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胆红素脑病能治好吗 积极配合治疗,可有效缓解病情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是可以治疗的,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是指出生一周内的新生儿由于胆红素毒性作用所致的急性脑损伤。在过去,胆红素脑病被称为是核黄症;现在,由于胆红素的毒性作用导致的慢性和永久性的脑损伤称之为核黄疸。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虽然发病时情况比较相对比较严重,在治疗上也有一定的难度,但这并不表示没有治疗康复的可能。只有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病情缓解还是会有明显效果。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有后遗症吗 会留下后遗症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是可以治疗的,但是无法避免的是,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是会留下后遗症,后遗症的程度可大可小,所以,在发现宝宝有以下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症状的时候, 爸妈们一定要尽快送宝宝到院检查治疗,避免错过了最佳治疗期。
宫内感染 妈妈在孕期有感染(如败血症等)时,细菌可经胎盘血行感染胎儿。 产时感染 产程延长、难产、胎膜早破时,细菌可由产道上行进入羊膜腔,胎儿可因吸入或吞下污染的羊水而患肺炎、胃肠炎、中耳炎等,进一部发展成为败血症。也可因消毒不严、助产不当、复苏损伤等使细菌直接从皮肤、粘膜破损处进入血中。 产后感染 最常见,细菌可从皮肤、粘膜、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等途径侵入血循环,脐部是细菌最易侵入的门户。 新生儿败血症的症状 1、吃奶减少吸吮无力: 新生宝宝吃奶量明显减少,吮乳时间短而且无力,吃奶时容易呛奶,好像不懂得饥饿。 2、哭声低微如“猫叫”: 败血症的宝宝常不哭闹,或只哭几声就不哭了,而且哭声低
秋天是个干燥的季节,很容易患上过敏性鼻炎,我们应该怎样预防过敏性鼻炎,得了过敏性鼻炎我们应该怎样有效的护理呢? 对很多人来说,再美的秋天也抵不住过敏性鼻炎的困扰。秋风一起,鼻塞、鼻涕、喷嚏纷沓而至,揉鼻子、揉眼睛、清嗓子也随之而来。当孩子也出现这种情况时,不要以为孩子又感冒了,很有可能孩子也是得了过敏性鼻炎。 什么是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属于变态反应性鼻炎,是由IgE介导的,身体对某些致敏原(如花粉、尘螨等)敏感性增高而在鼻部出现的异常反应。 主要表现为鼻塞、鼻痒、流涕、喷嚏,其中鼻塞有的是持续性,有的是间歇性,轻重不一;鼻涕多为清水样,有时会不自觉从鼻孔流出;喷嚏可接连打3个以上。虽然与感冒初期症状类似,但持续时间久,并且症状主要集中在鼻部。 不要小瞧这个五官科疾病,近几年我国患过敏性鼻炎的孩子逐年增多
禁食、补液 呕吐严重者一般禁食6~12 h,给予静脉补液以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但必须注意控制输液速度不能过快,以保证液体量在24 h内匀速输入。因新生儿对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调节功能差,对钠和氯的排泄功能低,如氯化钠入量较多,易出现水肿;如氯过多,易引起酸中毒。由于新生儿生理特点,液体疗法应慎重,滴入速度宜慢,一般不超过10 ml/(kg.h)。 置胃管洗胃 洗胃不仅可中和分泌亢进的胃酸,还可起到清洗胃壁,预防感染的作用。本组60例患儿接诊后,在保暖的前提下,全部采用了置胃管洗胃。60例中40例洗胃1次呕吐停止,20例洗胃2次呕吐停止。其中15例患儿未使用抗生素治疗,临床观察无感染征象。注意插管时动作要轻稳,避免损伤食管粘膜;胃管进入胃内后,接注射器抽吸,抽出胃液后方能注入洗胃液;每次灌注量不能超过10 m
