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一年级数学二年级数学三年级数学四年级数学五年级数学六年级数学
  • 五年级数学期末考主要丢分细节
    五年级数学期末考主要丢分细节

    五年级数学期末考主要丢分细节 长度单位:千米,米,厘米等。做应用题别漏哦! 速度单位:千米/小时,米/小时。千万记得啊 速度=距离/所用时间 这条公式别小看哦,单位常出问题,理解不透也不知道什么是平均速度。 还有面积单位别忘了平方,实在记不住字母,可以写中文“平方米”什么的。 2、除?除以? a除以b或者a被b除,写作a÷b a除b或者用a去除b,写作b÷a 不仅仅是小朋友,家长们估计也早忘记了吧?千万别误导小孩哦 3、周长 面积公式和周长公式经常记混!还有半圆的周长,跟圆的周长的一半,不是一回事哦! 自行车车轮转了一圈,请问自行车走了多长距离?求的是车轮的周长呢! 4、a比b大(多)几分之几 a/b-1或者(a-b)/b,化为百

  • 小学五年级上数学简便运算归类练习电子版免费下载
    小学五年级上数学简便运算归类练习电子版免费下载

    小学五年级上数学简便运算归类练习电子版免费下载 1、一般情况下,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是:有括号时,先算 ,没有括号时,先算 ,再算 ,只有同一级运算时,从左往右 。 2、由于有的计算题具有它自身的特征,这时运用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过程简单,同时又不容易出错。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3、注意,对于同一个计算题,用简便方法计算,与不用简便方法计算得到的结果相同。我们可以用两种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果对比,检验我们的计算是否正确。 一、变换位置 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同一级运算(只有乘除或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

  •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重点难点题型整理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重点难点题型整理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重点难点题型整理 1、把10个苹果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这些苹果的 ,每份有( )个苹果。 2、两个平行四边形A,B重叠在一起,重叠部分的面积是A的 ,是B的 。已知A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则B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3、带分数是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对吗?(  ) 4、给 至少加上(  )个分数单位变成最小的质数 5、把2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是(  )米,每段是这根绳子的(  )。 6、( )÷12= = = =24÷(  )=(  )填小数 7、一个分数是 ,如果将它的分子减去12,要使这个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减去多少? 8、一个分数分母比分子大25,分子、分母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后得到 ,原来的分数是多少? 9、一个分数,分子、分母同时除以

  •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梯形的面积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梯形的面积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梯形的面积练习题及答案 1、可以把一个梯形分成两个( )形,也可以分成一个( )形和一个( )形。 2、梯形的上底长8厘米,下底长14厘米,高是上底的一半。梯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3、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的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80平方厘米,高是5厘米,梯形的上底是7厘米,梯形的下底是( )厘米。 4、一个梯形上下底的和是16米,高是7米,它的面积是( ) 5、判断下列各题,对的打√,错的打× (1)两个面积一样的梯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 (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梯形面积的两倍 ( ) (3)计算一个梯形的面积,比武知道他的上下底和高 ( ) (4)一个梯形两底的和是12米,高是10米,则它的面积是60平方米 ( ) 知识点: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精选3套)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精选3套)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精选3套) 一、填空。(共18分) 1、250×0.38=25×___ 5.374÷0.34=___÷34 2、在括号里填上“>”、“<”、“=”。 1.5×0.5( )1.5 1.5÷1( )1.5 1.5÷0.8( )1.5 3、 ( )时=15分 0.68吨=( )千克 4、5.982保留一位小数约是__;保留两位小数约是__;保留整数约是_ 5、某小学六年级有4个班,每班a人,五年级有b个班,每班45人。 (1) 4a+45b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2) a-45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3) 4a÷45b表示_________________ 6、仓库里有货

