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境贫寒,善良懂事,勤俭刻苦,他们身上打着千千万万个寒门学子共同的标签,如果不是因为死亡,他们的脸会淹没在无数有着这个标签的孩子的背后,成为“励志”“逆袭”的代名词。 但是他们死了,死在了“贫穷”“懂事”“朴实”“励志”的标签之后。 很多时候,“吃苦”不代表“坚强”,“努力”不代表“坚韧”,贫寒的家庭教给了他们什么叫做勤奋,却未曾教给他们什么叫“豁达”。我知道,很多人会说,苗妈你也不想想,2000块、甚至9900块钱对你来说只是一笔支出,但对于人家来说,那是一家人含辛茹苦攒下的全部希望,还站着说话不腰疼,谈什么“豁达”呢? 其实,苗妈想表达的是,我们身为父母,教给孩子的不只有知识,还应该有消化磨难的能力。毕竟,9900块钱,无论如何都无法与一条年轻的生命做等价交换,人的一辈子那么长那么长,还要遇上很多很多个槛。 不让孩子学会去消化磨难,只能让生活营养
抽象思维能力 编程需要抽象思维能力,能够用符号表达某些事物。这里有两个有趣的游戏能锻炼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 找彩蛋 这个游戏是Emma Vanstone发明的。Vanstone家每年复活节都会让宝宝们在家里找复活蛋,但每次他们都能在5分钟内找到。为了让这个传统玩起来更有挑战性,Vanstone妈将游戏升级,让孩子先按指令写完“代码”,然后才得到线索。 (图片来源:science-sparks.com) Vanstone妈为每个复活蛋都单独制作了一张代码卡,下面是几个例子: 1、随机列出一些字母,让孩子用该字母在字母表中对应的序数把字母替换掉。 例如:ACFDEB,用序数替换得到136452。 2、替换字母。 例如: A、列出一些字母,规定将所有的A变成
这是英国《每日邮报》做的一个社会实验。工作人员找来4个实验对象:一个6岁的男孩,一个6岁的女孩,一只猫和一只狗,并将他们“遗弃”在曼哈顿繁华的华盛顿广场公园。 测试结果令人大吃一惊…… ▼首先获救的是小女孩,耗时3分03秒 ▼她独自站在树边,不停向四周张望,过了3分钟,就有一位女性路人上前询问她是不是迷路了。 ▼第2个获救的是小狗,耗时4分36秒。 这位女性在采访时说:因为它看起来好像迷路了,很害怕的样子。如果我看到的是个无助的孩子,我也会这样做的。 ▼第3名获救的是小猫,耗时10分16秒。 它被装在一只宠物栏里,放于路中央。救助它的女性说:猫咪被丢在猫箱里一定很热,看着就难受。 ▼最后一名是小男孩,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他可能是奥运史上最倒霉的选手 2004年奥运他打到别人靶子上了,却赢得了爱情; 2008年奥运他砰的一声打歪了,但死神也打歪了; 2012年奥运他还是打歪了,但他已不需要安慰了; 2016年奥运他直接淘汰了,他笑了...... 他是马修·埃蒙斯。 1 那年卡特林娜24,像埃蒙斯的妈妈? 雅典奥运会打脱靶后,埃蒙斯说“记者们有故事写了”,而北京奥运会打出业余选手都不可能打出的成绩后,他成了网络上的明星,起码在国内论坛上,他名气指数不亚于拿到多枚游泳金牌的菲尔普斯和两破纪录的超级飞人博尔特,网友们甚至在百度为他开了一个贴吧“埃蒙斯吧”,人气即便在影视明星中也不逊色。 对于埃蒙斯的失常,许多网友用了一个习惯性的解释“压力”。不过,在我看来,他的失常发展到如此匪夷所思的地步,已不能用“压力太
1 电击治疗网瘾? 触电事故的新闻我就见过,但是电击用于治疗网瘾,还真的是刷新小编的三观!在我的认知中,电击应该是存在专业的医院中,而且使用不当,难道不会带来各种副作用,甚至是休克吗? 杨永信 山东省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的心理精神科医生,于2006年成立了网络成瘾戒治中心,对外宣称自己探索出了一套“心理+药物+物理+工娱”相结合的网瘾戒治模式。其中,物理治疗即“电击治疗”,在“网瘾”少年的太阳穴或手指上接通电极,用电刺激孩子对网络产生厌恶感。 13号室 13号室是杨永信电击治疗的房间,门口写着:告别网瘾,重塑自我。而被认定有“网瘾”的孩子,一切疼痛折磨都是从这里开始。在经历过电击的虐待后,即使开始反抗,也经受不住长时间疼痛的折磨,最终只能屈服。 小编摘取了《战网魔》书中的片段,这本书将杨永
