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幼儿健康幼儿营养幼儿教育幼儿疾病
  • 妈妈和孩子的疏远关系里只差了一个亲密育儿法
    妈妈和孩子的疏远关系里只差了一个亲密育儿法

    我不想当一个这样的妈妈:娃一哭就哄、一饿就喂、睡觉不离左右,最后因为过渡溺爱宝宝而把自己搞得筋疲力尽。 所以在孩子没出生前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对“宝宝哭了别抱,不哭才抱”的育儿方法深信不疑,但是同时,我也有疑虑:我能不能真的冷静绝情到面对宝宝的哭声而淡定不理。 幸运的是,有一个朋友在湾湾还没出生的时候送了一本书给我,这本书里面讲述的“亲密育儿法”瞬间就粉碎了我的纠结和疑虑。它就是《希尔斯·亲密育儿百科》。 亲密育儿法的重要主旨就是满足宝宝的需求,来和宝宝尽早建立亲密关系。 举个例子: 亲密育儿法认为:宝宝一哭就抱起来,只要想吮吸母乳就尽可能地给TA吸,这有利于父母和宝宝形成有效的沟通和互动,虽然一开始会比较累,但是长期下来由于宝宝一直的满意度就很高,便不会随意哭闹,父母自然就会得到休息时间,家庭也会重新回到和谐。 而“残酷

  • 如果你经常搬家,就要小心孩子得抑郁症
    如果你经常搬家,就要小心孩子得抑郁症

    菲爷对于搬家可是经验丰富:从孤身一人来广州打拼,再到派往香港工作,又休产假回来,产后又带着孩子奔赴香港…… 每一次搬家之旅都是不将就,有了娃之后,带着娃去香港的时候更是直接包了一辆保姆车,将大人的被单床垫衣物锅碗瓢盆、孩子的奶粉尿布台爬行垫,以及三四个人口,就像迁徙娴熟的吉普赛人,当日抵达、当日收拾整齐入住。 不过,还是有父母会遇到这样的局面:在搬家的时候,家长即使像超人一样,把一切安排得妥妥当当的,但是孩子却不适应新的环境:因为环境和天气都很陌生,孩子夜醒频繁、胃口变差;孩子停留在过去的的不舍里,面对新的环境,茫然又焦虑。 甚至有专家警告:“随随便便搬家,孩子要得抑郁症!” 的确,适应新环境,父母和孩子的确都会面临不少考验。但是,结合我的心得,做到以下几条,尽量减少孩子的不适应,让孩子在父母的迁徙路途中,依然快乐幸福。 1父

  • 不管有多难,3岁前宝宝还是跟着父母吧,不然影响孩子一生
    不管有多难,3岁前宝宝还是跟着父母吧,不然影响孩子一生

    高中时期有一个舍友超级怕打雷,每次一打雷就会跑到我们其她几个室友的床上,后来我们就问她小时候怕打雷还可以理解,为什么这么大了还怕打雷啊? 室友和我们说了原因,原来在她小时候父母在外地打工,所以就跟着奶奶一起生活。 但是奶奶不但要照顾她,还有大伯家的哥哥一起照顾。每到下雨打雷的天气时,两个小孩子都比较害怕,而奶奶只会搂着哥哥,所以就给她造成了一个心理阴影。现在只要一打雷就觉得很害怕。 听了室友的话我们不禁唏嘘,小孩子还是跟着父母好。无论外出打工的父母有多么的不容易,都不应该缺失孩子1至3岁这重要的三年,否则很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的性格,或者留下某些心理阴影。 其实外出打工的父母可能也是出于为孩子考虑,觉得带着孩子在外面总是吃苦,可是对于孩子而言,和父母在一起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常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个三岁其实就是指孩子性格

