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教育热点开心娱乐节日大全
  • 妈妈对孩子这3点越“放手”,孩子将来会越有出息!
    妈妈对孩子这3点越“放手”,孩子将来会越有出息!

    妈妈们都很疼爱孩子,所有的事情都会为孩子准备好。宝妈一大早起来为孩子做饭,这时候孩子还在沉睡,叫醒了孩子,然后给孩子穿衣、洗脸。还有催着吃饭,可孩子就是不吃,妈妈们只能来喂,而且有挑食的毛病。之后,帮孩子整理书包,送孩子到学校,就这样一早晨过去了,妈妈简单的吃点饭去上班了。下班之后,还要第一时间去就接孩子。 妈妈为孩子忙的心力交瘁,可孩子学习成绩也没有起色,这让妈妈们更担心。按道理说,妈妈为孩子做了这么多事情,孩子应该学习比较好。但却相反,这往往是由于妈妈为孩子做的太多了,妈妈们太勤奋了。 有时候妈妈懒一点,孩子就变勤奋了。所以,真正想培养好孩子的独立能力,妈妈最好在这3点要懒一点,孩子越有出息。 1、妈妈懒动手 只要是孩子能独立完成的事情,妈妈不要去动手。比如说打

  • 父母爱玩,孩子才能拥有诗和远方!
    父母爱玩,孩子才能拥有诗和远方!

    有一次,我看画展时,认识了一位年轻的90后画家。她的画,气韵生动,色彩明朗。 熟悉了之后,我好奇地问道,她是怎样走上绘画道路的? 她就很开心地告诉我,自己童年时的故事。 她小时候,是个特别喜欢玩水的孩子,家长一给她洗澡,她就欢天喜地,把水拍得到处都是。给她洗一次澡,家里的东西都要泡汤。 如果换一个家长,可能会觉得,这孩子真让人头疼,于是就用呵斥和劝导来结束这种行为。 可是,她的父母发现了她对水的喜爱之后,就开始以她感兴趣的东西为载体,着意培养她的认知和想象。 家长买来不同颜色的浴盐,调在洗澡水里,水就变成绚丽的颜色。每次洗澡时,家人就告诉她,这是草地的绿,这是天空的蓝…… 家长还问她,绿的东西,还有什么呢?哦,有森林,有小白兔吃的菜,有猫咪的眼睛。

  • 爸爸带的孩子更聪明,真是这样吗?!
    爸爸带的孩子更聪明,真是这样吗?!

    常有父母问:″听说爸爸带的孩子更聪明。这是真的吗?″ 的确,众多心理学研究发现:那些爸爸亲力亲为带得较多的孩子,不论是儿子还是女儿,和同龄人相比不仅在学业和职业上的发展更好(可能是这个″更聪明″说法的来源),而且对他人也更富有同理心,和父母关系也更亲密,婚姻生活比同龄人也更为幸福。 可是,看到大家解读为什么爸爸带孩子会有这些好处时,误会就大了。 许多人认为,应该鼓励爸爸带娃,是因为″有些事情有些教育不是妈妈能替代的″。 爸爸参与育儿的作用是弥补妈妈和其他女性照顾者普遍缺乏的种种″男性特质″:逻辑性和计划性强、喜欢冒险、有探索精神、运动天赋高、动手能力强……如果在成长中缺少了这样的″男性教育″,孩子的性格、情感、意志、思维方式等都会受到影响。 他们担心的是,孩子从小接受

  • 和老师打交道,千万不要站在对立面!
    和老师打交道,千万不要站在对立面!

    孩子入学后,一半时间要交给老师了,和老师打好交道,会更多地了解孩子生活。 父母和老师的目标都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成长,只有基于这个认识,才不会戴着有色眼镜去看问题。认为老师和自己是对立的,就无法顺利解决问题。 入学初,把孩子的详细情况介绍给老师 我家大宝小宝上幼儿园、小学,每一年开学分到新班级,有新老师时,学校都会发一些问卷让父母填。孩子性格怎样;是否合群;有什么兴趣爱好;对什么东西过敏等,这些能够帮助老师迅速了解孩子。 所以,在开学之前,父母如果把孩子的一些特点,或自己与孩子惯常的沟通方式等介绍给老师,他们也会对孩子的行为或者反应有预期。 好老师也会观察。比方说,大宝的幼儿园老师,发现他喜欢看书、数字,每天早上送他去,就让他玩有数字的积木或看有数字

  • 爸妈老了,你会不会送他们去养老院?
    爸妈老了,你会不会送他们去养老院?

