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睡前10分钟,爸妈该不该跟孩子聊点啥?应该跟孩子聊点什么呢?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就是一张白纸,将来会走向什么样的道路,大部分都跟家庭教育有关。 我看过很多年轻人犯案的例子,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家庭教育环境不好,或者是父母工作太忙忽略了对他成长的关注。 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父母一定要多多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及时帮孩子排忧解难,这才能对他的心理健康成长、性格的养成起一个积极的作用。 对于孩子来说,每天自己的生活经历有人能够分享,开心了有爸妈同乐,不开心了有爸妈倾诉,这些都会让孩子有个好睡眠,更好的面对明天与未来,这对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 平时工作太忙的家长会在睡觉前给孩子讲故事或者有其他的家庭活动,来增加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但如果在孩子睡觉前问孩子这3句话,不但可以加深感情,还能让孩子变得更优秀! 宝贝,你今天过得开
胎脂多好还是少好 胎脂多少没有好坏之分。 1、在新生儿出生之后,有的宝宝胎脂较多,会覆盖全身,有的宝宝胎脂较少,会覆盖在宝宝头部和手脚部位; 2、这是除了宝宝自身体质原因外,最主要的是孕妈妈在孕期摄入的营养物质不同导致的,胎脂多或少,都正常,不会影响宝宝健康。 每个婴儿都有胎脂吗 大多数婴儿都有胎脂,只有少数婴儿在出生后没有胎脂。 胎儿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会有较多的皮脂腺,并且分泌较多的皮脂,然后和脱落的表皮结合形成胎脂,保护胎儿在不受羊水的浸润。 而有的胎儿在出生后没有胎脂了,是因为有些婴儿在妈妈肚子里快生的前些日子,身上的胎脂开始脱落,然后被宝宝吃进肚子里,变成胎便了。不过这种情况很少见。 宝宝胎脂为什么会反复长 脂溢性皮炎: 当宝宝头
四招准确判断新生儿是饥是饱 新生儿不会说话,也不会用大眼睛和妈妈交流,那么怎么才能知道宝宝是不是吃饱了呢?怎么才能知道宝宝是不是饿了呢? 宝宝吃过奶后能安静地睡觉,直到下次吃奶前才有些哭闹。或有时猛吸一阵,就把奶头吐出来哭闹,体重不增加,这是宝宝吃不饱的表现。 仅从宝宝吃奶时间的长短来判断宝宝是否吃饱是不正确的。因为有的婴儿在吸空乳汁后还会继续吮吸10分钟或更长时间,还有的婴儿只是喜欢吮吸着玩。仅从宝宝的啼哭也无法准确地判断他是否饥饿,因为婴儿也常会因其他的原因而啼哭。那么怎么知道宝宝是不是吃饱了呢? 第一招:看体重 用婴儿体重增加的情况和日常行为来判断宝宝是否吃饱是比较可靠的。如果宝宝清醒时精神好、情绪愉快,体重逐日增加,说明宝宝吃饱了;如果宝宝体重长时间增长缓慢,并且排除了患有某种疾病的可能,则说明通常认为宝宝吃饱的时候
百日咳吃头孢管用吗 小孩百日咳最好不要吃头孢,一般是抗生素治疗,因为头孢对百日咳的棒状杆菌是没有什么效果的。家长注意宝宝得了百日咳之后不要自己用药,要在医生检查之后根据症状开药。 头孢对于百日咳疾病,并不会起到反应。而若是联合其他的药物,来进行使用的话,则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若只是单纯只用这一种药物,反而会有可能会耽误疾病医治,导致疾病加重。甚至逐渐的开始引起一些并发症。 百日咳吃什么药好得快 百日咳期间,医生会开一些抗生素的药物给宝宝吃,能帮助宝宝控制病情,主要药物有红霉素、阿奇霉素和罗红霉素。 1、红霉素 病原菌高度敏感,此为首选。剂量:30-50毫克/公斤/日。给药途径:口服或静滴。疗程:一周到两周。 2、罗红霉素 与红霉素同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剂量:5-10毫克/公斤
