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的春节出了件事儿。大年初二,宁波一男子逃票进入雅戈尔动物园,丧身虎口,老虎亦被击毙。据称,死者是给爱人买了全票150元,两个孩子各买了半票75元后,自己选择了放弃安全保障,铤而走险,逃那150元的全票。一时间,挺人派,挺虎派争执不下,甚至各种诋毁谩骂叫嚣声不绝于网络。 01游园的孩子是一样的,父母却各有各的不同 逝者已逝,我无意评说谁更冤屈。的确,对于很多家庭来说,过春节一家团圆,逛动物园亲子游是稀松平常的事情。犯不着省这么一点点钱。但是看到报道中提及的那两个幼子以及他多年打工养家的背景,我不禁想,也许作为一个父亲,他并不是真的掏不起那150元的门票,他是真的舍不得掏。 不过是几个钟头的游览而已,而很多父母工作几个钟头都不见得能挣到150元,还不如买一身新衣可以穿几年。450到300,看上去很划算。 他只是想让自己孩
浩浩是一名9岁的孩子,也是爸妈和老师眼中的“问题”孩子,经常上课不专心听讲、课下一做作业什么也不会,遇到期末考试,做的小测试经常只有四五十分……为此,班主任经常不是微信提醒家长,就是课下找家长谈话。 浩浩爸妈也很苦恼,打也打过,骂也骂过,就是没什么效果。一边是繁忙的工作,一边是注意力不集中,老出状况的孩子,浩浩爸妈因此患上严重的焦虑症。 像浩浩的情况并非个例,作为一名孩子家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你想必也有过这样的苦恼。 家长苦恼 “我的孩子在幼儿园做游戏时不好好做游戏,学唱歌时不好好唱歌,坐不住,乱跑乱跳!” “我的儿子做作业,总是磨磨蹭蹭,一会儿动这个,一会儿玩那个,一点作业都要做到半夜”。 “我家女儿上课总是不注意听讲,课下什么也不会,因为这我
6月11日下午,有消费者投诉称在“双汇王中王”火腿肠中发现“蛆虫虫卵”,并称火腿肠造成其爱人的姐姐先兆性流产。工商人员对该支火腿肠进行了现场拍照取证,随后对货架上同批次产品进行抽样检测。此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被称为“蛆虫门”事件。 事件发生后,双汇集团高度重视,立即组成调查组奔赴北京展开调查,新闻发言人在第一时间进行了回应,集团售后服务人员前往该消费者居住地进行了看望,双方进行了沟通。 双汇集团今日向中新网财经频道发来公告,正式公布“蛆虫”事件的调查结果。公告称,通过专家分析,此次“蛆虫门”事件应属消费者保管不当或其他原因所致。事件发生后,双汇方面立即对涉事批次的产品进行了排查,该批次产品在生产环节不存在质量问题,出厂检验合格。同时,涉事超市已经接到工商
每个妈妈都经历过,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 那些让我们啼笑皆非的“纯真行为”~ 尽管我们知道,他们是在探索世界, 但生活中看到孩子在做自己不喜欢的事, 我们的第一做法,却依然是对孩子说“不”! 是啊,很奇怪,为什么我们心里无条件爱着孩子,可在嘴上对孩子说的最多的三个字, 不是“我爱你”,而是…… 渐渐地, 我们的处处否定,让自己精疲力尽, 也让孩子的性格有了强烈的变化…… 小家伙变的固执叛逆, 越不让做的,越好奇做到底。 有时脾气急躁,一言不合会打人。 甚至有时候还自我封闭,畏首畏尾。 我们总是摆出大人的架子对孩子说不, 为什么就不能顺应孩子天性, 好好的呵护孩子纯真的成