小男孩说:“我穿FALA纯粹是因为我喜欢它的颜色,我觉得看起来很酷,也许这个牌子现在已经不潮了,但我就是喜欢啊!”同时,小男孩还对嘲笑他的人说:“重点不是我脚上穿什么鞋,而是我有没有自己的想法,重点不在于我穿的鞋子或衣服是哪个牌子,而是我知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最后,这位小男孩还呼吁父母们,千万别让自己的孩子变成只重视物质享受的人,否则当他们脚上穿的不是乔丹鞋或身上的衣服不是潮牌时,他们就会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他们需要金光闪闪的配件,乔丹鞋以及那些又酷又潮的东西,才会觉得自己有价值。 一个小男孩,在被嘲笑之后,不是生气不是拳头相向,也不是回来就脱了这双导致他被嘲笑了的鞋,而是如此淡定自信地说出这番话。看到这里,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小男孩一定非常有自己的想法,非常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而也正因为他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所以他不会因为外界的目光而改变自己、不会
尖叫君点开这些官方媒体的网站、微博和微信,发现如出一辙。文章开篇以“人们常说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但现在起跑线上的竞争也实在激烈,甚至连吃饭用筷子都成了一项‘竞赛’。”就把这事直捣到眼下儿童教育最大的马蜂窝,再添一句“80后爸爸妈妈别提多心疼了。”这种带有偏见的结论先做为报道的大帽子严严实实地盖下来。 事实上,家长们是“有点小担心”,怕没学会用筷子的期间吃不好饭饿肚子,这难道不是人之常情、正常的第一反应? 关键是家长们后面怎么看待怎么处理才是正道吧!比如有的家长会认同幼儿园的用心,在家配合帮助孩子练习;也有家长会提出一些中肯的意见:幼儿园不必一刀切地在中班取消用勺子吃饭,可以给孩子一个选择,比如愿意用筷子的孩子可以用筷子,老师可以给一些鼓励;而用不好筷子的孩子,也可以继续用勺子,让孩子们慢慢适应。这都体现出高素质家长们的态度和方法,
文/ 愤怒的二叔 第一次发帖,经常看到很多父母讨论生二胎的事情,我也说说我的亲身体会,发发牢骚。自从生了老二后,生活质量大大降低,而老大的教育/生活环境也明显受到影响。真的是好后悔,可是没有后悔药。只能苦苦支撑。经常有人说“一个孩子也是养,两个孩子也是养”,“老一辈生了7、8个都养过来了,你养两个就矫情了”等,我都不想搭理他们,生孩子容易,但是要负担起合格的培养孩子的责任太难,可能我们这一辈是被老一辈的当猪一样养大,但是我不想把我的小孩当猪一样养大。 说一下我家的情况,我和老婆都是80年人,老家都是农村,大学毕业后在深圳打拼了10年,在CT/IT行业打工,公司都是500强。现在还是底层的技术工(说好听点是高级工程师),家庭年收入税后40+万,虽然不多,但应该算中产了。老大6岁了,快上小学。2年前想着给老大找一个玩伴,就百般努力,生了个老二(还是儿
从王宝强发表离婚声明以来,这个事件在网络上持续发酵,茶余饭后大家也都在议论。 甚至有网友评论:睡前最后一件事就是关注这件事,早起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机看有没有新进展。 还有网友说:因为跟几个朋友对这件事的看法不同,都辩论两天了,现在准备决定和这几个眼界模糊、立场不明的朋友绝交。 真是占着吃瓜群众(闲着没事看热闹的人)的位置,操着娱乐圈圈长的心啊! 其实,不管谁家闹离婚,谁对谁错,除了当事人,极少有人能说得清楚。但离婚这件事,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却是毋庸置疑的,尤其容易让孩子不信任父母,出现信任危机。 当处于婚姻说翻船就翻船的时代,大多数人在婚姻里隐忍不发,主要顾虑的还是孩子的成长。 想离婚?先看看这个调查 有学者对138名父母离婚子女和138名完整家庭子女进行了调查,并对他们的信任得分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父母离
豆瓣评分高达9.1,总排名39 《熔炉》也是由韩国真实事件改编,它真实的让人颤栗,有着令人窒息的悲鸣。 相比《素媛》电影后半部分的明朗感动,《熔炉》给人的感受是怜悯、悲凉、绝望、无力,叫人哽血在喉。 真的,看完心情太难过了,如果你是怕心情恶劣,别说电影,甚至接下来的电影解析我不建议你看。 让我们看看这部电影,是如何剖析开这个社会的“脏”。 男主角仁浩是名哑语美术老师,妻子早亡,8岁女儿天生哮喘由祖母照看,所以他不辞辛苦谋职养家。 他从首尔来到雾津的慈爱聋哑人学校。 慈爱聋哑人学校据说是一个大慈善家捐助办的学校,后来大慈善家去世了,当地政府为了感谢大慈善家,就安排他的两个双胞胎儿子管理和发展学校。 学校大部分都有残疾,或聋或哑,而且大部分来自于穷困家
