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宝宝都会遇到一些需要应急的情况,但是由于平时的过度保护,导致宝宝缺少社会生活锻炼的机会。小编建议,父母可以利用生活和游戏活动增强宝宝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喔。 幼儿总会遇到某些应急情况。缺乏社会生活锻炼的机会是幼儿不会正确应对危险的原因之一。因此,我们经常设计一些角色扮演、情境模拟或实景演习来帮助幼儿掌握一些躲避、处理危险的简单方法,学会独立处理问题。有些幼儿经常流鼻血,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幼儿惊惶失措地跑来向我求助,我抓住这绝好时机,向他们演示正确的处理方法:先把头向后仰,用干净的软纸或药棉堵住鼻孔,再用冷水敷脑门,安静待一会,不要乱动。孩子们围在我身边亲眼目睹了事情的处理经过,以后再有幼儿流鼻血时,他们自己便能处理的很好了。 为了教育幼儿“不玩尖利的东西”,我们设计了“手指划破了”这一活动,通过观看图片,让幼儿讨论“手指为什么会划破?手受伤了会给
怎么教宝宝安安安全全的过马路呢?马路如虎口,因此教会宝宝过马路是十分重要的事情,下面一起来看看这位妈妈的做法吧,值得参考哦! 在去超市的路上,我一边看手机,一边带着乐乐走路。到了马路边要过马路了,乐乐立刻说:“妈妈,你现在是‘盲人’,我带你过马路!”下面是他的指令: “等等。” “走!” 到了马路中间——“停。” 等车过去了,他又说:“好,走!” 我高兴极了,说:“现在乐乐可以过简单的马路了!” “什么是简单的马路?” “就是只有两条车道的马路。有的马路有四条车道,要复杂得多,你还需要慢慢学习呐!” 生活中,孩子可学的地方非常多,只要我们有心发现,并及时反复地教他,他就能慢慢学会并掌握。 乐乐3岁零8个月的时候,我有机会每天和姥姥一起送他去幼儿园,每天都要经过一条没
出事后,孩子妈妈不让家里人动小羿的脑袋和玩具,更不允许将车轴拔出,抱起孩子,用手托住扎进脑勺的玩具摩托,连人带“车”送到了医院。 在医院拍片显示,插进孩子脑勺的车轴部分,有1.3厘米,直径2-3毫米。若擅自将车轴拔出,可能会引起大出血,到时孩子的情况将会很危险。 入院后脑外科医生进行了检查,判断车轴可能伤到了静脉血管,立即实施手术。当车轴拔出,血便喷涌而出,早有准备的医生们立即缝补血管。两个半小时后,手术顺利结束,孩子也没有了生命危险。 术后医生表扬了妈妈,说她处理方法得当,没有乱拔车轴,造成大出血,否则孩子有可能当场毙命! 请注意,千万不要随意拔出刺进体内的异物! 当异物刺入体内后,极可能伤及重要血管和器官,如果随意拔除,极有可能瞬间造成大出血,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导致死亡。 遇到
现在私家车越来越多,省时省事,方便快捷还舒适。带宝宝去医院打疫苗,周末全家出游,带宝宝去超市或去游乐场,汽车已经成了我们日常出行的必备工具,殊不知,带宝宝坐车也有很多安全隐患,生活中如果稍不留神,就会造成致命的危害,看看这些过往的案例: 一面包车行驶时,后备箱突然打开,掉下一名小孩。随后孩子被紧跟其后的车辆卷入车底!幸运的是,小孩只受了皮外伤。 湖南湘潭一4岁男童因家人疏忽被锁车中几个小时,不幸身亡,车窗上全是手印! 一位宝妈坐在副驾驶抱着几个月的孩子喂奶,途中遭遇车辆追尾,孩子撞击到前挡风玻璃上,不幸身亡。 近几年类似的儿童安全事故常常出现在新闻中,很多家长都以为离自己很远,不足以重视。