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手抄报作文古诗大全科学常识安全教育
  • 有孩子的家长注意了,千万别随便帮别人拍照
    有孩子的家长注意了,千万别随便帮别人拍照

    帮忙摆个照,孩子竟然丢了 每当提及这件事情,张女士总是后怕不已,因为帮别人拍了几张照片,就差点永远失去了自己的小胖(化名)。 因为老公经常出差,而自己又忙于工作,所以上个礼拜,张女士放下了所有的工作,决定好好地陪自己5岁的孩子去公园转转。因为奶奶的年纪比较大,所以只有娘俩去,这也为孩子被拐埋下了祸根。 周末公园里有很多大人带着孩子出来玩,估计是难得和妈妈一起出来玩,所以小胖非常开心,很快就找了小伙伴雯雯,一个很文静的小姑娘。估计是玩的比较合拍,雯雯请求张女士和她的爸爸妈妈一起拍个照片。 可爱小姑娘的请求根本没法拒绝,于是张女士就跟着雯雯来到小湖边,和她的父母合影。拍了几张之后,雯雯的爸爸要求单独给他们夫妻俩照两张,看到一家人这么和善,张女士欣然答应,两个小孩则在一旁玩耍。 连续拍了好多张,雯雯父母都觉得没拍出感

  • [学前]12岁小女孩被困深井只因爱冒险?父母如何帮助孩子避免意外受伤事件?
    [学前]12岁小女孩被困深井只因爱冒险?父母如何帮助孩子避免意外受伤事件?

    近日,河南漯河临颍窝城镇后张村一名12岁女孩掉进深井,只因向小伙伴逞强说,自己敢在井边玩,还把腿放在井沿,不小心掉了下去。庆幸的是,经过消防官兵的紧张救援,被困小女孩成功获救,但受到不小惊吓。 儿童面临的最大危险是什么? 通常情况下,父母往往比较关心儿童的营养和健康问题,但真正给儿童带来的危险的却不是这些,而是意外事件。 据统计,10以下儿童因伤害致死的可能性是疾病的两倍。而且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儿童伤害需要到医院就医。 为什么儿童这么容易受伤? 儿童正处于快速发育阶段,他们每天都在不知疲倦的运动,而淘气堡等游乐场所所以受欢迎,正好满足了儿童高水平运动和父母的需求。 此外,儿童有很强的好奇心,但又由于大脑发育不成熟而缺乏判断;还有的儿童则是由于冒险基因。 比如,大量研究发现,大脑中的前额叶皮层与控制冲动有关,有

  • 2016年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相关解读
    2016年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相关解读

    2016年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 2016年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 2016年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相关资料 “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其实强化一词意味着我国中小学的安全教育的发展已经处于一定阶段,有了一定的成效。自1996年第一届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开展起,为全面深入地推动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我们的安全教育从“全社会动员起来”的呼吁,到后来注重“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饮食安全”“自我保护意识”等各大安全教育的关键点,不得不说,我们的安全教育从初步到深入,从城市到农村,已经逐步发展了起来。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谈及教育问题时强调,“当前我们的安全教育和保障工作的重点还是防范风险,采取的措施仍然是比较落后的完全隔离风险,导致了安全教育和安全保障的异化现象。”“安全与保障工

  • 宝宝坐汽车安全吗?宝宝坐汽车需要注意什么东西?
    宝宝坐汽车安全吗?宝宝坐汽车需要注意什么东西?

    宝宝坐汽车安全吗?宝宝坐汽车需要注意什么东西?其实宝宝坐汽车,最好的方式还是坐在安全座椅上,下面看看带宝宝坐汽车的误区。 壮壮妈就是犯了这个错,以为手抱着宝宝很安全,但其实真正的事故发生,一双手是没办法抱住宝宝的。下面育姐就来总结下其他常见的误区,接下来走亲访友的日子,家长可别再这么做了。 误区一:只是手抱着宝宝,不坐安全座椅 不少家长都以为,用手抱着宝宝,司机开得慢一些就是对宝宝做好的保护。但就像上文说的,手的力量在巨大冲击力面前,不值一提。 其实用一个简单的物理公式就可以知道这样的行为有多危险:若一个孩子重10公斤,车速仅为30公里/小时,根据公式p(动量)=m(质量)*v(速度)计算,当遭遇正面撞击时,由于惯性的作用,瞬间会产生300公斤的撞击力。相信在这种情况下,大力水手都抱不住孩子,别说妈妈们了。 何况,真正事

  • 家长必须教会孩子这些地震逃生知识,能救下宝宝一命!
    家长必须教会孩子这些地震逃生知识,能救下宝宝一命!