  • 你为什么总盼着孩子快点长大?这想法真的有点傻
    你为什么总盼着孩子快点长大?这想法真的有点傻

    ——谨以此文献给已当妈4载的我,和那些仍旧淹没在孩子的屎尿屁中的新手妈妈们!前段时间搬家,整理衣物时才发现衣柜里竟塞满了女儿再也穿不下了的小衣服。拿起她刚出生时穿过的那几件,我既熟悉又陌生,老公和我都忍不住感叹:这也太小了吧! 还记得当初挺着大肚子洗晒这些小衣服时,我也曾说过相同的话。 一晃眼,我的小俏妞都已经4岁多了。 身高从50cm到107cm,体重从6.5斤到36斤,衣服size从52、59、66、73、80、90……到今天的110甚至120码,数字翻新快得就如撕日历一般。我还没来得及好好抱抱她,她就已经自己悄悄长大了。 她开始一次次挣脱我的怀抱,闲暇在家时她不再喜欢安静地窝在我的怀里,而是一刻不停地跑来跑去忙活自己的事情。她开始有了属于自己的小世界,那里有我,但不只有我。 宝贝,你又怎会明白?虽然我早已抱不动你了

  • 3岁前不能做错的10件事,这是妈妈必须坚持的底线!
    3岁前不能做错的10件事,这是妈妈必须坚持的底线!

    关于带娃,一百个妈妈兴许有一百种方法。每一个孩子都独一无二,每一个家庭都不尽相同,自然带娃方式也各有不同。你家娃喝奶粉长得高,并不代表要长高就必须改喝奶粉;你家娃穿很少从来不感冒,并不代表穿得少就能换来好体质,也不代表穿得多点的宝宝就是在娇生惯养;你家娃还没到1岁就已经戒掉纸尿裤了,并不代表1岁后还在用纸尿裤的宝宝就落后了…… 总之,你家娃看起来长得好并不代表你就真的全做对了,更不代表我和你做得不同的地方就是我做错了。 但话说回来,不管你是准备“粗养”还是“细养”孩子,有些事儿还真不能随着性子来,该听专家的时候还就得听专家的,不过这个“专家”不是指某一个人,而是指那些相关权威机构和国际组织,它们的建议和指导一定都是经过无数次科学论证后给出的,哪怕你仍处在“一孕傻三年”的魔咒中,这10件事都千万千万不能忘了,更别犯傻!就算是和婆婆、老妈吵翻天,咱也得挺住了!

  • 父母怎么做,孩子才会更合作
    父母怎么做,孩子才会更合作

    小卡拉今天回来非常开心,妈妈问他:“你为什么这么开心?”小卡拉故作神秘的说:“等爸爸回来我再告诉你们。”妈妈看着小卡拉开心的样子没有再追问下去。 小卡拉回来后去找小弟弟小曼斯,小曼斯正在房间里玩玩具,小卡拉看到弟弟拿着自己心爱的小火车正在摆弄来摆弄去,小卡拉在一旁看着,不知道小曼斯是想要做什么,一会儿看见小曼斯把小火车扔在了地上,小卡拉看到这里本想去制止小卡拉,但是一个声音突然对小卡拉说,“再看看弟弟会做什么吧。”紧接着小曼斯把再把小火车拿起来看看,然后再扔掉。小卡拉走过去坐在弟弟身边,不解的问弟弟:“你是在做什么?”小曼斯看了看哥哥有些紧张,似乎知道这是哥哥的玩具,自己无权这样对待这个小火车似的,哥哥再次问弟弟,“你在做什么?”小曼斯一下子大哭起来。 这时站在旁边看了很久的妈妈走过来,摸摸小曼斯说:“弟弟,哥哥是想知道你想怎么对待这个小火车,你是不是以为哥哥要骂你了所

