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幼儿健康幼儿营养幼儿教育幼儿疾病
  • 小儿胰腺炎吃什么药最好
    小儿胰腺炎吃什么药最好

    抗胆碱能药 一般首选抗胆碱能药,可以解痉止痛、抑制胰腺分泌。常用者有山莨菪碱(654-2)、阿托品等,可减少胃酸和胰液分泌。亦可用哌替啶(度冷丁)止痛。 1、阿托品:每次0.01~0.02mg/kg,最大不超过0.4mg,必要时可4~6h重复1次。 2、哌替啶:剂量每次1~2mg/kg,肌内注射,必要时4~8h重复1次。适用于2岁以上腹痛严重者。 3、氯丙嗪:如仍不能止痛,可同时加用氯丙嗪1mg/kg。 4、吗啡因禁忌使用。 {insc m="8" i="1081811"} 抑制胰酶药物 1、生长抑素合成衍生物: 治疗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效果较好,效应明显优于抑肽酶。对于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因预后良好,一般无须给予生长抑素。 作用:

  • 小儿胰腺炎如何护理
    小儿胰腺炎如何护理

    卧床休息 1、原因: 患儿应绝对卧床休息,禁食禁水,使胃肠得以休息,营养及热量均由输液供给。 2、建议: 一般3~7天,发炎的胰腺可自动恢复,病儿进入恢复期。开始的饮食应为流食,以后逐渐过渡到半流食,最后才能恢复正常饮食。 {insc m="8" i="1081463"} 饮食清淡 1、原因: 味道过重的食物,如含盐过多的食物易增加胰腺充血水肿的可能性,太酸太辣的食物能增加胃液分泌,加重胰腺负担,所以宝宝患了胰腺炎最好饮食清淡。 2、建议: 饮食上一定要多加注意,宝宝患病期间饮食一定要清淡为主,不能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包括零食也是尽量少吃,可以熬一些小米粥给宝宝吃,有助于消化。 {insc m="8" i="1081704"}

  • 小儿胰腺炎的并发症
    小儿胰腺炎的并发症

    急性心功能障碍 1、并发症: 胰腺炎尤其是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常常出现心功能障碍,心肌出血坏死,严重心律紊乱等。 2、注意事项: 其中临床上最多见的是心电图异常,约占50%以上,如T波倒置,ST段下降、各种传导阻滞,心肌后壁梗塞等。 急性肺功能不全 1、并发症: 胰腺炎合并本病的发病率约占18%一27%。一般在发病后3—5天发生呼吸困难、紫绀、低氧血症,肺部可因激肽酶,胰蛋白酶等刺激使肺静脉痉挛、肺淤血及出血、肺不张及间质性肺炎等。又可因休克、输液过多、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肺血流量不足,产生急性肺功能不全综合征。 2、注意事项: 此合并症出现后死亡率很高,有人报告约占79.2%,为出血坏死型胰腺炎重要死亡原因之一。 急性肾功能衰竭

  • 小儿胰腺炎是怎么引起的 怎么预防
    小儿胰腺炎是怎么引起的 怎么预防

    小儿急性胰腺炎的原因 小儿急性胰腺炎致病因素与成人不同,最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药物诱发: 应用大量肾上腺激素、免疫抑制药、吗啡以及在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时应用左旋门冬酰胺等均可引起急性胰腺炎。 2、继发于身体其他部位的细菌或病毒感染: 如急性流行性腮腺炎、肺炎、菌痢、扁桃腺炎等。 3、上消化道疾患或胆胰交界部位畸形: 胆汁反流入胰腺,引起胰腺炎。 4、其他: 然仍有一些病例无肯定的致病因素。 {insc m="8" i="1081399"} 小儿慢性胰腺炎的原因 1、慢性钙化性胰腺炎: (1)遗传性胰腺炎: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遗传性胰腺炎的基因定位于7号染色体长臂。胰蛋白酶原的第117位的精氨酸被

