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成绩单发下来的那一刻,作为家长,你的内心是怎样的呢?你接下来又会怎么做呢?很多聪明的家长都是这样处理的。 学习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百米赛,一时跌倒了,没关系,爬起来再跑,来得及! 期末考试落下帷幕,随之而来的就是考试成绩的公布。孩子的成绩一直是家长心里的一根刺,牵动着家长的每一根神经。最近,家长见面时候的寒暄直接变成了: “你们家儿子这次考试怎么样啊?” “甭提了!那点分说出来都嫌丢人,我告诉他,放假一天也别想玩了,到辅导班老老实实补课去!你孩子呢?” “我儿子倒是还好,每科都在95分以上,班上前三名!” 家长们都非常看重孩子成绩,但部分家长,在对待孩子考试成绩的问题上却有失偏颇。无论考得好考得差,怎样处理才能给孩子积极的回应,帮助他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好地发展呢? 今天,小编和各位家长一起探讨:
我们都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呢?有些教育误区不要进,对孩子百害而无一利! 有一些父母会认为自己的教育方式就是在爱孩子,也许就是你爱孩子的行为给孩子带来伤害却不自知,家长在等孩子说一声谢谢的时候,孩子也正在等你说一声对不起。 爱有许多误区,爱得不得法,就害了孩子;爱得不明白,就走入了误区。下面列举五大误区: 1、是伺候孩子,还是使用孩子? 糊涂的父母心甘情愿作孩子的保姆,事事替孩子代劳。在家替孩子叠被、穿衣,甚至喂饭;在外面替孩子背书包、背画板、背水壶,明明是孩子能干的事,全由父母代办了。孩子呢?全然不把父母的辛苦放在眼里,他认为:你为我服务,应该!谁让你生了我! 智慧的父母会巧妙地使用孩子,愿意给孩子委以重任,凡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都会支持孩子自己干;凡是孩子为父母做的事,哪
我4岁时喜欢给弟弟洗尿布这件丑事,我奶一年要说八百遍,我相信,你身边总有那几个亲戚,特别喜欢揭短,把你小时候的各种丑事趣事翻来覆去的说无数遍,我奶奶就是其中的典型。 01 其实尿布算是一个挺有历史感的东西,随着纸尿裤的出现,现在还在坚持用尿布的家庭越来越少了,但在20多年前,尿布却是家家户户都普及的东西。20多年前,我4岁的时候,有一个特别不为人知的爱好,那就是洗尿布! 小的时候的我特别特别的迷恋洗东西,那时高级洗剂挺贵的,洗涤剂散发出的香香的味道,而且洗衣服时的泡泡特别的可爱,这对当时的我是一个不小的诱惑。 我有一个小表弟,当时刚生出来,我父母又都在读书,我奶奶闲来无事,就带着两个孩子,她有时候感觉烦,就让我给表弟洗尿布,我当时年纪太小,特别听奶奶的话,扑哧扑哧的洗尿布,还特别开心的乐在其中。 我
中国式父母习惯于包办孩子的一切大小琐事,生怕孩子这里不会那里做不好,结果孩子却被一步一步地养成了白眼狼。因为他们忘记了从孩子降生的那颗起,他们也是一个独立的人,是这个家庭的一名正式成员,他们有权参与这个家的活动,有权去学习获得与给予,而不是成为你爱的名义下的附属品你。你的爱太浓密,会让孩子错过学习感恩。 星期天的晚上,饭菜已经上桌,我呼唤女儿:“吃饭啦。”“等一下”,她答。 我先吃了。几分钟后,女儿走过来,看了一眼桌子,问:“我的饭呢?”伴随着的是一副忿忿不满的神情。 我心里一惊。她的表情,她的诘问明明在告诉我:你应该为我盛好饭的,为什么不给我盛饭呢? 7岁的她有一双好手,她明明可以自己盛饭,为什么觉得我理所当然得替她盛饭呢? 我立刻找到了原因。虽然我一直警告自己不要替孩子做太多,让孩子学会为自己负责,但是我仍然和许多母亲一
1、盲目追求名校 案例:今年强强要升小学了,为了让他有个好的学习环境,强强父母托人找关系,花高价才把强强送进了某省级重点小学。可是学校离家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从此强强每天都得比别的孩子早起一个多小时。而强强的父母也因为每天由谁自责送孩子上学的事情而争吵不休。一年过去,孩子瘦了不少,老师还反馈强强上课常常打瞌睡,学习效率很低。 点评: 孩子上小学了虽然是个小大人了,但各项生理特点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充足的睡眠、合理的作息规律才能保证孩子健康成长。 仅仅为了孩子能上有名气的小学,而耗去孩子大量的精力、家里本不丰厚的经济资源,以及家庭的和睦,是不是有点得不偿失?在为孩子选择学校这一点上,家长要综合考虑,除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就近入学也要考虑在内,让孩子轻装上阵,才能保证“教”与“学”的良好互动。 2、入学前大量补课
