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学龄前健康学龄前营养学龄前教育学龄前疾病
  • 告诉孩子,这个世界不是以你为中心的!
    告诉孩子,这个世界不是以你为中心的!

    现在很多的家庭里,父母老人们都对孩子十分宠爱,溺爱的程度也不甘示弱,然而这样对孩子的成长并没有什么好处。那么家长该如何告诉孩子,这个世界不是以你为中心的呢? 宁宁这个月满2岁了 ,回顾她来到这个世界的两年,越来觉得她和姐姐小拍有如此的不同。 这个小家伙好像天生就会察言观色,会帮我扔小lisa的尿片,看见我忙的时候,会一个人自己找乐子,也会等姐姐不在,妹妹不喂奶的时候,尽可能霸占我的怀抱…… 拿捏尺度总是恰到好处。 可是姐姐小拍却全然不是这样的性格。 她在7岁之前,是我们唯一的女儿,虽然现在做了姐姐,但依然很习惯以自我为中心,想要全世界围着她转。 她很少帮我的忙,还总是向我提要求。 想到一个女邻居前阵子跟我说,她的独生女儿已经14岁了,她在反思自己是不是给的爱太多了,让她太以自我为中心,完全不体谅父母。

  • 在新时代,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什么?
    在新时代,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什么?

    只有把家长教育好了,才能教育好孩子。但是现在不管是社会还是家庭,缺乏对于如何让孩子变成真正的人的教育,包括道德规范、行为规范。我国在市场化道路的过程中,裙带关系、资本关系以及政府的权力关系产生了一些负面作用,使中国商业发展缺少诚信体系。诚信体系的缺失,一定程度上导致家庭教育的迷茫,因为家长不知道怎么去教育孩子。教孩子诚实、老实,怕孩子长大了受欺负;教孩子斤斤计较,又怕孩子心理不健康。家长现在很纠结。家长的成功与否和孩子没有任何关系,但是他的家庭,尤其是家长的言谈举止和神情传递出的一些信息会对孩子产生影响。 一、家长不要把孩子当成成功人士来培养 家长都希望孩子能成功,那家长培养成功孩子的秘笈是什么?家庭教育应更关注什么? 大多数的中国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生出来就是个天才,并且按照天才的方向来培养,要孩子学音乐、学艺术、学绘画,还要孩子语

  • 孩子很爱东摸西摸?玩2个小游戏认识「所有权概念」
    孩子很爱东摸西摸?玩2个小游戏认识「所有权概念」

    孩子很爱东摸西摸?玩2个小游戏认识「所有权概念」 在小小孩还没学会说话,走路之前,探索世界的管道,就是「身体」。口眼耳舌手,多管齐下,透过全身感官,努力认识万千世界,3、4个月开始会玩自己的手,甚至塞进嘴巴里尝。看到卫生纸,一张又一张的抽起抛向空中,好玩到乐此不疲。透过触摸不同形状,材质的物品,在脑海中建立起对世界的认识与感触,藉此慢慢累积,归纳,分类,形成一个人认识外在环境的系统。 身体觉察能力的养成,「触觉」是幼儿成长过程相当重要的部分。许多幼教专家,都鼓励爸妈放手让孩子尽情探索,然而,带孩子出门时,爸妈该不该「放任」他感受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是否足够友善,让孩子自由探索?还是,该替孩子建立「可以碰与不能摸」的界线呢? 可以碰与不能摸,除了安全考量,更包含有「所有权」的概念。幼儿发展专家认为,3~6岁的小孩处于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对于什么是所有权

  • 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社交能力,做好这件小事是关键
    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社交能力,做好这件小事是关键