2021年儿童身高对照表(男) 2021年儿童身高对照表(女) ps: “中位数”,表示处于人群的平均水平; 如果在“-1sd~中位数~+1sd”即:中位数上下一个标准差范围之内,属于“正常范围”,代表了68%的儿童; 如果在“(-2sd~-1sd)或者(+1sd~+2sd)”即:中位数上下两个标准差范围之内,则定义为“偏矮(高)”,代表了27.4%的儿童; 如果在“(-3sd~-2sd)或者(+2sd~+3sd)”即:中位数上下三个标准差之内,则定义为“矮(高)”,代表了4.6%的儿童。 极少儿童在三个标准差(<-3sd>+3sd)之外(比例小于0.5%)。
美国一家媒体曾刊登过一篇有关家庭教育的文章,介绍了美国家庭中父母教育子女健康成长的12条基本法则。 1.归属法则:保证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2.希望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 3.力量法则:永远不要与孩子斗强; 4.管理法则:在孩子未成年以前,管束是父母的责任; 5.声音法则:尽管孩子在家里没有决定权,但是一定要倾听他们的声音; 6.榜样法则: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 7.求同存异法则:尊重孩子对世界的看法,并尽量理解他们; 8.惩罚法则:这一法则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慎用! 9.后果法则:让孩子了解其行为在现实世界中可能产生的后果; 10.结构法则:教孩子从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11.“20码”法则: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父母与其至少保持20码的距离; 12.&ld
小儿糖尿病发病原因 1、糖尿病患者中带病生存者增多,造成群体基因库的变化,进而使儿童糖尿病的患病人数增加。 2、不少儿童的饮食中高脂肪、高热量的成分大增,直接造成身体脂肪的过度堆积,成为糖尿病发病率上升的主要诱因。 3、现在儿童户外活动与锻炼的机会大大减少,而运动不仅是良好的减肥手段,也是抵御糖尿病侵袭的有效方法,因为运动除本身可以消耗糖,使血糖降低外,还有利于胰岛素受体的增加。 4、环境因素极复杂在各地区各民族IDDM发病率的差异上可能起着重要作用。另外严重的精神和身体的压力和感染及应激能使儿童糖尿病发病率的差异上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如何预防小儿糖尿病 健康的饮食和积极的锻炼是预防儿童发生糖尿病最有效的方法。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极度口渴、多食和消瘦现
4岁宝宝身高体重多少算正常 4岁的孩子正式步入学龄前期。孩子越来越像个小大人,基本可以吃和大人一样的饭菜,活动和理解能力也飞速发展。 现在孩子的身体协调性更强,会单脚、双脚跳,或沿着一条直线走,而且他(她)总是精力充沛,睡觉是孩子最不乐意做的事。 4岁孩子智力发育概述 1、健康:可以单脚站立15秒 2、科学与数学:知道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 3、语言:把看过的图书与小朋友分享 4、社会适应:喜欢表现自己,如上课积极回答问题 5、艺术素养: 能用简单的线条大体画出自己想画的人或事物 4岁宝宝护理要点 1、不要过早送孩子去学游泳: 小于5岁的儿童原则上都不适合学习游泳,这是因为水中的低重力环境不利于孩子骨骼的成长。 2、正
