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幼儿健康幼儿营养幼儿教育幼儿疾病
  • 聪明的父母从不在这3点上给孩子省钱!(家长必读)
    聪明的父母从不在这3点上给孩子省钱!(家长必读)

    一个孩子从“呱呱坠地”起,就需要我们父母给他不少的“投资”,那么到底哪些钱该花?哪些钱不该花呢?以下这几点,父母要早知道。 能省的钱:是学校 现在大多数家长都是全职双职工,事业心强,陪伴孩子的时间少,懂教育的也少。总以为送到最贵的学校就是最好的。可再贵的学校,也不一定适合自己的孩子,再小的课堂,也是一个老师面对几十个学生。 很多人都以为私立学费高,私立老师待遇好,教的也好。可私立的学费贵,贵在了设施,而没有贵在老师身上。 为了学区房,更是有不少家长砸锅卖铁,也要挤进去。学校的教育是一部分,可一个孩子的成长并非取决于学校的好坏。孩子的成长是非常敏感的,再好再贵的学校,如果不合适也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不能省的钱:家庭教育 教育子女是父母的天职,是任何人无法代替的。“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就应该承担起教育孩子的第一责任。

  • 不在这3个时间点陪孩子,将来你用再多的时间陪他都没用!
    不在这3个时间点陪孩子,将来你用再多的时间陪他都没用!

    昨天看到这样两则新闻:在湖南安化,有个孩子,在儿童节前夕替爸爸写了一张请假条,说想借这个机会和爸爸一起吃饭游玩。9岁女孩,父母离婚后3年多来,第一次见妈妈。分别时,竟然追着摩托车跑了一公里。 说实话看到这,我的心里真是五味杂陈。瞬间就想到了被自己留守在家的女儿涵涵,也是这样连儿童节都要错过。 或许有的父母会觉得,只是一个节日啊,不过对孩子也没什么影响吧。确实,比起爸爸妈妈的陪伴,这些节日和礼物,又算得了什么呢? 但是,如果你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做到像全职妈妈一样24小时陪在孩子身边,那么就尽量在这3个时间点陪伴孩子,否则将来你用再多的时间陪他都没用! 早餐时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都不再习惯于早起做饭。这就造成,很多上班族的爸爸妈妈,甚至包括上学的孩子,早餐往往都是在路上解决了。 或者,有些父母虽然在家吃

  • 爸爸在家做到这6点,你的孩子绝对有出息!(深度好文)
    爸爸在家做到这6点,你的孩子绝对有出息!(深度好文)

    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曾在他的《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一书中这样写道:“爸爸在身体、气质和思维上的特点,很容易被孩子当作心中的偶像。孩子也总从爸爸身上获得面对外部世界的信心。爸爸,是孩子通往外部世界的引路人,好的不好的都影响巨大。” 所以教育孩子,绝不只是妈妈一个人的事情。爸爸对女儿生活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爸爸扮演的角色会影响女儿将来的婚姻生活;在女儿的自尊感、身份感及个性形成过程中影响深远。缺乏爸爸教育的男孩儿往往表现出多愁善感、性格懦弱、胆小怕事以及性格孤僻、自卑等特点。因此爸爸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要怎么当爸爸,才称得上出色呢?其实,你要认真做到这6点: 蹲下来的爸爸: 不居高临下,和孩子做朋友 身为父母,我们总想要一个听话的好孩子。那么是打,是骂?还是利益诱惑?或是武力逼迫?当爸爸抱怨孩子不听话时,你是站在什么

  • 这三大恶习会毁了孩子一生,家长千万不能纵容!
    这三大恶习会毁了孩子一生,家长千万不能纵容!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习惯可以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幼儿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同时也是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阶段。家长应该重视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和熏陶,比如,生活习惯、阅读习惯、劳动习惯等等。对于孩子的恶习,家长一定不要纵容。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一个人的日常活动,90%都在不断重复原来的动作,习惯动作是潜意识,无需大脑思考,无需用意志去控制。不良习惯,对于人的一生的负面影响也是难以估计的。 孩子如果有以下三个坏习惯,家长千万不能纵容,一定要帮助孩子及时纠正。 一依赖性强,不爱思考,遇到问题就找家长。 这是一位妈妈向我发来的求助: 我家孩子5岁了,独立性很差,特别依赖妈妈,不仅仅是穿衣吃饭等自理能力,还有生活中其它方面,比如,画画的时候打不开彩笔盒,不会自己

