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就要生二胎了,整个二胎孕期,我都是一边带娃一边工作。特别是现在孕后期,我也是坚持写育儿方面的文章,希望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有需要的妈妈们。挺着大肚子坐在电脑前码字,坐久了腰都直不起来。 周末的时候,儿子不用上学,就在我旁边走来走去,不时会跟我说: “妈妈,你都把时间浪费在工作上啦!” “你什么时候才能带我出去玩呢?在家实在太闷了!” 有时候真的觉得挺对不起他,都想赶紧写完东西,带他出去玩,有时候也想偷懒一下,不写了,好好陪陪儿子。 孩子爸也总是心疼我,说我一个人挺着大肚子还要照顾儿子,还要想着工作的事情,太累了。让我不要再写了休息一下,我说我能坚持到什么时候,就什么时候提出来吧。 很多人也不明白,一个二胎妈妈,为啥还要这么拼? 记得有一次,儿子跟我说: “妈妈,我长大了也想
幸福,对于孩子来说,不是芭比娃娃、不是动画片、也不是漂亮衣服。幸福其实很简单,但却有着深刻的意义。 只要孩子拥有以下这4种东西,就能提升幸福感。 1 身心健康 孩子只要身体健康、心理健全,这就是幸福的。 身心健康的孩子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在困难面前有一颗迎难而上的心。他们情绪稳定,会自我调节。能客观的看待事物,不盲目不冲动。 身心健康不仅仅是指身体的健康,更是指健全的内心。巴尔扎克说过,世界上的事情不是永远绝对的,任何事的结果完全是因人而异。苦难对于有才能的人来说可能就是一个垫脚石,就是一笔财富,但对弱者来说可能就是万丈深渊。 所以要想让孩子幸福,必须学会主动迎接挑战。 2 父母相爱 对孩子而言最幸福的事情应该就是家庭幸福,而父母相爱则是家庭幸福的必备条件。 父
有的小孩性格使然,并不爱和人交谈,但是学习成绩反而还不错,这真的好吗?家长们应该注重孩子性格的培养,因为这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经常有家长问我: 我们家孩子太爱说话,不管认识的不认识的,谁都能搭话,是好还是坏啊! 孩子比较内向,不像别的男孩子一样疯玩不着家,反而天天不出门,怎么回事? 看到这些留言,浩浩妈感到非常开心!因为这说明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孩子的性格问题,而不是只有成绩。 事实上,性格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一生。性格决定命运这种说法,也不是口说无凭的!那么到底怎么样是好怎么样是坏呢?如果你家孩子有下面几种性格特点,就偷着乐吧! 1自信乐观,爱笑开朗 在荒无人烟的沙漠里,同样的半杯水,乐观的人会说:“太好了,还有半杯水”;而消极的人则会叹气:“糟糕,就剩半杯水了”。 可见在相
家长们都想让孩子有个爱阅读的好习惯,那么让孩子爱上阅读,这三点家长们就千万不要错过了。 前几天,一位儿子读中学的妈妈给我留言说: “儿子天天沉迷在网络游戏中,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帮他爱上阅读?” 其实面对很多中学孩子的妈妈求助,我常常感到手足无措。 因为孩子到了中学阶段,很多的行为习惯已经养成了。 爱阅读的孩子,早已经博览群书,甚至要超过很多成年人的阅读量。 而没有阅读习惯的孩子,你想着让他静下心来阅读一本书,真的很难。 正如同孩子的成长有关键期一样。 阅读也是有关键期的。 在谈关键期之前,先耐着性子听一个故事和一个人的经历。 故事是这样的:有一次,几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一起聚会,一位西方媒体记者问其中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请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了对您来说最重要的
每年高考分数出来之后,最让考生头疼的莫过于填报专业。面对纷繁而陌生的专业名称,许多毫无工作经验的考生们一头雾水,无从选起。最近,一位网名叫“太蔟”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适时发表了一篇“学文科贻害社会”的论调,引起众多网友拍砖,他说“文史哲是文不聪的渊薮,从那里出来的人多半不具有科学世界观,反科学,爱哲学,挺中医,将贻害社会”。这话当然缺乏依据,而且有些可笑,学与哲学,本来就密不可分。早期的科学,恰恰发源于哲学。 不过从大学生以就业为目标来选择专业的角度,确实有一些专业比较有“钱途”: 最热门的专业: 1、法律类专业:近年来,法律硕士报考人数增长迅猛。司法、立法、执法都需要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本科生不能完全满足新形势的需要。而法律硕士有非法律专业的背景,可以解决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泰曼·约翰逊认为:“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从这个意义上讲,家庭教育是其他一切教育的基础,父母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怎么评价家长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性都不过分。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几则家庭教育的小故事。 少年与蜗牛 有一个私塾,学生很多。有一天,先生教了学生一首诗,有五十多句,看来很不容易背过。先生对学生说:“明天背诵,如果谁背得熟有奖品。”其中有一个学生,向来大家叫他笨孩子。他自己就想,“先生今天教的诗,恐怕聪明的孩子也背不过,我哪能有希望呢?” 回家以后,他垂着头,皱着眉,无精打采。祖母看到孙子这种表现很难过,问道:“孩子,你为什么事不高兴?”这个孩子把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奶奶。小孩子说:“我很笨,同学们都叫我笨孩子,那些聪明的孩子都可能背不过,我就更不用说了。”这时,奶奶回头向墙上一看,正巧有一