想想,有一天你已在单位忙了一天,回到家还是不能休息,要为你的职称考试复习,可有几页你逐字逐句琢磨,浪费了很多时间,还是弄不明白。这时,如果孩子在一边又哭又闹又砸东西,你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这种情况下,大多人或许会体验到强烈的挫折感,可能是说几句骂人的话,更甚者,没准还会冲孩子动手…… 上个月,轰动一时的扬州失踪儿童高俊逸一案已水落石出,警方经过近3天侦查工作,最后发现,是母亲在管教过程中,因情绪失控将其杀害。 这些年,育儿界一直关注“情绪”这个话题,因情绪失控而伤害孩子事件层出不穷。2015年南京虐童案,就是因为孩子没完成母亲布置的课外作业,母亲气急之下,抽打及脚踩孩子,致使孩子双手、双脚严重受伤……你或许觉得,如此残忍的事离我们很远,可反观自身以及身边的人,你会发现暴力的阴影其实早已存在。 在朋友琳记忆里,那些阴影就像老照片一样伸手可及,
“妈妈,今天老师打我脸了。” “妈妈,今天老师踢了我一脚。” “妈妈,今天老师把我推下楼了。” …… 当听到孩子说这些话时,你是什么心情?你相信孩子吗?你会怎么处理? 是心疼?着急?愤怒?指责老师?向园长投诉? 我们先来看看几个真实的案例: 1、记得有一次,儿子从幼儿园回来说:“妈妈,我被老师打了。” “老师为什么打你?” “因为我睡午觉时和小朋友玩,被老师抽了一嘴巴。” 我当时懵了,打算向园长电话投诉,但电话没接通。 晚上睡觉的时候,儿子用手轻轻扫了扫我的脸颊,他说,老师就是这样打我的。 哈哈,儿子说的打原来是这么回事啊,幸亏电话没接通,要不就酿成大错了。 2、有一次参加幼儿园活动时,有一个小女孩跟她妈妈说:“我被小朋友踢
我们都知道,过多地用热水洗手会使手部干裂粗糙,这是因为热水吸去了肌肤的皮脂。脸部虽然比手部的皮脂分泌多,但是如果一天中多次洗脸之后不给予妥善的护理,皮肤仍然会变得粗糙。那么产后妈妈究竟是用温水还是用冷水洗脸好呢? 专家解答: 产后妈妈通常洗脸可以用自来水,井水等硬水煮沸后或放些化妆用的硼砂搅拌溶解后也可以使用。油性或干性皮肤的人最好用温水洗脸,因为对油性皮肤者来说,温水能使皮肤的毛细血管扩张、毛孔开放,促进代谢物排出,利于清洁皮肤。对干性皮肤的人来说,温水可使其避免冷或热对皮肤的刺激。 冷水可以使皮肤毛孔收缩,达到恢复肤色、细腻皮肤的目的。冬季用冷水洗脸,能使脸部皮肤弹性增强,皱纹减少,并能预防感冒。当手和脸接触冷水后,大脑便立刻兴奋起来,指挥全身各系统加强活动,增加产热,以适应冷的环境,长此下去,人体的耐寒力就会得到加强。用冷
紧张性颈反射姿势 这个是头部位置发生变动时,影响到四肢肌张力、眼位的变化 。而这种变化又分为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姿势和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姿势。 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姿势一般在出生后6个月仍存在的话就是异常的; 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姿势则是在新生儿出生后1周左右就出现的,到了2-3个月的时候呈优势,到以后因为受到上位中枢的控制会逐渐消失,但是如果在出生的3个月后仍然还存在的话就是异常的了。 脑瘫异常姿势 1、偏瘫姿势 偏瘫姿势的话,患儿最常表现的为一侧肢体运动,而另一侧肢体的废用,而且左右肢体有明显的不对称性。 2、角弓反张姿势 出现这种姿势的患儿表现为四肢肌张力增高,头背屈的现象。 3、舞蹈样手足徐动姿势 这类姿势患儿的表现是不自主的动作,而且运动的时候