  • 到底该不该对孩子撒谎?看完本文你可以自己做判断
    到底该不该对孩子撒谎?看完本文你可以自己做判断

    大多数父母都有对孩子用谎言来达到各种目的的经历吧。这些目的五花八门,有时候是为了保护和帮助孩子,有时候是为了激励孩子,有时候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更容易,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当然,也有时候是为了操纵孩子去做我们想做的事情。 -1- 国外有个爸爸,很诚恳地记录了一次对孩子说谎的事件。 某天,3岁的儿子在吃谷物早餐时要番茄酱,平时确实有这个需求时,爸爸都会爽快满足他,但这次考虑到番茄酱并不是用在这种谷物早餐上的,这位爸爸脑袋里闪出儿子把番茄酱涂在玩具上,出门收拾一片混乱的景象后,告诉儿子,“我们家现在没有番茄酱了。” 儿子不信,很肯定家里有,于是在一番争论后,爸爸把冰箱门打开,指着一堆调味品,同时用臀部挡住番茄酱,说,“你看,我们没有。” 事情并没有结束,因为就在那天晚上某个爸爸很忙的时刻,儿子打开冰箱,第一眼就看到了番茄酱。

  • 手足也不愿分享?这位育儿专家把我家的分享故事解释得简单又易懂!
    手足也不愿分享?这位育儿专家把我家的分享故事解释得简单又易懂!

    周末全家出门,菲菲抱着她心爱的薯片上了车。行驶在高速上,车里传来菲菲咔吱咔吱吃薯片的声音。我坐在菲菲和蛮蛮中间的位置,隔着我,蛮蛮:“给我几片吧?”菲菲:“NO!” 过了一会,蛮蛮:“给我几片?”菲菲:“NO WAY!” 我忍住笑,对蛮蛮说,你再等会吧,她正处于最享受的初级阶段,吃吃就会松懈下来。又转头对菲菲说,哥哥也想吃,你待会愿意的话可以分点给哥哥。 蛮蛮有点不高兴,鼓起了嘴,这时菲菲递过来自己吃剩下一小丢丢薯片。 蛮蛮想拒绝,我对他使使眼色,他接过来放进嘴里。 过了一会,又递过来一小片,蛮蛮照单收进嘴巴。 如此几次之后,蛮蛮提出要求,“哥哥想要一片大的,可以吗?” 这次递过来的是一整片,后来还有两片三片叠在一起的。 今天早上,全家吃早餐。 蛮蛮自己冲调好了一杯巧克力奶, 津津有味地

  • 别让孩子变成有父母的“孤儿”!
    别让孩子变成有父母的“孤儿”!

    前天,我跟六岁多的大儿子威威打车去朋友家,一上车,威威就要找安全带系上,还监督我系上安全带。司机师傅感慨:“哎呀,你真会教孩子。”威威说:“坐车就是要系安全带的啊,要不然会不安全的。” 司机好奇这个小孩的表达,就一路跟他攀谈,聊到自己的孩子只比威威小几个月,在老家还没上小学。 我说:“在老家啊,其实穷养富养都是养,孩子还是带在身边的好。” 司机师傅摆了各种困难:“哎呀,孩子接过来没学上啊,只能上私立,还要花好多钱。” 威威接过话头:“对啊,小孩子就是要跟在爸爸妈妈身边生活的。那些没有爸爸妈妈在身边生活的孩子,还有一个说法,叫 —— 孤儿。” 司机师傅被他说的一愣,说:“好像…你说的挺有道理的…” 下车的时候,司机若有所思:“哎呀,我是不是得考虑把儿子接到身边生活了…” 原来从小孩子嘴里说出的话,这么有力量,可以

  • 克服“学校焦虑”,原来孩子可以爱上学习
    克服“学校焦虑”,原来孩子可以爱上学习

    亲子关系的每个阶段,都会存在着方方面面的挑战和问题,但是幼升小以及整个小学阶段,可以说是亲子关系面临巨大挑战的一个最特殊的阶段。 作为家长来说, 我们希望孩子在进入小学后,能迅速适应学校生活、尊敬老师、喜爱学习、与同学相处良好,从一开始就可以紧跟着老师的步伐一步都不落下。 但是,孩子的表现往往不会那么完美、尽如人意,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也是难免的。比如—— ●不喜欢上学、害怕老师 ●做事丢三落四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写作业慢、磨蹭,质量差 ●考试成绩差 ●胆小、孤僻,不敢和其他同学接触 ●容易激怒,容易哭闹 ●不遵守课堂纪律 我们对孩子有越来越多的要求和不满,孩子也开始讨厌和抗拒我们,亲子关系变得糟糕起来,越管教问题越多…… 如果没有顺利度过这个关键

