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3-6岁1-3岁0-1岁新生儿
  • 孩子总是跟你对着干,聪明家长知道怎么做吗?
    孩子总是跟你对着干,聪明家长知道怎么做吗?

    小时候的孩子老爱粘着爸妈,是爸妈的开心果,长大了总爱跟父母对着干,这是为什么呢?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就是要从大小不同的错误中得到大小不同的惩罚,从而学会怎样行动。 和几个妈妈聊天,大家一致感慨,真想孩子们早点开学。 熊孩子们在家里各种闹腾也就忍了,最可气的是,什么事情都和你对着干,你还拿他们没办法。 回东北过年的阿莉就给我说了她儿子和她对着干的故事。 东北有多冷大家都知道,但这个小家伙,就是不喜欢带帽子,每次出门前阿莉给他带好,转眼就自己脱掉了。 所以阿莉从来不敢让他自己出去玩,每次出去阿莉都跟着,他脱掉,她就立马给带上。 “每天都重复这个动作,我快疯了。”阿莉说,她担心儿子的耳朵被冻坏了,但儿子又总和自己对着干,非不戴帽子,她现在完全就成了儿子的随从。 “恨不得明天就回深圳。”阿媛

  • 爱发脾气的父母,容易养出什么样的孩子?
    爱发脾气的父母,容易养出什么样的孩子?

    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是什么样的,养出的孩子基本相似,有一个爱发脾气的父母,容易养出什么样的孩子呢? 你是什么样,孩子就是什么样 前段时间看到芬兰的一则公益广告《The Orphanage》(孤儿院),它是以“如果孩子能够选择父母”为主题,讲述了一对姐弟被带去选择他们的养父母之前,可以透过玻璃罩见到那些备选父母相处的场景。 第一组的父母看起来相敬如宾,交流间面带微笑,十分温和,两个孩子也忍不住弯起嘴角。 第二组的父母看起来非常亲切温柔,母亲还端着一杯果汁笑着想递给孩子们,两个孩子笑得特别灿烂。 第三组父母看起来很有教养,非常绅士的父亲看到孩子们的到来就立即蹲了下来,平等地注视着他们,两个孩子也特别放松,笑得很可爱。 到了第四组,一对父母正在大喊大叫,相互指责,孩子们的脸色立即就变了,惊恐、躲避、悲伤。可作为

  • 小儿中毒型痢疾怎么治疗
    小儿中毒型痢疾怎么治疗

    降温止惊 可综合使用物理、药物降温或亚冬眠疗法,惊厥不止者,可用地西泮0.3mg/kg,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最大剂量≤10mg/次)或用水合氯醛40—60mg/kg保留灌肠,或肌注苯巴比妥钠5mg/kg.次。 抗菌治疗 为迅速控制感染,通常选用两种痢疾杆菌敏感的抗生素静脉滴注,因近年来痢疾杆菌对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等耐药菌株日益增多,故可选用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钠等药物。 循环衰竭治疗 1、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 2、改善微循环,在充分扩容的基础上应用菪莨碱、酚托拉明、多巴胺或阿拉明等血管活性药物改善微循环。 3、其他:及早应用糖皮质激素抗休克,常用地塞米松0.2—0.5mg/(kg.次)静滴,每天1—2次,疗程3—5天。钠

  • 小儿中毒型痢疾有什么症状
    小儿中毒型痢疾有什么症状

    脑型(脑微循环障碍型) 以脑微循环障碍为主,脑水肿明显。 1、轻度表现: 面色发灰,精神萎靡,嗜睡,惊厥,口唇发绀,呼吸增快,四肢肌力增高,血压正常或轻度升高。 2、重度表现: 重度表现出中枢性呼吸衰竭:神志昏迷,频繁或持续性惊厥,面色苍灰,瞳孔一侧大、一侧小,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呼吸深浅不匀、节律不整或有双吸气、叹息样呼吸、下颌呼吸、然后呼吸次数逐渐减少,减少至12次/min,这是一个危险信号,如不给予特殊抢救,患儿可突然呼吸停止而死亡。 休克型(皮肤内脏微循环障碍型) 此型以皮肤内脏微循环障碍为主,大量血液淤滞在外周,有效循环血量不足。 1、轻度表现: 神志尚清楚,但有烦躁,精神萎靡,面色苍白,手脚发凉,口唇轻度发绀,皮肤发花,末梢循环差

