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父母爱孩子,怎么要求都不过分?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就是这样想的,为了孩子好,孩子以后会明白的,真的是这样的吗? 一位读者在我的一篇文章后,留下了这样一句话。这句话瞬间扎疼了我,甚至让我这样一个一向不怎么为文章的评论生气的人恼火起来。 我想回他一句:是不是爸妈生了孩子,就可以对他为所欲为呢? 并不是每对父母,对孩子都有同样多的爱 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父母都是爱孩子的”,被当成一个无比正确、不可撼动的表述。 但如果我们肯稍稍活动一下自己的大脑,有一点自己的判断,就不难发现,并不是每对父母,对孩子都有同样多的爱。 比如,同样是孩子失手打碎了一个杯子,一位妈妈马上关心孩子有没有因此受伤,并且心平气和地收拾起碎玻璃,而另一位妈妈马上对孩子大吼大叫,并且抓过孩子的手,狠狠打了十下,以让孩子记住这个教训,不敢再犯。我
和自闭症儿童相处需要注意些什么?作为父母,如何巧妙帮助自闭症儿童,那么该如何巧妙帮助自闭症儿童“恋人而不恋物”? 大多数婴幼儿都很喜欢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物,在观察的过程中,他们不仅学会了预测人们的行为举止,对意外发生的事件也会以吃惊或兴趣表现出适度的关注。 然而,自闭症儿童的表现则不大一样。他们不仅对周围的环境缺乏兴趣,对人们在社会性交往中的面部表情、语言、声音和手势等沟通方式也缺乏必要的认识。在社会性交往中,即便相同的事情人们也可以不同的方式因应。我们的语音语调、手势和面部表情也总是随着对象和环境不断的变换而改变。所以他们往往表现出对物体更有趣,而非随时变动且难以理解的个体。 弄清孩子对什么感兴趣 自闭症儿童大多对物品和玩具感兴趣,所以你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到与之相关的游戏题材。 大多数孩子也喜欢和老师、家长玩一些带有身体接触的
怎样让自闭症小孩开口说话?让孩子自闭症开口说话该怎么办?提高孩子语言能力,下面这些“语前技能”不能少! 语言是人类沟通的重要媒介,透过有系统组织的语言符号,人们可传递或进行思维活动。言语(口语)是表达语言的一种符号系统,是利用语音去代表事物和思想,是人与人进行沟通最有效的方式。 语前技能是学习说话的基础,是必需技能。它包括: 1.对声音的反应和辨别; 2.模仿能力; 3.发声能力; 4.专注力; 5.轮流作转能力; 6.概念建立。 干预过程中,宝爸宝妈们可能常会抱怨语言进步慢,开口说话难。可是在没有以上6种语言技能的情况下,想要宝贝一节课就见效,两节课就说话,这种概率实在太小。 让我们先来说说这几项语前技能和言语的关系以及它的重要性吧: 一
父母的哪些行为最让孩子们伤心了,下面这些行为可一定要避免,父母让孩子恐惧伤心的举动都有哪些?孩子最害怕什么?玩具丢失了?还是好吃的没有了?都不是,孩子最担心最害怕的都与父母有关,你们才是孩子心中最重要的。 多看看孩子担心的事,以后注意不要再犯,别再伤害了孩子的心。以下是过来人总结的孩子最不喜欢父母做的8件事,父母们对照一下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父母吵架 曾有一家儿童心理研究机构对3000余名学龄儿童进行了一次心理状况调查,其中有一条是「你最怕爸爸妈妈的是什么」,回答得最多的是:「我最怕爸爸妈妈生气,怕他们吵架」。 有一个答卷写得很生动:「我最怕爸爸生气,他生气的样子可凶啦!把妈妈都气哭了,我吓得像一只小老鼠,心里直扑腾,饭也吃不下去……」 父母以为孩子还小,夫妻间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对小孩子是无所谓的。其实