  • 如果老人帮你带孩子,这几点一定要看
    如果老人帮你带孩子,这几点一定要看

    一位朋友曾和我抱怨:每次下班回家,为孩子准备好营养丰富的饭菜。结果孩子总是吃上几口就说饱了,她知道一定是婆婆又偷偷给孩子买零食了。她和婆婆强调过很多次,不要给孩子买零食,但老人嘴上答应了,背地里却根本不听。 最让朋友崩溃的是,最近孩子还开始撒谎了, 明明垃圾桶里还留着零食的包装袋, 孩子却说:“妈妈,我今天没有吃零食。” 我也亲眼见过这样一对祖孙: 朵朵上幼儿园中班时,班上有个小男孩, 每次都是奶奶接送。 小男孩很霸道,动不动就抢小朋友的东西, 很多家长都远远地躲着他。 有一次,在幼儿园门口,因为奶奶忘记给他带玩具, 便开始对奶奶拳打脚踢,撒泼耍驴。 而奶奶不但没有生气,任由孩子打自己, 反而还笑着劝孩子:回家再耍吧,这边人多。 在隔代教养

  • 家有孩子,你会“夸”吗?
    家有孩子,你会“夸”吗?

    前几天,几个带娃的朋友周末聚在公园玩,儿子就跟几个小朋友一起兴奋地玩着游戏。他们在比赛爬坡,看谁能第一个到顶。结果几轮下来,有一个年龄小一点的男孩总是最后一个才到。 小男孩不高兴了,闹脾气说不玩了。 这时我就跟这个小家伙说:“你其实是跑的最快的那个了,只是年龄还小,所以跑不过哥哥们。” 这时朋友就过来,瞪着小家伙说:“愿赌服输,比赛输了就是输了,你说不玩就不玩啊。” 我跟他说“本来是孩子小,你别责备啊,孩子要多夸夸呢。” 这时小家伙的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 我知道朋友一直对儿子的期待很高, 所以非常的严格,可以说是出了名的虎爸。 他自己出身农村,没有任何的背景,却也在政府单位工作,可想吃了多少苦才钻了进去。 所以他就说:“不能夸,这个时候还夸,那怎么教?一个男孩子,这点小事都输不起。”

  • 对孩子要求太高:因为我们不能接受自己的平凡
    对孩子要求太高:因为我们不能接受自己的平凡

    台湾著名作家吴念真曾经讲述过这样一件事情:他的儿子数学成绩很烂,老师在给家长的联络本上写道:“数学成绩要加强!”妻子看到后,劈头盖脸对儿子一顿臭骂。 吴念真赶紧把妻子拉到一边,问道:“你上学的时候,数学很好吗?” 妻子回答:“很烂!” 吴念真说:“我的也很烂,大学联考才考了10分。” 然后,吴念真认真地对妻子说道:“我们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为难孩子了。” 当我们回头看自己走过的路时,可能你会发现,有时我们未必是不努力,而是真的不擅长。那么,又何苦来为难孩子呢? 一个寒假,朋友大榕都在家闭门不出, 既没有走亲串友,也没有参加同学聚会。 跟她一起宅在家里的,还有儿子冠群, 小家伙被妈妈拦在家中,每天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 任务是大榕为儿子量身定做的, 她给儿子制定