  • 五年级数学上册概念公式简算电子版免费下载
    五年级数学上册概念公式简算电子版免费下载

    五年级数学上册概念公式简算电子版免费下载 一、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平行四边形的底=面积÷高 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 平行四边形的高=面积÷底 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总价=单价×数量 梯形的高=面积×2÷(上底+下底) 数量=总价÷单价 梯形的上底=面积×2÷高-下底 单价=总价÷数量 梯形的下底=面积×2÷高-上底 二、计算方法: 1、小数加减法法则:小数点对齐、数位对齐、满十进一、借一当十; 2、小数乘法法则: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

  • 小学五年级上册专题复习及配套练习
    小学五年级上册专题复习及配套练习

    小学五年级上册专题复习及配套练习 一、知识点和方法总结 (一)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完全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小数乘整数时,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积中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 3.小数乘小数,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积中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 4.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5.求积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是:需要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第二位小数是几;需要保留两位小数,就看第三位小数是几……然后采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提高练习题电子版免费下载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提高练习题电子版免费下载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提高练习题电子版免费下载 一、填空。(15分) 1、13.5×0.5表示( )。 2、13.5÷0.5表示( )。 3、用字母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 )。 4、计算0.756÷0.18,先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倍数,将除数转化为整数,变成( )÷( )再计算。 5、在○里填上>、<或=。 19.7×2.6○19.7 36×0.5○36÷2 35.6○35.6÷0.25 6、1200平方米=( )公顷 5.2吨=( )吨( )千克 1.05米=( )厘米 7、一个三角形的底是3分米,高为1.2分米,面积是( )。 8、甲、乙两辆客车同时从安阳开往郑州,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5千米。经过1.5小时两车相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 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 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公式定理整理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公式定理整理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公式定理整理 如需下载完整版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免费获取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公式定理整理电子版↓↓↓

  •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课件电子版免费下载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课件电子版免费下载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课件电子版免费下载 如需下载完整版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免费获取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课件电子版↓↓↓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总复习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总复习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总复习 如需下载完整版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免费获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总复习电子版↓↓↓

  • 五年级数学上册倍数与因数知识点精讲与练习题
    五年级数学上册倍数与因数知识点精讲与练习题

    五年级数学上册倍数与因数知识点精讲与练习题 一、倍数和因数 1、整数A能整除整数B,A叫作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或约数, A÷B=C,A是B的倍数,也是C的倍数,B和C都是A的因数。 倍数和因数不能单独说。 例题:在算式2×3=6或6÷2=3中,2、3就是6的因数。 习题1、(1)在15×4=60中,( )是( )( )的倍数, ( )和( )是( )的因数。 2、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有无限个,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 找一个数的倍数要按照一定的顺序,用这个数分别去乘1、2、3、4…得到的积就是它的倍数。倍数写不完用省略号代替。但有范围要求的就不要省略号。 找一个数的所有因数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总结 1、 小数乘整数的意义: 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是多少。 2、小数乘小数: 计算方法: (1)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 。 (2)点 小数点 时,看 因数 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 右边 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3)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应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 3、比较大小: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原来的数。

  •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易错题集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易错题集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易错题集 1、 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表示其中( )份的数。它的分数单位是( ),再添上 (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合数。 2、一根铁丝,第一次用去 米,第二次用去 米,两次一共用去多少米?第二次比第一次多用去多少米? 3、张叔叔:我们有一块 公顷的试验田。 张阿姨:其中 公顷种青椒, 公顷种土豆,剩下的种大豆。 问:种大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4、一杯纯果汁,小明喝了半杯后,然后加满温开水,又喝了半杯,又加满了温开水,最后把一杯喝完了。小明喝了几杯纯果汁?几杯温开水? 5、一瓶2L的饮料,小红第一次喝了 L,第二次比第一次少喝了 L,小红两次共喝了多少升? 6、甲、乙两壶油,甲壶油重 kg,如果倒给乙壶 kg,两壶油同样重。两壶油共重多少千克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计算专项练习电子版免费下载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计算专项练习电子版免费下载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计算专项练习电子版免费下载 0.32×5= 1.8÷0.3= 3.2-0.1= 0.27÷0.03= 1.8×20= 0.01÷0.1= 6.5×10= 80×0.3= 18×0.01= 2.5-2.5÷5= 0÷4.61= 0.03×2.3= 0.4×5= 4.2÷0.2= 4.2-1.6= 21.7÷0.07= 1.6×7= 25.25÷5= 1.25×8= 60×0.9= 0.8×0.1= 0÷7.05= 0.4×2.5= 1.7+3.3×0.2= 1.25×8= 3.6÷10= 6.3+0.37= 2.6÷0.02= 0.11×5= 4.8÷4= 0.25×4= 1.12×0.3= 0.8×0.5= 1.6×0.5= 1.5×30= 3.5+6.5×