8月22日,56网上的一则视频让众多网友看得怒火中烧,视频中一名女子手持雨伞暴打树下的一名老年妇女,一旁的男子只在一旁看着,而且还帮着女子指责老年妇女。据视频上传者称,被打的老年妇女是打人女子的婆婆 ,一旁的男子就是老人的儿子。被打的老人的一声声哀嚎让所有网友心碎,网友们在强烈谴责这对不孝夫妻的同时,也不忘提醒这对夫妻,说不定未来他们的孩子也会这样对待他们。 视频热传雨伞都被硬硬打烂了 8月22日,一则名为《宁波媳妇暴打婆婆,不孝子一旁看着》的视频被上传到了网上,看过这则视频的网友,几乎每个人都有破口骂人的冲动。这则视频只有3分28秒,但是整个视频中都在充斥着一名老年妇女的哀嚎声。视频的上传者“CTRL+5”在视频简介中称,这一幕发生在宁波,“儿子媳妇打老娘,不论妈有什么错,终究是把你拉扯大的妈,竟然任由老婆这么打娘的!”该网
@网络新闻联播:【深圳一医院先诊疗再付费 20天47人不告而别】深圳第四人民医院6月18日开始试水“先诊疗 后结算”,综合医保持有人在门诊就诊时可先检查和诊疗再结算。20天以来,共8000多名患者享受该服务,其中47人不告而别,经院方提醒有26人回来交费,但仍有21人“逃单”。 微博评论: @贵sir:在中国这个诚信严重缺失的社会,这个还需试水?如果是私人的等着你的是倾家荡产! @小船漂漂:民众素质是这个社会的基价阿 @动静2011:这个医院的做法值得肯定,这样的结果还是非常不错的,有必要建立信用档案,让那些赖账的人付出代价 @总钻风Mr-ChrisZhang:我觉得刁民的成批出现与现有的体制有莫大的关系。。。如果一个国家的官员带头做刁官。。。那些想做官却坐不上的百姓也便成了刁民 @今天
人生在世,我们不可能一直是讲究的,有的时候我们也要学会去将就。因此在养孩子时,我们也要教育他们既能做到讲究也能做到将就。 最近读到很喜欢的一句话:孩子,愿你能骄傲地带着皇冠做个讲究之人,更能放低身段做个踏实坚毅之人。特有感触,于是写了今天这篇文章。 这是我朋友的真实故事。 她小时候家里很穷,家里人一直给她灌输读书改变命运的思想。 虽然学习成绩不算特别拔尖,至少高中去了省会城市读书,再然后考上了大学认识了现在的老公。 俩个人都有着一份还不错的工作,靠着自己的努力也在当地买房买车。 因为小时候受的苦太多了,所以生了女儿后就一直坚持富养。 吃的,进口的;用的,最贵的;穿的,时髦的。 从孩子一岁开始就带她去各种各样的地方旅游,出门能坐飞机坚决不坐高铁,能打车就坚决不坐公交。
最近这位邓女士有点担心,自己6岁的孩子在班上才艺表演《死了都要爱》,这让妈妈着实震惊,同时妈妈也担心孩子会不会太早熟了。 博主邓女士家住盘龙城,儿子果果6岁,继承了妈妈会唱歌的天分。 前晚,果果回家说班上要搞才艺表演,他报名唱《死了都要爱》,让妈妈抽空下载歌词。为了显摆,果果当场唱起来:“死了都要爱,不淋漓尽致不痛快……”这么成熟的歌词,配上儿子那么幼稚的脸庞,让邓女士很担心:“儿童歌曲不唱,整天唱些情啊爱的,这孩子是不是太早熟了?”她建议果果换歌,果果不高兴。她把果果的作业本翻出来,看到里面有10多首备选歌曲,全部是情歌。她责令果果以后不准再唱歌,谁知道果果气得连饭也不吃了。 果果昨天告诉记者,他很喜欢唱歌,以后想当歌星,不知道妈妈为什么大惊小怪不让唱这些歌,“那些歌我挑了好久,