    朋友的留言中,有一条令我印象深刻:“闺女3岁了,对超级小飞侠迷恋到走火入魔,最近竟然发展到不许我们叫她的名字,只许我们叫她小飞侠!平时在家还好,可过年串亲戚,见了面别人问她叫什么名字,她也直接回一句小飞侠,搞得我们好尴尬啊!” 不禁哑然失笑,这位妈妈描述的场景,我一点也不陌生。 大约一个月前,有好长一段时间,喆同学自称“高登”,就是小火车托马斯的好朋友高登,在家里最常做的事就是来回飞奔,一边跑一边说:快车高登来了!快闪开! 而最近一个月,他迷上了“中国美绘本”系列里的《天书奇谭》,自称“蛋生”——没错,就是那个从天鹅蛋里出生、传承了天书衣钵的小男孩蛋生。 和那位留言的妈妈遇到的情形一样,我们春节走亲戚,喆同学总是郑重其事地告诉人家,他叫蛋生。搞得对方一头雾水,我和喆爸在旁边自然少不得一番解释。不过,现在我们已经学会理解他的自我意愿,配合他的角色扮

  • 批评孩子不能触碰的三个底线
    批评孩子不能触碰的三个底线

    关于批评教育,相信父母们一定不会陌生。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批评就成了父母教育孩子的手段之一。孩子犯错应该批评,但严肃教育并不是劈头盖脸骂一顿那么简单,错误批评不仅不能让孩子进步,反而会使其自卑或叛逆。 前段时间,有一则新闻: 一个女孩因为家庭琐事被妈妈批评,居然不声不响躲到深山老林里不回家。最后,警察连夜搜寻了30个小时才把女孩找回来。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总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如果家长习惯性地对孩子进行批评和指责,反而有可能错过孩子自我改正的机会。所以,即使要批评孩子,也要用正确的方式,而不是不管不顾的指责、打骂。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下关于批评孩子的三个不可触碰的底线。 1、对事不对人 很多父母,在孩子犯了错误之后,便开始数落孩子: “你看你做了这么多变还错

  • 孩子有什么表现暗示是隐形差生!
    孩子有什么表现暗示是隐形差生!

    为什么孩子一直努力但是成绩不好,这是怎么回事?孩子有什么表现是隐形差生?很多家长会苦恼:为什么孩子看着很聪明,就是学习成绩特别不理想,而且还逐渐下降? “我平时带孩子去朋友家,孩子表现很好,都夸他聪明,可就是看不进去书,让我有些头疼!”孩子出现这种情况,肯定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提前没有预防到位。 如果孩子出现以下4种表现,我们就要注意了,很有可能是隐形差生。 注意力不集中 注意力不集中是训练中最常见的问题。几乎每位家长第一句话便是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是对学习缺乏动机或兴趣所致,但确实有大部分孩子由于感统失调,而缺乏集中注意的能力。 注意力不集中的儿童普遍存在以下特点: (1)注意力持续时间短,转移较快; (2)在督促陪伴下,注意力集中时间才能延长;

  • 为什么你越是控制孩子,孩子越不听话?
    为什么你越是控制孩子,孩子越不听话?

    常常有父母和老师抱怨:现在的孩子真的难以管教,明明自己苦口婆心,孩子却丝毫不为所动,甚至时常出现让人头疼的不端行为。久而久之,父母和老师变得心累不堪,与孩子的距离却越来越远。该怎么办呢? 台湾资深儿童心理咨询师黄锦敦老师在《陪孩子遇见美好的自己》一书中,讲了这样一个真实的小故事,或许值得我们所有人思考: 有一次,我去一个机构带团队,对象是一群小学中年级的孩子。团队活动是一整天的,到了中午,我准备午休用餐,便请一位助教(co-leader)帮忙陪伴这群孩子。 下午团队活动开始时,我看到黑板上有每个孩子的名字,每个名字下面有许多的“×”。我问助教那是什么,助教表示,那是因为孩子中午过于吵闹,彼此干扰与冲突过多,所以用计次的方式来记录孩子的不佳表现,次数越多表示违规越多,希望借此约束孩子的行为。我点点头,表示理解。 团队活动的第

  • 如何看待孩子的青春期?怎么理解青春期的孩子?
    如何看待孩子的青春期?怎么理解青春期的孩子?