“儿子要穷养,女儿要富养”——大概是在儿子三岁的时候,我听说了这个育儿观念。是的,和所有初听此话的父母一样,我理所当然地认为,穷养儿子,就是要让他体会生活的艰辛,多吃苦,让他有奋斗意识;富养女儿,就要为她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培养温柔、高贵的品质,这样长大以后,才能创造有品位有情调的生活。 我相信,很多父母正自觉或不自觉地按此方法,对自己的孩子施以影响,可是,很少有父母想到未来若干年后,当自己穷养的儿子遇到一个富养的女孩,会产生怎样啼笑皆非的矛盾。 我提前遇到了这样的尴尬。 01 先说我家的基本情况吧。 我家属于经济状况尚可的家庭。先生经营一家模具公司,我全职带儿子,不算大富大贵,却也没为钱犯过愁。但我坚决奉行“男孩要穷养”的理念,几乎没给儿子买过昂贵的玩具,好像就在他四岁生日时破过一次例,给他买
《康熙来了》请了巧虎的配音老师来, 小S请她以巧虎的声音说一段话警示女儿: “Alice,你要听妈妈的话,乖乖吃饭、 早点上床睡觉,才能做个乖宝宝哦。” 诺一的偶像是孙悟空, 家里的画风是这样 为什么?小小孩也会偶像崇拜? 我们先看看孩子们最喜欢的经典形象是什么样的。 孙悟空,是智勇双全的代名词。 他威武、他正义、他无所不能。 孩子们都渴望像他一样,勇敢、果断, 又不喜欢被约束、爱自由, 他满足了孩子的英雄梦想。 有一位成年人就说: “小时候我会在生活中向孙悟空看齐, 感冒打针必嚎的我想起大圣便会努力咽下泪水。 凡此种种,只要想起大圣, 我的
在男子100米蝶泳的半决赛中,约瑟林就以50.83秒的成绩,排名第一晋级决赛,在较早前的预赛中,约瑟林也击败了名将菲尔普斯,名列第一。 与菲尔普斯的这场重逢,约瑟林一共花了8年。2008年,约瑟林还是个小小少年,站在自己的偶像旁边还很羞涩,今天,在奥运会的泳池与偶像对决,还获得胜利,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美好故事。 而纵观约瑟林的整个成长,“榜样”二字一直都是最大的关键词。 ▋半夜叫醒爸爸,要求带他去训练 约瑟林出生在体育世家,祖父母、父母全都是运动员,曾参与曲棍球和田径比赛,但他开始学游泳,却是因为家里一次旅游。 当时他们一家住在武吉慈明山一带,全家时不时就要到岛屿上玩,一次父母听说有人跌入水里溺毙的意外,心有余悸,开始鼓励孩子学游泳,好熟悉水上安全,结果无心插柳,约
钱文忠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上海人,藏学家、印度学家,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师从季羡林,后留学德国汉堡大学。 以下为钱文忠教授在“第三界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上的演讲: 各位尊敬的校长、老师,非常高兴来到本次论坛。本来,我的演讲题目是俞敏洪校长规定的,但是,听了四中校长和郑州外国语学校校长的发言之后,我想临时改改。我打算以一个学生、一个家长、一个老师的身份,来谈一谈我对教育的看法。 对于中国当下教育的看法,坦率地说,我只有四个字——“我不相信”。我不相信中国今天的教育。为什么?因为在我看来,今天我们对中国教育所有的看法也许都起源于一种错误,今天我们没有认真思考到底什么是教育。 我们在不断让步,为自己找理由,为孩子们开脱。我想说,教育不是这样,也不应该是这样。中国的教育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而我不相信所有问题都有解决办法。我
台湾的纪录片《翻滚吧,男孩》观看完整视频大家可以去:http://www.56.com/u52/v_MzExOTQ1NDU.html 这是一部关于台湾体操教练和七个小男孩的成长纪录,导演是教练的弟弟:台湾导演林育贤。这是七个萌正太的追梦记,欢快的配乐节奏,交织的欢笑与泪水,不断翻滚的纤细又倔强的身体让这部片满满正能量。 《翻滚吧!男孩》讲述了几位来自不同家庭的小男孩,有着截然不同的个性与脾气,唯一的共同点是下课后,不打电动不去麦当劳,直奔体操训练场。 七个体操小将性格和水平各异,从亦敌亦友的同班双子座,到成绩在队中长期敬陪末座的两兄弟,还有入队晚但是进步快的队长、出了体操训练馆性格就变内向的沉默小孩,以及时常恍惚但却跟随林教练时间最长的“老队员”。“再苦也要练下去、哭完继续练下去、生完气