昨天老公下班回家说了发生在他们单位一同事孩子身上的事,现在想想都挺后怕的。同事的孩子叫嘉嘉(化名),上幼儿园大班。昨天孩子就放假了,有4天的假期,妈妈打算带着他去姥姥家住几天。早晨娘两收拾好就下楼准备去姥姥家,可是刚下楼妈妈忽然想起来家里的电脑没有断电源,为了避免发生什么意外,妈妈决定再上楼去关掉电源。妈妈说自己很快就下来了,于是就让儿子在楼下等她。 走之前,妈妈一个劲的嘱咐孩子站在原地不要动,孩子懂事的点点头,然后妈妈就走了。嘉嘉也很听话,就在单元门前等妈妈。不一会儿过来一个陌生女子问嘉嘉“小朋友,能告诉阿姨8号楼在哪儿吗?”嘉嘉指了指方向,这位女子说“阿姨没有看明白,你可以带阿姨过去吗?”这时嘉嘉说“阿姨,你这么大的人了难道不认识8吗?太可怜了,我都认识的。”就在这时,嘉嘉妈妈出来了,陌生女子看到妈妈后赶紧走开了。 妈妈过来就问嘉嘉那个阿姨是
家有家规。许多父母喜欢说“不可以”,但是这些“不可以”真的能够经受时间考验,且不会诱发不良的后果? 不可以做任何事情 这个禁止令容易发生在父母管教严格、过度保护、过分注意细节的家庭。 “不可以爬树,很危险!” “不可以踢足球,会受伤!” “不可以跟那个小孩玩!” 像这样规范各种行动,会让孩子形成“什么都不要做比较好”的禁止令。 有这种禁止令的人,一直当乖小孩的结果,长大成人后可能会欠缺积极性,容易顺从别人的意见。 从小就顺从父母说的去做,没有自己思考、行动的习惯。因此,如果没有主管或前辈的指令,自己就不知道该做什么。 不可以做自己 “本来想要女孩子的……” “女儿就是赔钱货啊……” 像这样经常被父母否定自己的性别或人格,很容易会
要想教育好孩子,家长得先教育他吃三样东西,那就是吃饭、吃苦和吃亏。为什么这样说呢?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吃饭吃的好,可以获得身体的健康。 能吃苦耐劳,尊重自然,敬畏圣人,这个心就健康。 不怕吃亏,肯把好处给别人,那灵性就健康。 吃饭 第一培养孩子先让长辈入座,并先给长辈盛饭。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就要做好示范,吃饭时先请家中长辈入座,并先给长辈盛饭。在长辈还未动筷之前,晚辈不应先吃。在家长把碗递给孩子时,孩子应双手把碗接过来,表示对长辈的尊敬。 第二培养孩子正确地拿筷子。单单是一个用筷子,就可以让一个人显得很有教养,我们老祖宗发明了筷子,一种道具可以用于各种食物,蕴含着深厚的“以不变应万变、以简单应对复杂”的传统文化精髓,这也是我们必须要传承的。 第三避免
虽然《小猪佩奇》已经火遍了全世界,但是今天,我想重新把它们的故事郑重地推荐给大家。其实这不仅仅是属于孩子的图书,对家长来说,也是一套很好的育儿丛书。 这是一个二胎家庭,有一个4岁的姐姐佩奇和一个3岁的弟弟乔治。和所有家庭一样,它们面临着很多问题,佩奇欺负乔治、乔治不听话、佩奇因为失败难过等等。而这些问题,爸爸妈妈们都很好地化解了,很多时候,他们都选择了信任孩子,而这个信任的原则,值得我们每一位家长学习。 01 乔治第一天上幼儿园,佩奇问爸爸:“他现在上幼儿园,会不会太小了点?” 爸爸说:“但是你可以照顾他呀!” 到了幼儿园,佩奇又问了一遍:“他真的能上幼儿园吗?” 爸爸又拍拍乔治的脑袋说:“他一定能适应的。” 爸爸的两句话,给了两个孩子充分的信任。他既相信佩奇能照顾好乔治,也相信乔治能够适应新环境。