每看到这样的新闻,不由的痛心,为了避免悲剧的发生,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带宝宝坐车要注意哪些?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但是在如今这个瞬息万变、防不胜防的社会里,孩子如果没有一些基本的防骗常识,那么就会陷入骗子们精心编织的语言圈套。 最近一部电影《亲爱的》让人们饱含眼泪的同时也重新认识了孩子身边的一些潜在的危机,下面小编就对此给广大家长们普及一些基本的防骗知识,一起来看看吧: 假装是自己妈妈的朋友 这类骗子装作是孩子家长的朋友,如果孩子相信了那么就会上当,鉴于此,如果孩子以后遇上这类情况,首先应该拿学校里的电话确认是不是真的自己的家长给打过电话让朋友来接,如果附近没有电话那么不要跟他逗留太久,直接跑,或者回学校告诉自己的老师。 敲门却不回答 在国外有过这样一个实验,社会学家为了实验孩子有没有足够的警觉性,于是就扮演“坏人”去敲家里的防盗门,让人们出乎意料的是虽然孩子们在学校里经常学习安全知识,可实际上只有寥寥
夏日炎炎,泳池、海滩变成了我们爱去的地方,一家人在水中嬉笑打闹确实很有乐趣,而游泳也是一项很棒的运动。但是,对于孩子们在水中的安全却时不时会被家长忽视,我们很可能误以为溺水只是极小几率的事件,但是事实上,溺水可以迅速而平静的,在我们身边无声无息地发生,下面就是最近在网上出现的一段婴幼儿意外溺水的视频。 根据澳大利亚的数据表明,在5岁以下的孩子里,最常见的溺水发生场所是游泳池,其次是湖泊、水库、河流和海洋,此外孩子在浴缸内也可能发生溺水。除此之外,一些匪夷所思的地方,比如水盆、水景观、鱼缸甚至于宠物的饮水碗都可能引起孩子溺水,甚至其中一些孩子还因此出现了严重的脑损伤。 有以上资料的总结,您还会觉得孩子在水中的安全问题无需引起重视吗?危险往往在疏忽的时候发生,为了保证孩子的安全,我们需要做到这些: 当孩子在水里的时候,保证你和孩子在一起,分开不要超过一
现在人贩子的技术越来越高级,让家长非常的担心,真的是防不胜防,对于父母而言,丢孩子是最巨大的打击,几乎所有为人父母的都无法承受。下面来看看这3种父母最易被人贩子“关注” 而且“成功率”极高! 即便我们已经很谨慎小心,依旧有很多孩子“被”走丢,其实并不见得人贩子有多高明,而是我们的一些行为引起了他们的关注,以下3种父母,一定要多加防范,可能你家的孩子已经被人贩子“惦记”上了,别让自己做了人贩子的帮凶。 外出时夫妻吵架的父母 夫妻之间难免因为琐事拌嘴吵架,可如果连一家三口的集体活动都会出现争执,不顾外人和孩子的感受,在外大吵打骂甚至转身离去,这种行为无疑把孩子放到了极其危险的境地。往往人在愤怒的状态下不会顾及他人的感受,也最容易忘记了跟在身边的孩子。 如果这种事情在你身上发生过不止一次,就要当心了,如果在夫妻吵架的同时,周围人群里有居心叵测
小儿子3岁半以后,到了喜欢交朋友的阶段。他不再满足于玩具或独自玩耍,而是要和朋友一起玩。一天,他邀请了小区里一对姐妹--两个小女孩,于是,我和小女孩的妈妈领着三个小孩到家里玩,那么孩子安全教育怎么做? 三个孩子拥进书房,在地板上玩玩具,小女孩的妈妈也进了书房,她看到我们家墙壁上的开关面板没有安全防护,她担忧地说:“万一孩子小手指去抠就太危险了,最好有防触电安全塞。” 观察到我家窗户没有安装防盗网,她建议说:“孩子这么小,安全起见还是要装个防盗网。” 来到客厅,她看见茶几的果盘里放着一把水果刀,她忙说:“这个赶紧收起来,要是小朋友拿起来玩那还得了!” 哦!在两个小女孩的妈妈面前,我这个两个男孩的妈妈显得太“马大哈”了啦! 发生在儿子身上的安全小事故还真不少,几个月大时,睡觉翻身从床上摔下来过,学会走路后,光着小脚丫踢在公园的石