  • 小儿胰腺炎治疗方法
    小儿胰腺炎治疗方法

    小儿急性胰腺炎治疗方法 1、非手术治疗: 为主要治疗措施。轻者用镇静、止痛(忌用吗啡)及解痉剂如阿托品、山莨菪碱、溴丙胺太林、盐酸哌替啶、盐酸氯丙嗪等。也可用针刺疗法止痛,中医中药清利湿热,理气止痛。对病情严重,有腹胀、腹膜炎及休克体征者则须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输液(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输血,持续用静脉营养维持热量的供给,并用大量维生素B、C及抗生素,由于致病菌不易确定,需选用胰液中排泄浓度较高的药物如氯霉素等广谱抗生素。血钙偏低者应输入10%葡萄糖酸钙,在出血性胰腺炎时尤应注意。患儿如有血糖升高,注射葡萄糖时需加入适量的胰岛素及氯化钾。一般可在3~4天内逐渐恢复胃肠蠕动。患儿腹部已不胀并能自肛门排气及有食欲时,则可开始少量进食,以碳水化合物为主,佐以蛋白质,应较长时间限制脂肪。 2、手术治疗: 只有在以下情况时考虑手术:非手术治疗无

  • 小儿胰腺炎的症状有哪些
    小儿胰腺炎的症状有哪些

    小儿急性胰腺炎的症状 1、水肿: 为胰腺全部或局部水肿、充血,体积增大,胰液的排出受阻,因而使血液及尿中淀粉酶增高。主要症状为上腹部疼痛,多呈持续性,并常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食物与胃、十二指肠分泌液。较重者伴有腹胀,上腹压痛(脐上偏左或偏右)为腹部惟一体征,有些患儿伴局部肌紧张。 2、出血坏死: 全身症状危重,开始烦躁不安,继之低血压、休克、呼吸困难,少尿或无尿,自觉腹痛剧烈,与腹痛体征不一致,脐周及脐上压痛及腹膜刺激征。个别患儿的脐部或腰部皮肤呈青紫色,系皮下脂肪被外溢胰液分解,毛细血管出血所致。 小儿慢性胰腺炎的症状 1、腹痛: 大多数慢性胰腺炎的患儿有间歇性的或慢性的腹部疼痛,原因不十分清楚,主要表现在上腹部、季肋部或脐周围,背部亦有痛感,呕吐与发热并不常见。有时疼

  • 宝宝先天性巨结肠怎样护理
    宝宝先天性巨结肠怎样护理

    饮食护理 1、原因: 术后2-3天肠道功能恢复。 2、建议: 肛门排便排气,开始进食,开始要少食多餐,每次为正常量的三分之一,尽量与术前饮食一致,手术前没有吃过的食物最好不要吃,进食的量可逐渐增多,5-6天可达到术前正常饮食,大小孩避免辛辣和产气食物。 {insc m="8" i="1080331"} 肛周皮肤护理 1、原因: 术后早期由于肛门功能未恢复,排便次数较多,每天甚至可达几十次,肛周的皮肤长期受到粪汁的刺激,容易出现红肿、溃烂、渗出等。 2、建议: 术后特别强调肛周皮肤的清洁消毒和保持干燥,每次排便后要用生理盐水,或温水洗干净并擦干,出现皮肤发红要及时外用氯辛油、鞣酸软膏等保护皮肤。 扩肛治疗

  • 先天性巨结肠分类
    先天性巨结肠分类

    根据无神经节细胞延伸范围分类 1、普通型: 常见,占75%。无神经节细胞区自肛门向上延长到乙状结肠远端,经3~8cm的移行段进入结肠扩张段,其移行段内偶见神经节细胞,扩张段见正常神经组织。 2、短段型: 占8%,无神经节细胞段局限在直肠下段,直肠近端开始肥厚扩张。 3、超短型: 占2%,病变仅局限于内括约肌部分,又称内括约肌失弛缓症。 4、长段型: 占14%,无神经细胞段达降结肠,脾曲部10%达横结肠4%。 5、全结肠型: 占3%,病变除全结肠外还累及回肠末端30cm,有的达70cm,近年有的作者认为该型可占巨结肠高达10%。 根据患儿年龄与临床表现分类 1、新生儿巨结肠: 出生后至2个月内的患儿占2/3,症状极重,