何为“开学综合征”?孩子患上“开学综合征”了该怎么办?如何帮助孩子赶走“开学综合征”,下面看看这几招是否有用? 何为“开学综合征”? 即开学恐惧症,内心对即将到来的校园学习生活充满排斥和抗拒,从而出现生理上和心理上不同程度的病症。 如生理上除了上文说的食欲不振、头晕、失眠外,还有可能出现恶心、腹痛、疲倦、小便失禁等情况。 而心理上,则是焦虑、情绪不稳定、理解力下降、记忆力减退等。 如果这种症状没有受到家长的重视和干预,不仅会影响孩子接下来的正常学习生活,还会危害孩子的身体健康。 那么,家长们应该如何预防和干预孩子面对开学的恐惧和排斥呢? 鼓励孩子联系同学 在开学即将来临前,家长可以鼓励孩子联系同学。 毕竟,同是天涯沦落人,他们最懂得彼此的心情,也最能在彼此身上获得安慰和面对的力
适度玩游戏有益健康身心发展,但是沉迷玩游戏不可取,《王者荣耀》可以说是一款大部分都爱玩的游戏,现在小朋友的玩游戏技术不可小看,如果孩子沉迷《王者荣耀》该怎么办? “敌军还有5秒到达战场……” 如今,这句从《王者荣耀》中衍生出的游戏术语,似病毒般扩散在中小学生当中。 就在2月20日下午,庞女士带着年仅10岁的儿子到柳州市公安局柳东派出所报案。 因庞女士孩子用手机玩注册网络游戏,为了提升战斗力,孩子先后34次购买游戏武器装备。 当晚12点,孩子把手机归还给庞女士时,手机上已经收到多条银行发送的扣款信息。 最多一次扣款648元,最少一次扣款3元,共花掉庞女士8100余元,急得庞女士直跺脚。 类似的案例屡见不鲜,游戏就像孩子戒不掉的毒品,不管家长气得跺脚也好,吼骂批评也好,但都收效甚微。 为什么手
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自然界中有很多值得探索值得感受的新鲜事物,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带着孩子一起去感受一起下吧! 还记得儿子遭遇睡眠倒退的那段时期,早上醒得很好,我就和他坐在小区里的台阶上,看摇动的树叶,看蓝天白云,看不慌不忙爬过的小蚂蚁,有时还能碰巧看到一弯浅浅的月,以及晨起锻炼的老人。儿子每次都玩得很开心,而我也从他的睡眠困扰中苏醒过来,尽情享受清晨的闲适片刻。 在孩子天真无邪的时候,和他共享自然的一切美好,这不就是最好的时光吗? 生了儿子和女儿后,一直住在婆婆家,除了忙不过来,很大的原因是婆婆家住在一楼,阳台外面有个小院。平时种点小青菜可以给儿子炖蛋羹,做各种菜品。给他买个小喷壶,他非常喜欢浇水。 爷爷劳作时,他跑前跑后跟着忙活。他喜欢刨土,撒种子,他自己种的茼蒿现在长势喜人,每天他都会去视察一番。他喜欢和爷爷一起栽芸豆苗,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是一门学问,那么应当如何培养出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的孩子呢?其实你可以这样做! 我们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愿有正念相伴,孩子的成长只有爱,没有伤害。 01、不得不说,今时今日的熊孩子,可比我们当年复杂太多了。 个个都跟人精似的,分分钟让我们招架不住。然而,数不清的育儿鸡汤还一遍遍温馨提醒:要有爱,要陪伴,要照顾。 我的闺蜜们说,鸡汤喝多了只会油腻,没啥卵用。 前阵子的聚会,变成了熊孩子吐槽大会。琪琪说,每次陪娃写作业,她都能原地爆炸300次: 我真搞不懂,他明明坐在那儿,为什么就不能专心呢?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上厕所,一会儿说头皮痒一会儿说手冻僵,啥都学不成。 璐璐说,去学校接小孩让她很崩溃: 我让他回家,死活不肯,偏要赖在操场上和小伙伴玩。要不就撒泼打滚,要不就眼泪汪汪,回