家是温馨的港湾,也存在很多潜在的危险,而这些危险来源于大人的想当然。 1、洗澡和换尿布1如果你在水槽中给婴儿洗澡,让他坐在毛巾或者防滑垫上,并扶着他的胳膊,避免他滑倒。当宝宝在水槽中时,不可以开水龙头,要先在水槽中放好水,调好温度,再将婴儿放进水槽中,如果,在给宝宝洗澡时有人敲门或者要去拿东西,请一定要把宝宝一起带走,哪怕就是一秒钟也不允许让宝宝独自呆在水槽,惨痛教训不胜枚举,家长一定要谨记。2水温一般不允许高于49℃,这样不会有热水烫伤婴儿。 妈妈要知道,宝宝洗澡讲究多 3不要将婴儿单独留在高于地面的任何台面上,即使年龄很小,也可能伸展他的身体,导致从台面上摔下来,谈到这想起在诊室里,家长把孩子放在检查床上,我检查完孩子,回到座位就看到家长跟在我的身后而把孩子留在床上,我会很紧张的说看好孩子,家长总是不屑一顾的回我一句“没事”。请大
不管是双薪家庭,还是全职妈妈,都身兼数职,家中孩子状况虽是母亲比较清楚,但身为父亲也该一同暸解孩子的需求,更别将赚钱最大就漠不关心,而妈妈记得要练习请爸爸帮忙,放心让先生学习照顾,以免自己过于劳累。 夫妻与家庭中平时要有三个心: 1.多份关心:对于家中成员作息有基本暸解,出入记得报平安。 2.体贴心:对于「照顾者」请给予体贴的心,无论孩子发生任何意外,第一时间难免情绪激动,但妈妈绝对比任何人爱孩子,请记得别过份苛责;父母亲请互相协助,需要帮忙时,请一定要提出需求。 3.预备心:与孩子出门时,可以将父母基本数据挂上名牌别在孩子包包,平时请与孩子教育家中安全及危险之处,视线请勿离开孩子过久。 「家」其实有许多隐形危机,平时教孩子远离窗户 根据调查,儿童居家安全中,47%是跌倒坠落,31%压砸夹刺撞,11%是烧烫
带孩子出门,本来是一件开心的事情,不过林先生就因为一个小细节,差点痛失自己18个月大的宝贝儿子!前天下午3点左右,林先生带着老婆、儿子出门逛了一圈之后回到家。结果林先生停车之后,这陪老婆孩子大半天的,实在忍不住玩起了手机。 因为家住12楼,出去买的宝宝用品比较多一趟拿不完,孩子爸又再也叫不动了,林女士怕先把儿子抱上楼没人看,就让儿子跟爸爸在车里待着,自己先把东西拿上去,然后马上下来接孩子。 结果,等林女士从楼上下来的时候,看到林先生居然没坐在车里了,而是在车旁边吸烟,一只手还玩着手机。林女士的心,像有预感一般,猛地咯噔一下! 她赶紧冲到车旁边,打算把儿子抱出来,没想到车门却打不开了!林女士马上尖叫着冲林先生吼道:“钥匙!钥匙!” 这一吼,林先生回过神来,才发现自己居然忘了拿车钥匙出来。林女士隔着车窗一看,钥匙就在儿子手里——
电视是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让我们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不过,这个伟大发明却逐渐成了健康的头号公敌。近日,英国《每日邮报》刊登西班牙纳瓦拉大学一项新研究称,每天看3小时电视,早亡风险就会加倍,而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对电视展开声讨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和临床证明,电视正在摧毁人们的健康,尤其是老人和孩子。 全球人都依赖电视 看电视在全球都是一项主要消遣活动。西班牙纳瓦拉大学的这项研究称,英国人平均每天花4小时看电视,美国人则为5小时,而美国2/3的超重人群每天看电视时间多达8小时。另外,99%的美国家庭有电视,一般家庭的电视数量比人还要多,比例大概为2.4∶1。美国普通孩子每天会看3个小时的电视,有时候超过8个小时。在一年当中,看电视的时间远远超过了他们在课堂上的时间。当研究人员问4~6岁孩子“愿意看电视,还是跟爸爸在一起”时,54%的孩子表示他们更喜欢电视。