  • 宝宝先天性巨结肠的并发症
    宝宝先天性巨结肠的并发症

    便血 是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便血的多少也是衡量病情轻重的指标。这里所说的大量便血是指短时间内大量肠出血,伴有脉搏增快,血压下降及血色素降低,需要输血治疗。另外,长期慢性出血亦可引起缺铁性贫血。 {insc m="8" i="1080206"} 肠梗阻 肠梗阻因长期便秘,逐渐或突发完全性肠梗阻,如不及时治疗可死亡。 肠穿孔 肠穿孔因肠腔压力高,新生儿结肠代偿性肥厚尚未形成,结肠扩张使肠壁变薄,受压最大的肠壁最易穿孔。或继发于小肠结肠类;灌肠时用过硬的肛管也可穿孔。肠穿孔导致弥漫性腹膜炎,全身情况迅速恶化,死亡率很高。 肠狭窄 多发生在病变广泛、病程持续长达5-25年以上的病例,其部位多见于左半结肠,乙状结肠或直肠,临床上一般无症状,

  • 宝宝先天性巨结肠症状是什么
    宝宝先天性巨结肠症状是什么

    胎便排出延迟,顽固性便秘腹胀 患儿因肠管缺乏神经节细胞长度不同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粪便淤积使结肠肥厚扩张,腹部可出现宽大肠型,有时可触及充满粪便的肠袢及粪石。直肠指检:大量气体及稀便随手指拔出而排出。缺乏神经节细胞控制的肠管称痉挛段,痉挛段越长,出现便秘症状越早越严重。多于生后48小时内无胎便排出或仅排出少量胎便,可于2~3日内出现低位部分甚至完全性肠梗阻症状,呕吐腹胀不排便。痉挛段不太长者,经直肠指检或温盐水灌肠后可排出大量胎粪及气体而症状缓解;痉挛段长者,梗阻症状多不易缓解,有时需急症手术治疗。肠梗阻症状缓解后仍有便秘和腹胀,须经常扩肛灌肠方能排便。 营养不良发育迟缓 长期腹胀便秘,可使患儿食欲下降,影响营养的吸收造成患儿消瘦,贫血,发育明显差于同龄正常儿。 巨结肠伴发小肠结肠炎 是最常见和最

  • 小儿支原体肺炎咳嗽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小儿支原体肺炎咳嗽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小儿支原体肺炎咳嗽的症状 1、症状表现: 小儿支原体肺炎咳嗽,一开始可能变现为干咳,早晚发作明显,后来转为顽固性剧咳,一般持久1~4周,期间伴有发热,宝宝的体温会上升到39℃左右。如果是宝宝感染了支原体肺炎,那么发病会较急,病程也比较长和重,主要变现为呼吸困难、喘鸣。 2、注意事项: 其实一开始,家长觉察不到也很正常,支原体肺炎咳嗽初初没有特别典型的呼吸道症状,只表现为咳嗽,肺部特征不明显,仅有少数能听到干湿啰音,症状和体征表现往往不一致。所以会令家长误以为这是普通的感冒,没有一点点防备,也是很烧心的。 {insc m="8" i="1079839"} 小儿支原体肺炎咳嗽的治疗方法 1、治疗方法: 小儿支原体肺炎咳嗽如果能及时发现,宝宝就能少受苦。由于是肺炎感染,所以当发现宝

  • 小儿支原体肺炎预防方法是什么
    小儿支原体肺炎预防方法是什么

    定期消毒 在流感高发期间,不要领宝宝去公共场所玩,大人自己感冒,尽量在家里带口罩,少跟宝宝亲密接触,每周可进行至少一次的家庭卫生清理和消毒工作。 {insc m="8" i="1079839"} 预防接种 灭活疫苗及减毒活疫苗。 多锻炼身体 有时间的话多带宝宝到外面进行体育锻炼,现在户外的亲子运动很多,可以酌情选择,多晒太阳,增强自身抵抗力。 保证营养均衡 现在的宝宝挑食,妈妈在做饭的时候,要花些心思,多做些宝宝觉得好看食欲大开的食物,前提要保证营养均衡,及早给宝宝口服维生素制剂,日常多喝奶,以身作则不喝饮料。 注意个人卫生 宝宝勤洗手这句话要多在耳边重复,注意个人卫生,从源头杜绝隐

  • 小儿乙型流感的症状 预防与治疗方法!
    小儿乙型流感的症状 预防与治疗方法!