1.了解资讯,先从小升初看起 幼升小的准备中,资讯的掌握度,直接影响家长对学校的判断。对于各位新晋的幼升小家长来说,需要首先明白的是,选择就读的小学将直接关系未来的小升初。家长应重点关注两方面问题:学籍对于小升初有怎样的影响?小学进入中学的途径有哪些?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对于小学的选择。 举例来说,家长在选择 学校的时候,如果对比海淀和西城的小学,就需要慎重考虑一下小升初的影响。很多家长很推崇西城的普通小学,很大程度上,就是西城的小升初推优比例相对比较高,这点对于小升初很有利。而在选择海淀区小学的时候,重点学校的奥数学习氛围会直接影响小升初的结果。 2.多向过来人取经 在准备幼升小的过程中,家长们可以从网络等其他渠道找到很多有用的信息,如小学的详细介绍,小学的择校信息,考试的时间安排表等。只有把各个部分的资讯都了解到位了,在选择小学的时候才能从容。 在家
家有孩子,相信每个父母都有过”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念想,然而想让孩子成才并不是想想就可以的,比如你得先做个有远见的父母。 我们当然爱我们的孩子,愿意用一切来换取他们的无忧无虑、快乐安康,但,孩子不可能一辈子依赖我们,终有一天他会脱离我们的羽翼飞向天空、经历风雨。如果父母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狠不下心肠,那么无疑是断送了孩子前程。今天,小编特地挑选了这一组颇有深意的漫画,想问问家长们,这10副漫画中的行为,你做对了吗? 1教育孩子要趁早,别等孩子长大了,让这个社会的大家庭来替你教育他。有人说中国孩子是被人喂大的,而外国孩子则是饿大的。 我见过太多的家长,特别是祖父祖母,总是担心自己的孩子吃不饱,恨不得替孩子吃饭。也有爸爸妈妈嫌孩子自己吃饭又脏又麻烦,看到孩子吃饭笨手笨脚的,索性就一喂了之。 但是,如此一来,我们不仅剥夺了孩子自我探索、成长和
如果说喂饭会毁掉孩子一生的幸福,你一定觉得危言耸听,那请你花两分钟时间看看下面的真实案例: 【案例一】 A姑娘是我的前同事,特别爱吃,办公室抽屉装满了零食,饭量1个人顶我们三个。每天就是吃、吃、吃!体重据说180斤,来公司不到一年都坐坏了3把椅子了,行政的经理都翻白眼了,这简直影响我们年底的成本控制呀! 一天实在忍不住问小A:你从小就这么爱吃吗?她说听她妈妈说,从小奶奶就怕她吃不饱,每次都喂很多,很多时候都是等她都吐了才停止喂。就这样她越吃越多,可是吃再多似乎都不饱,结果就是越来越胖,最后就现在这个样子了。 小A是典型的喂饭导致的内部感知力迟钝,因为从小就是被喂喂喂!她们从来不需要自己感知饱了而指挥手和嘴巴停止进食。 其实在婴幼儿期间,让宝宝自己感知饥饿、饱涨是非常重要的感知发展。但喂饭就是这个感知能力发展的最大杀手。如果小
甘肃2022年初级会计考试时间 甘肃初级会计职称考试于2022年5月7日至11日,5月14日至15日,分两个时间段进行,共14个批次。 考试日期 5月7日至11日 5月14日至15日 考试时间及科目 8:30-11:30 初级会计实务 经济法基础 14:30-17:30 初级会计实务 经济法基础 《初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时长为105分钟,《经济法基础》科目考试时长为75分钟,两个科目连续考试,时间不能混用。 甘肃2022年初级会计职称准考证打印时间 从2022年4月20日起。 甘肃2022年初级会计职称准考证打印时间为2022年4月20日起至参加考试当日止,报考人员登录“全国会计资格评价网”,
所谓叛逆,不过是大人一厢情愿的说法,对孩子来说那是成长的一个标志而已。 其实,叛逆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每个人都会有叛逆的倾向。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它也不过是暂时的,而且只有经过了这暂时的痛苦,才会慢慢成熟,真正地理解父母的用心。 曾经读过一篇题为《少年》的文章,讲的是一个刚满十七岁的孩子虽还是稚气满脸,但壮硕的身体已俨然是个大人。 母亲只及他肩头的高度,父亲也开始对他仰视。叛逆,已经成为他和父母沟通的方式。终于有一天,父亲和少年倾心交谈,询问他不再乖巧的原因。 我已经长大,不再是你们操控的棋子,我需要有自己的生活。我需要寻找自我…… 你打算怎么寻找呢? 一个行囊,一个指南针。我需要离开你们的遮蔽,去寻找自己的坐标…… 那你去吧,孩子。我和你妈妈在这里等你的好消息。 父亲给了少年500元钱。少年