症状轻者 一般都不需要治疗,呕吐量大者应注意让患儿侧卧,以免吸入。吞入液体吐净后,1至2天自愈。轻者需暂禁食,给予支持治疗,待1至2天呕吐干净后可自愈,再及时进行母乳喂养,对孩子的健康影响不会很大。 呕吐重者 可用1%碳酸氢钠溶液洗胃。有水电解质紊乱者应予以纠正,适当补液。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取5%碳酸氢钠溶液12毫升加生理盐水18毫升配制成2%碳酸氢钠溶液0毫升,用注射器通过置入的胃管吸尽胃内容物后,注入2%碳酸氢钠溶液10毫升,保留2至分钟,吸出灌入的液体,如此反复灌洗直至洗出液澄清为止。12小时内呕吐停止予洗胃1次,如仍呕吐者,可再洗胃1次。 若频繁呕吐 吐出物中带有胎粪或呈咖啡色时,必须禁食,支持治疗及对症治疗。一般情况下给予吗丁啉,每次0.mg/kg,每日次,通过增加胃蠕动
发病原因 一般正常情况下,胎儿在宫内可吞入少量羊水,对胎儿的胃黏膜并无刺激,但在分娩过程中,胎儿如吞入羊水量过多,或吞入被胎粪污染的羊水,或含较多母血的羊水,即可发生新生儿咽下综合症。 发病机制 因吞入大量羊水,或羊水已被传染,则均可刺激新生儿的胃黏膜,导致胃酸及黏液分泌亢进而引起呕吐。 预防措施 1、做好围生期保健工作,防止难产,宫内窒息和过期产等,提高接生技术水平。 2、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 3、加强口腔护理,保持脐部、皮肤的清洁干燥,注意保暖,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吞入羊水过多,保持呼吸道通畅。 注意事项 1、确诊新生儿咽下综合症后,一般医生会为其洗胃,洗胃可以清洗胃壁防止感染,且可以中和部分
呕吐症状 常于生后尚未开奶即开始呕吐,吐出物呈泡沫样黏液,当羊水有胎粪污染时可为绿色,如羊水为血性,呕吐物为含咖啡色血样物。开始喂奶后呕吐常加重,进奶后即吐出。但一般情况正常,无呛咳,也无发绀等症状。 胎粪状况 排出正常,有时可排黑便,大便潜血阳性。体检一般情况好,腹不胀,无胃型或肠型,肠鸣音正常。 检查方法 1、实验室检查: 大便潜血可为阳性;呕吐严重时可有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应作血钠、钾、氯、钙和血pH值检查。也可因呕吐导致摄入不足发生低血糖,需严密监测血糖。 2、影像学检查: 一般根据临床表现,不必行影像学检查。当经一般处理呕吐不缓解时,应行相关检查。此外,咽下综合征患儿,易并发吸入性肺炎,当有相关表现时应予胸片检查,注意有无吸入性肺炎。
被动免疫 HBsAg阳性或HBsAg/HBeAg双阳性孕妇所生的婴儿,应注射特异性高效价免疫球蛋白(乙肝人类免疫血清球蛋白,HBIG),可使婴儿乙肝病毒携带率大幅度下降。其方法为:于出生12小时内(越早越好)肌注一次,剂量100~200IU,1个月后再肌注一次,剂量同前。 主动免疫 我国1992年已将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列入国家计划免疫的内容之一,采用的方法是:①HBsAg阴性母亲的婴儿于生后24小时内,及1个月和6个月各注射一次5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或20μg中国仓鼠卵母细胞乙肝疫苗;②对HBsAg阳性或HBsAg和HBeAg双阳性的母亲所生的婴儿应于生后尽早使用乙肝疫苗,最好在12小时内、及1个月和6个月各接种1次疫苗。 对HBsAg阳性或HBsAg和HBeAg双阳性的母亲所生的婴儿乙肝疫苗与HBIG联合应用
起病缓慢 —旦受染可有数周到6个月的潜伏期,大多数受染的婴儿表现为亚临床过程。起病缓慢,新生儿出生时多无症状。 出现抗体 常在1~6个月间有慢性抗原血症及转氨酶的持续性轻度增高。有时仅在6~l2个月时检出HBsAg的抗体。 肝功能异常 实验室检查出现轻度肝功能异常或仅有转氨酶增高,血清胆红素增高,以结合胆红素增高明显,而后恢复,或呈慢性肝炎的经过。 其他症状 部分病例出现临床症状,如黄疸、发热、肝大、纳差,粪色变浅。极少数病例呈暴发型,黄疸出现后迅速加重,短期内发展到肝性脑病、出血等肝功能衰竭症状,死亡发生快,预后差。 检查方法 1、肝功能检查: 肝功能可能表现正常或仅有轻度异常。血