    孩子步入青春期,大大小小的问题随之而来,趋之若鹜。说起青春期,大家总会想到一个词:叛逆。但是,家长应该用怎样的科学方法去面对这种叛逆呢? 什么是青春期? 关于青春期,很多学者都有自己的观点,通俗而言,青春期就是由儿童向成人转化的一个时期。青春期意味着一件事——孩子不再是孩子状态。 因此,在青春期,孩子会过度的强调自己身上的一些成年人的特征,来证明自己长大了。孩子对成年人的看法不一样,结果就会不一样。 比如有的孩子,他认为长大了就可以谈恋爱、可以穿衣打扮、可以有个人的隐私,在他的理解的驱使下,到青春期时,他就有可能给异性写情书,或是缠着父母买潮流的衣服,或者把自己的抽屉上锁,有自己的小秘密。 还有的孩子他认为长大了就是不再受控制,因此他可能就会对家长的每个要求都说不行,而且可能会顶撞家长、吸烟、说脏话等等,出现一些叛逆的行为。

  • 2020年儿童节放假安排时间表 六一儿童节带小朋友去哪里玩好
    2020年儿童节放假安排时间表 六一儿童节带小朋友去哪里玩好

    2020年儿童节放假安排时间表 2020年六一儿童节在6月1号,周一。按照规定儿童节当天放假1天,与上周的周末连休,因此2020年儿童节就能放假3天啦! 2020儿童节怎么过 带孩子去照相馆留下童年的回忆。现在几乎人人都有手机了,有的家长就用手机给孩子拍拍照,然后保存起来,这样的照片意义不大不如去照相馆,给孩子选购一套珍贵的童年记忆照片。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拍全家福。 满足孩子一个特别的愿望。也许孩子平时就和你说出了他很想要的东西,或者很想去的地方,那么不妨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惊喜,满足一次孩子的愿望吧! 给孩子买喜欢的文具。现在的文具真是五花八门,各式各样的各种颜色的,价格不菲,不妨送给孩子一个他非常喜欢的。 带孩子去福利院看看。现在的孩子很幸福,有父母的陪伴,有父母送的礼物,但是有些孩子生活的并不幸福

  • 2020年下半年开学时间
    2020年下半年开学时间

    2020年幼儿园、小学下半年开学时间 (一)第一学期 幼儿园、小学各年级(班)于2020年8月26日开学上课,2021年1月6日放假,全学期共19周。 (二)第二学期 幼儿园、小学各年级(班)于2021年2月24日开学上课,2021年7月6日放假,全学期共19周。 2020年中学下半年开学时间 现在多地中考时间也推迟,可能2020年秋季中学开学时间也会推迟,不过教育部还未发具体时间,等待官方通知。 下面是正常秋季开学时间: (一)第一学期 初一、初二年级于2020年8月26日开学上课,2021年1月13日放假,全学期共20周。 初三年级于2020年8月19日开学上课,2021年1月13日放假,全学期共21周。 (二)第二学期 初

  • 这是给孩子留的作业吗?父母都被逼得要辞职回家了!
    这是给孩子留的作业吗?父母都被逼得要辞职回家了!

    把孩子抚养到三岁,能送幼儿园了,很多父母以为可以喘口气、稍微轻闲些,可接踵而来的家庭作业却让父母们欲哭无泪,这是给孩子留的作业吗? 一人上学, 全家待命 哈哈哈哈哈, 珍惜你们孩子还小的时光吧!

  • 家长越哄孩子 孩子越差劲该怎么办
    家长越哄孩子 孩子越差劲该怎么办

    现在的家庭教育中,家长们对孩子的吼叫似乎已经成了习惯。但是往往这样起不到作用,那么家长越哄孩子 孩子越差劲该怎么办?一起来看看吧。 现在有个新词用来形容孩子,叫做“皮贼”。皮贼的意思就是倔强、不听话,也就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越是被家长吼过的孩子越是皮贼,而且会出现反抗家长的事情出现。 吼过孩子的家长其实都有这么一种感觉,就是越吼孩子,孩子越不听话,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在心理学上来讲,这种现象叫做“超限效应”,也就是说,当一个人接受的刺激太过频繁的时候,这个人就会出现厌恶情绪。电疗戒网瘾的方式也是这种,通过不断电疗和重复“上网”,让孩子听到上网之后就想起电疗带来的疼痛,从而戒除上网的习惯。 许多家长喜欢给孩子讲大道理,这种大道理在刚开始确实能对孩子起到效果,但一旦家长重复次数过多,孩子就会感到不耐烦,也不愿意再接受这

  • 父母偏心眼?真是重男轻女的思想在作怪吗?
    父母偏心眼?真是重男轻女的思想在作怪吗?