西瓜 西瓜是众人皆知的夏季防暑必备水果,既清凉解暑,还能刺激多余汗液的释放。而且西瓜对人体不仅仅是水分的补充。西瓜汁中含有多种有益健康和美容的化学成分,如能促进皮肤生理活性的氨基酸。这些成分易被皮肤吸收,对面部皮肤的滋润、营养、防晒、增白效果较好。 猕猴桃 猕猴桃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水果,其可容性固形物含量为20%,含亮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缬氨酸、丙氨酸等十多种氨基酸,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每100克果肉含钙27毫克、磷26毫克、铁1.2毫克,还含有胡萝卜素和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达100毫克(每百克果肉中)以上,有的品种高达300毫克以上,是柑桔的5-10倍;苹果等水果的15-30倍;因而在世界上被誉为“水果之王”。 橙子
宝宝为何不能缺少脂肪 缺少脂肪会引起皮肤干燥,失水;生长发育速率降低;胃肠道及肝,肾可能发生异常;可能引起血小板功能失常;可能引起血脂及体脂组成异常;宝宝体质可能会下降,易感染疾病。 脂肪的食物之源 在各类食物中,宝宝需摄取的脂肪只要来自于牛奶,鱼类,蛋类及烹调用油等食物。 合理摄取脂肪 植物性脂肪最可贵 植物性脂肪的营养价值比动物性脂肪相对要高。在常用植物性脂肪中,豆油,香油,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等食物中都含有丰富的人体需脂肪酸。这些脂肪酸对于处在生长发育中的宝宝来说,都应改称为脂肪的主要摄取对象。不过,动物脂肪中的脂溶性维生素含量要不植物脂肪高,所以也要适当吃些动物性食物,而且还可以适当补充各种维生素。 重视不饱和脂肪酸的供给
宝宝吃饭的时候喜欢到处跑,大人只能跟在后面追,追上了,吃一口,然后再继续跑;宝宝吃饭很慢很慢,一顿饭吃一两个小时是常有的事,饭含在嘴里就是不愿意往下咽;宝宝还挑食,不喜欢吃青菜;边吃边玩也是宝宝一大爱好,有时要玩玩具,有时要看电视……这些都是家长们经常遇到的,给年轻的妈妈们提出了不少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问题形成的原因及通常的做法 做法一:缺少咀嚼锻炼 出于对宝宝的疼爱,虽然宝宝已经一岁半了,可妈妈却很少让宝宝自己咀嚼东西,吃蔬菜要做成蔬菜糊、水果要打成汁、主食基本上吃的都是奶粉、粥等流食或松软食物。 [贴心建议] 错过了宝宝咀嚼发展的敏感期,会造成宝宝咀嚼和吞咽困难,很多吃饭很费劲、很慢的宝宝,大都是长期吃流食及糊状食物,没有充分锻炼咀嚼能力而造成的。 做法二:没有
孩子出生三天再教育,已经晚了两天了。 这话不是我说的,是伟大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说的。 从胎教,过度到早教,确实需要妈妈多用心。尤其是宝宝出生的第一年,可能很多妈妈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养育孩子上,而忽略了早教,这是很可惜的。那么今天管家就跟新妈妈们简单聊一聊。 有不少妈妈咨询管家:宝宝出生了,我该给宝宝买什么书? 什么玩具? 有这个意识是值得表扬的,不过具体的方法还是需要学习。 0-----6个月的宝宝 不用着急给买书,可以先给买卡片,黑白彩色的都要买, 各种图案的,但是图案要简单,每张一个图案最好。 前三个月给宝宝看黑白的,因为这时候宝宝的视力看到最多的是黑白色,三个月以后给看彩色的。 妈妈可以配合语言:比如宝宝看,这是红色的苹果, 这是杯子,喝水的杯子。 不断的重复语言。 前6个月除了看大卡片之外,还