孩子们聚在一起玩的时候,会因为很小的一件事都会发生小小的矛盾,但是一会会就好了,做为家长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看待这件事呢?接下来跟着文章一起来看看这个故事吧! 成人首先要知道,在孩子打架中自己必须扮演一个中立调停者的角色,而不是一个愤怒的“参与者”。 成人为孩子调停的过程,也是在教孩子如何化解冲突。 01、最近看到一个新闻,两个孩子在游乐场玩发生冲突,打了起来。 一个孩子的妈妈见状,立即冲过去打另一个孩子,结果被另一个孩子的妈妈看见,两个妈妈打了起来。 很快,两人的丈夫又参与进打架,四个人打成一团,好不容易才被赶来的工作人员拉开。 据说最后还报了警,双方家长去到派出所解决这次事件。 其实孩子在一起玩,常常会发生磨擦,也可能会发展为打架。 但如果家长卷入了孩子的打架,是最糟糕的一种情况。
“对不起”是日活中常用的礼貌用语,在教孩子讲礼貌的时候,不要忘记告诉孩子,多说“对不起”对以后的工作、学习都是有帮助的。 有多少人,憋红脸、咬着唇最难说出的估计就是“对不起”三个字,特别是年幼的孩子。如果你家孩子在做错事之后,懂得拉着你的手、看着你的眼睛、轻轻地说“对不起”,除了感受内心的融化,你还要为有这样一个孩子而骄傲,因为这样的孩子情商指数一定爆表。 1)、“对不起”三个字是妙药 多少矛盾,都可以因为真心说出的“对不起”三个字而得以化解。“对不起”三个字不是消解所有矛盾的灵丹,但是它是拉近两个人的妙药。 ◆ “对不起”不是说说而已。做错了事,一句真诚的“对不起”就是一种勇于面对错误、面对自己、面对他人的态度,这种态度是真诚的,所以可贵! ◆ “对不起”不是“你错我对”的结论。而是“我知道、我看到、我明白”我的所作所为
当孩子抿嘴、低头的时候,你可知道孩子在想些什么吗?作为父母应该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知道孩子在想些什么,而不是一味的强求孩子学这学那。 年味渐浓,但是有一些孩子他们的内心是忐忑的,他们既期待春节的带来,可以享受热闹欢乐的亲友相聚,但是又担忧和亲友们的相聚,因为相聚时长辈必定会问“期末成绩考得如何了?”,如果成绩考得一般或者不理想的孩子,内心最是忐忑。 长辈对孩子成绩的关心,有时候可能是很自然的随口而出,即便孩子考得不好,一般会回上一句“那新学期要好好努力了!”大部分长辈都以鼓励为主,并非要追究成绩好坏的原因。 但是,在孩子看来就不是这样的。一来孩子有虚荣心,在热闹欢乐的春节里自己的成绩不好,内心会深感扫兴;二来是在他小小的内心里会想:会不会因为我的成绩不好,大人们会觉得我没有好好上课和学习,就不喜欢我了?就觉得我笨了?他们会不会更喜欢其他成绩好的孩
“讨好型”人格的孩子,会违背自己的意愿按照别人的想法去行动,从而丧失了自我。不懂的拒绝,一味的委曲求全,孩子这样的性格,罪魁祸首是父母。 妈妈生气——孩子赶紧道歉:妈妈我错了,以后再也不惹妈妈生气了; 妈妈很累——孩子立马给妈妈揉肩捶背:妈妈辛苦了; 妈妈沉默——孩子战战兢兢地不敢玩也不敢动。 你一定很惊讶,世上居然有如此“乖巧懂事”的孩子?这样的孩子你想要吗? 其实这种“乖巧懂事”是典型的“讨好型人格”,讨好就是违背自己的意愿按别人的意愿行事,做别人期望做的事情。 “讨好型人格”的孩子在成人后会成为大家眼中的老好人,喜欢察言观色,不懂拒绝,总是默默地把委屈藏在肚里自行消化…… 心理学家Harriet Braiker在《讨好是一种病》一书中提到: “关于讨好有一个很大的误解,很多人会觉得它