    小儿乙型流感的症状 大部分乙流患者表现为持续高热,一般体温多超过38.5摄氏度,持续超过3-5天。不同年龄的儿童,患流感的表现不同: 年龄稍大的儿童、学龄儿童的症状为:起病快,高热(体温可迅速升至39-40℃)伴有畏寒 、喉咙痛等 。另外,儿童流感还较易引起肌炎,典型表现是小腿肚子疼。 婴幼儿表现跟其他一般呼吸道病毒感染相似,较难区分 ,这个阶段的孩子病情进展快,因呼吸道狭窄,感染后易发生喉炎(严重者可致喉梗阻)、肺炎(易发生痰阻)等并发症。 出生小于6个月的小婴儿,因为存在母体抗体,所以一般情况下发病较少。但感染后会表现类似败血症:全身症状严重,少吃少动,整日嗜睡,可发生呼吸停止等严重后果。 小儿乙型流感的治疗与护理方法 治疗: 流感治疗并不麻烦,医生通常会开具口服药物,只有

  • 小儿支原体肺炎传染吗
    小儿支原体肺炎传染吗

    小儿支原体肺炎传染吗 小儿支原体肺炎不会传染。 1、原因: 肺炎本身并不具备传染性,但是小儿支原体肺炎不同于一般肺炎。肺炎支原体具有传染性,肺炎支原体是人类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体。支原体肺炎的病理改变以间质性肺炎为主,有时并发支气管肺炎,称为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主要经飞沫传染,潜伏期2~3周,发病率以青少年最高。小儿支原体肺炎传染性较强,因此注意隔离,以防交叉感染。 2、建议: 一般抗生素治疗无效,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效,包括大环内脂尖,四环素类,氯霉素类等。此外,尚有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万古霉素及磺胺类如SMZxo等可供选用。到医院去,医生会根据你的病情用相关的大环内酯类的药。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传染途径 1、传染途径: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传染源是支原体肺炎病人和支原体携带者,而

  •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护理措施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护理措施

    观察病情 宝宝的精神状态是否良好,呼吸次数正常在20次左右,如果一分钟呼吸在40-50次那就太快了,有可能是重症肺炎的指标,需要赶紧就医。再就是检测宝宝的体温,持续高热不退也是重症指标,要引起注意。 再就是观察饮食、大小便情况,注意小便颜色,如果发红或者浓茶色应及时检查。 {insc m="8" i="1079056"} 及时退烧 退烧问题,体温如果在38.5摄氏度以上要及时用退烧药,注意多喝水。体温过高时,也可以借助温水擦浴,冷水袋,退烧贴等及时降温。 退烧药一般是美林、泰诺林、百服宁,也就是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成分还是比较安全的,如果宝宝持续高烧,可以这两种成分的退烧药交替使用,但每次注意间隔4个小时以上。 {insc m="8" i="1079085"}

  •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并发症有哪些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并发症有哪些

    皮肤损害 患病几率:25%。 具体表现:并发皮疹,皮疹形态多样,有红斑,斑丘疹,疱疹,荨麻疹及紫癜等,多发生在发热期,男性为多。 {insc m="8" i="1079056"} 并发耳痛 患病几率:30%。 具体表现:支原体肺炎是学龄儿童常见的肺炎,病程较长,但预后良好,很少出现中耳炎、低钾血症等并发症。好茂于冬春季节,以发热为临床表现。中耳炎的主要症状为耳痛,有时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易造成误诊。 {insc m="8" i="1079085"} 消化系统症状 患病几率:12%~44%。 具体表现:大多为非特异性表现,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秘等,常发生在疾病早期,此外可并发肝炎,肝肿大,血清转氨酶升高,但