大家听到此事一定会为此悲剧感到伤感。这萱萱宝贝怎么会去啃电池呢?这废旧电池又是哪来的呢?我们来了解一下事情的详细经过。 当天晚上,家里人正在嗑瓜子闲聊,突然听见“砰”的一声,随后身边独自玩耍的萱萱大哭起来。爷爷奶奶从萱萱的嘴巴里拿出一个已经烧糊的柱状的东西。此时,萱萱手中还紧紧握着一个电池的壳子,嘴巴里已经血肉模糊,隐约可以看到一个“血洞”。 这节五号电池是刚替换下来的。萱萱的爷爷奶奶认为是萱萱发现了电池,拿着电池学着爷爷奶奶的样子嗑瓜子,结果把电池放在牙齿上咬的时候发生了意外。 悲剧发生后,萱萱马上被送往医院,经过检查孩子只是口腔内有一个大穿孔,穿孔处附近有环绕灼伤面,而胃肠内未见明显异物。医生经过2个小时的手术探查、清创术、缝合术之后,成功处理好孩子口腔中的穿孔。
女童将头伸出天窗,殒命车内 事故发生在四川省江油市,遇难者是一名三岁的女孩。一天,女孩抬头发现汽车天窗打开了,可能出于好奇,玩性大发,于是将头从缝里伸了出去,并且误按了关闭按钮,结果脖子被夹住无法收回,最终窒息而亡。整个过程只有短短的五分钟,因为家人的疏忽,女孩失去了自己的性命。孩子的父母后悔不已,痛苦之余,却再也无法挽回自己孩子的生命。 男童贪玩,将头卡进按摩洞 类似事件层出不穷,早些时候,一个杭州的小男孩,因为贪玩将头伸进了盲人推拿店的按摩床孔洞内,怎么也拔不出来。万幸的是,男孩的头未完全卡入,在消防员的帮助下,顺利将头“拔”了出来,没有造成大的伤害。 按摩床上的洞是为了客人趴着被推拿时,提高舒适度而设计的。不料,家人在享受按摩,熊孩子在一旁床上玩,玩着玩着就把头伸进了与自己的头大小一致的洞里,令旁人着实担心了一场。
涉事的抽屉柜 「视频截图」模拟了抽屉柜砸伤儿童致死的过程 美国消费者安全委员会「CPSC」称,在美国每两个星期就有一个小孩因为家具或是电视翻倒而致死,每 24 分钟就有小孩因此而受伤。 该家居公司宣布免费提供家具固定装置,但家长们仅仅注意这个是远远不够的,更应该高度重视家中其他的安全隐患。 为此,丁香妈妈针对家中安全问题,整理了 60 个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请妈妈们一一对照,一定要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
孩子受了重伤,或者病得很严重的时候,作为父母的你会不会手足无措呢?虽然你没有正规的紧急救护培训,但是你已经熟悉一定的宝宝紧急救护技巧,这样对宝宝才是最好的!切记,要保持冷静! 一、家里必备的急救用品 家里应该准备一箱紧急救护用品,以防意外或紧急情况发生。要确保任何看护孩子的人,比如临时照看婴儿的人都知道这箱东西放在哪里。箱内应该装有下列这些东西: 1、橡皮擦 2、消过毒的包伤用品——需要用的时候再打开 3、绷带 4、生棉 5、尖刀和镊子 6、粘带或别针 二、孩子失去知觉怎么办? 当你轻轻地摇晃他的肩膀或把他抱起来的时候,孩子没有反应,那他就是失去知觉了。他可能停止了呼吸,这意味着他大脑缺氧,心跳放慢或干脆就是停止了。你需要迅速地为孩子打开气道,如果
