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幼儿健康幼儿营养幼儿教育幼儿疾病
  • 妈妈三观正,才是孩子一生的福气
    妈妈三观正,才是孩子一生的福气

    昨天,同事的妻子来我们单位玩,她在一所小学当班主任,我们俩闲聊,说到现在的孩子们不好管。 她们班上有一个男学生,外号小霸王,谁都不敢惹,家长娇惯得要命,一开学就和她打了招呼:儿子是我的心肝宝贝,你们把他放到教室最后一排就行,他愿玩就玩,考倒数第一名也没事,但你们不能说他,更不能骂他,否则,我和你们没完! 真是奇葩,她一脸无奈地说。 我苦笑:孩子摊上这么个妈,真是倒霉。她以为是疼他,其实是害了他,别看这会儿嚣张跋扈,等慢慢长大,生活一定会狠狠地教训他。 同事的妻子说:是啊,在该学习的年纪选择纵容,那是对孩子未来最大的不负责。 我有个亲戚在法院做法官,一次,她去提审一个抢劫犯,看他卷宗上已经是第三次进去了,可年龄才不过二十几岁。 亲戚问他话时,他一脸的不在乎,嬉皮笑脸,让人看着又生气又叹息。 看守所的人员了解他的底

  • 批评不管用?可能忽略了:孩子虽小,“面子”可不小!
    批评不管用?可能忽略了:孩子虽小,“面子”可不小!

    谁还不犯几个错啊?这是“教育无大事”系列的第二个故事,一个关于“面子”的故事……孩子有没有面子?有。孩子有多在乎“面子”?应该没有大人那么在乎吧。小孩嘛,忘性大,嘻嘻哈哈一天就过去了,昨儿丢的面子,第二天也许就不记得了。 可最近发生的一件小事,改变了我的看法。 女儿上幼儿园之后,就不用尿不湿了,但偶尔还会尿裤子,“控尿”意识没有完全建立,有时玩得太专注,就会忘记上厕所。 这不,晚上,她在幼儿园的小伙伴毛毛到我们家做客。她们两个坐在客厅沙发上看电视,忽然,毛毛大叫起来:“怎么回事?怎么湿乎乎的!” 我闻声赶来,原来是女儿又尿裤子了,一定是看动画片太入神忘记了。毛毛看着自己裙子被打湿,哇哇哭了起来。 我有点生气,因为看电视之前,我还专门提醒过她不要因为太入神忘了上厕所,便忍不住跟她算账:“妈妈刚才是不是有提醒过你?你为什么老

  • 养孩子觉得累主要是这七个原因,你可中招?
    养孩子觉得累主要是这七个原因,你可中招?

    中国爸妈养娃累,主要体现在这7个方面。 对孩子期望太高 在绝大多数有孩子的中国家庭里面,孩子都是中心中的中心。父母们整天围着孩子转,事事为孩子筹谋,从未生、出生、上幼儿园、上小学中学高中,直到上大学、孩子工作、结婚、买房、孩子自己生孩子,几乎无一日间断。 这期间是各种操心、各种比较、各种选择、各种纠结、各种倾尽全力、各种力不从心、各种满心希望、各种灰心失望、各种早知今日、各种悔不当初,常常是孩子大了,自己也老了,然后又是对孩子回报父母、孝顺父母的各种期待。 如此心力交瘁地几十年,怎么能不累?这么累的根源,就在于爸爸妈妈对孩子的期望太高,既包括对孩子自己发展的期望,也包括对孩子回报父母的期望。 期望如此之高,压力山大的不但是父母,还有孩子。但是,我们为什么要对孩子期望这么高呢?他能成为独立的、自主的、幸福的成人,不是已经很好了吗?如果爸爸妈妈能够看

  • 孩子的鞋不能超过3双?心理学家的分析让我恍然大悟!
    孩子的鞋不能超过3双?心理学家的分析让我恍然大悟!