    8月9日电 综合消息:8月8日21时19分,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截至8月9日9时00分,经初步核查,地震已致13人死亡,175人受伤。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决定启动国家Ⅱ级地震应急响应。 8月8日21时19分在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图为进沟公路上落石满地。 那么,在地震来临时,我们一定要有一颗清醒的头脑。如果是轻微的震动感,那不用逃;但是是强烈地震的话,要逃还是要躲取决于所处的环境。 同时也有很多孩子因为没有安全意识,在灾难面前因为不会自救而遇难的例子也是有很多。所以家长要教孩子,教他们如何逃生,以及如何保护孩子。 防震自救儿歌 大地晃,桌椅摇,地震危险躲再逃。 披着被子遮住头,蹲在床边把空留。 厨房里,远离火,卫生间站

  • 小区里两个孩子接连走丢,这样的错误99%的家长会犯
    小区里两个孩子接连走丢,这样的错误99%的家长会犯

    前几天,我们小区走丢了一个6岁女孩。那天我从幼儿园接小Jo回家,在小区门口碰到一位相熟的阿姨和一位妈妈。她们脸色惨白,见到过往的行人就问:“你们看见一个小女孩了吗?” 我赶忙问:“怎么了?孩子不见了?!” 阿姨快急哭了:“我刚从幼儿园把囡囡接回来,她骑滑板车太快我没追上,一眨眼就自己过马路了。我等了个红灯,再去追她时人就不见了!” 阿姨是囡囡家请的保姆,旁边的妈妈这时候可一点不客气,“一个小孩子你都看不住,我请你是干吗吃的!”阿姨委屈地抹着眼泪。 围观的人赶紧劝六神无主的两个人:“快发动保安和家人找孩子要紧!” 很快,保安就用对讲机喊来一队人,很多邻居自发加入寻找的队伍。大家从囡囡妈手机里翻拍了照片就分头去找了。囡囡妈去看监控,囡囡爸还没到家,七十多岁的奶奶也急得下楼来找。 我问小Jo:“妈妈先送你回家,再出来找

  • 如何为孩子创造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
    如何为孩子创造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

    如何为孩子创造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呢?其实,大部分的意外伤害是可以预防的,因此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改进。 事实上,意外伤害很少是偶然的。一些安全专家认为并不存在真正的意外伤害,或者说,真正的意外伤害极为罕见,大部分的意外伤害都是可以预防的。 正如我们在《站在孩子的角度发现周围的安全隐患》中讨论的,我们无法改变孩子的年龄,也无法改变孩子的天性,那么,就必须把重点放在改变导致伤害发生的物品和环境上,通过创造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来保护孩子免受伤害。 有些父母认为并不一定需要把家里收拾得稍微安全一些,因为他们打算时时刻刻地密切关注孩子。事实上,即使是非常认真负责的家长,也无法做到时时刻刻地密切关注孩子,而且,即使能做到时时刻刻地密切关注孩子,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开大部分的伤害,却常常无法避开所谓的“意外伤害”——因为大多数的“意外”都是发

    标签:安全
  • 小孩子烫伤怎么办?小编教你小孩烫伤怎么处理
    小孩子烫伤怎么办?小编教你小孩烫伤怎么处理

    小孩子好奇心强,极其容易发生烧伤或者烫伤的状况,那么父母应该如何照顾烫伤的小孩呢?以下告诉你父母如何照顾烫伤的小孩! 由于小儿身体各类系统发育未成熟,动作不协调,好奇心强,回避反应迟缓,且皮肤嫩薄,所以极易发生烧、烫伤,特别是1至5岁的小儿最易受伤,此年龄组占整个小儿烧伤的三分之二左右。在各类烧伤中,又以热液烫伤最多。 热液烫伤包括沸水、稀饭及热油等各种热液烫伤,绝大多数发生在家中,最常见的是小儿跌入放置不妥的热液中,较大儿童(3到5岁)拉倒热水瓶致伤的也不少,还有不少是洗澡时先倒热水,在大人取冷水时,小儿自己进入盆中而烫伤。热液烫伤者大多数面积不大,创面较浅,但因小儿皮肤嫩薄,所以相同温度的烫伤要比成人深得多。 对家庭中易于引起烫伤的物品,如热水瓶、开水壶、汤盆等应放置于小儿够不着的地方,特别注意别顺手放于地上,防止小儿拉翻或撞翻烫伤。给小儿洗澡

