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将尽,在这段时间里,父母不妨加强培养孩子以下几个习惯,让孩子快乐地迈向进入小学的第一步。 生活作息习惯从开学前的两三周开始,家长就要有意识地调整孩子的生物钟。很多小学教师都表示,一年级的孩子到了下午上课时间会习惯性地打瞌睡。所以,孩子的生物钟一定要提早调整。晚上9点之前上床睡觉,早上7点左右起床,中午慢慢取消午睡。中午时间可以听听音乐,让孩子精神放松,学会闭目养神,逐渐过渡,直到取消午睡。 生活自理习惯上小学后就意味着开始走向独立,需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铺床叠被、摆放碗筷等一些简单的家务应尽量让孩子自己完成。同时教给孩子认识自己的文具盒,会取用铅笔、橡皮和尺子,用完能按指定位置摆放;练习整理书包:大书放下面小书放上面,其他杂物放口袋(小抹布、水杯位置固定);学习结束后,及时整理桌面,保持整洁。让孩子逐步学会管理自己的物品,以便他们进入小
涂 月 国家职业心理咨询师, 香港认证催眠治疗师; 东莞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常务副会长; 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区域中心(东莞片区)心理专家; 东莞理工学院聘为心理咨询技术专业老师; 东莞理工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心理专家; 东莞市第二法院陪审员、调解员。 一、首先要了解,宝宝为什么喜欢咬人? 1孩子感知觉发展过程中,有个“咬”世界的阶段! 相当多的资料中讲到口腔敏感期,这个说法是指孩子在此阶段以口腔感知发育为显著特点,在所有感知功能发展中,首先是口腔接受最多的刺激,优先得到发展。但并不代表时间过了就成熟。 孩子呱呱落地开始就楚楚动人惹得宝妈们满心怜爱,而宝宝最开始最主要的心愿是张着嘴把自己的肚子填饱,当然还有许多体验到的不舒服期待
0-3岁的宝宝成长关键时刻,爸妈需要怎样做才能正确引导宝宝呢?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首先,要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宝宝该睡觉的时候,关了门窗和灯,保持安静,把室温调在合适的范围之内,爸妈陪着宝宝一块睡,让宝宝养成“这个时候就该睡觉的好习惯。” 其次,要根据宝宝的睡眠节奏,慢慢调整。对于那些白天晚上睡眠颠倒的宝宝,在白天时,爸妈要多和宝宝玩耍,到7点左右要进入睡眠的准备工作,8点让宝宝开始入睡。 帮助宝宝合理饮食吃饭前,不能让宝宝吃零食。吃饭时,不要强迫宝宝吃饭,更不能追着喂饭,这样宝宝不仅会依赖上喂饭,而且会有抗拒心理。同时,不能边玩边吃,也不能暴饮暴食,这样对肠胃都会造成压力。吃饭后,不能立即剧烈运动或躺下睡觉。 引导宝宝的情绪即使不满一岁的宝宝,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合理的宣泄是关键。首先,爸妈要做好表率。孩子
一年级孩子的问题,是所有孩子都面临的问题。很多一年级的孩子,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变成小学生,这是人生的第一个转变。他从一个无拘无束的孩子,突然变成一个学校里要守纪律的小学生了,这是个转变。就这段时间最需要的是什么呢?是爸爸妈妈的耐心。人生最重要的是养成好习惯,而这些最重要的习惯都是一年级养成的。所以这段时间千万不能着急,因为人要改变的话,他需要个过程。 要帮孩子养成好习惯。养成好习惯方法是什么呢,不要训斥,只是告诉他怎样做。比如一年级的孩子要学会怎样坐,坐在那儿一定要坐得腰很直,然后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吃有吃相、写有写相,这些相全都是一年级培养的。我认识一个朋友,女儿非常优秀,现在已经出国留学,而且获得了双博士学位。 他说自己教育女儿的方法,是从一年级下的功夫。孩子上了小学,他就告诉她应该怎样吃饭,应该怎样写作业,要掌握时