防夹车窗不是一碰就弹回 汽车天窗分为具备防夹设计和没有防夹设计两种。如果没有防夹设计,汽车天窗的威力能有多大?这里有一个”鸡腿实验”:天窗关闭且卡住鸡腿时,鸡腿被天窗挤压变形,且能听到咔的声响,将天窗打开拿出鸡腿后可以看到,鸡腿被夹处的骨头已断。那具备防夹设计的汽车天窗会不会就没有这种危险呢?这次研究者将手掌放在天窗上,并按下关窗键,天窗在碰到手掌后自动弹回,研究者表示手掌被夹住时并未感到特别疼痛。最后得出结论:当有防夹设计的汽车天窗遇到足够的阻力后,才会弹回去,但这个阻力究竟有多大就很难说了,车型不一样,车内的电机功率也不一样的。这个“足够的阻力”对成人来讲,也许只是狠狠疼一下,但对孩子来说,可能就是致命了。 由此看来,父母应该有这样的意识:汽车天窗是非常危险的,并且要把这种危险告诉孩子。 安全警示:保护好孩子别拿天窗当玩具
【溺水预防】:1. 给婴儿洗澡绝对不要离开,不接电话或开门等;2. 2厘米左右的水也可能使婴儿溺水;3. 只需2分钟,婴儿就可能在水中失去知觉。7-12月行为能力:可以自己在水中玩啦。可身体一旦滑入水中,自己就起不来了。 【溺水预防】:1. 给宝宝洗澡时,他很可能自己站起而又滑入水中哦,因此一刻都不要离开孩子;2. 宝宝洗澡时, 不建议使用洗澡凳; 3. 父母要学会心肺复苏法,虽然用到的概率很少,但这是有孩子家庭必备的急救护理常识。 1-2岁行为能力:会自己走路,喜欢蹦跳,但平衡能力还很弱;对一切事物好奇;触觉感发育迅速。 【溺水预防】:1. 孩子在浴缸、马桶、水桶边玩耍时,一定要有成人陪;2. 及时把浴缸、洗脸盆的水排空;4. 用完洗手间随手关门;用完马桶及时盖马桶盖;5. 洗澡椅(凳)不代表安全,不能替代成
在我们的身边、在网络上总不乏有孩子走丢、被人贩子拐走、被偷走。所以家长们,为了我们的宝宝,为了我们的家庭幸福,除了保持警惕,平时做好预防工作之外,还要学会孩子走丢的应对方法,如何快速找到孩子! 一般来说孩子走丢的24小时是找回的黄金时间,家长该怎么找呢? 十人四追法 孩子失踪后的24小时是黄金寻找期。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少年儿童犯罪预防专家王大伟博士有一个“十人四追法”在网上已经广泛流传,具体步骤如下: 如上图所示,首先,一名家长守在儿童失踪地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发起广播寻人,另召集10名亲友,分四个方向寻找。 搜寻分为粗细两层: 第一层“粗寻”就是在2公里以内,沿着大路赶紧去追,这要安排4个人,一个方向起码有1个以上的人。 第二层“细寻”还是在2公里之内,但要到主要的火车站、汽车站
夏季来临之前,家长让孩子牢记这些防雷电知识,能更好地保护好自己。 防雷电,重在预防 ? 不宜使用未加防雷设施的电器设备,最好在电源入户处安装电源避雷器,并在有线电视天线、电话机、传真机、电脑调制解调器入口处、卫星电视电缆接口处安装避雷器,安装时要有好的接地网。 ? 培养孩子防雷电灾害的意识。 ? 随时关注天气预报,通过电视、网络、手机等途径,密切关注气象台发布的预警。如有雷雨天气,尽量不出家门或教室。 ? 必须外出,一定携带非金属的防雨用具,如塑料雨衣、木柄或塑料柄雨伞,胶底雨鞋,其中雨衣带来的安全系数最高。 如果孩子在室内,应该这样做 在室内就安全了吗?当然不是,因为避雷针只能保护建筑物,对从电线、电话线、金属管线等侵入的雷电无能为力。 ? 关好门窗,防止球形雷蹿入室内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