  • 孩子溺水怎么办?一天两起溺水事故!四个孩子的生命就这样没了
    孩子溺水怎么办?一天两起溺水事故!四个孩子的生命就这样没了

    一天两起溺水事故:事件回顾 前几天,金华的一则寻人启事,在金华武义人的朋友圈刷屏。“本人两小孩一男一女,女孩9岁,男孩7岁,于2017年7月8日下午6点左右在上邵村走失,女孩穿粉红色上衣,男孩穿红色运动服。” 7月11日,新闻报道了令人悲痛的消息——这对姐弟已经溺亡。 浙江民安武义山地救援队队员“霸道”,参与了这起救援。他说,从武义江打捞起这两个孩子的时候,心里的滋味没办法描述。 “霸道”他们是在前天上午10点接到指令的,当时,基本已经确定这对姐弟溺水。其实,7月8日姐弟俩走失,是和另外三个小伙伴去上邵村附近的武义江玩了,姐弟俩出事后,其他小伙伴吓傻了,赶紧跑走离开了现场。 就在大人们在焦急寻找这对姐弟时,其中一名小伙伴说出了事情的大致经过。她说,当时弟弟淹下去,姐姐去救也跟着淹下去…… “霸道”说

  • 怎么样给孩子灌输安全知识?告诉孩子遇到以下情况应该这么办
    怎么样给孩子灌输安全知识?告诉孩子遇到以下情况应该这么办

    孩子安全问题永远是重中之重哦~ 6月初,渭南市公安局东风街派出所在辖区一所幼儿园开展防拐演练活动,让20多个孩子在没有老师的看护下,由学生家长扮演“坏人”,用玩具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看有多少孩子被拐骗成功。 结果相当令人惊讶,在几分钟内,这名家长利用玩具就取得了其中6名孩子的信任,跟随这名家长径直外出拿玩具去了。 孩子们的表现让在暗处观察的学生家长们很是吃惊,纷纷表示,一定要给孩子灌输安全知识,增强其防骗意识。 以下几个怎么办?一定要告诉孩子! 未成年儿童常常是校园暴力、诱拐事件的高危人群。 两个月的暑假,爸爸妈妈一边上班一边得担心家里的孩子,等孩子上了学也不能放松警惕,让

  • 带孩子责任大过天,孩子的安全最重要
    带孩子责任大过天,孩子的安全最重要

    孩子的安全意识一定要从小树立,作为父母,带孩子责任大过天,孩子的安全最重要,相信很多父母都看过很多关于儿童安全方面的缺失,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孩子的安全教育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加强的。 监控拍下2岁女孩爬填单台 柜台倒塌被压身亡 视频里,一位爸爸带着2岁的小女孩去银行办事,爸爸忙着在窗口和工作人员交流。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家调皮的小朋友爬上了银行的填单台,然而不幸的事情就在一瞬间发生了:孩子爬上的填单台突然倒下,小女孩毫无预警地被砸中倒地!虽然爸爸和工作人员及时救出昏迷的孩子,却最终送去医院的路上孩子不治身亡…… @豆妈:我儿子两岁,一个人带孩子。每次去银行,从来不离开我一米。如果在柜台,我会放在柜台外的椅子上,自己站在椅子旁。一边跟他聊天,一边办业务。(不是怕什么砸下来伤着孩子,只是担心一个眼神没看到孩子走丢或被不法分子带走。)虽然我们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 天然水域游泳的安全提示
    天然水域游泳的安全提示

    但是,和游泳池不同,天然水域的情况复杂,潜在的风险也要多得多,例如: 1、天然水域水面开阔,发生危险不易被察觉。 2、天然水域水流情况复杂,有可能遭遇激流、漩涡,一旦卷入十分麻烦。 3、天然水域水深不像游泳池那样清清楚楚,水底还可能有石头水草,贸然跳水很容易发生危险。 在天然水域游泳,更需要注意安全,天然水域游泳的安全提示分享给大家。 天然水域游泳的安全提示 1、结伴而行,不要一个人独自去游泳。游得再好也需要有同伴。 2、孩子游泳,一定要确保有救生能力的成人在一旁监护。 3、不要贸然跳水,跳水之前一定要查看清楚水下情况并确保水足够深。 4、除非有救生员严密监护,否则不要轻易下海游泳。 5、远离激流,不要游到水流太快的地方去。 6、如果被卷进激流,保持冷静

  • 带孩子驾车出游,这些事家长千万不要做!
    带孩子驾车出游,这些事家长千万不要做!

