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这么多兴趣爱好,孩子很累吧?俗话说“一年之季在于春”,父母一点都不含糊,不仅倾注了大量的时间精力,更是一掷千金进行投资。 记者走访不少幼儿园及早教机构后发现,目前除了幼儿园教育,一些校外早教出现低龄化的趋势。一幼儿园杨园长告诉记者,年轻父母的孩子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不能不用心,因为父母才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但这不代表父母对孩子学习能力的开发越早越好,这样无异于“拔苗助长”。 “如果过早对孩子进行各种兴趣培养,反而容易导致孩子的逆反心理。” 进了兴趣班,孩子反而不爱画画了 “一岁的时候画出来的东西就有模有样,我们觉得她在这方面有天赋,但是现在专门让她练习画画了,她反而不喜欢学了。”女士告诉记者,女儿今年5岁正在上幼儿园,这孩子从小在绘画方面有点“天赋异禀”,1岁左右的时候就喜欢拿着笔到处涂鸦,而且平时只要一哭闹,大人拿画笔就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母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她可以影响宝宝的思考方式、生活态度、行为模式等等。对于家中所有成员,妈妈的为人处事、态度,可以左右一个家庭的气氛,造就家庭的欢乐和和谐。 一、妈妈可以影响宝宝的发展 1、最初情感依恋 做为宝宝的主要照护者,你是宝宝情感连结和依恋的第一个环节。在你和宝宝最初的几个月和几年的连结方式,将会影响孩子未来的社交行为和情感设置。 2、信任及安全感 这两个非常重要的生活技能,学习信任和提供情感安全,是宝宝从你身上学习到的。当你支持他、爱他,他会有自信和安全感。 妈妈影响宝宝最深。 3、懂得保持敏感 孩子会从你身上学到很大的生活课程,也就是对其他人的需求及想法保持敏感。宝
两岁宝宝喜欢打人怎么办 两岁宝宝出现打人的现象,家长应该要明确告诉这种做法是不对的,需要立刻制止,不能打人。同时看到宝宝打人,父母也要了解宝宝为什么要打人,根据原因来帮宝宝解决问题,那下次宝宝就知道应该怎样做。 两岁宝宝爱打人的原因 两岁宝宝正处在叛逆的时候,他们对外界的已经开始产生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慢慢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和不要什么了,但是这个时候的他们往往还不知道自己什么是对与错。这个年龄阶段孩子他们的学习能力也是很强的,看见人家做什么很快也就跟着学了,完全不管是对的还是错的。因此,我们大人吵架或者打架尽量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进行。 两岁宝宝不听话如何教育 1、对于天生胆小的宝宝来说,家长教育的时候,不要责备他,而是要注意引导哪些是对哪些是错,胆小不善于沟通还缺乏安全感,如果他犯错后总是骂他,
对家长来说,孩子最让我们头痛的就是看到玩具就想买,那么作为家长是要满足他们还是拒绝呢?孩子玩具越多对他越好吗?作为家长的我们到底该如何应对,孩子看到玩具就想买买买的这种行为呢? 其实,美国弗吉尼亚学者曾说过:留给孩子的玩具应该是5个。因为低于5个,孩子可能会出现自卑心理;超过5个,不仅会让孩子分心,而且会限制他们的创造力。 玩具少的孩子注意力更集中 选择多的孩子,注意力更容易分散,并且更容易放弃。孩子的玩具太多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太多的玩具会让孩子养成注意力不集中的坏习惯,孩子一下摸摸这个玩具,一下摸摸那个玩具,会严重影响孩子的专注力。 英国牛津大学心理学教授凯茜·茜尔娃,曾花了数年的时间,对3000名年龄在3-5岁之间的孩子进行跟踪调查,结果发现:玩具太多容易分散孩子们的注意力,而当孩子精力不集中时,就不能更好地学习和玩耍。
