儿症状性精神障碍,这是指幼儿患了其他疾病时所伴发的精神障碍,例如有脑外伤、癫痫、脑肿瘤等疾病时,就会发生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又如儿童患了感染性疾病或某些内脏疾病等,容易出现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有时幼儿误服了某种药物后,还会发生中毒性精神障碍;幼儿儿童神经症,这一组疾病常因素质、心理、社会因素等共同作用而起病;这一组是因先天的或儿童期的疾病引起的精神活动发育受到阻碍,表现为智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低下。 要预防发生幼儿精神疾病,一定要做好婚前检查,不得近亲结婚,在孕期保证健康、卫生,远离污染、辐射、农药,出生后,做好教育工作,精心培养,保证幼儿的身
在临床上,矫正的良机是以生长发育来划分的,一般为四期:乳牙期、早期混合牙列、晚期混合牙列和早期恒牙列、恒牙期。如果在这四个时期掌握好孩子牙齿萌发情况,将会事半功倍。 一,乳牙期(2至5岁):全身及面颌部生长发育速度快,潜力大,矫正时只需施以轻度的外力,就能引起显著的变化,在短期内使畸形得以矫正。在这一时期,一般只治疗可能会影响颌骨发育的错牙合畸形。比如“地包天”(反牙合)的矫正,大约3、4岁就可以开始,一个最简单的矫治器在一两个月内就能奏效。 二,早期混合牙列(6岁至9岁):这一时期的牙齿不齐特别常见,翻开正畸学的专著,在一堆严肃的词汇里会找到一个生动的称谓——“丑小鸭时期”,指的就是这一时期。此期存在的暂时性错牙合属于正常现象,但是,如果存在有个别牙反牙合、锁牙合、后牙的严重龋坏等,一定要及时治疗,否
早产儿一出生就被放入暖箱中,这些宝宝失去了吃母乳的机会。那么,早产宝宝是如何食用的呢?其实专用的早产儿配方奶粉是早产宝宝的最佳食品,给早产宝宝喂养奶粉有讲究喔。 早产宝宝的喂养问题 由于早产儿的消化功能非常不完善,奶中的脂肪含量不宜过高,所以除了母乳和专用配方奶粉,大众化的脱脂奶粉成了宝宝必要的营养来源。 早产的宝宝肾脏没有发育完善,如果奶的浓度过高,对宝宝的体重增长会带来影响。因为早产儿的体内含水量很高,一般新生儿的含水量占人体的70%,而早产儿达到了80%-85%,体内含水量高了,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容易脱水。如果奶水浓度太高,从小便中带出的水分也越多,即便吃得再多,也会从小便中溜走,体重增长也会非常缓慢。所以早产儿的奶水浓度应是2:1,即2份奶,1份水,相比较而言,新生儿的奶水浓度是3:1的比例。 早产宝宝的早期阶段就是按照2:1的比例吃,一
早产儿所需的营养比足月儿要多得多,母乳能够满足早产儿的营养需求吗?母乳中缺乏某些微量元素,恰好这些微量元素是早产儿所需要,因此,早产儿只喝母乳是不够的喔。 早产儿是指妊娠不满37周分娩的新生儿。母乳中含有易于消化吸收的蛋白质、脂肪、乳糖,还有适量的微量元素、维生素、酶及免疫因子等,是早产儿的最佳食品。 由于早产儿的生理特点,母乳中某些微量元素(铁、锌等)及维生素(D、C、B等)的供给不能保证其需求,而这些营养素是保证早产儿智力体格发育所必需的,如不及时添加这些营养素就会造成营养素的缺乏,从而不利于早产儿智力的发育。 早产儿出现钙、铁、锌等血清值低下的原因是妊娠后期是胎儿完成微量元素正常体内储备所必需经历的重要阶段,早产儿过早分娩出来使胎儿不能在妊娠后期从母体中获得足量的体内储备,从而易于缺乏。如: 1、妊娠后期钙磷蓄积量占其总蓄积量的80%,而且早产儿母乳中钙磷