    出门自驾游,不带上自己家的小宝贝儿那怎么能行,小宝贝那么可爱,去哪都要带着给长脸去。但是,有些车友可能不知道,孩子在车上的时候,其实是有很多安全隐患的。那么下面我们就来总结一下有哪些安全隐患,各位车友一定多加小心,一切为了孩子的安全着想。 1.允许孩子自己上下车 由于孩子还小,对于周围情况的判断力基本是没有的,很有可能在开门的时候剐蹭到周围的人,造成安全隐患,伤及到其他人,也伤到自己。还有可能是,孩子的力量不够,车门没有完全打开,车门关闭,夹道孩子的手,进而造成伤害,这样得不偿失的事情,我们还是尽量避免吧。 2.孩子将身体伸出车窗外,家长不制止。 以前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开车过程中,引擎熄火,天窗功能自动关闭,夹伤孩子,还有发生过没有保住孩子,孩子不小心掉出窗外的情况。这些事故虽然发生的可能性比较小,但是也是有一定几率发生

  • 孩子高楼坠下事件频频发生,原因是家长忽视了这几点!
    孩子高楼坠下事件频频发生,原因是家长忽视了这几点!

    为人父母最为心痛的就是自己的孩子离开自己,但是有一些父母在带孩子的过程中常常因为自己的粗心大意而让孩子会受到伤害。春末夏初,气温适宜,很多家庭都喜欢打开窗户给家里通通风,但是由于父母看护不周和家庭防护措施不到位,孩子坠楼事件不断发生。 2016年11月8日下午,长沙芙蓉广场附近的曼哈顿大厦,一名7岁的男孩从10楼坠亡。附近居民称,小孩在家做作业,父母都回了娄底老家,就交给(母亲的)闺蜜在照顾。遗憾的是,事发时闺蜜未在孩子身边。事后警方已将孩子的遗体运离大厦。 3日,淮安6岁男童圆圆跟奶奶去走亲戚时,不慎从12楼窗户坠亡。据悉,起初圆圆和两个孩子一起玩,大人就没注意孩子的活动范围。随后另外两名孩子回家,说圆圆独自一人玩不愿回来。大人出去找,发现圆圆已坠楼…… 3月7日上午8点半左右,淄博张店区西二路一栋居民楼上一名三岁男孩不幸坠楼,送

  • 插座、桌脚、会夹手的门……你给宝贝的家安全吗?
    插座、桌脚、会夹手的门……你给宝贝的家安全吗?

    安全隐患1:电源插座 排除险情:电源安全保护锁 暂时不用的插座通过保护锁防护起来,防止宝宝碰触、或将异物插入插座孔,从而防止触电。这类锁通常是圆型不易让宝宝拔出的造型设计,大人想要使用插座的时候,只需要用配套的“钥匙”就能轻松取出保护锁,方便又安全。 2:冰箱、橱柜门 排除险情:软性安全锁 软性安全锁的优点在于无论门边是直角还是圆弧形状都适用。宝宝开启冰箱、橱柜等的门来玩耍,很容易夹到手、误食柜内食物等。如果开启冰箱门更会着凉、浪费电。用软性安全锁锁住危险的“门”,不再担心宝宝调皮爱玩。大人想要开启冰箱或柜门时,只需如图示般打开锁扣就可以了。 3:门 排除险情:门卡、门挡 风大或者宝宝好奇玩门时,很容易夹痛自己的小手或者把自己关在了门外。使用门卡可以防止门关上,而使用门挡则可以固定门的位置,不让门随意晃动,家长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如何防护。想要关门的时候,门卡和门挡

  • 大人出门买菜,8岁女童坠落身亡,父母必须警醒的是这几点…
    大人出门买菜,8岁女童坠落身亡,父母必须警醒的是这几点…

    正值暑假孩子放飞自我的高峰期,小编却看到了一个惨痛的新闻事件。太惨!,大人出门买菜,8岁女童21楼坠落身亡。 7月6日傍晚6点20左右,南京雨花台区亚东国际小区二期就发生一起悲剧:大人出门买菜,留下8岁女童独自一人在家,结果女童从21层高楼的阳台摔落,当场死亡。 这栋居民楼总共有 30 层高,女孩儿坠落阳台在楼体的最东边,下方是绿化带和地面停车位。现场已经拉起了警戒线,警方正在勘查现场。 意外发生在傍晚 6 点 20 左右,有人从旁边走过,忽然听到一声巨响,并有什么从高处掉了下来。" 开始以为是有人从高处扔垃圾,没想到竟然是个小孩子,太可怜了。" 一位大爷说,孩子掉下来时,砸到了下方的一辆轿车,砸出了一个坑。这辆车还停在现场,后挡风玻璃全都碎了。 孩子并不是在自己家里发生意外的,当时她正在亲戚家。在现场,记者