    物质丰富的年代,我们能提供给孩子的选择越来越多:数不过来的玩具、穿不完的衣服、吃不完的美食……然而孩子的快乐幸福,会因为选择更多而更快乐吗? 不!选择越多,孩子可能越不快乐 在某公园里,一个小男孩正在安静地荡秋千,这时他看见旁边的滑梯上没人,哒哒哒地跑过来玩滑梯,再看看对面玩跷跷板的小朋友走开了,小男孩赶紧又抛弃了滑梯,冲向跷跷板…… 这时另一个小女孩过来玩秋千了,小男孩看到后赶紧从跷跷板上下来,冲向秋千,不让小女孩玩。小女孩不依,小男孩推了她一把,小男孩子的妈妈生气极了:“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有你这样贪心的吗?”小男孩哇地一声哭了! 其实小男孩不是贪心,而当选择比较多的时候,孩子就难以从这些选择中得到100%的快乐。 比如,荡秋千的时候,孩子可能在想“等下我要去玩滑梯”。玩滑梯的时候看到跷跷板了,又打

  • 每天看电视超过1小时,3年后孩子的变化让人吃惊!后悔才看到
    每天看电视超过1小时,3年后孩子的变化让人吃惊!后悔才看到

    “如果你能让孩子在12岁之前不看电视,他们终生都将获益。”上周末逛街时,偶遇朋友薇姐,因逛街地点离薇姐家很近,我就受邀到薇姐家坐坐。 刚一进门,就听到电视里传来“冲啊!杀死这帮狗日的!”这种不太和谐的声音。薇姐招呼我进门后,就赶紧走到客厅,发现原来是4岁的儿子正在跟着爷爷看抗日神剧,并且看的津津有味,眼睛一眨不眨,嘴里时不时的发出傻笑,一点都没发现妈妈已经回来了。 薇姐招呼我坐下,老人看到我来了,热情地跟我打了招呼,可孩子仍然沉浸在电视剧的世界里,丝毫没有回过神来。 薇姐有些生气的叫儿子跟我打招呼,结果儿子特别敷衍的回头喊了一声“阿姨”,就马上又看起了电视。 过了一会儿,薇姐问儿子:“你看多久了啊?”儿子一点反应没有。 倒是爷爷先回过神来,替小孙子回答道:“午休起来后看的,今天天儿不好,我就没带他出去转,这不

  • 停止夸孩子“你真聪明”,来自斯坦福教授的忠告,父母请用以下15种语境鼓励孩子
    停止夸孩子“你真聪明”,来自斯坦福教授的忠告,父母请用以下15种语境鼓励孩子

    斯坦福大学教授Carol Dweck很严肃地提到,赞美孩子的天赋而非他的努力、策略和选择,可是在慢性地扼杀他的成长型思维哦!因为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最大的区别是,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会认为自己的智力和能力是定量的,不会变化的。 而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是“能力渐进论者”,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通过努力得到提升。 所以,当孩子表现好时夸他们“聪明”,会让他们认为自己的能力只和那些定量的天赋有关。 Carol Dweck教授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她指出,拥有成长型思维的孩子做事不易放弃,更能从过程中享受到乐趣,更容易寻求帮助,复原力也更强。 停止说"你真聪明" 开始说... 1. 你很努力啊! —— 表扬努力 You tried really hard on that. 当孩子给你呈现一幅漂亮的作品时,可不要被喜

  • 做个这样的坏妈妈,更容易培养出好孩子!
    做个这样的坏妈妈,更容易培养出好孩子!

    宝贝,为了让你更好地成长,从今天起,我决定做个坏妈妈。我不会跟前跟后地围着你小跑,就为了让你吃进去一口饭,我会给你半个小时自己吃,没吃完也收碗,没零食也没冰淇淋,下顿再吃。 我不会再一看见你摔倒, 就心慌意乱地飞扑过去, 还要应付你的嚎啕大哭, 我要微笑着优雅地走过去, 对你说:“宝贝,自己站起来。” 我不会再每天做你的定时闹钟, 每天温言细语连哄带骗地将你从被窝里拉出来, 你应该学会自己起床, 如果你死活起不来而迟到了, 不要怪妈妈,人都是在教训中成长, 妈妈不能陪你一辈子。 我不会再披星戴月地陪着你上补习班, 有这时间还不如和闺蜜们一起喝个下午茶。 补习班你自己选一两样爱去

  • 让孩子学会等待,这个说话技巧不得不学哦!
    让孩子学会等待,这个说话技巧不得不学哦!