日前,成都市民王先生致电报社的热线称,自己10岁的女儿,时常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做点家务还讨价还价。“洗碗一次,起步价50元,扫地、拖地70元,有时候她妈妈做饭,让她去买佐料,还要收跑路费。”王先生说,早知道就该从小锻炼她的动手能力。(2月17日《成都晚报》) 如今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一些父母或长辈对孩子过分溺爱,“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孩子一旦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缺点和毛病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益沉淀、凸显。新闻中10岁的女儿洗碗一次为何敢向父母要价50元?很明显,这是父母长期对孩子娇生惯养的结果。从某种意义讲,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称职的父母,孩子被惯出一身坏毛病,最该反思的是父母及其家庭教育。 穷人孩子早当家,这句话其实是值得所有父母借鉴的。不管贫穷还是富有,父母学会
有一位妈妈在聊天中跟我吐槽:“身为妈妈和教育工作者,深深的为在读小学的儿子的学习成绩焦虑。记得前两次的语文考试和数学考试,他考得不错,那几天看天空都觉得特别蓝,连空气也是甜丝丝的……最近成绩稍有下滑,每次和儿子谈话,都要深呼吸,控制情绪,避免冲突,累得不行~~” 听完这位妈妈的吐槽,我突然想起网上的一个段子。 “妈妈,乌龟死了。” “你做作业了吗?” “爸爸,天上的云真好看。” “赶快回家做作业。” 其实教育问题是最让父母焦虑的问题之一了。这么焦虑的根源,在于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太高,既包括对孩子自身发展的期望,也包括对孩子回报父母的期望。期望如此之高,导致焦虑的不单是父母,还有孩子。当父母内心充满焦虑的时候,孩子接收到的情绪是同样的焦虑。 另外一位妈妈却是这样的心态:“我女儿读小学开始,我
大多数父母非常注重孩子的智商和情商教育,唯独忽视挫折商。 大多数父母非常注重孩子的智商和情商教育,唯独忽视挫折商。 毛北生于一个小城市的精英家庭,从小家境优渥,父母宠爱,非常优秀。 一路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同年人中的佼佼者,几乎没有碰到过深恶险阻挫折,高考前夕,他当着好友面发誓:“我毛北将来一定要考入北大,离开这里!”言之凿凿。 语文考试前夕,毛北有点感冒,起床稍微迟了一些,匆匆赶往考场,没有迟到,但情急之下,居然忘记带准考证了。 毛北当即就慌了,大汗淋漓,匆忙跑回家拿准考证,再回来,已经过了半个小时,毛北无法再入考场了。 他一路痛哭回家,把自己锁在卧室里,任凭父母呼喊,也不出声,接下来的几场考试,毛北去都没去,“都丢了一整门的分数了,还考什么考!”他在卧室里冲着父母嘶喊。
随着高考成绩的揭晓、湖北省分数线的划定,该省襄阳市襄阳四中诸葛亮人文实验班除出了一名全省的文科状元外,班上26名同学全部上了一本线,而且总分全都超过了600分,平均分达到了618分。 据班主任李光成介绍,今年湖北文科一本重点线为561分,该班同学吴戴维以658分获得了今年湖北省高考的文科状元,康越明同学以650分位居全省第四名,邱悦铭同学以644分成绩名列全省第11名,此外,全班26名同学全部过600分,平均得分618分,应该说均可以被重点大学、名牌大学录取,被誉为“全省最牛文科班”。 “省状元”吴戴维同学告诉记者,在诸葛亮人文实验班,师生关系融洽,大家更像是朋友。学习的诀窍,就是用大部分的时间来总结和思考。” 该班地理老师李娟介绍,在诸葛亮人文实验班,老师和学生几乎是“一对一”辅导,
有新妈妈留言问,她不知道哪种喂养方式更合理,是当宝宝哭闹时就哺乳?还是大人规划好哺乳时间,比如1~2小时哺乳一次。聪聪妈妈就是一位典型的规划喂养者。从聪聪出生后,聪聪妈妈就掐准时间,每3个小时喂聪聪一次。当然,随着聪聪逐渐长大,每次喂食的奶量会增加。不过就是很多时候,聪聪没到喂养时间哭闹时,大多数情况下大人是不会喂养的。聪聪妈妈的理由是,乱了时间会容易导致肠胃不适。 相比之下,小墨妈妈是个按需喂养者。她会在小墨“呜哇呜哇"哭闹时,抱起小墨安抚,如果宝宝哭闹未停止,小墨妈妈会用手指触摸小墨的嘴唇,如果发生觅食反应,小墨妈妈便知道小婴儿饿了。因为她认为,宝宝饱了自然就不会吃。 那么,按需喂养VS规划喂养,到底哪种喂养方式更好呢?慢慢跟大家详细说明。 喂养的心理学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婴幼儿期的喂养,对一个孩子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意