  • 儿童心理问题如何解决
    儿童心理问题如何解决

    儿童心理问题如何解决 一、孩子心理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变化达不到心理障碍的程度,或者持续的时间较短,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儿童心理问题。 因此,健康的躯体和发育正常的大脑是心理健康的前提。父母双方的遗传因子,如肌体的构造、形态、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大脑等的特征都可以传给后代。还有许多遗传性疾病会伴有智力低下、精神异常或身体畸形等症状而影响心理的健全发展。另外每个孩子生下来即表现有不同的气质特点(气质的生理基础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这是遗传的。如细心观察的产房护士或父母会发现一些新生儿属于容易型:他们比较温顺,睡和醒、饥和饱、大小便都很有规律。而另一些孩子属于困难型:他们特别好动,不停哭闹,难以哄住,也缺乏生活规律性,属于难以照管的孩子。还有一些孩子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其他孩子则介于他们之间,这种与生俱来的气质虽然是遗传的,但可因环

  • 21岁男大学生忽然口水不止不幸身亡,原因值得所有父母警醒!
    21岁男大学生忽然口水不止不幸身亡,原因值得所有父母警醒!

    18日上午,跪在医院的病床上,时而狂躁大喊将床单撕成碎条,时而安静下来紧紧盯着自己的父亲,眼神中是满满的恐惧和不舍。在父亲从通辽赶到包头市三医院50分钟后,刘显飞在父亲的陪伴下彻底停止了呼吸。 ▲年仅21岁的大二学生刘显飞的生前照 大学生忽然口水不止 今年21周岁的刘显飞是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室内装潢与设计专业的大二学生。15日晚上,班主任杨敏忽然收到了刘显飞发来的一条微信:“老师,我有点难受,明天想请假去医院看病。”杨敏很痛快地同意了他的要求并嘱咐他早点休息。16日下午,刘显飞在包医二附院挂了急诊,随后给杨敏打了电话。 “他给我打电话说他难受得厉害,我挂了电话就联系我丈夫一起去二附院陪他做检查。”在各项检查未发现异常后,杨敏为刘显飞在医院附近租了一间宾馆住下,并让3名同学留下陪同,准备第二天继续检查。 17日

  • 儿童天性爱攀爬 家长如何防止儿童高空坠楼
    儿童天性爱攀爬 家长如何防止儿童高空坠楼

    暑假期间,儿童的安全再次受到关注。在武汉来说,2年多来城区就发生13起坠楼事件,而且八成都是2至6岁,为什么坠楼都是儿童呢,谁该为儿童的生命安全负责。 2至6岁儿童坠楼风险最高 根据媒体的公开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发现,从2011年4月至今年7月两年多时间,武汉城区共发生儿童坠楼事件13起,共涉及12个居民小区。 从发生儿童坠楼事件的时间段来看,2011年发生4起,2012年发生1起,2013年以来,儿童坠楼事件呈加速增长态势,仅半年时间共发生8起。 ●坠楼男童比例高达七成 在这13起儿童坠楼事件当中,坠楼男童占9人,女童有4人,男童占据的比例高达69.2%,女童则占30.8%的比例。这个数据意味着,相同年龄段的儿童,男童比女童遭遇坠楼的风险更大。 ●坠楼儿童多集中在2岁至6岁 根据

    标签:安全
  • 带宝宝出游注意事项
    带宝宝出游注意事项

    带宝宝出游要注意什么呢?较小的宝宝不太适合远游,因为年龄小的宝宝抵抗力弱,出游容易生病。那么带宝宝出游要做哪些准备工作才能保证宝宝的出游安全呢?让亲亲宝贝小编告诉你吧! 宝宝出游的年龄 1岁以内的宝宝不适合远游,因为他们还不会走路,父母抱着他们长途跋涉可不容易。而且宝宝还小,抵抗力也弱,万一得了病也是很伤脑筋的。 一般情况下,1-3岁的孩子应选比较近的游线,可以选择在乘车4小时就能到达的景点;而3-6岁的孩子可以远游了,不过也不宜长时间乘车。 出游前的准备工作 带宝宝出游,想轻装简行是办不到的。出门前,宝宝的日用品一定要备齐,以防不时之需:围兜、手帕、湿纸巾、纸尿裤等,一个也不能少。建议混合喂养的妈妈们除带足奶粉外,还至少要带两个奶瓶,以便在不能及时清洗消毒时替换使用。 行李中还要为宝宝带上一两件他心爱的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