好友云的儿子丁丁,今年5岁,在幼儿园有两次被同伴欺负的经历。一次,手上被咬了个牙印;另一次,被推到在地,屁股上摔出乌青。 云问我一个问题:“孩子若是接二连三被欺负,做父母的要不要帮着打回去呢?” 我准备好好回答她,便做了点功课,先翻阅了一下知乎上的历史答案。 这一翻我才知道,原来这是一个历史性难题,再翻心理学教材,又发现,原来这同时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情况错综复杂。 看来我不能简单地回答云,打还是不打。现实中,有四种情况: 1.打回去,结果不错 有个孩子,被同学甩了一个巴掌,哭着跑回家。他爸找到肇事者,对自家孩子说:“打回去,老爸在。”孩子鼓了几次勇气,终于出手,心里痛快,以后再也不怕他了,自信也提升不少。 2.打回去,结果不太好 洋洋和晨晨,从小被灌输了“人若犯你,你必犯人”的观念。他俩
2020年浙江省高考状元是谁 浙江省也是实行新高考的省份,不分文理科,高考状元为来自温州中学的虞子杨同学,高考分数为721分。 2020浙江高考状元介绍 来自温州中学虞子杨同学取得了浙江省的最高分,他总分721分,各科成绩分别为:语文137,数学147,外语140,物理100,化学97,生物100。高考状元虞子杨是一位很特别的同学,他对自己和同学都要求很苛刻,也正是因为对自己的完美要求,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高考奇迹。 1、字体像印刷体。 虞子杨给同学、老师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字写的特别好,他的错题本、笔记本甚至草稿都写得非常工整,看后让人非常舒服享受,在中考、高考以后,他的这些学习资料都被老师、好友抢着要,每位任课老师都保留很多他的学习资料供其他同学参考学习。任课老师表示,虞子杨的试卷工工整整的,比打印的还漂亮。
社交,是孩子一生中难以避免的事情。良好的社交圈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来说,无疑是件好事。可许多的父母总是喜欢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孩子的社交圈,衡量孩子交往的朋友,甚至掺足其中,限制孩子交友。就如思姐近期在提问系统里收集到的一位家长的困惑: 我身边的家长都奉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也觉得自己的小孩要是能和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交朋友,他自己也会受影响好好学习,但我听过一些课程,鼓励孩子扩大交友面,和不同的人做朋友,那我限制自己的小孩交朋友到底对不对呢? 天下难为父母心,关于孩子的一切似乎都可以引发父母的焦虑点。是的,不可否认环境在无形当中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但是,对于孩子的社交,父母干涉与帮助筛选甚至限制,会有问题吗? 古有“孟母三迁”与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中国人似乎一直在强调个人成长过程中,环境会起到的决定性作用——似乎你和
朋友的女儿今年刚上小学三年级,就出现了明显的厌学症状。小姑娘不喜欢写作业,总是找尽各种理由来拖延,朋友不得不以半全职的状态,整天在作业问题上跟她斗智斗勇。 她还特别不喜欢上学,一到该上学的时候她就喊头晕。朋友几乎每天都是连哄带骗,把女儿硬塞进学校的。 可小姑娘在学校里的表现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老师说,孩子上课老是走神,总跟不上课程进度。朋友表示自己已经彻底无能为力了。 “这才三年级!以后可怎么办?我什么办法都试过了,就是没用。”朋友很是着急。 其实,从最开始发现女儿对学习不怎么有兴致开始,朋友就在不停地尝试各种解决办法。 女儿做作业拖延,她就一项一项地盯着她完成。 上课老是走神,她就把女儿送到老师讲课最生动有趣的课外辅导班。 朋友也借鉴了很多其他父母成功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经验,比如赞赏鼓励、物质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做家长一辈子最大的愿望,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少走弯路,能快乐长大。那么教育孩子,你是否在认真地做着这5件错事? 不让孩子经历风险 温室里的花朵,最容易受到暴风雨的摧残,时刻受父母保护的孩子,最容易被困难击倒。很多父母总觉得我小时候受了很多罪,我的孩子一定不能受委屈。于是孩子还没出生,什么都准备好,早早筑起一个温暖坚固的小窝,每天给他充足的阳光雨露,不让外界的花花草草干扰他。 事实上,过度保护等于切断了孩子发展的道路,当别的孩子脱离父母的怀抱,到社会上大展宏图时,你的孩子什么都不会,这种反差会让孩子自暴自弃,要么傲慢自大,要么胆小如鼠。 张爱玲在《非走不可的弯路》里说: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每一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不摔跟头,不碰壁,不碰个头破血流,怎能炼出钢筋铁骨,怎能长大呢?