    我们父母的一生。 我们父母这一代人,大多都是相亲认识的。没有什么感情基础,但是离婚率极低。 他们不是感情好,而是,他们觉得有了孩子就该为了孩子过这一生。 于是,即使他们性格不合,即使他们的婚姻早就名存实亡,但依旧愿意为了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而麻木地坚持。 我想我们都听父母说过 “要不是为了孩子”,“都是为了孩子”这类的话。 是的。 我们很多人都是在父母牺牲了自己的幸福的情况下长大。 我们的父母努力工作,挣了钱不是为了给自己买件新衣服,而是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供孩子上最好的学校。 他们在一起不会谈论爱情,什么爱不爱的,他们谈论最多的是孩子。 等他们的孩子长大了,还有他们的孙子。 等孙子长大了,他们也老

  • 孩子不守纪律,家长该怎么找原因?!
    孩子不守纪律,家长该怎么找原因?!

    当老师跟家长反映孩子不遵守纪律时,家长的反应大体有4种: 1中国的教育、中国的老师就是压抑孩子的天性,束缚孩子的自由,把孩子搞得太死板了。 2孩子被批评了,他怎么这么差呢?我该怎么教育他呀? 3不算大事,等长大了自然好了 4跟老师好好谈谈,孩子到底是什么样的表现,了解清楚了再看怎么办。 大多数家长会是第四种反应,但心里面前三种反应都有。 自己从小总被批评的家长,要么是第一种的强烈反应,要么可能是自信心被摧毁了,做出第二种反应。 当然,这类家长也可能被批评“皮”了,认为自己现在挺好的,产生第三种反应。 家长自己从小是听话的孩子,总看见别人被批评,自己没有被批评过的,有可能产生第一种或第二种反应。 杀

  • 孩子的这6种表现,其实是”缺爱“了,你看得懂么?
    孩子的这6种表现,其实是”缺爱“了,你看得懂么?

    01缺爱的孩子 我记得有段时间我特别忙,回家后也是加班加点赶稿。 有时孩子一溜烟就跑进书房,爬到我的腿上, 叽叽喳喳跟我说这说那,手还不停捣鼓我的键盘时, 我就急得大叫,让老公赶快把孩子抱走。 有一天,他们班主任跟我聊天,说孩子最近有些变化。 以前只要老师讲到什么,孩子都会插嘴好奇地问, 可是现在老师问他什么,他都不太乐意回答了; 以前老师教了什么,孩子都会很大方地跑到前面表演, 现在老师喊他上台,他却不自觉往后面缩。 晚上,我问孩子,你为什么不爱在班上表现了啊? 孩子说,我太吵太闹的话,妈妈不喜欢。 听完,我的泪就下来了,问题全部出在我身上。

  • 无能跋扈的孩子背后,往往是这些“做牛做马”的父母!
    无能跋扈的孩子背后,往往是这些“做牛做马”的父母!

    隔壁夫妇是一家做早餐的中年夫妻,因为东西做好用料实在,这么多年,生意好的不得了,当然对孩子的关爱和教育也缺失很多。 好不容易送着孩子读了个大专,读完回来却找不到工作,挑三拣四,没办法,老两口只能自己扶持孩子,给个建议吧? 做个小吃店,读了大专的孩子眼界自然不一样,看着周围的门面没一个看上眼,觉着做小吃就得有风格,现在流行的个性化的小吃店,没办法,老两口为他买下一个门面,然后按照孩子要求重新装潢,这一花就是50多万。 做了没几个月,就发现孩子经常不去店里,问了原因,孩子感叹:太累了,每天都要做那么多事,我现在请了2个人,每天帮我看店,我还去店里干嘛? 店面不稳定就想着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又不去拓客维护老客户,看着这新装修的店就要这么荒废下去,没办法,老两口关了早餐店,自己全职的帮着孩子

  • 抗挫能力影响孩子一生,请多重视孩子的逆商培养!
    抗挫能力影响孩子一生,请多重视孩子的逆商培养!