  • 小儿推拿治中毒性痢疾的方法是什么
    小儿推拿治中毒性痢疾的方法是什么

    补脾土 位置:拇指指腹(即末节螺纹面)。 操作:时针旋推为补,名“补脾土”。 次数:300次。 注意:做小儿推拿,习惯上以小儿左手为宜。从螺纹面根部推向指尖(即离心方向)的直推为清,名“清脾土”。四岁小儿,四岁以上酌加,以下酌减。 推大肠 位置:食指外缘,自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 操作:从食指端直推至虎口,名“推大肠”,为补,止泻。 次数:200次。 注意:从虎口推向食指端,名“清大肠”,治便秘。四岁小儿,四岁以上酌加,以下酌减。 揉板门 位置:位于小儿手掌大鱼际处。 操作:操作时,操作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按揉板门。 次数:150次。 注意:用拇指桡侧从

  • 让老大接受老二,家长只需要这么做!
    让老大接受老二,家长只需要这么做!

    二胎政策的实施,一家三口变成了一家四口,但是老大的情绪看起来不是那么开心,觉得自己被忽视,爸爸妈妈们不爱自己了,会产生这一类的误会,作为家长应该用实际行动表达。 01、二宝到来会对大宝有什么影响 对于家里最大的孩子来说,一个弟弟或妹妹进入到家庭中,会让他经历一段“困难期”。 因为他们发现自己不得不和另一个人分享父母的爱。甚至突然不再被父母全然关注,这会让孩子产生强烈的失落感。 他们的安全感会迅速下降。尤其是当孩子已经到了两岁。 两岁后,孩子有能力体验到比较清晰的危机感和剥夺感。而照顾两个孩子往往让母亲有很大的压力,消耗母亲很多精力,她没有可能像之前一样照顾一个孩子, 有时候父母婚姻满意度,都会因为要照顾两个孩子而受到影响。但如果大宝和小宝相处时间足够,他们的关系就会融洽很多。 这个时间并不需要很长,大

  • 孩子的玩具千万要小心,那可是孩子的童心!
    孩子的玩具千万要小心,那可是孩子的童心!

    对于孩子的玩具,作为家长一定要小心,没有家长的陪伴,孩子和它们的关系是最好的,那也是孩子们的一颗童心。 有的时候,各种各样的玩具是孩子们最好的玩伴、倾听者,当他们独自一人在客厅或者房间时,总喜欢对着玩具自言自语、自导自演。 当你路过客厅,跨过宝贝们的玩具时要注意了,一定别踩他们的玩具,否则他们会非常受伤。 01、不小心踩到玩具 丝瓜还小的时候,有一个非常喜欢的小玩偶。 丝瓜对它爱不释手,常常把他的所有玩具摆满一地,将玩偶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并且根据听过的绘本即兴编造出有趣的小故事,比如王子救公主的故事;公主与小矮人们的故事…… 有一天,丝瓜爸爸下班回家太兴奋,一脚踩在了玩偶上,碰巧丝瓜看见了!当下就听到了丝瓜撕心裂肺的哭声,“公主死了,公主死了”“爸爸是坏人”,哭了许久许久,直到吃完饭时都还伤心欲绝。

  • 当孩子们发生肢体冲突的时候,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当孩子们发生肢体冲突的时候,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孩子们聚在一起玩的时候,会因为很小的一件事都会发生小小的矛盾,但是一会会就好了,做为家长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看待这件事呢?接下来跟着文章一起来看看这个故事吧! 成人首先要知道,在孩子打架中自己必须扮演一个中立调停者的角色,而不是一个愤怒的“参与者”。 成人为孩子调停的过程,也是在教孩子如何化解冲突。 01、最近看到一个新闻,两个孩子在游乐场玩发生冲突,打了起来。 一个孩子的妈妈见状,立即冲过去打另一个孩子,结果被另一个孩子的妈妈看见,两个妈妈打了起来。 很快,两人的丈夫又参与进打架,四个人打成一团,好不容易才被赶来的工作人员拉开。 据说最后还报了警,双方家长去到派出所解决这次事件。 其实孩子在一起玩,常常会发生磨擦,也可能会发展为打架。 但如果家长卷入了孩子的打架,是最糟糕的一种情况。

  • 孩子常说这句话,是情商报表的表现!
    孩子常说这句话,是情商报表的表现!