2020年大学开学时间最新消息 随着国内疫情形势逐步好转,此前,已经有青海、云南、四川等地陆续分批开学。3日,又有甘肃、辽宁、浙江、山东等地明确开学时间。下面是各个大学开学时间安排: 中国矿业大学:2020年4月15日起安排学生分批有序返校。 中国药科大学:2020年4月13日起分期分批、错时错峰开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0年4月13日起分期分批错峰开学。 南京晓庄学院:2020年4月15日起分期分批错峰开学。 南京农业大学:2020年4月17日起分期分批错峰开学。 金陵科技学院:2020年4月19日起分期分批错峰开学。 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2020年4月23日起分期分批错峰开学。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4月24日起分批错峰开学。 江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作为家长不可剥夺孩子的这个权力。玩本身是孩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自然也是教育孩子的一个重要部分。可许多父母并未认识到玩耍给孩子带来的许多益处。 父母普遍知道,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应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尊重。比如,父母都会给孩子买各色玩具,陪孩子玩耍,给孩子留有一定的游戏空间。学教育出身的亮亮妈当然也深知这一点,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引起了她的深思。 大雪后的一天,她到大姐家去取东西。上小学的外甥女小丽趴在窗户上看到楼下的小朋友们正在打雪仗、堆雪人,于是也要下楼去玩。可大姐一来害怕冻着女儿,二来担心女儿把才换上的新衣服弄脏,所以坚决不让女儿出去。小丽向妈妈百般请求甚至哭诉,可她大姐依然固执己见。亮亮妈劝了好一阵也毫无效果。 “玩”的问题要抓大放小 回家的路上,小丽泪汪汪的小脸不停地在亮亮妈脑海中闪现。大姐因为爱而阻止了女
你家孩子的独立性好吗?很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面对事情有独自解决的能力,那么在生活中应该如何培养呢? 你的孩子遇到问题是不是用逃避的方式解决? 你的孩子是不是一出现问题就来找家长? 他们总说自己不会处理这些问题… 为何孩子依赖成了习惯? 为何孩子缺少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孩子的成长中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孩子在逐渐走向社会的过程中,需要有独立面对困难的能力,因此我们请到心理学家金韵蓉老师来给各位家长支招,让他们学会怎么帮助孩子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依赖父母的习惯。 幼儿园里每次进行手工活动或者操作活动时,总有几个小朋友会说:“老师我不会”、“老师你帮我做”,“老师帮帮忙”,其实做的活动很容易,可是这些孩子却只是站在边上,脸上带着惶恐的神情看着老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要是问大家:“你爱自己的孩子吗?”所有人都会答:“废话!谁不爱自己的孩子?”再问:“你懂得怎么爱自己的孩子吗?”你会怎么回答呢? 我接触了不少孩子,也接触了不少家长,说实话,有些家长真不懂怎么爱孩子,他们在物质上对孩子特别好,但并不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 每次训练营,我们常能看到很壮观的景象:孩子们空着手来了,最多手里拿一罐饮料或一包零食,像小少爷、小公主一样大摇大摆;家长们拎着大包小包跟在“少爷”“公主”屁股后面嘘寒问暖,等候吩咐。到训练营,家长首先不是关心活动内容是什么,对孩子的成长有什么好处,而是先关心伙食怎么样,住宿条件怎么样,若是听说百来个孩子一起吃饭,或房间没有空调,就撇着嘴道:“这样烧出来岂不是猪食,我们孩子怎么吃得好,他在家……”或“没有空调怎么住啊?我们家都是……”要是听到小教官们提出不许带零食,不许喝饮料,不许带手机等要求,更是眼睛瞪得老大,嫌我们的规
父母总是用各种方式,爱(控制)自己的孩子。但其实父母们最需要控制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那颗放不下来的心。 被以爱之名控制下的孩子怎么做都是错:"不要自己倒水,小心烫手!""不要碰那个,小心伤到!""这不需要你操心,你管好学习就行了!""听我的,别自己瞎弄!""我跟你说了你为什么不听?""都说了不让你这样干!"…… 发号施令的话也许父母经常脱口而出,但你可能不知道,这些话正悄悄地影响着孩子的一生。 1. 父母的控制会影响孩子一生 如果你认为小时候习惯性被父母控制的孩子,长大后会自己改变,那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这非常非常难! 比如,即便现在的我已经结婚生子,每次我从超市回来,我妈也必定会问:"买了什么,花了多少钱?"如果我不回答,母亲大人便会翻购物袋查小票价格。 查完之后,她会说:"这个那么贵,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