文|秘籍君 狂吃狂喝 像当初每年暑假在家都是暴饮暴食,虽然心里知道不能吃太多,可是根本控制不住好吗,因此每到九月份开学后,体重是蹭蹭的往上涨,面对同学的“嘲笑”是心中悔恨啊,因此暑假最好和孩子制定一个饮食规划,健健康康的把暑假过完,不因饮食而生病和过于肥胖。 总看电视 虽然在我们看来,暑假档也没什么好看的影视剧,可对孩子来说就不一定了,如果不加以克制,甭管你好看不好看,孩子都是照看不误,天天能死守电视机旁和电脑旁,或者手机旁,一旦入迷,想让他出去活动一下或者学习回基本不可能了,因此关键还是在于家长的干预啊。 太爱睡懒觉 暑假了,孩子睡个懒觉也无可厚非,这可是上班一族梦寐以求的福利啊,孩子平时爱睡懒觉可以理解,可到了快开学的时候,要赶紧修改下生物钟了,试着把之前的作息习惯全部调整回来
梦娜妈妈很头痛,她说6岁的小女儿不知怎么了,将自己的衣服一件件用剪刀绞坏,还发脾气不吃饭,问她怎么了她也不说。后来晚饭后,妈妈陪梦娜写作业,梦娜突然呜呜地哭了:“妈妈你不爱我,姐姐是坏蛋!” “是不是姐姐欺负你了?”梦娜摇头。 “妈妈怎么不爱你了?” “你从来没给我买新衣服,我穿的都是姐姐不要的破衣服……”还未说完,梦娜就哭得哽咽,再也说不下去。 妈妈惊讶了:“姐姐的衣服不破呀,都是八九成新的……” “就是破的,就是破衣服,你总是给姐姐买新衣服,没给我买……你一点也不爱我……呜呜……” 听了梦娜的话,妈妈很内疚,从来没想到孩子这么在意“给姐姐买新衣、自己穿旧衣”。 没新衣服,对一些孩子来说是什么体验? 老实说,小朋友长得快,总是买新的真的有点奢侈,如果能穿哥哥姐姐的旧衣服,不仅环保又节俭。
1 我有一个加菲猫女儿 我确认,我有一个加菲猫一样的女儿,她总是用加菲猫的经典语录和我对话。 我:“为什么你每次吃完饭就忍不住打开电视机?我们不是说好了讲绘本故事么?” 女儿:“其实,我也不是每次吃完饭就看电视,有时我边吃饭边看电视,生活中有些改变会增加乐趣。” 我:“……” 我:“你明知道不完成作业明天就没法跟老师交差,为什么还赖着不动呢?” 女儿:“不要等明天交不上差再找借口,今天就要找好!” 我:“……” 我:“为什么你一边说自己太胖要减肥啦,一边却停不下嘴?” 女儿:“今天吃得下的千万别搁到明天。” 我:“……” 于是,当她面对体重秤上飙升的数字时,只好假装无谓,豪迈的说:“球状
逛商场看中某个玩具 不给买就倒地打滚 ▼ 早上磨磨唧唧不愿意去幼儿园 一说不行就哇哇大哭 ▼ 刷完牙想吃零食 不答应就撒泼耍横 ▼ 在外面和小朋友抢玩具 没抢到就瞬间爆发 ▼ 总之就是 一言不合就打滚 你要是不顺着我 我就翻脸给你看 看到撒泼耍赖的宝宝 你是怎样见招拆招的? 【惩罚型】 区区一个玩具就满地打滚 这孩子是欠揍了 【讨好型】 小祖宗发这么大脾气 看来是得好好哄哄了 【无视型】 任你风吹雨打 我自岿
经常有妈妈在后台评论: 孩子1岁了,看到东西就往嘴里塞,怎么阻止都没有用,这正常吗? 我家孩子2岁了,特别太抠门了,他的玩具别人连碰都不能碰,这小气的性格能改吗? 我家孩子才3岁脾气就很大,老是发脾气摔东西,怎么办? 不用急!今天妈队要给大家介绍我的一个好朋友,英华兰的DrBing。这些问题她统统都能解决。 DrBing是一枚关注儿童语言启蒙和心灵成长的欧洲儿童教育学者,风趣逗比,还精通英、法、德三门语言,游走生活在多个国家和文化中,文章,题材和观点都让人耳目一新。 今天这篇关于“孩子敏感期”的文章,看完真是收获满满,那么枯燥的主题都能让她给说的那么搞笑,真是服了。 前言 之前一连几篇文章DrBing8开了蒙氏,关于蒙氏最有价值的“数学启蒙”我对自己有比较高的要求,所以请催文