  • 孩子说出了真相!为什么跟爸妈顶嘴?家长们必须知道~
    孩子说出了真相!为什么跟爸妈顶嘴?家长们必须知道~

    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苦恼。让孩子往东她偏往西,越来越不听话,而且还学会了顶嘴。其实,没你想的那么糟。顶嘴不一定就是孩子任性、调皮,故意跟你作对。看看这些孩子们对自己为什么顶嘴是怎么回答的吧,或许会对家长们有所启发! 宝宝说: 因为我觉得我爸爸的做法一点儿也不公平。上个星期,和爸爸约定好如果我作业完成了就带我去迪斯尼玩。可等我完成了他却改口说,等你考上班级前十名,考不上就别想了。我真的特别生气,为什么你们大人这么言而无信? 家长怎么做: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安抚孩子一时的情绪,随口许下诺言事后却抛到脑后的家长更是比比皆是。也许你并不是存心,可当孩子一而再、再而三地失望时,父母在他们心中就会变成“狼来了”,不仅不再信任父母了,父母对他的教育,恐怕他也无法再接受。若父母言而无信,孩子日后就很难信守诺言。因此哪怕承诺的是很小的事情

  • 不想让孩子长成那样的年轻人?你要从现在做起!
    不想让孩子长成那样的年轻人?你要从现在做起!

    我和朋友们聊天,发现很多人都遇到过这样的事:亲戚孩子大学毕业了,家长急着求人帮忙给找工作。当我们给联系了一个看起来不错的工作后,孩子却连应聘面谈都不肯去,嫌麻烦。他们希望的工作最好是:挣钱多、工作清闲、离家近。我们都知道,这样的工作并不存在啊!(也许孩子会想,当网红主播就是)这样的年轻人,很多就始终任何工作也不接受,觉得都不好,一直在观望等待挑选,然后这种赋闲的日子就变成了常态,成为啃老族。当然,年轻人不都是如此,我猜,真的对自己负责的年轻人,最初也没让父母帮忙找工作,所以都没被我们遇到。 或者,事情实际是这样的:那些没有被父母各种包办保护的孩子,不是从小一直管到找工作找对象的,最后都有能力也有意愿自己闯荡奋斗。几年之后,被家长求人找工作的孩子们还在赋闲等待时,这些自己奋斗的年轻人已经有一些积累了。 孩子们最初的差别,天性与基因中的因素,当然有,

  • 孩子进步快、有动力,原来是妈妈这样夸~
    孩子进步快、有动力,原来是妈妈这样夸~

    女儿练琴,弹了一个练习曲,我在一旁做其他事情,问她:“这是拜厄吗?”她说: “不是,是车尔尼。”(她刚换教材,但即使这样初级的问题,她也能忍受,也能引起她继续沟通的兴趣)然后不等我问,她继续说:“跟拜厄有点像,你听听这个……”后来又弹一个练指法的,我说:“好多低音啊!”她说:“对啊,新的哈农有两个八度呢!就像这样……” 我想,家长要以开放的状态,提供真实的对话,可以给孩子空间,让他凭借自身的学习动机,去进行。(前提是:我们在他幼儿期做好,孩子已经有了对事情的探索兴趣和取得进步的欲望。) 有位家长说: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门道,其实孩子更重视的是你真正关心他在做的事。要真诚地跟他交流,而不是空洞的夸奖。比如你说:“你画的是消防车吧?”“这个东西是干什么用的?”“这个兔子为什么戴眼镜呢……”可能比你泛泛的夸画的真好,更能让他高兴。 就是这样!

  • 这样和孩子交流,教出好品格!
    这样和孩子交流,教出好品格!

    每当孩子出现问题行为,周遭的大人经常不加思索的训斥说:“不可以那样!”然而那些刺耳的话,孩子却一点也听不进去。“引导式对话”(Coaching)运用有目标的谈话技巧,提供了沟通的另一种可能。 大石良子是将“引导式对话”运用在日本教育现场的第一人。她在《改变孩子一生的对话力》一书中指出,和孩子对话最重要的是,先接纳孩子的想法,引领孩子思考“什么是事情应有的面貌?想做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再根据这些目标,让孩子自己思考、选择和决定“应该采取什么态度或行动”。以下内容摘自《改变孩子一生的对话力》,教你运用十六种对话技巧,引领孩子改变自己。 孩子有问题,亲师可以怎么谈? 状况1 孩子爱回嘴、吵架,老师可以怎么谈? 有些孩子在学校动不动就和同学吵了起来,经常跟老师回嘴。当他和同学发生争吵时,老师如果从远处大声训斥

