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教育热点开心娱乐节日大全
  • 孩子的一生,父亲是那个最初谋篇布局的人
    孩子的一生,父亲是那个最初谋篇布局的人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老周好像是突然闯入我生命的。 10岁之前,我一直在妈妈密不透风的爱里,他根本插不上,也无需插手。 可是,他一旦出手,全是大招。 01 那是上小学三年级时,足球队里来了一个比我高、比我壮许多的霸道男生,今天欺负这个,明天欺负那个。 有一天,也终于欺负到了我的头上。 从此,踢球成了我的负担。 妈妈找那个男生的家长谈了几次,但谈一次,我受伤得也就严重一次。 一天晚饭后,妈妈不在家。爸爸带我去操场,速成地教了我几下拳脚,然后,对我说:“明天中午,你要是敢当着全操场同学的面,主动打那个男孩一次,我就给你买MP4(一款当时最酷的游戏机)。” “可是,我打不过他。” “但你可以放大招。” “什么大招?”我顿时很期待。 “不管怎么疼,都丝毫

  • 比起打骂,父母这几种冷暴力伤孩子更深!家长必看!
    比起打骂,父母这几种冷暴力伤孩子更深!家长必看!

    别让冷暴力毁了孩子 我们经常说,不要打骂孩子,因为暴力会严重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然而,比起家暴,现实中父母对孩子进行冷暴力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更大。 从心理学角度看,冷暴力是一种精神虐待。但是,在家庭生活中,它不仅十分常见,形式也更多,也许你已经无形中伤了孩子还不自知! 01 面对孩子犯错,批评过度甚至全盘否定 犯错,原本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再正常不过的事。但是由于很多家长并不善于处理孩子犯错,从而导致连锁反应。 在孩子犯错后,一些父母往往容易反应过大,对孩子批评过度,甚至夸大孩子的错误,因为一件事或几件事全盘否定孩子的所作所为。或是,以长辈的身份指责、训斥孩子,只看到孩子不对的一面,而妄自怀疑孩子的人格。 这样不仅容易让孩子对父母产生隔阂或抵触情绪,还会严重损害孩子的自尊,让他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以后就会变得胆小、自卑

  • 父亲,要做女儿最重要的男性榜样
    父亲,要做女儿最重要的男性榜样

    为了写这篇文章,我给有两个优秀女儿的好朋友詹妮打电话,我问她觉得养育女儿最重要的是什么。她不假思索地说:“女孩子的生活中要有特别棒的男性榜样——孩子的父亲。” 美国的James Dobson博士在《Bringing Up Girls》一书里提到: 女孩子从小强烈需要来自父亲的认可,而被拒绝或者被抛弃带来的创伤是终身的。女孩子的自我价值和自信都和她与父亲的关系直接相关。父亲如何看她和他如何表达他的爱是她作为人的自我价值的核心源泉。这也会影响到她的女性特质和教会她如何和男孩及男人相处。 我没有女儿,没法从母亲的角度去谈如何养育女孩子,但我有一个特别棒的爸爸,我从小就和爸爸关系非常亲近,我想用爸爸在我人生道路上留下的印记跟大家分享作为父亲在女儿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妈妈告诉我,当我还在襁褓之中,爸爸就会看着睡熟中的我,说:“真是我们的小天

  • 《欢乐颂》:这种父母,是孩子一生的悲哀
    《欢乐颂》:这种父母,是孩子一生的悲哀

    在过去几年里,我常被问道“父母能对孩子做的最有害的一件事是什么?”因为他们能做的坏事儿实在是太多了,简直不胜枚举。相比起来,锁定最糟的父母更容易一些。 最糟糕的父母是那种充满自恋需要,还把自己视作最伟大父母亲的一类。由于有这种需要,他们无法客观地审视自己的抚养方式,同时也无法听到孩子对于他们养育方式的抱怨。亦有用养育之恩,来胁迫子女无条件付出的家长。 几千年的封建社会让女人成为了男人的附属品,在过去女人的主要职责就是传宗接代,绵延子嗣。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那时候所有人的想法都是女儿是替别人家养的,只有儿子才是自己家的。 《欢乐颂》里面的樊胜美,看到她真的会心痛和可怜。她在大城市奋斗拼搏了那么久,却最终还是脱离不了穷困的现状。 因为樊胜美有个把她当成提款机摇钱树的家庭,她的父母偏心他哥,从小就对女儿不重视,重男轻女的