春节七天长假总会过去,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在节后的两三天里,孩子无法安心为即将开始的新学期做准备。对此,专家提醒,长假后最好主动调整心态,避免“节后综合症”。 及时调节心理落差 节日期间家里来的亲戚朋友很多,置身于热闹的场景,宝宝可能会成为大家注意的焦点,但是一般年初六、七大人们都要回到日常的工作中去,宝宝又要回归保姆、祖父母带的状态,难免产生强烈的失落感。父母应该及时调节他们的心理落差。 ·在上班前两天给宝宝打“预防针”,告诉他们节日结束后的生活同以前一样,他们喜爱的亲戚和爸爸妈妈不能每天跟他呆在一起。 ·在这两天有意识地让宝宝的看护者带他去游乐园玩,恢复节日里中断的情感联系。 ·这两天父母亲可以有意识地和宝宝疏远一点,不要全天候和他待在一起。 恢复良
孩子,急匆匆的催促萱萱快点走,然后开始跟我抱怨:“我们家萱萱可磨蹭了,晚上说要大便,结果躲在厕所看书,一看就是半小时,怎么叫也不出来!” 萱萱妈很焦虑,但是她没有想过女儿为什么会拖拉,细细回想跟兜兜的过往,我们不妨给拖拉行为分分类,更容易找到原因,去对症下药。 1、因孩子能力所限的“慢”不是拖拉,家长需要放慢自己的脚步,配合孩子的节奏。 兜兜总是很羡慕妈妈梳头发又快又美,自己废了很大精力、很长时间还是梳歪了马尾;兜兜羡慕妈妈写文章可以信手拈来,她也想跟妈妈一样,可是蹙着小小眉头写了一个半小时却只有300字;兜兜羡慕妈妈每次购物结账时可以把一件件商品合计的分毫不差,而自己对现金累加的口算总是差强人意。 孩子做功课、做家务、生活细节上会比成人效率低、速度慢,但他并不是因为拖拉,家长不能以成人的标准来规范孩子的行动,他毕竟是孩子,能力所限需要
女人的生命注定是不平凡的。因为我们天赋异禀,有幸能够亲身经历孕育一个新的生命的过程。 平坦的小腹逐渐隆起,咬牙嘶吼挺住的阵痛,不眠不休浑浑噩噩挣扎起来哺乳的一个个夜晚,无计可施颓丧无奈的一个个瞬间……养育让我们的生活变得精彩跌宕,而这些起伏都是因怀中那小小一只而起。我有那么多的爱想给他,那么多的话想说给他听,可是从何说起呢? 今天,分享一位妈妈为孩子立下的九条家训,字字珠玑,每条都说宝妈心坎里去! 1 见到人先打招呼,收到别人任何恩惠和帮助必须口头或者书面表示感谢,做了给别人添麻烦的事情一定要当面道歉。 2 公共场合(除了可以放开玩儿的地方以外)说话音量控制在不让第三个人听到。 3 不愿意告诉爸爸的事情,你可以只告诉妈妈;不愿意告诉妈妈的事情,你可以只告诉爸爸。但是不能对两者都不说。 4 不许撒谎骗人
做家长的一定要知道,你永远不能保护孩子一辈子,那么想要孩子强大,家长要教会孩子哪些事情呢? 做了母亲以后,每每听到各类事故或灾难的消息,总会不自觉地在心里勾勒出它背后牵扯着的家庭,想想那些不幸的孩子:不知道他们之前过着怎样平淡快乐的生活,危难发生之时产生了怎样的心理起伏,悲痛过后的人生,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面对生命中未知的劫难,我们的孩子该如何规避风险,又怎样把必须承受的身心伤害降低到最小,这是值得每位家长思考的问题。 天灾人祸面前, 良好家教筑起牢固防线 发生在2017年农历新年的马来西亚沉船事故,是团圆喜庆的节日里一抹悲伤的印记。那几日铺天盖地痛心的报道里,一对中国母女的事迹格外引起我的关注。 据获救乘客回忆,事故发生后,这位母亲冷静地组织周围人开展自救活动,并鼓励大伙儿团结一致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教育,那么你在平时会给孩子挫折教育吗?孩子有这种行为一定要及时引导,你有这样做吗? 马上就要到假期了,妈妈群又开始天南海北的聊了起来!看看假期要带孩子去哪里透透气,换换心情!不过小米妈妈随口说起的旅途中的一件事却引发了大家的讨论! 