大多数家长的错误在于,过分相信了自己的嘴,总以为自己能用言语打动孩子,让孩子改邪归正;而大多数家长也忽略了自己的榜样作用,亲身做着坏示范而不自知。 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分享过一个自己的故事:白岩松与妻子都是球迷,夫妻俩的业余生活除了看球就是读书。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白岩松与妻子从来没有引导孩子去喜欢足球,也从没跟孩子强调过要读书。但是,他们的儿子现在也是个足球迷,并且房间里堆满了纸质书,别说贪玩电脑了,连电子书都很少看。 白岩松夫妻俩,叨叨的比很多父母少,结果却比大多数父母好,这就是所谓的“不言之教”吧。 在孩子3~12岁的这段时间里,大脑和神经系统发育很快,孩子从外界环境中接收到的很多信息,都会在精神深处留下难以察觉并且极其牢固的影响,对孩子的性格、日后的生活习惯具有决定性影响。 下面6个方面,在孩子性格形成中非常重要,父母们一
让人不解的是,宝宝不光是会发脾气似的打,有时候高兴、兴奋了也会打。惨遭“娃手”的人从爸爸妈妈到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甚至蔓延到隔壁王大爷、楼下李奶奶。 1岁宝宝有攻击性是正常现象 孩子9月龄左右的时候,手的功能分化有了突然的发展,手腕到上臂的支配能力有了很大的突破。打人会让他们体验到前所未有的乐趣,就像我们突然之间会了某种技能一样,很愿意使用。 1岁左右的宝宝出现攻击性行为是正常的现象,这种行为是宝宝发育到这个年龄的标志。 每个宝宝都会经历这个时期,父母不必过于担心。但是,如果父母不正确指导,宝宝可能会养成打人的坏习惯。 对于有攻击性行为的宝宝,只有了解他为什么会这样做,才能帮助他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阶段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他很难解释清楚自己的行为。 弄清楚孩子为什么要打人
我微笑着反问她们:“你们为什么想知道这个词的意思?” 女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随着我们的年纪渐渐长大,家长啊老师啊,都不停地说:‘你们要小心啊,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千万不要出什么意外。’在电影里、小说里,也常常有这样的故事,一个女孩子被人强暴了,然后她就不想活下去了,非常痛苦。总之,强暴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但是,没有人把这件事同我们说清楚。我们很想知道,又不好意思问。今天,我们一起来,就是想问问您这件事。请您不要把我们当成坏女孩。” 我说:“谢谢你们对我的信任。我绝不会把你们当成坏女孩。正相反,我觉得你们是好女孩,不但是好女孩,还是聪明的女孩。因为这样一个和你们休戚相关的问题,你们不明白,就要把它问清楚,这就是科学的态度。如果不问,稀里糊涂的,尽管有很多人告诫你们要注意,可是你们根本就不知道那是怎么一回事的时候,从何谈起注意的事项呢?好吧,在我谈出自己对强暴这个词的解