  • 三件事会扼杀娃交往能力
    三件事会扼杀娃交往能力

    现实环境中,由于受到“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影响下,许多家长仍按照自己的理念为孩子创设出自己心中的成长模式,殊不知却违背了孩子自然成长的规律,从而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儿童心理和社会交往的问题。 要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家长切忌操之过急,既不要过度保护,也不要越俎代庖地帮孩子计划好一切。 1、只在幼儿园里学开口 培养人际沟通能力,不该只局限在幼儿园,家庭和社会才是更广阔的空间。父母首先要鼓励孩子自我表达,每个幼儿一开始都是只敢在最熟悉的人面前开口,比如爸爸妈妈等,对于这种情况可以选择熟悉的场地,让孩子开口。 比如,先在家里人面前表现自己,说段小故事或唱支歌;渐渐的,当家里来客人时,可以让孩子尝试为大家表演,之后可以带孩子到小区或朋友家中,与陌生人交谈。 幼儿的情感框架就是在与父母交流和共处中搭建起来了,会影响他未来的与人交

  • 该反思了!这类孩子最招人喜欢,可长大后却往往最没出息
    该反思了!这类孩子最招人喜欢,可长大后却往往最没出息

    表面上的乖孩子 有些孩子表现看起来很乖,在人前很有礼貌很懂事,但人后却背着大人做一些令人反感的事情,如在没有人的地方欺负同学,在没有人的地方故意损坏东西等,这样的孩子从小就学会察言观色,他们能根据大人的脸色跟心情去评估他们的想法,从而去讨好大人。 危害孩子从小就掌握了人情世故的要领,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这些会直接让孩子与一个好孩子的标准越走越远。一个表面上的好孩子远比一个真实的坏孩子可怕,家长可不要被表面的假象所欺骗。 有问题的乖孩子 如果你的孩子很听话,家长指东他不往西,从不跟家长提要求,也从不调皮捣蛋,遇到这样的孩子,你先别高兴得太早了,一个正常的孩子,不会什么都听家长的安排,他们会调皮会捣蛋,会有自己的思维跟想法。 危害当孩子过分听话时,家长要怀疑是不是孩子智商出现问题了,并且尽早带孩子去医院做相关的检查,一旦病情

  • 聪明父母只需教孩子三件事
    聪明父母只需教孩子三件事

    第一件事: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父母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成功;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不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失败。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其关键在于“定位”: 1、不当“法官”,学做“律师”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出了问题,便迫不及待地当起了“法官”,这是很危险的。 孩子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父母要积极地影响与教育孩子,不了解其内心世界便无从谈起。而了解孩子的第一要诀是呵护其自尊,维护其权利,成为其信赖和尊敬的朋友。 即父母对待孩子,要像“律师”对待自己的当事人一样,了解其内心需求,并始终以维护其合法权利为惟一宗旨。 2、不当“裁判”,学做“拉拉队” 在人生竞技场,孩子只能自己去努力。父母既无法替代孩子,也不该自作主张去当“裁判”,而应该给予孩子一种保持良好竞技状态的力量,即

  • 怎样才能有效地带领孩子走你喜欢的那条路呢?
    怎样才能有效地带领孩子走你喜欢的那条路呢?

    行为心理学的行为塑造法:惩罚和强化。惩罚是使孩子停止某一行为,而强化是使孩子重复某一行为并保持下去。塑造行为的过程,可以先惩罚,后强化,也可以只强化好的行为,无视坏的行为,让孩子发现做好的行为更有利,于是选择做好的行为,让坏的行为自动消退。 不过,应该没有一个孩子喜欢被采取“措施”,因此在你对孩子的行为采取“措施”之前,先要让孩子感受到足够的尊重,而不是对立,因此,塑造行为的第一步,必须是: 1. 先听孩子说,让孩子感到被理解 其实有时孩子已经懂得很多了,他们有足够的智慧也能判断,只不过有时他们仍然是个想耍赖的孩子!他们的思考过程甚至是她为什么选在这个时候、这件事上耍赖。 因此,倾听永远是沟通的第一步也是唯一的方式,为啥孩子想要这么做,听听孩子自己的道理。当他们感到自己被理解了,也许反而能停止耍赖,按照规矩乖乖地来。