    你的父母有偏心眼吗?这几天刷手机,不经意间看到一个话题:父母偏心眼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看下面有很多网友的评论,我就点进去了。虽然我上学的时候,身边也有一些同学向我讲述过自己父母的偏心眼行为,经历的不公平待遇,但真的没想到世界上,有很多父母偏心偏的太过分了。 一个网友说:嗯,就在刚才,因为我自己亲生弟弟的课文还没有背会,我自己的亲爸亲妈,一把推开我,厌恶的对我说,要你有何用,怎么不去死,我就呵呵了。你儿子背课文我碍他脑子转圈了?在学校,每次星期五休息,全班欢呼的时候,只有我默不作声。有时候真想离家出走,再也不回家。 看了网友的吐槽,发现此类的情况还有很多,这只是众多网友中的一些经历,看过真的很心酸。但是大家有认真想过父母偏心眼的真正根源吗?可能不只是重男轻女的思想在作怪。 1. 出生环境使然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有的人天生

  • 小学毕业证上的编号是学籍号吗
    小学毕业证上的编号是学籍号吗

    小学毕业证上的编号是学籍号吗 学籍号从小学开始就是唯一的,但是毕业证号不是,所以小学毕业证上的编号不是学籍号。 毕业证编号也叫电子注册号,在网上通过姓名、毕业证编号就能查到毕业证信息,证明存在其学历。不同的高校对于毕业证书编号的称谓不同,有的叫做学校编号、学历证书编号、学历证编号、毕业证书号码、毕业证号码等等,只要是2001年以后毕业的,都可以在毕业证书上找到一个17位或者18位的数字,这个数字就是证书编号。 学籍号是按照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文件的要求编排,在CMIS系统和学生卡系统中用学籍号唯一标识一名学生。2013年9月首部全国性《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我国小学生获得唯一的学籍号,实行“籍随人走、终身不变”。 小学毕业证丢了需要补吗 需要的,流程如下: 携带证明材料前往母校教务处申请办理。

  • 孩子爱攀比该怎么办
    孩子爱攀比该怎么办

    随着生活水平和物质基础的提高,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了攀比的现象。那么孩子爱攀比该怎么办?带着疑问,一起来看看吧。 孩子爱攀比这个现在是比较普遍的,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攀比也是比较常见的。很多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有这样的一个阶段,所以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是很正常的一个现象,家长不要慌乱教育。出现攀比心理的时候不一定全是负面影响,也会有积极的情况出现,比如,在学习上面,“今天他考试比我考的高,下次我一定要超过他”,这样会激励孩子努力学习,提高成绩,赶超别人。但是最后的关键还是需要家长的引导。 孩子的攀比心理是怎样造成的? 溺爱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茁壮成长,聪明。对孩子都是有求必应,要什么给什么,别的小朋友有的东西都会给孩子买。家长过分的溺爱、娇生惯养,会让孩子滋生攀比心理,产生依赖。 孩子的天真为攀比

  • 孩子间的差距,就是这样拉开的!
    孩子间的差距,就是这样拉开的!

    孩子在成长早期,大脑在飞速发育着,各种敏感期接踵而至。父母若能抓住关键期进行引导,那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昨天吃完桔子的涵涵对桔子核特别感兴趣,她说自己收集到了5个。我问她:“妈妈有4个,爸爸有1个,你有5个,这一共是几个呀?” 涵同学听完问题后,伸出自己的小手,嘴里念念有词地说:“妈妈4个,爸爸1个,我5个,噢,一共是10个!” 虽然知道她最后肯定能答出来,但没想到这么快。看着4岁的她,很快算出了1+4+5=10,我还是蛮欣慰的。因为想当年我的第一份数学试卷的分数可是29分呀。 为啥我会记得这么清楚呢?因为当时考完试后,我跟着姑姑一起去吃酒席,大家问到了考试分数,然后姑姑说:“她数学只考了29分,平时还老说她聪明,哎!” 从此之后我就在数学学渣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高中三年,每天吃完饭就是进教室做数学题,结果还是事倍功半。到了大学学