不想孩子上学时写字丑怎么办?很多家长抱怨孩子写字丑、慢、常出错,该如何教呢?其实6岁前这样教能纠正孩子写字的问题。 0-6个月 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吃手是他们最喜欢的活动,一次次地尝试把小手塞到嘴巴里,从刚开始找不准位置,到后来可以准确地把手放进嘴巴,一旦开发了这项新技能,宝宝就会不停地重复。 吃手不仅仅是宝宝手部能力进化的过程,也是他们自我安抚的方式,我们家二宝多妞一出生就开始吃手了,刚开始放不准,我还会帮她一把,这对培养宝宝的睡眠能力也是很有帮助的。 所以妈妈们不必阻止,只需平时多给宝宝做手部的抚触按摩,注意手卫生就足够了。 7-12个月 到了吃辅食的阶段,妈妈们要学会放手,给宝宝喂自己的机会。 准备好合适的手指食物,清洁干净宝宝的双手,让他们自己来练习怎么把食物塞到嘴巴里。可能一
除了健康,智商基本上父母最关心的儿童问题之一了。有人说,智商是天生的,后天培养没有用。因此对孩子这一块,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0-2岁孩子怎样开发智力? 大量事实证明,智商既不是完全的遗传决定论,也不是完全的环境决定论,而是两者兼具。那么,作为父母应该通过一些引导,慢慢地将孩子的智力潜能开发出来。注意,是开发,而不是创造。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2岁以内的孩子靠动作来感知世界。也就是尽可能让他的各种感官动起来,去探索周围的世界。感官接受到的刺激信号会传递到大脑皮层,大脑皮层将感知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从而建立认知结构。大脑皮层被刺激地越多,发育得就越好,开发得就越彻底。那具体怎么来做呢。 0-1岁时,孩子还不会走路。这个阶段,孩子主要靠手、嘴、脚来感知。家庭在装修的时候,就要注意把家具的棱角部分磨得圆滑(一般品牌的家具都会注意到这一点了),把危险的东
从小培养孩子独立的生活习惯很重要 现代的家庭中有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对于这样一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宝宝来讲,家长会替他做很多事情,甚至把本应该是宝宝自己做的事情都给代劳了,造成很多宝宝没有独立的生活习惯,这样对宝宝的危害是很大的。 一位老师曾经对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做过调查:第一个问题是孩子在家是否自己穿衣,第二个问题是在家时自己是否收拾用具,第三个问题是孩子在家是否能主动做些家务劳动,发现将近有50%的孩子要大人包办。 对独生子女父母来说,不在幼儿时期培养孩子的独立的生活能力,是一个后患无穷的事情。社会心理学曾做过一项有趣的调查,发现:亲子之间的纠纷,大多源于子女过分依赖父母,使父母感到力不从心,子女则因为某些要求没得到满足,而埋怨父母无能。那些从小习惯于大小事都依赖父母的孩子,自理能力都比较差,独立性也差,遇事总是指望着父母一帮到底。随着子女的需求和父母的能力之间的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小小的梦想,当你的孩子对你说出他的梦想是做一名清洁工,做父母的该怎么办? 只有点燃孩子的梦想,让孩子为自己的梦想学习、探索,孩子的学习才能由被动变主动,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 一.孩子的梦想不分贵贱 最近芝芝迷上了《不一样的卡梅拉》系列绘本,书里关于星星、太阳、宇宙的描述让她痴迷,每晚都缠着我讲一遍又一遍。每次讲完都要强调一遍:“妈妈,我长大了要当天文学家”,还要我带她去天文馆看望远镜。我自然鼓励并支持她的想法,积极带她去探索,但也并没有因为她有如此“远大”的梦想而欣喜若狂。因为就在一周前她的梦想还是当一名蛋糕师;两周前她的梦想是当快递员,因为可以给自己“送”各种玩具和衣服;一个月前坐飞机的时候,她的梦想还是做一名空姐。 对于她如此多变的想法,我基本保持一颗“佛系”的心态,因为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他们所
