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夏季,其实,很多城市对这样的雷雨天气都不陌生,这种天气对农民而言,不仅会毁坏农作物,对于人们的生活及日常出行,也有着极大的影响和危害。就拿这次发生在小编城市的恶劣天气,在本地新闻及网友视频中,可以发现,骑车的人被大风吹倒,雷电造成的树木倒塌损坏了汽车,排水不佳的路段瞬间聚集起大水,让行人和汽车寸步难行。 前段时间读新闻,说一个小男孩在暴雨天气放学回家,因为天黑视线不佳,冒雨骑车回家,不幸被雷击中,当场没了心跳和呼吸,后来虽然经过医生抢救,恢复了心跳,但是脑部受损,目前仍没有脱离生命危险,给男孩的家庭造成了难以追悔的痛苦。 每年夏天,新闻网络都会出现不少被雷击的悲剧,有很多还是儿童。根据相关部门的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因雷击造成的伤亡一直持续在4000人左右,而且这一数字仍在持续上升……,因此,雷电天气的安全问题就特别需要普及。 面对
【溺水预防】:1. 给婴儿洗澡绝对不要离开,不接电话或开门等;2. 2厘米左右的水也可能使婴儿溺水;3. 只需2分钟,婴儿就可能在水中失去知觉。7-12月行为能力:可以自己在水中玩啦。可身体一旦滑入水中,自己就起不来了。 【溺水预防】:1. 给宝宝洗澡时,他很可能自己站起而又滑入水中哦,因此一刻都不要离开孩子;2. 宝宝洗澡时, 不建议使用洗澡凳; 3. 父母要学会心肺复苏法,虽然用到的概率很少,但这是有孩子家庭必备的急救护理常识。 1-2岁行为能力:会自己走路,喜欢蹦跳,但平衡能力还很弱;对一切事物好奇;触觉感发育迅速。 【溺水预防】:1. 孩子在浴缸、马桶、水桶边玩耍时,一定要有成人陪;2. 及时把浴缸、洗脸盆的水排空;4. 用完洗手间随手关门;用完马桶及时盖马桶盖;5. 洗澡椅(凳)不代表安全,不能替代成
预防胜于治疗。联合国健康组织曾发表过挪威实行“儿童烫伤预防教育”前后的调查结果,发现普及教育7年后,挪威宝宝烫伤率减少至一半以下,烫伤程度也减轻。 在宝宝会走路之前,父母完全可以避免烫伤的发生。而宝宝会走路之后,采取一些措施,也能有效预防和减少宝宝烫伤意外的发生。 希望父母能认真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先行一步,让宝宝在安全的环境中成长。 给宝宝洗澡先倒冷水再加热水 婴儿烫伤的案例中,洗澡水导致的意外最多。有研究数据显示,48℃的热水,5分钟可以引致三度烧伤;52℃的热水,1分钟便导致同样的烧伤;而62℃的热水,1秒钟便可以引致三度烧伤。 为此,一些国家已经立法,新建房屋的一切热水供应,最高温度都不能高于50℃。 所以在给宝宝准备洗澡水时,应先倒凉水再对热水。大一点的宝宝洗澡时,父母还
口对口或(真)吹气法 此法操作简便容易掌握,而且气体的交换量大,接近或等于正常人呼吸的气体量,对大人、小孩效果都很好。 操作方法: (1)病人取仰卧位,即胸腹朝天,颈后部(不是头后部)垫一软枕,使其头尽量后仰。 (2)救护人站在其头部的一侧,自己深吸一口气,对着伤病人的口(两嘴要对紧不要漏气)将气吹入,造成吸气为使空气不从鼻孔漏出,此时可用一手将其鼻孔捏住,在病人胸壁扩张后,即停止吹气,让病人胸壁自行回缩,呼出空气。这样反复进行,每分钟进行14~16次。如果病人口腔有严重外伤或牙关紧闭时,可对其鼻孔吹气(必须堵住口)即为口对鼻吹气。 救护人吹气力量的大小,依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成人每次吹气量应大于800毫升,但不要超过1200毫升。低于800毫升,通气可能不足;高于2000毫升,常使咽部压力超过食管内压,使胃胀气而导致呕吐,