    前年,小鱼儿学跆拳道,教练不仅教他跆拳道,还教双截棍。小鱼儿天天拿着双截棍“呼呼哈哈”地舞来舞去。 小区里同龄的毛毛看见了,羡慕地不行,就让妈妈也帮他报名学跆拳道。随后,和小鱼儿一起去上课。 可过了几个星期,毛毛就不去了。 小鱼儿说:“毛毛在上课时,动作不规范,被教练批评了几句,他就掉眼泪,说不学了。然后第二天他妈妈就来培训中心向教练要求退钱。” 过后,毛毛妈妈对我说:“毛毛学双截棍的时候,总是会打到自己,学了几星期,都是那些动作,教练还老批评毛毛,他一回家就哭,我干脆就不让他学了。” 待毛毛妈走后,小鱼儿说:“其实教练给我们的双截棍是有包海绵的,打在身上一点都不疼,我们都被教练批评过,都不像毛毛那样爱哭鼻子。” 今年暑假,小鱼儿已经考到跆拳道红带,毛毛每次看到小鱼儿穿

  • 家长群里出现的这种家长,到底是高情商还是戏精?!
    家长群里出现的这种家长,到底是高情商还是戏精?!

    我们上学那时候,班级有个什么事,全靠校灵通来告知家长,而微信盛行以来,老师和家长之间建立了班级微信群,特别是幼儿园、小学、家长布置的作业、考试成绩、平时教育全在微信群里,这些孩子们倒霉了,家长随时掌握动向,熊孩子们再也不能欺上满下了。方便了许多,不过家长微信群里,却开始盛行了一种现象。 案例一 吴妈妈:估计每个家长群都有这样一些人的存在,老师每天都在群里发当天作业,一次估计字数太多了,直接发了黑板上的板书照,这下可好,立马有个家长跳出来:老师您的字写的真不错,内外兼修,苍劲有力的,很有功底呀!随后几个家长纷纷蹦出来夸赞一番,老师最后也没回应,说实话那字实在一般,每每出现这情况都感觉自己拖孩子后腿了,不会拍马屁呀。 案例二 李妈妈:女儿上二年级,9月份开学的时候,在家长群里,算是看到了一

  • 恭喜我自己!多年父子成仇人,多年仇人成兄弟......
    恭喜我自己!多年父子成仇人,多年仇人成兄弟......

    强扭的瓜是夹生的 那天, 收到老妈打来的电话, 背景很嘈杂, 显然是在家外打的电话。 她说:“儿子,这个周末赶紧回家来吧, 你爸昨天一边看新闻一边在那儿叫嚣, 说常回家看看都立法了,你再不回来, 他就真的要去法院告你了。 你也知道,他这人,啥事是说到做到, 越老越离谱了。” 必须承认, 我的确至少有三个月没有回家看爸妈了。 工作忙固然是一个原因, 但不愿意回去才是主因。 回家,妈妈固然张罗了一桌可口的饭菜, 可是,爸爸也准备了太多的牢骚和挑剔—— 曾几何时

  • 大宝把二宝“扔”了,我一气之下打了大宝一巴掌,心痛......
    大宝把二宝“扔”了,我一气之下打了大宝一巴掌,心痛......

    我是一个早婚者,由于上的艺校,我毕业的比较早,来到大城市本以为可以好好奋斗,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可是没想到,第一份工作只是一家小网络公司的前台。更没想到的是,一年后我嫁给了这家公司的会计。 跟随老公回了老家,22岁的我奉子成婚,老公大我四岁,很疼爱我,只是我觉得自己还是个没长大的孩子,怎么就怀孕结婚要做妈妈了呢。我真的很不确定自己是不是能当一个好妈妈,本来脾气就比较暴躁的我因为怀孕的关系,更爱发火了。 后来宝宝出生,是个女娃,婆婆不是很高兴,可看我的样子,还是很不放心,没办法才帮我带孩子的。呆了一段时间,宝宝还没到半岁,她就回老家了,我就学着自己带孩子。可是我女儿淘气的像个男孩子,我真的有时候很难让自己心平气和的跟她呆在家。 刚觉得女儿懂事点,两周岁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怀孕了。真的五雷轰顶一般,可是老公和家

  • 孩子有这几个小毛病,千万别放纵!越大越难改正!
    孩子有这几个小毛病,千万别放纵!越大越难改正!