早产儿相比于足月儿,身体各方面的机能及活动能力都比较差。因此,父母要加倍细心地护理早产儿,做好早产儿日常的保健护理。 早产儿由于组织器官发育不成熟,功能不全,生活能力差,抵抗力低,因此要加强对早产儿的护理。早产儿出院回家后,首先要保温。早产儿居住的室温一般应保持在24-26℃,湿度保持在55-65%。其次,由于早产儿免疫功能低下,易感染,因此要积极预防感染。家中有呼吸道、皮肤、消化道感染者不要进入早产儿的房间,以防交叉感染。母乳是早产儿的首选食品。因母乳中所含蛋白质、脂肪、糖的比例适当,富于必须氨基酸,尤其是早产儿所必须的胱氨酸、牛磺酸较高,而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不良作用的苯丙氨酸和酪氨酸较低。早产儿体重越小,胃容量越小,故应采取多次少量喂养的方法,缩短间隔时间。研究发现,早产儿比足月儿生长发育快,一般到2岁时体重、身长可与同年龄的足月儿近似,个别体重过低者,迟到4岁才能相近
新生儿黄疸指数的正常范围 新生儿黄疸的正常值是以血清胆红素为参考指标的。 只要足月儿不超过204μmol/L(12mg/dl),早产儿不超过255μmol/L(15mg/dl)即为正常。 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 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2—3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 早产儿的黄疸持续会较久。黄疸的颜色不能太深(黄疸的深浅可以请教医师,或由验血决定),胆色素的数值平均十一到十二毫克左右。 新生儿的黄疸大约是由脸部先开始,以后再严重时才会影响到身体与四肢手脚。 在正常柔和的日光下看起来比较准,日光灯下也可以做参考,如果发现身体躯干部份在黄
近日,美国“福克斯”新闻网刊文教给大家10个让孩子远离肥胖的方法。 1.怀孕时妈妈别超重。研究表明,怀孕时体重增加过多会增加宝宝在儿童时期超重的风险。此外,注册营养师、营养学会发言人萨拉·克里格认为,上幼儿园前就让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将帮助他们一生保持健康体重。 2.运动和饮食,家长都要做榜样。强迫并不能让孩子爱上吃蔬菜。相反,如果你自己为健康饮食习惯做出榜样的话(例如每天早上按时吃早餐),他们更容易学好。克里格认为,如果家长在孩子面前表现得热爱运动,孩子也会开心地爱上运动。但如果你自己不爱运动,就别让孩子知道。 3.多吃膳食纤维。克里格建议家长在采购食品时要保证1/3的蔬菜和水果。确保孩子的膳食中有全谷类、豆类、坚果和种子,营养学会的推荐量:1/2的水果和蔬菜,1/4的谷类和1/4的蛋白质。 4.远离高科技娱乐产品。《让