你家孩子在家里排第几?这个排名的孩子往往没出息,家长别心大。这里指的是家庭地位排名第一的孩子,长大有出息的几率很低,这种排名在年轻家庭中最为常见。 原因在于80后90后大多是被放养长大的一代,小时候东家跑、西家窜,加上网络信息不发达,物质条件不优越,于是他们是糊里糊涂就长大了。 这导致他们长大后发现,自己在性格和心理上存在一定缺失。等到有了孩子,他们就会想要拼命对他好,这就是心理学上的“童年代偿心理”。 家长想要在孩子身上弥补幼年的自己,却不知道,这种对孩子的过分看重,可能引发整个家庭关系的崩盘,原因有二: 一,孩子家庭地位过高,意味着家庭资源严重偏斜,容易引发夫妻矛盾。 这个道理很好理解,中国78%的家庭都处于社会底层,家庭资源很有限,夫妻俩的精力和时间也很有限。
部分中小学生家长遇到这样的怪现象:他们的孩子在学校特别乖,学习成绩也好,有的还担当了班长等工作。可回到家里却像变了一个人,稍不顺心就摔摔打打,甚至还打人。在校“乖乖仔”,在家“小暴君”。孩子的这种表现让父母们感到非常苦恼。 01、五岁的嘉嘉是小区里有名的小暖男。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时懂得谦让,说话时细声细语,大家见面便夸,嘉嘉这孩子真乖顺! 嘉嘉妈妈忍不住摸着他的头说:“在家里脾气也大得很,是个典型的‘窝里横’。”嘉嘉皱了眉头,凶巴巴地把妈妈的手甩开,这“窝里横”的态度还真是可见一斑。 有些孩子就是这样,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在同学面前不争不抢,一副老好人的样子,但是回到家却完全变了个人。肆无忌惮地和父母顶嘴,不高兴了就乱发脾气,目中无人,唯我独尊,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对长辈呼来喝去。 家里家外“两面派”,这让父母有些头痛,但如果
无论多累,请别把负能量传给孩子。下班回家,目睹了邻居家一对母女的拉锯大战。妈妈一边往门外拉扯女儿,一边训斥:「看你把屋子弄成什么样了?去门外站着思过吧!」 女儿说什么也不出去,硬是往妈妈怀里钻,哭着说:「妈妈,我下次不敢了,你不喜欢我了吗?」 一个6岁的小女孩,说出这样的话,真是让人心疼。然而妈妈却完全没有意识到,像一头发怒的狮子,一直往外推孩子。 看见我上楼,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释道:「这孩子太不听话了,不给她点颜色,不长记性。」 我劝孩子回了屋,和邻居聊了几句。 她说,最近爸妈回老家了,一个人照看孩子又上班,心情烦躁,一时没收住脾气。可这并不是我第一次看见她对孩子发脾气了,基本上每天都会听到她的吼声。 当妈后,我们每个人都很累,累到想哭,累到坚持不下去。没有假期,全年无休。但苦和累,并
幼儿人际退缩怎么办?人际退缩是指不愿意或者不能与同伴互动,缺乏社会交往的行为,下面我们来看看幼儿人际退缩的问题原因分析及策略。 孩子从幼儿阶段进入幼儿园开始接触集体,这一时期是孩子发展社会能力的关键时期,若孩子由于某些原因出现人际退缩,若没有得到很好的引导,将会影响孩子心理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甚至长大之后产生心理障碍。 果果,5岁,幼儿园大班,人际关系回避,具体表现为喜欢自己一个人玩,不参与班级活动,经常自己一个人乱逛;与人没有眼神交流,会有轻微重复的行为(比如:重复说一句话);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发呆,需老师多次提醒;情感轻度淡漠,对班上其他的小朋友的批评没有反应。 