小心河水与溪水暴涨 几乎每年都会听到有学生因为戏水身亡的案件,虽然暑假去玩水是很好的休閒活动,但是安全措施一定要注意,而且千万不要恶作剧;尤其是山中河水与溪水,一旦发觉天色开始有点阴暗,就要立即离开水边,因为往往变化很快,水位一下子就会涨高,这时即使是很会游泳,都可能难逃灭顶。 溺水脑缺氧会有后遗症 若是要去海边戏水,也要注意海水涨煺潮的时间,而且戏水时也不可超越安全区域;吴宗侔医师指出,就有人去海边戏水,跑到安全区域之外后溺水,虽然被救生员救回来,但是却因为脑缺氧,而有后遗症,甚至有人就因此而变成植物人。 在家中注意小小孩误食 另外,吴宗侔医师并提醒,若是读幼儿园的小小孩放假在家,家长一定要特别小心小小孩的安全;例如药物不可放在小小孩拿得到的地方,以及钮扣、电池要收好,以免小小孩误食,或是插座应该用安全罩盖住
1、不要拿“警察”吓唬孩子 小孩子不听话的时候,老年人就总喜欢说,“再不听话就让警察来抓你。”这时候你一定要站出来说,“警察只会抓坏人,不会抓小朋友。”一旦你的孩子走失,那警察叔叔可就是你的亲人啊! 2、性格活泼外向的孩子不要让他们单独行动 有的小孩子性格开朗能说会道,平日里很招大人喜欢,也容易亲近。但遇到不怀好意的人,这样的孩子往往也是最先下手的对象。我们既要保持孩子的天真,也要保护他的安全,所以这样的孩子一定要告诉他们不能离开集体,不能单独行动。 3、吃别人东西一定要父母在场并经得同意 看着别的小朋友都在吃,孩子当然很难忍住,所以最稳妥的做法是,给别人家孩子东西吃时,必须当着他父母的面,接受别人的零食时也要告诉孩子,得先经过爸爸妈妈的允许。 4、不要随便回答陌生人的问题 孩子年龄小,不会明白成年人问题背后的深意,难免会“乱说话”。一定要告诉孩子“不
暑假来了,每当这个时候学校的老师都会给孩子们普及安全教育知识,除了老师父母也要教给孩子一些安全知识和技能,我们生活在一个残忍且破碎的世界,我们不想自己的孩子受到任何的伤害,我们真的不知道什么会发生在我们的孩子身上,虽然我们不想孩子过早的接触世界的丑陋,但是作为孩子的父亲和母亲,我们有责任教会孩子如何在危险来临时学会自我保护。 在这个危险的世界安稳的长大,孩子要学习的内容真的有很多,比起家长关注的各种考试,学会各种基础保护技能真的很重要,而且作为家长必须积极主动的教会孩子一些安全的基础知识。 我们不想孩子有任何意外,我们不希望孩子遭受任何苦难,但是谁也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危险潜伏在孩子的身边,学会自我保护真的很重要! 一、如何使用110/120电话 当遇到各类危险时,孩子要学会如何拨打求救电话,很多孩子在危险来临时会发蒙、不知所措、更不会想
如何面对陌生人 许多父母都会告诫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这是一种逃避现实,人为真空环境的过度保护行为,也是不太现实的行为。和陌生人有所接触对儿童发展是有益的,所以对父母来说,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如何与陌生人互动。 1.拒绝陌生人的东西与请求,孩子没有能力独立帮助陌生人。告诉孩子不喝陌生人的饮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不跟陌生人走,不上陌生人的车。 2.遇到危险立即跑走。告诉孩子如果感到不对劲,要马上跑开,跑得越快越好。 3.身处危险时可以打破规章与禁令。教会孩子当他们觉得自己身处危险之中,可以摔东西、尖叫、打破玻璃、破坏家具等等。如果有陌生人试图强迫他们,要大叫“救命!我不认识你!”或者“救命!这不是我爸爸或妈妈!” 4.告诉孩子身体是自己的,他人不得冒犯。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