宝宝经过妈妈的十月怀胎,已经来到这个世界。但是很多父母都第一次当爸妈,难免有点紧张。新宝宝有很多异常的反应,究竟是不是患病呢?我们一起看看下文。 宝宝脱离母体后,便成为了这个世界上独立的个体。新生宝宝在各方面的发育都还没有完善,又因其对环境的不熟悉和不适应,他们便会有一套自我保护机制,有各种条件反射和本能行为。这些反射行为在成人的眼里,通常有点“反常”,可是,在正常范围内那并不代表是一种疾病,随着新生宝宝的发育,这些反常行为是会慢慢消失的。接下来,小编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反常”表现及其发生的原因,希望能帮助新手爸妈解除些许疑惑和担忧。 一、被原始条件反射忽悠了? 爸爸妈妈有时候会发现自己出生没多久的宝宝有反常的表现,宝宝的手脚无缘无故就抖动几下,有时则是突然受吓的样子,这些都是正常的吗?其实,这些属于未成熟神经系统的正常
究竟哪些零食是有营养的呢,这些食物该以什么样的频率喂给孩子呢?我们堆砌的这个金字塔能帮你制定每周的零食计划。 只在特殊情况下食用的零食:糖果、巧克力、奶酪松糕、薯片、玉米片、棉花糖、烤饼、甜果脯、虾条、油炸圈饼、薯条、碳酸饮料。 一周可吃三至四次的零食:甜饼干、冰淇淋、山楂片、鸡蛋卷、布丁、香草华夫饼干、动物饼干、燕麦花卷、海苔、果汁。 适宜每天食用的零食:全麦饼干、营养麦片、蔬菜、新鲜水果、水果干、奶酪、花生酱、酸奶、面包。 适量第一 给孩子吃点心的关键是要适量,否则过犹不及。专家认为,学龄前儿童每日吃三次点心,每次摄入的能量应为100-150卡路里,学龄儿童每日两次,每次摄入200卡路里的能量为宜。 能量为100-150卡路里的点心:1杯苹果酱、1杯低脂酸奶、1盎司奶酪配饼干、1片全麦面包配低脂果酱、1杯麦片和牛奶。 能量为200卡路里的点心:蔬菜和低脂果酱
新生宝宝出现鼻塞的症状,是因为新生儿几乎没有鼻毛和下鼻道,容易血管没有保护而容易受到感染。因此妈妈一定更要格外小心护理宝宝的小鼻子喔。 鼻塞 新生儿的鼻塞并非无害,因此必须由医师检查和治疗。出生3~4周的婴儿,尚未学习使用嘴巴呼吸,一旦鼻子堵塞只能在哭声中得到空气。鼻塞可能导致严重缺氧,甚至造成皮肤变为蓝色。这种情况在婴儿喝奶时特别明显,婴儿饥肠辘辘地吸了好几口奶却被鼻涕呛到,或是试着要呼吸而失败,因此婴儿就放开奶嘴大声哭叫,直到脸色转为粉红后,又再度紧吸奶嘴,此过程被一再地重复直到他精疲力竭为止。由此可见保持鼻道畅通是很重要的。 治疗 新鲜湿润的空气,能有效防止鼻子黏膜过于干燥,并软化鼻内分泌物,使其较易通过打喷嚏及吞咽的动作,从狭窄的鼻腔中排出。若家中使用中央空调或地板式暖气系统,最好在房间内挂上经常保湿的毛巾,或使用加湿器。我
宝宝出生了,兴奋的爸妈一定会紧张新宝宝的吃喝拉撒。那么,宝宝出生后第一口喝的是水呢?还是母乳呢?或是奶粉呢? 出生第一口,喂水还是喂奶?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议,老一代和新一代的父母都陷入了罗生门,这边认为喂奶更有营养,这边认为喂水利于新陈代谢,究竟他们争论的理由是什么呢?我们且来听听他们的之间的喂养辩论赛。 一、前有古人:老人来支招 像俗话讲的,“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在这个世界摸爬滚打的时日总比年轻的爸妈多,见识多了,经验也丰富。对于“宝宝出生后第一口应喂什么”的问题,有些老人很容易就把做法说出口了——先喝甘草茶或水。 据老人的说法,宝宝出生后要先喝甘草茶,3天后才可以开始喝奶。宝宝喝的第一口奶叫“开奶”,这“开奶”还是有一定的讲究的,不能喝自