    一旦决定要将孩子培养成一个能够忍耐的人,首先请从教给他“等待”开始。训练孩子对现在非常想做的事情稍微等待一下,然后将他们能够等待的时间一点点地变长。 动不动就耍性子的孩子,一旦不如他所愿就哭叫不止的孩子,这以后,会因为不知道自己的愿望能不能实现、什么时候能够实现、怎样做才能实现,而陷入一种由于欲望得不到满足而焦躁不安的状态。所以,这种时候,家长不妨先对他说“可以哟”,先接受他的请求,然后告诉他只要稍微等待一段时间,他的愿望就会得到满足。 当孩子说“妈妈快来看!”的时候, 不是回答说“不行,我正忙着呢”, 而是先答应他“好的,5分钟以后”,明确地把时间告诉他。 当孩子说“妈妈,我能玩滑梯吗?”的时候, 不是说“不行,没有时间”, 而是说“好的,就滑5次哟”,用孩子能够理解的数字回答他。

  • 家长常说的几句口头禅,会害惨孩子一辈子!
    家长常说的几句口头禅,会害惨孩子一辈子!

    每个人的底线不一样,我们或许在不经意间因为一句话就伤害了我们身边的人,但是自己却不以为然。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你有没有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那些不经意间从嘴里冒出来的话已经让孩子感受到了伤害,你有注意过么? 1、“哎呀,你怎么又……” 这是爸妈最容易说出的一句责备孩子的话。话里充满抱怨或无奈。 这样的责备无异于给孩子贴上不好的标签,对于孩子改正行为问题有害无益。 处理方式 其实,当孩子的行为不合适,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就好了。例如孩子随处涂鸦,可以给他一个自由涂鸦的小角落,准备一个小画架,小画板,或者就给孩子一面涂鸦墙,告诉他可以在这里画。 2、“你如果……,我们就……” 父母们习惯了“你如果……,我们就……”这样的奖励模式。以孩子的表现为条件,制定家庭的活动计划。可是,很

  • 别再用“孔融让梨”忽悠了,孩子的慷慨是和父母“玩”出来的
    别再用“孔融让梨”忽悠了,孩子的慷慨是和父母“玩”出来的

    上周我和两个当了妈的朋友一块儿吃饭,就在饭桌上,两个孩子为了几块点心争了起来。她们俩都感觉不好意思,Sandy抢先一步,搬出了“孔融让梨”的故事,让儿子淘淘让着小自己几个月的琳琳,谁知淘淘立马反驳,“凭什么要我让着她!”Sandy气得说淘淘自私,淘淘委屈地大哭,过了好久才平息下来。 在大人眼中,孩子的霸道行为往往就是自私自利,但这是从成人的道德来讲,而孩子的“小气”更多的是以自我为中心,受限于他们的心理、思维发展水平,把“自私”放在一个孩子身上有些过于沉重了。那么,怎么来理解孩子的这种自私,又如何引导呢? 孩子的“自私”始于儿童的自我中心思维特点,可以从皮亚杰的“三山实验”说起。 三山实验:孩子能看到别人的立场吗? 桌上放着三座山的模型,这三座山在高地、位置、大小上有明显的差异。 实验者让一个三岁的孩子坐在山的右边,自己坐在山左边。

  • 没有期望的育儿才是轻松快乐的育儿
    没有期望的育儿才是轻松快乐的育儿

    “没有期望的育儿”则是指顺其自然的育儿,不为难、不勉强小朋友的同时,妈妈也是轻松而快乐的。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期望越高,失落感就越强。这句话不但可以用在生活中,而且在育儿之路上,妈妈的切身体会也是如此。并不是说爸爸妈妈对明明或亮亮不抱以任何的期望,妈妈这里所谓的“没有期望的育儿”则是指顺其自然的育儿,不为难、不勉强小朋友的同时,妈妈也是轻松而快乐的。 先来说一说写此博文的心境吧!近来的妈妈对于自己的育儿有点焦虑,虽说还没有到焦头烂额的境界,但也是小有烦恼吧!缘由很简单,就是对小朋友成长道路上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抱以太高的期望,达不到,那么妈妈的失落感便很强。其实,这些事件中,应该接受批评的,不是明明,而是妈妈自己。 【如厕训练】周末的一天,也是一个偶尔的机会,明明真的在便盆里小便了,而且当天的下午明明还主动要求妈妈为其换尿片。于是在随后的几天内,妈妈一直对于明明有着