事件需要追溯到5月底,北京某小学的部分家长发现学生出现流鼻血等症状,担心与该校塑胶操场散发的异味有关,要求对其进行检测、拆除。 然而,官方检测结果称样本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但相关监管部门还是对基建工作监管不到位,工作落实不够细致,深表歉意。这又引发了另一波更大的舆情:既然符合国家标准,为什么孩子还是会有伤害?国家标准是否过低、已经过时?而在社会公信力普遍缺失的大背景之下,检测机构是否可信也遭到了质疑。 事件的最新进展是: 全面拆除操场。相关监管部门也高度重视,会同各相关部门着手制定中小学塑胶操场和跑道的建设和监测标准。要求在新标准出台之前,各校所有在建或待建操场暂停施工;各区要在辖区内对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塑胶操场、跑道和地面铺设物进行全面细致排查。 一个安全的校园建设真的那么难吗?北京凯文学校的做法也许可以提供一个范本。建校伊
那些被拐的孩子或被卖进山里当别人家的孩子,或被卖到国外,从此和生父母天各一方永不相见; 那些运气不好的,甚至被人卖给黑砖窑当童工,人为致残丢在街道强迫他们乞讨,被卖到国外当雏妓,被卖掉器官失去生命…… 中国走失儿童的找回率并不乐观,可以说在中国寻找失踪儿童,相当于在大海捞一根针。 前一段时间有一则新闻,浙江金华的三个孩子在大年初九走失,不仅让两个家庭心急如焚,寝食难安,更牵动了全社会所有人的心。 除了孩子亲戚,当地公安、消防等多方力量也成立了指挥部进行搜寻,后期有大量志愿者和专业救援队加入,搜救队伍超过了4000人次,庆幸的是,孩子在失踪72小时后被找到,经过治疗后,目前都状况良好。 孩子在眼前消失几秒,就够让人肾上腺素飙高了,更何况是走失、受到伤害?我们该如何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作为宝宝们的守护者,我们又该怎么加强安全防范
孩子缺乏安全感应该怎么办 1、家庭气氛很重要 当孩子经常处于不安环境中时,孩子会有恐惧的猜测,爸爸妈妈是不是因为我不乖才吵架?他们是不是不爱我了?他们会不会离开我?由于孩子对大人们的争吵无能为力,因此只能躲在角落里暗自哭泣,或是独自生自己的闷气,后者会把这股怨气累积在心中,长大后心中将会有扭曲的价值观。因此,拥有一个安康快乐的生长环境,对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是至关重要的。 2、告诉孩子这个世界是安全的 孩子要是对这个世界的安全产生怀疑的话,那么就会失去对任何人的信任,从而逐渐形成不健康的心理。所以澳邦奶粉这这里提醒各位父母要时常的用语言和行动来告诉孩子这个世界是安全的,即使有什么危险也是会过去的,父母也是会一直在他身边 。 3、互动游戏有帮助 父母可以陪伴孩子参与活动,或是通过游戏中的肢体接触,这都有助于建立安全
安全感缺乏表现一:暴躁 安全感缺乏的孩子往往非常暴躁,这体现在和身边小伙伴的玩耍中。由于安全感缺乏他们会稍一不顺就对身边的伙伴拳脚相加,很容易和小伙伴产生暴力冲突。在这种情况下会显得有点不听劝告,如果这个时候有大人劝告他们会把仇恨转移在大人身上,由于身体上知道打不过大人,他们往往会选择哭闹的方式让大人无所适从。 安全感缺乏表现二:极度认生 当然,认生很多小孩都有,我们不能仅仅将简单的不愿意和陌生人说话和不愿意和陌生人大招呼就定性为孩子缺乏安全感。笔者所说的缺乏安全感造成的认生是极度的认生,甚至在有陌生人在的时候都不敢低头,这个时候他们往往会有眼睛四处观望或者不停的摆动小手等不自在的举动。 安全感缺乏表现三:喜欢吮吸手指 孩子喜欢吃大拇指很多情况其实就是想要寻求安慰,平常的生活氛围让他们没有安全感他