新生儿习惯了吮吸母乳,如果妈妈要把奶瓶塞到新宝宝的嘴里,恐怕是件难事。奶瓶在日常生活中是喂养宝宝的必需品,小编教你五个法宝,让宝宝爱上奶瓶。 一、亲自喂养法 有效程度:★★★★ 自宝宝出生以后,就已经习惯了由妈妈亲自来喂食。所以,在向奶瓶喂养过渡的最初阶段,宝宝会因为不习惯而产生不快乐或恐慌情绪。妈妈的亲自喂养可以在一定程度减少宝宝这种恐慌情绪,喂奶的时候还可以用亲切的语言与宝宝交流。 但是小编在这里要提醒一下,病从口入,不管你用什么高招让宝宝喜欢上奶瓶吸奶,做好卫生工作是最重要的。宝宝的免疫力非常低,一点点细菌都可以引起宝宝的不适。作为一个合格的妈妈,在给宝宝喂奶之前,一定要做好奶嘴、奶瓶的消毒工作。 另外,喂奶前自己的双手也要洗干净,泡奶粉的时候,将奶嘴竖直向上放置,如果不小心碰倒了奶嘴,需要在进行一次消毒。奶粉冲
补钙的食物:乳类和乳制品,豆制品,水产品如虾皮、海带、紫菜、海鱼,蛋黄,芝麻,山楂等。菠菜、雪菜、苋菜、空心菜、竹笋、洋葱、茭白、毛豆等都含有大量草酸,草酸容易与钙元素结合而影响吸收。 1.番茄土豆鸡肉粥 原料:大米,鸡脯肉,土豆,番茄,葱姜少许;精盐、植物油、味精各适量。 做法: 1.鸡脯肉剁成末,土豆洗净煮熟后去皮且成小丁;番茄洗净后用开水烫一下,去皮切成小丁。 2.炒锅加热后放入植物油,将葱姜放入锅内,煸香后捞出,放入鸡肉末炒熟盛出,再番茄丁煸炒至熟后,与鸡肉末混合在一起。 3.将大米放入锅中加水熬成粥后,加入煸好的鸡肉末、番茄丁、土豆丁继续用文火熬5~10分钟。 4.粥好后加入少许味精和盐即可。 补钙奥秘:除了海产品、动物肝脏以外,鸡、鸭、鱼、肉中的锌含量都较高。此粥不仅口感好,而且也有不错的补锌效果。 2.丝瓜虾皮猪肝汤
父母看着宝宝一天天地长大,自然非常欣慰。随着宝宝的成长,运动范围也越来越大了。在5个月的时候开始对宝宝进行早期教育,宝宝可以学会更多的本领喔。 宝宝的头在枕头上转来转去,要观察给宝宝的枕头是否有些硬或过高,宝宝垫了不舒服,或者您的宝宝感觉很好玩,如果您的宝宝在平时也摇头,建议您带宝宝去医院检查一下。 3个月的宝宝就会出现吐舌头的现象,婴儿是先通过舌头来认识世界的,然后会用手或用其他感觉器官来认识世界,这是婴儿的“口欲期”表现。多数情况下伸舌头是一种正常现象,有的小家伙还以吐沫为乐或用他的小舌头追着毛巾或其他物品舔。 由于饥饿、冷热、受到惊吓或惊梦,疼痛、瘙痒等不适的疾病,均会使孩子哭闹不安,如发热、湿疹等。 认灯 目的:听声音让目光注视目的物。 前提:认识母亲。 方法:从第5个月起,选择第一种东西让孩子学认。最容易学习
家长都是望子成龙,因此,很多父母从婴儿时期开始就给宝宝补充营养的各种食物,用各种方式促进宝宝的大脑发育。但是很容易走进婴儿教育的误区,伤害了宝宝。 误区之一:把婴儿当成病人 调查发现,有80%以上的家庭认为婴儿是脆弱的小生命,要像对待病人一样照顾得无微不至。婴儿不是病人,他们从还是胎儿的时候就有了各种能力,一出生则有72种潜能,有惊人的适应能力。婴儿对环境的要求,除了照顾以外,还需要运动、交流,甚至是“冒险”,以挖掘自己身体里的潜能。如果把他们当成病人一样地照顾,他们的潜能就会一个个消失。 误区之二:把教育当成备考 专家们的调查显示:有90%以上的家庭把教育与学习相提并论,认为学习的成绩就是教育的效果。于是,孩子们在一岁以内开始认字,三岁以内开始学外语,3~6岁的孩子85%以上参加各种培训班。专家指出,教育是能力的培养,不是成绩的取得。教