  •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请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请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家庭的环境与孩子的成长有着重大的关系,同样父母的情绪也会影响着孩子的情绪,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人父母,你该怎样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1、为什么孩子眼尖,父母一吵架他就能发现? 想一下,父母吵架或者父母自己有负面情绪,孩子最怕的是什么?首先我们排除家庭暴力,。那么孩子最怕的是家庭关系的不安全。有孩子跟爸爸的亲子关系,孩子跟妈妈的亲子关系,爸爸跟妈妈的夫妻关系。这三个关系是互相会影响的。就像人类刚生下来时比起任何动物都要缺乏生存能力,极度依赖养育者的照料,因此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是孩子从求生本能上非常敏感的。而孩子对于父母情绪的高敏感度也是求生本能。所以当父母出现负面情绪的时候,其实对孩子来讲很难隐藏得住的。因为情绪是很容易从表情,语气,精神状态,身体语言,习惯行为等方面不经意的流露出来的。孩子对此察觉到说明自己的情感功能发展是很好的,这

  • 父母的陪伴到底有多重要?
    父母的陪伴到底有多重要?

    一,父母的陪同玩耍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让亲子之间有更多的共同话题。这一点是众所周知的,但是,没有任何一个成人能常年全天候地陪着孩子玩游戏并一直保持平静喜悦的心情。因为这不是父母真正喜欢的,父母不可能整天玩孩子的游戏而且沉迷其中,除非他还没长大,心理上还是一个三岁小孩。 第二,父母的工作陪伴既是对孩子的一种陪伴,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陪伴,这种换挡可以让成人有更好的品质去和孩子相处。就我个人而言,在孩子的陪伴下干家务是非常享受的,有过这样的享受时光,当我陪孩子玩耍时也能更专心。同时这也让我节省了很多时间,以便孩子睡着以后,我有足够的时间看书、写作,这种安排让我精力充沛,神清气爽。 第三,这样的陪伴是孩子真正需要的陪伴。当父母陪孩子玩耍时,孩子能学会如何与人合作玩耍,也能从成人身上学到很多优秀的品质;当父母通过工作陪伴孩子时,孩子会学会如何独自玩耍,这是他陪伴自

  • 父亲要怎样和女儿相处?非常重要,有女儿的父母都该看看!
    父亲要怎样和女儿相处?非常重要,有女儿的父母都该看看!

    任何男人成为父亲后,面对女儿,看着她水汪汪的眼睛都会忍不住变成一个温柔的汉子。父亲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她,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你只想把世上所有好的都送给她。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爸爸究竟该如何与女儿相处呢? 01 为自己有个女儿感到骄傲 首先最为重要的是,就要以自己有个女儿为荣。虽然时代俱进了,但是还有不少的老人抱有重男轻女的老观念,认为儿子才能完成‘传宗接代’的大任。这个时候作为儿子、丈夫、爸爸的男人应当站出来,摆正姿态,抛弃重男轻女的旧观念,以拥有一个女儿为荣。 《欢乐颂》里的曲筱绡就是一个在重男轻女的观念下成长起来的案例。曲爸会带着曲连杰见世面,说女孩子不用学那么多。曲筱绡大了就把她送出国,只提两个要求,不吸毒不自杀。可见,儿子是当继承人培养,女儿最只有最低的要求。这也难怪曲筱绡拥有双重人格以及待人标准。曲筱绡渴

  • 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拼妈!
    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拼妈!

    “最好的教育,首先拼的不是孩子而是你” 曾经到一个朋友家里做客,看到朋友家的孩子非常喜欢看书,不光光是故事或者童话书,就连一本工具书,也能读到废寝忘食。这在现在这个信息时代,已经很难看到一个孩子这么爱读书了。他特别吃惊,于是就去问了那对父母是怎么培养的。 其实,父母并没有什么独门秘方,父亲是学者,母亲是作家,家里藏书特别多,多到客厅,书房,厕所,床头这些地方都是,只要想读,随手就能拿到读物。一家人爱好不多,没事的时候,就喜欢聚在一起看书,各自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读到喜欢之处,就聊一聊。 这一切是那么顺理成章,孩子一出生就在这种氛围中长大,读书自然就跟吃饭、呼吸一样再正常不过了。 这忽然让我想起最近看的欢乐颂。樊胜美人长得好看,又深谙人情世故,各方面条件都不差,可她却承受了巨大的落差,经常深夜痛苦,而让她崩溃的就是自己的家庭