最近,好友强烈给我推荐了一档亲子教育节目―山东卫视的《育儿大作战》。由于这两年亲子真人秀太过泛滥,所以刚开始还真没提起兴趣,不过当我再一次被三岁的女儿搞得身心疲惫时,好友的安利又上线了:真的很有用,太贴近现实了,看了以后你就知道自己在养孩子的路上存在哪些误区,集优雅与智慧于一身的资深心理专家柏燕宜老师三言两语就能够让人醍醐灌顶。 好吧,我决定收下这支安利剂。和女儿玩了一会儿她最喜欢的做饭游戏后,终于可以安静地看电视了。让我惊讶的是节目组真真有心,完全不同于我脑海中的刻板印象。除了有两个心理专家坐镇外,还有一个代表性极强的花漾育儿团,针对家庭中存在的问题,他们会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分享育儿心得。短短的一个多小时,却折射出了普遍存在于每个家庭中的矛盾冲突。 虽然不知道下台之后,这些爸爸妈妈们会不会改变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但是看着这会儿乖巧的让人想亲
01 有一天下班回到家,女儿一见面就对我说:“妈妈,我想要一个小弟弟。” “为什么呢?”我一边换衣服,一边问她,心里有些惊讶。 “隔壁的王奶奶说,我没有弟弟,好可怜,人家小朋友都有弟弟妹妹,只有我没有,她让我找你要一个弟弟,这样长大后我就不孤单了!” 我必须承认,当时我一股怒气直冲脑顶,恨不得把那个王奶奶抓过来对峙,但是我忍住怒气,蹲下来,对孩子说:“宝贝,你不可怜,你也不孤单,不管有没有弟弟妹妹,你都有我,还有爸爸,还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有很多很多的好朋友,你怎么会孤单呢?” 02 话说我真的忍了那个王奶奶很久了,她只要见到一胎妈妈就会说:“赶紧给孩子生个老二吧,孩子孤孤单单的多可怜啊!” 听完后很多妈妈都面露难色,不知该说什么好。 其实有的妈妈的确是想生二胎的,但是迫于工作压力、经济
把孩子当人,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农民种庄稼,光靠爱,不行,只有懂种庄稼之道才有好收成;教育孩子,仅有爱,不够,只有懂孩子的成长规律才有好未来。 一、生了孩子,你就不能“退货” 父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怀有对孩子一生的责任。无论你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孩子,你都没办法反悔或者“退货”。 孩子的命运掌握在家长手上。无论父母事业上多么成功,也抵不了教育孩子的失败。由于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我们大概连改错的机会也没有,连补偿的机会也没有,所以我们只有把这个唯一的孩子教育成功了,这几乎就是家庭最重要的成功,也是你一生最重要的成功。 中国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二、别错过孩子发展的关键期 如果在发展关键期对孩子施以正确的教育,他学习起来既快又好,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错过关键期,学习就需要花费几倍
现在的生活中,我们总会看到这样的景象:“孩子上学,父母也跟着读书!”孩子写作业需要家长盯,孩子复习也需要家长陪!那么孩子到底在为谁读书? 这成为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共同的困惑。 我的堂哥,也跟我提起这个头疼问题。 小侄子两年级,每天放学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看动画片,或者就捧着ipad打游戏。“XX,写作业去了!”奶奶的催促,都在他“嗯,知道了!”中没有了下文。半个小时,一个小时,他的屁股坐在沙发上不用挪动一下。奶奶没辙,于是孩子的作业几乎都是等爸爸妈妈下班了才开始动笔,并且还必须有一个人坐在他身边盯着他做。只要你有事一走开,回头再看,他保准就在那玩笔头,玩橡皮了。 堂哥很头疼,一天上班累得够呛,回家还得继续在孩子身上花精力,并且常常是气得不打一处来:拨一拨,动一冬,哪怕明天要考试,只有爸妈不给压力,孩子从来不会多读一页书,多写一个字!