  • 送给孩子这份礼物,孩子未来才会更优秀
    送给孩子这份礼物,孩子未来才会更优秀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为孩子送上这份礼物,让孩子能思考、能独立、有尊严、有自信,一生仅此一次。 有这样一则幽默小故事: 在一所国际学校,老师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对于世界上其他国家粮食紧缺的问题,请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看完这个题目之后,美国学生不知道什么叫“其他国家”,非洲学生不知道什么叫“粮食”,欧洲学生不知道什么叫“紧缺”,而中国学生不知道什么叫“自己的看法”。 这虽然是个小幽默,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实。亲爱的家长们,你们的孩子,知道什么叫“自己的看法”吗? 我们的孩子,从小就在我们的呵护中长大,对于孩子的很多事情,大部分父母都全部替他安排好了,小到穿什么衣服、买什么玩具,大到上什么学校、报什么兴趣班。结果呢?孩子的意愿和想法被我们扼杀在摇篮里。 这样对孩子的成长并不好,孩子不能发表意见,就会懒于思考;

  • 孩子一不满足就发脾气哭闹,这么做轻松搞定
    孩子一不满足就发脾气哭闹,这么做轻松搞定

    有很多妈妈问我,孩子一不满足就发脾气哭闹怎么办?比如说下面两个案例。 案例1:儿子1周岁,一旦有不满足的事情就大声哭闹,有些是明显不合理的,此时如果将他放在一边任他哭是否可以? 案例2:我家女儿三岁半了,最近几个月不知怎么来形容她的个性,动不动就发脾气、跺脚、摔东西,有时还拍桌子、打人,要不就生气,自己上床睡觉。反正是她错了你不能说,你要顺着她才好,以她为中心,哄着才好,我该怎么办呢? 发脾气也好,哭闹也好,都是孩子常见的一个表达与发泄的途径,父母对此不用过度反应和担心。 我们要做的,首先是保持自己的淡定与平和,接纳孩子的情绪,你淡定了,孩子才会更容易平复情绪; 其次是适当的沟通,不能满足的要坚持,但也要教会孩子如何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与需求。 “冷处理”是很多父母都知道的基本应对原则,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不同年龄

  • 孩子主动做的,才是孩子得到的本事
    孩子主动做的,才是孩子得到的本事

    在研究犹太人教育的过程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小孩主动做的,才是小孩能够获得的。”就连睡觉也是如此,小孩子要学会自己入睡,找到属于自己的睡眠节奏,而不是一直要父母又抱又拍的哄他。 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一天的睡眠时间将近二十小时,其中有十小时是R E M(快速动眼期)的睡眠阶段,此时脸部肌肉会抽动、手臂也会移动。小孩子的R E M睡眠时间之所以这么长,是因为新生儿的大脑还无法有效处理身边环境的刺激,这期间,婴儿的脑细胞会不停制造新的神经链结,让大脑组织持续成长。 但是R E M睡眠,只能创造出让大脑成长的环境,并不能够促使大脑本身发育,因为只有在接收到足够刺激时,大脑才有成长的可能。 在《为什么法国妈妈可以优雅喝咖啡,孩子不哭闹?》书中,对于让小孩睡觉提出的建议,就是在小孩子出生之后,不要晚上一听见孩子哭闹,就立刻跑去安抚。因为这样一来,小孩子无法

  • 竭尽全力的爱会毁了孩子!
    竭尽全力的爱会毁了孩子!

    父母的心平气和是孩子成长的最大养分,我们往往喜欢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做比较,但我觉得这是不可比的。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就像一棵独立的树,全世界每棵树长成一样的时候,这个世界的光辉就没有了。 家庭教育既难,又不难。前两天我读到一篇文章,父母的心平气和是孩子成长的最大养分。父母如果随着自己的情绪好坏来教育孩子的话,那么这个孩子成长过程中一定无所依从,他搞不清楚到底想要什么,也搞不清自己怎样去迎合父母的脾气。如果我们的父母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在任何时候都能充满理性地跟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话,那么孩子一定可以养成心平气和的情绪,这样氛围当中生长起来的孩子就能够心平气和地面对困难、挫折、失败等等。 说到规矩,好像孩子都遵守规矩,一个规矩只要放在那儿不变,孩子就会一直遵循下去。我从上小学的第一天开始,母亲对我有一个要求:每天早上起来必须把被子叠好,扫完地才能去上学

  • 如何教育孩子——和孩子一起成为“倾听者”
    如何教育孩子——和孩子一起成为“倾听者”