如果有一个像傅园慧这样的妈妈,当孩子拿着80分的考卷时,就绝对不会暴打一顿,而是说:“考了80分?我以为是79呢!这么高啊,我很满意!只要你自己使出了洪荒之力就好,我对你的明天没有什么希望,我对你今天就很满意了!” 而在傅园慧说出这番话之前,标准答案一般不应该是这样的吗? 妈妈:“80分?第一名多少分啊?啊!第一名90分?!啪,叫你读个屁书啊,前三都进不了,浪费我钱!” 孩子:“妈妈,对不起我这次只考了80分,我对不起你们!我下次会努力的,请你们原谅我!” 然而,傅园慧说出了我们一直期待的,又不敢说的!所以这一次,我们真正发现了,原来我们喜欢的是这款!推动事态爆发的,他们大部分是厌倦了惺惺作态,讨厌被“第一”绑架了的90后,你说他们更关注自我,其实是更注重人性。 人性的本质,本身就包含了被尊重,而
今天与大家分享下这篇异国的生育养育经,透过这篇文章,相信大家会看见不小的差异,而这样的差异又会对各自孩子的未来有怎样的影响,值得我们大家一起去思考。 来到这个陌生的过度已经好些年,由于一到这里就面临了生育,所以几乎将生活之余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新生儿的抚养和孩子的教育上。 这里我想将我的经历和感受分为生育、医药和教育三个部分。 生育 由于挪威的医疗结构是以家庭医生为主,专科医生为附,医院为再附的结构。所以作为我这样一个新人,又是孕妇,到挪威以后首要的就是选择一个好的家庭医生。 这不仅关系到我个人的健康,也直接关系到我面临的产检、生育和出生孩子的健康保障。所以在丈夫的建议下选择了离家步行10分钟的诊所里一位年近六十的专家医师。 第一次产检就仅仅是一个认识的过程。医生会仔细了解我的个人情况:包括个人信息,
现在是拼颜值的年代,在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引领互联网经济的商业巨头们,他们讲什么,似乎无人关心,而对他们颜值的评价,却在手机上疯传。 用手机,主要也是为了自拍;哪个软件是最爱,自然是美颜神器,能把自己P回幼儿园的。韩国美女在中国所向批麾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因为现在中国每个都是美女,在“中国制造”时代,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美女制造国。 爱美的社会文化,对孩子有影响吗?特别在意颜值,会助长孩子的虚荣心吗?会让孩子产生攀比吗?会影响孩子的人际关系吗?这看似哗众取宠的话题,却真实地影响了孩子的生活,我们今天就来谈谈“颜值”,与周汉民老师对话,听听碰撞出什么火花。 孩子真的在意于颜值吗? 在1岁前,孩子生活在环境的应激反射里,难以观察到对“颜值”的反应。 1岁后,孩子身体的自由,促进了自主意识的发展,同时开始区分家庭的人际关系;看护人,对孩子的影响越来越大,如果妈妈带孩子的,孩子喜欢模
她那最著名的“弹泳衣”和“洪荒之力”的逗逼视频,丹妈也是看一遍笑抽一遍。 别人接受采访时,都是一本正经 只有她,被泳衣弹的肉疼 嗷嗷叫~~哈哈哈哈 本届奥运会女子100米仰泳半决赛 傅园慧赛后受访 这可爱的孩子,多么像一只混进奥运赛场的小松鼠。 作为一个曾登上微博搞笑排行榜前五名的游泳选手,傅园慧一直都是一枚行走的表情包: 被记者夸速度快 她还演上瘾了 说自己压力大的时候 就攥紧拳头 一副要为祖国献身的样子 领奖台上她也不闲着 终于来到了宝宝的主场! 忍不住想热舞! 丹妈立即就被这骨骼清奇的姑娘给圈粉了,人间从此无网红,网红只看傅园
? 喜欢傅园慧骨骼清奇、乐天的耿直girl性格; ? 欣赏大白杨面对霍顿的讽刺,一句“i don't know him” 坦荡面对,然后,用一个冠军,给予了有力的回击; ? 佩服吴敏霞,从小跟班到霞姐:三任搭档、四届奥运、五枚金牌…一个既热忱又低调、沉稳的女子; ? 还记住了美丽妈妈杜丽,得知自己拿到了银牌时灿烂、温暖的笑容; 热闹、精彩过后,尖叫君更想给孩子讲讲“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那些关于汗水、关于坚持的故事。让一个孩子对一件事情感兴趣并不难,难的是坚持去做一件事,比如天天游泳、天天练琴……如果能给他们一个真心钦佩的偶像,坚持的动力也会多一点。恰好,奥运会里到处都是这样的偶像啊! 孙杨:被开除、禁赛、伤病、复出… 磨砺让人成长 孙杨在获得金牌后,在泳池里兴奋地大喊了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