该拿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变聪明,却不知道孩子聪明不聪明,和自己的教育方式有很大关系。 父母的言行正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孩子未来的成长。殊不知,一些被家长当作“口头禅”话,却无形中深深伤害孩子。 我记得我小时候,我们家对门的嫂嫂教育孩子就很 “泼辣”。当时我上三年级,他家孩子上初一,每天我在家门口写作业时,就会听到这位嫂嫂的怒吼:老师咋教你的?上课都操的什么心? 你真是猪脑子,教你几遍了,还没做对?你这么笨,看来我指望不上你考大学了!让你刷个碗,碗都洗不干净,我还能指望你干啥…..后来,这位小哥哥的学业任务越来越困难,大嫂的“口头禅”也越来越多。 我真是快被她折磨死了,决定再也不到家门口写作业了,默默地心疼这位小哥哥。果然他初中没上完就辍学了。 正如这位嫂嫂所说,他家孩子真考不上大学,她的女儿也没有考
我们都知道,和孩子共情,更容易拉近和孩子自己的亲子关系。可是你知道吗?只做一半的共情,只会让孩子越来越自我中心。 周末的午后,我带着小D在儿童博物馆玩沙。这时,一个大概也是3岁的小男孩饶有兴趣地走过来,把手伸向一个小D自己的模具,似乎也想和小D一起玩。小D一把揽过模具,特别警惕地看着男孩说:“这是我的。”男孩一听,顿时大哭起来。 这时,男孩的妈妈走了过来,说:“我知道你很伤心,因为你也想玩她的挖沙工具。”男孩边哭边喊:“我也要玩!我也要玩!”这位母亲似乎有点慌了,一个劲儿地对男孩说:“我知道你非常难过,因为你太想玩这个玩具了。你不要乱叫,因为姐姐并不知道你想玩,你要好好说。” 我刚要说话,就见这位母亲对小D说,“小妹妹,你看,弟弟很喜欢你的玩具,你和他一起玩好吗?”小D想了几秒,拿出几个工具给了他。这位母亲松了一口气,接过玩具递给了男孩,“你看,姐
怀孕期间准妈妈闲来无事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幻想宝宝的样子,所有的妈妈都希望能生出一个聪明可爱的乖宝宝。想象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无奈宝宝是个爱哭爱闹的磨人精,成天缠着妈妈一步都不能离开,就像个不定时的炸弹一样,随时随地都可能哇哇大哭,搞的很多新妈妈头都大了。不过值得开心的是,这些难搞的小宝宝都很聪明,宝妈们就不要埋怨了,好好培养才对。 黏人的宝宝更聪明 小宝宝刚出生的前几个月视力很差,几乎是个睁眼瞎,分辨出妈妈靠的是超强的记忆力和感知力。如果你家宝宝从很小的时候就很缠你,除了妈妈谁都不让抱,说明宝宝的记忆力和识别能力很强。而且小时候和妈妈亲近的孩子,长大了以后会更有安全感,更自信。孩子能粘着妈妈几年啊,等孩子长大了,妈妈想见都见不到了,现在就别嫌弃我们宝宝了。 敏感的宝宝更聪明 有的小宝宝对外界毫不感兴趣,不
我们都想要孩子做个脾气不那么暴躁的人,因为一个好脾气对孩子的人际交往是很有好处的,那么怎么让孩子不那么“愤怒”呢? 这世界怎么了?和家人聚会,一位长辈发出了这样的疑问。细问下,他分享了一则最近看到的新闻:一位网店店主,因为不满某位买家投诉,按照地址不远万里跑去暴打买家。 “现在的人好像更容易愤怒。”另一位长辈听完这个故事后说道。接着,他分享了一个亲身经历的事儿。 前几日,他和老伴带着孙子在院子里玩,院子只有一个入口,同住一个院子、有车的人会开车从入口进来,把车停在院子里。1岁多的孩子正处在横冲直撞的年纪,因此老两口也看得紧。这不,孩子玩得高兴时,一辆车正从入口开进来,孩子就站在车子前约30米的地方玩耍。 老伴赶紧过去要把孩子抱到一边,孩子却拼命往地上赖,加之老伴腿脚不好,着实耽误了一点时间,待到老伴好不容易把孩子抱到一边,那辆车就擦身而
7月30日,新人们携手走向婚礼现场。当日,“情系边关,缘定今生”全国公安边防百对官兵新人集体婚礼在广东东莞举行。据了解,参加婚礼的百名官兵来自西藏、新疆等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边防总队以及公安边防院校,大多长年坚守在高原、戈壁、海岛等条件艰苦的祖国边境线上。在现场嘉宾和亲友的见证下,百位新人喜结良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