原因一:缺乏交流和信任 孩子总是有个愿望,是能够和自己的爸爸妈妈总是在一起,有很多的快乐的时光,但是,很多时刻,孩子的这个小小心愿也没办法达成。父母总是有做不完的工作,这个愿望就遥不可及了。 父母有的时候总是担心孩子会不会因为一件小事变得失去了信心,不能克服种种的挑战,担心孩子会误入歧途,总是不相信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就失去了信任感,没有了安全感。所以,父母要相信孩子,给孩子快乐的时光。 原因二:所定目标太遥远 如果父母总是过分的操劳孩子的事情,会对孩子造成不成比例的压力,如果父母给孩子定的目标太过遥远,那么孩子就会受到无谓的压力,让他们无法承受,进而孩子就没有了安全感。 原因三:教育方式有问题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的父母总是太过宽待孩子,认为和孩子是好朋友,反而是父母的教育没有了分寸,不知道
怎样让孩子有安全感:和谐的家庭气氛 当孩子经常处于父母言语不合或是肢体冲突的不安环境中时,孩子会有恐惧的猜测,爸爸妈妈是不是因为我不乖才吵架?他们是不是不爱我了?他们会不会离开我?由于孩子对大人们的争吵无能为力,因此只能躲在角落里暗自哭泣,或是独自生自己的闷气,后者会把这股怨气累积在心中,长大后心中将会有扭曲的价值观。因此,拥有一个安康快乐的生长环境,对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是至关重要的。 怎样让孩子有安全感:充分的亲情陪伴 现在有许多俗称的“假日父母”,即父母平常都将孩子托付给保姆或是长辈照顾,自己则因为工作应酬而很少陪伴孩子,甚至不接孩子回家,孩子难得与父母见上一面。而对于孩子来说,爸爸妈妈就像是玩伴一样重要。缺少了父母的陪伴,孩子将很难养成良好且规律的生活习惯,安全感自然也就无从建立或培养了。 怎样让孩子有安
然而,看似轻松休闲且完全无公害的喷泉,竟连续造出命案。 近日,两则突发新闻令人痛心:▷▶6月11日下午,郑州某小区发生一起电击人事故,一名5岁男孩在小区水池边玩耍突遭电击,孩子的母亲也因施救被电击倒,男孩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 同天中午, 在泰安某小区, 两名10岁左右的男孩进入水池玩耍,其中一名男孩拉扯池内喷头向同伴喷水引发漏电,导致另一名男孩不幸身亡。 难以置信,喷泉竟成为隐藏在我们身边的致命危险?仔细一想,喷泉是靠电驱动的,所以存在漏电可能,我们竟然疏忽了……而这样的疏忽直接导致了孩子的殒命! 聚焦喷泉,它造成的伤害事件并不少见—— 喷泉伤人事件搜索▷▶2013年8月1日,恩施一名男孩在某文化中心广场的喷泉内嬉戏,因踩到音乐喷泉口,被冲上空中近2米后摔倒在地,鼻唇出血,衣裤破损。 ▷▶2013年8月14日
小媛也遇到这样的情况,小媛家门口有一个宝宝,脸上不知道到底是不是湿疹,而且每到冬天就会裂,这天那个小孩拿着一个甜瓜,小媛家的宝宝刚好过去,那个孩子的奶奶就掰了一块塞到宝宝嘴里,当时小媛一直拒绝,但是婆婆还是塞进去了,结果宝宝的下巴也出了严重的湿疹。 其实妈妈带着孩子玩耍,总会遇到熟人或者好心的人,看着宝宝可爱就不由自主的想给孩子一些吃的,有时候孩子未必适合吃,出了问题最终买单的是宝宝的健康。 遇到这种情况妈妈可以这样机智应对 1、委婉派 当遇到给的东西明显不适合宝宝时,可以委婉的说宝宝还小,不能吃这些东西,不过要先代宝宝感谢人家的好意,用温和的口气告知,多数人都会理解的。 2、夸张派 遇到执着要给的人,家长可以夸张的说,宝宝生病了,医生说不让吃零食,不然会加重病情的。 3、