    “对不起”是日活中常用的礼貌用语,在教孩子讲礼貌的时候,不要忘记告诉孩子,多说“对不起”对以后的工作、学习都是有帮助的。 有多少人,憋红脸、咬着唇最难说出的估计就是“对不起”三个字,特别是年幼的孩子。如果你家孩子在做错事之后,懂得拉着你的手、看着你的眼睛、轻轻地说“对不起”,除了感受内心的融化,你还要为有这样一个孩子而骄傲,因为这样的孩子情商指数一定爆表。 1)、“对不起”三个字是妙药 多少矛盾,都可以因为真心说出的“对不起”三个字而得以化解。“对不起”三个字不是消解所有矛盾的灵丹,但是它是拉近两个人的妙药。 ◆ “对不起”不是说说而已。做错了事,一句真诚的“对不起”就是一种勇于面对错误、面对自己、面对他人的态度,这种态度是真诚的,所以可贵! ◆ “对不起”不是“你错我对”的结论。而是“我知道、我看到、我明白”我的所作所为

  • 春节将至,孩子心里有些话说不出口!
    春节将至,孩子心里有些话说不出口!

    当孩子抿嘴、低头的时候,你可知道孩子在想些什么吗?作为父母应该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知道孩子在想些什么,而不是一味的强求孩子学这学那。 年味渐浓,但是有一些孩子他们的内心是忐忑的,他们既期待春节的带来,可以享受热闹欢乐的亲友相聚,但是又担忧和亲友们的相聚,因为相聚时长辈必定会问“期末成绩考得如何了?”,如果成绩考得一般或者不理想的孩子,内心最是忐忑。 长辈对孩子成绩的关心,有时候可能是很自然的随口而出,即便孩子考得不好,一般会回上一句“那新学期要好好努力了!”大部分长辈都以鼓励为主,并非要追究成绩好坏的原因。 但是,在孩子看来就不是这样的。一来孩子有虚荣心,在热闹欢乐的春节里自己的成绩不好,内心会深感扫兴;二来是在他小小的内心里会想:会不会因为我的成绩不好,大人们会觉得我没有好好上课和学习,就不喜欢我了?就觉得我笨了?他们会不会更喜欢其他成绩好的孩

  • 小儿推拿白血病发烧治疗方法
    小儿推拿白血病发烧治疗方法

    补脾土 推拿位置:拇指指腹(即末节螺纹面)。 操作方法:时针旋推为补,名“补脾土”。脾土多用补,而少用清。 操作次数:300次。 注意事项:从螺纹面根部推向指尖(即离心方向)的直推为清,名“清脾土”。四岁小儿,四岁以上酌加,以下酌减。 清肝木 推拿位置:食指指腹。 操作方法:直推为清,名“清肝木”。 操作次数:200次。 注意事项:“肝木”宜清不宜补,补之恐动肝火。四岁小儿,四岁以上酌加,以下酌减。 清心火 推拿位置:中指指腹。 操作方法:直推为清,名“清心火”。 操作次数:200次。 注意事项:“心火”也宜清不宜补,补后恐动心火。清肝木与清心火有清火、降热功能。四岁小儿,

  • 小儿推拿安全吗 关于推拿的“6”个问题!
    小儿推拿安全吗 关于推拿的“6”个问题!

    小儿推拿安全吗 小儿推拿是绿色疗法,通过推拿小儿特定的穴位来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可以让宝宝少吃药、不吃药,减少药物对宝宝内脏等器官的损害,符合当今医学界推崇的“无创伤医学”和“自然疗法”的要求。 小儿推拿适用于哪些人群 大量临床实践证实,小儿推拿对各种腹泻(消化不良型治愈率达99%)、小儿感冒、发烧、咳嗽、厌食、呕吐、积滞、便秘、遗尿、夜惊、盗汗、斜颈、湿疹、疝气等疗效显著。 小儿推拿主要针对多大的孩子 小儿推拿适合0-12周岁的孩子,6岁以下的孩子进行小儿推拿效果最好。 小儿推拿还需要配合吃药打针吗 孩子患病后要经医院检查,根据情况需要而选择治疗方法。病情严重的情况下以医院的治疗方案为主,同时配合小儿推拿。