  • 孩子爱顶嘴怎么办?五招收服孩子爱顶嘴
    孩子爱顶嘴怎么办?五招收服孩子爱顶嘴

    “请问杨老师,我孩子读初中,对他说话,他常常假装没听到,要不然就回嘴:“你很烦耶!”请问我该怎么办?” 青少年爱顶嘴,常常是因为父母无法调整关爱;没能顺利转型,就会唠叨,孩子也会长不好。打个比方,你把幼苗种在栽培箱里,结果它长大了,你还继续放在栽培箱关照,它能不长歪吗?你必须移开保护罩,让它在自然环境里茁壮,才能顺利转型。 举个例子,现在许多孩子有过敏体质,父母经常提醒孩子不能吃冰。孩子还小时,只要父母不买,他就没得吃。初中以后有办法吗?他下课去买冰,喝完再回来,你还真的不知道呢。父母不转型肯定落得唠叨之名。至于如何转型?我提五招供大家参考: 第一,体认“唠叨其实为自己”。 孩子日渐长大,同侪的影响愈来愈大,父母则逐渐式微,顶嘴就是不想被管那么多。这很自然。可是对父母来说,就很痛苦。当你发现里子渐失,却还想赢得面子,就会唠叨。这唠叨,是

  • 不幸的妈妈各有各的不幸,但幸福的妈妈都做到了这三点
    不幸的妈妈各有各的不幸,但幸福的妈妈都做到了这三点

    当妈以后的生活会发生很多的变化。大多数妈妈会为孩子放弃一些事情,也会得到来自孩子的不间断的小惊喜。他曾经让你手忙脚乱,也曾让你心生一股暖流。不幸的妈妈各有各的不幸,但幸福的妈妈都做到了这三点。 1、告诉孩子,我第一次爱爸爸,第二爱你。 这么说可能刚开始会让孩子有一点失落感,但久而久之,这会成为他的骄傲。事实证明,爸爸妈妈的感情稳固是最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感的,甚至比爸爸妈妈单独爱他更让他安心。 他不会猜想妈妈你为什么不爱我,而是会从你们的感情中读到很多,会明白什么才是健康的爱情,该怎样爱别人和享受被爱。等长大了有了独立的能力,他甚至会说:爸爸妈妈,你们平时辛苦了,周末我去找同学,你们过自己的二人世界去吧。 2、有一个自己的钟情的小爱好 或许是爱上烘焙,经历几次黑暗料理之后,能做出老公和孩子爱吃的蛋糕;

  • 婆婆的肺腑之言:我帮忙带孙子,不是闲也不为赚钱
    婆婆的肺腑之言:我帮忙带孙子,不是闲也不为赚钱

    小编有位邻居,姓田,今年50岁左右,是个农村小老太太。今年初到城里儿子家帮忙带孙子。刚到时,老太太小心谨慎什么都不懂的样子,连我们这群局外人都担心老人没办法带孩子。 才过了小半年,小老太太硬是学会了全套的育儿诀窍(挺佩服老人的毅力~),那才叫一个不辞辛苦,接送小孩、买菜做饭,有时候儿子媳妇都太忙,还要帮做家务。但在印象里,老太太从来没在外面说过媳妇一句的不是。 有次晚上散步,碰见老太太在用健身器材,就去打招呼,聊着聊着,我问起了老太太为什么放着农村的活不干,专程过来带孩子。听完老太太的原因以后,我顿时就对她刮目相看了。 (以下总结老太太的原因,希望给还在纠结“老人该不该带孩子”的人一些启发) 第一,和儿子、媳妇商量的结果 “我在农村干活好好的,没有主动想过带孙子,在儿子和媳妇的建议下,我考虑着既然年轻人有需求,

  • 千万别这样批评孩子,真会毁了他!可惜99%的父母都做错了
    千万别这样批评孩子,真会毁了他!可惜99%的父母都做错了

    -01-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缺乏自控能力,总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举动。比如抢夺其他小朋友的玩具,生气时拍打其他小朋友的头...这时候,恰当的批评是一定要有的。这里体现着小孩子的教养,也反映出家长的素质。 但是,生活中的父母又往往遇到这样的疑问,“我们可没惯着孩子,他一有什么错误,我们都会批评他,告诉他一定要改正,可是孩子就跟没听见一样。”或者说:“我的孩子太皮了,我们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就是不管用,我们是真的没办法了!” 这种油盐不进、批评失效的状态,真的令妈妈非常无奈。 -02- 难道说是自己倒霉摊上了坏孩子?难道真的是因为孩子小,这就是孩子本来的样子? 其实,都不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家长的批评方式、心态没有把握好。 我们强调批评的目的,是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改正错误,从而逐渐

  • 要孩子是为了什么?传宗接代还是养儿防老?
    要孩子是为了什么?传宗接代还是养儿防老?