  • “你是不是真的爱我?”孩子不能确定父母爱自己的真正原因
    “你是不是真的爱我?”孩子不能确定父母爱自己的真正原因

    为什么那么爱孩子,孩子却常常无法确定?当孩子不乖的时候,我们怎么做才能够让孩子体会到无条件的爱?这些难题令想爱却觉得不得法的父母感到困惑。 如果我们采访一位妈妈,“您对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吗?” 我想大多数妈妈一定会非常确定地回答: “当然是无条件的”。 可是孩子却不那么确定,比如有的孩子一听到妈妈音量提高了,就问妈妈是不是不爱自己了;有的孩子听到妈妈夸奖别人家的孩子,也会问妈妈是不是还爱自己;有的孩子犯点小错就很紧张,怕妈妈生气不再爱自己了,甚至有的孩子忍不住哭了,也会担心妈妈是不是还爱自己。 爸爸妈妈很爱孩子,可是孩子为什么还要一遍遍跟父母确认这个爱? 三道题揭示爱的条件是乖 于是我给妈妈们做了三道测试题: 问题1:如果孩子不小心打翻了牛奶,妈妈在那一刻还爱他吗? 大多数妈妈表示,孩子是不小心

  • 多动症是家长们最容易给孩子贴的标签
    多动症是家长们最容易给孩子贴的标签

    如果孩子的某些行为令人费解,父母不要给孩子贴标签,问题行为不等于问题孩子。耐心观察一下你的孩子到底有多不一样,用心体会一下自己的焦虑到底有多大。 1岁半的尧尧听故事会的时候总是爬来爬去,不像其他孩子那样坐得住,爸爸担心孩子是不是多动症。 2岁多的灵灵,还不会说话,在游乐场,不是自个儿玩,就是呆呆地看别的小朋友玩,从来不跟别人玩。妈妈担心孩子是不是自闭症。 多动症和自闭症这两张特别严重的标签,却成了当今爸爸妈妈常用的标签,可见父母的焦虑有多严重。如果我们把一群好动的宝宝召集起来听故事会,也许尧尧爸爸就不担心了,如果我们让一群两岁还不会说话的宝宝呆在一起玩,也许灵灵妈妈就不焦虑了。 父母总是会拿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比较,别人会的自己孩子不会,就会担心孩子是不是有问题,找不出问题的原因,就归咎于多动症和自闭症,好像给自己的焦虑找

  • 禁止上网未必有效,多跟孩子沟通才能提升他们的应对力
    禁止上网未必有效,多跟孩子沟通才能提升他们的应对力

    最近腾讯推出了一个一键禁止孩子玩游戏的平台,许多爸妈跳脚赞同。不过,在国外,关于网络过滤对于孩子来说到底有没有效一直是有争议的。最近,来自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真正能够提升青春期孩子应对网络风险能力的方法,是形成良好的亲子沟通氛围。 腾讯推出的一键禁止孩子玩游戏的平台 父母们可能已经发现,自己的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其实很少会跟自己聊天,尤其是谈论关于网络风险的困惑。虽然你知道他们有手机和iPad,在虚拟世界中肯定会遇到诸如网络欺凌、性以及其他不适当的浏览内容。 研究者们认为,在这些孩子心中,父母是不理解自己在网络世界的样子的,所以他们不愿意跟爸爸妈妈沟通,而缺少沟通,会阻碍孩子发展出必要的网络安全技能。 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对136名参与者进行了为期8周的调查。参与者由68名家长和他们的青春期孩子组成,他们被要求完成网