*妈咪疑问: 我家宝贝出生2周了,他白天经常是醒着的。听说游戏对这么大的宝贝非常重要,可以促进大脑发育,不过,大人该怎么和这么小的宝贝玩儿呢? *育儿专家解答: 虽然特别小的宝贝,还不会拿玩具或者参加游戏,不过刚出生的宝贝也会在醒着的时候,因为照顾他的人没有和他游戏而感到无聊和孤独。所以,要利用宝贝醒着的每一分钟来刺激他的大脑发育,而不要让他觉得孤单。 如果宝贝能安安静静地待在那里,那就说明他还没有觉得无聊和寂寞。实际上,你也不应该突然就去摇晃他,或者给他唱歌,这样也许会打搅了他的休息,或者干扰他注视一个什么有趣东西。另外,育儿专家提醒妈咪,还要多抱抱刚出生的宝贝,逗逗他,经常对他笑,和他说说话,这些对宝贝都是非常有好处的。
不少父母都禀信,“千万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宝宝才出生不久,就要开始接受全方位的智能训练:游泳、钢琴、书法、美术、舞蹈、识字、奥数……。但早教就真能那么神奇地让宝宝成为天才神童? 专家认为:一个人的成长总是从无知到有知,从少知到多知、从简单到复杂、从形象到抽象的过程。父母早早地进行所谓的智能开发和能力训练,不仅剥夺了孩子童年应有的快乐,增加他们学习的负担和压力,更严重的是让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尝到了失败和不成功的负面情绪体验。这种“早期教育”不仅达不到父母们预想的效果,孩子还可能因为过多感受失败的沮丧,限制潜能的发挥,造成厌学心理。而且还易造成儿童期、青少年期乃至成人期在体力、心智、能力、性格和气质等方面发展迟缓和压抑的状态。 所以,父母们请别再以父爱母爱的名义,以填鸭式的早教方式教育宝宝。疏不知
依成长发育选择音乐类型 不同类型的音乐,宝宝听了会有不同的反应,清脆或活泼的音乐格外能吸引他的注意,而轻柔的音乐可让宝宝安然入睡。在宝宝出生5~6个月时,如果给他听音乐,他已经会试着去寻找音源了。 那么如何选择乐曲作为启发孩子的工具?怎样依照宝宝成长发育的阶段,选择不同的音乐类型来提升宝宝的音乐智能呢? 0~1岁 1个月大有分辨不同频率的能力。 3~4个月大开始会发出咕咕声与有目地的声音。 5个月大对旋律、内容不同的节奏,能显示其敏锐度。 6个月大能成功配对出特殊的音调。 半岁前 声音:“声音传感”时期。 动作:重复性动作。 表情: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的反应,比模仿更容易出现。 宝宝的感官尚未完全启发,因此音乐教育活动主要以“听”为主,这时选择什么样的音乐,或用哪种方式
2~4个月时,应让孩子适应四肢运动。让婴儿平卧,先将其两上肢交替伸屈,每一动作重复2~3次,锻炼肩部及腿部的肌肉。 4~6个月时,是练习翻身运动的时候。家长可一手持其脚,一手持其上身帮助翻身。 6~8个月时,是练习爬行运动的时期,可促使婴儿协调性、灵敏性得到很好的发展。 8~10个月时,应开始站立的准备运动。让婴儿俯卧,手持其脚脖子,待其两手撑地后,将两脚提起,再慢慢地放下。这样重复多次,以锻炼上身及腕部力量。 10~12个月时,应开始步行的准备运动。让婴儿蹲着或跪着,拉住婴儿双手,使其立起,这样重复多次,以锻炼其下肢肌肉。婴儿已初步能行走时,家长可扶其两腋,让其跳动,这样既锻炼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又能增加幼儿的欢快心理。需要强调的是,婴儿运动应根据不同生长时期的特点来进行,运动发展要循序渐进,不可超前。
0-1岁
1-3岁
3-6岁
孕前
孕期
分娩
新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