宝宝正常的便便是什么颜色呢?宝宝拉绿便便正常吗?宝宝拉绿便便的原因有哪些呢?宝宝拉绿便便怎么办呢?带着这些疑问一起来看看吧! 宝宝的大便颜色形态可以反映出很多问题,所以很多家长一看到宝宝大便发绿就慌了。其实,宝宝拉绿便并没有那么可怕,很多时候是正常现象。 这是因为,1岁以内的宝宝的肠胃道功能不成熟,而且饮食性状变化大,进食吞咽能力超过消化能力,所以会出现大便偏稀、颜色发绿,次数较多等情况。只要宝宝表现正常,家长也不用过于担心。 宝宝拉绿便有哪些原因,如何应对? 氧化反应 母乳喂养的宝宝的大便偏酸性,在肠内细菌的作用下,部分胆红素被氧化为胆绿素,使排出的大便呈浅绿色。 对策:母乳妈妈在饮食方面要忌辛辣生冷食物,以免影响到宝宝的肠胃。 铁质吸收不完全 人工喂养的宝宝大便偏碱性,如
古人云:一日之计在于晨。现在很多孩子早上起来很晚,除了洗漱、吃早饭,什么也没干。 早上的学习时间都抓不住,更何况是一整天的时间呢? 你有没有想过,孩子每次考的差,可能只是因为多在床上赖了10分钟而已。 斯坦福大学研究说明,每天早起10分钟,会比之前的智力水平会高出20%。如果把每个早上的10分钟用好,那么孩子的学习成绩会蹭蹭蹭的往上涨!那么,具体该如何利用早上10分钟呢? 花10分钟做计划 没有计划的一天是盲目的,学习最忌不知道要做什么,花10分钟制定今天的计划,让孩子以积极的心态开始新的一天。 合理的计划,能让学习目标更清晰,也让学习更有效率。安排今日计划,可以先问自己这6个问题,让孩子做到心中有数。 1、我今天的学习目标是什么? 2、为了达到目标,我今天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
每当自己的宝宝哭闹不休的时候,做爸爸的总会感觉到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惶惶然不知如何应对。在这个时候将小宝宝顺手交给一旁的妈妈,也许是最省事的办法。不过,如果你不想在妈妈面前有掉链子的感觉,有心将哭闹不休的小宝宝安抚得服服帖帖,那么一定要好好学习一下八个爸爸的专属安抚方法,同时也给妈妈们省掉不少事情呢。 1、用你的鼻子轻轻触碰宝宝 爸爸可以用自己的鼻子轻轻的去触碰宝宝,有的时候,也可以小力地用鼻子蹭一下宝宝的脸,这些陌生的小动作可以让宝宝感觉新奇,当宝宝的好奇心上来时,什么坏脾气、小别扭都会逃开消失不见了。 2、使劲把宝宝抱起来 爸爸可以让宝宝试试自己的力量,这时爸爸可以搂紧宝宝,摇摇晃晃。大多数宝宝喜欢这种被紧紧包裹的感觉,这会让他感觉温暖而安全。同时,也可以让宝宝感觉到属于爸爸的那份爱。 3、用爸爸的粗喉咙 如果宝宝哭闹的时候,爸爸可以跟宝宝说话、
1)爱 婴儿迫切需要爱,尤其是最早的几周和几个月。婴儿并不是要操纵或控制您;从生物学角度讲,她只是需要您的爱。对他的哭闹有所反映并不会宠坏孩子。 如果您一直对婴儿的哭闹采取行动,婴儿会信任你,并会感到强烈的自我尊重。她知道自己的需要会得到满足,而不会感到紧张,同时学习爱以及建立人际关系。如果在最初的几周或几个月得不到关心,婴儿长大后可能会内向、孤僻。 要做的事:总是对婴儿的哭闹作出反应,通过抚摸和声音使她平静下来,而不是让她继续哭泣。 2)聊天 跟婴儿说话,快而模糊的话是没用的,温和慈爱的声音才最恰当。妈妈的话语是她最爱听的声音……当她还是5个月大的胚胎时就一直在听。 要做的事:用您最擅长的语言,使用尽可能多的词汇。决不要忽视婴儿的学习能力。如果作出夸张的表情,婴儿会更乐意与您交流。 3)抚摸 抚摸是强有力的刺
0-1岁
1-3岁
3-6岁
孕前
孕期
分娩
新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