  • 孩子为什么喜欢占小便宜
    孩子为什么喜欢占小便宜

    孩子心智简单,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养成一些坏习惯。大部分小孩子都喜欢占小便宜,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带着疑问一起来看看吧。 小孩子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小毛病,比如说喜欢贪便宜、随便拿别人东西等,也就是别人常骂的“你的手怎么这么长”。 由于小孩子没有物权观念,也有可能是家长疏忽教导,那么当孩子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们这样去做的呢? 一、侥幸心理 有些小孩子明明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但是他们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那就是侥幸心理。比方说,有个人家里放着许多积木,孩子顺手拿了一块,心想这么多积木应该不会发现。 那么有了第一次的“得利”之后,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即使被抓住之后都不会改掉,能改掉这种陋习的只有知识与道德。 二、彰显勇敢 有的孩子和别人打赌,谁输了谁就去哪里拿个什么东西,孩子

  • 孩子犯错后该怎么办
    孩子犯错后该怎么办

    人总有犯错的时候,尤其是小孩子。而当孩子在犯错后,父母的教育就变得非常重要。那么孩子犯错后该怎么办?一起来看看吧。 孩子们任性、调皮都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在孩子们还小的事情。但是很多家长对于这件事情,都非常的烦心。他们不知道在这个时候,怎么教育他们才是正确的。有的家长教育了孩子很久,却一点用都没有。最近我的一位同事,就向我抱怨起她的儿子了。 说她家儿子一点都不听话,老是惹她生气。她教育了很多次,但是一点效果都没有。她家儿子还是不改掉坏毛病。所以说她非常的生气,想要问问我有什么办法没有。其实教育孩子一点要有耐心,不要老是去吼孩子们,这种方法是没有用的。说这几句话,会更加的有用有效果! 第一句:说说你刚才发生什么了? 当父母看到孩子们犯错的第一反应,一定是上前去责怪孩子们。其实这种做法,是非常不正确的一种教育方法。在

  • 父母常说这7句话,孩子情商会更高!
    父母常说这7句话,孩子情商会更高!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而想要教出聪明的孩子,家长们可要掌握说话的艺术。比如下面这7句话,就是聪明父母常说的,一起来看看吧! 场景一:孩子不想上床睡觉 普通家长:这么晚了!别玩了,快点,洗漱睡觉!都说几遍了,还不听! 聪明家长:还有5分钟就到睡觉时间了,是先洗漱还是先讲故事? 解读:孩子内心也是有自己主观意识的,对自己喜欢的事物感兴趣很正常,如果家长能从正确的方向引导孩子,孩子自然会二选其一,慢慢有自己的生物钟,养成按时睡觉的习惯。 场景二:孩子磨蹭 普通家长:你还在那儿磨蹭什么?都这么晚了,快点!听见没有! 聪明家长:我们还有10分钟就要出门了,你是现在穿好衣服还是把衣服拿着? 解读:年纪小的孩子对于时间是没有概念的,家长切忌用成熟的观点来理所当然的要求孩子,从中慢慢灌输给孩子时间观念。如

  • 孩子容易被同学影响,怎么教他不要照单全收?
    孩子容易被同学影响,怎么教他不要照单全收?

    我家有个幼儿园大班的男孩,个性较害羞。最近发现他很容易被同学影响,譬如A同学的穿著或言语,儿子觉得好玩不排斥时,就会跟着学,但A同学的行为、言语都较不礼貌。我想让儿子了解,我们可以去学习一个人的优点,但不要照单全收、舍弃自己的想法。请问要怎么教他? 友缘基金会社工师杨淑芬回复: 透过观察学习获得某些生活能力,是孩子成长中必要的发展。但对象如果是个坏榜样,的确会让家长极为困扰。心理学家班度拉(Albert Bandura)认为,缺乏自信或低自尊的孩子,容易有模仿楷模的行为。另外,大人也必须思考孩子模仿的动机,是因为喜欢这个人,认同他的行为?还是想引人注意?还是不自觉的透过反抗大人的想法,开始想要有“我”的展现呢?不管是哪一种,大人可以朝以下方向协助孩子: 支持孩子有“我”。在生活中,当孩子表达他的需要及想法,且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