  • 不吼不骂孩子的情绪疏通法:触摸愤怒背后的恐惧
    不吼不骂孩子的情绪疏通法:触摸愤怒背后的恐惧

    孩子淘气惹事时,大人虽然很爱孩子却也会气得打骂。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父母扬起巴掌,制造一场令人惊吓的亲子冲突呢? 放学时间已经过了半个来钟,刚才还人多车多,拥挤不堪的街道很快安静了下来, 突然马路对面传来一阵嘈杂声:“看我不打死你!”一个60岁开外的阿婆扬起手里的衣服,愤怒地追打着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小男孩被衣服绊倒在灌木丛,爬起来跑向马路中间…… “不可以打孩子!”我被自己巨大的声音吓了一跳,只见阿婆瞬间停了下来,小男孩迅速从马路上逃回林荫道,另外一个看上去小一些的男孩不知所措地呆在那里。我定了定神,见阿婆气喘吁吁赶到孩子身边,训斥孩子,原来是祖孙三人。看着那位拿着衣服、拎着书包,辛苦不堪的老婆婆,心里涌起一丝歉意,如此大声的吼叫一定吓着她了。 往前没走几步,见那祖孙三人也过到马路这边来了,阿婆一边护着孩子一边还在继续数落,可想而知

  • 孩子被欺负,美国老师却让我 ~ 等?
    孩子被欺负,美国老师却让我 ~ 等?

    如果孩子在学校被人欺负怎么办?很多父母会说,“赶快告诉老师呀!”可是美国老师却有不同的看法,她们的建议是——“等等看” ... 等?怎么等?别人都欺负到头上了,孩子还要等?就这方面,朋友豆沙小月饼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了我们一点参考! 意外的受伤 一个周五的下午,我在Preschool接到小鸭苗苗,她的脸上有两道非常明显的挠痕,一条从额头鼻梁划过,一条从右眼窝划过,非常靠近眼睛。两道划痕都还在渗着血… 她的两位任课老师已然下班,剩下的是几个志愿者,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回家的路上,小鸭苗苗提到两个男娃的名字,大概是他们在争抢LEGO时,苗苗只觉得脸上一疼,就放开了手。她自己并不知道脸被抓伤了,伤口到底多严重。 回到家里,苗爸,苗外公,苗外婆看到苗苗脸上渗血的抓痕,火冒三丈。 苗爸心疼坏了,激动地说,“

  • 男孩子从小得玩什么运动,将来才会更有魅力?
    男孩子从小得玩什么运动,将来才会更有魅力?

    经常有妈妈问我,家有男宝,应该从小给他玩什么样的体育运动?讲真,体育运动对一个男孩子太太太关键了,这直接关系男孩子未来的魅力指数啊! 我大学那会儿,系里那些足球踢得好、篮球打得好的同学,大家一般都不叫球星的,而是直接称足球王子、篮球王子。每次比赛,都有一堆女生围着很高亢地呐喊 … 那会儿我就深深觉得,体育好真是给男孩子很加分啊,直接升级成王子待遇了! 展现男性的坚强和担当 女生最希望从男生那得到的是什么? 安全感! 安全感这范围很广,但有两点是关键,一个是坚强,另一个是勇于担当。这两点都是从体育中能够训练的! 我有个同学,很爱篮球,但篮球技术比较糙,投篮能力很弱,但是有身高,也强壮,所以抢篮板是个好手,活脱脱现实版的樱木花道。每次比赛的时候,跟对手肉搏最多的就是他,因为他得占住篮下的位置,不能让对手冲进来投篮或者抢篮

  • 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一个“没病”的孩子
    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一个“没病”的孩子

    教育的最高目标,其实是培养一个“没病”的孩子。这不是反讽,而是陈述事实,可惜多数人成了“家长”之后,再也看不破这个道理。 “有病”的教育,是让孩子终其一生走不出他人的期待,迷失自我;而成功的教育,是让孩子从内在找到力量,过好自己的人生。 有时候,教育的问题因为折射太多的家庭问题和社会问题,搀入的忧虑太多,继而变成一件全民焦虑的情绪旋涡。实际上,从最初到最后,教育一以贯之的关注点,只是“人”而已,只是孩子而已。 我们想让孩子真正成为的那个“人”,究竟得是什么样的? 什么样的孩子 才能算是“没病”的 翻了很多书,问过很多人,也探访了很多学校之后,我开始觉悟:教育有三种境界。 · 最差劲的状态,是上紧自己的发条,永远追赶某个目标。 · 中间的境界,是让孩子理解自己,接纳自己不同阶段的状态,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