  • 小儿休克的护理措施
    小儿休克的护理措施

    注意保暖 注意给体温过低的休克患儿保暖,盖上被、毯。伴发高热的感染性休克患儿应给予降温。 {insc m="8" i="1101512"} 做好术前准备 严重感染患儿,采用敏感抗生素静脉滴注,积极清除原发病灶(如引流排脓等),对某些可能并发休克的外科疾病,抓紧术前准备,及早手术治疗。血液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应在抗生素使用前采样。 逐步供给营养 在禁食期间,由静脉供给全胃肠外营养,以后根据病情逐渐供给胃肠内营养。 {insc m="8" i="1102035"} 安抚患儿心理情绪 对年长儿做好心理上的安抚,休克患儿的意识常是清醒的,对突然的病情变化可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如害怕、恐惧、焦虑等,这些反应与休克之间会形成负反馈的

  • 宝宝呼吸不畅的原因是什么
    宝宝呼吸不畅的原因是什么

    感冒鼻塞 由于宝宝的体温调节中枢不十分完善,鼻黏膜嫩弱,呼吸道抵御能力差,容易感冒。随后鼻黏膜发生急性水肿,引起鼻塞。 表现: 鼻塞流涕,鼻翼两侧微红,有的伴有发热。 急性鼻窦炎鼻塞 宝宝反复上感可累及鼻窦黏膜,使其充血肿胀,分泌物增多,阻塞窦口引起急性鼻窦炎。 表现: 除了有鼻塞、流脓鼻涕、张口呼吸等鼻部症状外,较重的还有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烦躁不安等症状。 鼻痂阻塞 鼻黏膜每天都会有正常量的分泌物,由于宝宝不会擤鼻涕,妈妈没不及时给宝宝清除鼻腔里边的分泌物,会使分泌物积存在鼻道,时间久了,积聚的分泌物会干燥变硬而形成鼻痂。 表现: 鼻痂粘附于鼻腔外口或深处,阻塞狭窄的鼻道。

  • 小儿休克的诊断标准
    小儿休克的诊断标准

    感染性休克 尽管休克的基础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并取得基本一致的认识,但休克的早期诊断仍主要依据临床观察和经验判断。 1、休克的监测:监测目的是早期诊断、判断疗效和预后。准确、稳定和安全监测是休克治疗成功的基础,监测内容应包括血流动力学、内环境、脏器灌注和脏器功能四方面。休克监测涉及监测途径、项目、频度等内容,这些需根据原发病种类、休克病情严重度、存在的并发症和治疗反应随时做出调整。反复、仔细体格检查和综合的生命体征监测是最基本的措施。对神志状态、面色、心音强弱、呼吸节律、发绀、四肢温度和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等应进行重点观察。持续实时监护内容应包括心电、心率、经皮氧饱和度、血压、脉压、体温、尿量和肛指温差。 2、早期诊断:早期诊断是提高休克抢救成功率的关键。目前休克早期诊断的难题首先是很难获得代偿性休克的特异性证据。其次,因为休克的发生发展

  • 小儿腹部按摩手法 小儿推拿腹部手法
    小儿腹部按摩手法 小儿推拿腹部手法

    分推腹阴阳 1、位置: 沿肋弓角边缘或自中脘至脐。 2、手法: 以双手拇指沿肋弓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100次。 摩腹 1、位置: 整个腹部。 2、手法: 用手掌掌面或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顺时针和逆时针环形摩动各5分钟。 振腹 单掌或双掌重叠于腹部,前臂强制性收缩,施以高频震颤。 按腹 随呼吸垂直按压,一起一伏。 挪腹 双手握拳,置于腹部两侧,先按压,再内旋3-5遍。 荡腹 双手重叠置于腹部正中线,先把腹部推向对侧,再

  • 孩子的教育为什么一定要爸爸参与?
    孩子的教育为什么一定要爸爸参与?