    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话: “孩子还小嘛,那么认真干嘛?长大了就好了呀!” “这不过就是个小毛病!多大点事儿!” “这次就算了吧!以后能改就行!” 不难发现,面对孩子的一些小毛病或是不好的习惯,许多父母往往不会引起足够的重视。似乎在他们看来,孩子长大了,这些小毛病就会自然好了。 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小时候养成的毛病,若是不及时改正,长大后就会成为一辈子的习惯,想改都改不了! 比如下面这几个小毛病,家长千万不能放纵,否则孩子越大越难改! 1看见什么就想要 不少孩子在出门后常常会陷入一种“走不动”的状态——看见好玩的走不动,看见好吃的走不动,遇到好看的更走不动。 虽说喜欢这些本就是孩子的天性,当父母的满足孩子的一

  • 让孩子拥有一个好人缘,家长应该这样做!
    让孩子拥有一个好人缘,家长应该这样做!

    孩子在学校不受小朋友欢迎,交不到好朋友,也是影响孩子成绩的一个关键因素。 那么,如何让孩子拥有一个好人缘? 拥有好人缘的孩子,都是高情商的孩子。有一些孩子不爱上学,是因为他在学校没有好朋友,他感觉孤单。作为家长,我们要如何帮助呢? 首先: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交往观念。小朋友之间的沟通不如成人那么含蓄,他们会直接拒绝。比如,莲子上一二年级的时候,放学后会对我说,我看几个同学在玩游戏,我也想加入,可是他们不让我加入,他们都不喜欢我。 说实在的,被拒绝的滋味很难受,由拒绝带来的不自信的感觉,每个人都会有。但是,那如何让莲子来接受呢? 1、尊重对方。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观点和想法的权利,每个人都有权利去接受或者不接受对方的观点和要求。 2、在对方立场上看问题。他

  • 其实孩子,可能比你更懂爱的真相!
    其实孩子,可能比你更懂爱的真相!

    前几天,《爸爸去哪儿》第5季开播,很多人被陈小春的儿子小小春圈粉——这个年仅4岁的孩子,是那么无条件地爱着爸爸,哪怕是发脾气的爸爸。 找房子时儿子慢悠悠地走着,陈小春各种催促、大吼,小小春多次提醒:爸爸你可以不生气了吗? 当爸爸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对他说“对不起,爸爸爱你”后,小小春的回应,让人暖到心底——爸爸,我爱你,永远。 太多时候,父母因为各种不自知的信念和行为模式,带给孩子诸多忽略、伤害或者压力。但,无论怎样,孩子心底都是无条件地爱着父母的。 很多父母苦恼着到底怎么做才是“无条件的爱”时,孩子却用TA最自然、真实的行动诠释着爱的真相。 我早上要参加一个班级晨会,不方便叫老公和孩子一起出去晨练,我便一个人在院子的篮球场边走路边参加晨会。快七点的时候我给老公打了电话让他把女儿叫起来出门运动或吃早餐。 眼看都快七

  • 同样的孩子,不一样的家长,不一样的结局!家长必看~
    同样的孩子,不一样的家长,不一样的结局!家长必看~

    当孩子在学校磕了碰了、被小朋友欺负了、不想上学了……你会怎么处理?你想过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影响吗? 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 一家公司的两个推销员先后到一个落后的地区去考察市场。 第一个去的人看后摇头叹息,给公司回复:这儿的人都是赤脚,根本不穿鞋,怎么可能卖出去呢?于是空手而回。 第二个去的人一看,大喜过望,给公司回复:太好了,这儿的人还赤脚,市场太大,大家都有买鞋的潜力,于是建议公司给人们免费赠送一部分鞋,等当地的人们有穿鞋的习惯,感觉赤脚的不便时,卖鞋就顺理成章了,结果满载而归。 同样是去考察市场,不一样的推销员,不一样的结局。 孩子的言行受家长影响,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同样的孩子,不一样的家长,不一样的结局。 01当孩

  • 有儿子的让儿子看看,没儿子的让女儿看看,好处多多!
    有儿子的让儿子看看,没儿子的让女儿看看,好处多多!