    我是一个妈妈,今年57岁,退休2年,我的儿子今年31岁,在我退休那年儿子刚好结婚,一直以来我都非常宠儿子,他结婚了,我自然也承担起照顾他和儿媳妇的责任,这在我看来是理所应当的。 本来我是想着儿子结婚后要和我们两老生活在一起,因为老伴的劝阻,说小两口要有自己的空间,我才放弃了。但为了方便照顾儿子儿媳,我和老伴专门搬到他们住的小区,每天早上我会去儿子家帮忙做早饭、打扫卫生,晚上做完晚饭、等他们洗漱准备睡觉才回到自己家。 一天,我像往常一样,拎着从早市上淘来的新鲜蔬菜,满怀喜悦地朝儿子家走去。可是却没能打开家门,不是我钥匙拿错了,而是儿媳换了门锁。 她说:“最近小区偷盗案特别多,所以……”那天,我像往常一样,给他们一家三口做了早餐,打扫了房间,将脏衣服都洗了,然而,他们没有给我新锁的钥匙,也许他们忘了吧。 晚上,儿子来我家,将一把钥匙交到我手

  • 下面这些情况,出现三种,您的家庭教育就危险了!
    下面这些情况,出现三种,您的家庭教育就危险了!

    你的今天,就是孩子的明天,你今天对孩子喊,就别怪他明天对你叫;你今天对孩子没耐心,就别怪他明天对你不耐烦;你今天训孩子不如别人优秀,就别怪他明天怨你不如别人爹妈有权势;你处处苛求孩子完美,就别怪他自卑懦弱;你自己界限不清,就别怪他不负责任。 所以,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一场修行,是孩子的纯真、无私、灵动洗濯了成人的浮躁、功力、自大的心理历程。好的教育,应该是父母通过孩子这把镜子,不断发现自我、修正自我、挖掘自我,并用新我来为孩子做示范和表率。我们是在教育的过程中,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1、如果您的孩子喜欢谴责别人,是因为平时您对他批评过多。 2、如果您的孩子凡事喜欢抱怨,是因为您总是挑剔他。 3、如果您的孩子喜欢对抗,是因为您对他有敌意和强制。 4、如果您的孩子不够善良,是因为您是一个缺少同情心的人。 5、

  • 如果你生了个女儿,这些事知道得越早越好
    如果你生了个女儿,这些事知道得越早越好

    父母心中最长久柔软的牵挂,一定是他们的女儿。总有人说,生女儿多好,粉雕玉琢的多可爱,长大了就是父母的小棉袄,似乎乖巧、温顺、贴心是女儿天生就应该有的特质,她们再调皮,也不会像男孩那样会惹事、让爸妈担忧。 但其实大家有所不知,由于女孩的特殊心理特点,作为女孩的爸妈,这辈子要操心的真的也真不少:早恋、性、被欺负、会不会被渣男骗、婚后的幸福……给家长们的忠告:如果你有个女儿,女孩人生的每个阶段该怎么做,父母知道得越早越好! 第一阶段:安全感(出生—2岁) 女儿应该怎么养?0-2的女孩和男孩区别不大,但女孩最渴求的是安全感。她们在出生后喜欢父母温柔的爱抚,跟她说话,逗她开心,只有她身体和情感的各种需求都得到了回应,她才能确信自己是安全的。女婴喝奶比较温柔,睡渣少,更怕吵,更爱互动。 所以,在面对孩子的呼唤时,我们最好是及时回应,并且以一种安心平

  • 要想孩子聪明,这7件事千万别做!
    要想孩子聪明,这7件事千万别做!

    当爸妈的都希望孩子能越来越聪明,而实际情况是,很多家长都在不知不觉中把孩子越变越笨了! 一、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 把一条大鱼放进有许多小鱼的水池里,大鱼饿了就游上去捕小鱼,没有一只能逃得过它的捕捉。 过了一段时间,科学家用一个玻璃瓶罩住了大鱼,再放进水池里。开始,当小鱼在瓶子外面游来游去,大鱼就迎上去咬,但每次都撞在了瓶壁上……慢慢地,大鱼的冲撞越来越少。 最后,它完全绝望了,放弃了捕食小鱼的所有努力。 结果,当科学家取走了套住它的瓶子,备受打击的大鱼沉到了池底,一动也不动了。无论有多少小鱼在它的身边,甚至嘴边游来游去,它都不会再张张嘴。 最后,这条大鱼就这么活活饿死了。 听了这个故事,也许你会说,这条大鱼真是笨死了! 可仔细想想,大鱼原来并不笨,可是,在无数次的碰壁之后,大鱼开始怀疑自己捕鱼的