    爸爸陪伴的孩子智商更高,爸爸陪伴的孩子更加勇敢 ,爸爸影响着孩子的性别认同,爸爸决定了孩子未来的幸福程度......为什么爸爸一定要参与孩子的教育? 十一期间,我们全家总动员来到了山东的一处海滩上。海滩上人山人海,坐在不远处一个幸福的四口之家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两个孩子实在太可爱了。 不由得在他们身上停留。可不太温柔的场景也随之上演: 小女孩跑到爸爸旁边:“爸爸,你赔我们去捡贝壳吧!” 这位爸爸正在专心的玩手机,手指在屏幕上划动着,眼皮都没抬一下,不耐烦的打发道:“爸爸没空,你去找妈妈吧!” “可是我想要爸爸陪我玩!”女儿撒娇的趴在爸爸的腿上摇晃,但这位父亲却依然无动于衷,甚至有些愠怒。 “爸爸说了没空没空,你要么找你妈妈去玩,要么和你弟弟去玩,别来烦我!”爸爸终于还

  • 孩子多大能参与“压岁钱”的管理?
    孩子多大能参与“压岁钱”的管理?

    几年前,一帮朋友们春节聚会,互相给孩子们压岁钱。其中,有几位朋友当场对孩子说:“压岁钱,我先帮你存着。”我问他们:真帮孩子存着吗? 他们调侃说:我们爸妈当年不都这样说嘛,反正孩子还小,也不懂管钱。 我当即未置可否,但隐约觉得如此做法,既错失了一个极佳的引导孩子学会理财的机会,站在孩子的角度而言,他也不会愿意失去对自己所拥有这一对“金钱”价值的体验...... 意料中的“外财” 很快就到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了,相信我们的孩子们都会在新年期间获得一笔代表长辈们祝福的意料中的“外财”,即压岁钱。 为什么说意料中呢? 因为我们拥有五千年的文化,压岁钱溯源始于汉代,可谓大江南北源远流长。 而为什么说是“外财”呢? 因为对于孩子们来说,这的确是一笔非劳动所得收入,时至物质节节攀高的今日,孩子们的压岁钱数

  • “压岁钱”该交给孩子自己保管吗?
    “压岁钱”该交给孩子自己保管吗?

    过年期间,孩子收到的压岁钱都是父母给代为保管了吗?孩子的压岁钱要上交吗?关于“压岁钱”该家长保管,还是交给孩子? 家庭系统中不存在“不劳而获”这回事,亲朋间自觉自愿的互相赠送不需要加入太多的社会评判元素。钱币本身是中性的,它原本没有任何道德标注,我们更无需人为地赋予它某种色彩。 春节期间,很多小朋友的口袋都鼓了起来。串门、逛亲戚,压岁钱都没有少收,那么这些压岁钱是孩子自己收着,还是交给爸妈保管? 现在生活条件好,老人和亲戚们见了孩子都要给压岁钱,数额也比较大,从几百到几千元不等,我女儿今年一下就收了几万元。她刚刚 7岁,显然现在还没有支配这笔“巨款”的能力。 前几天,我看到一位罗老师的博文,也是一位教育专家,认为:“压岁钱不能交给孩子自己花。因为现在孩子得到的钱数额较大,他们不懂得如何花。而且这是别人馈赠的,不是孩子自己挣到的钱,如果给

  • “讨好型”人格的孩子,其实挺让人心疼的!
    “讨好型”人格的孩子,其实挺让人心疼的!

    “讨好型”人格的孩子,会违背自己的意愿按照别人的想法去行动,从而丧失了自我。不懂的拒绝,一味的委曲求全,孩子这样的性格,罪魁祸首是父母。 妈妈生气——孩子赶紧道歉:妈妈我错了,以后再也不惹妈妈生气了; 妈妈很累——孩子立马给妈妈揉肩捶背:妈妈辛苦了; 妈妈沉默——孩子战战兢兢地不敢玩也不敢动。 你一定很惊讶,世上居然有如此“乖巧懂事”的孩子?这样的孩子你想要吗? 其实这种“乖巧懂事”是典型的“讨好型人格”,讨好就是违背自己的意愿按别人的意愿行事,做别人期望做的事情。 “讨好型人格”的孩子在成人后会成为大家眼中的老好人,喜欢察言观色,不懂拒绝,总是默默地把委屈藏在肚里自行消化…… 心理学家Harriet Braiker在《讨好是一种病》一书中提到: “关于讨好有一个很大的误解,很多人会觉得它

育儿导航热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