  • 小儿支原体肺炎是怎么引起的
    小儿支原体肺炎是怎么引起的

    致病原因 1、主要病原:肺炎支原体。 2、具体分析:属于柔膜体纲,支原体属,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已知能独立生活的病原微生物中的最小者,能通过细菌滤器。病原体直径为125~150nm,与黏液病毒的大小相仿,无细胞壁,对作用于细胞壁的抗菌药物天然耐药。故呈球状、杆状、丝状等多种形态,革兰染色阴性。 3、特别提醒:病原体能耐冰冻,37℃时只能存活几小时。 {insc m="8" i="1079056"} 发病机理 1、发病机理:可发生在任何季节,每4年暴发流行一次,其他致病原引起的肺炎流行高峰在冬季,可以鉴别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潜伏期平均为2.5周(从四天到三周),长期潜伏为其重要的诊断依据。因为潜伏期长,故传播率较低,传播很慢。肺炎支原体主要在长期密切接触者之间经飞沫传播,发病前2~8天即可排除病原

  • 小儿支原体肺炎用药
    小儿支原体肺炎用药

    西药 1、建议: 西药也能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在治疗前,患者要先进行检查。检查后,待确诊疾病,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若患者病情较轻,可用抗生素治疗。青霉素或庆大霉素能杀灭球菌、杆菌,若因此病因引起疾病等患者可以服用这两种药。红霉素也可杀灭这两种病菌,若用前两种药物无效者可选用此药。 2、温馨提示: 除此之外,患者还可以静脉注射双黄连或病毒唑治疗疾病。 {insc m="8" i="1078430"} 中药 1、建议: 小儿支气管肺炎可用中药治疗法治疗,常见治疗此病的中药有炙麻黄、杏仁、生石膏、黄芩、射干、蝉衣、僵蚕、前胡、沙参等。 2、温馨提示: 这些中药如何搭配才能治疗疾病,中医师知道。患儿最好先咨询医师。 {

  •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症状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症状

    咳嗽 多数小儿支原体肺炎咳嗽都较重,初期常表现为干咳,有时阵咳,有点像小儿百日咳。 {insc m="8" i="1078324"} 发烧畏寒 畏寒是发烧的一种表现之一,患儿常感身体发冷。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症状首先表现为发烧,支原体肺炎发烧体温一般在37~41℃,绝大多数小儿支原体肺炎发烧都在39℃左右,并且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症状与表现 原体肺炎发烧常为持续性或弛张性。当然,还因个人体质不同,还有些小儿支原体肺炎仅有低烧,甚至不发烧。 咳痰呕吐 咳痰是小儿支原体肺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小儿常咳白色清痰,偶尔略带血丝。当小儿咳嗽咳痰时也经常会伴随出现呕吐的症状。这可能会更加重患儿厌食不吃饭的情况。 咽喉疼痛 小儿支原体肺炎常常引发小儿咽喉

  • 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方法
    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 1、呼吸道隔离: 由于支原体感染可造成小流行,且患儿病后排支原体的时间较长,可达1~2个月外。婴儿时期仅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在重复感染后才发生肺炎。同时在感染MP期间容易再感染其它病毒,导致病情加重迁延不愈。因此,对患儿或有密切接触史的小儿,应尽可能做到呼吸道隔离,以防止再感染和交叉感染。 2、护理: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供给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及足够的液体。保持口腔卫生及呼吸道通畅,经常给患儿翻身、拍背、变换体位,促进分泌物排出、必要时可适当吸痰,清除粘稠分泌物。 3、氧疗: 对病情严重有缺氧表现者,或气道梗阻现象严重者,应及时给氧。其目的在于提高动脉血氧分压,改善因低氧血症造成的组织缺氧。给氧方法与一般肺炎相同。 对症处理 1、祛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