让孩子成为普通人,是父母最高级的教育。一个得到父母足够多的肯定和关注的女孩,会坚信自己有资格获取到幸福,因为她知道自己值得被拥有。 我们养女儿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 从她出生那一刻起,我们竭尽所能培养她好的性格、品质、能力,其实只是希望有一天她离开我们的时候,能无所无惧,能过的好...... 01、父母给女儿足够多的信任和爱 自从有了女儿,我一直都在思考一个问题,父母到底要如何爱女儿,才能让她在未来的生活中无所畏惧呢? 直到我遇到了衣衣,才终于找到了答案。 衣衣被很多人羡慕,有着非常好的经济条件不说,老公也很爱她。 虽说她全职在家带女儿,但人家是带着女儿周游世界的。 前几天在微信群里,我们几个女人聊起家庭,她冒出了这样一句话: 我特别有把握,我老公离婚之后找不到比我更好的人,所以
父母给的安全感,在孩子成长道路上是非常需要的,这也能决定孩子未来所能取得的成就有多大,所以安全感孩子也是需要的! 01、前两天在微博上看了个视频,让人忍俊不禁。 视频里那个小女孩“控诉”爸爸只顾上班而不陪她,爸爸肯定是不爱她了。一边“控诉”爸爸,一边委屈地哭着。 开始看着时,觉得小女孩有点无理取闹,有点小可爱。再一看,便心疼小女孩儿了。她并非无理取闹,而是真委屈爸爸心里好像只有工作而心里没有她。 看着她那挂着泪痕的脸蛋,可以想象爸爸这样为了工作节假日也不能回来陪她的日子有多少次,她的失望与失落又积攒了多少,她的不安感又强烈了多少? 她的撒娇取闹其实折射的是内心不安,她担心爸爸不再爱她了。 现在有许多俗称的“假日父母”,即父母平常都将孩子托付给保姆或是长辈照顾,自己则因为工作应酬而很少陪伴孩子,甚至不接孩子回家,孩
真正的无条件的爱来源于父母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来源于父母真正的接纳和理解。很多人都认为父母无条件的爱是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重要条件。 还有人说无条件的爱?那岂不是在惯孩子?孩子会不会越来越没有规矩。 父母到底应该怎样爱孩子?应不应该给孩子无条件的爱? 01、有条件的爱,易让孩子成为价值感低的人 周末在外面吃饭,旁边一个妈妈正眉头紧锁的训斥旁边耷拉着脑袋的儿子: 你还有脸说啊,你看看你才考多少分?你看看花了这么多钱,天天陪着写作业,还考倒数,你对起谁?你还好意思吃饭? 言语中满是愤怒、指责、失望。 孩子的脸上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估计妈妈这样骂孩子已不是一次、两次。孩子已经产生了一种消极的抵抗:我就是这个样子。 生活中有些父母出现了一种交易式的爱: “你再哭,妈妈不要你了。”
在一次父母读书会上,有位妈妈跟我分享了她跟孩子的相处模式: 当孩子出现了一些问题行为的时候,先是和风细雨,妈妈好言相劝; 孩子行为不改,然后暴风骤雨,妈妈大声呵斥、恐吓打骂; 孩子小心改正,啜泣收场,妈妈内疚后悔,于是道歉和好; 你是否也有类似的情况呢? 每次都要告诫自己下次一定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但下次下下次,还是重蹈自己的覆辙,这样下去的后果你想过吗? 想要改变,先来弄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了解:打骂和惩罚对孩子造成的伤害 很多教育理念都做了大量研究,体罚会使孩子更具攻击性,更具有反社会的倾向,长大后更可能蹲监狱,或者产生严重的情绪问题;另一类惩罚的杀伤力堪比体罚,包括羞辱、斥责、挖苦和威胁,这些手段所造成的心理伤害比肉体上的伤口更难愈合。 我们惩罚孩子,或者对孩子打骂说教,初