  •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练习题电子版免费下载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练习题电子版免费下载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练习题电子版免费下载 1、 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表示其中( )份的数。它的分数单位是( ),再添上 (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合数。 2、一根铁丝,第一次用去 米,第二次用去 米,两次一共用去多少米?第二次比第一次多用去多少米? 3、张叔叔:我们有一块 公顷的试验田。 张阿姨:其中 公顷种青椒, 公顷种土豆,剩下的种大豆。 问:种大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4、一杯纯果汁,小明喝了半杯后,然后加满温开水,又喝了半杯,又加满了温开水,最后把一杯喝完了。小明喝了几杯纯果汁?几杯温开水? 5、一瓶2L的饮料,小红第一次喝了 L,第二次比第一次少喝了 L,小红两次共喝了多少升? 6、甲、乙两壶油,甲壶油重 kg,如果倒给乙壶 kg,两壶油同样重。两壶油共重多少千克?(油

  •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汇总附练习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汇总附练习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汇总附练习 一、倍数与因数的关系 【知识点1】倍数与因数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不能单独存在。 例如:6是倍数、3和2是因数。(×)改正:6是3和2的倍数,3和2是6的因数。 练习: (1)8×5=40,( )和( )是( )的因数,( )是( )和( )的倍数。 (2)因为36÷9=4,所以( )是( )和( )的倍数,( )和( )是( )的因数。 (3)在18÷6=3中,18是6的( ),3和6是( )的( )。 (4)在14÷7=2中,( )能被( )整除,( )能整除( ),( )是( )的倍数,( )是( )的因数。 (5)若A÷B=C(A、B、C都是非零自然数),则A是B的( )数,B是A的( )数。 (6)如果A、B是

  • 小学数学五年级《长方体和正方体》练习题
    小学数学五年级《长方体和正方体》练习题

    小学数学五年级《长方体和正方体》练习题 一、判断: 1、正方体是由6个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 2、一个长方体中,可能有4个面是正方形。( ) 二、填空: 1、因为正方体是长、宽、高都( )的长方体,所以正方体是( )的长方体。 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a,棱长之和是( ),当a =6厘米时,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 )厘米。 3、一个长方体长、宽、高分别是a、b、h,那么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 )。 三、应用: 1、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5厘米,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多少厘米?(请画出这个正方体立体草图 2、用72厘米长的铁丝焊接成一个正方体的框架,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厘米? 3、用铁丝焊接成一个长12厘米,宽10厘米,高5厘米的长方体的框架,至少需

  • 小学数学五年级简易方程练习题电子版免费下载
    小学数学五年级简易方程练习题电子版免费下载

    小学数学五年级简易方程练习题电子版免费下载 一、 填空。 1、某厂计划每月用煤a吨,实际用煤b吨,每月节约用煤 。 2、一本书100页,平均每页有a行,每行有b个字,那么,这本书一共有( )个字。 3、用字母表示长方形的周长公式 。 4、根据运算定律写出: 9n +5n = ( + )n = a × 0.8 × 0.125 = ( × ) ab = ba 运用 定律。 5、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订阅《希望报》186份,比五年级少订a份。 186+a 表示 6、一块长方形试验田有 4.2公顷,它的长是420米,它的宽是( )米。 7、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43厘米,底是19厘米,它的腰是( )。 8、甲乙两数的和是171.6,乙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

小学数学热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