去年夏天我和一个同事结伴到西安去旅行,在途中,两个孩子玩起了石头剪刀布的游戏。说好赢得刮对方鼻梁。没想到同事的孩子连输两回就恼火地扑向他的妈妈,朝胳膊上就是咬,还举手打他妈妈的脸。当时,看到这一幕,我和我儿子都惊呆了...... 没有人是天生的勇士,也没有人是天生的强者,教会孩子正确面对挫败感,对孩子的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试想一下,上面的那个孩子如果不经过父母的正确引导,长大后将是什么样的境遇...... 输不起”是一种天性 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孩子“输不起”是一
你平时都是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的?有没有觉得自己的孩子有时候并不能自律呢?能忍的父母,才能教出自律的孩子! 最近有个朋友,在孩子写作业这事上犯了愁。 孩子放学回家便撒欢地玩,作业完全丢到脑后,非得等大人发火,才肯乖乖做作业;而且做起来磨磨蹭蹭,一会玩玩手机一会摸摸玩具,好像作业根本不是他的事一样。 朋友说,这孩子太不自律了。 不光孩子,很多成年人也是一样,没人监督就偷懒。 我见过很多大学生,初高中在父母的眼皮底下活动,还能够自我约束,各方面表现尚可;一进入大学得到了自由,便无止尽地放纵自己,熬夜打游戏、追剧、逃课,生活黑白颠倒。 自律这个词总是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生活当中,能做到的人却是少数。 究其根源,还是小时候自我管理不够。家长事事操持,无微不至,把孩子牢牢攥在掌心,根本没有给孩子成长的机会。
时常有宝妈提问:孩子小时候吃什么更聪明? 健脑食物有很多,平时均衡饮食,养成不挑食的习惯,孩子就能发育得更好。但是,这还不够! 要想让孩子将来更聪明更出色,还有2样东西,孩子从小就该在父母的引导下“吃”,它们不是食物! 而是吃苦+吃亏! 1 舍不得吃苦,容不得吃亏 有句古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并非毫无根据!它时刻在提醒着各位父母,孩子性格养成期,应该多给予孩子正面的引导。 在“吃苦”和“吃亏”方面尤其如此。 但是,太多的父母从来都容不得孩子“吃亏”。他们教育孩子,锱铢必较,睚眦必报,这样才是“聪明”的表现。 也有太多的父母舍不得孩子“吃苦”。他们常想,孩子小就该享福,自己年轻应该少让孩子受点罪,这才是对他的保护。 果真是这样吗? 2 孩子吃亏了,你会
很多时候,我们对孩子发火,并不是因为他犯了多大的错,而是咱的心太累。 中国社会,对女性的要求太高了,既要在事业上打拼,还要在家庭中承担管孩子的主要角色。男人回到家一般是看手机和打游戏,或者一边假装陪娃,一边看手机的。 涵涵爸爸是抽空就会帮我看娃和做家务的男人,但因为工作性质的不同,照顾孩子的主要任务还是在我身上的。 昨天晚饭时,涵同学跟我说:“妈妈,你的优点是非常爱我,缺点是老跟我发火,你得注意下了!” 一句话把我说得逗笑了,但却也揪心地反思着。最近因为搬家、工作、公号,我实在是太忙了,分身乏术,火气也就跟着见长了。 其实之前是认真管理过自己的情绪的,可最近老毛病又犯了。于是就想把我之前以及现在了解到的关于情绪管理的经验和知识分享给大家。 01 降低你的期望值 想想当初咱刚生下宝宝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