文|苏艳雯 在搜索工具里输入“性侵犯”,大部分都是在讲女童遭受性侵犯,并且前十页没有任何一个词条是和残障人士有关的性侵犯报道。 残障人士不会遭受到性侵犯吗? 肯定不是,性侵犯的受害者没有特别的指向,任何人都有可能遭遇性侵犯。 只是,至今没有一个具体报告说明残障人士遭受性侵犯的数据。但是我们可以看早年美国一个统计数字,心智障碍人士中90%曾经遭遇过性侵犯,当中49%遭遇过多次性侵犯。 如果继续输入“性侵犯 残障”,智障人士被性侵犯的新闻肯定是可以搜到的。只是,大多是在报道17、18岁左右的智障女性被性侵犯,甚少是关于智障低龄儿童的。 如果我们不能防患于未然,从小开始性教育,那么孩子就可能会面临性侵害的危险,特别是我们心智障碍的孩子。 可能在大家的印象里面,特殊儿
订阅“超级育儿师”,贴身育儿管家 很多爸爸妈妈都喜欢大方的孩子,觉得这种孩子有一说一,不扭捏作态。的确,率真自然的性格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能给人留下非常好的印象,交往起来非常舒服。可是,很多家长与孩子往往会把这种“真性情”、“直爽大方”与“口无遮拦”、“粗鲁刻薄”混为一谈。前者是人见人爱的好性格,而后者却很容易失去朋友。这两者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语言是人际沟通的有效工具,但同时也是内心素质与性格的反映。父母自己说什么话、教孩子说什么话,最后孩子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当你对一件事感到不满时,说直话有助于快速解决当前局面。如孩子在小组活动中,对某个合作安排感到不太适合,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再说出自己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样的贡献对于团队来说是很大的,是具有创造力的。 但如果你对某件事、某个人感到不满,并不是选择把事件陈述出来、说清自
很多家长问我“为什么我的孩子去幼儿园变得很固执,执拗,如果不按照他的去做,就大吵大闹,而且都是一些芝麻大的小事。他要吃香蕉,我帮她把皮剥掉,她就大喊大叫‘不要’,非要重新拿一个!这是怎么了?至于吗?”,还有家长问,“最近还很固执,爷爷把他接回家,进门开灯,他就不行,一定要他自己开,否则要再关掉,重新在开门,烦死了,还好只是关个灯,唉,现在的孩子真难带...”问了一下,他们的孩子都在3岁4岁左右,如果家里也有这么大的孩子,你曾遇到过类似的行为吗? 我们知道,0-3岁孩子基本完成了对自己身体的各部位的生理探索,他已经能够灵活地运用自己的身体了,接下来继续向心智发展,也就是说,4-6岁是孩子完善自己的心理,情感,意志力,性格,思想等的自我建构时期,奠定人格的独立。这是4-6岁最重要的使命。但恰恰3岁这个年龄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延续,喜欢占有食物,玩具, 物品,通过拥有物品来认知“我的,你的,他
常常发脾气 女人嘛,你们都懂的,发起飙来如猛虎,温柔起来像小猫。只要你别触犯我的原则,我永远给你好脸色。而我的原则就是——一切看心情。 但是,在孕期随便发脾气是一种很不好的行为。当准麻麻们发脾气时,心脏速率和血压会急速上升,荷尔蒙肾上腺素被释放,会导致血管急剧收缩,使子宫的供氧量减少,从而严重影响胎宝宝的血液供应。 除了对胎宝宝的健康在造成不良影响以外,还会使宝宝出生后的性格也受到影响。孕期卫生保健学家Miriam Stoppard博士的研究表明,由于胎儿是通过妈妈来感知这个世界的,所以准麻麻在孕期的一切行为都会对宝宝今后的性格造成影响。如果准麻麻在孕期经常情绪波动较大,会使体内环境发生变化,而宝宝会直接受到影响。 有的宝宝出生后很爱哭闹,而有的宝宝就会比较安静。所以,麻麻们如果希望自己的宝宝出生后不要成为一个“小霸王