我们每天都在不断的跟孩子讲自我保护的重要性,但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他们却还是不知道该如何进行自我保护。平时给孩子灌输的这些知识太零碎,孩子也许根本记不住,更不知道大人跟他们说这些话的意义。 所以,我们把家长必须要告诉孩子的10件事归纳出来,相对全面的让孩子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家长每天抽几分钟重温和强调,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才能真正在遇到各类危险时懂得保护自己! 必须告诉孩子的10件事 第一件: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爸爸妈妈的姓名和爸爸妈妈的电话,并且不能随意把这些信息告诉不认识的人。 第二件:只要是陌生人,不管他说什么,都不要跟他说话,不会跟他走,不会吃他给的任何东西。告诉孩子即使是老爷爷、老奶奶找你帮忙也不要搭理,赶紧走开,因为他们是大人,需要帮忙也会找大人才对。 第三件:去任何地方
医师强调,如果每个收到这条信息的人,都能够带给其他人,肯定至少有一条生命将会被挽救回来,我已经做了我的部分了! 所以现在你有两个选择: 1. 无视 2. 让更多人看到 这个流言来自《南方都市报》的一则图文报道。新闻报道说,5月25日下午,治安队员叶锡坤和村民叶德新、叶旭辉在北丫村前河涌救出两名溺水没有呼吸的幼儿,并用水乡片区特有的急救办法,救醒两名幼儿。 其实,新闻中的人用倒背法救了两名幼儿只是一种巧合,这个方法并不适合大多数溺水者! 流言中提到的方法,可能是奔跑时的颠簸改变了孩子胸廓的形状和体积,和按压胸骨有类似的效果,但是由于按压力量太弱,远没有心脏复苏的方法可靠。这很可能只是巧合,并不适合作为通用方法来推广。 请记住!! “倒背法”只适用于刚发生溺水、心跳和呼吸尚未停止的孩子, 这个适用也只能说是有一定效果,并不能百分百救活孩子。 如果孩子心跳和呼吸已经停止
“谁是陌生人 这个认知对在三岁内的孩子来说有点艰难,或许,告诉哪一类人才不“陌生”更有效,比如家人、同学、老师等。 如何识人 孩子们在可以独自出门的年纪,已经学会了怎样辨识交通信号,知道有好人也有坏人,也知道了如何向他人求助。但是对他们来说,分辨陌生人的意图仍然是一项挑战。对孩子来说,他们得学会和陌生人互动的一般规则。 ” 是的,我们不太可能在每时每刻都保护自己的孩子不受陌生人伤害。但是,至少可以教会孩子们什么是适当的做法,并且告诉孩子们,在别人越界的时候,该做什么。 这样告诉孩子 1、让孩子知道,谁是可以相信的成年人——那些日常照顾TA的如父母、老师、同学等。 2、如果陌生人是打招呼,先礼貌回应;问姓名,家庭地址、父母亲姓名这些的时候,要拒绝,不要回答或者告诉对方“不告诉你”之类都可以! 3、如果陌生人给一些食物,必须坚决、大声地拒绝,告诉对方你不饿。 4
全球儿童安全组织曾对全国14个城市2280个家庭开展“儿童伤害”专题调查,61.2%的儿童伤害发生在家中。其中跌倒或坠落占25%,烧伤或电伤占16.7%,锐器伤占9.1%等;超过70%的家长不会定期对家里用品布置进行安全检查,7%的家长从不检查,近80%的家长不清楚如何对家居用品进行安全检查。 保护孩子的身体不受伤害,是我们永远的责任。为了孩子的居家安全,我们必须时常排查家中的安全隐患!记住,要从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不要有任何遗漏,如柜子底下,冰箱后面,这些孩子特别方便碰触到的地方和区域。 下面这些家庭安全排查工作,我们必须为孩子做。 危险区域1:浴室 浴室内的护肤品、洗漱用品都可能被孩子误食误用引发伤害,尤其是马桶和浴缸,对孩子来说是居家安全最大的威胁。即便是浴缸或马桶内十几厘米深的水,也足以夺走孩子的生命。有些家庭有用水桶蓄水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