宫内传播 宫内传播的高危因素,见于孕妇HBsAg高滴度、HBeAg阳性和HBV-DNA高载量。孕母急性或持续性病毒血症时,病毒可经过胎盘感染胎儿,其发生率在妊娠头6个月约为5%,后3个月及近分娩时为25%~76%。 分娩时传播 90%的病例是在分娩时母血渗入胎儿血中而传播,或胎儿吞咽病毒污染的羊水而受染。可用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和疫苗阻断。 出生后感染 出生后与产母密切接触,如通过唾液、乳汁、粪便等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其他HBV携带者而感染。 注意事项 1、带病毒的妇女应在转氨酶、肝功能正常,E抗原消失,出现E抗体时生育最为安全。 2、带病毒母亲所生的新生儿应该及时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以阻断乙肝病毒从母亲传至新生儿。
很多新生宝宝生下来都会有黄疸,那么如果宝宝有黄疸要怎么办呢?是什么原因导致宝宝黄疸呢?如何科学诊治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在新生儿出生一周内,90%的早产儿和85%的足月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黄疸具有高发病率、高住院率及高致残率的特点,家长要予以充分的重视。 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出现以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等。新生儿由于毛细血管丰富,当血清胆红素超过85ummol/l(5mg/dl),则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开始时是头部皮肤发黄,随着体内滞留的胆红素越来越多,全身的皮肤也会变黄。 生理性黄疸多在1-2周内消退 新生儿黄疸分为病理性黄疸和生理性黄疸,约85%足月儿及绝大多数的早产儿在新生儿期出现总胆红素增高。
新生儿湿肺严重吗 新生儿湿肺不算严重,预后良好 新生儿湿肺大多于生后1天内出现呼吸急促,有时会伴有青紫和呻吟,症状持续时间不长。 新生儿湿肺又称新生儿暂时性呼吸困难或第Ⅱ型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出生后出现短暂性气促,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及羊水吸入综合征稍相似,但多见于足月儿或足月剖宫产儿,其症状很快消失,预后良好。 新生儿湿肺的原因 足月婴儿容易患有湿肺,窒息儿也容易发生此病。宝宝可能是吸入了过多的羊水,增加了肺内液体。同时,由于缺氧酸中毒,血管渗透性增强,血浆外渗,使间质液增加,所以导致了湿肺。剖腹产婴儿,由于未通过产道,肺内的液体未被挤出,发病率也较高。 宝宝开始呼吸后,空气进入肺泡,剩下的肺泡液即被肺泡壁毛细血管所吸收。如肺泡内及间质内液体多,吸收延
预防感染 女性从怀孕开始到胎儿分娩的这一段时间内要做好病毒性感冒等疾病的预防,这是预防宝宝糖尿病的重要环节。 补充维生素D 为宝宝补充维生素D可降低患糖尿病危险。宝宝可以从1个月起开始补充维生素D,建议每日400国际单位。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自两周起即可补充,在最初3个月应每日给800国际单位,以后减至每日400国际单位即可。、 产妇谨防低血糖 妈妈健康才能生出健康的宝宝,产妇进食是预防新生儿低血糖的关键措施。阴道分娩的产妇在产程中应适当进食,少量多餐,以富含热量的流食、半流食为主,如果汁、藕粉、稀饭等。 饮食规律避免高糖 宝宝饮食要均衡,可食用大米、面粉等制品的主食,但不要摄入高糖食物,比如甜食、果酱、蜜饯等。烹调以植物油为主,避免动物油、动物
常见病因 体内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缺乏和(或)胰岛素抵抗导致糖类代谢紊乱,对糖类的耐受性降低等所致。 病因分析 与家族遗传、出生时的体重、孕妇妊娠期间的血糖情况等诸多因素有着密切关联。新生儿暂时性糖尿病与胰腺β细胞发育不全和酶系统功能不全有关。可见于小于胎龄儿,往往母亲有糖尿病史。 预防措施 1、为婴儿补充维生素D可降低患糖尿病危险。宝宝补充维生素D能够防佝偻病,而英国的研究又发现了另一个好处,给婴儿补充维生素D可降低患糖尿病(如何治疗糖尿病)的危险。 2、宝宝可以从1个月起开始补充维生素D,建议每日400国际单位。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自两周起即可补充,在最初3个月应每日给800国际单位,以后减至每日400国际单位即可。 3、两岁以后宝宝生长发育的速度减慢,户