  • 父母的情绪,决定孩子一生的性格和命运
    父母的情绪,决定孩子一生的性格和命运

    孩子就像一面镜子,你是什么样子,他就是什么样子。父母要学会在孩子面前克制自己的情绪,因为你的情绪影响了孩子一生的性格。 1 娟姐两口子都是做外贸工作的,赚得多但是非常忙。两口子常常是一大早起来,晚上孩子都睡了才回家。家里只有一个独生女彤彤,照顾孩子的重任自然就压在了孩子的爷爷奶奶身上。娟姐也于心不忍,没有多陪陪孩子。但转念一想,只要自己为孩子创造好的生活基础什么都值。 娟姐晚上下班回来,已经很晚了,彤彤竟然还没睡,光着脚丫子拿着故事书,看着娟姐,撒娇似的让妈妈给她读。娟姐知道女儿想自己多陪陪她就顺着她的意思了,念了一会,孩子觉得不够,闹着娟姐多读一会儿。娟姐开始不耐烦了,彤彤反抗似的哭了起来。 这场争执就爆发了,争吵到最后,娟姐大吼着:“你能不能懂事一点,妈妈工作很辛苦,你就不能自己看故事书就睡觉吗.....”娟姐好似把一切怒火都撒在了

  • 情商高的孩子,都有这6个特点!
    情商高的孩子,都有这6个特点!

    如果说智商决定了一个人的方向,那么情商就决定了这个人能在这个方向走多远。很多家长们也意识到:成绩不是孩子的全部,而拥有较高的情商的话,才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以后到了社会上,才能应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和高负荷的工作。 到底怎样才算是情商高呢?其实很多家长也没有明确的认识,只是想当然地认为,“能说会道”“嘴皮子溜”“吃得开”就算是情商高。 但实际上,情商没有这么片面,它最常用的全名是“情绪商数”,更倾向于衡量一个人的情绪管理能力,也可以理解为:调节自己的精神状态,并与人和睦相处的能力。它包括独立性、同理心、责任心、自信心、自律等好多方面。 真正的高情商,更像是由内而外散发出的修为、涵养。 这样的人,有良好的心理自愈能力,虽然也会因为学习、生活的琐事而或喜或悲,但也总能及时自我调整,不在怨天尤人的悲观情绪里消磨自己,尽快投入到新的生活中。

  • 看完这些,让你明白如何真正爱孩子(强烈推荐)!
    看完这些,让你明白如何真正爱孩子(强烈推荐)!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存在,充满个性和未知变化。正因为如此,上一秒,他可能是可爱的天使,下一秒却变成让你抓狂的恶魔! 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孩子,你会怎么做呢? 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孩子:跟你说话,向你倾诉, 哪怕你觉得他说的很无聊,也请停下手边的事,认真聆听。 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孩子:在飞机、地铁等公众场合上哭泣, 请你给他最大的耐心和包容,给他恢复安静的时间。 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孩子:淘气顽皮,做了令你生气的事, 请你忍住怒火,不要呵斥或暴力相对。 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孩子:不愿意把自己的玩具让给别人 请你尊重他的物权意识,不要道德绑架他不要强迫他“分享”自己的东西。 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孩子:总是不听你说话,耳朵像是不见了 请你蹲下身

  • 那些年,我们伤害过的孩子 — 爱的说话之道
    那些年,我们伤害过的孩子 — 爱的说话之道

    家长们有时会嘴快,会无心的“说错话”,这个时候往往会伤到孩子的自尊心,有时还会让孩子感到困惑、愤怒或内疚。 错误语录1:不要哭!别像小孩一样! 哭泣是幼儿表达伤心、难过和害怕的主要方式,这是因为当他们还不能用正确的语言来表达情感时,哭是最真实和直接的方法。 一般而言,有的家长比较严格,看到孩子哭,尤其是男孩子,往往总会说不允许。但简单的一句否定,往往起不到任何效果。 著名的早期教育专家黛比?格拉泽博士指出,说“不要”或“不必”这样的话并不能让孩子感到好受些,这只会让孩子意识到,他们这样难过和害怕是不对的,这将不利于孩子长远的身心健康。 正确做法:承认而不否定 想让孩子不再哭泣,首先得让他摆脱伤心、难过和害怕的感受,但这个过程必须是自然发生的。