  • 学会这招,让孩子留住自尊
    学会这招,让孩子留住自尊

    最近,孩子突然跟我疏远了。 以前孩子去学画画,总让我陪在身边,现在突然说: “妈妈,你就在隔壁的图书室等我吧,我画完了找你。” 以前吃完饭总是让我陪着去打会儿乒乓球,现在突然说: “妈妈,一会儿就我跟小明打吧。” 身为妈妈,我觉得很失落,孩子长大了要离我远去了么?但就在那一瞬间,我想起了上次在画室的不愉快,因为孩子的乱涂乱画,把整张纸画得乱七八糟的,而我没忍住,当着众人的面朝他发火了。 下课后,有小朋友跟孩子说:你妈妈是不是不爱你哦,对你好凶呀。 我以为这对孩子不会造成影响,但孩子最近在躲避我,他害怕我出现在他的小伙伴面前,我这才重视起来,原来,当着众人的面朝他生气,让他失去了他认为最宝贵的东西-----自尊。 这让我想起过年时的一件事。 临近吃饭时,我听见堂嫂在外面叫吃午

  • 用父母3年换孩子30年?事业的成功,无法弥补孩子教育的失败!
    用父母3年换孩子30年?事业的成功,无法弥补孩子教育的失败!

    一个人事业上再大的成功也弥补不了教育子女失败的缺憾! 我们总在说忙忙忙,但是孩子的教育根本不可能等着我们来弥补,只要稍微有点忽略,孩子的成长变化会很明显。有些毛病一旦养成,会花费很多精力来改正,甚至根本无法纠正。 所以不管挣了多少钱,事业发展有多顺利,如果孩子的教育不得当,将来老了会后悔。 虽然不需要我们一门心思扑在孩子身上,但是也绝对不能拿事业繁忙来牺牲孩子。生下他就得负责任啊! 著名的投资家黄晶生说:“幸福的本质其实就是一种感觉,一种什么感觉呢?幸福是一种追求快乐而又有意义的感觉!” 孩子在年幼时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他们就象河水的源泉,活泼而无拘无束,一旦被导向某一方向,就能转变它的流向。在社会的大环境中,为什么有的人有用,有的人有所作为,在这里起决定作用的是教育。 人与人之所以不一样,主要是

  • 孩子犯错时,千万不要“从1数到3”!这会害了孩子~
    孩子犯错时,千万不要“从1数到3”!这会害了孩子~

    有的时候父母不是气孩子不听话,而是气自己说的话失去了权威。孩子越长越大,越有自己的主张。你让他动,他偏不动; 你让他不动,他偏偏动。最气的是孩子犯了错,你让他改正,他偏偏不肯。于是,你发明了“数到3”,强硬地让孩子服从。 孩子因害怕而屈服,这绝不是教育的本质。 01 曾经听很多父母谈论过:“假如,你的孩子听到你吩咐他做事后,不立即照办,你会怎么做?” ?说法很多,印象最深的是三种方法: 1.跟孩子数数,“1、2、3……” 2.不再跟孩子争论,自己去把吩咐孩子做的事做好 3.强制命令他立马照你的意思做,并让他承担不照做的后果 之前,我对这个话题一直保持着漠不关心的态度。因为很多年前,我自己都是个孩子,只是观察爸妈如何教导我,并找爸妈教育时的漏洞,来让自己受益,而爸妈对我通常采取的是

  • 家长必须分清父母和朋友的角色,一味想和宝宝做朋友反会害了他!
    家长必须分清父母和朋友的角色,一味想和宝宝做朋友反会害了他!

    朋友的定义,是一个与我们有感情的人,我们喜欢和他相处;当在一起时,双方互相喜欢,感觉会很好;当有需要时,他们会给予我们支持,倾听我们的问题,并接受我们不那么好的那一面;当我们询问时,朋友也会给予建议。 父母要做的是养育、教导、指导、设定规范、品德指引,并提供食物、住所与爱给孩子。朋友和父母的身分,可能有一些个别项目重叠,但他们绝对无法互相比较。例如:朋友可以倾听你的问题,但我们会期待父母除了倾听问题外,还要提供孩子建议和指引。当触犯规则时,训斥我们不是朋友的工作,父母才是那个必须给予惩罚的人。 朋友和父母的界线很容易分辨,因此两者「职责」也应该分开。许多父母可能存在一个观念,认为当孩子的朋友可以确保孩子喜欢自己。这个观念造成许多父母模糊了两者的界线,认为试着成为一个酷爸爸,可以与孩子一起吸食大麻,并且大聊自己的「混蛋老板」;或者妈妈与十五岁女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