看完这篇文章,我突然想起了一个初中女同学。她是那么不起眼儿。甚至现在回忆起来整整三年过去,不曾和她单独说过一句话。 之所以现在还能记起她是因为每一次说话时,她的语言前缀总是:“我妈妈说……”注意,“妈妈”的第二个字不是清声,而是阴平(一声)。一个初中生,称呼起自己的妈妈居然还在用幼儿园的语气,并且每次发言一定要加上这个前缀,像是不提“我妈妈”就说不出话来。 这让我们这些愣头青在每一次她张口发言时,都会哄笑一阵。时间长了,她也就不会在人前发言了。 三年来,她的头总是半垂着,眼神偷偷往上瞟,这是她让我记住的唯一的表情。 我对她并不了解,估计整个班里未必有人会了解她。不知她的妈妈会不会很强势,会不会总是指责她,会不会不给她犯错误的机会,会不会插手太多本该由她自己完成的事…… 但我今天却毫不犹豫地想起了她。
前天上午到医院去给孩子体检。因为孩子左侧乳房的位置里面长了一个硬块。大夫说,可能是性早熟!1岁多的孩子是性早熟吗? 张思莱医师回答 1小青春期现象胎儿在母体中的雌激素水平是非常高的。个别的新生儿在出生后7~10天会出现一些看似异常,实际正常的一些现象:如乳腺肿大、可见灰白色的黏液分泌物从阴道中流出,甚至出现假月经。这是因为母体雌激素对胎儿影响中断所致。 孩子出生的时候,调节体内内分泌的重要的轴系不稳定,体内的这些激素就会升高,即微小青春期。促性腺激素以及男孩子的雄性激素、女孩子的雌性激素都可以有一个明显的升高。而出现类似进入青春期的一些现象。 一般男孩在6个月内,女孩在1岁以内,个别可能到2岁, 以后激素分泌水平逐渐平稳而正常,在临床上经常会见到1岁内的孩子出现乳房变大,并内有乳核,但随着生长发育逐渐恢复正常。 2性早熟 性早熟是指女
一连串的感叹号,让我几乎能看得到这位妈妈难过、焦虑、迫切的表情。暖妈仔细地看了这位妈妈提供的截图,是一篇名为《!!!三岁幼童!!!幼儿园遭性侵害!!!谁来还孩子一个公道!!!》的微博信息,暖妈多么希望这个信息是谣传,于是又上网搜索相关资料,这才发现这篇新闻其实已经是2015年的旧闻了,只是因为各种不为人知的原因,拖了近一年也始终没有一个结果,最近经过章子怡、姚晨、李湘、汪峰等明星转发及支持,又一次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在关注这个事情的过程中,暖妈的内心充斥着心痛、愤慨、悲哀、压抑……各种情绪发酵着、翻涌着,让我无法平静,也没有一个出口可以释放。 恕我不再复述那些令我十分难受的具体内容,想了解详情的、或者愿意以各种形式帮助、支持新闻中这个不幸家庭的各位朋友,可以到新浪微博关注“保护受伤的孩子”。 而正如开头那位读者妈妈所提议的,我们现在最需要考虑去做的,是在孩
文:大卫吉娜 当今的中国,虎妈猫爸们除了培养孩子的智商,也越来越重视对孩子情商的培养。个人以及在社会中的情绪管理能力是情商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有些孩子外向爱交朋友,有些孩子内向不爱说话,有些孩子爱发脾气,有些孩子比较平和,情绪管理的能力能够通过后天培养吗?答案是肯定的,其实每个人都会有情绪,例如高兴,悲伤,生气,愤怒,不安,害怕等等,但是我们自我处理及表达方式都会不同,有些的确来自于天生,但是更多地还是来自于认知。情绪管理一方面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及调节方法,同时也帮助孩子认知他人的情绪,从而提高孩子对于社会情感的把握与调节。本文根据英国早教大纲EYFS孩子情感发展及情绪管理纲要,通过我家双胞胎奥利和查理成长案例分析一下如何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 按照年龄段孩子情感发展及情绪管理的表现及案例: 年龄:
行为习惯
性格心理
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