这是一个人际退缩的小朋友,在行为上表现出较严重的人际退缩,她能理解老师的话或指令,但她基本不能参加班级动,喜欢独自一个人玩,每当有班级活动时,她就独自到幼儿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0~3岁是培养宝宝好习惯的最佳时期,这些习惯对宝宝今后的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宝宝成长的每个阶段,宝爸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宝宝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阅读习惯和作息规律,丰富有趣的生活让宝宝有足够的安全感。 宝宝在3岁之前需要养成哪些习惯、可以看哪些绘本? 0~3个月良好的睡眠习惯 0~3个月的宝宝只知道吃吃睡睡,实际上这三个月对于习惯的养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这个时期,宝爸妈需要陪伴宝宝适应陌生的世界,同时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刚出生的宝宝恐惧或不适应陌生的世界,宝爸妈要无条件地满足他/她,宝宝哭的时候给予回应和安抚,半岁之前建立安全感非常重要。 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很重要 0~3个月宝爸妈最重要的任务是让孩子养成早睡的习惯,不要认为宝宝一天到
孩子长大后自信心缺失是怎么造成的?为什么有些家长养出来的孩子对自己不太自信,关于孩子信心缺失,家长究竟该不该背这个锅? 邻居总是喜欢数落孩子,孩子稍微犯点错,轻则痛斥,重者大打出手。 昨天,他家孩子去参加一场才艺比赛,笔者也是为孩子高兴。笔者觉得,仅仅几岁的孩子,敢于尝试,这个举动终将会在他的人生中起到很好的影响。 可是事与愿违,因为一些原因,孩子在现场表演的时候,出来一些状况,导致演砸了。身在台下的笔者注意到,演砸了的时刻,孩子强忍着泪水,内心也是极其难受。 在比赛之前,孩子妈妈到处炫耀说,我的孩子这么聪明,一定能拿第一名。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正当孩子尴尬的站在台上的时候,孩子妈妈不顾场合,大声呵斥孩子:“平时在家的你挺能干的嘛,怎么一参加就怂了?给你花了那么多的钱学习才艺,结果却变成这样!” 这位妈妈总是
2020年什么时候立夏 2020立夏是农历四月十三日,公历时间是2020年5月5日,08:51:16,星期二。 立夏的简介 立夏是指夏季开始。但是,各地冷暖不同,入夏时间实际上并不一致。“立夏”的“夏“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所以,立夏也是农作物重要的成长时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立节气。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 立夏是什么意思 立夏就是代表夏天的开始,是夏天的第一个节气。立夏时节,斗指东南。太阳黄经为45是夏季的开始,从此进入夏天,万物旺盛大。习惯上把立夏当作是气温显著升高,炎暑将临雨天气增多,天气不稳定,农作物们也进入了生长旺季,这也是农作物生长的最重要节气。
心理学:成为大人后,我还是想对我青春期时的父母说这些话。甚至从他们的角度还会认为“我这是为了你好,你长大就会明白了。” 可我长大之后,每每因为一些事情想起自己被打的经历,当时的害怕、无助依然会在此刻将我裹挟。即使我长大了,我依然还会感到难过啊。 与父母的相处,是我们一辈子都在面临的难题。不只是儿时的“被打”,在青春期遭遇的许多问题,我们都不得不“独自”面对。 青春期已经这么难了,却有太多的父母缺席了孩子这个独特人生时期的成长。曾经,我们在互动栏目里问大家,在你的青春期,有没有经历过一件特别艰难、或者感到特别困扰的事?当时你是怎么度过的?如果你有机会给青春期孩子的父母一个忠告,你会说什么? 每个孩子都无声地期待过,在全世界都不相信自己的时候,爸爸妈妈能说一句:我的孩子,我相信他。而不是用言语或行动上的压制获得孩子表面上的“平