诊断依据 具备以下三点即可诊断。 1、血糖升高为主要诊断依据。 2、临床表现见上述临床表现。 3、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新生儿高血糖症,尿糖阳性或伴尿酮体阳性。 鉴别诊断 1、暂时性高血糖: 早产儿因胰岛β细胞发育尚不完全成熟或机体处于窒息、感染、冻伤、颅脑损伤等应激状态时,可出现高血糖,但降低葡萄糖滴速或原发病治愈后则高血糖即消失。 2、高阴离子间隙(AG)代谢性酸中毒: 可出现于各种原因如窒息、缺氧、休克等所导致的代谢性酸中毒,且具有各病的特点,均无高血糖。 3、糖尿: Fanconi综合征等可出现糖尿,同时具有原发病的特点,均无高血糖。 相关诊疗知识 是否属于医保:医保疾病
液体疗法 目的是纠正脱水、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先给予2:1等张含钠液输注,在维持补液阶段给予1/5张糖盐水溶液输入;随着补液和胰岛素治疗,轻症酸中毒逐步减轻至消失,不需要碱剂治疗,如酮症酸中毒的血pH值低于7.2,需用1.4%碳酸氢钠治疗使其迅速恢复到7.25。 胰岛素替代治疗 酮症酸中毒的患儿都应静脉滴注胰岛素,采用小剂量持续静脉滴注,以逐渐降低血糖和细胞外渗透压,减少发生脑水肿的危险,恢复糖、脂肪及蛋白质的正常平衡,保证正常生长发育。正规胰岛素0.1U/kg·h,并根据临床反应和化验结果调整滴速。 控制感染 合并感染时可使用抗生素。 监护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定期监测各项指标,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典型症状 新生儿糖尿病患儿缺少典型的“三多一少”表现,约40%的患儿就诊时即已处于酮症酸中毒状态。其症状常比儿童糖尿病重,未经胰岛素治疗者的病情迅速发展。 体重下降 消瘦,发热,皮下脂肪减少,体重增长缓慢、不增甚至下降,多尿。 多为早产儿 半数以上为早产儿,小于胎龄儿。 脱水高血糖 脱水、高血糖,严重脱水时出现肢体凉、脉细弱、心率快、血压低等休克症状;烦渴,进食多良好,但重症者则不佳。 嗜睡、酮症酸中毒 嗜睡,很少发生昏迷,不同程度的酮症酸中毒,有低钾(早期可不低),可发生肾前性尿毒症,易伴发感染如败血症和尿路感染等。 检查方法 1、空腹血糖>7mmo
止痉 地西泮:0.3mg/kg静脉注射或灌肠。 苯巴比妥:5~8mg/kg静脉注射。 补充钙剂 血清总钙早产儿<1.5mmol/L(6mg/dl),足月儿<1.75mmol/L(7mg/dl)或游离钙<0.85mmol/L(3.4mg/dl)时,才予以钙剂治疗。 1、静脉补充钙剂: 适应症:用于出现惊厥或其他明显神经肌肉兴奋症状。 用法:10%葡萄糖酸钙(calcium gluconate),每次2ml/kg,以5%~10%葡萄糖等量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1ml/min)。必要时,间隔6~8h再给1次。 用量:元素钙总量为每天25~35mg/kg(10%葡萄糖酸钙含元素钙9mg/ml),最大剂量为每天50~60mg/kg。 注意事
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抑制 早期低钙血症发生在出生后2天内,多由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抑制所致。因在妊娠晚期母血中的钙经胎盘主动输入胎儿的量增加,抑制了甲状旁腺功能。低出生体重儿、窒息和患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生儿甲状旁腺功能比足月正常新生儿更差,钙的贮备量少。有的生后几天内血中降钙素较高,也和低血钙也有关。早期发病者的血钙常低于1.75mmol/L。 牛乳喂养 晚期低钙血症发生在出生3天以后,高峰在第一周末,多见于牛乳喂养的新生儿,因磷摄入量过多,钙磷比例失调,使钙吸收障碍,使血钙降低。血钙值常低于2.00mmol/L。 少数先天性甲状旁腺功能不全引起的低钙血症 发病可早可晚,症状持续较久,达3周以上,但大部分患儿随年龄的增长甲状旁腺功能的发育仍可赶上正常婴儿,故属暂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