  • 和情商一样重要的还有抗挫商
    和情商一样重要的还有抗挫商

    大多数父母非常注重孩子的智商和情商教育,唯独忽视挫折商。 大多数父母非常注重孩子的智商和情商教育,唯独忽视挫折商。 毛北生于一个小城市的精英家庭,从小家境优渥,父母宠爱,非常优秀。 一路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同年人中的佼佼者,几乎没有碰到过深恶险阻挫折,高考前夕,他当着好友面发誓:“我毛北将来一定要考入北大,离开这里!”言之凿凿。 语文考试前夕,毛北有点感冒,起床稍微迟了一些,匆匆赶往考场,没有迟到,但情急之下,居然忘记带准考证了。 毛北当即就慌了,大汗淋漓,匆忙跑回家拿准考证,再回来,已经过了半个小时,毛北无法再入考场了。 他一路痛哭回家,把自己锁在卧室里,任凭父母呼喊,也不出声,接下来的几场考试,毛北去都没去,“都丢了一整门的分数了,还考什么考!”他在卧室里冲着父母嘶喊。

  •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 90%错在父母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 90%错在父母

    孩子,急匆匆的催促萱萱快点走,然后开始跟我抱怨:“我们家萱萱可磨蹭了,晚上说要大便,结果躲在厕所看书,一看就是半小时,怎么叫也不出来!” 萱萱妈很焦虑,但是她没有想过女儿为什么会拖拉,细细回想跟兜兜的过往,我们不妨给拖拉行为分分类,更容易找到原因,去对症下药。 1、因孩子能力所限的“慢”不是拖拉,家长需要放慢自己的脚步,配合孩子的节奏。 兜兜总是很羡慕妈妈梳头发又快又美,自己废了很大精力、很长时间还是梳歪了马尾;兜兜羡慕妈妈写文章可以信手拈来,她也想跟妈妈一样,可是蹙着小小眉头写了一个半小时却只有300字;兜兜羡慕妈妈每次购物结账时可以把一件件商品合计的分毫不差,而自己对现金累加的口算总是差强人意。 孩子做功课、做家务、生活细节上会比成人效率低、速度慢,但他并不是因为拖拉,家长不能以成人的标准来规范孩子的行动,他毕竟是孩子,能力所限需要

  • 跟孩子常说这9句话,真的很重要!
    跟孩子常说这9句话,真的很重要!

    记得小时候,小编最喜欢就是爸妈的那句「你是世界上最棒的孩子!」最不喜欢的就是「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 相信很多人和小编有过相似的经历,在童年时我们总被拿来和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作为孩子的我们,其实内心更渴望鼓励和赞美。 有时候父母们并没有意识到一句赞美和鼓励,一句批评的话语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我们也知道父母的本意是好的,但小时候爸妈对孩子说的话,真的很重要;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历程,甚至影响孩子的未来。 最近,几张画风萌萌的图片刷爆了外网,图片上简单的9句话,告诉了我们如何正确与孩子沟通。相信你看完一定会有所收获! 01 我相信你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 而爸妈的一句「我相信你」,会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充满勇气,更加自信。

  • 比起打骂,孩子更痛恨父母做这些事情!
    比起打骂,孩子更痛恨父母做这些事情!

    孩子最害怕什么?玩具丢失了?还是好吃的没有了?都不是,孩子最担心最害怕的都与父母有关,你们才是孩子心中最重要的。多看看孩子担心的事,然后以后注意尽量避免这样做,别再伤害了孩子的心。 01 爸爸妈妈吵架 曾有一家儿童心理研究机构对3000余名学龄儿童进行了一次心理状况调查,其中有一条是“你最怕爸爸妈妈的是什么”,回答得最多的是:“我最怕爸爸妈妈生气,怕他们吵架”。 有一个答卷写得很生动: “我最怕爸爸生气,他生气的样子可凶啦!把妈妈都气哭了,我吓得像一只小老鼠,心里直扑腾,饭也吃不下去……” 02 爸爸妈妈又发脾气了 孩子简直像极了蜡笔小新,又在恶作剧了,当你都催了十遍他还是不动窝的时候,劳累了一天的父母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对孩子吼了起来。 对孩子发脾气,确实会让