孩子从来没有错,只有不成熟。用“犯错误”来评价孩子的某种行为,本身已是错误;以强制的方式要孩子符合成人要求,更是错上加错。 1 我是一个害怕冲突的人,在大女儿还是个爱哭鼻子的小小孩儿时,儿子就来了,意外的怀孕让我有些犹豫。 别的问题好说,如果两个孩子打起来,手心手背都是肉,我该帮谁呀!虽然有焦虑,还是咬咬牙,心想“到时候总会有办法的”。 果然不出意外的,从儿子会爬开始,我家的吵闹声出现了井喷之势,以往的宁静一去不返。这时候,大女儿四岁。 女儿正是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别人是什么状态她可不怎么关心,在我开火炒菜的时候,她也会要求我马上去给她找掉在床底下的玩具,拒绝正闲着的爸爸帮忙。对于新来的小弟弟,她好像没多大感觉,不喜欢也不讨厌,这种态度好像是在说:不烦我就好。 安宁的日子过了几个月,事实证明,事情总会发展到人心愿之外的方向
磨蹭的孩子,要这样“治”他们。总冲着他吼,事后知道对孩子态度不对,看他磨蹭,就越看越来气,谁有不让孩子磨蹭的好办法吗? 举手可办的事情,就是拖着不肯做。做作业十分拖拉,明明1小时就能完成的功课,偏要熬到深夜。 我家孩子上课总是走神,写字还慢,笔记都记不全,怎么学得好啊。 孩子做事拖拖拉拉,急坏了父母,与“磨蹭娃”战斗的家长可不少! 孩子心声:催!就只知道催! 妈妈,你知道我为什么拖拉吗?你都不明白就开始催我,开始骂我,越催我越想磨蹭! 爸爸妈妈,不是我不想快,可是我有心无力啊! 我不是在所有的事情上都磨蹭,为什么你们每天都要催!催!催!好烦! 家有小磨蹭,碰上急性子父母,瞬间hold不住火气就要催促孩子,责骂孩子了!父母急躁生气,孩子也憋屈!谁都不改,陷入恶性循
大宝的学校最近开展“动手能力大赛”,培养孩子的生活独立能力,说真的,对于这个活动萌萌狐绝对举双手赞成。因为在现在的家庭里,很少会有家长会让孩子自己动手做自己的事情了。 啧啧啧,看看这些做家长的,心疼自己的孩子做得多会有受损似的,一个劲的不给孩子有动手的能力。 这次比赛,萌萌狐的大宝也是妥妥的拿下全幼儿园第一名,很多家长问萌萌狐孩子是怎么做到的,其实很简单,萌萌狐一直都不心疼孩子做事情,尤其是做家务活,大宝在很多家务活都能做得顶呱呱呢。 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小到大,萌萌狐家的大宝都是一步一步慢慢走过来的。 孩子在替家长分担家务事,更懂得体会家人的辛勤劳作,珍惜家人的劳动成果,更关爱家人,呵护家人。
从外面回来,一进门就找妈妈,并抱住妈妈。有什么新发现,第一个要告诉妈妈。 妈妈不在的时候,中午睡醒就喊奶奶。有段时间,张口闭口奶奶,喜欢听奶奶回应他,一次还要连着喊好几遍。 昨天问1岁10个月的小鹿,“爱不爱妈妈”。回答:“爱”。“爱不爱爸爸?”摇头。“爱不爱姥姥?”摇头。“爱不爱奶奶?”回答:“爱”。 能够区分爱的对象了,想来小鹿对爱是有了一定的认知了。小鹿理解的爱又是什么呢? “爱是什么,什么是爱”,讨论起这个来,恐怕得引起很多人的哲思。大人都不懂的东西,像小鹿这么小,恐怕也不知道。那么小鹿理解的“爱”,应该是一种更直接的感受。更多情况下,是一种依恋。 这种依恋让他感觉到,妈妈或奶奶在的时候,他感觉很安全。一看不到妈妈,他就会感到焦虑。在我国,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看小孩子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他们将看护孙辈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