    太有哲理了,有儿子的让儿子看看,没儿子的让女儿看看,会很受益: 《没有伞的孩子才会努力奔跑》 当父亲叹着气,颤抖着手将四处求借来的4533元递来的那一刻,他清楚地明白交完4100元的学费、杂费,这一学期属于他自由支配的费用就只有433元了! 他也清楚,老迈的父亲已经尽了全力,再也无法给予他更多。 “爹,你放心吧,儿子还有一双手,一双腿呢。” 强抑着辛酸,他笑着安慰完父亲,转身走向那条弯弯的山路。 转身的刹那,有泪流出。 穿着那双半新的胶鞋,走完120里山路,再花上68块钱坐车,终点就是他梦寐以求的大学。 到了学校,扣除车费,交上学费,他的手里仅剩下可怜的365块钱。 5个月,300多块,应该如何分配才能熬过这一学期?

  • 真正能拉开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这10个字!
    真正能拉开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这10个字!

    在孩子的学习道路上,智商只起到20%左右的影响作用,剩下的80%都是由下文中的10个字决定的。 智商这东西,很大一部分是由基因决定的,后天“升值潜力”一般。而小编所说的这10个字,则基本上全靠后天培养建立起来,并影响甚至是决定孩子的一生。 01.自律 自律,就是抵抗外界诱惑、自我约束的能力。 我曾经听说过一个小男孩因为不自律,每天晚上熬夜打游戏导致休克,过早地躺在了病床上,失去了和同学一起学习玩耍的自由;我也曾亲眼见过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因为不自律,每天沉迷于电视手机,过早地带上了厚厚的眼镜;还有那些小小年纪就谈情说爱的孩子,因为不自律,与自己心仪的大学失之交臂,遗憾一生…… 这些孩子们的经历各有不同,却都有着同样的结果:因为不自律,他们失去选择人生的权利。这就是不自律带来的终极危害。

  • 老人是怎么看待自己的外孙和孙子的?这个差别有点大呀
    老人是怎么看待自己的外孙和孙子的?这个差别有点大呀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身份,既是妈妈的女儿,又是老公的妻子,还是婆婆的儿媳妇。其实自己的孩子也是一样的。自己的儿子是婆婆的孙子,也是妈妈的外孙。虽然这点大家都知道,但是你知道老人是怎么看待这个孩子的吗? 张婆婆:这个还能怎么看,一看就知道谁对自己亲,孙子是什么姓,跟儿子一个姓,那外孙呢?外孙跟外人一个姓。比较一下之后,你觉得是你会对谁亲,要是我的话,我就对孙子亲,以后他就是不想给我养老送终,也得这么干。 李大爷:以后孙子给自己的老祖宗上坟的,外甥会来吗?外甥呀是一代亲,也就是女儿在的时候给你亲,二代表示一下跟你有亲戚,第三代的话根本就忘记了还有你这么一家亲戚的说法,你说,我会对谁更亲? 谢妈妈:我就是对外孙比较亲,因为我女儿打小我就心疼她,现在她结婚了,有孩子了,那我就继续心疼她孩子。

  • 就让父母最后一次把你当孩子吧!
    就让父母最后一次把你当孩子吧!

    从昨天开始,我的朋友圈就被一个叫钟正刚的家伙反复地刷屏,我警告过他,收敛点,但他还是停不下来。 其实我也停不下来,他每发一条消息,我都及时地点上一个赞。 只因他干的事情配得上点赞。 其实也就屁大点事儿,无非就是送儿子去学校报个到。 非得说是哪所学校吗?好吧,清华大学。 你看,我正写着呢,老钟又在朋友圈发了一条信息:清华园太大啦,迷路了。 我又点了一个赞,再加俩字:活该。 老钟这次能出现在清华园,得感谢我。 一开始,他儿子钟逍是拒绝让他送的,是我做通了钟逍的思想工作。 别看人家钟逍考了清华,在他眼里,还真就屁大点事,拒绝父亲送他的理由很充分: 第一、我这么大人了,搞不丢。 第二、自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