迷恋手机的孩子越来越多,也就意味着头疼的家长也会越来越多。让孩子摆脱手机,真的没有办法呢?有!在文章当中,一起来看看吧! 如今,手机几乎成了每个人的生活必需品,孩子们更是沉浸其中,无法自拔。他们操作熟稔,时刻记挂着手机,总是跟父母讲条件以便能多玩一会。面对孩子的“手机情节”,很多家长都很头疼,到底该怎样面对孩子玩手机这件事呢? “妈妈!妈妈!”刚进门,宝宝就张着小肉手,扑了过来。我心满意足把他抱起来,正要亲亲他的小肉脸,他却推开我,忽闪着眼睛问道:“手机呢?” 这小家伙,我还以为是想我呢,原来是想手机啊。目前,手机的地位即将赶超妈妈,各种游戏、视频、微信、拍照、摄像……没有不会玩的。 电子产品成了我们生活的重心,孩子们也不例外,各个抱着手机煞有介事。 我们都知道孩子玩手机太多肯定会有一些不良影响,比如影响视力,过早近视;比如
很多家长都说现在的孩子吃好喝好玩好、上好学校、穿漂亮衣服、住好房子、出门坐车父母接送,甚至还有电视看、有电脑和手机玩,简直就是生活在蜜罐中,太幸福了! 这只是大人们的感觉,但孩子们的感觉却不是这样子的,他们大多都觉得自己并不幸福。好的物质条件在孩子眼中并不是特别重要,他们最需要的是成人尤其是父母的“懂”。 逛商场时,你懂孩子吗? 我们大人喜欢逛商场,小孩子是不是也喜欢和我们一起逛呢?不一定!记得女儿三岁的时候,我带她去逛商场,一层都没有逛完,她就吵着要回家,怎么哄都不行。当时她大哭大闹,必须要回家,我就特别纳闷:商场里这么多好玩新鲜的东西,为什么她就不喜欢呢? 然后我问她是不是哪里不舒服,或者是饿了,或者是什么东西落在家里了?她都说不是,然后就是要回家!我压着心头的怒火,把她拉到了一个小角落,蹲下来看着女儿的眼睛耐心说,
善良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美德,需要传递下去。在美国地铁上发生了这么一件事,让这位父亲成为了孩子们心目中的大英雄,如果是你,你会这么做吗? 美国地铁事件 纽约的市立大学地铁站。建筑工人韦斯利.奥特里正带着放学的两个女儿站在月台准备搭地铁回家,旁边的大学生卡梅伦.何洛彼得突然癫痫发作,一阵抽搐,眼看就要晕倒。虽然旁边有人拉了他一把,但没拉住,他便跌进铁轨中。 这时一列地铁轰轰隆隆的正要进站,月台上的所有人都吓傻了,连何洛彼得的爸爸也不知所措。千钧一发之际,奥特里跳下月台,用自己的身体迅速把何洛彼得的身体压平,自己侧头贴近地面,车厢从轨道划过,直到列车停下来……奥特里缓缓站起来,喊道:“我们没事,我的两个女儿在月台上,有谁能告诉她们?爸爸没事!”此时,月台上响起了欢呼声和掌声,人们好像英雄电影里的群众演员,亲眼看见奇迹发生。 国民英雄的诞生
寒假的时间比起暑假,时间上有点短,但是咱也不能浪费了,孩子天天在家看电视玩游戏,也不算是事,所以制定寒假计划,让孩子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 再说今年寒假,一是时间短,二是要去外地过年,三是好多习惯已经养成。所以这次关键词有三个:1、读经计划。2、博物馆计划。3、旅游计划。下面一一分享出来,供大家参考。当然,最好的计划一定是结合孩子实际情况,而量身定制的计划,而不是别人家孩子的计划。 第一:读经计划 这里经指“优秀的传统文化经典”,寒假准备让孩子学习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三字经》、《千字文》、《笠翁对韵》、《朱子治家格言》这种短篇幅的。第二部分是《论语》。第三部分是《孟子》。 按照137的规律来读,把读经和培养毅力融合在一起,最后再辅以“每日抢红包”的游戏方式,以利诱之。具体细节将以另外的活动方式呈现,这里不赘述。 不过,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