    父母在和孩子交谈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技能就是倾听。不是回答他的问题、不是对孩子进行教学、不是向孩子讲课、不是帮孩子梳理事情或提供解决方案。不仅是你的孩子不希望听从你的想法,而且你的想法会妨碍他们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你的孩子需要你的是你的全部注意力和投入;这就是深深的倾听,你是怎样做的? 1、孩子和你说话时,保证自己一直在听。这是你倾听孩子的声音的时候。你的孩子知道你有没有真的在听。当你假装或者不听她说话时,会伤她的心,但她可能不会表现出来。关掉你的手机。在她的余生中她会记住,她的父母关掉了手机就只为了听她说话。 2、开放讨论,不带有批判和建议的积极接受并对他的感觉作出反应。 3、抑制探测孩子秘密的冲动。“你今天早上看起来很悲伤”或“你今晚非常安静”,紧接着给她一个温暖的微笑,鼓励她打开一直纠缠她的心结。 4、帮助你的孩子控制他的情绪。你

  • 孩子手机不离手怎么办?教你10招有效管束孩子玩手机!
    孩子手机不离手怎么办?教你10招有效管束孩子玩手机!

    在地铁上,总能看见孩子们拿着手机,刷着QQ空间,孩子的耳朵里总是塞着耳机听歌,声音大的我都能跟着哼唱,抬起头来眼神总是呆滞,每次看见这一幕,我就叹了一口气,然后低下头继续看手机。 其实高科技产品发展到现在,确实给我们带来了数不尽的好处,我们不用再装一把溜溜球到处扔,也不用拿一个铁圈滚来滚去,更不用去捉蛐蛐然后来参加比赛。因为一台智能手机就能给你带来一切,但是老话说得好,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他给我们带来福利的同时,也会给我们带来危害,孩子的成绩下降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放下手机,来听学而思网校的吴铮老师具体谈一谈。 孩子为什么会依赖手机? 其实,经过我的多年观察,我发现孩子们依赖手机的原因不尽相同,第一类是社交型依赖,也就是手机通讯录里有两百个好友,微信朋友圈里有三百好友,QQ各种群里面还有四千多好友。这么强大的人脉关系让孩子实在难以割舍。 第

  • 怎样培养孩子有主见 这些小事很重要!
    怎样培养孩子有主见 这些小事很重要!

    怎样培养孩子有主见?作为父母千万不要养一个听话又懂事的孩子,要让孩子有主见性,那么父母该怎么做呢?下面这些小事很重要~ 过去的那些年代里, 有多少父母阻止了孩子经商下海,摁着进了国企, 又有多少父母眼睁睁的看着孩子的铁饭碗变成了废铁, 父母的选择真的是对的,孩子选的一定是错的吗?

  • 让孩子受用一生的生活技能,大多数国家都适用!
    让孩子受用一生的生活技能,大多数国家都适用!

    【 关于生活技能 】 所有的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但作为孩子的第一任导师,怎样才可以更好的教育孩子呢?孩子成长当中应该掌握哪些生活技能,以帮助他们在未来的人生中走得更加稳定和平衡? 作为家长, 如果你期待孩子能从学校学会所有事, 那就错了! 学校的存在确实是为了给孩子以教育, 并帮助他们发展智力, 但有很多技能,孩子只能从家里学到。 这些技能又被称为生活技能。 它们会帮助你的孩子处理生活中的紧急情况, 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所以家长们对孩子进行生活技能 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孩子们必须通过长年的学习掌握好这些技能。 这里列出一张孩子们需要掌握的生活技能清单, 在大多数国家都适用。 除此

  • 生了二宝,如何面对大宝争宠和退步?
    生了二宝,如何面对大宝争宠和退步?

    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当父母准备要二胎时,大多数的孩子都会出现抵触的情绪。然而,父母们也没有必要过于担心,因为这是很正常的现象。父母可以通过了解大宝的心理,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从而解决这一问题。 大宝为什么会产生各种问题 为什么很多孩子会对父母再要一个弟弟妹妹产生这么大的排斥感呢?下面,我们就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他们的内心世界进行具体地剖析。 习惯以自我为中心 心理专家分析,由于现在的家庭大都是独生子女,一个孩子出生之后,除了爸爸妈妈宠着以外,还有四位老人护着,所以习惯了以自己为中心,缺少分享的意识。而“自我为中心”是幼儿思想的一个非常显著的心理特征。幼儿最初对世界的认识完全是以他自己的身体和动作为中心的,自我中心笼罩着他的思维。这样习惯了家中只有自己一个宝贝时,面对新出生的小弟弟或者小妹妹,就不可能立刻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进行观察,也无法理解父母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